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绍伸手将将滑落的直掇拉上肩头,轻声道:“最近总觉四肢沉重。举箸提笔诸多不便,估摸着”话未说完,已摇了摇头,神情黯淡。徐彰的死,对他的打击虽不说沉重,但一想到两位兄长先后而去。祖坟又被高逆挖掘,到底是五十好几的人了,身体有些吃不消。

“三叔何出此言?”徐卫赶紧地说道。

徐绍摆了摆手,叹了口气。沉吟片刻后吩咐道:“老九啊,这次朝廷给你下放了很大的权力,整个河东南境都正式在你节利之下,还有便宜行事之权,李纲也会配合你。至于那个同节陕华兵马,不用我说。你也知道是何用意。用心办差,尽快控制河东局势吧。”

徐卫并没有保证什么,而是问道:“三叔,西军进兵河东,金国可曾派出使臣交涉?”

这话说到徐绍心病上了,撑着扶手站起身来,满面忧色道:“我正为此事担心,女真人至今没有任何动静。怕只怕,他们在等秋高马肥,南下报复

这事还用猜么?那简直是一定的!你用西军直接进攻河东,连打嘴仗的机会都没给自己留,女真人此刻想必怒火冲天,恐怕就是这个月。必然南下。到时候。金军倒显得师出有名,,

正思索时,听徐绍问道:“老九,你认为宋金决战会提前么?。

“回叔父,这个还真说不准。本来金国上次南侵,受损较重,怎么着也要休养个三四只。可这回,女真人肯定是恼羞成怒,会不会大举南下,还真不好判断。

。徐卫回答道。

徐绍听罢,一掌拍在文案上:“若金国果真大举南下,事情就棘手了。官家用何灌执掌六路兵权,一来因为何灌知兵懂战,二来也是想控制西军。可何仲源明显不够分量。他才在陕西任职多久?西军那些将门能把他当回事?偏偏这个时候。他又跟李纲闹起来,这宣抚使与制置使不和,怎么统领陕西六路?”

徐卫认真地听着,这件事情。他绝对不会插一句话。因为他最清楚李纲和何灌是为什么闹起来的,甚至可能比两个当事人还清楚。

徐绍说到这里,突然把目光落在徐卫脸上,看了半晌,终究还是嘱咐道:“罢了,丸儿。你速回前线去,一定耍镇住河东!哪怕女真人大举来祜,勺,东至少能挡上一阵半阵,缓解陕西压力。”

“是!三叔,既然如此,那侄儿徐卫正要告辞。

徐绍却像是想起什么,一招手。小声问道:“听说你辖区里炭井林立,每日所产石炭,畅销附近州县,有这事吗?”

徐卫一怔,这事怎么连三叔都知道了?遂答道:“确有此事。

徐络双眼一眯:“你可曾参与其中?”

心里一惊,但徐卫很快就如实回答道:“几乎所有炭井,侄儿都有份。但有一点侄儿保证。没有强迫过任何人。”

没料到,徐绍听到他身为武臣,却涉足经商。非但没生气。反而点头道:“好,这种事你尽管放心去干语毕,怕他不明白,招过侄儿小声道“想周全自己,就一定要会自污,官家喜欢有缺点的人,一无所好,无欲则刚者,才最让人不放心,明白?”

“谨记叔父教诲。”徐卫躬身一揖道。

八月中旬,徐卫离开京城,马不停蹄地赶往陕西。他还在复任的途中,河东已经战成一片,李家父子集合五万多人马,将昭德府团团围定。昭德城墙不高,城防亦不坚固。但马扩率众死守,在李军用尽了一切攻城办法,诸如掘地道,放烟熏之后,仍旧牢不可破。盛怒之下的李植,一面从太原调拨,一面就地取材,营造了大批攻城器械 仅大型的鹅车,就有七八百架。在驱车扣城的时候,李植料定西军新败,必不来援,又在昭德城附近架起了袍车,要是昭德再不破,就准备日夜

击。

自中旬起,气候转凉,李军攻势更加凶猛。义军虽然兵力不少 但苦于器械简陋,尤其是弓弩严重不足,根本无法在远程给予敌人打击。每每要等到敌人攀上城头之后,再近身肉搏。城门几度被撞烂,都是马扩组织敢死之士将入城之敌堵回去。几十天打下来,双方都是伤亡惨重,义军知道求援无望,士气逐渐低落。

如果昭德一丢,李军就可经壶关南下直入泽州,那么河东全境都有可能沦于贼手。此时,若金军再南下。经修州往西,过去就是关中平原。首当其冲的就是正在恢复发展中的陕华路!因此,昭德能否保住。直接关系到陕西安危,马扩深明这一点。因此时常身先士卒,激励部下。在西军进兵河东时,他就已经知道了徐卫因父丧而丁忧的消息。义军将士也清楚这一点,所以认为徐总管不在,咱们义军就不会有人搭理,是死是活,陕西都不会看一眼。而且。那手上沾过义军鲜血的曲大帅如今作了河东经制使。还有什么指望?

