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希灵帝国-第7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饪枪饣踩螅挥腥魏伟磁セ蛎姘逯嗟亩鳎挥幸恍┓煽旎砻娴穆蘳è符号表明它们正在运转,数据机的外形看上去好像几个大小形状不一的椭球形几何体融合在一起一样,这是托贝鲁的科技风格:他们喜欢把自己的设备外壳也弄的和自己的昆虫甲壳一样圆滑。而在机房zhōng yāng,则是一个大型设备,外形……挺抽象的。
非要形容的话,就是好几个圆球或椭球杂乱无章地堆放在地上,互相之间以光束连接,每个球体上面都飞快刷新着绿sè的符号和数据,由于这诡异的外形,在看到它们的第一眼,我差点以为这几个球是从天花板上掉下来的……
泡泡坐在其中最大的一个圆球顶上,这个圆球的外壳已经打开,露出了下面闪烁着暗绿sè光芒的内部结构,泡泡把右手放在那个窗口中,眼睛里不断流动着飞快刷新的光点:她已经成功和流亡者们的数据网络建立连接,现在正在学习这套系统的信息组合方式并下载根字典,看得出来,她对这项工作感觉非常无聊,并且再一次嘟囔起来:“我说,你们早点完成并网不就得了?”
泡泡是对着“议会”说的,后者就站在我们身旁,话说一开始我还以为她的影像不能离开那种大厅呢,没想到托贝鲁高等虫族连类似质量投影的技术都研究出来了,“议会”这个没有实体的灵魂生物能够借助这个技术如同正常人一样活动,甚至对外界产生物理接触。不过托贝鲁族研发出来的“质量投影”还有缺陷,那就是无法离开一个固定的投影发生器,而且议会本身也没有多重影分身之术的本事,否则塔维尔一定会和后者有很多共同话题的。
泡泡提到的并网当然就是让流亡者舰队挂载到帝国网络中去,这项工作其实已经展开。但至今还没有完成,泡泡对此怨念很大——尤其是现在,因为没有并网,她需要用最原始的方法学习一套在她看来比较简陋落后的数据网络的算法,就好像让习惯了百兆光纤dú lì上网的人突然体验一把512K拨号上网一样憋屈。“议会”对泡泡的抱怨只能回以一个耸肩,然后继续等待数据同步的完成。'。 这个过程用了十几分钟,以泡泡的运算效率竟然都需要十几分钟才能学会托贝鲁式数据结构的算法。可见后者在这方面的技术虽然比不上帝国,但确实已经相当高端了。
“没有合用的插槽,不支持晶振接口。不兼容六号协议,还要用人家自备的能源……连个临时转接头都要现场设计加工……”泡泡从数据机上跳下来,低着头张开手。数道飞快变换的光线在她手中闪烁起来,并逐渐形成某种小型设备的模样,同时她嘴里还在嘀嘀咕咕着,“要不是孩子她爸开口,谁愿意接这种活啊,工作环境太恶劣了……起码给我个临时插槽也可以嘛……”
“她废话真多,”珊多拉微微偏过头对我嘀咕起来,“不过也只能表示理解了:泡泡很不习惯在没有主机插槽的情况下工作,她觉得这样没有安全感。”
我点点头表示了然。由于托贝鲁科技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数据接口,而且议会大楼这里的供能模块也有问题。常规希灵主机的插槽在这里是没法用的——并不是说建不起来,而是即便在这个机房里放一个主机插槽,它也不会产生任何功能,常规插槽的作用:额外能量供应,功率放大。增强稳定xìng,为输入输出数据做缓存,在这里一个都用不上,到最后泡泡还是要用自己临时制造的转接头直接连接到托贝鲁人制造的数据机上,所以我们干脆就让泡泡直接连接到这里的数据机上,用她自己的能源来工作了。结果泡泡对此怨声载道。
最终。泡泡现场制造了一组小型设备,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个巴掌大小的方盒子,外壳有些水晶质感,她将这东西直接塞进托贝鲁数据机的读取窗口中,水晶方盒与数据机接触的一端立刻发出红光,并主动适应了后者的连接模式;而另一部分则看上去像个锥子,一端尖锐细长,另一端有膨大仿佛把手,泡泡拿起这个锥子晃了两下,随手插在自己头顶上,发出“噗滋”一声。
我:“……”我了个大屮艸芔茻的刚才这一幕是不是猎奇了点?!
