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驿唐-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柴令武撇撇嘴,眼泪似乎又要落下来。

李潜盯着他的眼睛道:“二公子可不要耍赖哟,你回答不上在下的问题,在下怎能为你当马呢?”

“哼,哼。”柴令武忽然狡猾地一笑,道:“谁说我不会的?我没学到可并不代表我不会。刚才我是故意让你上当的。你听好了,孟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国君如果将臣子当成手足来看待,那么臣子就会将国君当成腹心来呵护。国君如果将臣子当成犬马一样使唤,臣子就会将国君当成路上一样看待。国君如果将臣子当成土芥来看待,那臣子就会将国君当成敌人仇人那样对待。我答对了吧?快趴下给我当马骑!”

李潜一怔,他没想到柴令武小小年纪竟然非常聪慧。于是他道:“二公子,刚才你只回答了在下的第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在下没问呢。”

柴令武得意地将小手努力背向背后,摆出个胸有成竹的架势,道:“你问吧,本公子一定能答上来。你就等着给本公子当马骑吧。”

李潜笑笑,道:“那二公子是按照孟子的教导做的吗?”

柴令武撇撇嘴,道:“我又不是国君。他说的那些与我有什么关系?”

李潜笑道:“看来二公子还是对孟子这句话一知半解啊。孟子所言虽然说的是国君,但他所讲的道理却不仅仅限于国君。比如说在军中。如果主将苛责士卒,二公子认为士卒会为主将分忧吗?牧野之战为什么商纣的四十万大军临阵倒戈?不正是因为那些人吃够了纣王的苦吗?二公子,日后您将身居高位,应当学会孟子的教导,善待身边的人,只有这样,身边的人才会善待您啊。”

“狡辩!”柴令武大声道:“你就是不愿给我当马骑才说出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来糊弄我这个小孩子。”

“二郎不要胡闹!”柴哲威训斥了一句。

“二郎,李潜说的没错。”这时柴绍突然来到三人面前。

“父亲。”柴哲威连忙上前拜见。

“见过国公。”李潜也上前拜见。

“父亲。”柴令武上前拉着柴绍的衣襟,指着李潜道:“他耍赖。”

柴绍瞪了柴令武一眼,道:“小孩子胡闹什么!李潜说的都是金玉良言,你要好好记在心里。以后多跟着你兄长和李潜学,不要卖弄小聪明,明白吗?”

柴令武被柴绍呵斥了一通,眼眶里泪光闪烁,“哇”一声哭着跑了。负责照看他的侍女仆役连忙追过去。

李潜见状,有些不好意,道:“对不起国公。在下不该惹二公子不高兴。”

柴绍摆摆手,道:“不是你的错。这孩子从小被他娘宠坏了,除了他娘能管得了他,别人谁都说不得一句,否则就又哭又闹,真让柴某头痛。唉,李潜,你说该如何是好?”

PS1:主角开始试图改变一些人的命运。

PS2:让打赏、推荐、收藏来的猛烈些吧!

第一卷新嫩小荷初出水 第七九章 弄出扑克来玩玩

李潜思忖片刻,道:“国公,在下觉得二公子聪明过人,只是性子还未定下来。国公操劳国事,无暇教育,还是早日为二公子寻个良师才好。”

柴哲威亦道:“是啊父亲,二郎聪明是聪明,只是性子太顽劣,长此以往对他不利啊。”

柴绍点点头,道:“柴某也在为此事发愁。只是,这良师难寻啊。”

柴哲威看了看李潜,对柴绍道:“父亲,如何难寻了?眼前不就有一位吗?”

柴绍一愣,打量了一番李潜,拊掌笑道:“对啊。李潜,你可愿意收令武为徒?”

李潜连忙摇头,道:“国公,在下才疏学浅,只怕会误人子弟啊。”

柴绍摇头,道:“你放心,柴某以军功起家,原本就没想让令武成什么博学之士。再者,习文方面,柴某可请西席教授。你只需管教好令武,教他一些防身的本领即可。”柴绍顿了顿,又道:“若有战事,柴某还需你随军出力。”

柴绍如此说,分明是给李潜吃了颗定心丸。有战事就带着你,不耽误你获取军功,没战事你就帮我管教好孩子,我一样不会亏待你。

李潜思忖片刻,道:“国公,若让在下教授二公子也可以,不过在下有三个条件。”

“你说。多少条件柴某都答应你。”

李潜道:“第一个,习武肯定得吃苦,希望国公能硬下心肠,不要看到二公子吃苦便舍不得。”

柴绍点点头,道:“柴某明白。第二个呢?”

