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阀-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东的那一面,徐洪张宪指挥的两兴军、永兴军、秦凤军一部,将士们的呼声与泾原军互相呼应,谁也不肯相让。
数万将士的呼声震动四野王正臣突然勒停战马,将手中战刀猛力往前一挥,高声啸叫道:“进攻”
军令一下,却似水坝开了闸士卒如洪水一般,蜂拥涌向延安西城
西军高昂的士气让守城的金军将士们胆寒,推己及人,他们认为,若是自己经历数日猛攻,付出重大伤亡之后,肯定不会像这么欢腾。但两军对敌,怕也没用,你不干掉他,他就干掉你
弓弩手们寻找着目标,抬着拦杆的士兵仔细察看着对方的鹅车飞桥等爬城器械,设在城内的砲车群等候在城上的指示……
锋利的箭头静静躺在矢道中,巨大的砲车卧在皮套里,等候着石破天惊的一击……
西军的喊杀声越来越近高耸的鹅车在无数战士的奋力推动之下,缓缓逼近,其他相对简易的云梯飞桥已经跑在前头
破空之声炸开推鹅车这种大型器械的士兵尚可躲在装甲护板下,听那夺夺之声。可抬云梯飞桥的弟兄便只能拿个旁牌护住要害。他们这种旁牌和重步兵的大盾不一样,是套在手臂上,并不影响其他操作的,防护性自然大打折扣。护得了头胸,护不了下身,在冲锋的道路上,多少军汉倒了下去但这丝毫无损西军将士的勇敢,仍旧冒着箭雨奋尽全力扑向城池
“砲石”军官们大声提醒着自己的兵。
只见延安西城城头之后,突然腾起一片黑点在城头上空划出弧线,呼啸着砸落下来
“嘭”一声剧响一座鹅车被击中砲石从车顶部的大扶梯一直砸到底盘之上,硬生生把无比厚实的底盘砸出一个大洞来藏身其中的步兵立毙数人
“梯子没了下来”推车的士卒大呼一边喊,一边朝旁边的器械奔去,与同袍一道合力推动
第五百七十七章攻破城门
第五百七十七章攻破城门
箭雨,炮石,构成了一道密集的网。西军将士们就在这张网中向前冲锋
“快摆开”在近前攻城作业部队的后头,徐城亲自指挥着一支特别的部队。数十名士卒为一队,抬着一具具巨大的器械赶到指定地点。这种器械,以坚木为床,上架两正一反三张强弓,正经名字叫作“三弓床弩”,军中俗称“八牛”,需数十人开弓,射一千步,无坚不摧
为了集中力量攻城北,多种大型攻城利器都被调集到此处。光是这种八牛弩,就达两百八十多座其实这玩意它根本不该叫弩,应该叫“弩炮”一千步,换算成后代的长度单位,那可就是一千五百多米
金军改造城防,士兵都躲在平头墙后利用射击排孔杀敌,根本不露头。因此想在城外用远程弩压制射杀不可能,这也是宋军连攻多日不下的原因之一。神臂弓,踏张弩等利器一时派不上用场,只有靠这八牛弩干什么?钉城墙
“大帅四百步,足够了”雄壮的军官,昂声向主帅报道。
徐卫远眺前方,近前部队已经快进抵城脚下,遂喝道:“开弓”
两百八十多座巨弩旁,数十名士兵喊着号子,合力绞开弓弦扣上弩机。又有人扛起杆枪一般的“一枪三剑箭”,放入箭槽。这种巨箭,因为箭杆似枪,三片铁叶翎似剑,长四尺,粗五寸,因此得名。在巨箭旁,左右各置三支稍小的大箭,则一发七箭
每座八牛弩,有专职望子一名,负责瞄准。待七箭置毕,望子蹲于床后校准,直到他点头说好,专门负责击发的弩手才操起木锤,奋力砸向弩机
巨箭雷鸣而出两百八十多座,每发七箭,络绎不绝,蔚为壮观
前沿,一直抵头推动的士卒们稍稍抬起头,望见护城河就在前方不远早在数日之前,延安西城的护城河就已经被填满,因此今天不用壕桥就可直抵城脚下
突然,头顶上呼啸之声不绝几在同时,铿锵之声大作一枪三剑箭坚实的箭头裂石而入稳稳当当地钉入了城墙前几日攻城,西军也运作了这种战术,但未能攻上城头。宋军一退,金军就将士兵从城上垂下,砍断钉入城墙的巨箭。所以,今天攻城,士兵们仍旧能够看到前日巨箭留下的痕迹
八牛弩虽然有专人瞄准,但它的精确度是很低的,瞄准是为了不让它脱靶,换言之,就是别连城墙都没躲中。一轮齐射下来,近两千支箭杂乱地钉在城墙上,有深有浅。如果是钉城墙,八牛弩只能射一轮,射多了,不但影响士兵攀爬,更影响鹅车等器械靠城。而且必须是在近前部队快冲到城脚下才能发射,早了,守军可垂城而下,给你砍断。
