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阀-第3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将都称是,他们始终没闹明白,怎么一眨眼的工夫,咱落到这步田地了?就在前两三年,咱还在每每出兵南下呢,好似一觉睡过来,人都打上门来了!而且又是徐卫!这厮到底有多大实力?西军到底有多少人马?

“太原的重要性你们都知道,但我还要提醒一次。太原丢不得!太原一丢,河东全完!河东一完,往近了说,威胁到燕云!往远了说,中原、山东、河北,都将受到影响,到时候我大金国就将陷于被动!来日决战无论是谁,务尽全力!但能击败虎儿,朝廷绝不吝惜重赏!”,兀术的声音越来越大。

此时,一个老者接过话头:“徐卫乃世之虎臣,威名暴于南北。此番他出兵入河东本是与契丹人互相配合。如今,我军虽抽身南下,但一切都还得谨慎小心。”,兀术对此人好像十分重视侧头道:“先生昔年见过徐卫,以你之见,他会退么?”

这老者正是韩昉,他当年不止在东京见过徐卫,甚至还有一段时间被囚禁在徐卫的牟鸵岗军营里。后来因为和谈,才将他放还。

“难说!”,韩昉道。“徐卫不久前收复全陕,兵威正隆。

如今又连下河东数十州县直扑太原重镇,声势浩大如日中天。他以得胜之师,恐怕不会轻易言退。”

兀术听了这话脸色越发阴沉。这一仗,对于宋军来说,不算什么。败一仗就一仗,但对于女真人,说得严重一些,这是事关国运的一战!牺牲个西夏,才摆平了一头,如果不能把徐虎儿这头猛虎殴走,此前种种,都是白费!

一念至此,大声道:“我军距离太原不远,相信徐卫也不敢再攻城,且不急着出战,先观察。两日,再作计较!”

想金军南侵之初,那可真是气吞万里如虎!若是那时遇到这种情况,观察个屁!明天一早直接扑去宋营!甫胃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还没到三十年,是风水轮流转了“……

兀术想观察一两天,可西军愣没给他这机会。第二清晨,天还没亮,他就收到了报告,宋军一夜之间拔营撤走!

兀术一听,大呼上当!如梦方醒!原来紫金虎这回是纸老虎!他根本就是虚张声势!否则,以他紫金虎的名号,以他徐九二十年来拼下的赫赫声威,他哪会退半步?还不直接打上门来!

他这一走,正好说明其心虚!兀术倒不愧是百战名将,一收到消息之后,当即作出决断,派出六千铁骑,往南疯追!大军紧随其后!

可铁骑出动没多久,他的主力部队也才走十几里,派出去的骑兵又回来了。报称,宋军撤往了榆次,骑兵全速去追,却在离榆次不到二十里的地方遭到伏击,退却之时,又被敌骑追赶,折了千余人。

这倒让兀术摸不准徐卫的脉了。若说他是虚张声势吧,这半道伏击,莫非是想诱敌?他是在玩虚虚实实?

宋军不知金军虚实,金军也不知宋军虚实,兀术思之再三,还是决定谨慎为上。遂下令还屯太原,以观时变。

当八万步骑回到太原时,看到那千疮百孔的太原城,真个感叹。他们都是久经战阵之人,攻城拔寨的事没少干,可也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惨状!到底是怎样的猛攻,才能让太原这样的坚城,损成这般模样?

兀术兵临城下,城里的守军正忙活着拆除障碍,重开城门。虽然暂时亲近不了,但守军仍旧站在城头上,欢声雷动!这是人之常情,他们本来以为必死无疑了,可没想到,最后关头,援兵竟然来了!果然是天无绝人之路!完颜安抚果然没有骗咱们!

完颜亮此时就立在城门洞之后,他的身旁将士林立,都冲他欢呼。享受着将士们的欢呼,他却直冒冷汗!因为他自己最清楚,前些天所谓,“多撑一日,就多一分希望,援兵很快就会来”,这些话根本就是他信口胡说的。他完全不知道援兵几时会来,甚至会不会来!

但这世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地怪,援兵还真就来了!

封门的巨石被移开以后,他赶紧率领河东安抚司一班文武官员迎出城去!老远,他就看到了骑着高头大马的四叔!这一看直看得这位完颜阿骨打的庶长孙差点热泪盈眶!这就是看到了亲人呐!

兀术也看到了他这个侄儿,下得马来,大步上前!

