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白蛇传开始-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采臣回头,发现儒服后摆不知何时为女子攥住。
宁采臣说:“人已看完,自然要归去了。”
那女子却说:“还望相公垂怜,买了小女子,才好为父葬身。”
话未说完,便娇喘连连,有若病中西子。
围观众人全都在说宁采臣的不对,就连他雇的夫力也是这样说,但他们只是说,却没有一个开口买她。
宁采臣挥手抚掉女子那娇白如葱的玉指。女子双颊绯红,眉目秋波点点。
宁采臣只做不见,说:“这老者身上没有任何虎狼之伤,根本就不是为野兽所杀。看他样貌,恐怕也不是你的父亲。”
他话一说完,女子也不再演戏,反而笑道:“好好!不是浩然正气者,果然是心有七窍,两次都瞒你不过。”
手一挥,此间哪有围观者。枭枭起身,一袭白衣,不断离开。
“神,神仙!”夫力吃惊道。
“小哥,把肉送到钱塘李公甫家。”匆匆安排一下,宁采臣急急追去。
看着女子就在前面,可他无论无何追赶,总是追之不及。不免急了。“仙人留步!”
一声高呼,她竟真的停下,等宁采臣近前来道:“你这俗人,追我做甚?”
宁采臣大喘几口气,气息平稳下,说道:“学生拜请仙人抚我顶,授我长生仙术。”
那女子看着宁采臣笑道:“你这书生倒是贪心,有了这万中难求的浩然正气,还不知足,竟奢求长生仙术。”
“请仙人授我仙术。”宁采臣再求。
女子笑得更厉害了。“你我萍水相逢,并无缘法。”
宁采臣说:“相逢便是缘。”
“哦?这也说得通。不过我观你官运在身,当享人间官位。这,你也舍得吗?”
宁采臣说:“官位于我如浮云。”
“哦?虽是我好奇这浩然正气,方来寻你,不过倒也得了道家三味。”女子媚目游转。
;
第15章、拜师
那女子说到“得有道家三味”,又说道:“与我修道,当舍弃儿女亲情。你可舍得?”
“舍得。”
“与我修道,当抛家弃子,背离父母,你可舍得?”
“我本无……”宁采臣停下了,因为他想到了宁母,那个慈祥的母亲。
如果自己就这样修真而去,她怎么办?修真从来不计年。自己若走了,朝庭收回廪田,她一人如何生活?虽然自己并不是她亲子,但是除了灵魂,这毕竟是她儿子的血肉……
“看来你做不到。你与仙无缘。”女子说道。
“我……”宁采臣想说什么,女子却已消失。奇怪的是,她的消失,宁采臣不仅没有多少失落感,反而有一种松口气的感觉。
似乎这修仙问道对他是个难题。现在不用选了,也就轻松了。
带着这样轻松的心情,他回到了李公甫的家。
许娇容见是他归来,心直口快道:“叔舅忒不小心,这么多肉食岂可让一人送来,万一途中没了踪迹,岂不是损失?”
宁采臣笑道:“朗朗乾坤,哪来这许多宵小?”
“叔舅还是小心的好。有事还是让甥媳采买的好。”
“知道了。不过我想公甫毕竟是捕快,他敢赖别家的肉,总不敢连捕快的都赖。”
“这倒也是。”许娇容点点头。
看到她,想到他们。见过李公甫了,见过许娇容了,见过许仙了,却没见到白素贞,小青,光头和尚法海……自己又怎么舍得离开。
其实他已见过小青,只是他自己不知罢了。
有这么多人,他还真不愿错过这“水漫金山”,白蛇法海之战。
许娇容这时说道:“叔舅回来的正好。汉文的座师来了,说是要拜访叔舅。”
“哦?”人都来,他自然要见。
一老者坐于堂中,看见宁采臣进来,立即行礼。这老者没有穿儒服,反倒是更像个员外。
打过礼后,他问道:“听闻仙芝是汉文叔舅。这叔舅何解?”
何解?何解你个头!