“孩子她爸?你眼神怎么那么奇怪?”泡泡奇怪地看着我,然后好像感觉脑袋顶上的锥子不太舒服,又“噗嗤”一声拔下来,换个角度“噗滋”一声插了回去,“哦,你看这个呢啊?我刚设计的放大器,因为要改变自己体内组件的话太麻烦了,而且也只是临时用用,我就做了个外挂的零件,你觉着好看不?”
我:“……”好吧,最终我啥也没说,努力保持淡定地对这个宅腐双修而且刚又加上一条猎奇爆表的“孩子她妈”微笑起来——虽然见过她把某些奇奇怪怪的线缆插在自己身上下载东西的时候,但这个外接式天线的安装方式……我还是不予置评了。
“连线已建立,”过了半分钟,泡泡的眼睛中闪过一道蓝光——两道蓝光,然后整个机房所有的数据机表面绿sè的符号都飞快刷新起来,并在一阵模糊之后插入了大量用希灵文字标识出来的条目,低沉的嗡鸣声从低到高愈发清晰,泡泡敲了敲脑袋上的锥子,脸上露出高兴的神sè,“呀,没想到这些设备还挺耐用的,我以为用这么高功率运转,它们至少得烧掉三分之一什么的。”
话说你一开始竟然就抱着这样的目标吗?!不要当着人家的面说出来啊!
“议会”脸上露出很微妙的神sè,但最终还是没说什么,只是等着泡泡通知系统当前进程。一切都很顺利,泡泡成功连上了托贝鲁通讯阵列和所有相关的信息网络,通过转码之后,她可以将来自这些系统的数据通过帝国网络传送至位于阿瓦隆空间的另一台希灵主机,后者将数据进行末端处理并输入离世庭园系统。而离世庭园在整个过程中仅仅承担收发天线的职责,这样一套跨系统的通讯模组就建立起来了。很快,泡泡就通知我们一切已经正常运转,离世庭园正在向当rì传来第五舰队求救信号的虚空象限集发送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广播信号,广播内容是“议会”提交给我们的,只有一句话:“这里是第四舰队,信息已收到。请立即回复。”
这是我们目前唯一能立即做到的事情。联合舰队的通讯信号以他们之前从未想过的超高强度开始向虚空最深处广播,所采用的技术不仅是托贝鲁科技无法实现的,甚至也已经是新帝国能做到的最高层次。当数据机上显示出第一次广播的预期范围和信息稳定能级之后,“议会”表示出了非常强烈的惊讶和对我们的感激之情。这是我第一次从眼前这位思维聚合体生物获得这样热切的感谢——甚至超过了当初我们将这个宇宙交给流亡者舰队的时候。之前的预感是正确的,如果能成功拯救第五舰队。或许我们将直接扭转第四舰队对帝国的隔阂态度。
当然,与之平行的难题就是——让第五舰队也对我们放下戒心。
“剩下的就是交给运气了,”泡泡最后调整了一下她的转接设备,头上顶着锥子来到我们身边,“广播可能不会很快得到答复,但只要第五舰队还活着,而且还有可以用的通讯阵列,他们迟早会回答的。离世庭园已经把接收灵敏度开到最大,希望第五舰队的通讯强度不要比阈值更低了……”
泡泡突然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补充道:“但愿他们早点回复。现在我脑袋里全是乱七八糟的杂音,离世庭园灵敏度太高了,而且所有信息都上传到我这儿。”
“没办法,谁让你是主机。”我耸耸肩,拍拍泡泡头上的……额。锥子。这东西太扎眼了。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再次和第五舰队建立联系之后我才能视情况把这件事对公民公开,”在返回底层大厅的路上,“议会”对我们解释道,“暂时关于你们的行动,只有一部分高级官员和‘议会’知道。请原谅我们的谨慎态度。”
所有人都对此表示理解,而且我也看得出来,“议会”正在尽力弥合新帝国与流亡者们之间的关系,她也知道这次事件是个契机,所以力求一切都平稳进行,在事态完全落入掌控之前,保证消息不对外泄露是相当重要的:她主要担心的是,万一民众知道了第五舰队的消息,又知道了帝国参与和后者联系的情况,最后和第五舰队的联络行动万一没有结果,就极有可能在新帝国和流亡者民众之间产生新的隔阂,这是很有可能的。