“侄儿拜见叔父!”,完颜亮真个大礼参拜下去。兀术前腿一曲,双手搀了起来,上下打量着对方,叹道:“好!好!”

兀术是阿骨打第四子,完颜亮的父亲完颜宗干是阿骨打庶长子,所以完颜亮是他的亲侄儿。这回他领兵抗击辽军,完颜亮主动请缨来坐镇太原,这让他刮目相看,心中也不禁感到一丝欣慰,我完颜氏第三代,也不乏坚毅果敢之人!

当下,那河东诸文武也来见了礼,完颜亮遂迎兀术进城。一路上兀术执着侄儿的手不放,还对他说:“你能守住太原,可是大功一件!”

“守住太原乃大功一件”这句话没错。但兀术此时,还不知道内情只道是侄儿率领河东兵马,坚守孤城,一直撑到了他南下驰援。

完颜亮不觉汗颜默然无语。一直到了节堂上,河东诸将,以及燕云诸将,从节堂内,一直排到了堂外,真是济济一堂!

兀术坐了主位,完颜亮列在下首仆散忠义紧随其后。又见一回礼,兀术洪声道:“国家多事之秋辽之余孽逼犯燕云,为我大军所退:徐卫腾声南北盘踞关陇,自以为纵横四方,然却兵阻太原,未能破城。此皆河东诸将士之功,日后,当上达天听,为尔等请封!”,河东将佐听得欢喜,齐声答谢。兀术又抚慰几句,这才问道:“我先在燕云,不知河东局势,迪古乃,你且与我细说。”

迪古乃,是完颜亮的女真名,听叔父询问,惟恐被人抢了先,立即答道:“,是!侄自从奉圣上诏命赶赴河东以来,先是带数十骑出燕京,至河东,收代忻诸州兵马数千人。抵太原,徐卫未至。侄儿想,徐卫一路征战,北上太原,想必师困力乏,遂起兵往榆次阻击。”说到这里,他故意停了停,观兀术颜色,见叔父只是认真地听着,这才继续。

“然徐卫兵强马壮,人多势众,我军力战之下,仍旧败北。遂退回太原,凭城坚守!徐卫大军围城,先是以火袍猛轰城池两日,摧毁多处城防!而后,便发军猛攻!城中将士忠勇无双,奋起反击,虽数次濒危,然终究还是抵抗到大军赶来!这其中,以仆散忠义等河东旧将最为不易,功不可没!”,他抢在河东诸将之前,先把话说了,又主动替仆散忠义等人请功,企图堵住众人的嘴,替他把一意孤行导致大败的那一节给遮掩过去。就算遮掩不过去,也盼到时不要说得太难听。

兀术听罢,看向仆散忠义,笑道:,“你祖父两代,都从军征,有战功。今番保得太原,磉实功不可没!”,仆散忠义却不见有什么欢欣之状,只正色道:“此皆赖将士效命,末将不敢居功。”并无一字提及完颜亮。

兀术露出赞许的神色,看来这倒是个可造之材。

“今徐卫大军退至榆次,动机不明,诸将勿要懈怠!此番河东半壁沦陷,当思恢复!罢了,你等去吧,迪古乃和乌者留下。”兀术挥手道。

诸将施礼辞去,只留完颜亮和仆散忠义在堂上。兀术叫他二人坐了,就问起宋军虚实来。

完颜亮除了榆次阻击时在阵中之外,入太原以后,一直是仆散忠义在一线指挥,所以他如何知道?只得让仆散忠义说。

“回梁王,宋军围城之时,把住四面,连营遍地,声势相当骇人!今早,得知宋军撤离以后,末将曾派人前去查看对方营地。据估计,宋军兵力当不下十万!”,仆散忠义回答道。

虽说没法确切知道对方的人数,但军队扎营,都有一些章法,比如设了多少个军寨,每寨扎了多少帐篷,又崭者挖了多少灶坑,这都有迹可寻。借着这些线索,大致可以判断出对方的粗略兵力。

仆散忠义这个判断,跟实际情况其实很接近。只是他如何知道,这十万人马里面,有多少是正军,有多少是义军?

兀术听罢,沉默不言。西军是宋军中最能打的部队,倘若十万西军,倒是一支令人不敢小视的力量。可话说回来,徐卫有十万雄兵在手,他为何要往榆次退?大可直接来跟自己对阵!以他的本事、名气、兵力,总不至于畏惧自己吧?莫非,这里头有假?暂时确实不宜妄动,多派人马前去刺探,总要弄个心里有数,才好动手。!~!

