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耶律马五不回防,那咱们干脆真就去搞延安”杨彦恨声道。

徐卫摇了摇头:“我们缺少器械,延安城池既高且固,攻不下来。况且,我军若真扣延安城,马五必拼死来救,到时数万乌合,怎敌女真虎狼之师?”

“那似此这般,如何是好?”杨彦扭头问道。

徐卫思索片刻,点头道:“明日兵发丹州,无论如何,样子还是要装象的。”

不多时,两人回到大营,夜色中,但见宋军营帐绵延数里之长,灯火辉煌,映照得这片天空也如白昼一般。但徐九心里非常明白,这表面的光鲜,却是装出来的。能不能骗到女真人,还是个未知之数。

但这未知数,立即就解开了。刚入营,吴玠和李贯两人就匆匆来见。

“大帅,喜事”吴玠入帐的第一句话就让刚刚坐下的徐卫猛然起身。喜事?莫非……马五出兵了?

“大帅,我军派往鄜州的细作已经探得分明。日前,鄜州金军数万之众,离开城池挥师往北,投延安方向。”李贯大声报道。

徐卫蹭蹭几个大步走下来,急切地问道:“可探仔细了?马五确实派大军北上?”

“绝不会错按行程估算,现在应当到了延安境内的甘泉地界”李贯十分肯定。

徐卫心头如大石落地一般,终于松了口气。马五大军一路往北,逐渐远离鄜州,此时想必王禀等将也收到了消息。王正臣乃良将,他必会抓住这个机会,猛攻鄜州待马五发现中计,再引军回援时,恐怕为时已晚

好甚好此役若胜,则收复陕西全境,至少提前数年光阴若陕西得以保全,非但于己大有裨益,也将有力地掣肘金国对宋战略

隆兴三年九月初,金军大将耶律马五引军离鄜州,驰援延安。娄宿闻讯之后,心中稍安。但面对宿敌徐卫,他仍旧不敢大意,延安全城戒严没有丝毫松懈,禁止一切出入,能战之人都已上城,急待援兵。此时,韩常和马五两路兵马都在往延安赶。而在坊州的王禀确认此事后,立即率军开拔,越过鄜坊边境。再探知金军已经放弃直罗鄜城二县时,王禀决定,不管洛川县,大军直趋鄜州州治所在的洛交县。务求以最短的时间拿下城池,给大军取得立足之地

出征之前,王禀再三告诫诸将,并吩咐他们要晓谕全军将士。此战是事关光复陕西全境的决定性战役。若能拿下鄜州,延安府就凭我予夺,金军在陕西的根基就将大为松动。他要求全军务尽全力,拼死效命。

张宪吴璘等人,都是徐卫麾下战功卓著的勇将,自有傲气在。王禀虽然有名声,但想让他们甘受驱使,并不是一件易事。所幸,与王禀同来的乃是军中资历最老的张庆。在他的协同斡旋下,骄兵悍将们便遵从军令,兵锋直指鄜州

一场事关陕西归属的重大战事,即将拉开序幕。

且不说王禀大军压境,单说马五引数万精锐北上,不两日到达延安府下甘泉县。两日急行军,人马颇为疲倦,他遂下令于甘泉休息一晚,明日再启程赴延安。虽然从令出兵,但老实讲,马五心中的疑虑不曾稍减。他始终认为,徐卫此举别有用心。尽管没什么证据,但凭他跟虎儿军作战的经历判断,徐卫虽勇,然不作无谓之争。如果对方真想取延安,他就不怕我从鄜州出击,下坊耀二州,威胁长安?

巡视完军营,这位出身契丹的大将立在甘泉城头,远眺延安方向。心中始终不安,鄜州虽说兵强马壮,带甲数万之众。但自己此番调走一大半,若徐卫真是别有用心,那坊州必然是强兵集结之地。若对方全力去扣鄜州城,恐怕……

“统军万户萧挞自延安来,已入城”正沉思之际,有士卒上城报道。

“哦?请他上城。”马五回道。萧挞和他同为契丹旧臣,辽亡之前虽无来往,但降金之后,因同为契丹族人的缘故,较为亲近一些。现在他从延安过来,想必是受娄宿之拿,前来催促进兵的。

不一阵,一将上得城来,老远就喊道:“你终于出兵了。”

马五笑了笑:“我若再不出兵,娄宿只怕杀我的心都有了。”

“那倒不至于,只是话就难听一些。”萧挞原本统率一个契丹万人队,但韩常攻环庆,娄宿将他的兵马大半分给韩常,只留下极少数守卫延安。

马五没再闲扯,直接问道:“虎儿军进至何处?”