“我们会通知帝国边境所有站点,让哨所随时最好牵引大部队跳跃的准备,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会派军团去支援第五舰队——应该来得及,”珊多拉说道。
“议会”露出了担忧的神sè:“第五舰队可能会以为你们是敌人:他们对新帝国的建立一无所知,就和当初的我们一样。”
“所以这就看你的努力了,恢复通讯之后你要想办法尽快说服第五舰队的指挥官,我想你们应该很熟悉,而且能相互信任。”珊多拉看着“议会”那半透明的面庞,用不可置疑的语气说道。
通过帝国jīng神网络,珊多拉和我很快就完成了现在能做到的一切部署:命令新帝国具备最快行动能力的第三军团进入战备状态,加强所有边境哨所对虚空的观察,提高离世庭园系统在这一段时间内的所有情报优先级,以及给泡泡准备盒饭加卤蛋……好吧,最后这条被当事人怒斥了,其实我只是想犒劳一下这丫头来着,毕竟从今天开始的好几天里,她就要做一个头上有锥子的萝莉了……
“议会”这边也着手做着她的准备,比如如何把需要送达的信息压缩进一个尽可能小的数据包中——和第五舰队建立联系之后,信道肯定不会稳定,我们不知道能和他们通讯多久,所以“议会”现在就要筛选并组合出数个从简到繁的数据包,将最重要的信息送至第五舰队。预期的方式是在通讯恢复的同时立刻发送一个最小数据包过去,这个数据包中包括一组导航信号(可以让第五舰队知道哪个虚空象限是安全的),当年第四舰队的识别码,以及新帝国边境的通行码,由于要解释新帝国的情况需要大量带宽,这个最小数据包中是不包含相关内容的。这样一来,即便我们和第五舰队的联络只能持续一瞬间,对方至少也能朝着我们这边撤退了。至于他们遇上帝国哨所之后怎么办——相信到那时候双方已经建立了稳定的连接,“议会”可以把一切都解释清楚。
而假如通讯能稳定维持一段时间,那就更好了,我们会先试着发送几个更大的数据包过去,最后尝试和对方直接对话。
不过在那之前,真的只能如泡泡所说,交给运气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流亡者们的现状
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流亡者们的现状
w启动了离世庭园之后,我们并没有立即返回影子城,而是暂时留在凯鲁达克,从“议会”那里了解流亡者舰队现在的发展情况。⒈⒋⒋书!院无。;弹窗。⒈⒋⒋GO。COM不得不说,由于各种各样的繁忙事务一个接着一个,我们对这个新生世界的关注很不够,甚至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建起了现在这些殖民星,这多少有点不应该。
“现在还有将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飞船和星球堡垒里,”在议会大楼中段有一个探出建筑外墙的半圆形平台,我们在这处平台上俯瞰着下面的异星都市,听“议会”讲述他们的发展近况,“一方面是现在生态环境还不太稳定,不能贸然关闭舰队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则是很多人实在已经习惯了飞船上的生活。不过尽管如此,这些殖民星的建设进度仍然是很快的。这个宇宙确实资源丰富,而且各种类型的行星从分布到形态,再到数量,都有点合适的不可思议……还有提前准备好的完备的全宇宙星图和世界参数列表,这些条件简直是太优渥了。在大多数殖民星上,我们只需要进行一点点生态改造,再把飞船上的工业设施搬下来改装一下就能住人,那些愿意来到行星表面居住的公民对这样的环境非常满意——这是他们出生以来第一次有在开阔的天空下呼吸的经历,大家都感觉很新鲜。”
“你们满意就好,”珊多拉微笑着,“第一次见到有说明书的宇宙。感觉很不可思议吧?”
