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代清-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咬了咬牙,一跺脚,当即大喊一声“撤!”
早就被后金兵的马蹄声震得心慌意乱的明军士卒当即一个个撒了腿丢弃了这处小小的山岭,丢盔弃甲向后跑,他们的士气,来得快去得更快啊!
佟养性纵马奔上此处山岭,然而当他站在做高处朝明军的对面望去,他倒吸了一口冷气,妈的,怎么又是一座山?
这些山领都不大,从地理上来说均是属于燕山余脉,既然是余脉,他便是连绵不绝的凹叠起伏的山群,他入眼,又是一大片查遍了明军旗帜的山岭,然而从进攻第二座山岭开始,汉军的骑兵优势却已被凹凸的土地给硬生生剥夺了去。
后金兵可以绕一段路再去攻击京畿的其他地区和北京城门,然而若是那样,他们便会有如一只拳头被这些有明军占领的山岭分割成了手的手指,如此一来,虽然灵活性大大加强,然而危险系数也必然会上升。
所以皇太极要命令佟养性试探攻击明军占领的山岭和河川,毕竟明军立足时间尙少,布置不足,其人数虽众,然而皇太极却是知道他们的战力--大部乃是一触即溃之军而已。
一个上午,佟养性连续攻占了四座连续的山头,然而困难却越来越大,因为没打下一座山岭,这座山岭的溃兵就会跑到下一座山岭上聚拢起来,如此一来,他的手下儿郎伤亡越重,且是累得一塌糊涂。而且每一次明军撤退时都点燃了他们火炮边上的炸药,使得后金汗军的炮兵火炮丝毫没有得到补充。
皇太极闻听佟养性闯过来的战报,他觉得有些头疼,梁涛所使用的战法看似很简单,其实有很大的意义在里头,在总体战力不如人家的时候,梁涛很明智的选择了拖字诀,他在使用空间换取时间的总体战略,他再拖,他要拖到各地勤王的精锐大军前来汇合,至少他的四万辽东锐师在手里,他才有把握和十来万后金兵硬撼上一记。
可以说,饶是皇太极纵横沙场数十年,然而他所战无不胜的辽东战场上,要么一方领大兵强攻,要么一方率大军死守,他从未遇见过如此怪异的战法,每一处山头守不像守,却都驻了兵,人数虽不多,然而却能正好能让后金死人,这太头疼了。
然而皇太极却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战法很好的实施了明军拖住他的目的,他不是傻子,虽然从没见过这种纵横战略,但是这也不是什么很神秘的战术,他却是还能够看出其意图的。
对面的明军指挥利用这些山岭上的驻军在威胁想要绕路侵犯京畿其他地区的后金军队的侧翼,使得皇太极不得不想办法先拔掉这些刺,从而其不得不停下南下的脚步。
然而怎么攻过去?炮兵毕竟还不上规模,虽然攻下了几处,然而要到猴年马月才能拔掉这些斜边的刺儿?
皇太极没办法,他虽然脸色如同亘古不变的林光波纹一般纹丝不动,然而心中却也在犹豫一件事来:北京城城坚兵众,虽然每次入关后金兵都要忍不住前来攻击一番,好试试这座庞大的千年古都是否也像他翅膀下的其他城市一般,可以轻易便屈服在他后金的兵锋之下,然而毕竟其是一个传承了几百年的古老国度的首都,后金亦是对自家的攻城能力和大明的举国勤王兵力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的,打不过,咱走,只要抢够了财物和女子奴隶,那便达到了削弱大明这颗蛀虫满身的参天大树的目的的,既如此,又何必与人家在这里死战,只要夺得了好处,又再次恐吓了一番明庭满朝的君君臣臣,那便是后金的胜利,那便是皇太极的胜利!

第一百五十七章 缓战

此时此刻,大金的无敌之师当真要退向他处么?
皇太极远望了一眼,不行,不能就如此退去,若是不击垮明军的斗志,打得对面的这支明军再无一点对抗我大金的心思,那么他们便会以为我大金可欺,我大金岂不是给了他们与我作战的胆量?
若是如此,日后我大金岂能在如此轻易便于人家门口来去自如?再何谈什么入主中原?