第七百零九章 双方罢兵



第七百一十章 捷报入朝



第七百一十一章 原来如此



第七百一十二章 凯旋而归



第七百一十三章 遍植党羽



第七百一十四章 对宋求和



第七百一十五章 韩昉入蜀



第七百一十六章 归还东京

第七百一十六章归还东京

“议和?真的?”徐卫坐在他的公案后头,正喝着浓茶解刚才的油荤。不过猪油倒没迷了他的心窍,他正思索着这件不同寻常的事情。

张浚、马扩、张庆三个人都坐在他的办公堂里,因为刚吃完饭的缘故,几人都显得有些慵懒。听徐卫问,马扩道:“是的,女真人真的求和了。韩昉提出,只要我朝同意议和,休兵罢战,并中止与契丹人的联盟,他们就割还淮东,宋金两国结为友邦,互不侵犯。”

正说着,万俟卨走了进来,徐卫微微点头,他也行个礼,又和几位同僚打了招呼后坐下来,马扩不得不再把事情说了一次,最后道:“现在,韩昉就盼着大王接见。说是昔年一别,转眼十数载,好似很想念。”

“哼哼。”徐卫笑得直抖,“想念?当年他是我的阶下囚,我差点没一刀结果了他,他会想念我?”

张浚偷偷打了个饱嗝,干咳两声道:“不管如何,宋辽联合出兵,确实让女真人害怕了。此番主动求和,并允诺割还淮东,并且再不提甚么伯侄、叔侄、岁币之类,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值得一庆。”

万俟卨听到这里,皱眉道:“便是女真人想议和,也当遣使下江南,为何跑到兴元来拜会徐郡王?他们是不是……”

徐卫眉头一挑,不等他说完,立即截断道:“不管!这事根本不是我们川陕宣抚处置司能够作主的,韩昉我也没有必要见。子充,你下午,不,马上!立刻!就去回了韩昉,告诉他,有什么事直接向杭州行在说。另外,德远,你立即以本司的名义将此事上奏朝廷,今天之内,用青字牌出去。”

马扩有些意外:“怎么?大王不见韩昉?”

“我为什么要见他?”徐卫反问道。

马扩见他神情严肃,到了嘴边的话又吞回去。他本想说,就算大王你不同意议和,这使者还要见一见的吧?但突然想起,万俟卨在场,这话不好说。遂马上改口道:“也对,议和与否,朝廷自有决断,大王没有必要见他。好,卑职这就去回了他。”

徐卫作了决定,众官也不说什么,各自去忙,张庆看着他走后,站起身来,到徐卫案边道:“兀术搞什么?这议和是真是假?”

徐卫神情凝重:“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王八蛋在给我找麻烦!所以,我不能接这茬!”

张庆也面无表情:“连女真人都有所耳闻了?”

“树大招风,难免的。而且你知道兀术这么搞,除了给我找麻烦还有什么用意么?”徐卫问道。

“挑拨我们和契丹人的关系?”张庆道。

“正是!现在契丹人时隔二十年,重返东土,憋着一肚皮火想要复国,此番为金人所败,正是恼羞成怒的时候。如果此时,我们与女真人议和,得到的不过是淮东一块地盘,失去的则是一个强有力的盟友。”徐卫正色道。

张庆一歪头:“不至于吧?”

“不至于?这不是明摆着的么?我们跟契丹人是换了国书结了盟的!与金国的任何变动,都事关两国利益,如果我们单方面和女真人缔结和议,这就是背盟!你想契丹人会把这事当碗面条吃了么?契丹人恨我们的地步,不会比女真人低,之所以我们走到一起,完全是因为有女真人这个共同的敌人。倘若单方面议和,也就意味着宋辽联盟的基础都不存在了,还搞什么搞?”徐卫严肃道。

张庆抱着手想了片刻,摇头道:“娘的,战场上真刀真枪倒还爽利,这才叫杀人不见血。契丹人就在河西,把他们得罪了,第一个遭殃的就是西军。”

“谁说不是?”徐卫道。

“但这有用么?他这刚一提,我们就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张庆质疑道。

徐卫摇摇头:“我们是因为身处其中,所以明白。但杭州那些人就未必了,宋辽联盟,是我们一手搞的,朝廷几乎没出什么力,他们不会如我们这般看重,而且……这多听好?金人求和!而且还要归还淮东!我是真怕那些人脑袋一热,就答应下来!”