“在下希望国公能让在下放手管教二公子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国公不得插手。”

柴绍很痛快地点点头,道:“柴某也正有此意。”

“在下希望能带二公子离开国公府半年。让二公子体会民间疾苦。”

柴绍听了沉吟片刻,道:“这也不难。万年县有柴某一个庄子,你们到那里去就是。”

李潜点头道:“如此更好。”

柴绍道:“那咱们就说定了。过了年柴某便办个拜师仪式,让令武拜你为师。”

虽然此事定下来了,但柴绍按照李潜的要求,并没急于告诉柴令武。腊月二十三以后,李潜也要忙了。因为册封他为武威县男的诏书已经下来了。按照惯例,年前,文武百官要向陛下上贺表。他虽然才当了几天的武威县男,但也得上表。可这些东西李潜以前根本没弄过。幸好柴绍早有准备,替他备了一份贺表,他只需署名即可。李潜看了一遍贺表,发现里面全是文绉绉的吉利话,想来其他人的贺表也是如此,陛下也未必会看,便署了名字,与柴绍的一起送呈上去。

因为过了年要带着柴令武去万年的庄子,剩下的这几天李潜有空就往麦紫澜那跑想多陪陪她。麦紫澜听了他与柴令武的事,又得知他要当柴令武的老师,笑的直打滚。

李潜诧异,问她为何发笑。麦紫澜告诉他,似柴令武这样又聪明又顽皮的孩子岂是他这种性子能教的了的?弄不好反倒让柴令武将李潜耍的团团转。李潜想想觉得也是。若论耍小心眼,自己未必能斗的过柴令武那个小家伙。于是李潜软语相求,让麦紫澜教自己几招。

麦紫澜敲诈了李潜一大堆零食后,才告诉他,对付柴令武这种小孩,一是要狠,不能让他觉得李潜好糊弄。二是要哄,小孩子都喜欢夸奖,也都抵抗不住美味的诱惑,只要哄住了,就好办了。一边是狠狠地处罚,一边是夸奖和美味,只要柴绍不在,柴令武这小家伙还能翻出李潜的手心?

李潜听了,茅塞顿开。原来是胡萝卜加大棒啊。虽然这招数并不怎么新鲜,不过,用来对付小孩子应该没问题。好,就这么定了。然后麦紫澜又传授给李潜怎样吹毛求疵、怎样借题发挥、怎样穷追不舍等等。听的李潜心惊肉跳,暗暗打定主意,日后千万得小心,别让麦紫澜抓住机会吹毛求疵、借题发挥、穷追不舍。

正在府中玩的开心的柴令武根本不知道,在长安的某处宅子里,正有个令他老爹都敬而远之的小魔女正在向李潜传授如何收拾他的秘籍。他若是知道日后会吃多大的苦头,只怕打死他,他也不会拜李潜为师。

除夕这天,李潜和牛弼向柴绍告了假,去陪麦紫澜过年。白天两人陪着麦紫澜看了驱除瘟疫的“大傩”,傍晚在门口挂上桃符。入夜,麦紫澜将她从苏州带来的护卫叫过来一起吃年夜饭。麦紫澜早就准备了五辛盘、胶牙饧、柏叶酒、屠苏酒。众人喝了花椒酒(将花椒与酒同喝),开开心心地吃了顿团圆饭。

吃完饭,麦紫澜童心大起,拉着两人去放爆竹。爆竹响起,麦紫澜开心的又叫又跳,像个快乐的孩子。等她玩累了,众人便围坐在火盆“守岁”。这个春节李潜过的很开心。唯一的遗憾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春晚,也没有麻将、扑克牌等娱乐工具。不过众人也没有枯坐聊天,麦紫澜拉着老许玩起了双陆。李潜是个门外汉,只能在旁观战。看了半天,李潜看的直头痛也没看出门道。李潜暗忖,为何不弄副扑克牌出来?

说干就干。李潜让侍女找来硬纸片,在纸片上写上数字一到十,扑克牌中的JQK用天地人来代替,四种花色用梅兰竹菊来代替。大小王用日月来代替。麦紫澜见他弄了一大堆小纸片,非常好奇,顾不得玩双陆,一再追问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李潜解释道:“这是一种暗含天道的游戏。梅兰竹菊代表春夏秋冬四时,日月代表一天,天地人代表三才。一到十用做算筹。”

麦紫澜被李潜的一通乱讲给唬住了,却也勾起了她的好奇,她立刻缠着李潜问该怎么玩?