皇太极眉毛一挑,他仿佛想到了什么,他朝左右一鞭子,冷声道:“下令佟养性领其炮兵就地休整。”
几个后金传令兵闻声当即纵马而去。
随即皇太极在此一挥马鞭,却是退回了军阵。
虽然大部分的两军士卒并未参与战斗,他们只是相互远远盯着对面的敌军而已,然而如今太阳西斜,也该打打牙祭了。
后金兵井然有序挨个儿纵马回到了自己的营地,随即天际升起了炊烟。
香喷喷的米香飞过蔚蓝的天空轻飘飘随着秋风嗅进了人的鼻子里。后金的兵士有人吃着抢来的香甜的米饭,还有肉味,这是他们自个儿从草原上带来的牛羊肉,香甜可口,吃饱喝足了你若还有兴致,还可以去营帐里拉两个掳来的汉人女子好好耍上两枪,当真好不快活。
然而对面的明军却是饿的饥肠辘辘。京城里每到关键时刻总是光顾着扯淡,却愣是一毛钱不拿出来,户部推说兵部支出太大,如今国库空虚,给二十万担粮草已是极限,你竟然一开口就要一百万担?你怎么不去抢啊?
兵部又说礼部、吏部每岁拿的太多,如今该省一些出来。总而言之就是口水仗不断,然而你倒是发啊,二十万但也先让人吃下去再说啊,人家饿着呢!
国朝要用兵打仗,然而却吃不抱,又无以依靠,士卒如何肯效死?这也是打仗屡战屡败,而那些将领也不愿意出战的重要原因。别说出力不讨好,便是想出力,手下都没有几分力气。
好说好歹,大明的士兵干的稀的冷的热的一起混着下了肚子,终于又恢复了几分力气,于是大明兵就地坐的坐躺的躺,尽量少做些运动好节省些度量,与对面大大咧咧与自家营里头乱窜的后金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吵吵嚷嚷过了些许个时辰,然而后金兵却丝毫没有重整旗鼓再来的打算,仿佛北京这地儿景色不错,他们全是来玩旅游来了。
而梁涛对整枝大明军队的摆出的乃是防守态势,他不是城头的那些丝毫不懂军事的士大夫,光看人数和气势而不考虑其中的门道,明军的整体素质是什么样他自然是有些数的,能够守住就不错了,何谈主动击之?
梁涛带着自己数百的轻骑奔腾于德胜门西北一带,他倒不必担心后金兵趁他别处视察之机发动猛击,无论是集结兵力还是调动马匹,几万十几万人马的动静便是老远都能瞧得清楚,何况一直在后金兵营不远的隐蔽处盯梢的明军斥候呢?
梁涛轻挥着马鞭,他望着横七竖八躺在各个平坦之处休憩的丝毫没几纪律和章法可言的明兵,他轻叹了口气,国家啊,为何至斯哉!
原本按着大明的礼数来讲,这些士卒见了上官是要起身行礼的,尊重上官便是在解难军营之中亦是十分之严格的,然而梁涛却拦下了试图用鞭子打起来这些懒散无序之卒,梁涛并不打算大张旗鼓的告诉所有人他是名义上的大明各路军事总指挥,他只是来瞧一瞧下面的情况而已。
然而--事实要比他想的要差得多。
各路京外的援军急匆匆赶来勤王,其随身带的干粮本就不多,若是大明强盛的时候,无论如何京师作为一座钱粮无数的大仓库理当供应粮草,然而如今,京里的大佬们却还在为几担米打着口水战。
后金兵可以烧杀抢掠,然而明军却不能,尽管仍有不少人去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来打打酱油,然而却对整个局势于事无补。
京师也向各地派出了粮草官,然而京北密云来京之路被后金堵了,永平前几年才被后金屠城,到现在还缓过劲来,河间府、保定府的粮草还在路上,唯有靠近北京城的通州、大兴、宛平等城池尚有能力勉强供应些粮草支撑。
三天,只要挡住后金的攻击,最迟三天,河间府和保定府的粮草应该能到,还有辽东的部队,以及陕西、山东的各路其他较远的援军,也会陆续赶来的。
梁涛默默立于一处山岗,他望着天际边上那座隐约可见的后金营帐,皇太极,你是否想到了什么?为何突然止兵了?
暴风雨将至,这一夜,特别的宁静。
有些不安,有些彷徨,然而大多数的明军倒是饿着肚皮安然睡去了。也只有在梦里,他们才会有一个机会和自家的高堂妻子儿女坐在一处热坑上,高高兴兴吃饭吃肉吃酒。
先是后金兵和北京城的京卫打,续儿攻击京外的明师援军,最终碰到了劲旅秦良玉的白杆兵,至今热热闹闹的打了这么多天的北京城下,突然有了如此祥和的一夜。
然而北城城内却一下变得沸腾起来了,决战,决战,我等如此之兵势,泱泱百万雄师,你们瞧--后金怕了,他们如今却像极了田家里夹着尾巴的杂种狗一般,他们怕了,他们不敢与我大明决战!
