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上最强日本史-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信长的野望
就在武田和德川两家进攻骏河的当口,西面的织田信长终于攻克了美浓全境,并且把自己的居城给搬到了原斋藤家居城稻叶山城,改名为岐阜,意为效仿西周文王以岐山为基业统一天下。斋藤道三的预言,算是基本实现了。
两家的关系也可说是越来越好,年前(永禄十年,1567年),家康的长子竹千代信康娶了信长的女儿德姬,成为了亲家。当然,信长的野望远远不止这些,他的目标是四个字天下布武。
表面上看来,这四个字是说“用武力统一天下”,但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这个“武”,应该是“武士”的意思,而非“武力”。换言之,这句话真正的内在含义是以武家为核心,统治支配这个天下。
这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惊世骇俗的言论。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当时日本最高统治者不是幕府将军吗?将军不就是武士吗?能想到这点说明你的脑子还是很不错的,不过还是没有想彻底罢了。
当时整个日本名义上的支配人、统治者,其实仍然是天皇。即便是将军本人,也不敢自称是日本的“统治者”,就算强势如足利义满(室町幕府三代将军),也只敢偷偷摸摸地接受中国明朝所谓的“日本国王”的册封,而他们自己也从来不敢叫自己“国王”,自称都是“日本国源某”。而此时的信长只是统治两国的大名,居然敢叫出如此口号,不是造反是什么?
对,就是造反。事实上信长最终的目的也不是这个所谓的“天下布武”,而是将已经腐朽了的、跟不上时代潮流的日本治世制度给彻底打碎,然后建立一个全新的日本。
没错,我从小就被人叫做傻瓜,我是不是傻瓜说真的我自己也不知道:我觉得好的东西,世俗却认为是坏的;世俗认为是好的,我却觉得超级无聊。总之,如果我不是傻瓜,那么一定是这个世俗是傻瓜了。所以,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我不是傻瓜。
至此,信长那火星人的形象彻底被他自己给打碎了,他要做的,是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一种和以前地球英雄们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让正在地球受苦受难的人过上幸福生活的事情。由此看来,他应该是奥特曼失去了光之力量的奥特曼。
肉体凡胎的信长奥特曼显然没有能力一下子称霸日本,所以他只能一步一步地来。
第一步是外交。
就在信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信康的同一年,他也将自己的妹妹被誉为战国第一美女的织田市给嫁了出去,对象是近江国的大名浅井长政。接着,他又和武田信玄结了姻亲。
至此,织田家没有了后顾之忧,当然只是暂时的。
外交之后就该开战了,信长此次军事行动的目标是京都,也就是上洛。和今川义元不同的是,他并不打算自己做将军,而是将现任的十四代幕府将军足利义荣给推翻了,然后扶植正在美浓避难,同时也是前将军足利义辉的弟弟义秋为将军。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苦命的将军兄弟
那位前将军足利义辉,就是名字里的“义”字公开售价五十两黄金的那位仁兄,已经死了,是被乱刀砍死的。策划这起凶杀案的是当时控制近畿(今近畿地区)的三好一族以及在战国三枭雄中排行第三的松永久秀。
义辉其实是个非常可怜的将军,他这一辈子,作为征夷大将军,只能蹲在二条御所里如同傀儡一般,一生不过二十多年。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他始终在努力地摆脱幕府风雨飘摇的困境,摆脱自己傀儡的现状,想重新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能够掌控全日本的幕府。
为此,他还学了一门技术剑道,并很理想化地认定,只有学了剑道才能变强,只有变强才能恢复幕府的尊威。但是,剑道只能让他一个人变强,对于幕府的振兴却起不到丝毫作用。
永禄八年(1565年),三好一族以及松永久秀拥立足利义荣为十四代将军,并率兵攻打二条御所。前面我们说过,将军家的除了几个拿破枪的护卫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军事力量了,所以当义辉看到蜂拥而至的三好军时,便已经做好了最后的觉悟。
他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宝刀一把一把地插在木质的地板上,等待着敌人的攻来。不多久,三好军便杀入了御所,义辉拔起一把刀便砍杀过去,一把刀砍钝了便立马丢弃,然后再拔一把,就这样砍一顿人换一把刀,估计平时学剑道的时候比较认真,所以一时间还真没人能近得了他的身。
不过对方也很快想出了一个缺德的办法:一个人将御所的纸质拉门(障子)拆了下来,然后另一拨人拿着长枪对着义辉的下三路就是一顿猛扎,躲避不及的义辉终被扎到了一枪,当场倒地,接着拿着拉门的家伙便把拉门往他身上一盖,其他人再拿起家伙对着拉门便是一顿猛刺,义辉就这样死在了这拉门之下。
三好家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正在庙里当和尚的足利义秋(义辉的弟弟)也给干掉算了!
