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阀-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耶律大石真神人也!想北朝在nv真人雷霆一击下,轰然倒塌,连辽帝耶律延禧都作了阶下之囚,他一个旁支宗室,只率数百骑,竟然能够纵横西域,扫灭数国,打下万里江山!这种人不是英雄,谁才是?
但众人最关心的,还是马扩是否达成了出使任务。要知道,他此次去西域,乃是为了联合抗金之故,不是去旅游的。马扩很快就将话题转到这上面来。
“卑职在城中一连住了十余日,大石只派官员陪同四处游览,并未接见。那虎思翰耳朵城中,诸羌并存,有汉人、有契丹人、还有容貌大异于中原的胡人。然而,不论是何种族,都能融洽并存,可见大石之雄才!”
徐卫不时点头,但其他人就失去了耐xìng,吴玠chā话道:“那耶律大石几时才接见你?”
马扩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这才续道:“在抵达都城十七日后,大石于宫中正式接见。”说到这里,他不无感慨地叹道“十多年不见,大石确实苍老了许多,但其雄风仍在!”
“一见面,未经介绍,他就认出卑职,回忆当年的往事,便是旁支末节也记得清楚。他向卑职宣称,契丹国有各族jīng兵数十万,国境从东到西要走几月。卑职适时地提起,说陛下可是忘了旧疆?”
吴玠又道:“那大石怎生回答?”
“大石瞩目卑职而不语,回御座,反问起卑职关于大宋的近况来。卑职自然如实回答。他又问了关于徐宣抚的出身经历,在得知宣抚相公与金人激战十余年后,颇为钦佩。卑职此时正式向他提出联合抗金一事,但大石似乎有顾虑。”
听到这里,好几名官员异口同声问道:“他有何顾虑?”
“顾虑两点,其一,是金国势大,难以与之抗衡。当然,卑职向他详细介绍了金国近年态势变化,以打消去疑虑;其二,便是顾虑党项人。”
。16kbook。
第六百一十一章 拥兵自重
第六百一十一章 拥兵自重
“顾虑党项人?”吴玠有些不明白,皱眉问道。
“当然,大石也没指明党项。只说自己虽然矢志恢复,yù重回燕云救护君父,但恐路途遥远,粮草难以周济。他上次发铁骑七万东征复国,就是因为距离太远,走到半路牛马病死大半,无奈勒兵返回。”马扩回答道。
徐卫听出些意思来,沉yín道:“据说大石和党项人一直保持密切联系,他若东征复国,必然要有西夏支持才行。否则,战线太长,没见到金军自己就粮尽了。这么说起来,他确实在顾虑党项。”
“卑职向他说明,言我方也在积极争取西夏,以求三方联合对金。但看得出来,大石对此不太乐观,他认为党项人是nv真人藩属,不太可能反叛。”
徐卫想起一件事情来,上次萧朵鲁不来陕西,提到了大石的东征,说是由他父亲亲自统率七万铁骑,从“虎思翰耳朵”出发。这就怪了,战线太长,补给困难,这是每一个兵家最头疼的事。以大石的雄才,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为什么非要在万里之外的都城出发?
马扩很快给出了解释:“盖因大石之兵力部署和钱粮之地,皆在西域。其东部与金隔着茫茫沙漠,金人几次往攻,都是同样的下场,粮尽而返。所以,如果没有西夏支持,辽军想要顺利抵达金境就相当困难,更遑论作战?”
“那他最后的态度到底是怎样?”吴玠有些不耐。
“大石在抗金上,态度明确,不愿意不计前嫌与我方联合。但具体行动,就还要从长计议。他表示,契丹也会积极争取党项人的合作,并建议,无论宋辽,今后若有对金行动,都照会对方。若时机成熟,不排除合力攻金。”马扩道。
这话一出口,堂中大多官员不免失望。说来说去,还是画饼充饥。时机成熟?什么时候才算成熟?就算真到了那时候,两国相隔八千里,我有那功夫来通知你么?这协调起来真是相当困难。
“卑职临走时,大石赠送金银,又选十六匹汗血宝马相赠。只是一路回来,马匹多有病死,如今只剩下七匹。”
众官不禁一阵惋惜,在他们看来马扩此次出使最大收获,恐怕就是那些汗血宝马了。哪知十六匹死得只剩下七匹,太可惜了。
徐卫并没有失望的模样,嘉奖道:“你往返一万余里,联络契丹,劳苦功高!本帅一定要上奏朝廷,替你请功!随行官员将士,功劳簿上,也写一笔!”