那个该死的辽东经略为何按兵不动?出战,出战,唯有一举击溃那些草原上的野蛮子,我大明的耻辱方可一举洗刷去!
原本被后金强兵压境的气氛压的喘不过起来的满朝文武或是亲眼看见的,抑或是听人添油加过醋的,如今他们算是精神了,催战的折子一道道的向文华阁里递去,仿佛有人跟他抢金元宝似得,一道不够再上一道,定要让天下人和那圣上知道自己的满腔热血。
决战?
梁涛鼻子里头冷哼一声,他人虽在北京城外,然而朝堂里头如此硕大的消息他不可能不关心的,在这些封建王朝里头,智将猛将死在自家人手里的要占去一大半,梁涛自然不敢掉以轻心,他花些许银钱打点了宫中天子近侍之类的小角色,倒也不必担心自己在外面被人卖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试探

北京城外的援军仍旧在一批一批到来,他们驻扎在北京城的南四门,做出一副时刻准备支援北五门的态势,然而这对后勤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远道而来的勤王部队根本不可能带来太多的粮草,如此,如何能够支撑一场可能会耗时良久的大战?
然而无论如此,黑色的帷幕终究是落了下来,他仿佛给人带来了无比的祥和和安宁,悄悄抚摸着人的脸庞,使人入了梦去。
帘卷帘舒,月起月落。
天际的一粟阳光斜刺刺地射入了人的眼缝里头,心不甘情不愿,然而终究在醒目的号角声中匆匆离了舒适的巢**。
后金兵互相吆喝着拿起马刀跳上战马,旗帜呜呜,营门大开,然后是闪烁着白亮精光的钢刀。
虽然肚子饥饿无比,然而明军士兵亦是起了身来,中国的百姓自古便有逆来顺受的一副好脾性,便是放下了锄头也始终脱不了这副臭脾气。吃不饱,又要给人卖命,尽然还有人呆得住。
呜呜我的号角响彻了天际,然而后金兵依旧没有大肆进攻的痕迹,他们今日出动的人数却是要比昨日少上不少,也不知皇太极到底要耍什么把戏。
今日打头阵的依旧是佟养性的炮兵,他继续着昨日的故事,不停的攻打明军占领的山岭。两军的骑兵也进行小规模的拼杀,主要集中在斥候战上,虽然规模很小,然而这种**裸的白刃战却仍是有数百人的伤亡,双方通过这种斥候战不断地进行试探性攻击,试图诱使对手做出其下一步举动,好让自家主帅得到足够的信息来猜透其对手的战略意图。
后金骑兵几乎在西直门一线一直到德胜门,从曹文昭的关宁铁骑一线、到秦良玉的白杆兵和梁系骑兵防守的地方尽皆做出了试探性的小规模摩擦,双方互有伤亡,虽然没有几十万人的大战那般蔚为壮观,却也算是壮烈之战。
作为入侵的攻方,皇太极为何如此克制其兵势?
梁涛背靠着营帐口,入眼是一幅巨大的京畿地图,百思不得其解,莫非他想声东击西,他于此地故布疑阵,实则乃是遣其劲锐去偷袭中原的其他地区?
不对不对,京师西面是太行山,此乃险地,后金骑兵根本过不去,京师东面,因后金屠城之事至今尚未恢复元气,也无甚油水可捞,可也未曾接到后金兵绕道南下的消息,虽然历史上满清入关南下山东破济南,然而若是如此,成万人的部曲不可能毫无动静地过去啊!
后金的安分倒是给了一些人热闹的籍口,他们上蹿下跳,恨不能亲自操刀上阵杀几颗血淋淋的奴才头颅来。
然而稍微聪明点的人都该想到,后金兵整整两日一动不动,其明知各地勤王大军源源不断而来,却退又不退,攻又不攻,其中必有端倪,或许明日便是血战,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尸横遍野的绞肉大战,这也未可知也。
梁涛一挥手,帐中向他汇报完毕的斥候总长当即行礼告退。
如今的后金似乎萌生了退意,皇太极竟然派出了大量的精骑于各地大肆的抓捕人畜,以驱赶其随其前往辽东做其奴隶,以供驱使,或许这对大明的许多人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前次后金入关前前后后大半年在京畿之地烧杀抢掠,如今不过两个多月而已,其能够如此轻易退去,亦算是一场国朝参与百姓军民的一场天大的幸事了。
梁涛虽不忍百姓受如此之苦,金兵暴虐,烧杀**,又不知这次会有多少家庭于其铁骑之下灰飞烟灭,又有多少我汉族子民为其奴役。然而形势逼人,就梁涛此时手底下的这些许实力,他又如何能主动出击前去阻挡气势汹汹的计以十万数的后金大军呢?
