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抗日巾帼-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天以后亚男他们终于知道了任务是什么,在孙长胜师长的领导下,他们一群人准备攻打日军驻扎在百灵庙的据点。
日本人把那个地方修得很坚固,还弄了好多个机枪手掩护,易守难攻,孙长胜亲自到敌前指挥,然后给亚男、严小龙、严大贵三人定了任务,留在自己的位置打敌人的显眼目标,如果见到有拿刀的日军指挥官,优先打击!
亚男三人在其他战士的带领下先到了指定地点埋伏好,然后在战斗打响以后开始狙击敌人。老实说,在这种大规模的战斗里面,他们三个能起到的作用很小,国民党这边每向前一步,都是用战士的尸体堆积出来的。
严小龙刚开始就忍不住了,砰砰砰地开枪,打掉了防守的几个日本兵,不久以后严大贵也开始打击了,可是老实说,他们毕竟没有进行过正经的狙击培训,虽然也能杀几个鬼子,但是对整个战场来说作用不大。
而且,他们的目标暴露了,日本人防上了狙击手,向着他们两人所在的地方集中火力,打得他们抬不起头来。
亚男一直都在等待机会,没有动,她心中决定了要干一票大的!现在中国人可以算是才刚刚开始抗日,日本人还很看不起我们,没有什么警惕性,这个时候是击杀日本高层指挥官的最好机会!错过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以后的他们肯定会提高警惕,不可能从着装等方面轻易区分清楚他们,不会像现在这么容易。
可是在亚男旁边的那个战士急了,说道:“虎子兄弟,你倒是快开枪啊!下面都打成什么样了?你是不是怕了?”
“别吵!”亚男吼道,“别打扰我!忘了孙旅长怎么交代的吗?你得听我的!”那个小战士瘪瘪嘴,然后很不屑地坐在地上,啃起了一个草根。
转眼间,亚男就看到了一条大鱼,一个日本大佐!
于是亚男激动地说道:“快撤!”那个人一愣神,没有走,亚男也没有功夫和他磨叽,找准机会开了一枪,那个大佐应声倒下,然后亚男拉着还愣在那里的小战士一路狂奔,离开了那里。
小战士说:“虎子兄弟,你跑什么啊?”
亚男笑眯眯地说道:“他们长官都被我给打死了,当然要快跑了,不让咱们就没命了,炮火肯定立马轰我们刚刚在的那个地方!”
小战士惊讶地说道:“你怎么知道就打死了?”
亚男嘿嘿一笑,说道:“我那个子弹可是加过料的,打中了他他就别想活了!”
小战士看着亚男的笑脸一哆嗦,妈呀,这家伙还会用毒啊!以后可不敢惹!
正文 大捷之后
第二十章大捷之后
亚男一看那个小战士的表情就知道他误会了,于是说道:“你别怕啊,我可不是大夫,也不会弄毒药什么的,只是在打子弹之前先在我的头发上擦了擦而已,我都已经十天没有洗头了,嘿嘿。”
“这有什么?难不成在大人之前先把子弹在自己的头发上擦一擦,那个人就一定会死?”那个小战士不屑地反问到,对亚男的说法嗤之以鼻。
亚男噎住了,不知道怎么和他解释,先在貌似是有人研究出“细菌”这种东西了,可是和这个小兵解释他能听懂吗?其实亚男的做法是有科学道理的,头皮上有很多细菌,被这样的子弹打中身体,死亡的几率不能说是百分之百,也至少能达到百分之九十,这个她在前世当趣闻研究过的,没想到先在能用上。
可是她却只好笑嘻嘻地解释道:“嘿,大哥,你不知道,这个是我的拿手好戏,只要用子弹在头皮上一擦,就打得特别准!”那个小战士明了地点点头,亚男无语,她也不是想用迷信那一套来忽悠人的,完全是迫不得已啊!
然后那个小战士想起洗头的问题了,说道:“唉,虎子兄弟,你可要注意个人卫生啊,我们军队里有规定的,一个星期就得洗一次澡,还要按时理发,你别让军务长抓住了啊!”
亚男心里暗道:我还想天天洗澡呢,这不是没条件吗?一边要顾及山林野地没有洗澡的地方,一边还要顾及不能让人看见我洗澡,也不能和你们一样去大澡堂里面洗,我容易吗我?
