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元符录-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风烨手中的玄枣树自然也不例外,上面的灵果比起原本的玄枣神效也已经大大不同。这玄枣树被风烨以纯阳紫气浇灌,除了返本归元之外对纯化元神证道金仙大罗也有些帮助。但是由于玄枣树上面硕果累累,所以单一的功效比起其他灵果来说便是远远不如。
“不错,贫道刻意压制了玄枣的神效,贫道可不想日后再迎来一场灵根劫数。”玄枣树有十二万九千六百颗灵果,人参果树才有三十颗灵果,同样是顶级灵根两者之间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
随后,风烨取出一个竹篮对玄枣树一抛。上面飞下数百颗玄枣落入竹篮中,风烨将盛满的竹篮交给女娲:“原本贫道有了一株祖木也是要好生庆贺一番,但是目前贫道已经封了山门,还是低调一些的好,这篮子玄枣便送与娘娘作为吃食吧。”
女娲也不见外,直接将栆篮收起:“兄长那里呢?”
风烨脸色一变:“这次被他阴了一下,哪里还有他的份?”接着风烨又取出几个竹篮,同样盛满玄枣交给神农:“你拿走两篮子回火云洞,一篮子自用,一篮子交给孔丘。还有一篮子去星辰海交给姐姐。然后再去清微天走一遭送元始天尊一篮子。并且代贫道向玄门告一声罪。”
神农闻言将四个竹篮收起,风烨眼角又瞥了一下女娲,迟疑道:“你再拿一篮子玄枣去轮回走一遭,代贫道恭贺她步入混元玉清境。”
女娲峨眉一皱。拉着太素道:“时候也不早了。本宫便先行离去了。”
风烨心中叹了一口气。也有些苦恼起来,这两位神女的争斗何时才是一个头啊:“娘娘何必如此,不妨在多留一阵?”
“不必了。本宫如今刚刚收了亲传弟子,自然要回去好生教导一番,千年之内本宫定然要让她证道大罗。”
千年?大罗?是不是也有些急了?风烨打量太素一眼,随后也将担忧放下。既然娘娘有把握,想必也不是拔苗助长之类的手段,自己连符修也没有交给太素,不也是要她完全继承女娲娘娘的道统?那么静观就是。
“如此便有劳娘娘了。”随后,风烨问向座下几大弟子。“贫道如今得了太素本源也要早早闭关参悟大道,尔等准备如何安排?”
“弟子送完玄枣之后便回火云天继续修行。”神农不假思索道。
太泓道:“弟子既然回山,那么便同老师一般潜心修炼吧。”
“如今弟子刚刚得了太素玄灵幡,便留在此处好生祭练灵宝,也不急着回去,顺便可以帮助老师打理山门事务。”
“黄河那边还离不开弟子,天庭之上也难离太玄师弟,吾二人不久便回去处理事务。”洛神看了真武一眼,随后道。
真武点点头算是应了。
……
女娲带着太素离开不久,洛神和真武大帝也随之回去处理事务,倒是太泓、听訞留了下来陪伴风烨,搭理天极山事务。
原本喧闹的太渊殿再度只有风烨一人,风烨将殿门一闭便又开始闭关修炼。
“呼——”风烨张口将太素本源吐出,在空中凝聚一条太素灵蛇,随后又有一道纯阳气从风烨天灵飞出化作纯阳真龙。
龙咬蛇尾,蛇吞龙尾,在风烨面前化作一个首尾相连的圆形,随着阴阳轮的不断转动,风烨身上的气息也开始变化起来。
……
时间流逝,人间九州浩土,一条金龙冲天而起,秦王朝的开国帝王始皇嬴政终于龙御归天。
天空中,烨龙氏显化真身将嬴政的金龙魂魄抓走带回星辰海重新转生,而自嬴政之后有太子扶苏为秦王朝第二任君王,自此秦王朝开始五百年大兴。
扶苏作为帝皇,那么作为太子太傅的孔丘自然也水涨船高成为一代帝师,在扶苏的加封之下号称“文宣王”,整个儒家随着孔丘的影响力也大肆入驻朝堂,开始儒家真正的大兴。
星辰海,烨龙氏漫步走到太一星系边缘,一道剑光突然来到他面前。
“玄鸿,元馗的真灵便交给你了。”烨龙氏伸手将嬴政所化的祖龙精魄交给玄鸿道人。
玄鸿、烨龙都是风烨的三尸化身,自然也不用多言。玄鸿将精魄收起之后,又问道:“既然扶苏封帝,那么胡亥如何了?”