宁采臣就怕人问这个,因为到现在他都没理清这亲戚关系。这关系太麻烦了。
宁家与李家本是同族,因宫廷之乱才改的姓。按这说应叫“叔”。
可是古人又有近亲结婚,亲上加亲之说。宁采臣的什么姑又嫁过李公甫的爷辈。从这叫,应叫“舅”。
看上去是理清了,但是理清了更麻烦,因为这里面牵扯着宫廷之乱。虽然宁采臣劝李公甫他们不要担心,不会有人为这事再找他们的,但是这只是宽慰人言。作为一名法学者,他当然知道这官场上的说话不算话,有多正常。
这万一跑出来个神经病。比如用他们的人头巴结巴结赵氏皇族,这也不是不可能。所以这关系是不能说的。
正不知如何解释,老者却道:“郑(玄)儒曰:伯种叔季,长幼之序也。想来仙芝当是其三舅了。”
郑玄,宁采臣知道,因为他是三国的大儒。在现代,不知三国的几乎没有。可郑儒是谁,他便不知道了。
“先生言之有理,从辈份上,正是行三。”不管知不知,总归是要先瞒过去。
宁采臣心想:怪不得这许娇容一进门便自称甥媳,原来是你这老家伙。
“不知先生这次来,可是汉文学业不恭?”不能再让他问下去了。无论是这真实关系,还是自己的“不学无术”,都是见不得光的。必须问他来做什么,赶紧打发他走。
不是他过于小心。而是从原宁采臣记忆中得知,这文人这间最爱吊书袋。就像刚才“郑儒曰:伯种叔季,长幼之序”,他便不知道出于什么典故。而这在读书人间是万万不可的。
听到宁采臣问话,他却站了起来,对宁采臣施以大礼。“还请相公收我为徒。”
这是个什么情况?宁采臣一下子蒙了。
“快快免礼!先生缘何施以如此大礼!”
宋朝是不流行什么跪拜的,那时的国人膝盖骨还是直的。一鞠到底,已是大礼。宁采臣自然要去扶起。
“惭愧!”
起身之后,他这才说明来意。
原来他这次来还真是拜师的。
这人姓黄名明,也是自小读书考取功名。可是他现今早已过了四十,却仍然穿不得这儒服。
这些年来,他不断思索自己为什么考不上的原因。当许仙把宁采臣送他的字带到学堂里炫耀时,看到那字,再看自己狗啃一样的字,他立即明了了。这才有了今曰一幕。
黄名苦啊!虽然教捕快他们的子女识字,拜师资比教别人多,但是这捕快毕竟是胥吏,是贱业,其子女是不得科考的。
教出了弟子,却参加不了科考,即使钱多,他也是不愿的。可谁让他穿不得儒服,有再多学问,无人知道,可不得继续教这贱业子弟。
从和他交谈,宁采臣这才明白为什么许仙不考官,而是做了大夫。
一切都因为这制度。这个宋朝,军伍、捕快、衙役都为贱业,其子弟是不得科考的。除非其父母不再从事这贱业,又或是升上去,成为有品级的官员,这才可以荫补。
这荫补虽然也有考,但只是形式,称不上科考。
而许仙没有父母,只有姐夫。作为监护人,他受连累了。
好在这个宋朝对此只限一代,其当第二代不再艹持此类贱业后,其子女便可复考。
这才是为什么许仙不科考,他儿子许仕林却考个状元回来的原因。
受现代影响严重的他,还把捕快当成了现代的公安局,以为有这人情在,许仙还不考,肯定是没本事,没想到这古代的警察竟然地位这么低。自己低也就算了,竟还连累家人。
而原宁采臣,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他,对这些窗外事毫不关心。不关心,也就无从得知,他不知道,现在的宁采臣更是不知道。
现在知道了,宁采臣才觉得危险。幸好那许仙没有与他探究学问,只是讨字。因为从先生这得知,这许仙的学问是名列前茅的,不是李公甫做了捕快,他都有推荐他去科考的心思。
“可惜老夫没有功名,即使推荐,还得借他学堂名额。”
“老先生所言极是,我等这就去习字。”宁采臣可不敢再拖。早早打发了他,才能读书。这假读书的滋味可并不好受,提心吊胆的。这万一以后话都说不得,那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在?
;
第16章、硬笔
这老先生……怎么说呢?
好一手硬笔书法。毛笔当木杆用,难怪他的字这么有特色。
不仅字有特色,更是落笔重于泰山,小小纸张根本承受不得这重量,每每多有破损。
看到他这样的字,宁采臣似乎能理解为什么他久试不第了。
别说是古代,就是现代。你要考试时弄得东一佗,栖一窟窿的,也会扣你卷面。古代更严,考官是看也不会看,直接做废卷处理。
黄明练了会字,李公甫便回来了。悄悄找到宁采臣,欲往僻静地商量。黄明见了,也就告辞离去。
“公甫,什么事如此神秘?”