不过当时义秋同学已经出家,并以近卫家养子的身份担任了一乘院门迹,也就是住持方丈,同时还是兴福寺别当的下一任继承人。如果把这孩子给砍了,等于是和整个公家势力为敌,和公家为敌就是和天皇为敌,和天皇为敌就是……所以那伙人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将寺庙大门给堵死,不让义秋出来,打算将他幽禁到老。
幸好当时幕府的家臣细川藤孝等人冒死将义秋带出,辗转数地,逃到了越前的朝仓家,并希望朝仓家能够帮助义秋重新返回御所,继承自己哥哥的地位。朝仓家并没有明确地拒绝,也没有任何响应的举动,只是每天给义秋那一伙人送饭,管饱。
看出了朝仓家不愿意蹚这趟浑水之后,幕府的旧臣们决定再换一家投靠。不过义秋好歹也是将军他弟,也是有尊严的,怎么能跟普通浪人一般屡屡跳槽呢?所以对于新的投靠场所的选择,是必须要慎重慎重再慎重的。
就在他们慎重地进行选择之时,朝仓家的一个家臣说道:“为何不去投靠尾张的织田信长呢?他最近占领了美浓,提出“天下布武”,或许有意帮助义秋公也说不定啊。”
义秋一伙犹豫了,毕竟大家年纪都不小,都听说过尾张大傻瓜这个外号的。
那位家臣又表示,信长其实并不傻,只是行为和常人不太一样罢了,将来必能成大事,而且他现在确实有上洛的意愿。如果义秋真的想去的话,他本人愿意牵线搭桥通路子。
大家想了想,表示同意,毕竟,有人肯上洛总比在这混吃等死强。
没几天,结果就出来了:信长表示愿意接纳义秋他们,并答应早日上洛,恢复将军的地位。
大家都很高兴,于是便立刻从朝仓家跑到了美浓,而那位帮了大忙的朝仓家臣,也通过这次机会投靠了信长,他的名字叫做明智光秀。


足利义昭继位
现在的信长有钱(尾张是著名商业区)、有粮(美浓是著名产粮区)、有兵(有钱有粮还怕没人给你卖命),还有大义名分(足利义秋),此时不上洛,还等菜花黄?
对于信长的这次上洛,几乎所有的史书中都用了一个词:闪电式。从他起兵美浓开始,很快就征服了南近江的六角家,而松永久秀则闻风而降,动作非常利索,仅一个月不到,信长便占领了京城。
成功上洛的信长,下达的第一个命令是:不准士兵滋扰百姓,如有违反,一律砍头。
这道命令震动了整个日本,因为根据惯例,每每上洛成功,诸侯也好亲王也好,总会让手下去“尽情”两到三天,“放松”一下,也算是一种慰劳,比如平安末期的名将木曾义仲便是如此。这种潜规则式的恶习一直伴随着日本这个民族很长时间,即便是几百年后的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旧日本军的很多所作所为还带有这种“慰劳”、“放松”的影子。
下完命令之后,便是传说中的走程序了。
永禄十一年(1568年)秋,在织田信长和浅井长政的拥戴警卫下,足利义秋正式上洛,就任正一位征夷大将军,并且改名为足利义昭。
再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了。这首功,自然要归织田信长所有。事实上新将军义昭本人,对他是千恩万谢,甚至当面背后都称之其为父。所以,义昭决定:把信长召来,我要亲自奖赏。
信长来了之后,义昭开门见山:“你这次奉我上洛,功劳着实非凡,想要什么官?”
信长摇了摇头:“我拥戴将军不是为了做官。”
义昭见信长不答,以为是他在装矜持,便直接提出:“做副将军如何?”
