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烈-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吾要亲自诛杀。”
喘息一会李隆基说道去,将太子唤来。”
外面官宦的脚步声急急而去,李隆基在殿中呆坐,一个时辰之后殿外传来磕门声,一名宦官在门外低声问道圣人,太子已到,正在门外相候。”
李隆基从发呆的状态中醒,眼中流露出一丝恐惧,不是恐惧李亨,还是一东一西两位反唐的藩镇,李隆基对还在殿中伺候的那宦官点点头,那宦官就是李辅国,就尖声道圣上让太子觐见。”
殿门朝外打开,李亨走入殿中,李亨头戴金冠腰缠玉带显得十分精神,见到李隆基就上前跪倒参见,口称儿臣拜见父皇。”
李隆基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说道起来吧,坐我边上。”
李亨起身之后有点莫名其妙,自从五岁之后就从来没有见到父亲对如此和蔼,也没有让靠的如此近,今天这是了?李亨没有,恭敬的走进李隆基,的坐在李隆基身边,李隆基看着已经中年微微发福的李亨,叹口气说道亨儿,是叫你三郎还是亨儿啊?你是太子,现在这个国家已经是风雨飘摇了,李佐国和安禄山两个乱贼将长安方向都堵住了,贼将李虎可以从南面进击长安,长安可谓危矣,叫三郎前来,想问问这长安可还能保住?”
李亨肃容道父皇,长安墙高堑深,军民一心,即使反贼几十万大军也不见得能够攻下,何况长安乃大唐都城,定会让反贼在城下折戟沉沙。”李亨说道这里突然一个激灵,反应了,李隆基问长安可还能保住并不是真正的想问这个问题,而是想跑了。
李亨不由暗自叹气,李隆基这个大唐皇帝要是一跑,那么长安可以说就是最好攻的城市了,不管李佐国还是安禄山,到了长安就能进城了,因为这样的后果就是长安军民士气全无,皇帝这个最该死社稷的跑了,凭让军民为你殉国卖命?
李隆基果然说道攻到长安下面了,那可是非常危险啊,不如……”
李隆基还没有将下面的话说出来,李亨连忙离座跪下,打断李隆基的话说道父皇,现在局势其实对我大唐有利啊,请父皇听儿臣一言。”
李隆基沉吟了片刻说道起来吧,你说罢,吾听着。”话语带了三分漠然,李亨心中暗叹,父亲心中妻子都是可以抛弃的,只有他的性命最重要,现在就是极度的自私了。
李亨站起身来,对李隆基说道现在李佐国反贼在凉州被郭子仪和李光弼两位节度使的大军堵住,不久就会对李佐国反动进攻,李佐国现在还未满二十岁,必定不是郭、李两位身经百战的节度使之敌,李佐国一败,西面威胁自解。”
李亨说到这里偷眼看向父亲,见到李隆基眼睛一亮,身体直了直开始专心的听讲话,就接着说道安西大都护是以军镇为主,只要击败了他们的大军,李佐国年龄的问题就会爆发,到时只要前去招抚安西将领,新败之下定能招其归降,只要对这些安西将领明言,只出死造反的李佐国一家,想必他们不会一条路走到黑吧?”
李隆基听到这里点点头说道李佐国这个小贼深受国恩却不思报国,居然造反举兵,待吾抓住他定要将其满门抄斩。”说得咬牙切齿。
李亨又暗自腹诽:明明是你逼死了千里前来勤王的李嗣业才逼反了李佐国,现在却说得是好大的恩惠一般,难道杀了李佐国的父亲是给他的恩惠?