马扩起身谢过,说话已毕,众官自回各自岗位。徐卫本来也准备到自己的办公堂,把这件事情捋一捋,但发现马扩坐着没动,猜测他可能还有事情要说,遂也留了下来。片刻之后,众官散尽,马扩不等徐卫过问,主动道:“相公,卑职此次回来,途经夏国,发现异常情况!”
徐卫目光闪动:“哦?”
“此前,卑职曾经数次出使,夏主还曾经亲自接见。但此番,沿途并无夏国任何官员迎送,便是卑职主动提出,想见夏国重臣王枢,对方也婉拒。因此,卑职猜测,党项人态度变化!”马扩沉声道。
徐卫一时无言,他的手指在案桌上轻轻敲击着,眼神逐渐yīn鸷。联想到最近有nv真人在陕北边境上的举动,他有理由相信,nv真人又在搞什么动作。金国想干什么?想夺回陕西么?
思前想后,不得要领,紫金虎点头道:“我知道了,你一路辛苦,先去歇息吧。”
马扩猜测得没错,党项人的态度确实有变化。张通古出使西夏,向夏主李仁孝许以割地,要党项人牵制陕西。可李仁孝认为nv真人这又是在空口许诺,不足采信,于是对张通古不冷不热。
张见状,知道夏主是不见兔子不撒鹰,遂更进一步提出。大金国可以把河东与西夏接壤的,黄河以西的丰州、府州、麟州三处赐给西夏。而西夏要作的,就是断绝与陕西联系,并在将来必要的时候,出兵牵制西军。
这一回,党项人颇有些心动。因为nv真人是头一回如此“真诚”地要割土地城池。那麟府丰三州,从前属于大宋的“麟府路”,设有“麟府路兵马司”。这三州,对于西夏来说,有特殊意义。这几州东濒黄河,西临草原大漠,南瞰黄河以西诸州,地理位置重要就不说了。而且是党项人聚居地,更兼,府州折家,麟州杨家,丰州王家,都是世代忠于宋廷,积极抵抗辽夏的地方豪强。党项人作梦都想把这地方夷平!以泄心头之恨!
可心动归心动,李仁孝不得不顾忌到现实。眼下,西夏和陕西在边境上重开榷场,商贸往来频繁,且呈连年上涨的趋势。nv真人根本不懂什么叫作商贸,就断然要求夏国和陕西断绝联系。如果这么作了,对西夏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而重要的一点,李仁孝不得不考虑徐卫的反应。现在的西军,挟大败nv真之威,士气正旺,可以说处于最强大的时期。徐卫作为这支军队的领袖,手握大权,据说陕西的事他自己就可以作主,甚至不用问朝廷。如果这时候西夏与大金国重归于国,接受三州赐地,并与陕西断jiāo,这势必要jī怒徐卫,他会作出什么反应,不得而知。
而且,从西夏的立场来说。它知道自己地盘最xiǎo,实力相对较弱,所以它最希望的,就是游走于宋金辽之间,左右逢源。不愿意和任何一方势同水火。甚至于,党项人最愿意看到的,就是各方实力保持平衡。
它与大宋有多年的领土争端,并爆发了多次大规模战争,当然不愿意看到南朝强大。但反过来说,它也不希望看到nv真人扫灭赵宋,独霸天下。因为那样的话,下一个就是它!这是只要有智商的人都能想到的!
看看现在,nv真人拉拢它,许以割地;汉人也来示好,又是开边贸,又是时不时的遣使送礼,十分殷勤;就连远在西域的耶律大石也保持和西夏的联系,双方来往不断。
有史以来,党项人从来没有这般感觉良好过,好像普天之下都有求于它!现在,nv真人要求它只跟自己好,这就等于要求它自决于其他两方,这不是李仁孝所愿意的。
在与朝中大臣密集商议之后,李仁孝再次接见了张通古。向他表示,西夏是大金的藩属,这是有定论的,我们一定会恪守臣节,决不会助宋。但也请求大金皇帝陛下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和陕西保持经济上的往来,当然不会涉及政治军事。
张通古把李仁孝的话一琢磨,得出一个结论。党项人又要三州土地,又不愿意跟陕西决裂,简直是既要当,又要立牌坊!
张通古的脾气,在江南就已经出了名。他当场就对李仁孝恶语相向,怎么着?你们党项人想骑墙是怎地?想八面玲珑啊?你要搞清楚,大金国是你的宗主,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投机取巧,你xiǎo心jī飞蛋打!
