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一员悍将,对我军的骑兵战法很有体会。”

庞德不过客官评价了一下,不料这一句话却惹得马超心中火气直冒,在马超面前,谁敢在骑兵上说厉害。娘的,马超很是生气,那颗孤傲的心不停往上跳。

冷着眼:“令明可有办法将某一万铁骑送到渭水南岸?”

庞德大惊,抬头一看,心中骇然,这,眼神杀气好重啊。庞德:“少将军,这,我们还是从头布置得好,秦军—”

“有没有有办法?”马超语气更甚。庞德:“我军现在兵力只要在东线扶风,陈仓这边,兵马两万六千,铁骑只有少将军麾下一万,某有两千。左将军马岱在金城兵马虽有两万,但是却实难出战,用于防守还行。”

“少将军若是过江,也不是没有可能,偌大长条的渭水,秦军却是守不住,只要有一天的时间,但是伐木就地造船都能过河。只是,过河好办,过了河之后却是困难重重。秦军封锁我军后勤,过河大军只怕要断粮,不超过五天,大军必乱。”

马超却大叫而起:“好,能过河就好。哼,扰我后勤?之前郝昭分数百骑兵过河乱我,这倒是教会了某如何对付他。今天某也要让他秦军试试这种蝗虫一样的过境之法,令明,你守陈仓,马铁守扶风。哼,某一万铁骑要分成一百股,就在他天水和陇西境内跑,烧,抢,杀,某倒要看看秦军能撑多久。”

庞德大惊:“少将军,这,只怕日后天水和陇西两地百姓对我军—”

马超:“两地有多少人?”说着头也不回就出军帐。留下目瞪口张的庞德,两郡百姓十万,的确不多,可是这种战法只怕不得民心啊。当年袁绍麾下就建议这样对付曹*,就是因为连袁绍都觉得太缺德没干,才让曹*有机会打败袁绍。要是袁绍也想今天的马超一样,曹*绝对也撑不过两年的啊。

马超过河了,一万铁骑,不再尊号令,在两郡直到阳平关,遇众则走,遇寡则击,遇见粮食就抢,能烧的一律烧,能毁的一律毁。加上西凉铁骑的精锐,在两郡的秦军每天忙着扑火,却没有太大的效果。

半个月,被散杀的秦军高达一千四百人,这还不连百姓。张辽不得已连夜来翼城与成公英商讨,成公英一句话:“没有骑兵,一切都是空谈。”骑兵,谈何容易啊,大秦除了狼骑,没了。西凉两地的骑兵加起来都不到两千,还是分散的,不成编制的。

张辽一咬牙,老子亲自出马。于是,两郡勉强集合了一千骑兵,张辽就出动。不料这个消息被马超知道了,一千骑兵啊,那可是大家伙啊。马超一招手,集合比张辽多一倍的人马,超过两千人,专找张辽。

张辽吓得急忙出兵步卒,可是人家根本不理你,跑,不停的跑,你去追吧。

张辽又急忙出兵将渭水看得死死的,断绝了马超的粮道,可是后来费祎已统计,人家马超在乡下抢的东西,还有前期我们不注意被抢走的,够人家吃一阵的啦。于是又失败了。

全力打,人家不跟你打,就是扰得你不得安宁。骑兵打,又打不过。堵,短期之内堵不死人家。

郝昭于是建议:“将军,不如进攻陈仓。”

 第二十五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

“你是说,大秦从蜀中调兵了?”一队*人的鹰眼,深邃的望着司马忠,看似毛不经心的司马懿轻轻说道。

此时司马懿已经坐在了函谷关上,关内的烟火焚烧还没有灭,甚至远处还有阵阵的厮杀惨叫声。但是司马懿一动不动,甚至眉头都不皱一下,仿佛这一切跟他没有任何关系。司马忠看了一眼外头,说道:“是,老爷,陈到和陈斌也离开成都了。”

司马懿拿茶杯的手一停,然后呵呵一笑,继续倒茶。外头一声怒吼:“韩浩匹夫,背主求荣,你不得好死。”

司马懿:“唉,大秦,强敌啊,南蛮和五溪蛮,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夷人竟然也能如此认可大秦,白费了我们那数万两白银了。”

司马忠疑惑的看着司马懿:“老爷,蜀中出兵了,这西凉就别说了,南阳也有危险。怎么老爷反而一点都不担心,还有点,有点高兴?”