“上”一座相对简易的云梯靠在城墙上,士兵先将它举高,高过城头,因为它的顶端有巨大的铁钩,高过城墙之后,再拉下,铁钩便钩住城头,让守军无法推倒。
云梯一固定,跟上来的士兵飞快地向上爬在冲锋途中器械被毁的士兵则别了刀,在城下一跃而起,抓住一支箭杆,踩着巨箭往城上爬。
鹅车、飞桥、云梯,各色器械先后抵达一时间,整个延安西城城北的城墙上,西军士兵如同蚂蚁一般遍布
一旦他们抵达城脚,或者爬上墙,头顶上的守军就有攻击死角,无法压制。这时候,城上每隔一段距离的马面作用就凸显出来了。马面因为是从城墙主体延伸出来的敌台,所以它可以攻击爬城的敌军。
金军在马面的射击孔上,不间断地射杀爬城的士兵。蜂拥而来的西兵如棒打枣树一般,纷纷坠落
“干”一名个头瘦小的军汉子突然看到云梯顶上的同袍坠落下来,砸倒几名伙伴。突然一纵身,抓住旁边的一支大箭,奋力向上爬他的身旁,不断有人坠城,惨叫声不绝于耳他只作不闻,借着钉入城墙的箭杆,如灵猴般向上攀缘
他知道,自己随时有可能被射杀所以拼尽全力嗖一支箭从他脑袋后面掠过,惊出一身冷汗可他的动作仍旧没有停止向上一望,城头只有半丈远可让他欲哭无泪的是,上头没箭了他根本不可能再爬
利箭的呼啸声不时在身旁响起,他只要稍作停留就会被射成箭猪这灵巧的汉子再次飞射扑到另一旁的一座鹅车梯上顾不得撞痛,贴着梯子蹭蹭往上窜
突然从城墙里捅出一支枪来,贴着他的左肋而过好险距离城头只有一步之遥可就在此时,他忽感身体失去了重心原来,鹅车被城上的守军用撞杆撞断了千钧一发之际,他一把抓住城头,奋力跃过去
眼前出现的一幕足以让任何勇士胆裂城上,是密密麻麻的敌人容不得这军汉多想,在落地之前,他从腰带上抽了砍刀一胆脚接触到地面,就势一滚,手中的手刀劈头盖地砍将过去
很快,十几件各色器械从四面八方袭过来……他不是今天攻城阵亡的第一人,却是上城的第一人。
“快,去报告都统,西军今日合力扣城北”发现了情况的守御使扯住一名传令兵嘶声吼道。放刚说完,从城头跃下一人一刀砍来,传令兵猝不及防,立毙当场
那守御使趁势将刀一撩,撂翻来敌,见上城的敌军士卒甚多,自己的士兵只顾着厮杀,急得大喝道:“撞鹅车撞鹅车”
说罢,奔出几步,独力抬起地上一具撞杆,四周士卒见状纷纷挤过来。撞杆其实就是一截长一丈有余,大碗口粗的木头桩子,不过在上面钉入了铁把手。十余人合力抬起,齐声喊着号子。
“一二三一二三”撞杆一下狠似一下地撞在鹅车云梯等器械搭在城头上突出的部分。没几下,梯子顶部的大铁钩就被撞得松动。这个期间,不断有西军士兵顺着这架梯子跃上起头
第七下撞击之后,铁钩完全从木头里脱落,缓缓向后栽去。身在梯上的西军士卒纷纷跳下去摔在地上还能捡条命,要是被这厚重的梯子压住,不死也残
王禀密切地关注着战局,哪处攻势不顺,或者损失太大,他就要下令补充。此时,整个城北厮杀惨烈,两军将士的喊杀声震动四方看着几乎一刻不停地有弟兄从城上坠下,王正臣顾不得心痛,瞪着一双牛眼扫视着各处。
当他的目光触及城北正门时,再也挪不开了。那里,拥挤着百十人,正推着一座长长的破城锤抵近城门而城门上方的城楼已经被威远炮摧毁,再加上金军改造了城池,削平了齿剁,因此金军自己也无法像从前那样,从齿垛间探出身来朝下射击或者扔滚石擂木。只能依靠两旁马面上的射击排孔,不断朝拥挤在城门前的西军士卒放箭。
“快直娘贼好了没”推着破城锤的士兵在地上大叫道。他们手中的旁牌已经钉满了铁箭,就连破城车顶上的装甲板也快成了箭猪
那破城车上,支有木架,用粗大的铁索吊着水桶粗的巨木,前端包裹铁皮,专用来撞破城门。本来,为了把城门撞开,破城锤的顶端应该是圆的或者方的,但今天这具破城锤顶端却是尖的。这一撞过去,岂不撞个洞?但城门仍旧不会开
“好弟兄们,来走”站在车上的粗壮军汉们身体后倾,拉动巨木,而后松开手,那破城锤晃荡着撞向城门但延安的城门仍旧厚实,一撞之下,只轻轻微颤动而已。更何况,将士们早就侦知,金军从城门里将洞口封死了。