有鉴于此,马扩谎称,朝廷已经将徐卫夺情起复,不日必将率大军来援,只要咱们守住昭德,护住陕西,那就是大功一件!

李军用壕桥鹅车不能奏效,从中秋节开始,动用了大批袍车,昼夜不停地轰击城池。因为没有弓弩的压制,李军的袍车甚至十分嚣张地架到了距离城池几十步的距离。义军将士在城头上,只能缩着,眼睁睁看着一块接一块的大石在头顶呼啸。落入城中,士气降到了极点,,

再这么对峙下去,恐怕等不到李军粮尽,城池就会陷落。马扩万般无奈之下,于夜间组织骁勇之兵突围。不是为了偷袭,而是为了去搬其他义军来援。可问题是,现在义军没有了统一的领导。各自为战,谁也顾不上来救昭德。马扩,几乎陷于绝望之中,他的部下甚至有人动了投降的念头”

八月二十一,凉风习习,气候宜人。尽管河东大战,但定戎城内仍旧一片太平景象。受战火重创的城池已经修复,各行各业逐渐有了起色。街上的行人也日渐增多,百姓们脸上,又有了笑容。

纷州一战,再到后来的郭栅镇阻击,虎捷伤亡较大,大佬徐卫又回乡奔丧。政务方面,鲜是有了陕西派来的通判打理,军务呢,在王彦吴阶领导下,正加紧操练,尤其注重革新战法,专门针对重骑兵。

徐卫和李贯打马入城的时候,现他们的就是把守城关的士兵。没了主将,又打了败仗,虎捷将士们这段时间跟没娘的娃一般,徒然看到知军大人归来,士兵们放声大呼:“徐知军回来了!”喊归喊。愣是没有一人敢离开岗位。

当兵的不敢,老百姓可不管这些,一见徐卫,哗啦啦一片涌过来,堵了一个水泄不通。李贯正在那儿呼呼喝喝。让百姓让开道路时,忽闻铠甲铿锵之声传来,举目望去。只见一队军士跑步而来,那领军的,不是副都指挥使张庆张机宜是谁?

张庆在卫士协助之下挤进人群。看到徐卫,头一句话就是:“你可算是回来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活见鬼了

徐卫翻身下了马。古即问道!“怎么回事。”“

张庆满脸苦相,正欲开口,四周一望。扯了他一下:“衙门说去,这也不是地方那四周百姓七嘴八舌的,有些向知军问安,有些消息灵通的,还凑到跟前说着节哀。徐卫没空寒暄,作个四方揖权当谢意。随张庆一道,匆匆往衙门而去。

徐卫上次到京兆,软磨硬泡,李纲终于答应给他加派人手。结果就来了俩,一个通判,一个司法参军。他二人踏进二堂的时候,通判正在察看提刑司就关西镇凶案给定成军的复函。见徐卫到来。赶紧离开公案,快步上前拜道:“下官辛赞,见过知军。”这通判虽说可视为知州知军的副手,但他们的品级多为正八品,与知州知军相差甚远,取“大小相制”之意。

徐卫拱拱手,点了一下头,就想跟张庆别处说话,这位辛通判却又说道:“提刑司说关西命案疑点颇多。尚有推敲之处,因此打回定戎重审。知军大人,是不是

徐卫人已经跨出门槛,听到这话回头应了句:“你看着办就是

“是,那下官将便案卷调给司法参军,大人以为妥否?”辛赞追在后头问道,却见徐知军与张机宜两位,早夺门而去了。

离了二堂,两人寻个偏室坐下,徐卫茶都没来得及喝一口就问道:“快说,河东局势如何?马扩可有什么举动?。

张庆本来装着一肚子话要说。可临到头了,却不知语从何起。沉重地叹了一声,无奈道:“河东多半怕是不保。”这句话听到徐卫耳里。不啻一声惊雷,河东南部是他费了许多精力才有的局面,张三是个。稳重之人,如果没有把握,他是绝对不会信口雌黄的。

如果连他都这么说,那河东局面可能已经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三路西军一败,李植简直是豁出命不要,疯狂进攻!我估摸着”。话网说到这里,听到外头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却是王彦吴阶两个闻讯赶来了。二人进屋之后,匆忙地作个揖,开场白跟张庆一模一样。

“知军大人总算是回来了!”