“……是的,当时被吓了一跳,”“议会”脸上的表情古怪起来,“我们原以为只是接收了一片居住地而已,没想到会不小心翻出一套宇宙使用说明书,甚至还有……”
“还有三个权威神殿出具的质检报告和消费者信得过产品铭牌,”提起“宇宙使用说明书”我嘴角也忍不住抽抽起来,“据说你们还在宇宙背景辐射里找到了出厂的时间戳……”
“嗯……啊。”身旁的思维聚合体表情微妙地答应了一声。双眼看着远处发呆。
顺着她视线的方向,是凯鲁达克的市中心,在这座几乎全部由托贝鲁式“塔球”建筑组成的城市中,有一个最最高大的建筑却是截然不同的,它位于城市中央的一处高地上,是一座八面体纪念碑。纪念碑高达数千米,每一个面上都用光辉灿烂的神族文字铭刻着许多东西。从上到下分别是商标、厂名、厂址、出厂编号、检验员编号、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荣誉标志和表示流通许可的钢印,而在这座刻满了以上令人残念内容的纪念碑内部。有一座小规模的水晶塔(在外面是看不到的)。水晶塔中存储着一份信息量高达好几个pb的使用说明书,这份标记为“简略版”的说明书详细罗列了整个宇宙的所有固定参数,以及处于冻结状态的所有星系的数据,并在末尾表示对六家赞助商的诚挚谢意……
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有这玩意儿存在,还是在把这个宇宙交付给流亡者舰队之后,后者自己发现了这个世界的运行很不正常:所有的天体都处于冻结状态,舰队进入宇宙空间之后发现无法确定周围环境的基本参数。宇宙空间中弥漫着一种来源不明的光(其实就是圣光,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些圣光类似于保鲜剂之类的东西)。他们当时没有把这一情况对帝国上报,而是自己去检查。结果就在宇宙的中央区域发现了这座巨大的纪念碑。
纪念碑刚被发现的时候非常庞大,最长轴甚至达到数百万公里,流亡者舰队的指挥官们对这个庞大,而且一看就不像正常天体的玩意儿异常震惊,并终于通知了我们,由于这个世界是神族制造的,于是我决定让神族条子五人组来看看情况,后来根据权威人士冰蒂斯的判断,她认为要正常使用这个宇宙首先需要把那座纪念碑顶端的小绿按钮摁下去。
一名已经被载入史册的流亡者舰队普通士兵负责按下了那个按钮,于是这个宇宙所有天体都开始正常运转——就好像被暂停的视频画面突然恢复播放一样,宇宙空间中弥漫的、作为保鲜剂的圣光也开始消散并融入背景辐射中,数百万公里长的纪念碑变成了数公里长的缩略版,然后冰蒂斯从纪念碑里找到了这个宇宙的使用说明书并交付到“议会”手上。
这就是流亡者舰队建造他们的新家园之前所发生的一点点“小插曲”。
说实话,我也真没想到神族制造的世界有些竟然是带说明书跟启动按钮的啊!
后来跟冰蒂斯一打听,我才搞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这个宇宙不是当初莫妮娜买家具送的么?因此虽然是个令人残念的二手货,它也是神界正规神殿出产的流通商品,自然和那些无证无照而且寿命不定质量无保的世界不一样,它是有产品说明书和全套质量证明文件的。而且由于世界本身是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演化的东西,在作为商品或赠品之后,它们必须进行“凝滞”处理,处理方式就是把整个世界暂停掉,等买家收货之后由用户自行开启,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滞销好几百亿年的世界因为超过保质期而贬值(话说真有苦逼到这种程度的事情么?)。至于开启方式就是在宇宙中央有一个小绿按钮——当然,还有一些型号是输入一组激活码,叮当管理的另外一个世界就是用激活码启动的,只不过据说用激活码的东西都很容易被盗版,还是用小绿钮稳妥一点:这叫物理性加密。
以上是冰蒂斯对我们的解释。
当日莫妮娜光忙着计划自己新买的家具该怎么摆设了。她忘了告诉我们这些事儿……
看着市中心巍峨耸立的白色纪念碑,我们几个露出了整齐而发自肺腑的傻笑:“呵呵,呵呵呵……”面对众神在他们无限的生命中所研究出来的这些毫无意义的蛋疼玩意儿,我们现在早就见怪不惊了。当然,“议会”恐怕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自己生活的宇宙里面,连背景辐射中都隐藏着商标和条形码的现状。
“在这之前我们从未接触过你们口中的星域神族,”稍微沉默了一会,“议会”突然开口了。“对神明的信仰是我们记忆中很久远的事情了,很多种族,在跳出了自己的宇宙,发现虚空中有无数个世界之后,就会放弃他们文明进程中出现过的宗教和众神,但是没有想到,真的存在一个被称作‘众神’的种族。创造并管理着无数的世界。”
“我们查了资料,发现流亡者舰队都来自虚空中最偏远的区域。那是星域神族没有涉足过的地方。所以你们不知道他们也很正常。”珊多拉随口说道,然后看着城市远处,突然惊讶起来,“那是怎么回事?建筑物在离开它们的基座?”
