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烈-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的军队还是以为是在攻击另一个国家,所以一路上都有出现骚扰百姓的事件发生,从出兵到攻下凉州,李佐国安西军为了军纪的事情居然斩首了两百多人。
结果还是出了前面发生的事情,武卫营是才调上来的一只部队,主将是原来李佐国的侍卫莫一空,为了这事;李佐国专门发作了他一顿,还打了莫一空四十军棍,李佐国对于手下的士兵没有将大唐百姓当做人这事也是哭笑不得,士兵认同是安西的身份,没有认同是大唐人,这是好事,安西军就是铁板一块,但是将征服其他国家的尽头用到大唐百姓身上,这是极度不利于统治的。
李佐国这次下了狠心,直接下令如果再出现这种伤害当地百姓的事情,那么直属上级上朔三极一律斩首,这道命令一出果然全军凛然,这时说出来就是要警告一下,以免占了地盘失了民心。
看见众将都低头不语,李佐国挥挥手说道都下去,别做出一副可怜相,你们的秉性我还不?带好兵准备出战,战场上去发泄那些过剩的精力吧。”
铁甲铿锵声中众将都下去了,李佐国没有形象的伸个懒腰,身后一个声音响起大将军请注意仪态。”
李佐国愕回头,郑春云正一本正经的躬身,李佐国哈哈一笑你这孩子不过十几岁,就跟几十岁的人一样了?伸个懒腰也是没有仪态了?”
郑春云还是保持躬身的姿态说道现在你是李家家主,也是安西的统帅,现在更打下了四分之一个大唐,所以是要在下属面前保持威严。”
李佐国看着郑春云一本正经的样子不由得郁闷了,脱离了伤心欲绝模样的郑春云马上化身将李佐国变成伟光正代表的严厉导师,不时的提醒李佐国的形象仪表要如何如何才能符合现在的身份,李佐国抗议他就用这种姿态来冷对抗。
李佐国叹口气说道好吧,我怕了你了,以后不在有外人的情况下伸懒腰可以了吧?”
郑春云没有,直起了身子,李佐国这是表示还可以接受,不由得哭笑不得,转头看向东边,一队帐前的亲兵骑兵列成整齐的队列,战马小跑着经过站在帐前的李佐国,领头的队正看见李佐国站在帐外一声令下所有骑兵都举起了手中的骑槊向李佐国致敬,李佐国心不在焉的还礼,郑春云责怪的目光就射了,李佐国完全没有看见,他心里想的是李隆基那猪一样的队友这时应该做出潼关大军出关与安禄山决战的决定了吧?就算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那么李护的大军一逼,李隆基说不定会抽调潼关的守军入长安,要真是这样我还是帮了安禄山一个大忙了。”
看着微微出来了一点阳光的天空,李佐国完全忘了郑春云的话,很没有形象的大大的伸了一个懒腰,就像一只才睡醒的猛虎伸展开了雄壮的躯体。
第三十章 乌兰会战(下上)
第三十章乌兰会战(下上)
天上的云压得很低,一副阴沉沉的模样,风也很冷,还是冬天的感觉,但的青草已经冒出了头,将整个大地上面抹上了一缕绿色,春天已经悄然来临,但是一场大战正要在这个地方展开,战马铁蹄将地上的小草踏入了泥中,小草倔强的又慢慢的抬起头,结果又是几十个上百个马蹄踏将上去,小草在这春天的早上凋零了。
李佐国可没有注意黑云马蹄下的小草,战马上了一个土坡,前方就是唐军的乌兰城,李佐国和手下的将领都仔细观察乌兰的布防,只见乌兰城正面的宽度约有两里左右,乌兰城本身就是一个关城的所在,现在在城前已经挖了三道宽约十米以上的沟壑,城墙也在原来的五米左右加高了三米达到了八米。
乌兰城是根本容不下郭子仪的几十万大军的,乌兰城的一面是靠在一座山上,那山势陡峭无比,怪石嶙峋,根本没有植物在山上,乌兰城另外的三面则是连绵不绝的大营构成了一道防线,除了面对李佐国安西军的一面城墙,其余的两面城墙都被郭子仪的大营围住,形成了一个和关城结合在一起的大营。
而骑兵大营则是在乌兰城的侧后方,和乌兰城互为犄角,相距不过三里,战马发足奔跑三里的距离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因此不管李佐国发兵攻击那边,都会面临另一个大营出兵进攻的危险。
李佐国赞叹道郭子仪到底是名将,乌兰城居然被他这么短短的一个多月弄成了这个模样,真是一个龟壳阵。”
李麟在李佐国身后说道镇守,就算守得再好也是守,就让末将带兵攻击看看?”