“来得正好,还是让晋卿说吧。河东局势他最清楚张庆沉声道。

吴阶也没有丝毫客气,一坐下来就说道:“知军,昭德守不住了!到今日为止,我箕着已经有四十天了。据说李家父子全力扣成,那袍车如林而立,城墙都轰塌了”。

徐卫越听眉头拧得越紧:“其他义军就坐视不管?不还有经制司么?曲大帅就没什么动作?陕西也视而不见?”

此时,王彦冷哼一声:“我倒向上报过,可帅司根本没理会。”

“听说曲大帅以河东经制使的身份下过命令,可义军因为河中事件,对他成见很深,根本指挥不动。至于宣抚司和制置司,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再说了,西军新败,锐气受挫,哪里顾得上河东啊。”吴阶满面忧色地说着。

也怪不得虎捷乡军这些将佐们如此焦急,昭德一丢,也就等于河东全失,往西一走,谁最先倒霉,当然是定成军。此地是弟兄们浴血奋战。苦心经营的根据所在,万一有失。从前种种心血岂不白费?

徐卫自然更着急,好不容易把定戎弄得有点起色了,便宜不能让女真人占了去。站起身来。走到窗口吹了阵凉风。部下见他若有所思。也不敢出声打扰,好一阵之后,听他问道:“我军折了多少人马?”

这次出兵河东,虎捷乡军是军都虞侯吴阶挑头,听知军问起战损,遂起身半跪于地请罪道:“虎捷七千出河中,撤回定戎时,只剩三千于众。这是卑职的过失,请知军处分。”

徐卫摇摇头,背对着众将道:“追究责任,也等镇住河东再说。现在虎捷最多还能调动作战部队一万三四千,可我不能把老本都搭上。河东又不是我安戎的,其他人也得出出力。”

剩下三人面面相觑,这恐怕不太可能。此次进兵河东,曲大帅带着陕华兵冲在最前面,尤其是他亲掌的华州军。结果汾州一败,整个陕华兵回来的一半不到。这节骨眼上想要其他人帮忙,可能除了同州的徐知州,没谁会应声。

“据说姚平仲到陕州以后,练了精兵万余,河东作战,你们认为他部下战力如何?”徐卫突然问道。

怪了,知军怎么打起姚希晏的主意来?人家不但是陕州兵马都总管。还是陕华副帅,再怎么也轮不到你去调吧?

“士卒颇强悍,进退得当,号令严明。郭栅镇阻击时,就是陕州兵与虎捷并肩而战,那个杨再兴尤其骁勇,卑职上阵多年,也没见过此等万人敌吴阶试探着答道。

徐卫听罢暗思,姚平仲虽说跟自己关系不怎备样,但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相信他也不含糊,我调个杨再兴,再搭上两三千兵,估计他也没说的。河中府张家兄弟是不指望了。华州曲端的亲兵更不用说,除此之外

向同州的四哥借点人马六可发也不够啊,李植是倾巢啪冗,况且他的部队恐怕已经不是小西山那副一触即溃德性了。如果只是打李军还好说,万一女真人突然下来可不好办。

小西山金军也就几千人,虎捷都打得极为艰苦,而且那时候统兵的还是粘罕麾下的稗将完颜突合速。要是完颜妾宿再率万把两万女真兵南下,固守城郭还行,若是野战……

三人正眼巴巴等着示,不料徐卫突然转过身来,大声道:“吴阶。集结部队,开到关西,张庆,准备粮草,我明天一早得去趟京兆。”

三人同时一惊!这不得军令,谁敢擅自动部队?帅司那位本就与知军不和,要是知道这事,还不闹翻了天?就是急于救河东,也不能拿自己脑袋不当回事吧?徐卫见三人都同一个表情,这才想起朝廷派钱成到大名府给自己下诏,这会儿。估计命令还没有传到定戎来。遂将带在身边的诏书取出。

慈、修、泽、平阳、昭德招讨使?同节陕华兵马?三人看到格书上写得明明白白,各各对视一眼,都有惊喜之色!既然知军现在手里有了权。那办起事就方便许多!有招讨使这头衔在,出兵之后,是停是留,是战是守,不用等上面的命令。有“同节兵马”的权力在,就可以绕开陕华帅司,想调谁就调谁,但凡陕华路兵马,都可指挥!

