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吼一声:“走,加快速度,去辛府。”郭图不好意思了,你自求多福吧。

辛评还真猜错了,郭图没有危险,因为郭图根本没有离开自己的府门,正准备离开。一阵火光,让郭图大惊,然后突然:“遭了,晚了,今晚就是动手的事情,好快的速度。回府,关门,所有人不得入睡,把菜刀都提出来。”

辛评猛冲,这时候辛评居然骑在马上,一把冲到辛毗家。一阵猛撞:“我是辛评,开门。”然后就听到里面:“大老爷,老爷不在老爷不在。”

“再不开门,我们就撞了?”

开,开了,辛评一看,大叫:“不要动刀。”因为他看到辛毗府上几乎是丫鬟,还有老人。辛评冲进去书房,房间,只有妇人在。辛评顾不得,一把抓住弟媳:“佐治在哪?”吓坏辛毗老婆了,管家:“大老爷,老爷今天下午就没有回来,只是令我们今夜关门谢客,若不是大老爷你,我们是不开门的。”

突然护卫冲进来,对辛评:“老爷不好了,城东乱了,有军队战斗声音。”

辛评一听,大惊:“完了,今晚,佐治,你个逆子。”大呼一声,辛评也终于明白,自己到底是慢了一步了。辛评冲出府邸,抬头一看,只见东门哪里像是为了对付郭图逃跑那么小的阵势。这根本是大军开战啊,完了,蒋奇。

辛评:“不好了,去皇宫。”

护卫再次大惊,辛评:“去。”

乱,乱得很快。邺城巨大,辛评冲到皇宫的时候,这里也蔓延了,只见到处都是火光,惨叫,还有受牵连的百姓。此时只见皇宫都被攻破了第一第二道宫门,辛评定神一看,大齐的军队,是大齐的军在互相残杀。

蒋奇,一定是蒋奇了。这时候辛评三百人显得有点小,但是远在一个街道之后,一时之间到没有人注意。辛评:“走,绕过去,从永福门进攻,那里有我认识的公公。”

此时的皇宫,此时的袁尚,一片狼藉。袁尚自从沮授死后,立马就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傀儡。每天除了上朝,听逢纪和审配胡说,然后说一个:“准。”就没有了。

高干死了,这个消息传来之后,袁尚更加失去了最后的依仗。蒋奇越来越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可是自己能怎么样,这里还有谁能帮自己。

直到今晚,哈哈哈,蒋奇造反,哈哈哈,夏侯渊进城。袁尚——站在高高的皇宫高楼,看着火光,傻傻的,说了一句:“你们真傻,呵呵。”

“啪”的一声脆响,袁尚养母一向温和的一个女人,此时大怒的一个耳光甩过来。周围的声音顿时静了,惊骇的看着这一切,竟然打大王。

“你醒醒,走啊,邺城已经完了,去中山国,还有机会。袁本初的大业就这样被你放弃了吗,走啊。”

近卫军一看,对啊,打得好,走吧,我也觉得该走了。

袁尚:“走,怎么走,蒋钦都叛了,孤王怎么走,夏侯渊都进城了。”

 第四十一章 :司马懿定洛阳

诸侯时期,大秦九年,河北草原第二次大战,曹*完胜。齐国大将军高干兵败身亡,大将韩猛在牧野投降曹*。齐王袁尚在辛评的护送下,逃亡中山国。蒋义渠惊变速退,被夏侯惇追赶,余四千人马逃到中山国。

夏侯渊曹纯攻破邺城,逢纪被杀,审配失踪。从此,大齐名存实亡,冀州全归曹*,而袁尚袁熙深感曹*军事之强悍,野心也之庞大,决定联合据曹,袁尚在左,以涿郡为本,袁熙在右,以北平为本,相依相存。

曹*入主邺城,以大将军徐晃镇守,辛毗为政,统治冀州。

北方之战,落下帷幕,暂时开始了难得的平静,而南方,却依旧烽火连天。潼关每日猛攻,惨杀不断。司马懿此时正在糜竺府上。

只见糜竺心神不定,神色略微慌张。糜竺可以说是刘备的元老,从徐州远投而来,也曾经因此而让糜家繁华茂盛了起来。不料就在糜家崛起之时,司马懿造反,快得让原本就开始思考退路的糜竺都反应不过来,司马懿就打到洛阳了。守军一箭不放,司马懿提着刘封的人头往墙下一丢,守将就立马开门放司马懿进城。