李佐国回头看看李麟,没有立即答应,说道先商量,既然来了肯定是要打的。”
说完李佐国拨马回营,身后的几百将领亲兵全部催马跟上,到了中军大营李佐国坐下之后就说道郭子仪摆出一副死守的样子很让我意外,他的军队数量上要远超我军,居然摆出一副死守消耗的架势,看来郭子仪是不在乎名声这些无用的,只注重结果的人了。”
“他摆出这个架势无非是向消耗我军兵力和士气,等到吾军想退之时在一举出兵击垮我们,这样的打法李光弼和郭子仪在对安禄山的时候不止一次的用过,现在用到了我们身上了,你们看现在该办?”李佐国说完之后就看着众将等待他们出主意。
李麒站出列来说道郭子仪的骑兵在我们安西铁骑之下损兵折将,想必我们直接攻就能够击败郭子仪,我安西军天下无敌,镇守使只要下令进攻,我李麒原为前锋攻破郭子仪大营。”
李佐国笑道你这家伙现在也学会拍马屁了,郭子仪可不像你说的那么好对付,你既然要做前锋,闷围对我们大军士气不利,就由你带领你的骑兵监视李光弼的骑兵大营,郭北带一万步军攻击乌兰。”
郭北站出列和李麒一起领命,李佐国说道去准备吧,吃完午饭出战,我来为你们压阵,也看看现在大唐最精锐的唐军的表现。”
午餐过后,震天的鼓声在安西军大营中响起,三个营门打开,鱼贯涌出的大量安西士兵,安西士兵排成了整齐的队形,几乎全部是手持团盾的刀盾兵为主,约有一万人,以五千人为一个方阵摆开了两个巨大的方阵,然后两边同样的人数摆开了一万人的枪兵,然后两万辅兵手拿无数巨大的加长云梯整整齐齐的站在了打盹并之后,这些辅兵身上穿的也是铁甲,每人手中都有一面盾牌,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用手中的云梯为正军刀盾兵在沟壑上面架桥,在城墙上面架云梯,他们身上的装备甚至比当面的郭子仪手下的正规唐军还要精良,侧面的营门大群大群的骑兵蜂拥而出,迅速的在营门外形成骑兵阵型往战场逼近。
出了营的步军在军鼓声中缓缓前进,每十步刀盾兵以横刀击盾同声大喝一声,枪兵则是左右脚连续踏地也是大喝一身,然后继续随鼓声前进,十步一顿大喝向前,盾如波涛刀如雪花,枪如荆棘林,一股杀气向乌兰逼去,辅兵跟随在后,沉默的和前面刀盾兵步调一致前进,他们只要能够完成三次出战,就能够转为正兵,待遇可就是完全不同了,而且成为了正兵就真正的有资格拿军功了,所以前面百战老兵的眼中是冰凉冷静的杀气,辅兵眼中就是渴望冲动的期待。
安西人从来不怕打仗,不怕战斗,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四面皆敌的境况早就了安西军人的军魂,广阔的草原,放眼望去天地合一,自生豪情,民族也能够加入安西军成为一名职业军人,这意味着家里能够吃饱,能够养活的后代,还有就是尊重。
老兵特别是从军五年以上的特别前后的对比,原来按照大唐的军规是根本没有这些好处的,老兵们的来源五花八门,当了边军就是准备埋骨边疆了,大唐边军的服役期达到了五年,但是那里有真正到了五年就会将你放的?做梦吧,在安西当兵的最长的一个足足当了三十五年,他的祖辈从建立安西大都护开始就在这边当兵,到他是第三代,他的也在安西军中当兵,孙子正准备当兵。
老兵们都是李佐国父子带来了安西军的变革,当兵不再是一个苦差事,会将性命送给战斗家里却只能得到一点微薄的抚恤,现在加入了各个民族的战士,对于大唐的归属感已经很少了,加上安西能够过上现在的日子的不长,每个人都有个对比,于是李佐国父子就成了安西军中威望最高的人,所有的士兵都对李佐国父子无比的狂热崇拜,这才是真正把我们这些当兵的当做人的主将啊,战死居然有那么多抚恤,还能够真正发到亲人手中,这不是钱的问题,是一种重视和认可,于是李嗣业身死李佐国发兵攻唐,军队是最先转变心态跟随的,这个过程根本没有任何的异议出来。
