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阀-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种师中闻言苦笑:“似老夫这般芶延残喘,还有几日活头?能不能撑过这个严冬,尚是未知之数。我征战一生,杀人如麻,早看轻了生死。只是可恨,未能履行先兄遗愿。逐北夷出国境!”
语至此处,老太尉情绪有些激动:“徐九,我种家自青涧筑城时起。几代戍守西陲。可传至眼下。竟无后继之人。你父亲早年追随先父征战,曾得先父亲解铠甲相赠。论起来,徐家和种家渊源极深,先兄辞世之际,有书信予我,赞你有胆略,性忠勇!子昂,老夫将两万部曲交付予你,便是希望你能继续我等未竞之事。老夫大去之期不远,临死得你亲来探”足可瞑目。这段时日,你是唯一一个跨进我府门之人乒
徐卫不是个会轻易感动的人小可此时,他心里却五味杂陈。当初第一次见到种师道,对方那种蒋谆教导,殷殷期盼,就让他很受鼓舞。去世之前写来的那封信,他随身携带,时常拜读,可谓获益良多。
而今,种师中非但在定戎战役期间驰援徐家兄弟,更在进入长安之后,将自己的部队交给他指挥。甚至还想着把他扶上秦凤帅位送一程。这番悄义,叫他如何应对?
徐卫婉辞了种师中的留饭,他不忍心看到一个纵横疆场一生的名将卧病在床的样子。从种府出来,他心里堵得慌,什么兴致都没有。漫无目的地走了一阵,便决定回家去。
谁知没走多远,便撞上杜飞虎带着兵马前来。一问,说是李宣抚紧急相召。这倒怪了,宴会不是在晚上么?这么急找我作甚?当下,便调转马头。直奔宣抚司而去。
一到那里,徐卫就碰到了转运司的张彬。后者还打趣地问道:“怎么?徐大帅等不及要喝庆功酒了?”
徐卫兴致不高,只是笑了笑。两人齐头并进,往衙内而去。网绕过照壁,就发现前头万俟自正走着,张彬正待打个招呼,身后又响起了一个声音:“徐知府!张判”。回头看去,却是京兆府的司录官。
徐卫突然觉得事情不对头,李宣抚紧急召我,已属特殊。自己是帅司长官,没重大军情。这么急找我作甚?而现在。他连漕司、宪司、京兆府的官员都召来了,这么的阵仗,所为何事?若是有军情,自己没理由不知道吧?
旁边的同僚谈论着什么,他完全没在意,就这么走进了宣抚司的大堂。一进去,赫然发现,济济一堂啊。宣抚司、提刑司、转运司、提举常平司、京兆府,再加上自己这个经略安抚司,全齐了!
明显,这些人都不知道李宣抚紧急相召的目的,正窃窃私语,互相谈论。一见他进来,许多官员都围上前去。有人问道:“徐经略,怎么回事?是不是女真人又回头了?”
徐卫摇摇头,并没有说话。这让陕西的各部官员更加疑惑,宣抚相公这么急,几乎把所有司职的官员都召来了,除了军情之外,还能有其他什么事?提前摆宴?这也不像啊,哪有在公堂之上设宴的?再说,酒菜呢?
“宣相来了。”正七嘴八舌议论时,有人小声说道。
嘈杂之声立止,李纲从堂下转出,跟他一起出来的,还有个年在四十左右的官员。从他穿着的绿色官服来看,这人的品级并不高,但可以确定,他并不是陕西诸司的人。徐卫知道,此人怕就是早前入城的东京留守司派员。
李纲和这人都是满面肃容,到达大堂之后,李纲自坐上首,那人却立于案旁,垂首不语。抬起头,环视现场所有官员一圈。李纲嘴唇一动,却没说出话来。他甚至没有让众官就座。很久一段时间,整个堂上都处于一种压抑的气氛中,所有官员都是满头雾水,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良久,李纲站起身来,他双手撑着案桌上面,象是有些吃力。徐卫发现他神情有异,似乎心不在焉。正疑惑时,又见他落座回去声说了一句什么。那立在公案旁的官员点了点头。随即往前一步,拱手行了个礼:“诸位大人,下官受东京留守司之命,充任宣谕使。”
宣谕使也是宋朝名目繁多的“使”之一,掌考察地方,宣谕上意之职。
“日前,东京留守司已经接获镇江行在的诏命。宋金已达成和议,宣告休兵。”
一语既出,满堂皆惊!什么玩意?达成和议?真的假的?我们咋不知道呢?可惊讶之后,官员们也有些庆幸,和议好,和议好,既然休兵了。那就不打仗了,太平是紧要!