我立刻看向珊多拉手指的方向,发现远处出现了壮观的一幕:数百座托贝鲁塔球建筑正在微微震颤,它们顶端膨大的球体和下面细长的连接塔正在逐一断开,随后那些硕大的球体(也就是建筑物的主体)开始缓缓升空。它们下半部分的外壳不知何时已经消失,露出了闪烁着绿色光芒的复杂结构。在这些球体逐渐升到高空的过程中,新的、更细小的连接塔从那些裸露出来的绿色内核中慢慢探了出来。就好像有生命的种子正在逐渐生长出根须一样。从远方传来了低沉而有规律的轰鸣声,如同无数万吨巨轮正在鸣笛起航。随后,那些膨大的巨型球体开始向着东方飞去。
“那里……还有那里,到处都是!”姐姐的语气中带着惊奇,来回指着每一个方向,城市外围有无数的“塔球建筑”在产生着同样的变化:和基座分离,然后顶端的巨型圆球缓缓飘向四面八方。它们是如此巨大,如此众多,简直好像整座城市已经化为蒲公英,正在随风飘散一般。这一幕让我忍不住将其和这些建筑物的外形联想了起来:如同随风飘扬的孢子。
“今天是扩散的日子,城市已经长的够大,可以扩散了。”
“议会”带着喜悦的声音在我们身后响起,我再次听到了那个词汇:扩散。之前金在众人面前就提到过这个词,但当时我没来得及问他这是什么意思,而现在,众人亲眼看到了“扩散”发生时的壮观一幕,瞬间就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
“托贝鲁虫族用这种方式增加他们的城市,”当视线中再也没有新的塔球建筑腾空而起之后,“议会”才收回目光,对我们解释道,“所有这些建筑都能自我复制,并且不断生长,尽管构成它们的是金属,但它们如同有生命一般。这也是我们最终选择利用托贝鲁虫族的技术来建造第一颗殖民星的原因——事实上单论地表建筑技术和生态宜居技术,奥萨人比托贝鲁虫族更加先进,但奥萨技术的建筑效率远远比不上这些有生命的高塔,而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建筑效率。能在短短几个月内改造出如今这么多的殖民星(流亡舰队现在当然不止有凯鲁达克一颗殖民星,事实上他们已经在附近的几个恒星系内广泛移民了),托贝鲁的技术起了很大作用。”
“议会”还跟我们讲了她未来的一些设想:当生态问题得以解决,公民们不再需要挤在陈旧老化的太空船里之后,她要着手逐步复原第四舰队每一个成员的文明,根据保存下来的资料,她要重建那些城市,复原当年的文化,对新生儿讲述他们祖辈的历史。她所期望看到的复苏不仅仅是重新搬到广阔的天空下生活那么简单,她更想看到自己记忆中的那些城市再次出现在地平线上。
即使这项工程可能要耗费上百年的时间。
“但我想你的工作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甚至会有来自第四舰队公民的阻力。”站在这城市第二高的观景平台上。珊多拉眺望着地平线上那些光秃秃的连接塔,对“议会”的设想做出了自己的评价,“很多人恐怕并不会理解你的想法,据我所知第四舰队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公民都是新生代,甚至有些是在第四舰队流亡过程中新产生的混合种族,数万年的光阴,最初起航的那批人到现在幸存下来的能有几个?你认为如今这些已经跟当初几乎毫无关系的新生公民还会知道什么叫母星么?更何况,对那些已经在流亡途中灭绝的种族。你要如何复原他们?”
珊多拉一句话点明了最至关重要的一点:第四舰队的成员种族早就在数万年的流亡生涯中发生了变动,从起航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