信长又摇了摇头:“真的不必了。”
见对方高风亮节,义昭甚为感动,干脆别来虚的,弄点皮实的吧:“你要日本哪儿的领地?我给你。”
这话一出,信长傻了,盯着义昭直看。
义昭很快也反应了过来:“哦,对啊,我想起来了,我自己也没领地啊。”
那么,信长大哥你到底要啥呢?开个口吧,只要能办到咱就去办呗。
“既然如此,那就把大津和堺的管理名义权给我吧。”
大津和堺也就是今天日本三重县的松阪市的大津以及大阪府那圈,在战国时代,那是日本第一的商业繁华地区,从欧洲来的各种新奇东西,包括铁炮在内,大量地集中在那里。而且最关键的是,那里储备了大量的黄金和粮食。掌握了堺和大津,就等于拥有了经济命脉。
义昭自己没有领地,这两块地方自然也不归他管,甚至不归武士管,那里本是商业区,那些大商人有了钱有了武器之后,便自己招兵形成了一股自卫自治的力量,谁都无法插足,可谓油盐不进。新将军即便点头,信长估计也难以着手,义昭疑惑地看着信长,点头表示答应了:
“那好吧,那里就归你管。”
有了将军的命令,信长立刻派人出使堺,言辞非常开门见山:“要么降,要么死。”接着还规定了各大商人需要上贡给他的金钱数量。大商人们聚集在一起商量了半天,最终认定自己手下的打手们是抗不过信长的正规军的,所以选择了顺从。
经济特区到手之后,信长觉得再留在京城也没啥意思,便率军回了岐阜。于是,足利义昭作为第十五代室町幕府的将军,在织田信长的帮助下,重新恢复了已经失去数百年权威的幕府政权,整个日本又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才怪。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将军的十六条军规
信长临走之前,给足利义昭留下了一份文书,文书的名字叫做“殿中御掟九条”,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将军的九条工作纪律,随即又增加了七条,变成十六条。这十六条纪律里,包括了以下内容:
1。领地内(山城国,即御所所在的那一片地)的惣番校ㄅ┐宓淖灾巫橹粤烀翊淼纳矸莅镏熘鞴芾砟谡┎痪铝睿蛔妓嬉庾叨
2。幕府的家臣或者直参的家臣如果要去御所的话,必须先行请示信长,未经允许不准靠近御所;
3。一切诉讼、案件、内务,不由奉行(奉行由织田家家臣担任)经手则将军不能接手;
4。禁止直接向将军申诉;
5。石山本愿寺(净土宗)的僧侣、僧官以及阴阳师等禁止进入御所;
6。其他大名若和将军有书信来往,则书信必须事先给信长阅读;
7.将军的家臣如果表现突出,则须奖赏,奖赏事宜由信长处理;
8。天下政事都交给信长处理,即便没有将军的御令,信长也能对任何人进行成败(处理、处罚);
简单说来就这么一句话:从今天开始,你(将军)的就是我(信长)的,我的也是我的。
面对这种待遇,义昭感到不过分那也不太可能。不过他很快发现,除了能感到过分之外,他无能为力,甚至连牢骚都不能发信长将他的近侍全都换成了自己不认识的新人,这些新人尽管不认识义昭,但是他们全都认识信长。
政务上监视也就算了,连私生活都暴露在了信长的眼皮子底下。
某日,京奉行在问候过义昭之后,说道:“将军近日来又招了不少侧室,这样不太好吧?”
义昭很不满,老子找小老婆跟你有关吗?已经是傀儡了,还不让当男人了?于是他很不客气地将话给顶了回去,并且示意京奉行如果没事,就赶快回家,该干啥干啥去。
不想那位奉行丝毫不为所动:“将军如果一味地奢侈糜烂下去,那就有损武家的威名了,而且,最近的财政也不太宽裕……所以,将军大人的有些要求,实在不能满足了。”
这个“有些要求”,特指遣散费。说实话,义昭的生活预算并不太多,但他喜新厌旧,讨了新的,就不要旧的了,于是便想把旧的小老婆给遣散了。可是你平白无故地把自己老婆给赶出去,就算是小的,那也得表示表示吧?这就需要一笔数目相当的遣散费。这笔遣散费,以前一直可以从信长那里要到,可现如今信长明确表示:不再给遣散费,你家里老婆塞满了还是这点死预算,穷死了也不管。
义昭拿信长没办法,赚不来钱也抢不到钱,除了每天在心里问候信长一遍又一遍,然后约制自己的私生活之外别无他法。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有情况,快逃!