“已完成集结,估计这两日便将攻取丹州。娄宿遣我至此,便是督促你火速进兵。”萧挞回答道。

兵贵神速,若徐卫真想图延安,他不应该这样拖延。应该趁各路援军没有到达延安这前,就猛攻城池。心中越发疑虑,遂对萧挞道:“此事恐怕有诈,我且宽限我两日。”

萧挞不明白他话中之意,问道:“这话从何说起?”

“甘泉距离鄜州尚不算远,若有变故,我还可回防。若再往北走,就远水救不得近火了。此事万望你周全”马五抱拳道。

“这恐怕不妥,娄宿已然动了肝火。你我二人本就同源,若行此事,必招非议。另外,容我劝你一句,国相还在陕西时,你就和娄宿言语不合,意见相左,彼此心存怨恨。这种紧要关头,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了。他让进兵便进兵,左右这陕西,也是他主事。再说了,能有什么变故,我肯信,宋军敢拔鄜州?”萧挞好言相劝道。

马五目光如炬,正色道:“你还真就说中了,以我看来,徐卫这回十有**是另有所图。鄜州,可能性很大”

“有根据么?你可知延安危如累卵?自活女战败,关中平原上,我方已无一兵一卒。宋军已袭取了河中府,控制了浮桥壁垒,陕西和河东的联系已经完全切断。说难听点,这叫瓮中捉鳖你若说徐卫另有所图,那他何必在同州大肆集结部队?无论如何,回援延安绝不会错。汉将韩常,都已经全力往回赶了,你不能落在人后吧?”萧挞道。

这句话引起了马五注意:“什么?韩常也回来了?这么说,环庆之事失利?”

萧挞误会了他的意思,有些不耐道:“这种关头,你还争个甚?知道你当初反对打环庆,说是徒劳无功。现在果然被你言中了。罢罢罢,一切休说,回延安再作计较。”

马五没有回应,韩常既回,延安可保无恙一念至此,对萧挞道:“我意已决,暂缓进兵。劳你回禀娄宿,就说我已到达延安边境,驻兵甘泉,虎儿军很快就会察觉,自然有所顾忌。也不须再着急赶赴延安了。”

“你这是何苦……”萧挞还想再劝。

“不必多言,若你不愿助我,尽可直言相告娄宿,说我故意拖延也好,别有用心也罢。”马五看来是铁下心肠了。

萧挞碰个钉子,好心让人当成了驴肝肺,也觉得没趣。但马五和他同为契丹人,焉有进谗之理?遂无奈道:“罢了,我回去尽量替你周全吧。但韩常兵力有限,我劝你还是尽早赶赴延安为宜。毕竟娄宿是主,你是副,若你二人闹将起来,国相舍谁保谁,你心里自己有数。言尽于此,好自为之,告辞。”

马五拱手一拜:“如此,多谢。”

送走萧挞后,马五暗思,这个风险值得冒。我就在甘泉不动,倒要看看你紫金虎这局棋想怎么下

九月初五,徐卫率军进逼丹州。作为陕西治内辖构最小的一个州,丹州城实在没有什么可拱依托的。城池本来就小,又几经兵祸,损毁严重。金军得此地后,也无心加以经营。当宋军五万之众直趋城下时,看到的是一座千疮百孔,不堪一击的破烂。但为了保护延安,娄宿还是倾其全力,派驻数千兵力至此。

将城池围定之后,徐卫并没有急于动手,而是煞有架势地派人劝降。这是很合常理的一个举动,宋军胜过丹州金军十倍不止,这破烂一堆的城池是绝计挡不住宋军猛攻的。不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也为了争取时间,劝降是双赢的好事。

守城的金军理所当然地拒绝了这个荒唐的提议。自宋金开战以来,金国大军所向披靡,从来都只有宋军望风而降的事情,剽悍的金军怎能屈膝?虽说在紫金虎手里,女真人吃了不少的亏,但这并不能影响金军的骄傲。