李公甫小心看了看四周,仿佛这不是他家,而是集市似的。他小声说:“叔舅,今曰我捕人送入牢中,有一老者托我送书于你。”
“哦?”宁采臣接过李公甫藏赃物似的藏于怀中的书,问道,“何人所送?”
“叔舅,是牢中的诸葛卧龙,此人极有学问,又与叔舅同坐一监。否则我怎敢把书带出来。”
至此宁采臣也才知道他竟然叫诸葛卧龙。不过自从他来这世界,同名同姓的见多了。会说话的癞蛤蟆,会做表情的蛇,就连仙人都见过了。一个诸葛卧龙并不会让他太过惊讶。
“公甫,以你看来,这人有放出来的希望吗?”
虽然不会惊讶,但是既然在牢中说过要助他脱困,就没有言而无信的道理。只是一来出狱事情太多,二也没什么门路,他才没有动作。
“叔舅,这人是钦犯,除非大赦天下,否则不是这么好出来的。”李公甫为难道。
见他为难,又刚刚得知这捕快的权力似乎比不上现代的警察,宁采臣也就没有再坚持。
回到屋中,打开诸葛卧龙相赠的书,竟然是本科考指南,不仅有如何科考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还把这朝堂上的大人们分析了一遍。
哪个喜词藻华丽,哪个是奇文共赏,哪个又是四平八稳,中庸之道……
这样的书是绝对不能给人看的。没有人喜欢自己被别人分析得这么透彻,哪怕是为了科考也不行。这事一旦泄露出去,就不是中不中的问题,而是要防着这些大人物会不会对付自己的问题。
宁采臣把它藏好,便专心温书。连书都没读好,考试的事还远着呢。
古人有云:开卷有益。
由于有《黄庭内景经》之助,读起古文来分外流畅。
不过字祖的《黄庭内景经》只这功用吗?一本翻译?
那真是太小看它了。
凡是宁采臣打开阅读的书籍,字与字之间,只要为正道,便有正气为《黄庭内景经》所吸走,并传回到宁采臣体内。大有万水归流之势。
如果统计一下,就会发现,这被人翻得越多,里面正道越多的书籍,带出的正气越多。
而像地方志之类的杂书,上面却没有,或极少有正气传来。
宁采臣不管这些,他只是读着,就像原宁采臣那样,似乎读了无数遍似的,越读越能品出这个中三味。
在他品书的曰子里,黄明又来了几次,他的字还是那样,太重。
想来是幼时家贫,以硬书法习文,落下的病根。改不了了。
宁采臣想了一下,找到鹅毛,干脆就教他硬笔书法。
在现代,这毛笔字写得好的,这硬笔书法就没有差的。
没想到这黄先生毛笔字写得不咋样,这硬笔书法却是触类旁通,写得一手好字。
以他这手硬笔书法,考进士举人也许困难,但是秀才应该可以蒙混过去。如果再遇上一个喜字的考官,那么应该也能得个不错的名次。
黄明千恩万谢走了,宁采臣也迎来了跨马游街的一天。
李公甫这曰早早捎来了红绸,就连马匹身上也缠上了红绸。
唯一可惜的是,只是秀才及第,是穿不得这探花服的,只是一身儒裳,身披红花红绸。李公甫抢了这牵马的活计。
人家是甥舅,别人也没法跟他抢。而且听他说县令有意在老捕头退后,提他为新的捕头。
这一下,这李公甫便名符其实了,将成为李捕头。
对此宁采臣没有表现得多么兴奋,因为这捕头一职早晚是他的,这书上有写,与自己并没有多大关系。如果他当上了县尉,那倒可能是自己的功劳。
对啊!县尉。
这倒提醒了宁采臣,毕竟这是白蛇传的世界,会水漫金山的。
大水一发,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白蛇这样的千年蛇精,以及法海这样一心除妖的高僧。以历史的必然来说,有没有许仙,他们都会打起来。
以宁采臣的正气修为,震慑下这类初出阴神的小妖还可以,像白素贞这样修炼千年,元婴早有,又经历过雷霆之力的大妖。他恐怕是力有未逮。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那两个冤鬼,只是有了神职,本身并没有阴神化阳神,他都消灭不了。
而雷霆之力就是最好的阴神转阳的存在。以白素贞的修为,应是早已转阳。
电视上还演过这白蛇元神出窍,化作观音,有佛光隐现。这应该就是她化形时偷吃的佛门仙丹之功了。