信长此时打算去攻打越前的朝仓家,连理由都想好了:没有努力帮助将军家恢复地位,是为不臣。
对此,朝仓家当主义景嗤之以鼻。以贵族自居的他,一直将信长看做一个暴发户。横霸越前百年五代的朝仓家,不但拥有强大的力量,还有一个特殊的盟友浅井家。
希望你还记得这个人家,此家的现任当主,就是娶走信长妹妹织田市的浅井长政。要说浅井家和朝仓家的同盟,是在长政他爷爷亮政那代就缔结的,可谓是源远流长,友谊深厚。
不过长政本人却并不看好这段友谊:战国乱世,所谓的同盟多半都是你利用我我利用你的权宜之计,哪有什么真情可言?不过生性忠厚的他,尽管不打算尽盟友之谊,却也不愿意乘人之危。信长出兵越前,他只做个看客。信长也理解了长政的苦心,所以并不找他同去,而是给德川家康发来了援军邀请函。
元龟元年(1570年),德川、织田两家合军三万人,开始对越前发起进攻,同时参战的还有近畿大名松永久秀。大军仅用了五天,便攻下了半个敦贺(今福井县敦贺市),直逼军事重镇金崎城。
金崎城内虽有一万两千军士,但鉴于信长太过勇猛,死活都不敢出战。金崎一破,越前将无险可守,所以当天晚上,信长在阵中摆下酒宴,犒劳三军,准备明天一鼓作气拿下金崎。然而就在酒宴进行到一半之时,松永久秀来到信长跟前,密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浅井长政背叛了!北近江的军队正在集结,马上就能和自己面前的朝仓军形成前后夹攻之势!!
信长听完哈哈大笑,拍着久秀的肩膀说道:“老狐狸也有失算的时候啊。长政乃是我兄弟,怎么可能背叛我?”
松永久秀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先不说情报可靠不可靠,老子可是一路背负着背叛者的名声走过来的,别说是你义兄弟,就算是你亲兄弟,这年头说杀还不是杀过来了?你是喝多了烧脑子了还是原来脑子就不好?
这也不能怪松永久秀,毕竟他是新投靠过来的,还不怎么知道信长的外星人作风。面对久秀,信长展现了无知者无畏的宽大胸怀:“别怕,长政为人宽厚,怎么可能被小人所利用呢?”
久秀突然有种想哭的感觉。
看着久秀哭丧的脸,信长安慰道:“放心,真的不会的,这世上哪有弟弟背叛哥哥的道理?”
我说大哥,你是不是忘记织田信行是谁了?
望着这位外星仁兄一杯接着一杯地喝,久秀只能摇了摇头,暗地里琢磨着该怎么对付长政的突袭。不多会儿,有人通报,说信长的妹妹阿市听说哥哥马上就要获得越前领地,特来送礼祝贺。一听到这个消息,信长更是得意万分地看着久秀,脸上的表情非常明显:我妹妹都给我送礼来了,你觉得我妹夫还可能背叛我吗?
久秀的表情变得更加痛苦,因为他非常清楚,这种事情在他的背叛生涯中出现过多次妹妹伙同妹夫一起干掉哥哥,现在来送礼,显然是为了麻痹信长。
这次算是完蛋了。
久秀想错了,他低估了被誉为战国第一美女的织田市的人格,也低估了她的智商。
当使者走上前来,双手捧上礼物的时候,一直没怎么出声的德川家康顿时吃了一惊,而信长也顿时酒醒,一把抓过礼物,手还在微微颤抖。
这件威力十足的礼物是一只两头被牢牢扎住的布袋子,袋子中间是一些豆子。
内在意思不言而喻:日语叫“袋中鼠”,中国话叫“瓮中鳖”。
还有啥好说的,快逃吧。
等等,是不是忘记什么了?猛然回过神来的信长想起一件大事:朝仓军正在虎视眈眈,自己这么一逃,绝对瞒不过他们的双眼,若是对方趁势赶来,自己岂不是要落下个支离破碎的下场?
