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画堂深处-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说兆麒在苏府上这一住下来,别人尚可,团圆儿是第一个不服气的,只怕金氏借着侄子在,悄悄就把家当交了他搬到娘家去,哪里还耐得,但凡见着兆麒,这话里就有些阴阴阳阳的,巴不得兆麒快些离了这里。
  
  兆麒哪里把她这些话放在眼中,依然帮着姑母料理些外头的杂物,同凤林,秀林一块儿念书,晚间又来陪着姑母说会子话,直把个团圆儿气得咬牙切齿,暗里对着秀林就道:“你这个糊涂孩子!金氏那个妇人那般狡诈,把她娘家侄儿弄了来做什么?你真不明白吗?是来夺你家产去的,我们家的钱不叫她一大半搬去她娘家,我也白做了一世人! 你是长子,这家产少说一半儿是你的,你还不快些去盯着。”
  
  秀林听了团圆儿的话,心上将信将疑,偏巧,金氏一次收拾箱子,找了自己陪嫁时母亲陪送的那一对儿花鸟纹镶百宝金香囊出来,一只给了兆麒,一只就给了凤林。若说这对花鸟纹金香囊,也无甚大好处,所用金子也有限,不过上头用珍珠、水晶、绿松石、红绿宝石镶嵌的各色花样还罢了,兆麒亦不以为意,既是姑母所赐,他当即就挂在了腰带之上,他一带在身上,就叫秀林看得真切。
  
  秀林如何能知这原是金氏陪嫁,便认作是苏家之物,又见凤林也有,独独自己这个苏府长子却没捞着,更认作金氏偏心,暗自正分派着苏府之物,不由暗恨自己年幼,还未成年,若是成年,央告着各处苏府长辈,只要分家,料着金氏也不能难为了他。
  
  秀林这一生了外心,脸上倒没露出多少来,只有一日借着外出以文会友之际遇见了登云,表兄弟就见过礼,登云就问:“舅母可安好?舅父仙逝,我这做外甥的,原该着在灵前尽孝才是,只是明年要乡试,课业繁忙,只走不开身,表弟回去替我向舅母多问着几声好罢。”
  
  原是这个登云,只在苏员外故去之后的头七来来过几回,又在出殡那日来了,其余时候也不见个人影。
  
  秀林就道:“家母倒还好,如今她娘家侄子在帮衬着,料来也无甚大事。”登云心上倒是挂念宝林,因想着宝林妹子一日日得长大,她有这等家财,且人也生得美貌,只怕想攀这枝花的人不少,故意就慢慢把话引在宝林身上去。
  
  这秀林也不是蠢人,那回登云和凤林为着宝林打架的事他还记得清楚,见登云话里透着意思,故意道:“如今父亲不在了,妹子的婚姻还不是家母做主,只怕她有意把宝林同她侄儿凑成一对,那时宝林远去千里,我们兄妹要再见也是不易。”
  
  登云是在出殡那日见过兆麒,当日见他丰神俊秀,言行优雅,颇有些嫉妒,此时听得秀林说,舅母要把他和宝林凑成一双,如何不急,就有些心急火燎,向着秀林道:“宝林妹妹是个什么意思呢?她就舍得舅母吗?”
  
  秀林笑道:“表兄可是白着急了,家父新丧,便是要议亲,也得过了三年孝,如今哪里就说得准。”登云听了稍稍放心,待得散了聚会,就想着秀林道:“我许久没见舅母,今日趁着还早,倒是给舅母磕个头去。”秀林听说没心上十分喜欢,满口答应。
  
  又说金氏正同兆麒闲话,因想着兆麒已然一十七岁,且中了举人,料着会试罢了也该完婚的,就问他可说亲了没有,是哪家的小姐,芳龄几何。兆麒听了,就回道:“回姑母话,是侄儿命上无福罢了。”
  
  原来,兆麒十岁上就定的亲,聘定的是母亲康淑人娘家哥哥的嫡次女,若论着年龄,倒也相仿佛,兆麒十岁,那康二小姐大着一岁,原说着等兆麒一十七岁,无论科考怎样,都要完婚的,也是这位康小姐时运不济,兆麒十六岁时,这位康小姐不知怎么地得了一场怪病,饮食俱废,虽遍请名医,银子流水一样花下去,吃了多少药,依然不能回天,就在今年年初,这位康小姐已然香消玉殒。
  
  那康二小姐同兆麒因从小定亲,就要避嫌,故此两个人名为表姐弟,倒是生分。故此兆麒说起这事来,只是有些感伤,倒无甚伤痛之情。
  
  金氏听了,就道:“好孩子,你一十六岁就能中举,来科会试,以你才学,便是不中会元也好中也亚元,想是那康小姐没福分罢了。日后定然另有贤妻可以匹配。”
  