李仁孝面子挂不住,可到底还是忌惮nv真,强忍着没有发作。张通古拂袖而去,第二天就启程回国,到燕山府,将事情原原本本地报告给完颜宗干和完颜宗弼。
这两兄弟既恨西夏骑墙,又不得不正视现实。权衡再三,金国决定忍下这口鸟气。此前宋金和谈,金国要宋称臣,许还江淮和河南,结果赵谌不干,最后只还了淮西一路。这一回nv真人又是这种把戏,党项人既然不愿意彻底断绝和陕西的联系,那麟、府、丰三州是别想了,只把长城以外的丰州赏赐。其实赐地给西夏,党项人应该说还是有那么一丁点感谢的,偏生连同赐地诏书一起入夏的,还是完颜宗干措辞严厉的书信,警告党项人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站错了队。结果,李仁孝非常不以为意。
不久,完颜宗干病重,他上奏金帝完颜亶,要求让弟弟完颜宗弼代理宰相权。面对两个强有力的叔父,完颜亶能说什么?只得让宗弼以都元帅兼理左相。宗干之疾越发沉重,完颜亶数次前往探视,结果没到冬月,宗干一命呜呼。他一死,完颜宗弼进太保,领三省,更兼都元帅,金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此人手里。
宗弼对他的庶出长兄是敬重的,但政见上却也有不同之处。比如前不久,他主张集合nv真渤海jīng锐,再从西部战线上chōu调兵力,发动旨在夺取襄汉的战役,宗干就没有同意。现在宗干一死,他大权独揽,就又开始琢磨这件事情。
为了吸取以前的教训,宗弼这回十分谨慎。他召集文武官员,通盘考虑推演,把一切的可能都算进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要想夺取襄汉,就不能让徐卫参合进来。徐虎儿现在不光背靠巴蜀,占有整个陕西,甚至还窃据河南府,只要一出虎牢关,就踏入中原了。上次攻襄汉失败,就是因为他一度bī近东京。
要把这头猛虎困在关中,也不是件易事。金国文武重臣们几经商议,还是认为,得依靠党项人。只要西夏肯出力,徐卫自顾不暇,哪能管得了中原?但问题是,党项人丝毫不掩饰自己骑墙的yù望,它怎么可能出兵?
宗弼的谋主,皇帝的老师,韩昉此时提出。党项xiǎo国,它的生存方法就是投机取巧,只要给足它甜头,它会干的。他建议,把麟府丰三州全部赐给西夏,甚至还可以把晋宁军在黄河以西的地区也一并算上。而且,再给夏主以丰厚的许诺,只要他肯出兵牵制徐卫,事后,还可以把麟府丰三州附近的火山军和保德军两处都赏赐。
如此重利,不信李仁孝不动心!
宗弼有些犹豫,这一地区是西夏进攻河东的障碍,如果尽入其手,这对大金国来说,是一个潜在威胁。但转念一想,巴掌大的xiǎo国,它能怎么地?遂将心一横,将牙一咬,照准!
徐卫这个问题就算暂时解决,剩下来的,就是如何击败荆湖何灌和江西的折彦质。从此前的战例可以看出,一旦金军进攻襄阳,折家就会从江西驰援,与何灌一道抵抗。
何灌的军队还好说,但折家的部队确实剽悍善战,不管是城池攻防,还是野外争雄,都是一把好手。而且据说折家是宗族氏的队伍,军中的统兵官都是折家子弟,所以凝聚力极强,中原百姓称呼他们为“折家军”。硬碰硬去打的话,很难说有必胜的把握。
就在兀术绞尽脑汁,苦思策略时,徐卫就已经dòng察到nv真人和党项人的动作。西军收复全陕之役,止兵于绥德。并没有进攻行政上归河东,但地理上归陕西的麟府丰三州和晋宁一军,何解?就是考虑到和西夏的关系。以西军当时在鄜延一路的兵力,要拿下这片黄河以西的地区,简直易如反掌。可现在,nv真人把赏赐西夏土地,拉拢的意味非常明显。
徐卫官邸
尽管徐绍在世时,几次提醒紫金虎要多读书,但徐卫只听进去了一点点。因为他只看两种书,一种是兵书,一种是史书。兵书可以教他怎么打仗,史书可以教他怎么处世,舍此之外,就是读遍诸子百家,又有何用?
