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寡人有疾-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你却知道,我一定会亲自来。”我望着他温润的眸子,轻声说。
他收起药瓶,淡淡微笑:“陛下是来替微臣送行的。”
我心口一震,别过脸去掩饰自己的狼狈,低声说了两个字:“抱歉。”
他转过身,走到茶几边上,伸手在茶壶上一碰,说:“茶凉了,你等一会,我去给你冲壶热的。”
他说着便出了门去,我坐在椅子上等他,举目四望,目光最后落在屏风上。
那是一幅岁寒三友图,前朝名家手笔,苏昀弱冠之年国师所赠,本是他极珍视的一份礼物,上面却被泼了点点墨迹,墨迹之间被曲折相连,缀以几瓣粉色,寒冬腊月里,忽地添了一枝桃花,三分春色。
那墨迹原是我不小心泼上去的。
那时他教我练字,我抓起毛笔沾满了墨汁,意气风发地挥毫落笔,却不慎将墨汁甩了出去,落在了屏风上。我手足无措,挡在屏风前不敢让苏昀发现,许是慌张得太明显,掩饰得太拙劣,让他一眼瞧出了破绽,他拉开我,看着屏风上的墨迹眉头一皱,我咽了咽口水仰头看他的侧脸,小小声说:“我赔你一幅更好的……”
虽那么说,自己心里也有明白,有些东西不是轻易可以被替代的。
他却也没有多气恼,抬手揉了揉我的发心,低头微笑道:“想赔罪吗?”
我点点头。
他说:“那帮我一个忙。”
所谓的帮忙,也不过是我捧着砚台,看他提笔补救,妙笔生花,将散落的墨点串起,横生一枝春秀,桃花半开,虽有霜寒,已近春暖。
那时我说了什么,自己已然记不清,但苏昀说过的一句话,却让我记到了如今。
他说:“若不是相信终有春暖,又怎么经得住岁寒。”
他说这话时,漆黑的双眸带着温润的笑意。当时年纪小,懵懵懂懂,他说的话,我大多听不懂,便是懂了,也不过自以为是的懂。
我们本就是不同的人,我知道他做了什么,却不能理解他为什么那么做。
苏昀回来的时候,我仍站在屏风前,触摸那朵桃花。
他冲了一杯热茶,说道:“这是祖父送给我的弱冠之礼。”
我收回手,回到他对面坐下,说:“我知道。”
他递了一杯茶给我。
“微臣不能饮酒,就以茶代酒吧。”
“无妨。”热意透过茶杯传来,温暖了我的五指。
空气中有脉脉茶香,他抿了口茶,叹息道:“微臣做天子伴读十年了。”
从我八岁与他结缘,到如今,正是整十年。
“陛下慈悲宽厚,勤政爱民,是万民之福。”
“寡人软弱无能,心胸狭窄,无容人之量,待人苛刻,识人不清,刚愎自用……”
“陛下!”苏昀厉声打断我,我手微颤,几滴茶水溅到手背上。他放柔了声音,说,“陛下心里难过。”
我低头看着杯中氤氲的热气,眼眶酸涩,默然不语。
“人无完人,陛下自有陛下的优点,不宜妄自菲薄。”
“你何必安慰我……”我放下茶杯,垂下眼睑道,“我不过是个庸碌无为的君主,连一个刘绫都能将我们玩弄于鼓掌之中。”
“陛下的时代,才刚要开始。刘绫不过是负隅顽抗,陛下受她牵制,皆因心有不忍。有不忍之心,才能察民间之苦。诸侯王势力清除后,陛下的仁政便可通行四海了。乱世霸道,治世王道,总有一天,百姓会明白陛下的苦心。”
我苦涩笑道:“你果真是在安慰我。”
苏昀微笑着说:“若不是也抱有同样的信仰,易道临怎么会追随陛下?他也相信,陛下会是个明君,受后世敬仰。”
“当明君,太辛苦了……我本就不是那样的良材美质,不如几位父亲,也不如你们……”
“高祖不识字,出身市井,论文论武皆不如萧何、张良、韩信,却成开国之君,民心所向,天命所归,即成王业。”苏昀为我满上茶,“陛下今夜太多忧思。”
“可能是……离别在即。”我怅然一笑,“你要走了。”
“朝中有易道临和裴铮已然足够,易道临有一根宁折不弯的忠骨,是陛下可以信任重用的人,裴铮待陛下一往情深,是陛下可以深爱依赖的人。微臣留在朝中无大作为,不如游历四方,为陛下巡视疆界,宣扬君威。”他望着我的眼睛,微笑说着,字字发自真心,却不知怎的,让我心口一阵悸疼。
“你还会回来吗?”我轻声问。
“会。”他肯定地说,“若有一日,陛下需要微臣效命,微臣定会回来。”
“只有我需要你才会回来吗?”