  兆麒听得姑母这样安慰,忙立起身道:“姑母太夸耀侄儿了,侄儿才学末进,论起聪明来,凤林弟弟胜侄儿十倍,过目不忘,举一反三,日后光耀苏府,必应在这个弟弟身上。”说话间,丫鬟传报小姐来了。
  
  兆麒听得宝林来了,心上一动,忍不住斜睨了俊目去瞧,那宝林也没料着表兄兆麒在,两人乍一相逢,双目一对,脸上就都有些儿红。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遗传还是很重要的。

PS,我尽量争取双更,十点半之后不更的话,只好单更了。




92

92、甥侄 子女 。。。 
 
 
  又说两人行状,金氏都瞧在了眼内,论着私情,兆麒这孩子从小儿她就喜欢,聪明不说,人且稳重又有良心,又是自家哥哥的孩子,知根知底,若是能做亲,岂不是比外人稳妥许多。自己这里虽愿意,只不知道哥哥那边可愿意不愿意呢,这样的事,总不好女方先提。
  
  且看那兆麒见宝林来了,心上有些欢喜,当着姑母的面,只不好露出来,站起身施礼笑道:“表妹来了。”宝林低眉敛目还了一礼道:“表兄好。”说了,飞快抬眼就瞅了兆麒一眼,就走在金氏跟前道:“母亲,孩儿昨儿算了一回帐,这东街盐铺的账目有些不对,亏空多了,孩儿不敢决断,特拿来问过母亲。”说了就从身边跟着的小丫鬟碧桃手上取了账簿出来,交在金氏手上。
  
  兆麒听得她们要说家务,立起身来要告退,金氏就道:“好孩子,你也帮着姑母瞧瞧。”兆麒方坐了下来。也是合该生事,金氏同宝林正对账,就听得脚步响,就有小丫鬟传道:“大少爷来了,说是何家表少爷求见呢。”
  
  且因着宝林一直没说亲,何家那边就不死心,话里话外意思常透着,金氏只是坚不吐口,宝林心上也很不愿意,此时听见登云来了,到底年纪小,一张粉面上就露出不耐之色,黛眉微皱道:“既是何家表兄来了,孩儿告退,晚间再来同母亲商议。”说了就要走避。
  
  金氏就道:“兆麒孩儿同你妹妹一搭儿去罢。”兆麒听了,立起身告退,就同宝林走了出去。
  宝林有意要避,偏就没避了开去,才走出金氏房门,恰恰就同登云撞上,宝林只得住脚,同登云见过。
  
  却说登云眼中只见着宝林,但见她亭亭玉立,腰细身长,生得一张宜喜宜嗔春风面,两只含羞带情秋水眼,到底在垂髫,风情未足,待得长成,自然还要更好,一时之间也移不开眼。
  
  宝林见他双目灼灼地看,心上本就不耐,哪里还有好脸色,只道:“何家表兄来见家母吗?快请去罢,小妹告辞。”说了拂袖便去。兆麒见宝林这样不顾礼数,虽感诧异,也只得跟上。
  
  登云见了她这样,倒也不好追上去,又见兆麒跟在她身边,格外吃醋,就道:“你这个妹子,眼睛也太大了,只瞧不起人。”
  
  秀林见了就笑道:“她一个女儿家自然面嫩,见着青年男子哪里有不走避的道理,家母候着哩,表兄请。”
  
  登云听了,只得跟了秀林进去,两人先给金氏磕了头,金氏自苏员外亡故,这登云推着要科举,人影罕见,心上早淡了,只碍着苏氏脸面,不好太过冷淡,就笑道:“登云来了,快坐。”说了就吩咐上茶。
  
  登云起身道:“舅母,舅父故去,甥儿原该着灵前尽孝,只为考期日近,登云日夜攻读不敢懈怠,故此未能执役,舅母恕罪。”
  
  金氏听了,只笑道:“乡试要紧。这回中了,登云就个举人,前程远大,舅母在这里先道贺了。”登云也不是蠢人,听得金氏这话,虽是和蔼,到底有些冷淡,忙道:“舅母玩笑了,论着秀林表弟和凤林表弟,都在总角之年就中了秀才,他们之才胜登云百倍。”
  