但破城锤还是固执地一下接一下撞在门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城门终于被撞出一个大洞来从洞口往里看,可看窥见里面是用石头封住。一名军医冲上前去,仔细查看,发现可能是因为赶工,封城门洞的石头并没像修城墙那样用糯米石浆粘接,而是用普通的石块堆砌,城门被撞破,里面的石块也有些松动,这样的话难度就不大
看完,朝后一招手:“来”
只见两名健壮的汉子一人一边,抬着一个大家伙过来。看样子至少有五十来斤重,外头是铁壳,有铆接的痕迹,装有两个铁环供人提起。上面还有个小孔,露出一截药线,不用说也知道,这就是震天雷只是这么大的震天雷,还是头一次看到
两名军汉举起震天雷往洞里一塞,发现太小,根本塞不进军官一怒,顺手从腰里取下佩刀一顿乱吹,却根本不起作用。
“都头哥哥我来”一士兵大叫,都头回首一看,只见这娃扛着柄长柯斧,遂闪开身。那士兵往掌心吐口唾沫,双手举起大斧,以开山之势猛劈
“快”都头不住催促着,因为暴露在城门洞外的弟兄在弓箭射杀之下,不断减员
“成来”斧兵闪到一旁,两名壮汉再次托起震天雷往里一塞,正合适
“火把”都头一吼,旁边弟兄递上火把,他将手一挥,示意众兄弟闪到城门洞旁边去,而后伸过火把只听“哧”一声,团团硝烟升起,都头低着头,猫着腰,飞快地窜出去至城门洞旁,有士兵举起盾牌护着他,众人都堵住耳朵
“怎么回事”有人喊道。
“哑了都作院那帮撮鸟,我**娘的”先前一名抬震天雷的军汉子大骂,边骂边往里冲。
都头大骇疾声喊道:“回……”
回字刚出口,剧烈的爆炸声猛然响起厚实的城墙似乎都为之颤抖,那往里冲的军汉高大的身形被震飞数丈开外炸的木屑石块已将他打得血肉模糊,完全没有人样一股巨大的硝烟从城门洞里升起
都头等了片刻,将牙一咬,一边往里冲,一边扇动战袍驱散烟雾。定睛一看,装药三十多斤的震天雷,也仅仅是把封死的城门洞炸开了上半截,还有一人多高石墙和破门挡在面前
“娘的,这是继续炸一火,还是拿破城锤给它撞开?”都头暗思。娘的,再来一火要是破城锤堵住去路,一会儿怎么冲?
第二颗震天雷一炸,城门完全洞开硝烟未散,心急火燎的官兵们狂呼着往里冲锋突然,惨叫声响成一片硝烟里,袭来密集的箭雨
幸存者冲出烟幕,他们首先看到的是令人振奋的一幕延安的街景可紧接着,他们就撞上了如林的枪尖
后来的士兵又拼命推挤,先期进城士卒就这么被挑在枪尖上,直至气绝
“推”军官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声传四方士卒受到延安街景的鼓励,无不奋力往前人墙推挤着人墙,金军弓箭手不间断地射杀宋军将士挺着长枪拼命往里搠这是一场面对面的厮杀士兵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敌人的脸孔
街市上突然响起密集而急促的脚步声张俊得知西军集中进攻城北以后,派来了援兵
“报”延安西城帅府,一名传令兵连滚带爬闯入节堂。
“何事”张俊大声问道。
“都统西军攻进北大门情势危急”传令兵半跪在地上,惊恐地喊道。
“什么”张俊霍然起身堂内文武尽皆失色固若金汤的城池,到底还是挡不住徐卫雷霆之怒
“西军用火器轰开城门洞援兵仓促接战,厮杀正烈”传令兵喘息道。
“快再发援兵无论如何给我挡回去”张俊猛捶帅案传令兵走后,他一屁股跌座在交椅上,神色慌张,眼光闪烁。一旦城池被攻破,自己绝难逃一死
满堂将佐鸦雀无声,以往常先例来看,一旦有城门被攻破,就算挡回去,最终也避免不了破城的命运。看样子,西城是守不了多久了。早知如此,何不……
张俊心中的震惊难以言表。他满以为凭借这固若金汤的城池,和充足的物资,怎么着也得挡几个月吧?可这攻城战才开始多久?上个月二十四交兵,十几天的时间,就出现如此险情
难怪徐卫第二次投书给我,他是知道今天攻城必有收获,先给我提个醒一念至此,张俊弹起身来,捉着刀柄匆匆往外而去。
一人慌忙追上,至节堂门外拉住,小声问道:“都统何往?”