李亨接着说道虽然贼将李护可以攻击长安,但是西面的战事的关键就是郭、李两位节度使与李佐国的大战谁胜谁负,郭、李两位节度使击败了李佐国,那么李护就只有退兵一途,不然凉州一失李护的大军就成为断了后路的孤军了,而胜负未分的情况下李护也不会进攻长安的。”李亨说道这里突然想起来时的一个幕僚和说的话当今现在性格软弱易变,遇事惊慌,且多疑怕死,李护这只偏师估计是李佐国故意为之,只要做出一副进军长安的模样,圣人估计就会自乱阵脚,要是圣人乱命一翻,那可是不测之祸,两边可是两头猛虎。”
李亨现在只有尽量的将局势说的有利,免得到时候慌乱的李隆基出馊主意,李亨接着说道潼关哥舒老将军在,安禄山肯定不得寸进,长安就会安如泰山,现在的关键就是李佐国这边的大战,此战胜我大唐无忧,还请父皇放心,郭、李两将军不会让父皇失望的。”
李隆基这时沉默了下去,李亨偷眼一看,李隆基双眼望天,嘴里呐呐的在说,似乎神游天外了,突然李隆基低头看向李亨,李亨连忙低头,李隆基却兴奋的说道吾想到了,安禄山贼兵不是数次进攻潼关损兵折将吗?本来吾决定让潼关大军出击,击败安禄山叛军应该会轻而易举,没想到李嗣业这贼子有反意,居然不遵圣旨,现在潼关不是补充了十五万大军?加上原来的军队哥舒翰手中已经有二十多万大军了,不如让哥舒翰主动出击求战,击败安禄山之后回转大军,和郭子仪、李光弼合兵一处,李佐国小贼必定失败。”
说道这里李隆基似乎被的好主意感动了,站起身来声音越说越大,加上手势挥舞,李亨不由目瞪口呆,李护都还没有进击长安,的父皇就开始乱来了,这不是又要逼迫哥舒翰跟李嗣业一样吗?刚要出声阻止,李隆基已经传令叫杨国忠进宫商议,似乎就等听听杨国忠的意见就要传旨了,李亨暗暗叫苦,杨国忠一贯对父皇的话只有赞成的,没有反对的,这样岂不是要哥舒翰步了李嗣业的后尘?
第二天一大早一队传旨的骑兵分开正在等待离开长安的人群,快马离开长安前往潼关传旨去了,而远在几百里之外的凉州,李佐国正在长孙成华原来居住的节度使府中后院,刚刚放下手中的钢刀,李佐国现在练功的刀已经固定了下来,是一把重达一百二十斤的钢刀,李佐国将钢刀随手放在地上,身上热气蒸腾,旁边的郑春云将一张毛巾在桌上的一个盆中搓湿递了,李佐国接过在脸上胡乱抹了一把。
将毛巾丢在盆中,李佐国就往房内走去,一边走一边说拿几个饼吃,去军营看看,这一场雪可真叫大,这都是春天了,别冻坏了士兵这仗就没法打了。”李佐国语气轻松,昨晚开始下了一夜的雪,但是安西军中防寒的措施十分到位,可能会有大面积冻伤?
李佐国这是故意制造轻松话题,自从扶李嗣业的灵枢在路上与李佐国大军相遇,郑春云就因为自责想要自杀,被李佐国喝止了之后就一直都是一言不语的模样,李佐国十分的头疼,因为郑春云的这个状态李佐国还要轻松来开导他,郑春云一直就跟随李佐国服侍他一直到了凉州。
毕竟是十七岁的一个少年,李佐国开导了不短的了,郑春云已经走出了心结,只不过小孩子心态,觉得要是一下高兴起来岂不是对大都护无礼?郑春云就一直忍住了,跟在李佐国身后进了房间,服侍李佐国穿衣披甲,郑春云在皇宫中服侍人足足有十年了,李佐国名义上是他的师兄,其实在郑春云眼中李佐国就是的主人,的皇帝,因此将李佐国服侍得妥妥帖帖。
李佐国出门上马,在马上咬了一口椒盐饼子,郑春云一袭青色的皮裘也上了一匹战马,五百亲兵铁蹄声中直接到了凉州东门的营房之中,凉州是大唐陇右道的主城,城市规模不小,这个营地能够容纳两万人,四门的军营规模相同,能够容下八万军队,其余的军队在军营不远处开辟了几块空地直接搭营安置了,李佐国进了营门直接到了营房中最大的议事厅。
厅中众将已经相候多时了,李佐国一近去就听见铠甲碰撞的声音,所有的将领都站起来,“哐”的整齐一声铁手套和胸甲碰撞的声音,这是将领向李佐国行军礼,李佐国同样还礼之后坐在了上首,所有将领分两边站好,郑春云站在了李佐国的身后,李佐国一到众将领就没有座位了,这也是军中的规矩,永远只有一个人能够在大帐中坐下。
李佐国开口道准备得样了?阿力射将军的病情如何?他的骑兵能上战场了吗?”不跳字。
李麒转出列抱拳说道禀报将军,阿力射将军病情已经好转了,叫着要亲自领兵和唐军决战,他手下的两万骑兵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现在由我和李麟各领他们的一万骑兵。”