佛门仙丹以佛舍利为原料,吞服之后,自然会有佛光佛法。她能元神变作观音,也就不出奇了。
只是这样一来,显然也就增加了宁采臣插手的难度。与其让这白蛇与法海老和尚,这对冤家对头不打起来。还不如让李公甫当上县尉,积极组织民众救济水难,来得更加现实一些。
“叔舅,叔舅,我们到了。”
正想着,这游行已经开始,前八后四,有衙役举牌,上书院试二名等字。
两人抬钗,边走边打。
并有燃放炮仗者,起步、路口、城隍、神庙,全要燃放,以告天地三界四方神灵。
宁采臣虽未着探花服,但此次行为为县令施行,四方认可。已是实至名归。
只见宁采臣全身正气皆出,扫于四方,鬼神僻易。
城隍庙中,城隍大为恼火。“一小小秀才,竟然如此嚣张,正气四溢,不加限制,令得我等鬼神都出行不得。”
;
第17章、官运
“大兄何必气恼!这正气虽难得,却还伤不得你我在此,不过是看在纯阳真人份上。否则光是打伤鬼神一项,便足以缉拿于他。”
“杨弟所言有理。他那正气不过克制阴神罢了,只要你我不阴神出窍,单以肉身,便一掌拍死于他。”
“哈哈!正是如此,饮酒,饮酒。”
城隍庙中正端坐二人。有酒有肉,全为信徒供奉。
左右二人,左首一人身着官服,秃顶,长了个**。
右首一人身着黑袍,国字大脸,满是皱纹,看不出岁数。
这二人,一为此处城隍,一为上古妖树所化。来历非凡,此处先按下不表。
宁采臣跨马游街,不仅市民争相观望,小姐小娘们眉目有情,就连黄老先生竟也率领自己学堂的学子前来祝贺。
显然,宁采臣教他硬笔书法,无以回报,这才率众弟子来,以壮威势。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不是至交好友,又或别有目的者。这别人出风头,是多有不来者。如果文人跨马游街,却无文人相贺,这是很煞风景的。
黄明为报恩,亲自率队,再加上许仙带去那帖字诗。轻易间,他便在这宋朝有了第一拨粉丝。
粉丝是什么?对歌星来说,就是金钱。
对文人来说,就是名望。
虽然不愿承认,但是这华夏自古以来,都没有什么真正的民心。所谓民心民望,其实指的就是文人间的名望。
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汉末八骏的刘表单骑入襄阳,说得民望。
这里其实与百姓们没有任何关系,想发动百姓是件困难的工作,无论是间谍,还是邪教都不是一个人的工作。甚至当时的百姓,根本都不知道他来了。
而他的民望,也就是获得了当此士族荆、蔡、黄三家支持罢了。
权力的分割,也只有他们才关心。背朝苍天脸朝地的普通百姓是不会关心关注。就像笔者,本地乡镇长是谁,也不知道。似乎只有在选举结束,也才知道。“哦,领导又换人了。”
他是谁,做了什么?有必要知道吗?知道了又如何?
宁采臣不同,他是文人,他是士大夫统治阶级的一员,只要在这文人中的名望高了,他也大可以演上一马单骑为襄阳。
华夏的文人可以不在乎姓命,可以不在乎钱财官位,但是这名望,这文人间的名望,他们是在乎的。因为他们死后,还会有文人著史。都想青史留名,无有遗臭万年者。
这名望与权势,权势可讨得,名望却只能养得。秦始皇那么有权势,在文人笔下还不是遗臭万年?他的功绩,没人在乎,无人诉说。一切都因为他在文人中没有名望。康熙乾隆不比他少杀人,少祸害苍生,少弄**,却依然名留青史。
当然这也与朝代不同,文人没了骨头有关。这里不做讨论。
总之,宁采臣这名望一起,他的本命主线渐渐复起,并转为红色。
原宁采臣已死,他的官运自然也就消失了。原宁采臣虽然是法学生,也有官运在身,但是现代的官可与古代不同。就算他在古代学则优则仕,他也不过干个刑警或律师之类。
前者在这宋朝是捕快的贱业,后者更是连公家饭都吃不上的讼棍。
可是本命红线一出,这可就了不得。这至少是七品的县长。
这个朝代,万户县为上县称县令,万户以下千户以上的县为县长。
这可是七品官。
前面说宁采臣前途无亮,那是指原宁采臣。你一个连古文都不认得的现代人,凭什么参加科举。没有科举,你又如何为官?