鉴于这个原因,徐卫的书房里虽然摆满了典籍,但绝大部分都是陈设。能进徐卫书房的人极少,张庆倒是其中一个。
此时,徐卫坐在书案后,桌上散luàn地放着几本书,其中一本翻开,上面还有他作的笔记和标注。不过他的注意力现在根本没有书本上。张庆坐在他案桌前方的侧面,翘着tuǐ,捧着茶杯,这跟人前拘谨恭敬的模样大不相同。
“金将丰州赐给党项,没有其他原因,就是拉拢。nv真概也察觉到了党项的不满,以及和我方的联络。”徐卫面容肃穆。
张庆放下茶杯,坐正身子,啧了一声:“我始终觉得党项人靠不住,太尉不妨想想,西夏是金之藩属,然就因为nv真人食言,未割让土地,他们就能起大军入延安。对宗主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我们?”张庆道。
徐卫摇了摇头:“那不重要,联络西夏契丹,更多的是为了营造声势,向金人施压。本来也没指望它就能反戈一击,联合攻金。我现在担心的是,nv真人突然这么一个举动,是只为了安抚党项,或者有其他深意?”
张庆琢磨着这话,良久,吸了口气:“该不是nv真人又想撕毁和议,再度南侵吧?”
“这却不好说,现在金国国内也不太平,你算算,几年间,开国元勋接连被打倒诛杀,党争何其厉害?从宣和七年算起,宋金厮杀了十多载,这期间,从来没有超过三年以上的和平时期。我们固然损失惨重,但nv真人也不好过。此前,连续三次大的战役都以金军败北收场,按道理说,nv真人应该要消停一段时间。但不排除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而对外用兵的可能。”徐卫分析道。
张庆听了这话,试探着问道:“那有没有可能来犯陕西?”
徐卫断然否决:“不会,在西军手里他们讨不到便宜。已经证明,金人想攻取川陕,再沿长江东进的策略行不通了。前些年,他们猛攻襄汉,其实就已经很说明问题。现在金国已经放弃这种大迂回的战略。”
“那就好办了,他想打就打吧,反正也有折郡王何太保他们应付。我们左右是一mén心思扑在重建上了。”张庆笑道。
徐卫看他一眼,也笑道:“你回忆一下,历次金军大举进攻,有哪一回咱们西军能置身事外的?就算金军不针对西军,我们也每每四出救援。”
“是啊,这些年下来,非但陕西面目全非,四川也跟着遭殃。”张庆由衷叹道,忽又补上一句“这次如果金军再来,我们就不动了。朝廷远在江南,而绵州现在不可能再左右得了太尉。”
徐卫起身踱了出来,边走边道:“话是这么说,但万一打得凶了,又有人想着西军救火,如之奈何?”
张庆一时沉默,现在徐卫已经是川陕最高长官之一,跟王庶是平级,后者不可能指挥得动他,而且兵权实际上在制置司,只有江南能命令紫金虎。但徐太尉在对待朝廷的事务上一向谨慎,因为咱们还没到可以飞扬跋扈,无视江南的地步。
脑中灵光一闪,张黑脸笑了起来:“太尉不是说nv真人赐丰州给西夏,是为拉拢安抚么?再加上川陕疲敝,边界冲突又不断,我想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拥兵休养。”
徐卫未置可否,只是叹道:“仗打太多也不是好事。”现在金军的优势正逐渐消失,继续打下去,打到双方实力持平均衡的那一天,如果朝廷要进取还好说,否则,历史上有太多的明证。
张庆深明其意,点头道:“从来都是飞鸟尽,良弓藏。”
。16kbook。
第六百一十二章 局势诡异
宋建武七年,金赐麟州、府州、以及晋宁军黄河以西的地区给西夏。&&最新章节百度搜索:笔趣阁&&大约即后世陕西神木县、府谷县、佳县三处。至此,大宋陕西诸路东部与金占领区不再接壤。陕西制置司闻讯后,众官都认为,金人出如此大价钱拉拢,极有可能是在筹备战事,他们需要党项人牵制西军!