徐卫不着痕迹地往前两步,站在最前头,歪着脑袋直盯着那位宣谕使。凌厉的目光看得对方有些慌了。
“此来陕西,便是传达东京留守司命令。既然宋金和议已经达到。便须止戈息武。入城之前,下官已经去过金营,大金国相粘罕已将部队撤赵
他才说到此处,徐卫冷冷问道:“撤到何处?”
那宣谕使被他盯得浑身发毛。强作镇定道:“已退往同州
“为何不退过黄河?”徐卫又问道。他这个问题,引起了一片附和声,是啊,既然休兵罢战,为何不退出陕西?
那宣谕使一时竟不敢回答,因为他看到紫金虎那右手紧紧握着刀柄。他虽然明知徐卫不可能给他一刀,可还是悬着一颗心。早就听说过徐九的威名。留守相公这位侄子。这几年来东征西伐,打下好大的名声。连女真人都忌惮他几分。他听了不急才怪。
第三百七十五章 急追马扩
江厮真不爽利!你有话就屁就放,吞吞叶叶作其 然宋金达成和议,休兵罢战,金军理所当然应该退过黄河,陕西不能留他一兵一卒!粘罕现在只退往同州,这是什么意思?
万俟商也走上前来,他发现了徐卫虎视眈眈的模样。他最初听到宋金达成议和的消息时,也没觉的有什么不对,毕竟长安被围这么久,外头发生什么事并不知情。但紫金虎这种态度,让他突然想到,该不是宋金休兵的代价是,,
一念至此,变了脸色,疾声问道:“两国议和的条件是什么?。
那宣谕使支支唔唔说不出个所以煞来。众官更急,有人大声质问着。此时,堂上的李纲轻轻唤了一声:“子昂。”
徐卫看他一眼,右手松开刀插,朗声道:“说吧,朝廷答应了女真人什么条件?”
宣谕使干咳两声,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好一阵之后,才小声道:
“割两河山东。”此话一出,堂下一片沉默。谁都知道祖宗创业不易。两河山东,自古为中华疆土。那是先人苦心经营遗留给后代的。可局势如此,没有办法,谁叫咱打不过人家?没奈何,忍辱含垢吧,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以三千铁甲亡吴,一雪前耻!咱们现在,就得学学人家勾践!
徐卫心里雪亮,两河本来凶被女真人占领,山东早前就盗贼满野,自己当初都去助剿过。以女真人的德性,怎么可能只图两河山东?于是问道:“还有呢?”
那宣谕使不敢直视他,低头答道:“每年送岁币五十万贯,物资若干。每年秋天送到河北交割。”
陕西诸司的官员们仍旧默然。大宋家底还算厚,这点钱倒也不在乎。只当打发叫花子吧,要不然还能怎么想?宽自己的心呗。况且,当初对夏国辽国都送过岁币,不算新鲜。
徐卫冷笑一声,又问道:“还有呢?。
宣谕使有些扛不住了,嗫嚅道:“徐经略,下官只是奉命前来。这宋金和议也不是下官谈的,大帅何必对下官
“本帅不是针对你。”徐卫大声道。
宣谕使见他情绪不对头。不敢聒噪。又干咳两声,喉头一阵蠕动,竟象是自己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一般,用极其低微的语气道:“陕西境内,凡金军占领之城池土地。皆归女真。以大桥山子午岭为界。以东归金,以西仍旧”。
众官窃窃私语。女真人这是狮子大开口!窃取了两河山东尚嫌不够。竟还打起陕西的主意来!以大桥山为界,也就说延安河中二府、廊、丹、坊、华、同、解、陕七州。定戎、保安、绥德三军,都是金国领土!这未免太过了吧!
但转念一些,这些土地已经被金军占领,咱们气也没用。算了,自认倒霉吧,大宋仁义之师,哪敌女真残暴之众。继续忍辱含垢!
“此外,凡是上述各府州县,逃散的百姓,必须交还,不得收留
话音还没落地,一左抗声问道:“是谁代表朝廷谈判?此贼当诛!”
众人惊得出了一身冷汗,都朝后望去。但见说话的,竟是宣抚司参议官,马扩!徐卫也有些意外,他竟没发现马扩也在场。
“你是何人?当着宣抚相公的面。岂容你放肆!成何体统?。有官员斥责道。
马扩不屑地哼了一声,那官员一见,估计心里也憋着气,手指着马扩道:“你“哼个甚?有能耐你把女真赶出燕云去?”