最有意思的是李嗣业原来的麾下的几员将领,殷秀实留在了潼关,阿力射犹豫过,结果了之后段珩等人一宣扬,这些李嗣业手下的老将纷纷向李佐国表态希望能够交出兵权,他们手下的士兵则是最愤怒的人群,在李佐国的安抚下这次出兵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李嗣业麾下的老兵,而其余的老将如阿力射、李跃行、高成伟、刘瀚等人李佐国也没有剥夺他们的兵权,还让他们各自守好的防区,以免西域有异动,因为李佐国,在安西的统治靠的不是将领,而是整个军心,中级的军官几乎全部是的军官体系中培养出来的,他们才是对最忠心耿耿的一群人,想凭借几个领兵的将领就造的反,那才是做梦。
名义上是一万步军出战攻城,实际上直接参与攻城的达到了三万人,不然光靠那一万刀盾兵可不能解决城墙和沟壑,辅兵的作用现在可不光是放放哨值值夜,安西军的辅兵完全可以当作唐军的整兵来用,他们都是经过了一年以上的正规训练,其中的分级也是非常严格的,现在上战场的两万辅兵其实和正兵一样,都是脱产的职业军人,只不过他们还没有真正的上过战场,战场上血与火的考验才是他们淬火的地方。
此时乌兰城上也动员了起来,擂石金汁等守城物品已经摆放好,一队队的唐军手持刀枪严阵以待,弓弩手也做好了准备,正在拿出腰间箭袋中的箭只放在最顺手的位置,一盆盆火盆也送了上来,这也是守城用的利器。
郭子仪亲自登上了乌兰的城头,大军在出发之前郭子仪劳心劳力,人都憔悴了不少,但是真正站在了战场之上,郭子仪整个人都沉静了下来,所有的安排已经做完,现在就是尽人事安天命了,所以郭子仪已经成为了一个胸有成竹的统帅,站在城上郭子仪看着只出动了三万步兵的安西军,心中这只是一次试探进攻,因为枪兵并不适合攻城,骑兵摆在步军侧后,约有一万左右,这是防备这边骑兵突袭的。
郭子仪也想看看安西军的战力,站在一面巨大的“唐”字旗下,郭子仪所站的地方是一个城楼,几乎所有的城上的唐军只要一抬眼就能看见的主将那一身的银甲。
李佐国站在一个高约四米的木制的台子上面,这个高台就在安西军大营的门口,前面整整齐齐的站着五千陌刀兵,此时陌刀兵已经披甲,正全部坐在地上休息,李佐国看见前面的枪兵已经停止前进,刀盾兵还在前进,但只是到了比枪兵多突出五十米左右也全部停了下来,后面约两千人迅速的用牛马拖着约一百架巨大的木制投石车向前。
这种投石车可以发射五十斤到一百斤的石头到五百步外,已经是非常了不得的距离了,石头的重量虽然不重,但是那巨大的惯性不管是铠甲都挡不住,城墙的质量差的话在这样的打击下也撑不住,这就是李佐国敢于前来攻城的依仗之一。
李佐国的信心就是的远程力量占上风,虽然李佐国很不愿意的士兵有所损伤,但是战争中这是难免的,总不可能身躯一抖王八之气乱放敌人就倒头便拜吧,李佐国下令进攻”
传令兵迅速传令下去,军鼓的鼓声变成了节拍很慢的节奏,发石机已经到了位置,基本上每一个发石机都跟了一量弹药车,上面磊磊的放满了石块,有十架发石机比旁的发石机要高大的多,很多结构也是铁制的,看上去跟其他的发石机有所区别,所用的石弹明显的比其他发石机的石弹要大。
操作发石机的安西士兵忙碌的准备着,二十人伺候一台发石机,巨大的绞盘被拉紧,两人抬着石弹装进放石弹的兜中,铁制的插销杆插住绞盘,做好了一切发射的准备,一名军官高声发令试射一发”
乌兰城上郭子仪的眉头皱了起来,乌兰城中也有发石机,不过数量不多,远远的没有安西军拿出来的发石机那么多,而且郭子仪可是看出来了,安西军的发石机能够在十几匹牲畜的牵引下就自由的移动,手中的发石机可做不到这点,还有就是射程,看安西军的发石机距离乌兰城墙还有四百五十步左右就停下了,也就是将近七百米的距离,这个距离不要说是弓箭了,乌兰城中的二十架发石机也没有一架能够打倒这个距离的一半。
这样被动守城很可能伤亡会很大,郭子仪心中一沉,这时安西军的投石机几台前面的开始发射了,绞盘疯狂的旋转着,拉动一个长长的拉杆,一个带着呼啸风声的摆臂动作,一块茶几大小的石块被投向空中,石块穿过七百米的距离只用了一秒多点,发射的只有十架,十块石头有三块正中城墙,郭子仪都感到了脚下的震动,可见力量之大。