他淡淡一笑,转头看向屏风,轻声说:“或许也有一天,走着走着,刚好就绕了回来。”
那天夜里,他说过的话我每个字都记得。
他曾说,他喜欢仓央嘉措的一句诗——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然而无奈到了极处,却成就了另一句——第一最好不相欠,如此便可不相念。
仔细数来,我似乎不曾为他做过什么,所谓的喜欢,也只是成了他的负担,到最后我能为他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让他走得毫无负担。
他放过我,我也放过他。
我垂下眼睑,一滴眼泪夺眶而出。我忙狼狈地抬手擦去,假装没有流过泪,他也假装没有看到,只是指着屏风说:“这面屏风,是祖父送给微臣的弱冠之礼,寄托了祖父对微臣的期望,是微臣最珍视的礼物。微臣离开帝都之后,苏家在白衣巷的宅邸便由朝廷收回,只这幅屏风,微臣想留下。”
我声音微哑,说:“这是自然。”
“陛下……”他回过头来,含笑凝视我,“请陛下宽恕微臣僭越。微臣的父亲早年殉国,不久母亲便也抑郁而终,多年来,偌大苏家,只有祖父与微臣相依为命,从未有过玩伴。自当陛下伴读,微臣便始终将陛下当做自己的亲妹妹一般疼爱,明日分别,今日微臣才敢说出心中感情,还望陛下恕罪。”
“妹妹……”我咬着唇,哽咽着笑道,“我……也是一般……将你当做兄长……”
这就是他给我最后的解脱。
焕卿……
他宠溺地望着我,抬手揉了揉我的发心,如小时候一般。
“陛下还和小时候一样,动不动就哭鼻子讨怜,躲避祖父和丞相的责罚,让小路子帮你抄书罚跪。”
我紧紧抓着他的衣袖,眼泪一滴滴落在他的袖口,说不出话来,怕一出口,就求他留下。可是我有什么立场去留他,我已经给了裴铮全部,从此生死羁绊都与他一起,感情就如沧海上的一叶扁舟,一个人已是沉重,更容不下第三个人。
他轻声说:“陛下,茶凉了。”
人走了,茶也该凉了。
我紧紧抓着他的袖子,不知何时哭到睡着,醒来之时,已身在寝宫,小路子拨了帘子进来说:“陛下,苏大人已经离开了。”
我抱着膝盖,说:“我知道了。”
————————————《念念不忘》————————————————
听人说,苏家祖上是当大官的,但我记事起,父亲便已辞官了,直到他老去,也不再任过一官半职。他游历四方,开坛授业,来听他讲课的人总是很多。
父亲是个很温柔的人,对谁都是和和气气的模样,来听课的人里甚至有贩夫走卒,父亲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曾瞧不起过什么人,别人不懂的问题一问再问,他也一答再答,不见有过一丝不耐烦。
我跟着父亲从北方走到南方,凉国的千里冰封,闽越的春、光烂漫,不只是陈国,我们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神州。
父亲受人敬仰,百姓称他为当世第一鸿儒,也不乏女子投怀送抱,但他总以悼念亡妻为名,不近女色,深情若此,只为他博得更多美名和女子的青睐,只希望那隽秀温润的男子,能把所有的深情都转移到自己身上来。
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记忆是从四五岁时候开始,父亲说,母亲得了重病,去了很远的地方治病。小时候我不明白,长大了才知道,母亲是很早就过世了。我不知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但一定是个美好的女子,才能让父亲念了一辈子,终不再娶。
有时候看着父亲孤零零一人,我心里也很是难受,媒婆吃了几次闭门羹,我也忍不住开口问他:“父亲,你真的忘不了母亲吗?”
他揉揉我的脑袋,笑着说:“小孩子,问这种问题做什么?”
“为什么不试一下呢?”我说,“我是说,为什么不努力一下和其他的女子相处,母亲再好,也已经不在了,或许有了其他人的陪伴,父亲就会忘了母亲了。”
“真是个傻孩子。”父亲无奈叹了口气,眼里含着笑意,“真正的忘记,本不需要刻意的努力。每一次努力,都不过是加深了记忆。其实我仍记得她,却早已忘了那种感觉,无论是对她,还是对其他人。”
“不明白……”他说的话,比孔夫子说的还难以理解。
“经历过了,也就明白了。”他含笑望着我,说,“姑娘长大了,动了春心了吗?”