司马懿呵呵一笑:“小时候老爷也调皮,你还记得吗,家里有窝小狗。我老是去惹他们,可是人家就是理会我,还不停得躲到柴堆去,我一点办法都没有。直到有一天,我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情了,可是突然从旁边跳出来一条庞大的巨物,咬了我一口,我不是对手啊。”

“后来我才明白,这就是那时候我老是欺负的小狗,已经张大了,长得比我快,比我壮。父亲就告诉我,如果你要惹他,那在他小时候你就要把它打死,那怕把柴堆烧了,也不要给他活着的机会。”

“你,现在明白了吗?”

司马忠点点头:“老爷,大秦就是那条躲进柴堆的小狗,蜀中就是柴堆。”

司马懿哈哈哈一笑,站起来:“走吧,去迎接我们的韩大将军,明天去洛阳。”

下辩,在秦军掌控散关之后,这里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此事,山谷中一列列士兵在缓缓前行。他们,就是大秦调拨的一万大军,往西凉而来。因为只是一个送兵的任务,并不是战斗。所以秦军并没有什么出名的将领在场,在汉中看来,兵马只是从阳平关走到天水,翼城,自由张辽和成公英指挥。

于是,这个叫王大锤的中年将领就成了这支队伍最高统帅。这一度让王大锤很是自豪,一路也走得很轻松。

眼见天水越来越近,众人越来越轻松,就要到达了嘛。

而就在此时,三十里之外,一声浓重的马嘶鸣,马上一员大将虎头肩甲龙头盔,威风赫赫,傲气凌然。西北的大风凌乱,却显得一丝豪爽。大将回头一看,呼的一阵风过,白面旗帜呼啦啦的扑飞,旗帜下数千战马铁骑一声不出,整整齐齐。虽然没有浑身的铠甲,没有先要,但是却直扑一种杀气,这是真滚打而来的杀气,而不是装甲使然。

头上一面巨大的大旗,上书一个‘马’字,突然奔过来一匹马:“禀将军,秦军的援兵已经过了东谷。”

马上大将,不是别人,却是两天前还在天水东面与张辽赛马的马超,不料两天之后的现在,已经在数百里之外,身后还有超过三千铁骑。

马超一点头,自然自语似地念叨:“再往前就是岔路,要分兵了吧。”

副将不懂,上前一步:“将军,动手吧,现在秦军一点戒备都没有,我们三千铁骑,足可以吃掉他一万人。我的娘啊,我昨天亲自看过,那鲜甲啊,明天就全部是我们的了,哈哈哈。”

马超:“一万人,某是一个都不要放过的。但是那终究是一万人,一万精兵,大秦兵马可不是刘备那些杂兵,你最好给我老实点。”

“五千人要去陇西,等他们分开之后,先对这五千人下手,然后再追上去。我等西凉铁骑在西凉,你还怕他们能跑得到哪里去,只要他没有进城,某就有办法留下他们。哼,连张文远都只能龟缩在城内,更别说他们。探,再报。”

王大锤慢慢的在计算,自从出了汉中军营,离开军营的那一刻,王大锤就一直在憧憬。未来太美好了,自己好说歹说终于有机会独立外出了,虽然说这一万人马等下就要分出去五千,还有五千啊。

王大锤也知道去到天水之后要听令张辽,但是张辽总不能将自己剥光了吧,好歹自己也是个援兵大将啊。日后一定也能独领一军,那自己就成了真正的将军了,哈哈哈。

“将军,李副将过来问话,前面就是岔路了,请示将军是不是在这里分兵。”

王大锤:“娘的,都是急眼的货,巴不得立马领兵呢。好了,回去告诉他,后军三队,全部归他领,去陇西。”

“啊将军?你之前不是说去陇西的吗,怎么现在—”

汉中派他出来,只说要一半去陇西,一般去天水,但是谁去哪一半去哪里,并没有说明。王大锤原本觉得啊,天水有个名将张文远,自己去了岂不是没有出头之日,还是去陇西吧。后来路上想想,不行啊,陇西摆明是没有什么机会立功的,再说了自己什么料自己懂,还是有一个明智的将军领导比较好,虽然功劳被抢,但是胜利的机会也多啊。

王大锤大怒:“滚。”

大军后面那个副将果然听到命令之后骂得不行,但是此时王大锤连来都不来见他,直接带着五千人往天水去了,副将骂骂咧咧的往西而去,一路上大怒:“娘的,什么都抢,老子这回就比你先到陇西,天水比陇西近,但是老子先到陇西,以后见面老子笑死你。跑,全部跑起来,陇西。”