堂上的李纲见两人吵开了来,沉声道二“子充,你且回避一下。”
马扩什么话也没说,冲他拱了拱手,又深深望徐卫一眼,径直出大堂而去。待他走后,李纲道:“小继续说。”
“渭河之北,以大桥山为界,渭河以南,东起黄河,西至武功,都划归大金。”
满堂哗然!这叫什么事?金军现在占领的区域,以大桥山划分还算有些道理。
毕竟桥山以东,就是脉延。以西属环庆。可在关中平原,金军只进攻到长安为止!现在以武功为终点。不等于把京兆府都割出去了么!武功再往西,可就是秦凤路了!欺人太甚!简直是欺人太甚!到底是谁代表朝廷去谈判的,这样的条件怎么能答应?我们辛辛苦苦守住长安,三个多月,九十多天呐!合着都是白费工夫?到头来,女真人凭快马弯刀,攻城利器没拿下来的土地,倒通过和谈得到了?这叫什么破事?
那宣谕使似乎抱定破罐破摔的心态。也豁出去了,不管下面炸开了锅。继续道:“粘罕虽已撤往同州,但留下一军驻扎在万年,准备接收京兆府。”
有些人看向徐卫,他们认为,长安得以保全,紫金虎居功至伟。现在一听说京兆府割给了女真人。八成要暴跳如雷!可让他们意外的是。徐卫这会儿倒显得平静了许多,一阵沉默,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宣抚司。更意外的是。居然没有一个人劝阻他,甚至连
也是,人家浴血奋战保住这陕西首府,现在听闻噩耗,心里定是不好受。发发脾气也应该,否则,还让不让人家活了?
徐卫出了宣抚司,直奔帅府而去。那府门的卫兵眼见大帅策马狂奔而来,早等着去牵缰绳。哪知。距离帅司大门还有十几步远,战马还在奔跑,大帅竟然纵身一跃跳将下来!而后,龙行虎步,一阵风似的卷进了府门!竟与马儿不分先后!
至节堂,杜飞虎已追了上来,他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立在堂下。一言不发。
徐卫坐在帅奉后,解下刀,本应该放在刀架上。可他盯着那把刀看了半晌,突然猛力拍在案桌上!
“杜飞虎,传本帅军令”。
十一月初三,宋金两国达到和议的消息,还封锁在诸司官员当中。没有人敢泄露半点风声,因为所有人都明白。一旦长安数十万军民得知此事,那将是什么样的后果。就为仓司放粮不公那么点事,百姓就闹得厉害,这消息一旦汇出,民变可能都算是轻的。
尽管宣抚司还有明确指示,但很多衙门都开始着手准备撤离长安。有什么办法,长安虽然没了,可陕西军政总得要继续运作,估计,这回是真要退往秦州办公咯。早知如此。咱们当初费那劲干嘛?就该直接退往秦陇,还守个什么城?担心吊胆三个月,换来这么个结果?想想,最愤怒的,可能还是人家徐九,,
十一月初四,从万年派出的金军使者进入长安城。李纲不露头,由宣抚判官王庶出面接待。金军使者也不知是不是受了什么人指点,倒也没有飞扬跋扈,还先对宋军的顽强抵抗表示佩服,而后“真诚。地向宋军统帅徐卫致敬,赞其为“当世虎臣”。
最后,才表明来意。他是受金军主将完颜银术可的命令,前来知会宋方,尽早准备,以便和约正式缔结以后,顺利完成交割。并表示。三月围城,给长安军民带来不便之处甚多,现在既然两国议和,他们不会封锁道路,长安百姓可以自由出入,他们将保证安全。
王庶受李纲之托表示,一切等到朝廷正式下达诏命之后再作计较。在此之前,陕西宣抚司不会承诺任何事情。金使碰了个不软不硬的常子。悻悻而去。
随后,京兆府上禀宣抚司,言围城给长安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请求解除戒严。李纲予以批准。可就在当天,不久前刚刚承诺要“保证安全”的金军,就在距离长安城东面十几里外,砍杀了七名出城的百姓。事后称,是误会。
十一月初十,闻听长安之围解除。凤翔府紧急输送物资的车队,居然在长安以西遭到金军游骑的攻击。物资被抢夺就不说了,还打死,打伤士兵多名。愤怒的李纲派人去万年质问。完颜银术可仍旧回复说。是误会,是金军游骑错误判断了这支运输队的意图。同时提醒李纲派去的官员,希望长安尽早准备。以便顺利完成交割,并着重提到,陕西宣抚司最好能明确表态,给句准话。
宣抚司衙门
李纲心烦意乱地在二堂里踱着步。此时此刻,这个忠直之臣的心里。愤怒、忧虑、无奈、悲观,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整个人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陕西是他苦心经营的所在,很满心指望着陕西能够成为抵抗女真入侵,乃至以后反攻光复的一处战略基地!可时局发展到现在,他才明白,不但这些构想成为空谈,甚至连保住陕西这处军事重镇,也变得异常艰难!