李佐国点头道好,不过阿力射将军这次就不要让他领兵了,等打长安的时候再让他去,你下去就和阿力射将军说,这是我说的。”
李麒点头应了,李佐国又道有情报说郭子仪和李光弼已经合兵一处,现在他们也做好了准备,就等天气好一点了就会进军了吧?他们一定是以为我们军力不如他们,肯定是主动攻击,我们就要让他们吃一惊,郭子仪、李光弼两人手中的十五万士兵是唐军在北边最后的兵力了,我们现在也是有十五万,但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惊喜,我们出击之时只出动六万人,后面的八万大军随后出发。”
李佐国环视众将一眼,所有的将领在李佐国的目光看之时都挺起胸膛,希望李佐国能够注意到,想打个前锋,李佐国满意的点点头,猛的站起身,身上的铠甲发出一串碰撞的声音,李佐国清朗坚定的声音在厅中回荡我们十天之后出兵乌兰,就和唐军乌兰决战。”
“遵令”众将爆喝。
第二十七章乌兰会战
*
第二十八章 乌兰会战(上中)
第二十八章乌兰会战(上中)
朔方节度中卫城,这座小城现在已经完全容纳不下海量的大军了,源源不断集合的大军已经在城外搭起了连绵不绝的帐篷,一队队的唐军士兵来来往往,因为所属的军队过多,因此整个中卫城里和城外都有点乱,城中这时候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辎重堆存之地,一座座临时搭建的军粮库和军资库的高度超过了所有的城中建筑,前来领军资军粮的队伍络绎不绝,间或有没有领到足够的物资的军人发火,甚至动手和军需官发生冲突。
一旦有这样的冲突发生,城中的唐军就快速赶去,将闹事的军将统统抓起来,打板子的打板子,甚至有草原部族的士兵动手杀了军需官,而杀人的那队部族战士的首级现在还挂在中卫城头,随着寒风晃动。
一名守在城墙上的老兵转过身,用背顶住迎面吹来的寒风,将长枪抱在怀里,使劲的跺跺脚,嘴里说道这该死的天气,都是正月里了,跟冬天没两样,刘二,去伍长那里拿点吃食,今天的午饭应该送来了。”
站在这名老兵边上的一个浓眉大眼的年轻士兵应了一声,转身就下去拿吃的去了,那老兵平时比较照顾这一伍里面的三个新兵,因为他姓郝,因此这些新兵都叫他郝老爹,这一伍士兵连上伍长有两名老兵,整个中卫的两万守军基本都是这样的配置,四成的老兵配置说明这只军队已经不算是差的了,这两万唐军的任务就是守住中卫城,十五万大军的所有军粮军资就囤积在中卫城。
两人守的垛口并不宽,狼吞虎咽的吃完了午饭,郝老爹满足的打了一个嗝,并不复杂的午餐,每人两块饼子加上一碗有点盐的热汤,却让那年轻一点的李二几乎将碗底都舔干净了,郝老爹望向远处,大军的帐篷一直铺到了天边,不有多少人在大营中走动,一片人喧马嘶。
郝老爹那手肘捅捅李二说道要打大仗了,大军马上就要出发了,不有多少万人上战场,这下要死得尸山血海了。”
那李二嘴唇边毛茸茸的胡须才冒头,明显才十六七岁的样子,不过北方人个子高大,看上去也是雄赳赳一条大汉,个子甚至还要超过了郝老爹,听见郝老爹这样说,李二眼中放出渴望的光来,问道老爹,你说我们有机会上战场不?”
郝老爹瞥了李二一眼想上战场啊?想立功?”见到李二点头郝老爹开口就骂父母拉扯你那么大容易么?混球一个,想上战场,你这样的活下来的机会几乎没有,立功更是想都不要想,在这里守着中卫就是福气。”
李二被郝老爹这突如其来的一通骂给吓了一跳,讪讪的低声道不上战场那里能有军功嘛?老爹你不是也拿过赏银还在我们面前说来着。”
李二声音虽低,但是还是被郝老爹听见了,老爹出手如电“啪”的一声在李二的头盔上甩了一记,骂道赏银得的?是跟史思明的骑兵对阵的时候得的,我们伍就只剩下伍长和我,我们那一个队五十人就剩下了七个人,其他的全死了,归队的只有五个,有两个残了,在骑兵面前步兵就是泡过汤的饼子,轻轻一下就全散了,吗?几乎没有伤员,全死了。”
说道后来郝老爹的声音低了下去,李二原来没有听郝老爹讲过原来的事情,这时听到老爹讲得惨烈,不由一股凉气从背后升起,郝老爹接着说道你还小,不战场的残酷,能够在这里就是福气,那时候我身边有好多跟你一样大的,全部死了。”
郝老爹说道这里忽然看见了,停下抬眼望向远处,一只庞大的军队缓缓的进入了兵营,像是一股黑水注入了湖中,看到郝老爹在往远处观望,李二也用手搭在额头看了起来,李二看了半天没看出所以然,就问道老爹,又来了一只军队有可看的?这几天不是天天都有军队来?”