五块石头没有飞到城墙便力尽了,掉入了乌兰城墙前面的沟壑之中,有两块石头明显要大出一号,但是飞的距离却是最远,是那十架最大的发石机的两台发射的,直接越过城墙飞入了乌兰城内,一块石头击塌了一面房屋的墙,在院中翻滚了几下停住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而另一块巨石则直接击中了城墙后面不远处的一个唐军小队士兵前方,巨石虽然是不规则的形状,但是整体还是呈现一种圆,于是这块巨石弹跳了起来直接冲入了这队倒霉唐军的中间,于是攻击乌兰城的第一个伤亡数字出现了。
两名唐军被砸得血肉模糊当场死亡,受伤的五人,其中两名一个失去了一条左腿,一个双腿都断了,巨石的最后一下就是压在了这个倒霉蛋腿上。
郭子仪眉头跳了跳,这样威力的投石机可不妙,刚想到这里教好距离的安西军投石机就发飙了,一百快石弹带着呼啸飞向乌兰城,开始看着还是小黑点,紧接着就是如同青蛙看雨点的感觉,每滴雨点都是那么大。
“轰轰轰”声音连成了一片,城头上至少被命中了三十发石弹,顿时血肉模糊一片,残肢断臂乱飞,乌兰城上一片惊慌,二十多发石弹直接击中了城墙,城墙发出的声音令听见的唐军士兵都脸色难看,生怕城墙会在这样的轰击中塌了。
郭子仪大喝一声所有城墙上面的士兵下城墙靠着城墙等待,上面只留观察人员,城下五十步内不准人员走动。”
唐军毕竟也是精锐,听了郭子仪的命令很快行动了起来,后面安西军发石机发射的几轮石弹就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了,只是第一轮造成了几十人的伤亡,基本上被击中和擦中的就是死,死的多而受伤的少,射击了五轮之后投石机停了下来,安西军进军的战鼓响了起来,一万名刀盾兵缓缓的前进。
郭子仪安西军的投石机虽然攻击之下伤亡不大,但是这种光挨打不能还伤士气的,现在安西军的步兵上来了,郭子仪就命令城下躲石弹的士兵上城墙,缓缓前进的刀盾兵不急,仿佛要这样慢吞吞的走到天黑。
郭子仪马上就是安西军的进攻了,立即下令弓弩手全体准备,正在弓弩手上弦的时候底下还没有进入射程的安西军突然齐声呐喊起来,声音如同山崩地裂一般,远处停止了的发石机突然又开始了发射,郭子仪脸色一沉,心中大骂安西军狡猾,这时候居然进行发石机的压制,但是现在肯定不能让士兵下城躲避,只有硬受这样的损失了,发石机精确度有限,每次杀伤的士兵不多,这样的损失对于有几十万士兵的郭子仪来说完全能够承受。
但是安西军光是拼命的呐喊却不马上进攻,投石机却打得欢,一个个唐军战士血肉横飞的在城墙上面成为了点缀城墙的装饰品,本来严阵以待的唐军这时都有点惊慌,谁都不下一刻巨石会不会落在头上,这种等待死神到来的感觉是最恐怖的,郭子仪简直是要气炸了肺,李佐国真是狡猾,就凭发石机和底下的几万步军威胁,居然已经造成了手下士兵几百人的伤亡了,这对士气简直是摧残。
郭子仪正要下令不管不顾让士兵下城躲避的命令,反正唐军上城的速度都要比安西军快,城外的安西军呐喊却突然停了,发石机在发射了最后一轮石弹之后也停下来了,已经发射了十五轮左右的石弹,发石机已经有五六台出现了问题,何况战斗不是一天两天,这种专门的石弹可不容易找。
辅兵突然空群而出,每一个辅兵都以八人为一组,抬着巨大的木制板桥的辅兵在前面,抬着云梯的辅兵跟在后面,每一个辅兵都飞快的奔跑,他们只要能够冲到位置将手中的板桥和云梯放到位置,任务就完成了,作战的事情自然有随后跟上的刀盾兵完成,虽然他们腰间也有质量精良的横刀,但军令就是军令。
短短的几百米距离只够城上的唐军发射两到三轮弩箭,这一下突如其来的冲锋并没有让郭子仪慌张,他手下的城防将领第一命令弓弩手发射弩箭,密密麻麻的箭只飞出城墙,向进入射程的安西辅兵射去,辅兵们在各自军官的指挥下举起手中的团盾遮住,虽然还是有士兵倒下,但是弓弩的杀伤已经降到了最低。