“我亲自去督战,务必击退西军”张俊答道。
“事已至此……”那人是张俊心腹,后面的话不用说,对方也知道。
张俊直视着对方,轻轻拨开他的手,沉声道:“我有数。”
初五这天的进攻,西军一度攻入西城的北门,张俊情急之下,派出大批援兵,并亲自带卫队前去督战。受他激励,金军将士齐力将西军挡回。在当日收兵以后,金军又匆忙封住城门洞
而宋军这边一片骂娘声直娘贼多好的机会眼看着就要攻进城了却他娘的被堵在城门洞里
“娘个批要是城上压得凶点,兴许今天就破城了”杨彦狠狠一把将头盔掼在椅上,破口大骂道。
“扯这个没用没破就是没破明天继续”王禀此时已经不像前几天那么上火了。今天泾原军攻破了城门一次,那就会有下一次,既然摸清了这条路,下次走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徐成抱拳向叔父报道:“宣抚相公,今天泾原将士看到了张俊。”
“哦?在哪?”徐卫有些意外,怎么着,张俊还亲上一线?那破城之后,老子绝饶不了他替女真人打仗,你他娘的比在大宋还卖命?这叫天生反骨,逮着就枭首
“就在北门里,他好像亲自督战,要不然真进去了”徐成颇有些恼悔道。
“这个逆贼当年在鄜州,人姚经略攻城,让他提防甘泉之敌。他一触即溃现在替金狗打仗,倒这般起劲?去他娘的,破城之日,拿这厮的脑袋祭我们阵亡弟兄”杨彦大骂。
众将无不动怒,纷纷痛骂。天下哪有这种猪狗?他从前作泾原都统制,没见这么不要命屈膝投敌,倒成了精了
“哎,会不会今天这么一惊,张俊就动摇了?”张宪突然问道。
“降个屁他这种人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天生的反骨宣抚相公,这种人降了也杀”杨彦余怒未消。他的部队今天攻城东,大型器械多集中在城北,因此部队伤亡很大,能不上火?
“可能性不大,当年攻鄜州,姚平仲逃回来后告了他一状,说是因为他畏战,才导致马五的大军顺利南下,击溃了泾原、环庆、熙河诸路兵马。只这一条,便是死罪更遑论他随后降金?我估计,他就是因为这一点,所以不敢开城献降。”马扩插话道。
正说着,徐勇徐少帅步入牙帐,向叔父报道:“宣抚相公,方才城上垂下一人。”
第五百七十八章将计就计
第五百七十八章将计就计
“难道让我猜中了?”张宪脑袋里冒出这样一个念头。和他持相同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张俊这个时候派人出来,怕是十**了
徐卫不动声色,问道:“人在哪?”
“正在外头剥个精光,且搜着。”徐勇回答道,万一是个刺客呢?徐卫今时今日的地位于陕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绝不能有任何闪失。像从前那样亲自参加是想也别想的事,更何况,你处在一个决策者的位置,不需要去执行,拿主意就成。
“马上带进来,看看张佰英想干什么。”徐卫吩咐道。
不一阵,两名士卒掀开帐帘,一人步入牙帐。在场的西军将帅齐齐望去,但见来人三十多岁模样,面皮黝黑,留几缕短须,个头不甚高,但极精壮,很容易就看得出来这是个久经沙场之辈。
一进来,见许多双眼睛盯着他,也没人介绍,这汉子显得有些局促。上得前来,二话不说,先跪下去,拜道:“小人乃城中军官,奉长官命,求见徐宣抚。”
“去你母亲……”杨彦刚起个头,就被马扩制止了。随后自己问道“奉哪个长官之命?”