“有徐六哥在,他一定会阻挠此事。”张庆道。

徐卫往椅背上一靠,叹道:“但愿吧,现在也就指望他了。”

韩昉对于徐卫拒绝接见,好似并不意外,在得到马扩的答复之后,次日就告辞离开。这次极其短暂的川陕之行,并非没有收获。他回到燕京以后,不但向金帝和兀术报告了此行的经过和结果,尤其注重汇报了他在沿途的所见所闻。

川陕军民在徐卫的领导下,正鼓足干劲恢复重建。因为战争而废弃损毁的城池得到了修复,荒芜的田地被重新开垦,人们在从前的村落遗址上,筑起土墙,搭上草顶,他们现在的生活虽然仍旧可以用艰苦的形容,但他们充满希望。韩昉回去路过河东的时候,正赶上河东南部被宋军收复的州县,正在组建官府,恢复行政,其度之快,乎想象。

南朝恢复得很快,而且越变越强,如果大金国继续放任这种局势展下去,恐怕失去的就不仅仅是霸主地位了!这是韩昉给金国君臣提出的警告。

建武九年的最后一个月,有些大臣正在建议更改年号,因为“建武”这个年号已经用了九年,而且这年号也实在有些不相宜的地方。不过,皇帝赵谌却没有这个闲心,受徐卫收复河东半壁的激励,他正兴奋地谋划着下一个收复目标。

还用说么?自然是中原!东京!大宋的故都!上次折彦质北伐失利,原因不是因为宋军不能战,而是仓促行事,没有充分的准备。而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大宋和契丹人结成同盟,此番更是联合出兵,西军甚至收复了河东半壁。这就逼着女真人把他们的防御重点放在西部,中原地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削弱。而且这也在最近得到了佐证,据代理荆湖宣抚使职权的韩世忠上报,今年下半年,金军在东京一带的调动比较频繁,据间者称,有部队被调离东京,往北去了。

这个机会岂容放过?现在动旨在收复全境的北伐可能力不从心,但把目标定在中原地区,应该还是可行的吧?当然,这个想法现在赵谌还没有跟宰执大臣们提及。

“官家,用药。”沈择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个药碗,汤药在里面正冒着热气。

这里是赵谌的寝宫,此时,他正披着袍子,一手按着地图,一手握着帕,不时传出阵阵咳嗽。倒不是多大的毛病,感染了风寒而已,不过数起来,入冬之后,皇帝风寒了五六次了,而且就没有断过根。每次症状缓解之后,新的又来了。所以太医再三建议,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能操劳,彻底养好了再说。

赵谌直起身来,盯着地图道:“你看看,王师前沿距离东京才几步?竟挡了这么些年回不去。”

沈择伸长脖子看了一眼,反正地图上看起来,也就几根指头的距离。遂道:“官家且宽心,相信不几年,王师定能收复故都。”

赵谌转过身,脸色苍白无血色,眼眶也往下陷,嘴唇又干又白。他人本来就生得瘦弱,这一病更是形容枯槁,哪像一个正当青壮年的人?

端过药碗,叹道:“哪等得到几年?”说罢,这才将碗递到嘴边,喝了一口,嘀咕道“这太医开的药怎么总不见好?”

沈择也叹口气,劝道:“太医再三嘱咐,请官家安心静养,但陛下总是日夜操劳,便是华佗也没法开个药到病除的方子。”

赵谌充耳不闻,喝下药后,又看了一阵地图,感觉后前冷,鼻涕流个不停,这才回到榻上。沈择上前替他盖好被子,脸上现出忧色,就立在榻前等了一阵,见皇帝沉沉睡去,这才轻手轻却地出了门,侍奉在外头。

“沈都知,赵相来了。”一名内侍轻步入内,到沈择跟前说道。

“这时候来什么?真不晓事!他说了何事么?”沈择皱眉问道。

那内侍将头凑过来,在他耳边轻声道:“说是北面来人了。”

“嗯?女真?”沈择诧异道。见那内侍点点头,他也狐疑起来,这都快过年了,女真人还遣使来作甚?要知道,这仗一打,就不存在外交关系,难不成来贺新年?

“官家需要清静,你去告诉赵鼎,今天甭来了。”沈择道。内侍领命而去,刚一走,就听到宫里传来皇帝的呼声。沈择慌忙入内,只见皇帝用手肘撑着榻,抬起半个身子,问道:“你们在外头嘀咕个甚?”