经过这些年来的暗暗发展,梁涛其名义上统帅辽东大同十来万人马,然而其嫡系部队不过五万之数,五万人,这无论对于大明还是后金,都是塞牙缝的货色,然而他若想依靠这些士兵来该病历史的进程,他必须懂得保存实力,若是每次大战恶战他的嫡系人马都要冲在最前面去和人死磕,那他最后他又能够给自己剩下多少可以使用的力量?
梁涛握紧拳头,他狠狠压下心头的愤懑,如今实力太弱,明知满清如此暴行,它却是无能为力。不过好在眼不见为尽,若是这些家破人亡的惨剧发生在他面前,他怕自己忍不住会出战。
不管如何,梁涛心中亦是长舒一口气,此时能不战--尽管依旧有无数百姓惨遭荼毒,然而相比梁涛发展自己的实力之后力阻满清入关而保存千万汉族卿卿性命显然要好上不少!
喧喧嚷嚷,又一日的朝阳开始了他的热身,崇祯的催战诏书终究还是下了,虽然他的语气十分舒缓,要梁涛酌情出击,然而字里行间,崇祯皇帝虽然极有明君之相,但实在太过年轻,朝中又无名相良臣相辅相谏,其此时好大喜功、迫切希望取得巨大之战功的帝王之心思暴露无疑。
这两日来,后金兵营里日日传来汉人的惨叫声,男子女子,老远的传到明军营里头,硬塞进了明兵的耳朵里头,却换来压抑的默默无声。又能如何?
今日,皇太极终于撕开了他凶狠的面纱,他的大军终于全部朝北京的城墙露出了他们的狰狞,一张张血鹏大口,仿佛要一下吞了这千年古都。
皇太极似乎做足了准备,是以他选择了一个他认为对其大金最有利的战机,他之前缩回去的拳头再出发出了其劲击。
然而这两日,明军也非是一无事事,北京城下的防线,经过了粗略的加固,并从北京兵械厂里头有十几处了几门弗朗机炮安置在了这座防线上,除此之外,虽然河间府、保定府的大量的粮草尚未运至,但是比之稍近点的营州、霸州等地的粮草也暂且算是解了燃眉之急,至少不会让人饿死,还能挤出一些来给加固防线工事的士兵加大些饭食。
来了么!
来了!
来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百姓

无数的后金兵涌出营帐齐齐列阵,然而令十数万大明将士目瞪口呆的是,后金大军竟然向两边分开,军阵中间让出一条大道来。
随着挡路的后金兵闪到了一边,一阵阵人的缀泣声宛如尖刀,宛如犀利的弹药,一下下穿过人的鼻孔,一声声践踏在人的心头。
无数衣衫褴褛的明朝百姓被后金兵如同牛羊一般从几条空出来的过道之中驱赶出来,他们低低的哭喊声之前一直被后金兵用锃亮的大刀所抑制,如今突然瞧见对面的自家官军,连日的无数委屈一下爆发了出来,哭喊声震天,一声声一下下抽在无数明兵的心窝子里。
梁涛的脸色苍白,他的手脚冰凉。
他从未想到过这一切,然而当他面对的这些汉族百姓被驱赶出来的那一霎那,他便已然想通了一切。一切一切的关节连了起来,梁涛他错了,他错得太离谱。
后金兵逼迫明人百姓,别人或许还瞧不出什么端倪来,然而身处21世纪那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驱赶百姓为肉盾攻城掠地的情形他不可能会想不到。
皇太极压根儿就不想再如此之时后撤,他要战,他在要一战彻彻底底击垮大明军队残余不多的自信,他要让天下人知道--他,皇太极的军队,战无不胜!
北京城楼上,原本因为后金这连日的据战而对自家军队充满了过分自信的满朝文武,一见此景已然面无人色。
崇祯皇帝的亲信小太监也是急急忙忙踏着急急的小碎步赶紧儿将情报报到殿里去。
德胜城楼上,深受崇祯皇帝宠幸的东厂都督曹化淳,他一见对面如此大的阵势,隐隐然,他总觉得大事不妙,瞧后金这阵仗,定然是要用这些大明百姓来胁迫我大军投降啊!