悲哀地看着自己已经凝成一条一条的油腻腻的头发,忽然感慨道:就算是斯内普教授,也没有这么油的头吧?看来以后我的人生是离不了帽子了!
百灵庙一役终于打胜了,消灭了300多敌人,其中有日本人的尸体20余具,伤敌600余人,俘虏400余人,可是35军牺牲的人也不少,损失比起战果来只多不少,但是这场战争还是造成了轰轰烈烈的影响,全国上下都沸腾起来了。
一时之间,傅作义成了英雄,35军成了英雄,孙长胜成了英雄,就连阎锡山也被扣上了“抗日将领”的帽子,全国上下一片欢腾。在收到消息,日本方面参加百灵庙战役的指挥官胜岛芳角伤重,不治身亡之后,大家的热情就更高了。
钱和物资不断地捐到绥远来,就连一向抠门的阎锡山,都以他母亲的名义捐了87万元!既然他都已经出手了,他手下的那些人也坐不住了,纷纷开始慷慨解囊,捐一万的有,两万的有,最多的一个捐到了4万,筹到了很大的一笔钱。
不止是晋绥的人民激动振奋,进而捐款,全国上下都掀起了捐款的热潮,特别在《大公报》和《申报》的大肆宣传之后,上至国民政府主席,下至乞丐□,名义不捐款的。亚男甚至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消息,说一个女人,她未婚夫在绥远抗战中死去了,她便自杀相随,还留下了遗嘱,把她的所有财产都捐出来。
就连远在南洋的陈嘉庚等人听说了绥远抗战的事迹,都捐了钱出来,看来大家对抗日还是很支持的,都期盼着一场大胜啊!
可是想到了国民政府的**,亚男偷偷地叹了一口气,这些捐款不知道会弄到什么地方去,不知道在前线的这些将士拿不拿得到啊。
还是《申报》的人比较聪明,亲赴前线来劳军,顺便带来了从上海募捐来的十万元钱,既得到了第一手资料,又保证把他们捐的钱送到了前线,真是一举两得。
记者来了之后当然要采访了,英雄傅作义、孙长胜、孙兰峰肯定是跑不了的,被问了一个底朝天,所有细枝末节的事情都被挖出来了,可是让亚男没有想到的是,居然还有记者找到了她!
原来她打死胜岛芳角的事情不知道被谁传出去了,记者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就想报道一下她这个十一二岁的“抗日小英雄”,很有噱头啊!
可是她却为难地皱了皱眉,其实她并不像出名,那个时候为了害怕严大贵、严小龙、张秉义上了报纸,还特意嘱咐他们不要在记者面前乱说呢。因为她早就明白了跟着国,民,党是没有出路的,迟早还是要去投奔共,产,党的,那边审查比较严,还是低调一点儿比较好,万一以后挖出来他们曾经在国,民,党的军队里面呆过,给他们处分怎么办?
可是拦得住他们说话可拦不住他们照相啊,这个时候照像可是个稀罕事,没有记者哪里有相机?而且胶卷这么贵,给你照一张是抬举你,谁不想留一张照片?
亚男不愿意留下自己的照片,可是张秉义拍拍她的肩膀,说道:“虎子,别闹别扭,这个机会可是我好不容易才和刘记者求来的,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唉,这仗还不知道能打到什么时候呢,万一什么时候我们光荣了,也能给活着的人留个念想啊!”
“秉义哥,你别说这么不吉利的话!我们不会有事的!”亚男焦急地叫道,可是严小龙却在一边摸了摸她的头,说道:“虎子,你张大哥说得对,前几天打仗你不是没看见过,好几个人头一天还在和我聊天呢,没一会儿就躺下了,去吧,别闹了,啊!”
叹了口气,亚男收起了她的别扭和算计,好好地照了一张“全家福”,相片的效果很不错,把他们四个都照得很清楚,美中不足的是其他三个人都笑得很开心,只有亚男是面无表情的。
为了这个事情,严小龙和张秉义笑了她好几回。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为这次大捷开心的,比如蒋介石。这倒不是说他不希望打赢日本人,而是绥远的这场大捷乱了在陕西“剿匪”的东北军的军心,他们现在完全没有“剿匪”的心情了,纷纷闹着要奔赴绥远抗日呢,他们也不想内战,他们想当民族英雄,一血他们身上背负着的骂名。
不止下面的战士军心动摇,张学良和杨虎城也坐不住了,给蒋介石发了好多分请战的电报,表了好多次决心,蒋介石觉得情势很严峻了,于是决定到西安去一趟,稳定一下军心。
当看到报纸上蒋介石飞往西安的消息以后,亚男的心里很兴奋,现在已经是1936年的12月份了,蒋介石又飞到了西安,这么说“西安事变”要开始了,国共合作也要开始了!