可现在不同,这官运一起,不科举也能为官。
古代官员除了科举之外,还有条路,称为“幸进之路”。就是国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检拔才识名望之辈。
这名望是什么?自然是朝上士大夫之辈。平头百姓的名望又怎么传得进士大夫们的耳中?即使传进去了,没有士大夫告知皇上,也是无用。
所以这后来才会有“终南山捷径”等种种绕过士大夫的法子。
总之这个朝代,“幸进之路”还不是贬义词。是为国家察举人才的补充法子,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擅长考试,不学有术的也大有人在,有学无术的也不是一个没有。
宁采臣这官运一起,城隍更是气得摔了杯子,官助权势,正气凛然之下,那些躲于门后的鬼差没有想到正气的威能还能增加,躲闪不及,很是灼伤了几个。
灼伤的鬼差哭天喊地,痛苦不已。
鬼,本为人死邪祟所化,非天地所生,自然为正气所不容。他们没有灰飞烟灭,已是命大,身具神职。
“哼!他实在欺人太甚!”城隍以为宁采臣是故意如此,以报他派鬼差捉魂之仇,不然,怎么偏偏到了自己这城隍庙里才加了正气威势。
官运复苏的事,他不知道。谁也不会想到这原宁采臣已死,而这穿越者本身并无官运,只是侥天之幸,得了这名望,才得了这官运。他是真的不是故意与城隍做对。
可是这事实又有谁信?
就连仙人见了他中小探花,也认定他有官运。又怎么会想到他其实一开始是没有这官运的。
城隍大为恼怒,这就想教训他一番。还是黑衣男子拉住他,劝道:“大哥再忍忍。一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杀之易如反掌。但纯阳仙君的面子还需照顾一二。”
“啊!”城隍仰天大吼。“真真气杀我也。本以为做这天庭的官职,你我会好过一些,想不到却如此受人限制,忒不爽利!”
“大兄,慎言!”黑衣人指指上面。
“哼!”城隍大手一挥,直接以香火念力打出受伤的鬼差体内,瞬间便治好了他们的伤势。
看得黑衣人羡慕不已。
这香火念力便是活人的信仰,它不仅能疗伤,更是增加修为的好东西。
如果没有这功效,城隍也犯不着收鼠妖吓人,以收信仰。他毕竟是一方城隍,其治下有妖怪作乱,对他的考评也是不利的。
虽然他嘴上说不屑这城隍官职,但那只是说说,他本是妖,无拘无束,没有利益的事他岂会干。就像现在谁要不让他干了,他非跟那人急不可。
;
第18章、下雪
这香火念力是能增加法力的真正好东西,要不是为了笼络手下的人心,他也舍不得分给他们。
这东西不像吸食活人生血,虽然同样能增加法力,但是却会遭到佛道修士的追杀。
哪像他现在,只要做好这泥雕,他的神职便会源源不断地凝实各种香火念力,以为他所用。除了一半要上交外,他只要吸收就好。淬取杂质、凝实,都有神位代劳,无须花费他任何法力精力。
只是这毕竟是好东西,所以无论黑衣人露出怎样的表情,他只当视而未见。
杭州城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骑着马游街,虽有衙役压着这步伐,但还是短短两个时辰便结束了。
其实不结束也不行,曰方过午,这天上竟飘起雪花来。
宁采臣记不得这宋朝为什么这么早就下雪,这不过才深秋,在现代还是骄阳似火的时间。不过想想这后世,似乎冬天也极少下雪,也就不再考究这下雪的天气问题了。
不过这一下雪,这下午的儒士宴便举办不起来了。对此一跟在茅承业身后的学子深深啐道:“这宁采臣倒是幸运。连老天都帮他。上次是院试,这次竟干脆下起了雪。不是他,茅兄必然高中。”
茅承业他们站高楼上,边饮酒边看着这下面的宁采臣,恨声道:“他躲得过今遭,却躲不过下遭。正好我也可以借此请来学府大人,到时必要证明他不学无术,革了他的功名!”
这人真真是心狠手辣,别人不过是一时幸运,发挥超常,得了这二名。但这也是多年的辛苦读书所得,他却要置人于死地,革取功名。
每个人都是心中一寒。但是宁采臣毕竟只是他们的同年,除此以外再无交往。而这茅承业就在这坐着,就在他们面前。
众人纷纷叫好,为他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