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傲唐-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有一些是死对头,在此前一段时间,他们时起争斗,彼此不服!唉……这也是灵宝兵败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啊!步兵指挥使李承光和骑军指挥使的王思礼之间的矛盾就很尖锐,连本帅都没办法!”
听了哥舒翰感慨过后的一番诉说,杨晞也将事儿弄明白了!
原来朝廷在听从宰相杨国忠的建议,以失律、怯战等原因处斩了高仙芝、封常清两位大将后,派在家养病的哥舒翰前往潼关,但这些年哥舒翰所患风疾愈来愈严重,连行路都不太方便,更不要说处置大量军务及训练军士,可以说在抵达潼关后,军务大多都不能亲自打理,只能将政事悉委于行军田丘良,令军中大将王思礼主管骑兵,李承光主管步兵,但王思礼、李承光二人争执不和,时常军令不一,田丘良又不能服众,哥舒翰对此很头疼,但也没太多办法调和,因为这关系到朝中一些势力之争。
这次出潼关作战,原本哥舒翰已经做好了叛军伏击的准备,但因为王思礼和李承光相互之间配合不好,以致王思礼所领的前军陷入叛军的包围后,李承光没能及时派兵救援。不过随后李承光部也遭到了叛军的突袭,损失惨重。王思礼、李承光最终不能有效节制部下,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导致溃败的发生。要是诸将之间没有私怨,能协同配合作战,此次灵宝之战不可能败的这么惨的!
“原来如此!”听了哥舒翰所说的话,杨晞一阵愕然,没想到潼关诸将之间竟然还有这般恩怨,他也清楚王思礼是哥舒翰的心腹爱将,而李承光一直不被哥舒翰器重,是偏向他父亲杨国忠的人,此次他率军出征前,杨国忠也曾和他说过,潼关军中,监军宦官边令诚及李承光等几人是可以信任的。
看来灵宝兵败除了杨国忠的馊主意外,还有潼关诸将内部不和这一重要原因。
这是一个历史定数啊!
不过杨晞并没看到监军宦官边令诚,也不知道此人是否在兵败时候遭遇非命,还是逃回长安去了。
当然现在的杨晞最需要的就是手下将领的支持,无论是边令诚还是李承光,及其他将领,要是不能得到这些人的支持,再闹窝里斗,怎么可能将潼关守住呢?杨晞也庆幸哥舒翰在潼关防守之大战打响前,听哥舒翰说这些,他肯定会采取对策,争取得到所有将领支持的。
不过他也从哥舒翰所讲的话中听出了明显倾向,那哥舒翰的意思是肯定王思礼,否定李承光的。但对于他来说,这一切并不是很重要,他可是知道的,王思礼曾蛊惑哥舒翰想办法将杨国忠挟持到潼关,杀而后快的。要是王思礼不是哥舒翰的心腹,怎么可能说这样的话,提这般建议呢?诸将之间的矛盾清楚了,也是件好事,或许可以利用这些将领之间的矛盾,或者利益之争,让他们都听服于他!
但这点意思是不能表露在哥舒翰面前的,杨晞在听了后,只是淡淡地说道:“多谢哥舒元帅的提醒,末将会留意的!这些人真是胆大妄为,连哥舒元帅这样军功卓著的名将所下命令都敢阳奉阴违,置军国大事于不顾,在危难时候都敢算计对方,希望他们在接下来御敌的过程中不要再这样,不然末将一定会禀明朝廷,治他们之罪的!末将也知道,王思礼将军曾向哥舒元帅建议,将我父亲骗至潼关来,一刀杀了。他们都认为,安禄山造反,是以清除我父亲为借口的,如果诛杀了我父亲,安禄山的进兵就没了借口了!所幸哥舒元帅审时度势,以国家大义为重,没有采纳此策,让人欣慰!不过这些都是过去之事了,末将不想再追究,也当作没发生过这样的事!只希望麾下诸将都能尽力御敌,守住潼关,不让叛军占领这座通往长安的门户之城!要是潼关有失,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都逃不脱朝廷的惩罚!要是守住潼关,那朝廷肯定会重奖所有人,甚至哥舒元帅兵败的事也不会追究的!”
“啊?!”哥舒翰被杨晞的最后几句话惊的目瞪口呆!
这说的也太直白了吧?一点也不给人以面子!