李潜为了能让她尽快学会,就告诉她了一个最简单的玩法,打百分。打百分规则极为简单,简直是一学就会。李潜几句话就让麦紫澜、牛弼、老许了解了规则,然后他先陪着三人打了几局,熟悉下规则。三人很快上手,立刻沉迷其中。

扑克牌虽然简单,不过一旦玩的入迷,时间就过的飞快。不知不觉天已亮了。李潜只能意犹未尽的辞别同样意犹未尽的三人。因为他要陪同柴绍进宫向陛下贺新年。身为陛下的干女儿,麦紫澜也要进宫贺新年,不过,她去的晚一些。

李潜回到柴绍府邸,换了朝服,陪同柴绍来到皇宫。作为新晋武威男,李潜刚刚有资格进入太极殿。不过,只能很可怜的站在最后面,为前面的官员充当挡风人墙。李潜百无聊赖的听着太监宣读词藻华丽的新年表章,眼睛看着前面那些穿绯袍、紫袍的高官,心中忍不住暗忖,什么时候自己也能衣绯紫缠玉带,站在里面暖和?

在朝贺队列的最前面,李潜看到了三个人。其中一人年纪最大,着淡黄色衮龙袍,带玉冕,站的位置也比其他人靠前,想来应该是太子李建成。还有一个穿衮龙袍,带远游三梁冠的是李潜的老相识李元吉。除去这两人,想来另外那个身穿衮龙袍,带远游三梁冠的应该就是李世民了。猜到那人便是李世民,李潜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李世民身材魁伟,相貌英俊,特别是穿着一身得体的衮龙袍,衬托的他愈发丰神俊朗,气度不凡,更让人过目不忘的是他脸上的温和与坚毅。虽然这两种气质性质有些对立,但在他脸上却显得极为协调。让人看了既不感觉他难以接近,又让人始终保持敬意,自觉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相比之下,李建成神情过柔弱,而李元吉则过阴沉。

李潜暗忖,别的不说,单就这张脸往那一摆,就不知能吸引多少人纳头便拜了。怪不得李世民那么容易招揽人才呢,原来有这么好的先天条件。他若生的与尉迟恭一样,只怕别人也未必会投奔他。

李世民似乎发觉有人在看他,轻轻转头一望,便看到了李潜。四目相对,李潜有些尴尬的冲李世民笑了笑。没想到李世民竟然冲他也微微一笑。这一笑让李潜倍感舒服,全然没有被抓现行的惶恐不安,反而生出让人想亲近他的念头。一举一动充满了魅力,让人忍不住心生亲近之感。果然是天生的上位者啊。李潜忍不住暗忖。

李世民冲李潜笑了笑,便转回头去。恰在此时,太监宣读完了新年表章,众人立刻山呼万岁。然后李渊陛下又讲了许多勉励的话,新年朝贺到此结束。

按照规矩,陛下先走,然后才是王公大臣。似李潜这等小官应该让开道路,躬身垂手而立,等他们都走干净了,才轮到李潜出去。太子李建成最先离开,其后便是李元吉。不过,李世民没走。他在和一些相熟的大臣互相恭贺新年。这些人向他恭贺完新年然后依次离去。

等那些高官走的差不多了,李世民忽然踱步来到李潜面前,道:“孤看着你面生,不知如何称呼?”

PS:嚯嚯,千古明君李二出场了。诸位不来点打赏吗?

第一卷新嫩小荷初出水 第八〇章 秦王李世民

听到李世民的询问,李潜连忙躬身回道:“回秦王殿下,微臣武威男李潜。”

“李潜?”李世民忽然大喜,道:“原来你就是那个创出外伤急救之法的李潜。孤听过你的名字,却没想到你如此年轻。好,好,果然英雄出少年。你可为我大唐立了大功。”

“殿下谬赞,微臣惶恐。”

李世民摇头道:“孤说的是实话。你可知这法子对大唐的将士来说多么重要吗?简直是救命良方啊。来,向孤说说,你是如何创出如此高明的技法来的?”说着,他伸手携了李潜的手道:“大殿马上关门了,咱们便走边说。”

李潜心中有些激动。未来的大唐皇帝与自己携手而行,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李潜躬着身子跟着李世民身后。出了大殿,李世民道:“在孤面前你不必拘束。”