  金氏听他如此自谦,也不好太过冷淡,就叫他坐,又问苏氏近来如何。登云方才坐下,听得金氏问及嫡母,少不得立起身道:“家母自舅父故去,颇为伤怀,又挂念舅母,只是家祖母病重,也脱不得身。”
  金氏听了,就滴下几滴珠泪来,道:“你母亲很不容易,你日后可要孝顺她才是。”登云就笑道:“甥儿自然会孝顺母亲,舅母待着甥儿也好,甥儿也不敢就忘了舅母。”金氏听了这话,自然知道别有深意,只做不明白。
  
  秀林就笑道:“母亲,孩儿进来时妹妹正出去,兆麒表兄也在,妹妹倒像是有事,走得急。”金氏听了,就笑:“这俩孩子一前一后来给我请安,不巧你们来的迟,他们先走了,不然你们三个读书种子倒好一处做做文章。”秀林原意是问着兆麒来此作甚,听得这句,只得笑道:“母亲说的是。”
  
  那登云见兆麒衣饰都雅,言谈和气,妾宝林竟不避他,心上怀妒忌,又自为已是个秀才,文采华丽,从来都被人夸赞,来科乡试必中的,看这兆麒同自己年岁相仿,料着也不过同自己一样,故意就问:“只不知道我同兆麒哪个年岁大些,不敢胡乱称呼。”
  
  金氏就道:“月份上倒像是登云占先了。”登云就笑道:“那是表弟了。不知兆麒表弟授业恩师是哪一位?学业如何,甥儿看着兆麒表弟谈吐不俗,定然学业惊人。”
  
  金氏如何不知登云是个纷争的意思,兆麒是她娘家侄儿,且有良心,她自然喜欢,听得登云这样问,就有个回护的意思,故意道:“兆麒这孩子也糊涂,来科就要会试的,本该何苦攻读才是,我也劝了他几次要他回京,不料他只说,怕他姑丈才去,我一个妇道人家叫人欺负了去,要留在这里照应一回。我也拿他没法子。”
  
  登云听着会试,就知道兆麒竟已是个举人,原本一些攀比炫耀之心登时化灰,又不要露出痕迹来,只得强打精神,陪着金氏说了回话,就要告退,金氏虚留了一回,只说叫他们兄弟四个一会儿吃饭,探讨些文章,登云如何就肯,执意要去,金氏也由得他去了,只叫秀林送。秀林送得登云道门外,两人哀哀几声,各自分别。
  
  又说也是凤林的小厮错口,就把秀林引着登云来,小姐没给好脸子的话说了。凤林听了,格外有气,将个桌子一拍,冷笑道:“两个小老婆生的,果然就凑在了一处。”兆麒听得凤林发怒,就问详细,凤林就把十岁上那年,登云如何盯着宝林看,自己如何打了登云,秀林如何袖手旁观的事都说了,又道:“今儿可是没叫我撞见,若是叫我撞见了,我不把他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也枉做个人。”
  
  兆麒方知宝林缘何听了那登云来,脸上就有不豫之色,暗道:这也难怪她生气。这何登云也是太唐突了。又看凤林那般横眉立目,出言暴烈的模样,又想,这个表弟人虽聪明,性子也太臊烈,姑母若不严加加管束,日后怕要惹出大祸来。
  
  这过了几日,兆麒同金氏闲谈之间,隐约就透了意思出来。金氏听了,十分感叹,抚掌道:“我儿,你果然心中有盘算哩。你那凤林弟弟,我久为忧虑,他那性子,若是早两年就收拾还好些,偏你姑丈,只不许我管束,弄到今日这样,我只怕他将来有吃不了的亏。”
  
  兆麒就道:“姑母如何就不现管起来?”金氏只叹:“我说着他倒是还听,只一转身就忘,我又不能时时盯着他。”兆麒见金氏忧虑,转就安慰了几句,晚间回房,自己仔细盘算了,姑母只得凤林一个儿子,他若闯祸,姑母日后可靠得谁去,眼见得那个姨娘同秀林都不是个好的。
  
  左思右想,到叫他想了个主意出来,提笔写了一封家信,信上报了平安,又提了凤林一笔,只说凤林极为顽皮,姑母又要料理姑丈遗下的生意,又要管束凤林,身心俱疲,想为姑母分忧的意思。
  
  这也是他少年人虽老成也有不通世故的地方,要知为他人教养孩儿,从来责任最重,教得好了,人未必就承情,若是有一些儿差错,便是罪过。
  
  是以金鹤龄那里看了信,自己不能决断,就要请母亲做主,冯老淑人已然得知女婿没了的消息,心疼金氏中年守寡,哭了好几回,康淑人苦苦相劝,才得好些,这听得孙儿来信,就要看,又见信上这般说,就指了金鹤龄道:“我儿,你若是孝顺我,就把你那可怜的外甥接了来,你好好教导他,那孩子他年有出息,也不会忘了你这个舅舅的教导之恩。”
  