我一阵窘迫,忙说:“才不是!”
那时,我刚认识了一位画师,他性子和父亲有些像,只是比父亲还要沉默寡言,但他的画笔告诉我,他的内心是一幅炫丽的画。
我十八了,父亲也已过了不惑之年。
崇光二十六年的时候,我在闽越和那画师成了亲,父亲那天很高兴,多喝了两杯酒,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穿上红衣,他走遍天涯,两鬓已有了风霜,如青松傲雪,卓然却又隽永。
父亲送了我们四个字——百年好合。
收笔之时,眼底闪过一丝怅然与悲伤,转瞬即逝。
我想,他一定是想起了母亲。
又过三年,我的第一个孩子两岁时,父亲突然说要回帝都,我们走遍了神州每一个角落,却还从未到过帝都。我仍记得那一年雪下得极大,水路不行,大雪又封了山,我们滞留在半途,天寒地冻,父亲终于病倒了。
漫天漫地的素白中,只见青松一抹苍色的绿。
那一日父亲的精神好了许多,推开窗户凝视着那一抹绿,我想关上窗,却被他制止住了。
“父亲,您还病着,外面冷。”
他说:“雪就要化了。”
我叹了口气说:“是啊,雪化的时候才冷呢!”
“雪化了,春天才会到来。”
我说:“是啊,春天到的时候我们就到帝都了。”
他微笑着点点头说:“帝都的春天很美,桃花,杏花都开了,春城无处不飞花……”
我由着他了,说:“是啊,到时候我们去看看苏家老宅。”
他望着那抹翠色,说:“我答应过她回去。”
我不知道他口中的“她”是谁。
他说:“不知道还回不回得去。”
那天夜里,我唤父亲吃饭的时候,他伏在桌上,手中握着画笔,已然停止了呼吸。
白色纸上,咳出了几点殷红的血,他几笔勾勒,仿佛春日原野上,开得最娇艳的那朵桃花。
我们终究是回到了帝都,带着父亲的骨灰盒。
苏家老宅已经换了人住,我们在城里的客栈住下,有一天,一个自称姓路的中年人要见我们。
他是公公,我们一眼便看出来了。
他说有东西要交给我们。
城郊有一栋别院,是父亲生前留下的,几十年不曾回来,但有人定期来打扫,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属于父亲的。在那里,我们看到了父亲的童年和少年。
我们把父亲葬在离别院不远的地方,春天的时候,有漫山漫野的桃花杏花。
那天下午,路公公带来一个人,她穿着斗篷,挡住了脸,在父亲的坟前坐了许久,天快黑的时候,她才离开。离开前,她用哭哑了的声音问我:“你叫什么名字?”
我说:“父亲叫我念念。”
我想大概是念念不忘的意思。
她忽然笑了,说:“他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一句实话。”然后又哭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她了。
后来和夫君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夫君惊喜地发现了一扇前朝名家的屏风,他说叫《岁寒三友》,只是可惜,莫名多了一枝桃花。
夫君抚着那朵桃花说:“画功是极好的,只是难免不协调,哪有开得这么早的桃花。”
我却觉得极好。“父亲说过,苍松经岁寒,只为见桃花。”
夫君点点头道:“画得真好……这定是岳父为心爱之人所画。”
我蓦地想起父亲的绝笔。
我说:“定是为我母亲所画。”
但是直到我去世之前不久,我才知道,自己不过是他捡来的弃婴,我没有母亲。
那他念念不忘的人,又是谁。
九幽黄泉,那一边可有桃花灿烂……
五三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我想是快要入秋了。
这是自我认识苏昀以来,过的第一个没有他的秋天。
“小路子……”我无意识地拨着流苏,说,“寡人对他,是不是太狠心了……”
小路子伏在地上,压低了头说:“陛下是为苏大人好。”
我勾了勾嘴角,扯出一丝苦笑。
“为他好吗……”
幼时与他同窗,知他最爱那些与他看上去格格不入的桀骜狂诗。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与裴铮不同,裴铮出身布衣,却仿佛天生属于政坛,能够在朝堂上如鱼得水,八面威风。而苏昀出身世家,却有着太多牵绊,他有要保护的家族,我有要铲除的势力,他若留在帝都,终有一日我会对苏家清盘,到那日彼此又该如何面对?如今,是各退了一步,他自瓦解了势力,我放了他自由。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离开帝都,他能成为一代名士,这个权力的舞台上淌满了鲜血与肮脏,不适合他……
我抓紧了被单,眼前浮现出裴铮似笑非笑的俊美容颜,心口又是一阵悸痛,仿佛听到他反问我:“不适合他,难道就适合你我……”
我没得选,只能留下……
你也没得选,因为我们都放不开手。
“陛下。”小路子细声问道,“今日上朝吗?”