“报……”就在哥舒翰的惊愕中,外面传来喝报声,一名满头大汗的军士急匆匆地跑进来,单膝跪地大声报告道:“报告元帅,贼军已经在潼关城东南方向十里地出现!”
“什么?”哥舒翰再吃一惊!
叛军来的太快了!
“马上传令各将,速做战斗安排,准备迎敌!”杨晞马上再下命令,并率先往外走去!
哥舒翰也马上令两名军士,搀扶住自己,往南门方向过去。
所有人都知道,潼关城外的大战即将爆发,最考验人的时候到来了!
第二十二章 战斗即将开始
(点击莫名其妙被扣,章节内容上传主角名字会自动变成杨曦,起点能不能不要让人这么失望?)
杨晞带着杨东和杨正所领的近百名亲兵跑上东门城头的时候,天际已经开始出现曙光。远处示jing的狼烟冲天,几堆表示特定意思的火堆在很远处熊熊燃烧。
冲天而起的狼烟无声地向人们传达着紧迫的信息,那就是军情紧急,大战随时可能发生。
在看到示jing的狼烟后,杨晞即庆幸又很是感慨。
庆幸的是,他以自己都感觉意外的坚定与狂傲说服了父亲杨国忠与皇帝李隆基,让他们同意他率军救援,他在接受了命令后以最快的速度驰援潼关,终于在叛军未攻城之前抵达潼关,并果断处置了火拔归仁挟持哥舒翰投敌的行径,随后做出从容的布置。
要是没有采取这凌厉快速的手段,那后果已经不堪设想了。
感慨的是叛军攻击的速度如此之快,夜间都没停歇,天还没亮就抵达离潼关不远的地方了,比他预计中的速度要快上很多,他清楚,要不是哥舒翰兵败时候他麾下诸将沿途所设置的路障,很可能叛军早就抵达潼关城下了,攻防大战已经暴发!
在快步跑上城头,大声喝令将士们做好一切应对措施,准备迎击叛军的时候,他又有点紧张。
虽然说穿越前,他指挥过很多次演习或者实战,但那时候他所领的人马不多,最多只有百来号人,而且是以特种作战为主,战争的规模及方式与现在完全不同,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组织好冷兵器时候的战争,他也再次感慨,要是手中有那些熟悉的武器,比如狙击步枪、手雷、火箭炮多好,那样就不要担心叛军攻城了。用这些武器结果了叛军的首领,那叛军一定会不战而溃,潼关受到的压力会小很多,甚至完全解除。
但现在只能依靠将士手中的弓箭及大刀、长矛之类的武器与敌对阵,所领军士的战斗力完全不能与叛军相匹敌,又刚刚遭遇了大败,士气低落,唯一的优势就是据险城潼关而守,地势的险要及潼关城的雄伟会让攻城的叛军做出不小的代价的。
此时的杨晞真的很相信命运了,他觉得上天既然让他在这个时候穿越来大唐,一定是委以他什么特殊的使命,而他只要利用天时地利等因素,就可以完成这个使命的。他是一名标准的特种军人,经历过残酷的训练,还有数不清的实战机会,甚至许多次死亡的威胁,对战争他没一点害怕。
他能指挥好这场战事,扭转局势,守住潼关的!
刹那间杨晞心里信心满怀,命令下达时候中气也很足!
哥舒翰自己要求到南门亲自指挥,那杨晞也不好与他争抢,最终选择了坐镇东门而守。
东门守将是倾向自己父亲的李承光,还有与自己有交集,彼此印象不错的高适,杨晞觉得这是哥舒翰给他做的挺好安排。他这位新任潼关兵马使的威严很可能就在潼关东门进一步树立起来,他的能力也将在潼关东门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东门是最突出潼关城的地方,不出意外的话,东门将是叛军首攻的目标。不过东门城外地形险要,并不适合大量兵马展开攻势,叛军即使数十万人马而来,能在东门外展开攻势的也只有几千人。叛军正面攻城能投入的兵力与城头上的守军人数差不多,最多叛军轮流攻城,一波接一波而来!