糜竺面如土色,司马懿微微一笑,糜竺,在洛阳是很有地位的,司马懿需要糜竺,但是,他需要的不是刘备忠臣糜竺,而是另一个糜竺。

司马懿:“子仲先生,非是某要造反,实乃是不得已而为之。我司马家百年基业,不能毁在懿之手啊,子仲先生可能明白?就像子仲先生一样,为了糜家,相信子仲先生也一定会选择去做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非是愿意如此,实乃迫不得已而已。”

糜竺脸色一青,他怎么能不知道i司马懿说的是什么。唉,刘备是对河内士族压迫得有点过分,可是身为帝王,这是难免,总不会要留一个威胁在自己国家之内吧。只不过刘备失败了而已,不过此时司马懿强,刘备弱,糜竺更是阶下囚。若是孤家寡人,糜竺一定破口大骂,可是不能,糜竺有近千人要照顾的。

糜竺:“将军,竺已经是阶下囚了,还能说什么。而且,竺既非军中将领,麾下无兵无卒,只怕帮不了将军。”

司马懿大喜,这糜竺口气是松了,顿时说道:“先生,只要先生正常将店铺开业,使洛阳照常运行,就是大功一件。刘玄德重用先生,仲达也一定会重用先生,只要先生不离开洛阳,一切随先生。”

糜竺的大商贾,洛阳乃至大周六成的商业活动都是糜家把持。现在司马懿急需糜竺站出来,一则是恢复生活,二则,这绝对是最好的安慰人心的强心剂啊。

糜竺唉的松了一口气,说道:“我弟,糜芳—”

司马懿急忙:“先生放心,糜将军在函谷关虽然受了点轻伤,但是绝无大碍,若是先生相助,糜将军也照样领军。”

话都说道这份上了,糜竺心也死了,刘玄德,对不起了。最后糜竺:“将军,他是什么样的人我这个兄长最了解。将军就让他当一个地方小将好了,以免误了将军大事。”糜竺也是无奈啊,糜芳是什么货色他清楚。这个时候,糜竺最不希望的就是惹事。一个没有本事的人,安安分分就是最大的贡献。

司马懿一听,顿时最糜竺高看一眼,此人张弛有度,是个人才。

有一个糜竺,就有两个糜竺,三个四个——司马懿有了韩浩相助,不到十天的时间,居然掌控了潼关以东所有的地盘,包括河内河东虎牢关。

刘备,喘息难断。要死死不了,活是断然活不起来了。

司马懿有一双鹰眼,犀利而锐气。南阳、两河、洛阳,看似强大的司马懿却忧心忡忡。只见司马懿原本只盯着西南方向的眼神,此时却不得不多看一眼东北。曹*,司马懿在估算,曹*还需要多久才能南下。

突然,司马懿轻轻说到:“马超。”对,马超,司马懿说马超,却不是说对付马超,而是计划这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帮助马超。而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别的,而是大秦,司马懿多希望马超能将西凉翻一遍,最好将秦军的主力全部吸引到天水去。

东南那位要行动了,我知道,我一直都知道。司马懿如是想,司马懿知道,大秦的强大的,所以多希望大秦一开始的时候会被打个措手不及,这样子才能将大秦拖入持久的战争,而不会让大秦有时间去积蓄强大的力量。

“马超。”司马懿再一次念叨,所以刘备一定要死,刘备不死,我怎么接触马超,刘备不死,马超怎么全心全力跟大秦干。

司马懿:“来人,请韩浩将军。”司马懿要亲自去潼关,刘备,徐庶,哼,小儿科。但是韩浩不能留在洛阳,不能留在河内,所以,司马懿要带走此人,他不想当第二个刘备。

往日一个平起平坐,甚至不如自己的人,突然成了老大,这让韩浩心里如何不介怀。但是韩浩是一个经历过风浪的人,知道司马懿的阴狠。在决定相助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各种打算。韩浩要的,只是韩家的发展。