李潜稍稍挺直了身子,便将从缝衣服想到缝合术,然后在猎物上做试验等事一一向李世民讲了一遍。这谎话他已经说了多次,早已编造的无比圆通,全无半点破绽。

李世民听了,叹道:“原来如此。佛经上说,人的这躯体不过是付皮囊,不过,那些和尚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你真把身体当成皮囊来对待了。哈哈,按那些和尚的话来说,你果然有慧根。”

李潜笑道:“微臣哪里有什么慧根,只是懂得一些粗浅的东西,加上胆子大而已。”

李世民点点头,道:“你说的很对。往往一些事道理很简单,却没人敢尝试,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胆子破除陈规。而你年轻,有冲劲,反而不会被陈规羁绊。一事明,百事通,想来世间还有很多事都是如此。老子有云,大道至简,其实这天地万物,虽然至繁至盛,但其道理却至简。李潜,你说是不是?”

李潜点点头,指着大殿的柱子道:“殿下说的没错。您看这盘龙柱,花纹精美,造型复杂,其实,归结起来无非深浅、点线、直曲而已。关键在于如何运用这些简单的东西。”

李世民惊讶地望着李潜道:“你这句话让孤如醍醐灌顶。李潜,你可真是一语惊人啊。”

李潜谦虚地道:“微臣不过是想到什么说什么,而且微臣说的也是些粗浅的东西。”

李世民来了兴趣,道:“李潜,你说治国当如何做?”

李潜一愣,道:“殿下,朝中有那么多贤臣良相,殿下应该问他们。这……这不是微臣可以擅自置喙的。”

李世民摆手道:“无妨。此地只有你我二人,你就当闲聊,不必拘束,说错了孤也不会怪罪你。”

李潜思忖了片刻,道:“其实,微臣觉得,治国最根本的是让老百姓吃饱穿暖。只有吃饱穿暖了,百姓才能安定。百姓安定了国家才能强盛。”

李世民点点头,道:“那如何才能让百姓吃饱穿暖呢?”

李潜道:“轻徭薄赋固然能够减轻百姓负担,但这只是最基本的办法。陛下施行了均田制,让百姓有田可种,有饭可吃。而且这些年一直不加赋税,应当说已经是轻徭薄赋了。不过,轻徭薄赋只是朝廷取的少一些,让百姓剩下的多些,财富总量还是没变。多收不利于百姓,然而少收也不利于朝廷,这些朝廷要用兵平乱,异族对我大唐虎视眈眈,朝廷财赋方面的压力一直很大。所以微臣认为节流固然重要,但还应该开源。若让朝廷和百姓都能增加收入,才是最根本的。”

李世民纳闷的道:“开源?如何开源?”

李潜道:“殿下,您说现在天下的财富集中在哪里?”

李世民想了想,道:“这一点孤知道。只是,有什么办法能将他们的财富化为朝廷的国帑?”

李潜道:“殿下,您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您觉得强盛如大汉之所以消亡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李世民蹙眉思忖片刻道:“门阀坐大,豪强日盛,民不聊生。”事实上,即便是过去了几百年,门阀的势力依然非常强大。李渊本身就出身于门阀,而且若非得关陇门阀相助也不可能这么快坐稳江山。现在朝堂之上,绝大多数高官依然是门阀出身。这一点李世民非常清楚。

李潜同样也清楚这一点。若是换了别人,李潜绝对不会向他说这些。但眼前这人是日后将说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千古明君李世民,他肯定能比自己看的更透彻。所以李潜才坦言直述。

在李潜的记忆中,唐朝初期,门阀势力依然强大,以至于李世民不得不依靠皇权,强行在《氏族志》中把李姓排为首位。而且,他还下了法令,限制门阀之间通婚,以打击门阀,防止他们互相勾连对抗皇权。在他死后,武则天当政时,通过政治斗争,对门阀展开了大规模的清洗,将关陇门阀打击的一蹶不振。同时广开科举,扶持寒门势力,门阀的势力才衰落下来。即便如此,门阀势力直到宋朝才真正消亡。

不过,李潜并不希望看到这个局面。因为原来时空的那段历史并非只有大唐盛世,也有让人不忍卒睹的黑暗一页。开元盛世后的安史之乱,以及其后的军阀割据让强大的盛唐彻底衰落。唐王朝结束后,华夏再次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境地,被异族打的惨不忍睹。如果不是那时的异族已经渐渐接受了汉人的文化,只怕五胡乱华的惨剧将再次重演。李潜不愿意在这个时空再看到汉人被战火蹂躏荼毒。

想到这,李潜点点头道:“殿下说的没错。汉朝末年门阀把持朝政,豪强兼并土地,造成大量百姓流离失所,所以才在这种情况下爆发了黄巾之乱。假如豪强没有这么贪婪,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谁会去作乱?归根结底,想要保持安定,必须让百姓丰衣足食。因此,必须要限制门阀大肆兼并土地,让老百姓能有地种有饭吃。”

李世民道:“可是你还是没说如何将他们的财富化为朝廷的国帑啊?”