但马上,三人都意识到。整个陕华路里。曲端亲掌华州,河中府张家兄弟又是他的亲信,姚平仲一开始就跟知军相争不下,算来算去,还是只有同州徐胜。

恐怕,这也是知军要去京兆的原因。

“知军,卑职认为,在大军出动之前。是否先遣人入修泽之地,命令各路义军齐聚昭德决战。不管他们动不动,一定要将知军起复,即将东进的消息传递出去!还有,陕州距定戎最近,是不是连夜调兵?姚副帅自然是请不动,但至少将杨再兴调来听用。”吴阶适时建议道。

“照办!”徐卫一挥手道。

张庆此时欲言又止,他可以算是虎捷乡军的创军元老,可除了靖佞营时期打过几仗外,自屯驻牟驻网以来,几乎没再上过一线。人家可是自小习武,弓马娴熟,做了几年的账房,看着弟兄们各自凭战功得以晋升,自己就在那儿凭资历升官。实在不是个滋味。以前吧,说定成军缺人,民政这一块得有人管,现在宣抚司派员补了缺,轮也该轮到我了吧?

“知道你想说什么,这回你不去都不行!”徐卫对着他笑道。随即。又对众人道“大伙加紧准备。咱们尽早出发,到河东去一雪战败之耻!让李植知道,有我们虎捷乡军在,河东没他撒野的份!”

张庆很是兴奋,一拍桌子,愤然起身,对同僚们抱个拳,转身就出去。调集粮草去了。王彦吴阶两个。也算是吃了颗定心丸,陆续告退。部下们一走,徐卫脸上的笑容立即消失不见。这作将领的,得随时激励下属,让他们信心百倍。可也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自己咽。河东危在旦夕,自己手里虽说有了权,可一来集结人马是个难题,二来。就算凑齐了部队,能否及时赶到又是个问题。马扩啊马扩,你可的千万千万多撑些日子才好。要是昭德一丢,后果,,

在那偏室里想了一阵,一时千头万绪,也理不出个所以然来。想起自己当初匆忙赶往大名,现在回来连九月都还没见。这些日子,想来她也是担惊受怕,苦了她了。当下绕过二堂,直入后面庭院而去。院子里收拾得整整齐齐,一个仆妇正蹲瓜架旁洗衣服,见长军回来慌忙起身要行礼,却被徐卫制止,直投里间而去。

站在房门前,正猜测着九月见到自己该是个什么样的表情,可手网伸出去,那门自己就开了。一张略带憔悴,却满面欣喜的脸出现在眼前。那双凤眼之中,几许哀伤,几许疼惜,诸多情感交相变换,终究还是化作一丝抚慰的笑容。

这种笑容,徐卫不知看过多少次。可每一次看到,都如第一次那般,令人亲切,无拘无束,好像一切的烦恼都消失不见。两口子面对着面,一句话也没有说,徐卫张开双臂,轻轻将娘子搂进怀里,紧紧地拥着,脸贴着九月的秀发,那双本该满含威严的眼中,也流露出了哀伤。在同僚面前,在部下面前,甚至在叔父徐绍面前,他是威名赫赫的紫金虎,可当面对着妻子,,

九月一个字也没说,任由丈夫抱着,手绕到他的背后,轻轻抚摸。她知道,公公的去世定然让丈夫悲痛,而虎捷的战败,也必定让丈夫伤神。这个时候,如果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那就由着他。

好一阵之后,徐卫才松开了手,端详着眼前这秀丽的脸庞,他觉得这么些天,总算有了一件让人舒心的事情。

而张九月,虽然心里有太多的事情想要问,但她知道,现在不是开口的时机。握着丈夫的手,她尽量让自

门”小语与听巍来平和此温柔此官人累了,换身衣

徐卫摇了摇头,拉着她到床边坐了下来,心里装着许多事,却什么也不想说。

张九月还从没看过丈夫这般模样。一阵沉默后,她突然开口道:“官人知道当初在姨父府上见到你时,为妻心时是怎么想的?”

徐卫的谈兴似乎并不高,但还是随口问道:“怎么想的?”