可是兴奋了一小会儿以后她又泄气了,现在“西安事变”发不发生和她也没用什么关系,她还不是只能看看报纸,难道还能跑到西安去围观吗?好好练好枪法,多打几个日本鬼子才是正经事呢。
正文 西安事变
第二十一章西安事变
一眨眼就到了1936年的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的华清池扣押的蒋介石,进行“兵谏”,逼蒋抗日。并且通电全国,还给阎锡山、傅作义、李宗仁、白崇禧等有实力的地方军阀发了通电,希望大家可以团结起来抗日。
加上那个时候阎锡山的山西就在陕西旁边,他本身是最有实力的一个,又是如日中天的“抗日名将”,所以张学良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可以支持他们的这一次活动,专门派人坐专机到了太原和阎锡山商谈这件事。
当报纸上登了这些事情的时候,大家都人心惶惶的,支持的有,反对的也有,吵个不停,一双双眼睛都紧紧地盯西安,想知道这件事最后会怎么解决,想知道蒋介石会不会丢了小命,想知道抗日统一战线能不能结的成。
亚男无奈地叹了口气,想起了以前看过的有些人对中国人的评价“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可不是吗?一有外敌的时候就怂了,打匈奴、突厥、蒙古、金人、满人的时候,朝廷里不都是充满了斗争,将军们在外面拼死拼活的,可是只要仗一打完,马上那个将军也就完了,会有无数的人跳出来说出他的无数缺点,然后卸甲归田。
现在也是这样的,只不过是小胜一场而已,甚至都没有把日本人完全赶出华北,仅仅是阻挡了一下下日军南下的步伐而已,这么多事情就闹出来了,就开始乱了。
其实,西安事变在历史上的评价好像挺高的,如果没有这件事,可能抗日统一战线结不起来,可是它貌似也没有多大用吧,蒋介石好像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但是没有什么实际行动,一直等到七七事变以后才真的和共,产,党合作了一下的。
加上现在中日不开战了,他们四个留在傅作义的35军也没有仗可以打了,于是就亚男就想和自己的家人一起撤了,继续他们打鬼子的个人事业,不用在这里被军队拖着。
可是张秉义和严小龙不是很想离开,他们是热血男儿,喜欢军队里的这种气氛,于是想留在35军里,再加上孙兰峰旅长对严小龙他们四个都比较器重,军队里的气氛很好,于是他们就更不想走了。
叹了口气,亚男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劝他们,于是就这么在35军里呆了下来,近看西安事变是如何解决的。
阎锡山对于这件事很不看好,和自己的幕僚商量了一下以后,发了一个措辞严厉的“五乎”电报:来电均诵悉。环读再三,惊痛无以。弟有四个问题质诸兄等:第一,兄等将何以善其后?第二,兄等此举,增加抗战力量乎?减少抗战力量乎?第三,移内战为对外战争乎?抑移对外战争为内战乎?第四,兄等能保不演成国内之极端残杀乎?(注一)
张学良等人收到了这封电报以后愤怒异常,直骂阎锡山!
南京那边也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战,还有人建议将蒋介石先从西安转移到太原,然后再好好谈判。
可是可能吗?张学良和杨虎城做了这件事以后是把身家性命都豁出去了,再加上阎锡山发了这么一个很不支持他们做法的电报以后,恨他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再把蒋介石交给他?
这个时候共,产,党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周恩来奔赴西安,进行调停。当看到报纸上这个消息以后,亚男激动异常,周总理!活生生的周总理啊!而且就在不远的西安,她多么想奔到那里去看看这个历史上的伟人,也是她的偶像。
可是当她的想法说出来以后,张秉义哼了一声,说道:“你就做白日梦吧,就你这样的,就算到了西安,也见不到那个什么周恩来!”
亚男没好气地白了他一样,可是也毫无反驳的话语,因为他说的的确是事实。亚男气的直抓头,为什么非要留在这个国民党的军队里?她愁死了,真想快点儿离开,就算不去投奔共,产,党的军队,自己单干也行啊,总比留在这里好!可是严小龙和张秉义怎么就这么喜欢这里呢?就连严大贵也喜欢,真是想不明白!
