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流放公主-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大笑起来。并且,这一笑起来还就止不住了,令得重伤未愈的凌封十分不满,抄起树枝就敲若忆的头。两人你打我跑,一来一去的好不开心。
在活宝凌封的陪伴下,若忆在冷宫里原本单调无趣的小日子变得无比欢乐起来。
一日,坐在枯树底下晒太阳的凌封回忆起了那日在宫中被大内侍卫们合围后受伤的过程,心口好像被小猫挠似的难受,一股忿忿之气难以抒发,于是他便捶地,搅树叶,扔树枝。最后竟是拖着正在练琴的若忆,硬要和她细细说出当日的情形。
凌封:“那日,我本已要逃脱了。”
凌若忆:“最后被抓的都这么说。”
凌封:“结果我刚把那些侍卫耍了一通,临走的时候居然有一个身穿白底蓝边长袍的人过来拖住了我。”
凌若忆:“是不是只有那个穿白底蓝边长袍的人才是侍卫,其他的人都是宫里的小太监?”
凌封:“你还听不听!”
凌若忆:“听!听!”
在愤恨的吼了正蹲在他旁边的若忆一句之后,凌封终于得以好好的把话说下去:“没想到那人年纪不大,倒不是个花架子。可他的手段却很是阴毒,竟然趁那些侍卫缠住我的时候给了我一掌一脚。你真有本事就别以多欺少啊!”
“……”
凌若忆本以为高手都是高深莫测,深藏不露的,飘飘似仙,少言寡语的。但认识凌封之后,这一认知似乎是被彻底颠覆了。
能够无事在皇宫里四处转悠,转悠得把宫中地形,各地守备力量都基本摸透了。就算是被宫中侍卫发现,在几大宫内高手的合围之下也依旧可以带着伤甩掉追踪,一路跑到冷宫。这样的人……光是想想便能估计出他到底有多厉害了。
而凌若忆的武功本是跟着在冷宫内千秋万代一统江湖的武痴,殷妃娘娘学的。虽融会贯通得不错,但和凌封一比,到底还是差得太远了。
可……就算是如此,凌若忆还是完全不相信凌封这样的人会是当世的绝顶高手。因若忆的态度而心怀不满的凌封为了向若忆证明自己的实力,闲来无事之下便开始教授若忆落跑的功夫,并令她获得了超乎想象的突飞猛进。
那……为何要先学习落跑的功夫呢?因为,只有那样才可以去御膳房偷东西吃,去太医院偷好药,又去浆洗房偷得过冬用的被子和衣服,过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在凌若忆说出自己的这一愿望时,凌封曾大笑三声。因为凌封认为若忆即便学了落跑的功夫,也未必会有在宫中行走而不被发现的随机应变变之能,说不定会在顷刻间引来一堆大内侍卫,而后被抓。至于是被当做奸细而杀还是遣送回冷宫,那就不得而知了。
此言一出,立刻换来凌若忆的反驳,嘲道:“你说的那个在顷刻间引来一大堆大内侍卫的人难道不正是你自己么?”
俗话说,打人打脸,骂人揭短,凌若忆这一句恰好说到了凌封的痛处,令得凌封的心口复又好像被小猫挠似的难受,并一股忿忿之气复又堆积在胸中难以抒发,于是继续捶地,搅树叶,扔树枝。
有人说话有事儿干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一个多月之后,努力提升了自己落跑功夫又记熟了凌封所画宫中地形图的凌若忆踏出冷宫,陆陆续续的从宫里顺了许多东西回来。
凌封本以为若忆说要在他的伤养好之前先去宫里“采办”日用品的想法只是说说而已。从小都在冷宫里长大的小姑娘哪会有这样的胆子。于是他只是依照自己的记忆,装模作样的给凌若忆画了个宫中的地势图,告诉她到御膳房怎么走,到浆洗房怎么走。没曾想……他居然是错误低估了一个天分如此之高的好苗子。
按照凌若忆的说法,她好歹也是皇帝的女儿,就算是按照最低的月俸标准,这十五年来皇帝也不知短了她多少东西。于是她在皇宫里顺任何东西的时候,心中都是抱着“我的,我的,本来就是我的,全部都是我的”这一强大信念。
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之下,凌若忆居然是在一个月之中神不知鬼不觉的从宫内顺来了许许多多的衣服被子,暖手炉貂皮大衣狐皮斗篷这类的过冬用品和每日所需的精致点心,美味小菜。
凌若忆本就是在长身体的年纪,却因为长年在冷宫之中,营养不良,从而光身高就要比同龄人矮上一截,就更别说那仿佛远在天边的婀娜身姿了。但就在这伙食猛然转好的一两个月之间,她的身高竟是抽长了许多,令凌封倍感欣慰。