所以必须要留下一支部队在此牵制朝仓,学名叫做“殿后”,民间俗称“垫背”。
可是当垫背搞不好就是一个死,谁也不愿意平白无故地人间蒸发,所以在这个时候,信长所有的家臣都一片沉默,一个比一个头低得低,生怕信长点到自己的名字。家康见此状况,苦笑了一下,虽说这是人之常情,可现在如果没人愿意牺牲,那么谁都走不了,既然如此,不如让自己来吧。作为盟友,作为朋友,为信长再做出一些贡献,虽然很可能是最后的贡献。吉法师,记得要连我的份一起努力下去,称霸这个天下哦,我会在天上默默地保佑你的。
“主公,此次殿后,请让小的去!”
就在家康要站起身子请求殿后的一瞬间,织田家的一个家臣扑倒在地,主动请缨。
“既然如此,也让我留下助木下秀吉殿下一臂之力吧。”家康接着话说道。
那个被叫做木下秀吉的家臣抬起头来,对家康表示感谢,家康则略微一低头作为答礼。
这是日本两大风云人物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第一次见面。
“不用了,家康大人乃是主公的客人,还请尽快和主公一起撤退的好。”
见秀吉如此坚决,家康便不再坚持,只是临走之时,将自己带的所有铁炮都如数给了秀吉,希望能够在战场上派上些用处。
秀吉收下铁炮并且表示了感谢,同时催促信长、家康等人赶快逃走。
既然决定逃走,那就没必要客气了,众人上马的上马,11路的11路,一阵猛跑向朽木谷冲去,准备经由那里穿过北近江再到京(都)。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久秀的和风忽悠
朽木谷的领主叫做朽木元纲,从人名和地名来看,就能知道他在此处靠山吃山久矣。他是最近才投靠信长的,可谓是见风倒。如果他知道信长这次来得如此狼狈,肯定会当场离弃并且加害信长,估计连个全尸都不会留。可若不走他那里,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其他回去的路啊。
走的话,那就是拼命;不走的话,那就等于是送命。
信长毅然决定:拼了!
松永久秀站了出来:拼命是莽夫,忽悠才是王道。凭老子这把智商,定能忽悠那朽木元纲乖乖护送我们过去。
在松永久秀忽悠之前,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信长这次逃跑的一些情况。
首先要让你知道的是,信长这次的逃跑,是属于“各自逃命”型的。也就是说,他自己带着自己的贴身侍卫率先逃走,因为逃得太快了,所以发生了与当年桶狭间会战时差不多的情况身边只有十几个人,其他家臣包括德川家康的部队都被远远地落在了后面……其次,现在已经不能回头了,如果信长一看人手不足再回头去找大部队,那么正在做虎视眈眈状的朽木元纲定会追击,所以,只能拼死吃河豚了。
不过久秀并不这么看,他很自信地认为,只要自己这么一忽悠,一定可以平安地通过朽木谷。
而朽木谷的领主朽木元纲早已得到了消息信长带着十几个人跑到自己的地盘上了,但是至于来做什么,为什么,发生了什么,却并不完全知道。虽然隐约听到了长政背叛的风声,但也不敢肯定。不过凭借自己的感觉,元纲认定,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他下令手下全副武装,生人勿近,一有风吹草动,立刻联络报告。
报告很快就来了松永久秀单人匹马来到了元纲的御馆之前,要求和元纲见面。
一场和风忽悠,又将拉开帷幕了。
元纲决定亲自出去和久秀见面,如果真如自己所听闻预料的那样,那么就当场做掉久秀,顺便拿下信长,然后投靠浅井家。
当他来到门口时,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象:久秀哈哈大笑地拍着守卫士兵的肩膀,连声说道:“不错啊,知道信长公要来这里,准备得很好。”
接着又摸了摸门口的那棵老树:“嗯,这棵树长歪了。”
元纲顿时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迎了上去,顺便打声招呼:“松永大人。”
“哎哟,这不是元纲吗?”久秀也不认生,“你这差当得好啊,信长公和长政爷想必非常高兴吧。”
元纲糊涂了,他们为啥高兴?为啥两人都高兴?
“你如此重视,对于两位大人的联合军事行动作了如此准备,他们怎能不高兴啊?”
联合军事行动?不是说长政背叛了信长吗?元纲呆呆地望着久秀:这到底是咋回事?
正在疑惑之中,久秀偷偷地把头附到了元纲耳边:“你准备得如此详尽,看来是打算护送信长公过谷吧?那为何不出去迎接一下,给他一个惊喜呢?”
元纲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久秀却趁热打铁:“要知道,这次信长公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