周恩来去了以后,局势缓和了很多,气氛也没有那么严重了,于是阎锡山的脑袋也活了,想攫取和谈的果实,往自己的脸上也贴上一点儿金,于是给张学良发了电报,先派人到西安去加入和谈。
可是他的想法却被张学良冷淡地回绝了,告诉他西安最近天气不好,不适合飞机降落,坚决拒绝他的人到西安去。
张学良对他的属下愤愤地说:“好汉做事好汉当,我不请阎锡山那样的客。联共抗日的事情早和他说过,他表示赞同和支持,可事变爆发后,他的回电用了好几个‘乎’字,满篇责备,毫无半句同情,并把这个电报送给南京,他打得什么算盘?这样的人不能共事,不能让他投机取巧!”(注二)
于是阎锡山和全国人民一样,只能干瞪眼看着西安那边的情势发展。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蒋介石安全回了南京,国共统一战线建立了。全国人民都在欢呼,亚男却叹了口气,她除了知道现在大家知道的这些情况,还知道张学良和杨虎城被蒋介石抓起来了,关了一辈子。在国民党失败以后,蒋介石非把杨虎城杀了才去台湾,而张学良则继续被他带到台湾去关押,关了一辈子。
亚男不知道要怎么评价张学良,说他软骨头、没骨气吧,他又冲动地弄了这么一个西安事变,说他有勇气吧,那个时候他却让东北军一枪不发地离开了东北,总之很矛盾。不过他这么一个大好的青年,真是可惜了,如果蒋介石现在让他上战场的话,也能杀伤几个日本鬼子吧,那样就不枉此生了啊!
想到这里以后亚男忽然笑了起来,想到了劝服自己的家人离开军队的办法了,打入本人啊!
于是,亚男严肃地和家里人谈了谈话,问他们初衷是什么?亚男严肃地说道:“爹、哥哥,张大哥,我们离开村子不就是为了打日本人吗?现在呆在这里算个什么事啊?看样子军队和日本人一时半会儿是打不起来了,我们守在这里干什么?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多杀几个鬼子呢?是不是?万一鬼子的军队又打回来了,我们再加入军队不就好了,这有什么难的啊?”
虽然在军队呆得很开心,可是这么长时间没有打仗了,严小龙和张秉义的心里也不好受,现在听了亚男的话以后心里又痒起来了,这样的安稳日子真是一天都过不下去了,于是便咬咬牙听从了亚男的建议,和孙兰峰辞行。
孙兰峰当然舍不得他们几个苗子走,但是看他们意志坚决,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是狙击枪可是好东西,不可能给他们带走,于是给四人一人一把三八大盖,还给了他们好多子弹,嘱咐他们多杀几个日本人。
而和他们一起从太原过来的3个人,一个战死了,两个加入了35军,和他们分道扬镳了,他们又变成了以前那个四人抗日小团日,不过武器装备却升级了,简直是“鸟枪换炮”啊!
注一:历史上阎锡山的确在西安事变以后发了这封电报,惹怒了张学良。
注二:此处张学良的话为史料记载,摘自《乱世之狐——晋系军阀全传》
正文 打游击战
第二十二章打游击战
国,民,党和日伪军的军队在绥远对峙了起来,虽然大的战役没有,但是小的摩擦不断,很多东北、华北的汉子们都拿起了枪走上了抗日的道路,亚男他们一家四口只是其中的一小撮。
只是比起其他组织来,他们的装备更加精良,枪法了更好,经过几个月野外的实弹培训,张秉义的枪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好的射击手也许真的需要那么一点点天分吧,不管他再怎么刻苦努力,他的枪法比起严家三人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而且随着亚男和严小龙的不断成长,这个差距还在逐渐拉大。
不过个人毕竟比不上组织,好多东西都没有办法筹集到,盐巴他们还能偷偷地在集市上买到,可是子弹他们实在是没有办法补充,就算有钱也买不到。
等他们快要打完孙兰峰送的子弹以后,严大贵一拍大腿,说道:“我我们回家去吧,家里的鬼子虽然没有这么多,但是也不少,在绥远这里我们人生地不熟的,买不到子弹,回家以后还能找找熟人。而且,你娘、秉义爹和乡亲们的忌日也快到了,我想回去拜祭一下他们。”
大家都点头同意,然后千里跋涉,回了山西。
离开山西老家已经整整一年了,再次看到烧成焦炭的村子,一行四人的心情都很沉重,沉默地拜祭了亚男娘和同样死去的乡亲们,他们再去到了张秉义爹的坟头给他烧纸。
去年埋他的时候,张秉义和严家三人还不是很熟,彼此之间都在互相防备,可是现在不同往日了,一年以来的出生入死让这四个人亲如一家,严大贵跪在秉义爹的坟前,举着一碗白酒说道:“张大哥,虽然你生前咱们没有见过面,但是我知道你是条汉子!你儿子秉义也是条汉子,带种!这一年来杀了不少鬼子给你报仇了,你在九泉之下就安心吧。我严大贵在你坟头给你放下话了,一定把秉义当成我的亲人照顾,他不会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世上的!”