凌若忆在宫中的四处奔走不仅令自家院落能够达到温饱线以上,就连平时和若忆关系不错的几宫娘娘也得到了分发。
至于太医院,由于凌若忆并不识货的关系,也就不去此类防范级别较高,又很容易偷到无用之物的地方,转而将这块区域划给凌封,令他在伤好之后就速速弄点即使是少了些也不会引起注意的药回来。在若忆一日比一日热烈的视线攻势下,受到惊吓的凌封不得不再三保证他的伤很快……很快就会好,就会好的……
北疆战急
“郁儿,这是塞北递来的折子,你也来看看。”
说着话的男人声音浑厚,约莫五十来岁。那是一名在多年的征战杀伐之后敛去了戾气的脸庞。有着岁月侵袭后的影子,有着昔日百战将军的气魄,也有着为了天下太平而日夜操劳的疲倦。
此人正是大尧的开国皇帝,尧开宗蓝潜渊。在他身边接下折子的是一名身穿白底蓝边长袍的少年将军,丰神俊朗,相貌极其出众。他将开宗皇帝喊为父皇,一举一动之间却又显得极为恭敬。仿佛,他们并非父子,而是君臣。
蓝郁听到皇帝所言,上前一步以双手接下折子后又退回一步将其打开阅览。
那是一封由塞北驻军军部快马送来的折子。算上今天蓝潜渊收到的这封折子,这已经是本月由塞北驻军军部发来的第三封折子了。说的大致是突利各部近来在边境地带的屡次犯禁。其气焰之嚣张,作所为之恶劣,令边防军将领不堪忍受。
无奈草原突利各部的行动之迅速,来去之无踪又并非尧国军队所能企及的。突利君烧杀抢掠之时,尧国军队无法立刻行动给以回击,反应过来之后又不敢追敌深入,这令得二十万边防军又气,又恨,也同样令得边境地带的大尧子民苦不堪言。
眼见着寒雪已然飘落,可塞北的二十万将士又不能回家与妻儿一同过年了。其中的各种滋味,于马背上打下江山的蓝潜渊又岂会不知?
“儿臣愿领兵十万,将突利主力驱逐于塞北边境五百里之外!”
看完奏折后,蓝郁立刻下跪向开宗皇帝请战,却听这名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昔日将军突然以掌重击石桌,怒道:“你明明知道这并非朕所愿!”
听到当朝皇帝的怒声责问,身着白底蓝边长袍的少年将军却未见丝毫惶恐。待到石桌被重击后的“嗡嗡”声响停歇之后,他才继而不卑不亢的开口道:
“可儿臣所能为父皇做的……就仅仅只是这些了。”
蓝郁的回答令开宗皇帝不置可否的轻声叹了口气。他拾起先前在震怒之下丢到地上的折子,拍了拍上面的灰,一边看着,一边缓缓的迈开步子,在后花园的一处入口隐去了身形。在那一刻,仿佛已无法从那个颓败的中年男人身上找到昔日百战将军的影子。
蓝潜渊离开之后,一名身着浅黄色锦衣的青年便从后花园的另一边走了进来。看到在地上跪着的蓝郁便想扶他起来。谁知,蓝郁竟是不着痕迹的避开了那名锦衣青年的动作,自行站起身来。
锦衣青年看到蓝郁的动作后随即挥了挥手道:“父皇早就说过了,你虽只是他的义子,但在他的眼里,你却比他的亲生儿子还要更亲,你这又是何必呢。”
锦衣青年名唤蓝世绩,是为开宗皇帝的原配夫人所出。其母在天下平定之前就已红颜陨去,开宗皇帝却因对而对他倍加恩宠。开国之初,便将其立为太子。
蓝郁听到蓝世绩的话语,并未回答,而是眉头紧锁,想着方才的事。良久,蓝郁望着开宗皇帝离开的那个方向,回忆起那本奏折上所写的内容,喃喃的说道:
“太子殿下,父皇……可能真的要令大尧与突利和亲了。”
和亲,那并不是一个对于大尧而言太过陌生的词。事实上,突利的来使在多年前曾带着羊群马匹来到天朝求一门婚事。希望大尧能将一名宗室之女嫁与他们的可汗,令得突利能与大尧结为世亲。但当时大尧朝廷对突利的过分轻视令得开宗皇帝拒绝了来使的这一请求。
这使得突利可汗恼羞成怒,并进而变本加厉的年年进犯大尧的边境地区。这群游牧民族的轻骑快马简直是来去无踪,抢了就跑。再加之他们逐着水草而居,也可算是居无定所。这令得朝廷的正规军很难找到并消灭他们的主力,对其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更何况……朝臣们似乎大多都不希望倾举国之力与这支来去无踪的游牧民族开战,使国库空虚,国力下降,外姓得以乘虚而入。
所以,和亲一事又被朝臣们旧事重提。
连日来,朝中一众大臣已就与突利之间是战是合而吵得不可开交。主合的基本是文官,主战的又基本是武将。这几日间,双方阵营的官员不知已给皇帝上了多少折子了。而开宗皇帝之前所拿起的,正是主和派里的文官之首所写的折子。
“你早就知道父皇欲与突利和亲?可你又为何向父皇请战?”