刘备和司马懿是两种人,一个外人,一个本地人。一个天生帝王,一个世家子弟。怎么看,司马懿都比刘备要亲切,至少司马懿不会削弱士族的力量,而韩家,而世家。

司马懿:“我想去潼关。”

韩浩一愣,司马懿要去潼关,找自己谈话,一定不可能是为了让自己留守后方的。换了自己,只怕也不可能相信一个刚刚投降的人。韩浩:“将军,末将与你一同前往,为将军攻城拔寨。”

司马懿点点头,好,好,你明白就好,你明白你懂事,那么我也懂事。司马懿:“好,呵呵,两河新定,需要太守,你看,谁合适?”

你会做事,我就回报你,很简单的道理。司马懿要立足,跟别的诸侯不一样,曹*,孙坚。陈林,他们都是十几年打拼,从一个小小的地盘,一步一步走过来。大把亲信,大把人手,而且都是要听帝王的。

司马懿不能这么做,做不来,于是,他只能选择一个新的模式,那就是同盟者。司马懿最大的同盟者当然是河内的世家,司马懿只要做好老大就行。

韩浩笑了笑,知道自己没必要回避,也没必要谦虚,举荐了一个同样是大族的人。韩浩:“将军,将军麾下人少地盘小,日后必定有一场大战。末将有一个想法,大秦国内有一种屯田之法,以官经营,国有收成。现在洛阳有大批的良田,无主耕种。但是境内同样有不少流民山贼无地可耕。”

“将军何不下令,强者从良,可分地,流民安定,可分地,如此不出两三年,可最大程度的为将军提供粮食,同时安定境内安定。”

司马懿一听,大喜,韩浩这个方法司马懿听说过,据说刘备也听说过。但是刘备却怀疑韩浩是想借一个名目来为自己家族吞并土地,没用韩浩之计。但是司马懿知道,韩浩没有那个意思。

司马懿顿时:“这,不如某命你为弘农太守,就在弘农为屯田之策?”

韩浩一听,岂能不答应,跟刘备打,你去吧,我心里有点不舒服,屯田多好啊。

于是,韩浩麾下兵马分割三部,一个留在原地镇守河北,一个跟司马懿走,上潼关,一个韩浩屯田也需要人手不是。

 第四十二章 :三出祁山

曹*入主冀州,邺城归魏。

袁尚北逃,与袁熙合并共抗曹*。

曹*剧增近十万大军,虎视天下。

司马懿整合洛阳,韩浩自降任弘农屯田将,司马懿兵进潼关,亲临战线。

马超两万大军威*散关,天水郡直面兵锋,张辽出兵无果。大秦援军半路遭劫,死伤惨重,马超威力响赫西凉,天水城下人人自危。

胡遵大军匿迹丹水,张霸推兵堵河,上庸南阳战局阴晴不定。

江夏吴军接连挑衅,石阳守将文聘,敏感上书。

………

陈林放下一本本奏折,文武相列,陈林:“文和,蜀中现在如何?”原本陈林藏兵蜀中的计划属于绝密,但是随着陈斌和陈到两人先后发兵出蜀中,荆州和汉中前后攻接到大军两万有余。就开始惹来了天下人的眼光,此时大秦可能在蜀中增兵的事情,已经不再是秘密。尤其是当蜀中大都督陈到已经出发离开成都,往汉中而来,连世子都回汉中,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大秦似乎在备战。

不过大家也知道,现在的情况并不是一味的向大秦靠拢,现在的大秦更多的是被动的迎战。就算是主动出计,也只能算是先发制人,因为马超,胡遵,甚至东吴,都可能不约而同的对大秦动手。

想到这里,陈林就不由的烦躁,心中不由的骂道:“便宜曹孟德了。”因为天下这个局势,反而跟曹*没有什么关系了那样,曹*只需要盯着袁尚和袁熙就好。而且就算是两人,也已经是夕阳西下,河北迟早尽数落入曹*之手。

贾诩一听陈林问话,知道陈林担心。说道:“禀大王,大都督和世子已经离蜀上路,半个月前一万蜀中大军已经到了,同时有一万兵马自临江往荆州,现应该也已经到达。都督和世子随从中,也有一万大军,三五日可到南郑。”