说完之后严大贵把那一碗酒到了一半在秉义爹的坟头,再喝下了半碗,当是定下了这个承诺。
一向成熟稳重的张秉义看到此情此景,也禁不住留下了眼泪,只是他没有再对严大贵说什么肉麻的话,把眼泪悄悄地擦掉了。他心里知道严家都是实诚的人,除了亚男时不时会冒出点什么奇思妙想之外,严大贵和严小龙都是一等一的老实人。只是虽然亚男脑子聪明,也继承了严家的特点,说出去的话就会守信,一口吐沫一口钉,并不因为年纪小脑子活就不像个男人。
只是他常常很无奈地想到:这么一个极灵的孩子,看起来怎么这么傻呢?特别是他一笑起来的时候,简直像个二愣子似地,不了解他的人屡屡被骗,他自己不也曾经被整的很惨吗?
如果他能活到现在,那么就能找到一些词汇来形容亚男这样的人,比如是说“厚黑”,或者是“扮猪吃老虎”。
其实是他想多了,亚男并没有他想像中的那面聪明,那些“奇思妙想”都不是亚男自己脑袋里想出来的,而是她学到了几十年来人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她学习能力那么强是因为那些东西她原本就懂。所以亚男本质上还是一个憨厚实诚的孩子,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多心眼。
不过这个误会其实也是无伤大雅的,他们现在已经是亲人了,彼此之间不用再互相算计什么的,所以看得准不准也就无所谓了。
拜祭过亲人之后,他们继续留在了大青山里打游击,住在以前那个休整好的山洞里,恢复了之前的那种生活。
其实在离开之前,他们去绥远、太原一带为的也只是探路而已,现在路也探好了,枪也淘换回来了,日本人也打过了,可以好好地留守在家里打“阵地战”了,守卫自己的家园。
离他们不远处的牛头寨在一年前因为种种原因散了,可是等他们回来以后却发现它又聚集起来了,他们可忘不了和这个土匪窝子的深仇大恨,于是头一个目标选的就是牛头寨!
他们发现除了他们之外,牛头寨似乎还有另外一拨敌人,可是那根本不影响他们的计划,他们也没有和那一拨人联络过,只是自顾自地消灭着寨子里的土匪,用如神的枪法不断地收割者土匪们的生命。
那些牛头寨里重新聚集起来的土匪们没坚持多久就又逃散了。
正当他们发愁下一步干什么的时候,那伙牛头寨的敌人们找上了他们四个,原来那伙人是一小股来探路的红军部队,领头的是一个排长,叫做王朝忠。他们的任务是来打探山西的情况,并且消灭沿途的小股土匪的。
严大贵和这个朴实的汉子王朝忠很聊得来,赞赏地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你们真厉害啊,这么几个人就敢来挑牛头寨,真够胆!”
王朝忠也在那里笑呵呵地说道:“这又什么?说起来真是丢人,你们才四个人,消灭的胡子就比我们二三十个人消灭的还要多!”
“我们就是这儿的人,地形熟,不像你们,人生地不熟的。”严大贵说道。
“老大哥,其实我也是这一片的人,我家就在香菜塘村,离着就几天的路程……”之后他们BLABLA地就聊开了,成了惺惺相惜的朋友。
王朝忠继承和发扬了共,产,党的特点,游说严家四人加入队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可是思前想后之后,严大贵还是摇头拒绝了他好意,四个人还是单干。
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