“奉张俊张都统之命。”那汉子仍跪在地上,不抬头,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所为何事?”马扩又问。
对方似乎有些犹豫,欲言又止,片刻之后,说道:“张都统吩咐,务必见到徐宣抚本人。”
徐卫开口道:“我就是徐卫,说吧。”
那汉子稍稍抬头,打量徐卫几眼,又俯下首去:“斗胆请宣抚相公……”
“不必这帐中没有不相干的人,有话直说,起来吧。”徐卫截断道。
对方起身,正想详细报出自己的名字军籍,泾原副帅徐成突然喝道:“娘的我说怎么看着眼熟齐武,认得我么”
那叫齐武的军官寻声望去,仔细打量着徐成,忽地脸色一变,再次跪了下去,颤声道:“小人见过,见过小帅”泾原军中自有传统,在徐卫的大伯徐茂去世以后,被称为“老帅”,徐原就成了“大帅”,再后来生了徐严徐成,军中便称“小帅”。徐成自小在军营里长大,那齐武原是泾原军官,如何认不得?
“怎么?泾原的?”王禀问道。
“哼这厮是绿林出身,先父见他有些手段,收于帐下听用。他是张俊的部下,当年随那撮鸟一同降了金”徐成愤愤道。这叫丢人现眼娘的,泾原军竟然出了这么多的叛徒
那齐武伏拜于地,额头直贴到地面上,颤声道:“小人,也是身不由己”
“呸你个猪狗一般的东西你可知道你一家老小还在泾原”徐成大骂道。
齐武磕头不止,不敢再作任何辩驳。何止是他?很多泾原降兵降将的家属都还在陕西。若是碰到从前的朝代,你敢投降,全家给你杀绝只是赵宋不搞这种事,哪怕是将领投降了敌国,留在境内的家属也不会受到牵连。历史上,南宋甚至还由朝廷出资养着降将家眷。所以,到底是赵家胸怀豁达,仁心仁德,还是脑袋被驴踢了,见仁见智。
徐卫此时发话道:“齐武,张俊派你出城作甚?”
“回宣抚相公,连日来,西军攻势猛烈,城中已渐渐不支。此前,宣抚相公两次投书劝降,今次,张都统自知难敌。因此派小人出城拜见相公,欲开城投降。”齐武疾声道。
一语既出,帐中将帅面面相觑,还真让张宗本猜准了今天这一惊,张俊还真就动了投降的脑筋
这倒也好他自愿开城投降,免了我军多少弟兄的伤亡只是让人痛恨得紧,他这一降,便保了自己性命。似张佰英这等小人,留着也是个祸害
徐卫一时不语,他推敲着齐武的话,良久问道:“本帅问你,城中还有多少兵马?”
齐武不回答,徐成一怒,暴喝道:“相公问你话”
“尚有马步军一万数千之众”齐武满头大汗。
“有多少存粮?”徐卫又问。
“足可,足可支应半年。”齐武不敢隐瞒,好像他也没必要隐瞒。
一万几千步骑,半年的粮食,如果说张俊铁了心要对抗西军,恐怕还是能再撑一段时间。他今既来献降,倒省去许多麻烦,帐中将帅这么想着。
徐卫抚摸着冒出来的胡碴子,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跪在帐中的齐武。一阵之后,挥手道:“推出去,杀把首级送到城中”
当兵的最实在,只听命令,不问原因。那帐前武士一听宣抚军令,二话不说拥上前去,拖了齐武就走。
“相公饶命相公饶命这两军相争,不杀使者徐宣抚徐宣抚”齐武极力挣扎,却还是被武士拖出帐去。
这事一出,帐中将帅的反应迥然不同。似徐洪、马扩、王禀等人,面色不改,压根没想过阻止。杨彦侧过头去,不解地看着紫金虎,张宪也是皱着眉头不明就里,徐成则起身道:“宣抚相公,这是,这是为何?”
王禀见状道:“他城中有一万数千兵力,粮食足可应付半年,却说什么渐渐不支,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么?”
徐成缓缓落座回去,好像也觉着不对头。这时,又听叔父道:“徐成,你去。”
一怔之后,泾原副帅马上明白了叔父的用意,一抱拳,大步抢出帐去。抬头一望,武士并未走远,他撵上前去,被齐武看见,大声唤道:“小帅救命”
“救你母亲老子是来亲掌法刀,清理门户”徐成大骂道。说罢,唰一下抽出腰间佩刀,命令士兵就地按了齐武,亮出脖子来。两脚一跨,双手高举,那雪亮的战刀带着劲风砍下
“小人有话说”齐武歇斯底里地吼道。
刀在他后颈上方一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