郝老爹收回目光,撇了下嘴这可不是前几天来的那些军队,你没看见起码有几万骑兵,这是河东那边的骑兵到了,我看大战就在眼前了。”
到达中卫的这只军队就是李光弼亲自率领的河东军中军,李光弼在去年因为作战勇敢,用兵稳重被郭子仪推荐做到了河东节度副使,整合兵马与安禄山手下头号战将史思明在河北展开了大战,将史思明击得节节败退,其手下的三万骑兵也得到了锤炼,此时已经是一只彪悍雄师了,李光弼和郭子仪一样,都看出了李佐国要是不能够解决,那么大唐就真的危险了。
到时候长安一失,整个北方就会落于安禄山和李佐国之手,那么大唐就只有在黄河以南残喘了,所以这一次一定要击败李佐国,战略目的就是重新夺回凉州,同时大量歼灭李佐国安西军的有生力量,然后有机会就直捣安西腹地彻底平定李佐国的安西叛军,没有机会就据凉州取守势,回军先灭安禄山。
作为一个契丹族出身的将领,李光弼能够做到节度副使已经是都不敢想的事情,加上安禄山反唐,安禄山本身也不是汉人,很多大唐的官员都对外族出身的将领产生了不信任,在长安就有言官弹劾过李光弼,认为安禄山前车之鉴在前,李光弼不适合领兵等等,唐玄宗李隆基于是写信问郭子仪,问李光弼可信么?郭子仪回信说道同族亦有败类,异族安无忠臣?李光弼,忠臣也”于是唐玄宗放心了。
李光弼此时骑在马上,在亲兵的簇拥下进入了兵营,先前早有郭子仪手下的军官出营,李光弼的大军自有人安排扎营的去处,就不必细表了,李光弼策马奔驰了一段路,领路的那名军官停下马,下马躬身道郭节度使正在大营中相候,请李节度使进去吧。”
李光弼点头,翻身下马,让亲卫跟随这名军官下去休息,也不等通报,直接撩帐进去了,郭子仪正坐在一个小马扎上面,手中拿了一份战报正在观看,右手轻抚下颌长须,一副儒雅镇定的模样。
李光弼进帐的动静惊动了郭子仪,这位朔方节度使、灵武郡太守站起身来,大笑道李节度使辛苦了,我在灵武这边也能够听见你前线大胜的消息,真是大涨士气啊,这一次我两要合作与安西叛军决战了。”
李光弼连忙上前行礼,说道不敢劳太守相迎,现在情形如何?”
郭子仪身高极高,也是有一米八以上,比李光弼高出半个头,李光弼将腰间的横刀摘下,又脱下头盔,甲胄声中坐在郭子仪下首,李光弼和郭子仪关系一向不,因此也不多客套,直接就问战事。
郭子仪也坐下了之后脸色沉重,对李光弼说道现在李佐国大军集中在凉州,已经完成了进军的准备,前锋的探哨已经在乌兰一带了李佐国的侦骑。”
李光弼将手中的横刀放在地上,说道李佐国的军力有多少?现在我们大军集结了十五万,太守决定在地方与其决战,还是直接进攻凉州?”