“太子殿下谬赞了。”
“你既不愿说,那我就替你说出来。你知父皇不愿与突利和亲,却又不得不与突利和亲。既然父皇之意已决,无论你说什么都不可能令他的决定有任何的改变。所以,你才会向父皇请战。我说的对吗?蓝郁,你是个聪明人,如果我的弟弟们都能像你这么聪明,恐怕……我这个太子就不会当得这么舒坦了。”
锦衣青年笑盈盈的看着蓝郁,说了这么大一通就等着这个从小就异常严肃的儿时玩伴变脸。果不其然,蓝郁听到锦衣青年所说的话语,感觉自己的头都大了,这便皱着眉头大喊锦衣青年的名字,令得大尧的太子殿下狂笑不止。
“谁让你之前连叫了我两遍太子殿下,我娘又没给我起名叫太子,更没给我起名叫太子殿下。”
说着,蓝世绩又给蓝郁的肩膀上来了一拳,两人这便过起招来。
蓝世绩和蓝郁,他们一人为当朝太子,平时虽是吊儿郎当不理朝政的样子,却是从未出过什么能让人揪住说事的差错,稳稳当当的坐着太子之位,他人根本无法将他的位置撼动半分。另一人则为开宗皇帝旧部,大将傅战捷的遗腹子。天下未平之时,大将傅战捷为了助开宗皇帝突围,亲族几乎全死,而他自己也死在了那次突围之中。
因此,开国之后,蓝潜渊就将傅战捷唯一的儿子收为义子,赐予国姓,并将其带在身边教导,待他可谓比亲生儿子还要亲,令得一众皇子在暗地里嫉妒不已。可蓝郁虽获此荣宠,却从未以皇子自居,反而不骄不躁,待一众皇子公主都十分恭敬,宽人律己,处事亦谨慎非常。
此二子俱为这一辈之中最得开宗皇帝青睐的人,而群臣百官都猜不准的圣上心思,竟是被他们二人一语中的。
自那日之后,开宗皇帝便在次日的早朝之上一锤定音,说出了他欲择一宗室之女下嫁突利可汗的决定,令户部即刻准备与突利的和亲事宜,并派遣使者出使突利。
朝中的这一惊天变故,缩回冷宫里过冬的若忆与凌封自是不知。
在凌若忆落跑的功夫以如此迅猛的速度精进之后,凌封自是逃不了被凌若忆缠着教别的功夫。
在两人相识之初,凌封曾问过若忆,为何她的手中会有他们月族人才会打的月牙刀。当时的若忆未有回答。然而,在那之后她又主动将旧事重提,并告诉凌封,她的母妃不疯的时候说过她以前是很得宠的妃子。所以,这把藏着月牙刀的“思卿”很可能是那个时候皇帝赏赐给她母妃的。
对此,不记得族里曾有将月牙刀作为贡品进献给大尧朝廷的凌封虽觉得疑惑,却还是觉得自己和若忆十分有缘,因而教授她使用这把月牙刀的技法。
“月牙刀和其它兵刃最大的不同是……它并非正面迎击敌人攻势的武器。”
“即使是以它和敌人的兵刃正面相击,你也要在对方碰到月牙刀之前就先行开始将对方的力劲卸去。”
“月牙刀的特殊构造可让你以柔劲将对方施加予你的那份力劲反向归还给那人。”
“在与敌人的过招之中,你要巧妙的运用到内月弧以及外月弧。”
凌封先是令若忆手执他的佩剑向他攻来,而凌封自己则拿着若忆的月牙刀,一次又一次的演示着他所说的诀窍。演示了一次之后,就将月牙刀还给若忆,再自己持剑向若忆攻去,令她在兵刃的互相往来之间感受那份柔劲在对峙间的奇特感受。
仅半天,就令凌若忆觉得收获颇丰。十几天下来,她更是进步到了令得凌封惊讶非常的程度。凌若忆对于月牙刀的舞动轨迹似乎有着天赋般的直觉。仿佛……她的身体里天生就流淌着有关月牙刀的记忆,就好像游牧民族的孩子生来就会骑马一般。
“第一次见你的时候,你已经能够把月牙刀使得不错了,很难相信你是一个人摸索过来的。”
听到凌封此言,若忆摸摸自己的鼻子,笑了。她向凌封回忆起了自己练习,摸索如何舞刀的过程。
“其实我第一次耍刀就把自己弄伤了,流了很多血。所以后来我就学乖了,用布料把刀包起来,刀刃的地方用木炭涂黑,每天练完之后就检查自己的身上有没有黑痕……”
若忆一句一句的说着,凌封则静静的听着。良久,他犹豫的问道:“你一个在冷宫里长大的女孩,为什么会想到要学武?”