抬着盾牌跑步的速度就慢了下来,但是还是保持着小跑速度,当第一名辅兵成功的将板桥加上唐军在城墙前面挖的第一道沟壑上面时,后面郭北率领的刀盾兵正兵出击了,就算是在冲锋的时候这些正军刀盾兵也保持着十人一组的阵形,冷酷而精密,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他们就是冷酷骄傲的安西战士,向着胜利前进,哪怕死亡也无法阻止他们的脚步。
第三十一章 乌兰会战(下中)
第三十一章乌兰会战(下中)
密集的箭雨一刻也没有停留的下着,不是有安西军士兵被射中倒地,但是这些人是少数,很多都只是受伤,直接死亡的没有几个,这对于三万人来说完全是微不足道的,无数个木制的板桥搭在了沟壑之上,远处的发石机已经停止了发射,发石机的精度毕竟还是有限,士兵接近了城墙的时候就不能发射了,以免误伤。
后面的辅兵士兵抬着云梯,将云梯高高的举过头顶,迅速的通过三道唐军挖的沟壑,靠近城墙之后奋力的将云梯靠上城墙,然后牢牢的按住,随后跟上的刀盾兵没有一丝停顿的冲上云梯就往城墙上攀爬。
城上的唐军立时将火盆擂石金汁一类守城物品雨点一般的向城下倾倒,城下顿时惨叫一片,城下安西军损伤的人数一下就超过了弩箭射击时伤亡的总人数,一片焦糊的味道升起,那是被金汁和滚油烫死烫伤的安西军士兵身上皮肉的味道,闻来令人作呕,被烫瞎了双眼的安西军士兵疯狂的大叫着乱跑,很多都跌进了城外的深沟中,一安西军居然没有冲上城头的机会。
站在城外弩箭射程外的郭北全身贯甲,左手持一面巨大的盾牌,右手拿的不是横刀,却是一把钢枪,看到攻城进攻受挫,面不改色用右手钢枪往前一招,他身后是两千手持巨爵弩的弩兵,立时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城下逼去。
弩兵已经进入了城上弩箭的射程,郭北要是在原地弩箭射击的话因为是仰射,所以压制的效果不会明显,就要抵近了对城上进行精准射击,这样才能有效的掩护城下的攻击部队上城,不然这样堆积在城下就只有加大伤亡。
城上的弓弩兵也注意到了接近的安西弩兵,射下的弩箭往弩兵这边延伸了,安西弩兵带着帽檐宽大的铁质头盔,巨大的巨爵弩,从头顶上射下的箭只要将头微微一低就能够用铁盔挡住,胸前的板甲式样的胸甲放箭能力也是出色,接近城墙几乎没有伤亡,当抵近了最外围的一道沟壑时,所有的弩兵停了下来,这时城墙上忙碌的唐军战士的形象已经非常清楚了。
郭北一声令下,安西弩兵开始对城上的唐军进行精确的弩箭压制,一名唐军士兵刚刚端起一盆滚油要往城下倾倒,突然一个后仰倒地,手中的滚油全部泼在了的身上,发出一阵“哧哧”的声音,一阵肉香飘起,但是这名唐兵毫无反应,两边的战友定睛一看,原来一只弩箭从这名唐军的左眼射了进去,巨大的力量使弩箭从他的后脑穿出,连头盔都被穿了一个洞,可见力量之大,这名唐兵在被射中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生命,所以滚油泼了一身也没有反应。
唐军城墙上面顿时惨叫连声,探出身子去攻击城下安西士兵的唐军遭到了弩箭攒射,立马损失惨重,安西军的巨爵弩在这样的距离上哪怕是身穿重甲也是会被洞穿,城上的抵抗一被压制,城下的安西军刀盾兵顿时压力一轻,顺着云梯就爬了上去。
一两里的城墙上面全是往上攀爬的安西军刀盾兵,当第一个刀盾兵爬上了城墙开始与唐军肉搏之时,站在远处观看的安西军士兵们都忍不住欢呼一声,上城的安西士兵越来越多,似乎郭北这一次试探进攻就能够拿下城头。
李佐国在远处的台到这个情况也不由有点愕,唐军的城防就这点力量?但是作为主将李佐国还是要做好准备的,马上下令营中再出三万步军,三万辅兵,准备进攻,要是能够在城头站住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