  金鹤龄听了,满口答应,就此修书一封送在富阳县金氏处,先问了金氏寒温,又说,妹丈新故,想妹子掌一个家千头万绪,且子幼女弱,必然辛苦,若是妹妹愿意,请将凤林交兆麒带了来京,同兆麒一块儿念书上进,为兄定然好好教导,不敢辜负。
  
  金氏看了这信,十分喜欢,就叫了兆麒来,拉了他的手道:“我儿,可是你同你父亲说的?你真真为姑母解了大忧。”说了眼圈儿也红了。
  
  兆麒寄信之前也不知父亲肯不肯答应,故此没在金氏跟前提过,此时接了父亲来信,知道答应了,也自欢喜,见了金氏哭,忙道:“姑母快别伤心,凤林这一去,蟾宫折桂是早晚的事儿,到时姑母可不怕没有老封君做呢。”
  
  金氏听了这话才会悲做喜,差丫鬟叫了凤林来,只问他愿意不愿意跟着表兄上京念书。凤林同兆麒这些日子相处,对兆麒颇为服气,听得母亲的话,自然愿意,只是放心不下母亲和姐姐。金氏就道:“有我在哩,翻不了天去。”凤林这才答应。
  
  金氏又嘱咐了凤林许多,叫进京之后,好好听舅父舅母外祖母的话,不许淘气,不许打架等语,凤林一一答应。金氏又拖兆麒好好盯着凤林,兆麒也满口应承。
   

作者有话要说:给多点power啊,亲们。




93

93、送子 责妾 。。。 
 
 
  宝林那里得了信,匆匆赶来,见了凤林,就珠泪滚滚,凤林虽然顽劣,从来就敬爱着姐姐,看她哭,就道:“姐姐你莫哭,你若是舍不得我走,我不走就是了。且哥哥也不是个好人,我这一去,倒怕他欺负你呢。”
  
  宝林听了,反收了眼泪啐道:“胡说,男孩子家家的做事哪里就能这样瞻前顾后!我只踏实做人,他能欺着我什么?且家里有母亲呢,母亲是哥哥嫡母,他还敢不敬嫡母吗?你若是不去,从今而后不要叫我姐姐。”凤林听得姐姐训斥,倒是乖乖地不敢做声。
  
  兆麒在一旁听着,深觉宝林年纪虽小,其言谈举止倒是颇有几分见识,格外添了几分敬爱。
  
  宝林又过来见过兆麒,只托着他好生收管凤林,兆麒自是答应。
  
  又说转过年关,金氏就为凤林收拾行装,一年四季的衣裳都要新做,足足备了两大箱子还装不下。宝林看了,就劝:“母亲,凤林是去舅舅那里哩,我们若是东西备多了,倒像是怕他们欺负了凤林一般,如何成话。”金氏听了,叹息道:“好孩子,不意你有这等见识。你父亲一去,我也糊涂了许多,竟没你考虑周全。”所以,又开了箱子,把衣裳都翻了出来,四季衣裳新旧都各带了四身。
  
  凤林那个顽皮的,还要捎带上心爱的玩物,宝林看见了,格外生气,都拿了出来,就要扔,唬得凤林连连作揖道:“好姐姐,饶了这些东西罢。弟弟不知深浅,东西可没错。姐姐不许我带着去京里,姐姐替弟弟收管着,等弟弟日后回来了,再还给弟弟也不迟。”
  
  宝林听了,又气又好笑,啐道:“好有出息,为着这些玩意儿就作揖,也不害臊。我替你收着呢。只是你这一去,学业必然大有长进,只怕就不稀罕这些玩意儿了。”说了,就叫自己的丫鬟碧桃,柳红过来收了,凤林虽不舍,到底不敢顶撞姐姐,只得罢了。 
  
  凤林又从身上摘了金氏给了那只花鸟纹镶百宝金香囊来,双手捧着送在宝林跟前道:“姐姐,这个香囊是母亲前些日子新赏的。我这一去,每个三年两载也回不来,姐姐看着这个香囊,权当是看着弟弟了。”
  
  宝林听凤林说得可怜,眼圈儿就红了,道:“哪里就这么可怜了,你好好儿听舅父的话,孝敬外祖母同舅母,不许顶撞表兄,用心向学,我同母亲在家里也放心些。”凤林看得宝林这样,自是无不答应。 
  