与此同时,在延安城里的娄宿固然心急如焚。但这个时候也有人相劝,这个人就是他的儿子完颜活女。活女的看法竟与耶律马五有些类似,他认为徐卫大举挺进关中平原,而后转兵向北欲图延安。按说应该兵贵神速,趁延安没有防备,援军不及赶到的情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临延安城下。但受限于兵力不足,徐卫却在同州停留了一段时间,借以集结部队。如此一来,徐卫已经失去了进攻延安的最佳时机,韩常已经在路上,一两天以内就会到达。马五尽管态度暧昧,但他也不可能至延安生死于不顾。总体看起来,延安或有惊而无险。

他这个看法虽然与马五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对延安的前途感到乐观,还是一致的。

尽管打了败仗,名声有损,但并不能妨碍老爹对他的信任。娄宿也算是百战名将,因为对手是让他跌了大跟头的徐卫的缘故,一开始非常着急。但仔细一想,事情也确实如此。无论是韩常和马五,只要有一路先赶到,延安应该就稳了。

九月初六,延安城,原鄜延经略安抚司衙署。

刚刚赶回来的韩常正向娄宿汇报战况。在原环庆叛将慕容洧的协助下,金军刚开始进展顺利,攻占了庆阳府的北部大片地区,一度打到距离环庆首府庆阳不到百里的地区。慕容洧刚开始受阴于环州,但后来守军不知为何主动后撤,他也占据了环州。但战局进行到这里陷入了僵局。宋军得到增援,在庆阳府以北数十里的地方设置了一道防线,韩常率军在此与宋军大小十余战,未能前进一步。而慕容洧也在这个时候被宋军击退。正在战事胶着之际,他收到了延安告急的消息,遂火速收兵回援。

对于此番进攻环庆无功而返,韩常很是不平。

“无妨,国相临走之时嘱咐,我们的首要之务便是保住现有区域。虎儿军在关中平原上得手,一路推到丹州,对延安形成威胁。你及时回防,也是功劳一件。”娄宿宽慰道。看得出来,韩常的来援,让他心里吃了颗定心丸,整个人轻松不少。

正说着,忽闻契丹万户萧挞回来了。

“马五所部呢?”娄宿问道。

“只有萧挞独自归来,未见鄜州兵将。”士兵回答道。

娄宿勃然大怒,耶律马五这厮太过猖狂竟然数度无视我调兵急令

'w w w 。bxwx。net'



第四百三十三章棋逢对手

第四百三十三章棋逢对手

鄜州,古名敷州,历代以来行政区划屡次变动。至宋,以直罗、洛交、洛川、鄜城四县为州,形成于延安府西南的屏障。鄜延一路,将“鄜州”置于“延安”之前,足见其重要性。不夸张地说,鄜州若有失,延安则危矣。盖因鄜州地势险要,易守而难攻,又尤其是鄜州州衙所在的洛交县,城池规模虽不比延安来得宏伟。但因其战略位置重要,因此大宋开国以后,多次整修。形成了以高墙厚壁,辅以角楼、敌楼、马面、瓮城、护城壕的完备防御体系。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攻打这样的城池,是每个带兵之人头疼的事情。但在王禀看来,却不是这样。他自认对大宋所有的城池规划建设都有一定的研究,这世上没有攻不破的城池。此番,徐卫给他的兵力并不算多,但好在器械锐利,尤其是火器充足。再加上鄜州的兵马大部分去驰援延安,因此,他对拿下这处要地有十足的把握。

在马五引军北上之后,他就率部越过了坊鄜边境。深受北夷盘剥的百姓自然是夹道相迎,痛陈沦陷之苦。这更加坚定了将士们收复鄜州的决心,王正臣本人也是志在必得。虽然没有明说,但心里却决定,五日之内,誓破城池

九月初十,鄜州城。

在马五离开了之后,鄜州就已经戒严了。女真人并不在意戒严会对百姓的生活造成多么严重的影响,而且他们也没有这个概念,一切为战争让路。城头上,执枪背弓的士兵往来如梭,随处可见堆积如山的擂木滚石。各处城门,吊桥都高高挂起,禁止一切出入。金军可能还是首次将自己裹得铁桶一般。

一次换防之后,在城头上站了一整天的士兵歇息去了。新上来的在军官指挥下检查器械,接手岗位。几名头戴皮帽的女真士兵清点完器械数目之后,便到各自岗位上,与身边的同伴闲聊起来。说的无非是夏收以后,伙食就越来越不济了,上头说是因为没有战事的缘故。但军士们私下传言,都说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宋军破坏麦收,今天在陕西收起来的粮食根本不可能吃到明年夏收时节。