“那家伙毕竟是玄门中人,已经被张陵带回去修仙了。”烨龙言道:“如今儒家大兴之机已定,孔丘也要顺势立下儒教。但此时本尊闭关,这件事——”
“你自己看着办就是。”玄鸿将烨龙的话打断:“当初本尊跟你不是商议好了儒教日后的规划吗?你跟孔丘两人将人族打理了就是,本尊如今正忙着奠定道基为日后突破玉清境做准备。”
“也好!”烨龙氏点点头,又望着太一星系道:“那家伙如今怎么样了?”
“还是那样,不过在姐姐渐渐演化出来星辰海微型天道之后,那位的意识波动也是越来越明显了。”
“那厮倒是好大的福气能够得到姐姐青睐。姐姐对他也太好了,居然愿意为他费尽心思将他的元灵放置在微型天道核心,欲要借助微型天道的力量帮助他返还本来面目。”
“他本是天皇一脉,借助微型天道修行,日后对他证道也有好处。”玄鸿淡然道:“听闻前些天,烛龙大神说天皇一脉尚有传人,如果不是烛龙大神另有安排的话,也就是这家伙被暴露了。”(未完待续。。)
第九十九章上清道统
儒教是人族一个教派,所求的便是教化人族,以仁传道,所以对天地间的影响倒也不大,只是由扶苏传下一道谕旨让儒家名正言顺以教派名义传道即可。
儒教养浩然正气练就纯阳丹心,是烨龙氏的文道延伸,连带着丹青家、史家等也一并被规划入儒教之中借助儒教气运而同兴。当然,纵横家、农家这些上头有人的流派虽然为此会有一些影响但受到的冲击倒也不大,只不过跟儒家教义相敌对的那些流派却渐渐不被人族认可,随之衰落下去。
“好浓厚的浩然正气,儒教那些大儒借助九州结界上面的浩然正气恐怕真能做到一言斥邪魔的神通了。”云微山,上清一脉四女仙看着如今儒教大兴不由感叹起来。
“儒教借助人道之力固然可以言斥邪魔,但是对吾等正经仙道修士的压制倒也不大,而且吾等上清一脉分属道教,有天庭诸神庇护倒也可名正言顺的传道。”无当对金灵的话不以为然。如今的无当圣母也已经重归天仙之流,前尘记忆也算是觉醒出来,不过风烨这一世对她的影响还在,做起事来倒也懂得留下一份余地,也不枉风烨可以带着她在人族游历一遭。
无当眉宇之间也多了一丝谦和:“况且,虽然儒教明真理传道德养正气,可终究不得长生之法,跟吾等仙道也是井水不犯河水。”
石矶言道:“可儒教毕竟尊奉人族自身的三皇五帝还有诸多先祖正神,对天庭的信奉倒也不甚虔诚。吾等那些同门想要借此积攒气运功德倒也不好办。”
“左不过那些香火气运要被二师伯分去一半,随后还要供奉天庭诸帝君,真的被吾等同门分去的也不多,还是等下一次封神之时诸位同门从榜上脱离再说吧。”云霄的兄长妹妹也在封神榜上,她心中也是焦急,但是这件事到底是玄门几位圣人定下,她们这些晚辈也没辙。
“说儒教呢,别扯上天庭了,上面有明光师弟作为西极勾陈大帝,对诸多同门也会回护一二。倒是人间道统可是要吾等出力了。”金灵言道:“如今吾上清一脉尊奉上清灵宝天尊和上清神霄天尊。便是二师伯在上清天旁边开辟的弥罗宫也被神霄一脉入驻。吾等可要好生保存灵宝道统,日后师尊归来才好有颜面师徒相见。”说罢,金灵圣母着重看了看无当和云霄。
无当自然明白金灵的意思:“师姐放心,吾二人倒也分得清轻重。吾等虽然得神霄天尊大恩。不过如今神霄道统也已经被玄极老师传于他人。吾等自然也会帮师姐一起大兴灵宝一脉。”
金灵叹了口气:“倒不是师姐小心,如今道教虽然在赤县神州上面广有信众,但多是太清、玉清一脉。吾等上清一脉的影响力却是三清之末。而就是这般成果也是灵宝和神霄两脉联手的结果。”
“神霄天尊一脉存神练符之法倒也是正道修行,按照我上清一脉的‘万物为用’倒也无错,只是这位天尊将当初神霄府诸神统统拉了出来作为上清一脉所观想的诸神,对吾等上清灵宝一脉气运的确也不大好。”
神霄存神冥想之法,便是在识海之中观想一尊神祗,借助这尊神祗之力而凝练元神汇聚先天灵光。这种修行法门并不走一般的金丹大道,也不会在体内凝聚本命真符,而是专注凝练神魂元神。但是这种法门在观想神祗的时候也会跟这位神祗产生联系,可以借助这位神祗的力量来护持修道。等到自身修行大成之际,那位神祗也能得到一笔不菲的功德气运。