他没有心情去检讨得失成败。现在,他心乱如麻,没有了主张。目光偶然射向外堂,发现有一处座头空着,而且在他记忆要,好像这座副头空着两天了。本来心里就憋着火,正好没地撒。立即吼起来:“谁没到!当宣抚司是茶肆么!”宣抚判官王庶走了进来,小声道:“宣相,马扩三天没有露面了。上午下官去了他的住所,据门子说,前天昨天,他一直没有出门 将自己关在府里。今天一早,门子见他带了些行礼,赶了辆骡车出门。下人见状,也询问过,但他什么也没说。下官估计,他恐怕是,不辞而别
李纲闻言怔了一怔,不辞而别?什么意思?好咋。马子充!大难当头,他竟撂挑子走人了!心头气极,切齿道:“罢罢罢!这等人,走了也好!亏得徐卫还举荐他一番!”
王庶见他正在气头上,本有话想说。也变得犹豫起来。一阵之后。确实感觉有必要把问题向宣相报告,遂硬着头皮道:“相公,说起徐卫,下官有一事不明
“何事?。李纲没好气道。
“这金军撤走以后,紫金虎便立即组织了人手修复城池。可今天下官见到,城上各处都已停工,士卒全都撤了,这事有些反常王庶小声道。
“行了,回头本相找他问问李纲挥了挥手,示意王庶退下。
可王川知李纲现在就是一筒“奔雷箭”却迈不“识激”继 毒凹!“富相。虽说宋金达成和议,金军也解除了对长安的围困。可连日来,金军接连杀伤军民,甚至抢夺物资;其行径十分恶劣!实在是欺人太”
“那你让本相怎么办!”李纲突然发作!他挥舞着拳头,瞪圆了眼睛直盯着跟自己共事多年的王庶。须发皆动,面目狰狞,把个王判惊得神色大变!外面办公的官员听到他这一声吼,纷纷回头,诧异地打量着。
一阵尴尬后,王庶默默地冲他行了个礼,转身缓步而出。他能理解李纲此时的心情,几年以来,他亲眼看着李宣抚是如何地呕心沥血,如何地起早贪黑,甚至连病中,也没有放下过公事。现在。一切的努力化作泡影,叫他如何不怒?
“大帅何在?”帅司衙门前,徐成行色匆匆,至门前也没有下马。大声冲士卒问道。
“大帅今日未到帅司,长早去京兆府衙看看?”一名军官回答道。
徐成策马前行,又去了存衙,徐卫果然在这里。当时,他正以知府的身份,请示宣抚司,要求拨出款项。征用民夫担负修复城池的工程。见侄儿找来。放下手里的事。询问来意。
“九叔,先前侄儿巡城时,见马参议赶着一辆车出了西门。”徐成报告道。
徐卫立时皱起了眉头,赶车?马扩搞什么东西?“你没问问他作甚去?”
“侄儿与他并不相识,因此不便聒噪。可后来越想越不对,看他的模样,似乎要离开长安?”徐成又道。
徐卫想了片玄,忽地一击掌!直接绕过徐成,撒腿就往外狂奔。网到门口,回身道:“你去见你四叔,城里的事劳他主持张罗。”语毕,箭步如飞。
一支兵马卷出长安西城,约有数百骑,个个风驰电掣,似乎有什么急事。奔过护城河,这支马军停了下来,片复之后,分作数队,往不同方向奔出。
徐卫这会儿还穿着紫色官袍小头上戴的是那种接近二尺长的直脚乌纱。没跑多久,因为速度太快,那碍事的乌纱帽就飞了出去。可他全然不顾,狠狠鞭打着战马!