听到此言,凌若忆给了他一个神采飞扬的笑容:“我不会永远都待在冷宫的。总有一天,我会出去,然后活得比任何人都要好,都要开心。虽然不知道何时能用到,可学一些防身的功夫总比做个永远都只能等着别人来保护自己的弱女子要好得多。你说呢?”
“那你……想不想出去?如果想的话,我可以带你出去。”
琴声扬
“那你……想不想出去?如果想的话,我可以带你出去。”
本就知道这样的人不会被区区一个冷宫困住,但在听到若忆说出那句话之时,凌封还是心下一暖。可话才说到这里,凌若忆住的小院子里就又传出了疯癫的嘶叫声。
“琴!我的琴到哪里去了!陛下来了!我要弹琴给陛下听!听……听……”
听到这个声音,若忆和凌封迅速的互看一眼,而后急忙把抽出来的月牙刀又装回思卿琴中,运上轻功跑回仅留有一缕月光照亮的小屋。
凌封在屋外的院子里等着,若忆则抱着思卿琴,趴在地上小心不被发现的匍匐前进,一路匍匐着把琴放到了已垫厚不少的床上。而后又回头向正在后院里等着的凌封做了一个手势,两人一起朝对方点了点头,几乎在同时以不同的角度向桌上的红烛处扔出一块打火石。两块打火石在烛芯处相击,产生的火花点燃了红烛。
在烛光妆点了这间破旧漏风的屋子时,凌若忆已悄悄跑回了后院,和凌封一起趴在窗户上看着屋内的情形。只见若忆的母妃喜极而泣的抱起思卿琴,拨动起了琴弦。不久后,寂寥的歌声便随着琴音一同传出。
“为君夜夜镜梳妆
夜夜换来一片微凉
种在心中满是慌
留在指尖慢慢荡漾”
屋内的可怜女人是这样无知无觉的唱着这首满含哀怨的歌。她似乎已不记得最初的心情,只余琴声为她诉说已永远浸染在她的心头,再消不去的痛。唱着,唱着,若忆的母妃竟是发出了一如少女般的笑声。似是回忆起了什么,与憧憬有关,与幸福有关。
但那每一声笑,都让听者的心情更沉重一些。到了最后的时候,若忆竟已不忍去看,而是背靠屋子的外墙,缓缓地坐了下去,抬头看着那轮明月替屋内的可怜女人唱完了那一曲。
“无言只闻琴声扬
跌落一片零碎琳琅
再为君把酒暖上
再听一曲也是无妨”
一个毫无杂质杂质的空灵声音响起,直至琴声渐歇。一直都在旁看着的凌封转而将视线移向了身边的人。
“为君夜夜镜梳妆,夜夜换来一片微凉……再为君把酒暖上,再听一曲也是无妨。这是她最常唱的曲子。她根本就没想过要离开。十四年了,她还在等,等那个人回来再看她一眼。”
说罢,凌若忆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走去院子的围墙,翻墙而走。旁边的凌封见此情景,叹了一口气以后也翻出了这个院子。
身后,令人呼吸一窒的哭声传来,隐约可以听见那个女人呼喊着“清儿,清儿,到母妃这儿来”的声音。感觉到来自凌封的疑惑,若忆呼出一口气开口说道:
“那个应该是我哥哥的名字。他比我早出生两年。只可惜,他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死胎了。宫里的人说,那很不吉利。但我却觉得,我母妃大概是在怀着他的时候就被什么人下了药吧。”
说着这句话的若忆紧皱着眉。一个身材瘦小得看起来大概只有十二三的小姑娘却严肃的紧皱着眉,看起来要有多滑稽就有多滑稽,令得凌封忍不住一巴掌拍向她的眉毛,却一不小心把若忆的整张脸都拍到了。凌若忆怒极,两人当场便打了起来。
不料,凌封竟然是连手都没用的光是凭着两腿躲闪。这令得凌若忆怒意更甚,心情本就不佳的她干脆使出浑身解数向凌封攻去。两人一个打一个躲,一个追一个逃,竟是就这么折腾到了下半夜,一道气喘吁吁的躺在了杂草丛生的地上。
“喂,你很想要一个哥哥?”