副将跟王大锤赌气,连谁先到目的地都拿出来比。一路猛赶大军,个个累得跟狗似地,部下纷纷破口大骂。不料,日后个个对副将感谢不已,因为,副将这一赶,竟然救了他们一名。

王大锤意气风发,骑马高歌。分开不到一个时辰,突然,雷声轰隆。王大锤大骂:“娘的,要下雨了。”一道刺眼的阳光照的他睁不开眼。王大锤大惊,抬头一看天空,万里无云,可是雷声——

“备战,备战。”一种不祥预感,让王大锤破口大吼。不得不说,秦军的素质,还真不是一般军队可比的。王大锤岁不上名将,甚至没有独立作战的经历,但是此时他叫吼虽然大声,却没有太多的慌乱。

“速速分八面派出骑兵,向副将,向天水,就说我军遇袭。”

是的,不是雷声,随着地面的震动,接着一阵滚滚而来,秦军布阵还是慢了一步,那是西凉铁骑。

王大锤那些什么梦想,美好,统统没有了。王大锤心中大骇,一咬牙,王大锤一把抽出大剑:“小阵杀敌,誓死不退。”破釜沉舟之战啊,只是,准备似乎少了点。

硝烟,总是那么刺鼻——五千大秦兵马,不知道最后还能剩多少,他面对的,可是马超。

 第二十六章 :刘备完了

“主公,急报,函谷关破了。”就在王大锤心生必死之心的时候,汉中南郑皇宫,贾诩急冲冲的进来。

陈林急忙一把扶住贾诩:“哎呀,文和,你慢点,有什么事慢慢说。”生怕贾诩一率,这大秦智囊就没了。

贾诩定力:“主公,函谷关破了。韩浩突然领兵三千,出现在函谷关东面,与司马懿前后夹击,刘封战死,司马懿现在只怕已经兵临洛阳了。”

陈林眉头一皱,太快了,事情发展得太快了,而且有点激烈。刘封和韩浩可以说是刘备东面唯一的两个人物了,现在一个投降一个死。就算洛阳有十万精兵,只怕也只是白白便宜司马懿。

陈林:“不是兵临城下,而是直接进城,现在,孤王倒希望曹*能抢虎牢关了。”曹*要是抢虎牢关,势必会让司马懿不安,两人一定会开打。这样不仅是对司马懿还是对曹*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所以就连陈林自己,都知道,这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而已。

贾诩也是一愣,继而明白,说道:“主公说得对,刘封一死,又有韩浩为内应。刘备被堵在潼关西边,只怕这两河和洛阳都要姓司马了。唉,刘备一心灭马超,把关羽张飞猛将全部带走。若是关张赵三人但凡有一个人在洛阳,刘备还是有机会的,可惜啊。”

陈林:“司马懿席卷周国,刘备就成了丧家之犬,苦困长安,西有马超不休仇敌,我军据守散关,西面司马懿也是死死把住潼关大门,呵呵,刘备完了。”

接着陈林:“刘备调关羽出河内,实在是不明智,且不说还让韩浩去接掌两河,大错特错啊。孤王却是很好奇韩浩究竟是怎么叛刘备的,哈哈哈。”

原来,这还得从上一次司马懿亲自去见韩浩开始说起。

司马懿走之后,韩浩虽然没有答应司马懿,但是只怕不仅是韩浩自己,就连司马懿款都能看出来韩浩心中的意动。刘备对两河人的压榨实在是有点过分了,要是韩浩为刘备死忠,最后被自己同乡的人知道,不知道要遭多少人记恨。

而且,司马懿说的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现在韩浩奉兵不动,坐看刘封在函谷关与司马懿死扛,自己却毫不帮忙。就凭这点,只怕日后都逃不过刘备秋后算账,韩浩整夜无眠。

司马懿离开韩浩府上之后,并没有直接离开河内,要知道司马懿可是河内人。在护卫的护送下,司马懿七拐八拐的走近了一家庞大的府邸中,一个时辰之后从里面出来,又去另一家,如此整夜,司马懿眼睛不闭,走了四个大族,天亮之后悠悠离开河内。

早上的时候,韩浩听到麾下回报这个消息,大吃一惊。看着手中那四个名字,心中惊骇无比,这四家人几乎就是现在河内的代表了,而且这些人都是河内的老家族。司马懿得到他们的支持了,一定是的。

这年头要想成大事,没有士族支持你,那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一旦得到了士族的支持,基本上就是说明这个地方已经被控制了,韩浩手头上有兵马,但是又能怎么样。难道要韩浩出兵镇压这些人吗,那以后别混了。这都是河内人,一定程度上是自己人。要是韩浩这么干,韩家就算完了。