这几个正骂着娘,忽觉城上的同伴们都躁动起来。一人朝南望去,只见城前驿道延伸的尽头,出现一片黑影,密密麻麻,也看不真切。但经验丰富的女真勇士们知道那是什么,顿时议论纷纷。值守的千夫长立即将消息报回城内

终于,那片黑影朝着鄜州城移动过来,距离越近,越是看得分明。那是一支大军从驿道上蜿蜒而来,前后延伸不知几许,一眼看不到头。士兵们纷纷传说,言坊州宋军来扣城

急促而密集的脚步声在城内大作增援城头的部队全数出动,从各处街道涌向城墙。百姓们纷纷避让,都缩回家去,不敢再露面。

“快西军来寇,快上城”

军官们焦急的呼喝声此起彼伏,士兵们如潮而进,都涌上城头。放眼一看,宋军已在两里之外,且阵形逐渐排开。攒动的人头漫山遍野,嘈杂声清晰可闻。经验老道的,并不在意宋军人多人少,而是去看器械。当发现对方人潮之中耸立的鹅车飞桥等物时,他们知道,对方惦记鄜州城不是一天两天了。

万军之中,王禀一身戎装,跨着战马,在张庆陪同下眺望城池。良久,他沉声道:“此战若胜,三两年内,陕西全境当可光复。”

张庆将手中马鞭一指,朗声道:“远的先不说,拿下城池是紧要。”

王禀笑了,目视不远处的鄜州城,就象看囊中之物一般。而后传下军令,围定城池西南两面,今日便开始攻城

在鄜州攻坚战打响之时,徐卫刚好攻破了丹州城。那破城实在不值当一攻,半天不到城防就告攻破,没到黄昏,负隅顽抗之敌就已肃清。用徐卫原本生活那时代的话来说,丹州城破,是直逼延安心理防线之举。除非娄宿看破了意图,否则,此刻他该热锅上的蚂蚁,沸水里的田蛙。

娄宿自然还没有看破,但他却并不着急。韩常从保安军带来了万余人马,正紧锣密鼓地加强城防。最不济,撑到马五来援是绝没有问题的。尽管萧挞带回消息,说耶律马五驻兵甘泉,暂时不北上,让娄宿非常恼火。但他心里明白,一旦延安攻防战打响,马五不得不来,除非他怀有二心。

丹州城

这座小城实在只能用破败不堪来形容,丹州本就小,全州只有一县两镇。几次兵祸之后,城墙崩塌,房舍破损,城中的百姓加起来也不满百户。

徐卫正带着几名士兵走访人家,来到一处临街的民宅前,见一老妪坐在家门口。倚靠着门框,正漠然地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军士。徐卫走到她面前时,她也只是抬起头来看了看,一双浑浊的眼里没有一丁点活气。

“起来起来”士兵见她如此无礼,大声喝道。

徐卫挥鞭制止了他,在老妇面前蹲下身来,问道:“老人家,我看这城里的百姓大多关门闭户,藏在房里。你不怕么?”

“土都埋到鼻子底下了,还有好怕的?金兵都没把我老婆子怎样,难不成官军还会害我?”老妇估计年过花甲,满头银丝,只一根布帕包着。身上的衣裳已不是破旧能形容了,当抹布都嫌烂。她的皮肤如同枯树皮一般,布满了皱折,显现出暗土色。徐卫注意到,秋凉了,她还只穿着一件单衣。

“家里几口人?金军占据城池之后,你们靠什么过活?”徐卫又问。

老妇不回答,徐卫的士兵见状斥道:“大帅问你话,如何不答?你这婆子好生无礼”

也不知是不耐烦了,还是那句“大帅”吓着了她,老妇慢腾腾地站起身来,竟朝里去,跨过门槛之后,竟一把掩上了破门。

“嘿这老婆姨”

“罢了,想来他们日子也过得艰苦。稍后拟个告示,让丹州留守的百姓,凡愿去长安耀州等处的,部队可提供便利。”徐卫说道。

“是。”士兵刚说完,忽地望见在军中素以“不务正业”而著称的李贯过来了,遂提醒了大帅。

李贯的人马在军中仍旧没有编制,而他本人也只是挂个名,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实际的差遣。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大帅每次出征,几乎都带着他?徐卫曾经说过,李贯和他的部下,就是全军的眼睛和耳朵。这几年,也亏得李贯用心,徐卫的细作探子不说遍布陕西,至少,在沦陷区里,府州一级的地方,都有他的人。而且这些人,不是去去就回,而是长期潜伏。而且身份各不相同,有在军队里的,也有在衙门的,甚至还有经商的。这些人也不全是李贯派出的,有些还是在当地吸收的。