神霄道推行存神之法的时候,虽然也将上清灵宝一脉那些榜上封神的神祗一并推广了出去,但是这些神的影响力却也比不得神霄一脉的神祗。加上神霄一脉还借助存神之法将日月星辰,大地山川等等都作为观想对象。
试想,当一位上清道修士观想日月的时候,冥冥之中那日神月神之相成为炎居、玥萱二人,观想诸天星斗的时候也会有斗姆元君和紫微大帝神相,可以说神霄府和星辰道的神纸借助这观想之法也是越发得到洪荒众生的认可。
反观上清灵宝一脉那些封神榜上面的神祗,即便是观想日月的时候也不会是封神榜日月二星君,就是观想勾陈大帝的时候除了明光仙也还可以观想星辰海那位雷霆御主,所以灵宝一脉也就只有聊聊几个可以观想的大神。而神霄一脉除了斗姆紫微为首的本源星神还有神霄府的三元大帝等神,加上最近新出来的一位太素元君更是占据上清一脉的主流。
太素元君号称神霄少主,在上清道宣传之中可是上清神霄天尊感九天太素之气而生出的一位女神,这位神女可以通晓福报,延年益寿,加上地位尚且在一般神祗之上,倒是最近最流行的女神,那上清道的女冠修士除了观想月神、斗姆之外又多了一位太素元君可以观想。
“吾等终究是仙道,想要跟神霄一脉的神祗对抗,也只能吾等亲自显化神相了。”石矶摇摇头:“以吾等的性子难不成还要放下逍遥仙道而转修神道不成?或者吾等跟那位太乙道兄一般开辟一方长乐世界也能宣扬灵宝一脉道统。”
石矶刚说完,云霄便感叹道:“太乙道兄有大慈悲,愿为吾道教信众开辟东方长乐世界,吾等自然远远不如。”开辟一方极乐世界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日后道教信众转生这方世界,因果纠缠之下也会牵连到世界之主。太乙那方世界若非得到元始天尊的大力扶持也不是那般好成就的,毕竟西方极乐世界都要用先天十二品金莲承载因果,更何况是太乙的东方长乐世界?若非元始天尊赐下一朵九品彩莲也不能那般轻易功成。
而且太乙真人正在建立道教轮回,如果这时候灵宝一脉跑去开辟自己的信众世界那么日后岂非又要跟玉清一脉闹翻?那么日后上清一脉信众的轮回之事又要如何解决?为了道教轮回,元始天尊可是付出不菲代价,那么上清一脉想要重开轮回,恐怕第一个着急的便是元始天尊。
“要说存神之道吾等灵宝一脉的确不比神霄一脉有诸多大神,如果吾等能够遣门下将这一条修行之道——”石矶随即迟疑道。
没等石矶说完,金灵圣母连忙将石矶的话打断:“师妹慎言!”
接着金灵圣母抬头看了看天空又道:“如今道教之中诸多修行法门林立,但是归根究底也不过是金丹道、观神道、符箓道三脉,剩下的尸解鬼仙还有地仙之流都不成气候。
金丹道中以大师伯为尊,符箓道不用问自然是那位玄极神霄大道君,而观想存神一道虽然上清一脉是以神霄一脉为主,但是真要说存神之道供奉的最高神还是三清道尊,或者说是那位二师伯。”
顿了顿,金灵又道:“存神之道原本就是神霄天尊和玉清一脉联手推行,为了便是积累香火气运为日后革天之事做准备,如果吾等敢坏了这一脉正统修行法门,日后二师伯怪罪下来便是师尊也护不得吾等。”
神霄一脉的神祗虽然把持上清一脉七成的存神系修士,但是仍然剩下了三成给灵宝一脉。而玉清一脉之中更是金丹、内符、存神三脉并出,那存神一系将元始天尊奉为元始天王,视他为开辟之主,而太乙真人、南极仙翁也被宣扬成这位天尊的儿子。
那太素元君之所以能够以神君之位而得到广泛的影响力,除了神霄府一脉的大力扶持,跟玉清一脉这种宣传体系也有关系。
既然太乙救苦天尊和南极长生大帝都是元始天尊的儿子而神力通天,那么作为神霄天尊的女儿,就算是再弱也应该比一般神祗要强吧?毕竟上清一脉灵宝天尊并没有什么儿女,金灵等人也抹不开那个脸面入世自称灵宝天尊的女儿。所以号称上清神霄天尊女儿的太素元君也就得到整个上清道修士的推崇了。
“那师姐要如何?难道坐看神霄一脉势大不成?”石矶问道。