李潜微微一笑,道:“其实很简单,让他们赚钱然后再花钱。朝廷收取赋税。”

李世民一愣,道:“怎么让他们先赚钱然后花钱?”

李潜道:“首先,要严格限制土地买卖。最好能颁布法令,限制豪强兼并土地。比如,出台法令规定所有买卖必须由官方监督,以户籍为准,每年每户买卖田地的亩数严格规定上限。超过买卖上限的,将把超出部分收归国有。勋贵除了赏赐的田地可以不纳税,买卖来的田地一律要纳税。官员按照等级享受一定田地的免税权,多出来的一律纳税。”

李潜知道,按照目前的施行的均田制来看,可以限制土地兼并,但这种限制能支撑多久,目前还不好说。因为均田制还牵扯到人口问题。北魏、隋、唐之所以能实行均田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连年战乱导致人口锐减,所以土地显得富裕。但随着社会安定,人口自然会增加,很快土地就会不足。再加上各地人口密度和田地数量都不同,施行起来肯定麻烦。若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土地兼并仍不可避免。

李世民思忖了片刻,道:“限制买卖固然可以抑制土地兼并,但谁家没有急用钱的时候?万一有人急用钱,除了卖地外没别的门路呢?”

李潜道:“殿下,您觉得铜钱携带方便吗?”

李世民摇头道:“极为不便。”

“殿下的问题其实正是微臣下面要说的。那就是为解决铜钱携带不便的问题,以朝廷的名义开设钱庄。钱庄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在某地,比如长安收某人的钱,给某人一个凭证。然后在另外一地,比如洛阳,某人再持这个凭证从钱庄中取出钱。钱庄从中抽取一定的费用。这样一来可减少携带铜钱的不便。另外一个作用是质押。若某人急需用钱,可以将他的财产如土地、房屋、贵重物品抵押给钱庄,约定还款期限和费用。到时再某人拿着凭据来还钱,赎回抵押的物品。这样一来就不解决了临时急用钱的难题了吗?”

李世民惊讶的望着李潜道:“这些都是你想的吗?”

李潜点点头,道:“微臣没事就瞎琢磨。”

“你是怎么想到钱庄这个主意的?”

李潜道:“此前微臣追随柴驸马出征,得到了一些赏赐。不过因军中携带铜钱不便,柴驸马给微臣的赏赐是一张右骁卫出具的凭证。后来微臣拿着这个凭证去取钱,发现取来的钱带在身上极为不便。当时微臣就想,若这个凭证也能买东西多好。进而微臣又想,像微臣这样携带十贯八贯铜钱就发愁,那些动辄需要运送数万数千贯铜钱去购买货物的商号岂不更发愁?微臣就想,若能有一个商号专门在各州开设分号,商人在其中一个商号存上钱,然后可以到任何一个分号取出钱,那该多好?”

李世民点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你才说了限制土地买卖和钱庄,却仍然没说清楚如何将他们的财富化为朝廷的国帑。”

李潜道:“殿下,限制了土地买卖,有了钱庄,那么经商是不是容易了呢?”

李世民眼前一亮,道:“你是说收商税?”

PS:大家将票票了,推荐了,打赏了全都砸向李二吧!

第一卷新嫩小荷初出水 第八一章 拉拢?除之?

李潜点点头,道:“买卖土地受限制,经商又很容易,他们肯定会千方百计来经商。朝廷只要对其课税这样不就增加了收入吗?”

李世民想了想,摇头道:“不妥。即便收商税他们的财富还是越来越多。这样他们的实力岂不更强了?”

李潜道:“殿下,若直接将他们的财富变为国帑肯定会引起他们的反抗。不过因为他们要经商,肯定面临资金上的周转不便。这样一来钱庄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微臣所设想的钱庄除了方便流通促进商业发展,提供临时质押外,还可以通过放贷入股来控制商号。这样一来他们的生意做的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