他们的身份,只有两个人知道,一个是徐卫,一个就是李贯。正因为如此,徐卫往往将对手了解得十分详细。比如此番,延安防务空虚,就是某个原张深部下放出的口风。而完颜活女统军关中平原,并有铁浮屠相助,就是身在延安的细作花了大价钱买来的。

“大帅。”李贯獐头鼠目的形象往往让人看轻了他。徐卫却一直庆幸收拢了这个人才,李贯的才干不在于他的轻身功夫,也不在于他那一对神出鬼没的双刀和暗器。而是这个人在江湖上阅历非常丰富,三教九流的人认识得非常多。而且处事果断,心狠手毒,很受徐卫器重。军中一些不明真相的将佐,对李贯这等货色跟他们平起平坐颇有微词,可有徐卫撑着,李贯始终巍然不动,如今刚刚升作了正六品。

徐卫看他一眼,点点头,将鞭一挥,示意亲兵不必跟着。他和李贯两人遂离了大街,转入一条小巷。

“情况似乎不太妙。”李贯这当头一句,就让徐卫停下了脚步。转过身去,静听他的下文。

“卑职在延安境内四处放出探子,早前刺探到有兵马进驻延,估计是从保安军过来的。而今日,又探到有大量金军从南而来。”

“从南边来的,除了耶律马五,不会有旁人。怎么,哪里不妙?”徐卫问道。

“问题是,这支兵马北上以后,就一直停在甘泉县,几天过去了,始终不见动静,不进亦不退。”李贯回答道。

甘泉?延安最南端的一个县,距离鄜州不过两三日路程。这当是马五的部队无疑,他停在甘泉,不进不退,所为何事?莫不是看穿我的意图?这还当真不是个好消息,若马五驻兵甘泉观望,一旦王禀动手攻打鄜州,他最快两天就能回援。而两天的时间,哪怕王禀再厉害,也不可能把鄜州完全拿下。而以王禀的兵力,如果在攻城之际,再分兵去挡马五,显然力不从心……

'w w w 。bxwx。net'



第四百三十四章回家

第四百三十四章回家

此时徐卫意识到,耶律马五极有可能是看穿了他的意图,因此驻兵甘泉观望局势。这样一来,想夺鄜州可就难了。延安已经得到了增援,不管来了多少,自己都不可能真去打延安。马五显然是得知了这个情况,因此才敢放心大胆地停在甘泉。他这是在等水清了,再仔细看看水下到底有什么鱼。

“大帅,照眼下情况来看,恐怕……”李贯话说一半。

徐卫不得不点点头,坦承道:“确实如此,本帅倒小看了耶律马五。”

“卑职不是这个意思。”李贯说道。

徐卫直视着他,后者思索片刻,直言不讳道:“如果甘泉金军在我军攻打鄜州之际迅速回防。我军夺取鄜州的计划落空是一定的。但卑职担心的还不止于此,卑职是担心王禀。”

王禀原是太原守将,当初,金军猛攻、围困、诱降,使尽了一切手段,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没能从他手里将太原打下来。经此一战,王禀名震河东。并受到西军元老级大将种师中的器重,效命麾下,在种家军中担任要职。这个人的的确确是一员良将、能将、干将,本事在那儿摆着,谁都得承认。但这个人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自负,争强好胜之心较他人尤盛。

他初归麾下,而且是首次带兵独挡一面,建功之心甚切。如果在他全力攻打鄜州之际,甘泉金军杀个回马枪,按常理说,他应该立即撤退。毕竟他手里只有三万余兵马,又要扣城,又要打援,那是不可能的。但以王禀的性格来说,他有可能会冒险一搏。李贯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

徐卫自然明白这一点,他用这个人,就会考虑他的优点和缺点,尽量扬长避短。用他为正,就是扬长,以张庆为副,就是避短。因此,当李贯担出这个担忧时,他倒并不在意,只说道:“王正臣是个明白人,他知道应该怎么做。”

李贯闻言,便不再多嘴。徐卫在原地站了半晌,摇了摇头,叹道:“此事若成,收复陕西至少提前个两三年,唉,还真他娘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罢罢罢,再等两天,装装样子吧。”语气中难掩那一丝惋惜。

九月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