“是啊。”
方才凌若忆提到自己那一出生便不幸夭折的哥哥时,脸上的落寞即使是瞎子也看得出来。于是凌封就如此问道。没曾想,若忆竟是十分大方的承认了。意外之余,凌封立刻坐了起来,跃跃欲试的说:
“那……我做你的哥哥怎样?”
对此,凌若忆立刻回以了一个嫌恶的表情,令凌封脆弱的心灵十分受伤,于是他又一路追着往回走的凌若忆说道:
“喂!喂!做我的妹妹好处很多的!我在我们那儿很有权有势啊!口说无凭,我给你个信物,到时候你拿着这个信物来我们月族的地盘找我,他们一定都对你毕恭毕敬的!喂!喂!你听我说啊!”
说着,凌封将一颗镶嵌着蓝宝石的盘扣扯了下来,拿在手上便追了上去,凌若忆则根本连理都不想理他,直接凭借着自己对冷宫地形的熟悉,翻假山跳屋顶的想要甩开那个疑似某处土包地头蛇的凌封。
……
当冷宫里上演着如此欢乐的一幕时,大明宫宣政殿上则正被一股令人连大声呼吸都不敢的凝重气氛所笼罩。原因无它,突利可汗驳回了大尧将一名宗室之女嫁与他的提议。
突利可汗似乎认为只有皇帝的女儿才有资格被称为公主。而他要的,又恰恰只是公主。
在突利可汗看来,似乎只有娶到了真正的公主,才能彰显出突利与大尧完全平等的地位。可如此一来,突利便算是完全驳了大尧的面子,自是会让开宗皇帝蓝潜渊面色铁青。可他又无法因此原因就以增兵数十万的代价去拒绝突利可汗的要求。
但他的一众女儿里,嫁的嫁了,年龄不够的又年龄不够,唯一适合下嫁突利的,就只有最得他宠爱的南阳公主了。蓝潜渊自是不舍。
在此僵持之下,有一名朝官提出,多年前曾有一位妃子因失德而在怀有身孕的时候被打入冷宫。若那位妃子当时顺利生产,产下的又是一名女婴,那这位公主的年龄应该刚好适合出嫁突利可汗。
此议一出,立刻令得朝中官员连连附和,虽不知为何拥有皇家正统血脉的公主会在冷宫内长大,但这样的情况显然是最好不过的。开宗帝蓝潜渊虽不知是想到了什么而皱眉不语,却也觉得这个提议未尝不可,于是立刻唤来内官,令其回禀冷宫中的情况。所得到的回答,显然是所有人都乐于见之的。
十四年前因失德而被打入冷宫的月妃的确在冷宫内产下了一名女婴,而这位有着正统皇室血脉的公主也顺利的长大了,今年刚好十四岁,可说是最适合下嫁突利可汗的人选了。
于是还等什么?这便将那位于冷宫之中长大的“公主”宣上殿来罢。
接到这一旨意的人正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王牧之,眼见着文武百官们还在朝堂上等着,他便一刻都不敢耽误的小跑着去到平日里几乎无人问津的,位于太极宫内最北边的冷宫。
当大太监王牧之领着宫中侍卫一起来到冷宫的时候,凌封正在对若忆一对一的指导月牙刀法,剑刃碰撞之时突闻人数不少的脚步声正往他们这里赶来。惊愕之余立刻爬上冷宫围墙,一边小心隐着身形,一边观察着围墙外的情况。
这一看之下,却发现居然是一名等级很高的内侍领着好几名侍卫正风风火火的往这里赶来。若忆和身旁的凌封互看一眼后艰难的开口问道:“找你的?”
“不像,要是找我的,不会只带这么一点点人。”
“也对……那,是我们在宫里顺东西的事被发现了?哎哎?他们还带了马车来?而且还有四匹赤色的马拉着!!!?”
“找你的。”
一见这高档的马车,凌封惊异的“噫”了一声后敲敲凌若忆的胳膊。正当两人竭力思考着这些人过来究竟所谓何事之时,在皇宫内廷身着锦衣的侍卫们已到达了冷宫的宫门口。来不及想清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凌若忆和凌封这便立即分头行动。凌封小心的将自己的身形隐密于冷宫之中。凌若忆则立马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