党项人取得麟、府、丰三州,晋宁一军后,默作不声,并没有向陕西派出使者说明任何问题。边境上多处榷场,仍旧商似云来。这让陕西文武官员非常不满,党项人此番作派,好比既想要吃鱼,又想要避腥。我们开榷场,图的是什么?不是赚钱,边境贸易虽然迅速发展,但它所取得的经济成效对川陕两地来说,几乎是微不足道的,每年贡献的税收也不过数十万缗。
我们开榷场,更多的是在争取西夏。不是争取它的支持,是争取它不助nv真。现在夏主在我们鼻子底下接收麟府路,居然连个招呼也不打,李仁孝有没有将我们放在眼里?吴玠向徐卫建议,关闭所有榷场,以示回应。
就在徐卫考虑之时,夏主就派出了使者到秦州,向徐卫解释说,nv真赐地是为了遵守从前的许诺,不涉及其他,请陕西方面不必多疑。
夏主如此“诚意”的举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陕西官员的怒意,徐卫答复西夏使者,称对此表示“理解”,并提出几个要求。首先,夏既得麟府,就要严加约束该地诸羌,不得再有扰边的事情发生。其次,鄜、府、丰三州,从前分别是王家、折家、杨家的地盘,这三家忠于宋廷,积极抗辽抗夏,跟党项人可以说是有世仇的。西夏得此地后,不能为泄愤而作出不相宜的举动,这里主要是指破坏坟茔,夏使当面表示答应。
夏使走后,徐卫会集文武商议,李仁孝有遣使南来,当然是为了打消陕西方面的疑虑。但是,他所说的“不涉及其他”,可能站不住脚。以nv真人的品xìng,绝不会无缘无故赐地,这里面一定有问题。联想到此前金军在陕北边境上的举动,我们有理由相信,金国内部正在酝酿军事行动。
为了有所防备,徐卫命令永兴帅杨彦确保黄河河防,又命令鄜延帅徐洪密切注意西夏举动。
紫金虎其实心知肚明,就算真要开打,金军也不可能来攻陕西。而西夏更不可能贸然侵入宋境。他之所以作出如此姿态,不过是想向人证明,看到没有,西军自己都面临战争威胁。**笔趣阁更新最快**
不过,对于有可能爆发的战事,徐卫也不是什么力都不出。随后,他就到了绵州,与王庶等人相商,最后决定联名上奏,警示朝廷。
川陕两位宣抚使的奏本于二月抵达杭州,王徐二人在奏本中称,近来nv真和党项互动频频,金国赐麟、府、丰三州,晋宁一军予夏,这可能是为拉拢西夏,使其卖命。有理由相信,金国正在酝酿军事行动,战争的威胁已经显现,请朝廷务必提防。
王徐的奏本在行朝引起轩然**ō,赵谌极为重视,诏东西二府的主要官员密集会商,拿出对策。对于王庶和徐卫的警告,朱胜非有些不以为然,他认为宋金刚刚缔结“建武和议”,而且是在金军连败的情况下拟定的,对方不太可能这么快就主动撕毁和议来犯。主和的完颜宗磐被杀后,金国还特地派来了使者安抚,保证宋金休兵罢战的局面不变。
但首相的言论,很快就被大臣们铺天盖地的质疑声所压制。尚书右仆shè,同中书mén下平章事赵鼎,认为王徐二位久在西陲,又尤其是徐卫,十分清楚情况,既然他采取和王庶联名上奏的形式警示,那就已经说明问题的严重xìng了。
话音一落,参知政事徐良,枢密使许翰等大臣纷纷附议。都认为应该及早准备,以防不测。最后,两府形成决议,向皇帝报告,建议进入临战状态。
这正中赵谌下怀,因为他现在期待一场战争。
此前,他执意推荐行的裁减冗员,削减待遇,以及限制官员子弟荫补入仕等政策,遭受到了极大的阻力,削减官员待遇这一项,已经不是不中止。但因为此事所引起了的反弹和争议并没有停止,尤其是朝中奔走于德寿宫的那些大臣们纷纷攻诘“新政”,要求“勿易祖宗之法”,并批评皇帝任用赵鼎和徐良等人。
这让赵谌既惊且怒,认为大臣们是受了太上皇的指使,在yīn谋颠覆他。他拒绝过宫去探望赵桓,如果实在被大臣们顶得没有办法,就身藏利刃前往,简单问候几句,绝不留下来吃饭,也不会喝德寿宫一口茶,以防有人下毒。
当王庶和徐卫的奏本送抵行朝后,他十分振奋。**笔趣阁更新最快**如果这场战争真的打响,如果这场战争宋军能打胜,那就将极大巩固他的地位,中兴指日可待!朝中不会有人再敢反对他,德寿宫也只能逐渐被边缘!
所以,当宰执大臣们商议的结果呈上来时,他马上下诏,命淮西、荆湖、江西各路军队严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