启明星照亮了夜幕一角,又快天亮了。
“凤君呢?”我转头看了一眼空着的半张床,低声问道,“我是怎么从苏府回来的?”
小路子答道:“是凤君接陛下回来的。”
“他又去哪里了?”
“这……”小路子支支吾吾了两声,说,“凤君送陛下回来后,小路子就没见过他了。”
“什么时候的事?”我问道。
“两个时辰了。”
我犹豫了片刻,说道:“服侍寡人更衣吧,今日复朝。”
因担心南怀王耳目太多,我若表现异常会被刘绫发现,前段时间便彻底退居后宫,让裴铮代理朝政。百官传言寡人色迷心窍,醉心男色,或言裴铮挟天子以令诸侯,幽禁寡人。流言四起,让人哭笑不得。
如今得了解药,也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我一边着人去寻裴铮,另一边吩咐小路子道:“苏昀离开帝都,族中之事虽已交代,但仍会生风波。你帮寡人多照看着些。”
小路子点头称是。
我又说:“你天一亮就去苏家,帮管家收拾好东西,属于苏昀的都搬到一处,白衣巷的宅子是官宅,只能收回了。你在城郊寻一处宅子买下来,让管家替他看着。或许过两三年他会回来。”
小路子沉默了片刻,然后说是。
苏昀辞官,寡人复朝,解药被换,以刘绫的多疑定会心生戒备。但如今既有了解药,她再戒备又如何?
天蒙蒙亮的时候,百官入殿,金光驱散了晨间薄雾,带来阵阵暖意。从高高的龙座上俯瞰下去,透过大开的殿门,可以看见殿外的广场上染上了晨光的暖色。百官衣袂相摩,躬身拜倒,三呼万岁。
往日站在最前面的两位,裴铮和苏昀,以后再也看不到了,只剩下易道临一人。
“平身吧。”我一抬手。
对于苏昀的缺席,百官面上带着疑惑,却犹豫着没有开口询问。
我清咳两声道:“苏卿家已向寡人辞官。”
殿下沉默了千分之一个弹指后,又陷入了更深的沉默之中。
只听到我自己的声音在殿上回绕。
“我大陈以孝治天下,国师为苏昀至亲之人,国师过世,苏昀悲痛于心。按大陈律例,苏昀理应停官守孝三年。寡人爱其大才,又怜其孝心,不得不忍痛放其离京,以学士身份游历神州。”
这样一番官方解释,有的人会信,但聪明的人自然会猜到定然别有隐情。至于隐情是什么,他们却也猜不出。他们只知道,苏家真正退出历史舞台了。
“易卿家。”我低头看向易道临
“微臣在。”
“苏昀未完之事,便暂时交由你接手。”
“微臣遵旨。”易道临顿了顿,又道,“陛下,微臣尚有一事不明。”
“说吧。”我淡淡点了个头。
易道临抬起头来,直视我的眼睛。“苏昀奉命追查南怀王造反一案,如今证据确凿,是否立时执法行刑?”
之前以证据尚不充分的理由,把刘绫放出天牢,之后她便不知所踪。但南怀王一案牵连甚广,跑得了一个刘绫,跑不了南部三郡。金山银山,皆在朝廷亲兵的刀剑护卫下。
而刘绫,她能躲到哪里去呢?
没有了这些财富和门生,她一个弱女子也难以兴风作浪。
我点头道:“既然如此,便由之前的判决执行。”
朝廷风向一日三变,百官也慢慢习以为常了。
前几日朝中诸事皆有裴铮经手,他为相多年,办事自然妥帖,因此不过多时便散了朝,我让易道临私下到宣室见我。
“部署如何了?”
易道临稽首道:“南怀王一脉宗亲虽然放出狱,但是一直有士兵暗中监视,确保无一人落网。南怀王名下财产也已清点完毕,门生三千记录在案,有同谋造反嫌疑者皆已锁定……”
我挥手打断他,“找到刘绫了吗?”