当然这也是最可怕的,潼关城内守军不多,不可能与叛军一样采取车轮战术,除非后续的缓兵抵达。要是后续援军在一定时间不能抵达,而叛军不顾伤亡持续攻城,一轮接一轮一直不停,那守城的军士士气再高,体力也会支持不住的,最终的结果就是兵败城破。
想到这里时候,杨晞再次大骂自己那个父亲的无能。要是以二十万军队据潼关城而守,即使叛军集百万兵马来攻城,也是奈何不了潼关的。
二十万军队,完全可以轮换着在各城门、城头方向抵御叛军的攻城,并且可以将潼关城外那些险要的地形占据,进一步遏制叛军的攻击。
在哥舒翰这次兵败之前,虽然叛军在安禄山之子安庆绪的亲自指挥下,攻打过潼关城,但叛军那时候并未攻至杨晞现在所站的潼关城下,只是攻至汉潼关城就被阻住,没办法再前进了。那时候汉潼关城有一万五千余守军,就是庞忠指挥的。庞忠指挥这一万五千人马,硬生生地抵挡住了叛军无数次的攻城,安庆绪无奈之下,只得退兵几十里,不再采取攻势,只是对峙,准备采取其他之策。
绕道攻击,从南北两个方向绕过潼关城而攻长安,是最可能采取的办法,但安庆绪在试了后最终无奈地放弃。夏天时候,黄河、渭河水势非常急,根本不可能在波浪滔天的情况下架设浮桥,浮桥不能架设,大军当然可不了黄河与渭河,从北侧绕道攻击的想法不可能实现。
而从南面几个方向攻击也没奏效,那个方向行进道路非常不好走,几万人马想快速行进是白ri做梦,几千人马也只能艰难行进,依险要地势而守的唐军将士,硬生生地将几支叛军的突击队伍阻止在了雄关前。要想取长安,至少在目前情况下只能在攻取潼关后实现,安庆绪也只能采取以疲弱之师诱敌的策略,没想到官军果然中计了!
灵宝一战,安庆绪大获全胜,尽歼出潼关作战的二十万人马。
杨晞虽然并不是完全知情安庆绪现在的安排,但他从现在能收集到的情报上分析,大概知道了这些情况。也清楚安庆绪这次攻潼关的行动是志在必得。他凭现在手上这万余军士的力量,能不能守住潼关,扼守长安的门户,他自己也不知道。
要是手上有更多的兵力,那在汉潼关城投入更多的兵力,肯定能阻滞叛军的攻击速度,拖死叛军的,即使最后汉潼关城丢失也有这样的效果。
在险要程度上,如今的潼关城比汉潼关城更甚,这也是哥舒翰在兵败逃回来之后,放弃汉潼关城,只守现在的潼关城的主要原因。
手上兵力不足,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只能将所有兵力都放在最险要的地方而守,若非没有杨晞所领的三千新生力量支援,也没可能分兵去汉潼关城而守的。汉潼关城现在能派出庞忠领八百人马,再整合其他诈伏的退守人马,最多只有两千人,凭这两千人要想将叛军完全阻止在汉潼关城前,有点不现实,除非奇迹出现。这两千人马,所起的作用差不多就是“丢卒保车”中“卒”的作用,目的就是迷惑叛军,延续叛军攻击的速度,重振我军士气,直至后续援军的抵达。杨晞相信,朝廷不可能不派出后续的援军的,有他那个被人称为jiān相的老爹在,朝廷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派后续援军的。
杨晞已经两次向长安传递回去平安的信号,同时通过驿站快马让人将潼关的情况及急需后续援军的事告诉了杨国忠。要是现在的杨国忠还在犹犹豫豫,不风风火火地行事,那活该杨家被灭了。
杨晞跑上城关时候,潼关城头的军士已经在李承光和高适的指挥下忙碌地准备着。
可以说,一直以来潼关城是作为防守京城的重地而备受重视,叛军起来后所做准备的也是以长期坚守为目的而进行的,各种军械物资非常丰富,据刚才哥舒翰的一点讲述,要是以一人一天二十支箭论,潼关城内的箭矢足够二十万人马用上一个月,那就是有一千多万支箭矢。
此外,潼关城头上还配备着大型的床弩,这是冷兵器时代威力最大、shè程最远的武器之一。
粮食的问题也不要担心,二十万人马都可以足够供应,现在万余人马更不在话下。
军械物资不短缺,让杨晞心里的担忧少了一点,要是后续援军能快速抵达,那守住潼关城是不在话下的。
心中所虑虽然很多,但所费时间却很短暂,在杨晞走上城头,走到正忙着指挥军士布防的李承光和高适面前时候,他已经平息静气了。
“末将见过杨兵马使!”
看到杨晞大踏步而来,李承光和高适一愣后,赶紧迎了上来!