郭子仪说道李佐国就是这几年突然冒出,作战从来都是敢于野战,我们的士兵虽多我估计李佐国不会回避,一定是出城与我军野战,安西军向来强悍,这五年的将西域的各国几乎打了个遍,还没有败绩,本来是我大唐不得多的的精锐之师,奈何李嗣业被逼杀,逼反了这支劲旅……”说道这里郭子仪住口了,再说下去就要说道唐玄宗身上了,这不是做臣子的应该说的,帐中沉默了下去。
郭子仪叹口气接着说道李佐国的军力据探马和逃的陇右的一些官员所说,不会超过十万,主要现在李佐国安西军的探哨的精锐程度要远高于我的探哨,加上安西军的骑兵本来数量也极为庞大,因此不能够及时准确的探知安西军的军力和动向,只能够大致得出一个判断,现在你的骑兵来了正好可以解决我们骑兵不足的问题,不再是对李佐国的大军动向一无所知了,等修整两天你的骑兵就撒出去一半,全力探明李佐国安西军的动向。”
李光弼点头道这是应该的,我的骑兵其实也是太守你借给我的那一万骑兵发展起来的,本来已经在河北完全压制住史思明,只要切断安禄山大军的后路,安禄山在洛阳的大军就成了无根之木,孤军一只,没想到西边出了这么大的变故,真是”
郭子仪说道要是我们两边决战,最有可能的地点就是乌兰,这里距离中卫和稍近,李佐国不管是进击长安还是北上进攻灵州都要经过这里,我已经派赵宸领兵一万民夫三万于一月以前,前往乌兰设营,同时修缮乌兰城墙,我军就前进至乌兰,据乌兰而守,如李佐国来攻我们就守住,消耗其兵力士气,等李佐国久攻不下想退时,趁势反击,必定可胜,如李佐国不来攻,那么我们就向南出一只偏师由会州攻渭州,将现在已经前出,攻到秦州的李佐国手下大将李护的偏师后路切断,一举吃下这只安西军,这样李佐国是救还是不救都会被我们牵着鼻子走,因此只能够出来和我们在乌兰决战,因此乌兰就是这一战我所选的决战之地,”
李光弼对郭子仪可谓佩服之至,拱手说道太守的计划真是如泰山压顶,这是阳谋,由不得李佐国不顺着太守想法应变,李佐国毕竟年轻,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居然敢分兵,这分明是取死之道。”
郭子仪眼望帐外,出神的道就让我看看天下闻名的安西铁骑的厉害吧,李佐国你会应对呢?”
“应对?我就是要郭子仪和李光弼一起集中起来,一次击败这只大唐最后有战斗力的军队,那么天下还有人能够挡在我的面前?安禄山那被李光弼打得抱头鼠窜的军队吗?”不跳字。李佐国对手下的众将面色不屑的说道。
李佐国正在主持开出兵前的军议,前方的前锋李麒传回消息,郭子仪大军前锋已经占据乌兰,正在修缮城墙,并且在乌兰正面开挖壕沟开始修筑大营,李麒请李佐国速速出动大军占领乌兰,以逼迫郭子仪大军仓促南下决战,李佐国却是根本不急,就命传信给李麒,加大战场遮蔽力度,等郭子仪大军出动之后安西大军再从凉州出发,双方就在乌兰决战。
李麟大惑不解,就问李佐国郭子仪手中集两镇节度大军,军力达到了十五万,民夫辅兵不计其数,其战争力量已经是非常强大的了,要是在乌兰站稳了脚跟,那么兵力处于下风的安西军进攻防守强悍的乌兰必然会损兵折将,为不马上进攻乌兰呢?”
李佐国就说出了上面的话,看见众将还是有点不解,李佐国就解释道其实郭子仪定下来的决战地点就是乌兰,这时我故意设计的,摆开两路大军进攻长安给郭子仪造成了觉,他只要在乌兰站住脚,那么退可守,进可南下断李护后路,所以我就只有出凉州与他决战,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一切的问题最后看的就是实力,郭子仪要是不出灵州,依靠灵州城防和手中的大军完全可以死守下去,有他的大军在我势必不敢全力进攻长安,这就是芒刺在背,所以就要给他一个觉了,是他逼迫我出来决战的,那就让郭子仪看看我安西军正面决战的实力吧,我从来都不认为这个世上有能够挡住安西军前进脚步的部队,你们有这个信心吗?”不跳字。
下面众将脸色潮红,同时大声道有”
李佐国说道就再给郭子仪他们一点我们五天之后在出发,守城?哼哼,以后再无可守之城了,散了吧,都去动员好士兵,所有的士兵不得放出营去,要是再有前天出的事情,主官就吧脑袋直接拿来我这里。”
李佐国怒气冲天的目光扫视了一圈,全部将领都不由低下头去,前天出了一件事情,疏勒军武卫营三名士兵出营休息,结果闯进一家民户之中杀死了那民户的全家,还**了那民户家中的两个女儿,事后在准备离开的时候被左右邻居,阻拦的时候又被三人杀死五人,直到巡城的部队来了才将这三名士兵抓住。
李佐国这些部下习惯了在别国耀武扬威,别过百姓的生命在这些士兵眼中就是草芥,在安西士兵们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但是在大食、在吐火罗、在安西周边的各部族各小国,安西的士兵做这样的事情就很熟练,虽然这一次进军长安,打的是大唐,李佐国也一再声明。三令五申的严明军纪,但是习惯使然这些各民族集合在一起的军队还是以为是在攻击另一个国家,所以一路上都有出现骚扰百姓的事件发生,从出兵到攻下凉州,李佐国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