刘绫为人多疑,做事近乎滴水不漏,甚至因为担心送药之人被跟踪而不与那人直接接触,每次都是将药放在指定之处,让送药之人自取,而且每次交接解药的地方都不相同。也正是因此,才让我得了机会偷换解药却没有被她发现。
这个女人像蛇一样阴狠狡猾,不除去她总是让人寝食难安。
看到易道临面露难色,我也知道大概蛇还没有出洞,但是如今我重新对南怀王府下手,她定会再起疑心,露出马脚。
“在她出现过的几个地方加紧搜查,近日内她必有行动。”
我将暗卫调拨一支分队交予易道临,让他退下之后,便招来小路子。
“凤君呢?”我皱着眉问。
小路子低着头说:“凤君似乎不在宫里。”
“几个宫门的守卫问过没有?凤君出宫了?”
“守卫说,没有见过凤君。”
会功夫的人,总是喜欢番强进出皇宫,就像我那个三爹,从来不走寻常路。
我另外招来负责宫廷警卫的暗卫首领询问。
“凤君是不是半夜出了宫?”
那人半跪在在地答道:“回陛下,凤君于子时三刻易服出宫。”
“有人跟着吗?”我皱了下眉头,心中隐隐浮起一丝不安的感觉。
“有。”
我稍微松了口气,又问:“他往哪个方向去?走得匆忙吗?”
“往南方,快马加鞭。”
他到底去哪里,做什么?
那一边传来敲门声,我向暗卫使了个眼色,他立刻闪身退下。
五爹在门外朗声道:“豆豆在忙吗?”
我开了门,见五爹手里提着药箱,便问道:“五爹有事吗?”
他口型微变,无声地说了两个字:“解药。”
我闪过身让他进屋。
“裴铮已经拿到解药了,也配置出来了。我已送了一份给苏昀。”我对五爹说道。
五爹听过松了口气,微笑道:“我那徒弟好歹没给我丢脸,我是好奇解药的配方特意过来问的。裴铮呢?”
“我有些事让他办,他不在宫里。”我含糊道。
五爹也没有起疑,只是有些遗憾。“是嘛,他何时回来?”
“这不好说……不过我昨天陪着他配药,认得是哪几味药。”我知道五爹执着于医毒二道,便引着他去太医院。
五爹轻轻点头道:“我先前给他把过脉,他中毒极深,这七虫七草用的定是罕见的至毒之物,毒发之时,周身如被万虫啮咬,痛入骨髓。好在裴铮意志坚韧非常人,受七虫七草之毒仍然能坚持到拜完堂,那时见他脚步虚浮,我还当他是被锁了内力,后来才知他应是勉强用内力压制住了毒性,但长此下去经脉必废,就算活着,也只是个活死人。”
我听得心头一跳,只记得那时裴铮手心发凉,额上冒汗,但笑容不减,哪里猜得到他暗中忍着剧痛。
我忽地想起一事,攥紧了拳头颤声问道:“五爹……若他没有及时服下压制毒性的解药,又会如何?”
五爹是个见惯活人便死人的无良神医,以一种很大无谓的姿态说:“就疼一疼吧,不会死的。”
所以昨夜,他扣下解药没有服用,甚至分心与我说话……
五爹笑道:“豆豆你从未见识过裴铮的医术,倒对他很是信任,不怕他做出来的解药反倒害了苏昀吗?”
我结结巴巴道:“什、什么……怎么会呢……裴铮怎、怎么会呢……”
五爹摸摸我的脑袋说:“他自然是不会,我是说他手艺不精。”顿了顿又说,“不过这个也不会,好歹是我的得意门生。”
“嗯……是啊……”
他怎么会故意给假解药呢?
似乎……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种可能……
太医院那间房间仍然保留着昨夜我离去前的模样。五爹在案前拈起药粉放在鼻下辨认,闭目冥思,口中喃喃念着各种毒药的名称。
“唔……不过是断肠草而已……食尸虫?太阴损了……其实倒也普通,不过搭配得极妙,能让人痛不欲生……一二三……”五爹数了数,皱眉道,“似乎少了一味。”
我上前看了看,确实只有十三种药材。
“可能是刚好用完了其中一种吧。”我说道。
五爹点头道:“有这种可能。”说着在案上细细观察,试图找出消失的第十四种药材。
我对这不大感兴趣,意兴阑珊看着他,忽然外面传来通报,说是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