“中人说些琐碎小事,不想惊扰了官家,有罪。”沈择搪塞道。

赵谌眉头一皱:“你休诓骗!是不是朝中有事?外头谁来了?”

“回官家,真没有,躺下吧,这见了风,容易凉。”沈择继续敷衍。

赵谌喘息着,挣扎要起来,沈择一见,没奈何,只得道:“赵鼎来了,小奴已经使人叫他回去,有事改日再来。”

赵谌一听,就责怪道:“你呀,不知轻重,赵鼎是相,无事他能来么?快,召他进来。”

沈择很为难,赵鼎的作风他还不清楚,这一进来不知道又谈到几时,正犹豫,见皇帝有些不耐了,只得安抚之后,外出传唤赵鼎。

不一阵,只见身上还有几朵雪花的赵鼎快步入内,执礼道:“臣赵鼎,叩问陛下安好。”

赵谌挥挥手:“给赵卿看座。”

沈择脸上不快,搬了把椅子让他坐下,皇帝立即问道:“赵卿进宫所为何事?”

赵鼎果然是个直肠子,开门见山道:“陛下,金遣使入行在,向我朝求和!”

本来半起身的赵谌听了这话,怔了好一阵,突然在榻上坐直身子,惊喜道:“当真?”

“千真万确!使者已经让鸿胪寺安排了,臣也亲自接见过!”赵鼎道。

赵谌大呼一口气,不停地招手:“来,来,给朕着衣。”

“陛下,不用……”赵鼎知他身体不好,劝阻道。

“哎,朕岂能在榻上见大臣?”赵谌受这“喜讯”的鼓舞,一时之间,脸上似乎都有了颜色。沈择上得前来,替他穿上衣袍,他还要坚持到外间会谈,比较正式一些,后在赵鼎沈择同声劝阻之下方才作罢。

“赵卿,快说说,具体是怎样?女真人想怎么个议法?”赵谌迫不及待地问道。

赵鼎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道:“金人承认战败,此番议和,对方只提出了一个条件,休兵罢战。”

“休兵罢战?”赵谌听到这句有些不解。

“是,但他们也作出如下让步。先,这前几次宋金和议的规定都废除,宋金为友邦,不再是什么伯侄叔侄,岁币之类也一概废除!除此之外,金归还西起虎牢关,东至宁陵,南抵襄阳,北接黄河的整个河南,以及淮南东路!”

赵谌听罢,着实被震惊了一把,失声问道:“你说什么?归还,归还河南?包括……”

“包括东京在内!”赵鼎补充说明道。

赵鼎一时显得茫然了,这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之前,他正在考虑着兴兵北伐中原,夺回东京故都,这一转眼,女真人却要拱手送回来!朕,朕是不是病糊涂了,这正在作梦呢?但看看四周陈设,就是自己的寝宫,宫内两人,一是沈择,一是赵鼎,并无半分差错!

“还有……”

“还有淮南东路!”赵鼎又补充道。

“条件就是休兵罢战?”赵谌质疑道。

“正是,除此之外,再没有旁的!”赵鼎正色道。

赵谌撑着酸痛的身子起身,他这会儿脑袋真有些晕了!河南,淮东,这可不是一州一县!而是两大地区!其中,河南对于大宋意义尤其重大!只因一个东京!那是大宋历代先帝苦心经营的所在,大宋王朝的象征!自己作梦都想夺回来的所在!更不用说,还包括淮南东路在内!Ro

【……第七百一十六章归还东京 小说文字更新最快……】a!!

第七百一十七章 包藏祸心

而现在,居然可以不费一兵一卒,一钱一粟就取回来!“任谁听到这个消息,恐怕都难以抵挡它的诱惑!又尤其是在几次感染风寒,脑袋不清楚的时候!

赵谌摸着自己的额头,一阵狂喜之后,却显得有些痛苦:“慢慢慢,这不对,这不对,女真人为什么?徐卫没撤兵?朕记得撤了呀!”

“回陛下,徐郡王早就撤兵回兴元了,哦!”提起这个,赵鼎才想起自己还忘了一件事情。。NIUBB.NET  牛bb小说网从袖中取出一本奏本,起身请沈择转呈之后道“这是前天收到的川陕宣抚处置司奏本,因为陛下染疾,所以一直留在中书。”

川陕徐卫的本子,从来都是赵谌喜闻乐见的,所以他一接手后,立马翻开来看。奏称,十月,金粱王兀术派遣韩昉至兴元,首提议和。但宣抚处置司没有权力处置这个事,所以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