韩浩一拍木案,决定去拜访一下这几家人,看看他们的口风。

罗家,河内现在三个县令姓罗,四成粮食买卖是罗家的,当之无愧的新河内第一。罗族长一听韩浩拜访,也是大惊,回头对着管家:“快,从后门,速速去请马家,张家,卫家,快。”罪不责众这是罗族长最先的反应,要是韩浩是冲着昨夜的事情来的,罗族长也相信,只要自己四家人站在一起,韩浩绝对不敢动手,现在最好的自保方法就是联合。

接着罗族长当着没事似地,只是对这韩浩很是惊讶的出去迎接:“韩将军,韩将军,哎呀,你怎么来了,老夫失敬失敬了。”全部是毕恭毕敬的,没有一丝痕迹。

韩浩心中也知道,这都是老狐狸啊,能在刘备决心铲除河内派的时候还能留到现在,都不是等闲之辈啊。于是韩浩呵呵一笑,四处旁敲侧击:“罗老啊,最近河内不太平,总有一些人乱闯乱逛的,可要小心啊。”

罗族长却不动声色:“这里有韩将军这样的人物在,谁敢来此捣乱。”

十个八个的问题之后,韩浩知道,这真的是老狐狸,绝对的。就在茶水一半的时候,外面纷纷传来罗族长管家:“老爷,马老爷求见。”

“老爷,张老爷求见。”

“老爷,卫老爷求见。”

得,一个劲,报名的三个人全部是昨夜司马懿拜访的人,韩浩再傻都明白了。只见罗族长微微一笑,呵呵乐道:“韩将军,这些都是老朽亲友,不知道韩将军在此。管家啊,本老爷今天不方便,你出去就说本老爷没有空,让他们回去吧。”然后一转头对着韩浩:“呵呵,将军,今天将军到来,蓬荜生辉,岂能再会见其他人。”

韩浩心中此事已经绝望了,一笑,挥手说道:“罗兄,咱们不说外话,让几位兄长都进来吧。”

罗族长心中一笑,罗兄,知道这句话的变化了吧。也代表韩浩此时已经投降了,向他们这些豪族投降,罗族长深深的为刚才令管家去请几位这个决定而感到自豪。

此时听到韩浩这么一说,也不再装傻,因为韩浩毕竟是河内人,同时手握重兵,*急了不好。于是急忙站起来:“韩兄,请稍等,某亲自去迎接三位。”韩浩也跟着站起来:“还是我也一起去吧,唉,河内是河内人的河内。”

然后就是一番商讨,韩浩也终于把话说明白了。第三天之后,韩浩便令兵马断了正南面黄河段,与洛阳的联系,同时派兵防守。

原本这些足够引起洛阳的怀疑,可惜的是,现在洛阳之内唯一懂点事情的刘封已经在函谷关被纠缠得离不开身。在三天之后,韩浩亲自领兵三千,远渡河东大阳,从大阳偷偷渡河。一举插在函谷关和洛阳之间。截断了洛阳与函谷关的联系。还没有等函谷关刘封有知觉,第二天趁着司马懿攻关的时候,突然从背后杀出来。

你说周军刘封一直都是重点防御司马懿的,哪里会想得到从洛阳方向冲出来一群人。结果,刘封死不投降,挥刀砍死七人之后力战而死。司马懿看到刘封尸体,虽然一直看不起刘封,但见其人身上没有一点完好的地方,全部是伤口。对其忠心很是敬佩,于是下令厚葬刘封与弘农。

就这样,司马懿半个月没有拿下的函谷关,因为韩浩背叛,一夜易手。刘备失了大半江山,潼关之东,再无抵抗。

 第二十七章 :樊城屯兵

胡遵,原本不过是与自家兄弟两个相依为命,到处行走江湖的两个人。后来遇到司马懿之后,化名胡大和胡二,麾下有一支纯的江湖人士组成的队伍。各种手段出神入化,这也正是司马懿看中的地方。

但是现在,胡遵转正当上了明面上的将军,领兵作战,胡遵还是第一次。可是胡遵从来没有胆怯过,领着令牌就上任。后来为了控制军队,混战更是一个月之内将原本旧部几乎全部放进了军队中,从而也一举控制了这个历经刘封、司马懿的南阳兵马。

此事的胡遵可以调动的人马有两万有余,亲信控制的更达四千之众。胡遵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别看现在自己实力大涨,但是他知道只要自己对司马懿有半点的二心,那南阳将不再是自己呆的地方。