“那时官人意气风发,谈笑自若。我就在想,这人如此年轻,便做得那般大事,连姨父这样的重臣都对他另眼相看,若假以时日还得了?后来官人征战各处,屡立战功,我便认定,这些上绝没有任何事能难得住你。”张九月柔声说道。

徐卫知她是在安慰自己,拍着她的手笑道:“你这是偏爱我,这世上又有谁是无所不能的?我从前也以为没有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可这回,还真就遇上棘手之事了

“官人还记得你带着我连夜奔往大名么?那时我听说姨母想将我随便找个人嫁了去,几乎是心灰意冷,不瞒你。我连寻死的心都有了。可我始终相信,你一定会来找我。后来又想,你不来寻我,我就去找你。就是死,我也要看你一眼!成婚之后,我一直在想,如果那天我不那么冒昧地去西水门找你,而是自寻了短见,又或是走了其他的路。那还有今天么?”

她虽说得极平静,可徐卫不难听出其中的惊险,看着娘子的脸好一阵之后,忽地笑道:“你是不是想说。连我一个女流之辈尚且如此,你徐卫堂堂七尺,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夜已深,定戎城里几乎不见灯火。漆黑一片。城楼上,警惧地士兵挺着枪,来回巡戈。其实,现在的定戎境内,贼寇已经绝迹,完全没有必要再保持如此森严的戒备。可是,谁叫他们是虎捷乡军?

夜色之中,虫鸣蝉叫,此起彼伏,空中繁星点点,煞是好看。矗立城头的士卒偶尔仰望星空,不禁在想。也不知河东故土现如今在谁手里。三路西军出去,满以为能打回家乡,赶走李逆,谁知道一场大败。好些弟兄往回撤的时候,是哭着回来的,不是因为吃了败仗,而是因为眼睁睁看着脚下的故土,又一次受人蹂躏,

“什么奂音?”正感慨不已时。身旁的同袍突然问道。

士兵听了片玄,随口道:“能有啥奂音?虫叫。”

同袍又听一阵,断然道:“不对!这顺风传来的,你仔细听听!”

此时,又有一人喝道:“听个鸟!朝前看!”

城上众军朝前望去,果见几里之外有一片红光,初时还不太看得出来动静。稍后,却发现这片红光是朝着定戎城的方向而来!

“谁他娘的吃了豹子胆?敢犯我定戎?”值守的都头一声喝骂,将刀一抽,立即命所部士卒备战,又遣人飞快报到上头。

这一夜,徐卫不知是因为劳累。又或是其他原因,睡得很踏实。可到了半夜,就听见有人砸门。咣咣直响,两口子几乎是同时翻身起来。九月非常麻利地下了床,摸索着点上了灯,不用谁说。抱了丈夫的衣裳过来服侍他穿上。

“你睡,我去看看徐卫轻声道。

“当心些张九月出身行伍之家,这半夜扣门,若非紧急事务。谁会干这扰人清梦的勾当?因此提醒道。

徐卫不及回答,已抢门而去。至院中开了门,发现杨彦带着几个兵。打着火把,个个都是满头大汗。

“什么事慌慌张张?”徐卫皱眉问道,我不信女真人打到定戎来了?

“九哥!”杨彦唤了一声,又使劲吞口唾沫。“陕州兵到城下了”。

这回连徐卫的脸色都变了!我上午回到定戎,派杜飞虎带着诏书去陕州调兵,怎么可能现在就到了?姚平仲这么痛快?就把杨再兴派来了?要是真的,就凭这一点,再不待见姓姚的,下回见了他,得请人喝杯酒。

当下,便领了杨彦匆匆赶往南门。到城头时,只见守卫森严,闻讯而来的士卒各持弓弩,严密守卫。还没往下看,已发现城外火光大起。凭城下眺,只见壕沟之前,人吼马嘶。数不清的火把举着,映红了一张张神情别悍的脸庞。最前头。一员战将扬枪跃马,大声喊道:“劳烦通报徐知军一声,就说陕州兵奉命赶到!”不是杨再兴是谁!

徐卫大喜过望!正要下令开门。眼中突然精光一闪!不对头,陕州才多少兵力?还不说去河东折了几阵。现在又是自己传的令去调兵。姚平仲就算派杨再兴来,也断断不会如此兴师动众。

正疑惑时,又见人群中奔出一骑。冲着上头大产吼道:“徐九!你莫不是将我当成贼寇了?”待看清此人。徐卫不禁心里暗道,真他娘的活见鬼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章齐集定戎

节人二十多岁。正当壮年,身形孔武,全副披挂整齐。堕洲飒风凛凛。如果徐卫没眼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