跟马扩相交有年。他知道这个人的本事大,心气也高,而且绝对不是个俗人!一般来说,非凡之人都不走寻常之路,也不会按套路来。马扩十有**是不辞而别!他定是恼怒于朝廷的议和。感觉在李纲的手下没有什么作为,因此心生去意!
“大帅!后头有弟兄追上来!”奔了一阵之后,身后的士卒大叫道。
徐卫回头看了眼,举起右手,马队改变方向,划了千个圈绕回去。徐卫很是焦急,老远就问道:“找着了?”
“回大帅,我等追上了马参议。可他执意要走!因大帅有令,不得无礼,弟兄们只好跟着他!”士兵回答道。
徐卫一挥手:“带路!”
“大帅,蝶头!慌头!”
旷野之中,一辆骡车正不紧不慢地朝前行驶。数十名武装齐备的骑兵。将这辆骡车围在中央,却也不敢截停它,就簇拥着它前进。骡车上。一名身着便服的中年男子,个头并不丰分长大,但极其精壮。衣着虽然朴实,但收拾得整整齐齐。脸颊削长,双目如炬,两道浓眉直插鬓角。唇薄而紧抿,嘴角下垂。不怒自威!不是马扩是谁?
奔了一阵,后头蹄声大作,尘土扬起。马扩暗叹一声,勒住了青骡。四周的骑兵也散开来,但还是小心提防着他突然窜走。
不多时,数十骑追将上来。徐卫奔至车前,跃下马背,上前一把拉住马扩的手,厉声问道:“徐某可是有事得罪了兄长?”
马扩摇了摇头。
“那为何不辞而别?人各有志,强求不得,兄长要走,徐九决不阻拦!但你至少须让我摆酒设宴,为兄长践行!也不枉你我相交一场!”徐卫大声吼着。
马扩无言以对,正欲启齿时,又听得蹄声一片。有士卒惊呼道:“金兵!”
马扩利索地跳下车为。展目望去,但见东南方向,一支马军疾速而来!从穿戴上看,正是金军!不消任何人下令,骑兵们立即摆出进攻阵形,一名马军军使高声喝道:“保护大帅!”话音落时,士兵们有的张弓搭箭,有的挺了长矛,作势欲冲。
那支金军游骑,约有百十。见了这阵势,立即改变方向,勒停了缰绳,远远眺望着。不一阵,五六骑奔出,速度并不快小跑着过来。走到近前,便见这六骑中,有四个穿皮裘罩铁甲,头上戴着尖帽的女真人,另外两个倒有几分象是汉人。
这六人扫视对方一番,有人问道:“你等是哪处军汉?因何在此?”
“此地为我军防区,老子爱去哪就去哪,关你鸟事?”马军军使骂道。
第三百七十六章逆天而行
汉兵大怒,脱口而出!,“此地凡为金士!便是我等防懂:干?速速报上军籍番号!否则”他说话时,眼光有意无意地朝那辆骡车飘去,尤其是看到身着官袍的徐卫时。分外留意。
士兵们并不知道朝廷已将他们苦战保全的城池土地划给了女真人,只当对方在放屁,也懒得跟他们费口舌。那马军军使将长矛一挺:“你滚是不滚?”对方不及回答,忽见一支马队又从西北方向奔来。在追上了马扩之后,这军使一面派人上报徐卫,一面追回其他同袍。
金兵全无惧色,一名女真人噼里啪啦说了一通什么,汉兵听后,作色道:“再问一次,军籍番号!”
军使不再回答,将矛一举,身后弓箭手将弦扯开,锋利的箭头对准了敌人!此时,又一队马军赶到,那汉兵见状,和女真人说了几句什么。六骑都调转马头,奔回大队。
“大帅,可否出击?”军使回过头来,向徐卫请示道。
紫金虎摇了摇叉,马扩一见,登时冷笑起来:“怎么?连徐大帅也软了?我还一直认为你是条好汉,没想到,马某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他说这话时,语气中的怨愤之情难以掩饰。令人动容。
对于他的讽刺,徐卫并不介意,淡然道:“我杀他几个虾兵蟹将作甚?。
“不杀虾兵蟹将,那经略相公倒网几条大鱼让我开开眼?”马扩没打算给对方台阶下。
徐卫无意跟他争吵,眼见那支金军游骑观望一阵之后,都朝东奔去,遂道:“子充兄且随我回城,此地不宜久留
“你怕?我可不怕!嘿嘿,想想也对,你是永兴军帅,何等尊荣?不能身处险地,马某不过是个受千夫所指的罪人。我劝经略相公还是早早回城去罢,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