杨晞对他们略略回了礼,并没说什么,而是顾自走到城墙边。
走到城墙边后,杨晞看到城东南方向,燃起了冲天的大火,照亮了刚刚泛白的夜空。
知道那肯定是哥舒翰下令烧油焚烧禁沟内军士尸体的行动,杨晞再次长长地松了口气,这才转身面对着心里打鼓的李承光和高适,非常严肃地说道:“李将军,高将军,叛军即将抵达,很快就会攻城,本将希望叛军攻城时候,你们两位能倾全力指挥军士阻击,决不让叛军一兵一卒登上潼关城头,危急时候,本将会和你们一道,上城头杀敌的!末将已经向陛下当面明誓: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
第二十三章 潼关的血战开始了
(非常感谢(稻草人)、履诚书友的打赏!)
---------------
想不到杨晞当头对他们喝了这么一句话的李承光和高适愣在了那里,一副很吃惊的神色。
李承光当然认识杨晞,他也知道这差不多只是一个依着杨国忠的势,混吃混喝并经常做些荒唐或者让人鄙夷事的纨绔公子,可以说杨国忠的几个儿子都是这样的,没有真材实学,只是依靠老爹的权势才“得道成仙”,在朝中身居高位或者为所欲为的。
但没想到,现在却听到杨国忠的这个小儿子说出了“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的悲壮誓言,从杨晞说这话时候那表露出来的威严,没有人会怀疑他在说大话,只是嘴巴喊喊,用来唬人的。
李承光是一名经历过无数战事的悍将,无数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见过的各色各样的人非常多,能从对方的气势上感觉到此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并且**不离十。让他大惑不解的是,现在的杨晞根本与他以前认识的杨晞不同,好像完全换了一个人一样,现在的杨晞隐隐流露的骇人气势似乎只有经历过战场洗礼,有过生死经历的人才能流露出来的。
而且其行事不是一般的果断大胆,敢在皇帝面前一再请命率军救援潼关,并且能率三千人马一夜急行三百里抵达潼关,如此速度军中将领有几人能做到?
而且,杨晞在率部抵达潼关后,一剑就杀了准备挟持哥舒翰的火拔归仁,让人敬佩和胆寒。
面前这杨晞和以前他认识的杨晞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也根本不像杨国忠的儿子!
好吧,只能这么说:以前的杨晞可能只是真人不露相,其原本就是藏而不露的,现在这种关键时候才表现出真实品性,也难怪皇帝李隆基和杨国忠会让他领军救援潼关。
高适以前并不认识杨晞,甚至没听过杨晞这个名,不然那日他领哥舒翰的命,入长安当面禀请无果在那里喝闷酒时,也不会认不出杨晞。以前不认识杨晞,也就没有心理上很大的落差。
或许是先入为主的感觉,高适对杨晞的感觉不差,认同度比其他将领都要高,再听今日杨晞这番说辞,他心中不由的涌上一阵豪气来,先一步应命道:“杨兵马使放心,末将一定会尽力而为,率军守住东门!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李承光也马上反应过来,跟着高适大声吼着应令!
不过他心里还是感觉怪怪的,都是先入为主的印象在作怪么!