“既然如今道教有三脉修行大道,应该也不会介意多出来一道吧?”金灵目光一闪:“师尊以剑道独尊洪荒,吾等四人以诛戮陷绝四门剑法代替师尊传下剑修一脉,日后也能不断了吾上清灵宝一脉道统。”
随后四人商议一番便准备入世传下上清剑道,奉通天教主为剑修之祖。
就在四人动身的时候,天机一变,八景宫中静坐的老子立马有所惊觉。
“这几个女童倒也聪明,也罢,这剑修一脉留给通天师弟便是。”随后,老子吩咐玄都**师将东王公的真灵暂时拘下,不让东王公转世人间。
道教大兴跟当初百家争鸣一般,也是诸多修行法门同存,老子作为道教之主自然也是看得分明,原本老子是准备让东王公入世化作纯阳剑祖,不过如今看到上清一脉欲要借此维护通天道统,老子也只好暂时将东王公的真灵留下。一个是自己多年的嫡系师弟,一个是只有数面之缘的仙道大能,老子自然也会有所选择。(未完待续。。)
第一百章幽冥大地
儒教走的是明真理、见本性的精神不朽路子,对于自身的长生修炼确实不擅长,道教也正是看准这一点才跟儒家相安无事。
可是儒教是风烨指定推出来跟佛道相争的流派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缺憾?
火云天,烨龙氏跟孔丘正在种植一颗遂木分株,儒道诸多门人在二人身后以自身浩然正气在滋养灵根,不断转化灵根的属性。
遂木有一种奇特的神效那便是吃了遂木的果实之后便会转化成火灵之体跟遂木产生联系,此后遂木不败身体不死,也是一种另类的长生手段了。
儒家修行以“修神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在风烨等人的推演中能够达到“平天下”功果的人,借助人道之力和等闲天仙也是一般无二。但是血气不足,肉身败坏日后也少不得往轮回走一遭。
所以烨龙氏琢磨出来一种另类的长生之法,大凡大儒修行到治国圆满功果,便可由火云天赐下一道天封将他们精神接引入火云天中,此后服用遂木上面一颗灵果就此跟遂木同生共死,亦是一个长生之果。随后或入星辰海传道积累功果,或在火云天苦读经典锻炼自身先天灵光,总之也都有更进一步证道精神不朽的指望。
但是首先,遂木是火云天的镇天祖木,即便烨龙氏贵为人教教主也不好随意为儒教大开后门,所以烨龙氏和孔子便在遂木祖树上面截取一道分支,以儒家浩然正气滋养将上面的火灵之气转换成儒家的浩然气。毕竟借助果实凝聚法体。与其凝聚火灵之体,倒不如和儒教更为符合的浩然正体来得好。
只要在治国之时立下莫大功果便会得到天封,而一步得到长生业位,这一点对儒家大儒的诱惑还是不小的。当然,不走功果之道而是走自锻灵光精神不朽的路子也是可以,总而言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全看儒家弟子自己把握。
这种将自身魂魄跟一株灵根相连从而不死的法门跟封神榜上面的诸神阴神有很大类似之处,放到神道之中也就是所谓的祈并者。祈并者是香火神道的一种说法,但是正统诸神对此大多是不屑一顾,所以香火神道在三界之中并不盛行。
三界中的神祗。即便是封神榜诸神采集信仰的时候也会注重因果。只管生前之事不会在死后如何,都会进入轮回之中重新转世。反而是星辰海那边对信仰神道倒是有些偏爱,当初有不少大能仙神在星辰海中依附星辰海世界开辟自己的小千世界。他们的世界也是需要人搭理,而他们开辟这方世界是成佛作祖自然也不会多么为这方世界操劳。于是他们便会在自己的世界之中选拔出来一些神祗来管理世界的法则。但是执掌本源的法则神固然是正统修行之路的。但是最后也很有可能会反噬自己这位世界之主。尤其是在某一个大能的世界之中。有神祗趁着那位大能闭关的时候将他给阴死,然后自己作为世界之主统御一方世界。
这件事对星辰海诸多金仙大能的震撼可是不小,所以他们再度选择神祗的时候便会有意无意将他们册封的神祗引入香火神道。香火神道跟众生业力牵连过大。比起法则神道来说虽然一开始好修行,但是日后成就有限,极难成就不朽之神。