他却是还没能想到那一层上面,然而也相去不远了。
梁涛的紧急奏章和那些观望军情的小太监前后脚进了紫禁城的文华阁。
皇太极的战略意图在梁涛面前已然暴露无疑,他企图用明军百姓的打开大明军队层层叠叠繁多紧凑的巨大防线,而此时,明军面临着无比沉重的抉择。
无数自家的百姓被敌兵驱赶过来,那么己方可要放炮,可要射箭,可要拒之门外不放?
后金兵可以肆无忌惮的攻击,哪怕炮弹和弓箭只是杀死了明人百姓也无所谓,然而明兵不行,屠杀自己的百姓,哪怕是逼不得已,那么这个王朝也将会是残暴之朝,他的君王便是胜似桀纣的暴君,他如何再能披着受命于天的正义的外衣延续他的统治?
十几万的百姓,攻击不行,然而敌人也在他们的掩护之下杀了过来,那么仅仅靠人数、地利和炮火勉勉强组建了这道粗制滥造防线的大明军队岂是如狼似虎的后金兵马的对手?
兵事若败,谁又能承担如此大的责任?
梁涛迫不得已,只得向皇帝请示,这个责任,便是他之前取得了崇祯皇帝的些许信任他也抗不下来。
刚刚用过早膳的崇祯皇帝听完小太监的汇报,又急急忙浏览了梁涛的红封折子,他的脸色,再次苍白了起来。
其实这么大的决定,崇祯也是进退维谷,若是自己下令攻击,那么后世便会为自己带上暴君之冠,这对于爱惜名声如羽翼的故人来说自然是无法接受的,何况还是拥有超越秦皇汉武的巨大抱负的崇祯皇帝。
然而若是不攻,难道让自己的北京城头的士兵也眼睁睁看着这群化外蛮夷混在百姓之中如此爬上来而丝毫不还击吗?
崇祯的脸色阴沉的可怕,他的神情闪烁,脸上肌肉却是抽搐着不停。
做这龙椅,难呐!
“微臣曹化淳,参见吾皇圣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闻声,微微抬起了头,他微微叹了口气,却让曹化淳神色一变,他自幼伴随这位皇帝长大,对他的性格知之颇深,如今--这位年轻的大明皇帝怕是有些灰心了。
崇祯将手里的奏章递给这位自己信任万分的大伴,曹化淳恭敬地双手接过,然后粗略扫过其内容,却是面色一沉。他原本以为后金驱赶大明百姓乃是用来迫降明兵的,却不料若是真如这位辽东经略所言,其驱赶之来攻城,朝廷还真还真无策也!
曹化淳心中也是叹了口气,如此之事,他也是束手无策,然而他却道:“梁大人该是有佳策的吧!”
崇祯一愣神,他随即活过味来道:“不错,梁爱卿乃世之将才,定然会有解决之策。”
曹化淳心中叹了口气,梁大人,曹某知道你是忠贞之士,然而国朝为难,只有委屈你,让你来背这个巨大的黑锅啦!
这种事,朝廷左右为难,既要保住颜面,又要化险为夷,那唯一一个办法就是将责任由某一人扛下,那么朝廷便有无数的借口向全天下解释--无论战事是胜还是败,无论士官如何指责。
“如今国难,臣恭请陛下巡视全城兵备及城外恶战,以激励军心民心。”如此时候,作为大明的最高统治者,自然要将他的仁爱之心、于天下受苦之百姓同仇敌忾之心宣誓与世人面前,这才是圣君所为。
崇祯帝神色一整,随即朗声道:“祖宗有言,天子守国门,朕虽时刻操劳,却日夜铭记于心,如今亦该如此。”
梁涛喉咙有些发苦,他的手和脚,仿佛失去了知觉,对面无数的百姓在呼叫,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当一件残酷之事即将发生在他面前的时候,何去何从,他却不知该如何选择。
无数的百姓铺天盖地携家带口呼喊着奔向自家的官军,老的、女人、还有尚在襁褓之中被自家母亲抱着的牙牙学语的幼儿,哭泣之声揪心而来。然而他们不知道,他们带去的,是死神,是即将降临的血腥恶战。无数的大明军兵将会惨死,因为他们唯一可以倚仗的地利和炮火在这一刻,已然失去任何作用。

第一百六十章 决断

“报,报…”一骑慌张而来,“报督师,”那人连自己的额上热汗也急的未曾擦拭去,只听他大声道:“梁督师,这些百姓已冲过我玉河防线,不少建奴骑兵也涔了过来,其暗箭已射伤我多名士卒,我家将军生怕伤了百姓,不敢贸然还击,还请大人决断。”
梁涛闻言一窒,终于到了接受事实的时候了,然而他也无法做出决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