  话说团圆儿同秀林听得兆麒要回去了,且又带了凤林走,十分欢喜。团圆儿更是振作了精神要来帮着金氏打点凤林行装。金氏就道:“凤林的事有我还有他姐姐操心,姨娘就回房歇着去罢。”
  团圆儿哪里就肯,陪着笑道:“奶奶,妾原该着为奶奶分劳的。”金氏如何不明白团圆儿是怕着自己让凤林夹带了家私出去,论着本心,金氏坦坦荡荡,原不怕人看,但团圆儿是个什么身份,竟也来这里耍弄心眼,金氏如何不怒,只似笑非笑道:“姨娘从来就不擅长在这里,还是不要操心了。”团圆儿叫金氏这话堵得脸上绯红,讪讪而退,出来见了秀林,就道:“我儿,你那嫡母真真了得,什么送儿子上京念书,我瞧着是把你爹的东西悄悄夹带了去,你还蒙在鼓里。”
  
  这人心只要一生了疑,瞧着什么都是有问题的,智子疑邻就是这样来的,秀林即疑心着金氏会偏袒凤林宝林,又看着金氏母女给凤林收拾行装,如何就不把团圆儿的话认做真,心上着实就不忿起来。
  
  又说到了四月十二出行的那日,金氏就把兆麒叫在房中,开了箱子与他看,把给冯老淑人的礼,康淑人的礼,哥哥金鹤龄的礼,还有哥哥几个姨娘同他们孩子的礼一样样都交付明白了。兆麒听得金氏说一样,就道一声谢,待得金氏说完,兆麒就道:“姑母,侄儿这就回去了,侄儿必定好好看着凤林弟弟,不叫他闯出祸来,请姑母放心。”
  
  凤林又来给金氏磕头告辞,金氏拉了他道:“我儿,你这一去可要乖着些儿,不许再调皮了。”只是这凤林自打生下来,就未曾远离过金氏,蓦然一走就是千里,金氏如何舍得,要吩咐的话也只说了一半儿,就抱了凤林哭。宝林站在一旁也陪着掉泪。
  
  秀林见他们母子三人哭成一团,就过来劝道:“母亲,吉时就要到了,送弟弟上船罢。”宝林也劝道:“母亲,你哭得这样凤林如何能安心呢?”金氏方做罢了,就扶起了凤林,一手拉了兆麒,同宝林两个一起送在了二门上,母女俩住脚,泪眼送着兆麒同凤林上轿,轿夫们一声喝,抬起轿子就走了出去,母女俩不忍回去,只看着轿子转过角去,再瞧不见了,宝林方道:“母亲,凤林这一去,定然大有出息。母亲快别忧虑了,保重身子要紧。”说了就着碧蝉,紫络等丫鬟,强把金氏送了回房。
  
  又说凤林这一走,秀林便似去了一块儿心病,走路也似有风,日日风风火火地来去,一会儿说是以文会友,一会儿说是帮着料理生意,总不见个安静的时候。团圆儿也颇为得意,暗里就说:“不是我说嘴,二少爷娇纵得太过了,眼里只有他那个娘和姐姐,莫说他哥哥,就是我这个姨娘,他也不放在眼里,是该着送了出去学些规矩,也免得人说我们家没规矩。”
  
  这话就传在了金氏那里,金氏从前对这团圆儿多有忍耐,但听得她暗地排揎凤林,哪里还忍耐得下,立叫传团圆儿来。丫鬟们不敢耽搁,立时就把团圆儿叫了来,这团圆儿还不知事发,走在金氏房中,福了一福道:“妾见过奶奶。”
  
  金氏大怒,一拍桌子道:“贱人,你同我跪了!”团圆儿听得这句,再一瞧金氏脸色铁青,倒也有些害怕,就跪在了地上,委委屈屈道:“奶奶何故生气,妾不知道。”金氏指着团圆儿道:“下作东西,你也不瞧瞧你那嘴脸!你不过是个姨娘,孩子们有情,叫你一声,没情,就扔你一边也是你该受的,你如何就有脸说凤林不敬你没规矩?你从前在我们员外跟前给我使了多少绊子,你当我不知道吗?换个人早打死你了,我只想着你到底年幼,也就不肯很同你计较,你就当我好性。你在庄子上住了那些年,我只当着你改过了,秀林要接,我也就容你回来,不料你还是这样心肠,排揎我的凤林,你是个什么东西,要我凤林孩儿敬着你?”
  
  这一通骂完,金氏想起团圆儿从前种种,更是难耐气恼,宝林见了母亲气得不轻,怕她伤了身子,过来劝了好久,金氏气略平,就道:“我不要瞧见她,叫她滚出去。”团圆儿听得逐句,就从地上爬起身来,含着泪要走。金氏忽又道:“贱人,站住,你同我听仔细了,我再听你说我儿一句不是,我立时撵了你出去。与我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