而且诸多大能也刻意没有传授他们正统神道法门,坐看他们将死后信众拉入自身神国成为自己的祈并者,然后因果牵连而一陨同陨。
如今佛门所谓的极乐世界和道教的长乐世界便是类似这种情况,不管是入了佛门极乐以金莲重新凝聚琉璃金身还是道教长乐世界里面的九彩莲花化身,都可说是一种祈并者。
当然这种祈并者必然要跟轮回打过招呼,不然的话随意扣留魂魄便是这些大能也不好过。星辰海那边是女娲娘娘执掌轮回,对这种事情反而不看重,倒是后土娘娘作为轮回之主可是对此看得很紧。如今已经有了佛道两家轮回,自然也不希望儒教在开辟自身的轮回出来。
所以,烨龙氏将儒家弟子的魂魄回收火云天的事情自然也要跟幽冥轮回商议。在两家的商议之中,儒教不能跟佛道一脉开辟自身轮回,他们牵引魂魄的时候也只能牵引“治国”功果的杰出大儒得到“天封”,便是跟天庭的死后成神相似。当然,轮回一脉给儒教开了方便之门,日后那些功果不够的大儒便可以被地府一脉册封城隍地神充实酆都地府的人手。
如今的轮回自后土娘娘证道玉清境之后也是大不相同,后土娘娘手中的轮回本源也是越发全面,除了星辰海某人手中的那一点以外,后土可以说得到大半轮回法则的掌控。若非那位扣着一点轮回本源,如今后土早就可以借助轮回法则证道天道圣人了。
如今偌大地界都在后土掌控之中,便是佛门的华莲净土和道教的泰山轮回虽然有佛道两家各自派人来此,但是其轮回本源也在后土娘娘手中。
后土通过轮回盘纵观上面的轮回本源,看到轮回盘上面一道残缺之处后,咬牙看向星辰海方向心中开始不断盘算。
泰山轮回,是以太乙救苦天尊为尊,命五岳大帝泰山王黄飞虎将泰山的投影落入地界东方开辟道教地府。然后太乙救苦天尊借此演化十殿阎罗斩却一尸不说,还将东方长乐世界彻底完善,成为道教三清门下第一位混元大能。
至于佛门的华莲净土和中央后土娘娘的幽冥地府以及道教的泰山地府也有诸多不同。当初幽冥血海被后土娘娘施法从地界剥离,那地界西方之处只有一个偌大的深渊。后来有冥河之水灌入无底深渊形成一片“苦海”。
此地和佛门教义有莫大关系,所以佛门教主阿弥陀佛赐下一颗金莲子。命地藏菩萨种植到苦海来此普度众生。有阿弥陀在背后支持,这方华莲净土并不比任何一位佛陀的佛国要差,所以地藏王菩萨也是唯一一位以菩萨身而具备净土佛国的人。
除了地域的不同,地界三大地府的建设也有诸多不同。后土娘娘的地府轮回是当初跟风烨商议后的三殿十司,由酆都大帝执掌也被称作酆都地府,跟天庭可以说是一脉相连。
但是泰山地府是太乙真人以三尸化身化作十方阎罗借此执掌地府,由于泰山地府和酆都地府都跟天庭关系匪浅,在很多时候也常常被人混淆。
至于华莲净土又有所不同,,佛门的华莲净土又名九华地府。自广成子于崆峒山重开道统之后。九华山中渐渐也有佛门修士来此。这里也有地藏王菩萨的一座道场,而随着地藏王菩萨在九华山开辟一条阴阳通道,此华莲净土也被称呼为九华地府了。这里以地藏王菩萨为尊,但是地藏王菩萨并没有插手地府运转。而是任命佛门一位虔诚国主来作为阎罗王执掌地府大权。
这位国主在生前与他国征战失败。蒙地藏王菩萨看重立誓化作地狱之主。率领座下十八大臣和百万子民一同坠落地狱开辟佛门九华地府。
三大地府非但机构不同,其中的管辖范围也是大为不同,泰山地府和九华地府只是掌管人道中的自身信徒。即便因为这些信徒日后打落畜生道等恶道之中,只要他们回归幽冥之时都是以人身存在。
但是在这场景在酆都地府可就不见了,整个酆都地府审判三界一方一应有情众生,便是那些鸡鸭鱼狗等畜生也会在此有专门的审判,还有诸多仙神转世除了明确归属佛道之中的以外,大多还是借助酆都地府。
所以说,佛道两大地府只是从后土娘娘手中分去一点权柄,根本不能对后土娘娘统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