胡遵也是为了安司马懿之心,将家眷全部交给司马懿安排。名面上是向司马懿要房要府邸,其实,就是将家人给司马懿当人质。司马懿一看,这小子上道,司马懿也没有辜负胡遵,南阳太守。要知道,当初司马懿可是只有南阳一个地方啊。

胡遵清楚的记得司马懿的任务,那就是上庸。不是说攻上庸,而是调动上庸,最好能让秦国不得不从荆州、汉中给上庸增兵。

这个很艰难,胡遵知道,这其中一定要把握好那个度。热火了秦国,人家打过来也不是好玩的,小了吧,人家不理你,也达不到司马懿的目的。于是胡遵收买了南阳境内无数的山贼土匪,招安了数万之众。一时之间,胡遵的作为让南阳的百姓拍手称快,就连司马懿都称赞不已。

可是就在胡遵收到司马懿的表扬的时候,吓了一身冷汗。急忙令胡二带兵抢东西,招摇过市。南阳的士族顿时又向司马懿告状,这胡遵才安心。胡二大为不解,胡遵只说了一句:“萧何安刘邦之计。”

原来,汉初的时候,刘邦外出打仗,萧何在后方,十分得民心。刘邦听后大吃一惊,十分担心,害怕萧何造反,萧何听说刘邦怀疑自己之后,也是吓了一跳。急忙下令让自己家人去做了很多坏事,刘邦听说之后,不仅没有怪罪萧何,反而更加信任萧何了。现在胡遵的情况,何其相像啊。

得到司马懿的肯定之后,胡遵就开始利用招安的人马了。分批的靠近丹水,甚至越境到上庸来作乱,抢杀乡里。也就发生了上次张霸十来骑冲杀千人的事情,那时候张霸遇到的就是这些被招安来的人。

张霸功成之后,麾下人马回报给胡遵听,说张霸厉害,一个人杀败了千人。胡遵却微微一笑,再次与胡二商议,说道:“老二,给你一个任务。”

胡二大喜,一只眼的神情很是吓人,高兴的时候也很吓人。急忙冲过来:“哈哈哈,大哥,这回轮到我了,要是我在,那张霸早被擒了,你说,给我多少兵马,我给你打到上庸城去。”

胡遵一笑,摇摇头,杀人啊,自己这帮麾下亲信,行,但是其他,呵呵。胡遵不由扭头:“等一下,来人,传令,命张、黎两位将军来议事。”张、黎二人乃是军中老将,很有一套,人家却算不上胡遵的亲信,但是同为司马懿办事,只要胡遵有令,人家还是要执行的。

不多时,但见两员虎虎生威,老廉颇一般的大将,双双进来,朗声大喝:“禀将军,末将拜见将军。”

胡遵哈哈一笑:“古有大将廉颇,今世人也多知大秦老将黄忠,东吴黄盖,却不知这南阳也有老英雄。两位将军,请。”

胡遵身为主帅,言语中不见虚伪,两人也是一喜,对胡遵好感上升。

四人坐定,胡二:“大哥—”

胡遵大喝:“军中只有将军,没有大哥。”胡二急忙一愣,然后低头不说话,胡二知道这个大哥在外人面前就是这样的,胡二也不生气。

胡遵:“两位将军,主公令某为这军中主帅,实在惶恐,若不是两位将军相助,只怕胡某连这南阳宛城都搞不定。”

两人一听,高兴,但是也明白,必是有事请发生。双双站起来:“将军,说罢,但有命令,末将绝不皱一下眉头。”

胡遵一拍大腿:“好,爽快。两位将军请坐——”

大秦,上庸郡,丹水城。一声快马,穿透大街,一面疾奔,一面怒吼:“八百里急报,让路。”也不顾有人能不能躲得开,拼命往郡府走,一路人仰马翻。

郡府之内,张霸大惊:“什么,两万?昨夜开始从出发,直往丹水上游?”

斥候快马:“是的,将军,据报敌军大军旗帜飘扬一个‘胡’字,定是司马懿南阳太守胡遵。另外,军中还有一员南阳老将,此人与另一人合称‘张、黎古稀牛’,是南阳最为厉害的两位将军之一。”

张霸大怒:“哼,那两个老头,本将知道,南阳二十年来历经事变,唯独他们不变,不是说明他们厉害,而是说明他们逃跑的功夫厉害,哈哈哈,两万人,胡遵小二,听说在豫州的时候差点要了伯至的命,让本将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