杨晞知道面前两将肯定有很多疑虑,也懒得理会和解释,自顾观察起周围的地形起来。
杨晞在观察了一会城内外的地形后,也作了简单的布置安排。
军中有弩兵,还配备有大型床弩,这是杀伤力极大的武器,可以在远距离攻击敌军,依着潼关城墙的高度射出去,射程肯定比城下射上来的远。
杨晞对此也作了梯度的布防,那就是攻城的叛军在行至距城墙三百步左右,大概四五百米距离,先用床弩开始射击。叛军进入各种弩的射击范围后,再用劲弩射击,先一步杀伤叛军,待叛军行至更近的距离,弓箭手再开始射击,而弩弓手继续朝叛军的后续人马射击,尽量给予叛军最大的杀伤。
冷兵器时代,作战的最好武器当然弩和非弓箭莫属,这是远距离杀伤性武器,大规模的阵列式密集射击对于冲锋那一方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特别是潼关城前这样险要的地形情况下!杨晞相信,要是潼关城有足够的兵员,有充足的箭矢,无论叛军如何攻城,城都是不会破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现在是盛夏酷暑季节,军士身上不可能穿很厚的防弓箭的束甲,不然人也会闷死。没有足够的防护,弓箭的杀伤力会比冬天时候更大。他当然要利用潼关城内弓箭非常充足这一优势条件做出布置,尽可能在叛军攻城时候,给予对方以最大的伤杀力。
看到杨晞没什么犹豫就做出了布置,虽然这些布置他们也已经吩咐下去,但李承光和高适还是有点吃惊,看来杨晞真的不是装装样子,还是有点军事头脑的,对杨晞的感觉再生异变。
这份威严,这样的冷静,如此的坚毅果断,岂是一个纨绔少年能有的?杨晞为何会有这样的表现,他们已经无从探知,也没时间去弄清楚了,现在能做的,只能是遵命行事。
杨晞并不知道面前这两位主要将领是怎么想的,但他知道他们心里肯定有疑惑,也不解释什么,而是示意两将自己去忙,他上城门楼再查看一下地形。在李承光和高适领命而去的时候,杨晞也下令,要是庞忠和李福德部撤退回来,一定要打开城门,放他们进来!要是情况不妙,还要派人接应。
现在是树立他个人威望,重整士气的最佳时候,他不能让一些伤人气的事情发生,免得到时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让潼关这些残兵败将军心更不稳,不战而溃的事发生。
庞忠这个已经初步听命于他的将领,还有李福德这个父亲的亲信人物,他当然不会将他们舍弃,无论如何都要让他们平安归来的,后面肯定有大用处的!
杨晞当然知道,依靠小股小马的阻击只能延缓叛军行进的速度,不可能重创叛军,即使倾潼关城所有的兵力到城外设伏,也不可能全歼叛军,何况潼关城外这处地方,只适应据险防守,并不适合设伏,因为地形太狭窄险要了!只要李福德和庞忠部完成任务,能延缓叛军攻击的速度那就可以了!
放眼四周,杨晞判断的出来,最险要之地就是他现在所站在隋潼关城,这里将是阻击叛军前进的主要战场,必须要集一切力量防守这座隋朝修建的潼关城!
以杨晞大概的估计,只要他率军在潼关坚守两天一夜,陈玄礼所领的大军肯定可以抵达潼关。
他当然知道,后续的援兵不像他所领的这三千人马,早已经集结待命,要征募集合,整合完毕后再出发,也不可能两骑换乘交替行进,两天后能抵达已经很不错了。
潼关城内梦沟内的大火在熊熊燃烧着,火势越来越大,还不时传来油脂崩发而产生的爆裂声响,杨晞心里在默念着,希望能尽快将禁沟内堆积的尸体焚烧完毕,还禁沟以天险的地势,不然南门方向将成为叛军最有可能的突破口。
在李承光和高适领命而去后,杨晞率杨东和杨正等几名亲兵登上了城门楼,眺望起汉潼关城方向起来。自从他在朝堂上请命出征,并得皇帝及父亲杨国忠同意,终于率军日夜兼程赶至潼关,干脆利落杀了火拔归仁后,杨晞发现杨东和杨正这几个府中比较有地位的亲兵家将头目对他的态度已经与前些日子完全不一样了。无论是杨东这个魏国公府的护院头目,还是杨正这个他的贴身跟班,态度已经完全改变。从他们的眼睛中,杨晞感觉到了一份打心底的尊重,甚至敬仰、敬佩,这和他刚苏醒,甚至得母亲应允到酒楼喝了一次闷酒时候他们待他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再没有任何的阳奉阴违了!
他相信,自此以后无论他现在命令他们做什么,他们肯定不敢搪塞和违抗,只能乖乖领命而去。
“杨东,杨正,要是一会叛军杀上城头,你们跟着本公子,上城头杀敌,决不能让叛军攻破潼关城!”杨晞以略点冷又充满威严的语气命令道。
“是,四公子!”杨晞无形中表露出来的气场让杨东和杨正不自禁地打了个寒战,下意识地机械应命。
不过杨东到底经历事儿多,一直跟着杨国忠做事,见惯了大场面,既然危急时候也知道自己身负的使命,杨晞的气势虽然让他感觉到压抑,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四公子,临行前老爷可是一再吩咐,要小的们无论如何都要保证你的安全,小的也恳请四公子,千万别亲自上阵冲杀,要是潼关有失,小的会率领弟兄们第一时间护着公子离开潼关的!老爷肯定会安排人在半途接应,四公子你千万别在这里硬撑,更不能亲自上城头拼杀!”
听杨东如此劝,杨晞马上侧转脸,恶狠狠地瞪了杨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