就在这个时候,法正出列:“禀大王,西凉援军,被马超埋伏,五千人马不复存在。马超兵锋正盛,不可不防,臣认为,我军应全力击垮马超所部。使西凉不再成为我军之绊脚,马超据西凉,对我军,有害无利。”

不少人立马附议,毕竟现在刘备调头往东,跟司马懿咬,这时候跟马超的事情就仅仅是两方的事情,不会再有任何人加入。

陈林一听,心中想着,这些臣子那怕是法正这样的人物,也总是想得太简单啊。看起来马超的确是孤军,可是他们却没有想到,第一,大秦全力再去西凉,上庸怎么办,荆州东吴那边怎么办。第二,谁说马超是孤军,匈奴不是人?羌人不是人,西域不是人?这些西凉的邻居,可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马超威名所在,能压得住,可是大秦,人家可不买你的帐。

贾诩看出了陈林的为难,急忙解围,说道:“哈哈哈,马超一武夫狂妄,何须我主大力而为。我军兵力所在,乃是居中应对各方变故,南郑数万大军,断不可全部离开。只需我主两万人马,亲征西凉,定可一战而下。”

陈林一怔,同时大喜,要是只要两万人就能拿下马超,陈林不在乎三征西凉的。急忙:“文和,速速说来。”

其他人也个个盯着贾诩,西凉是马超的老家,但是精锐就有两三万。贾诩却说只要两万人马,加上成公英和张辽,也最多不过四万人,如何能那么有信心就能败马超。

贾诩:“大王,如今西凉孤立,我军出征,除了上庸和荆州但有牵绊之外,无人再能助马超。我军取西凉正是其时,可令张辽将军出兵陈仓,鏖战马超本部。另主公亲领大军合兵陇西,出狄道,先取马超根据金城,破武威。马超后军一失,必定军心大乱。此外,大王,我军还有一个强大的盟友,一朵云。”

“散朝,文和留下。”陈林听完贾诩的话之后,知道这件事情需要慎重,也需要时间去考虑,于是说道。贾诩咚咚的跟着陈林身后,走在这天下诸侯最为简朴的戒备却最为深严的皇宫之中。

陈林:“文和,孤王担心上庸,还有荆州。”

贾诩此事已经很老了,说句实在话,那怕今晚回去睡一觉再也醒不来,贾诩也是高寿老人,就这个年代而言。贾诩:“主公,上庸不必担忧,只需要张霸将军不过河,胡遵就算有十万大军也不敢轻易踏进上庸。”

说完这句,贾诩又停了一下,似乎在想什么。然后才说道:“荆州,诩也无法确定。我大秦水军在长江游弋,当不必惧怕东吴正面突击,怕只怕东吴用谋。诩更加在意得是,司马懿和孙权是否会走到一起去。”

陈林大惊,他能想到司马懿的目的就是打击自己不让自己发展,也能想象得出孙权新上位,年轻气盛,需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发动战争也无可厚非。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两人会联合起来。

贾诩看陈林脸色一变又急忙说道:“主公,我荆州四郡巡江有五千兵马,水军更是独据天下,黄忠将军麾下三万兵马。算起来荆州我军有上下七万人马,老将军成熟稳重,还有刺史蒯良,算无遗策,主公应该相信他们。”

陈林停下来,回头:“文和,你的意思是要孤王放下荆州,出西凉?”

贾诩点点头:“主公,马超此时不除,日后不管是司马懿还是刘备,一旦两人其中一人胜出。到那时候,我军必不能再如此轻松对付马超,他们一定要干涉。况且如今蜀中能源源不断的为我军提供大军。”

陈林一咬牙:“好,孤王亲征西凉,可令叔至坐镇汉中,随时支援上庸,再令蜀中出兵两万到荆州,黄忠和蔡瑁要是还守不住荆州,那就说不过去了。

贾诩一喜,陈林安排,滴水不漏,荆州增兵,上庸增将,两地都能保证不失。

出兵西凉,骑兵少不了,现在的狼骑可满满当当的一万人马。打定主意出兵亲征,但是却还有很多事情让陈林烦恼,拿主意。西凉要打下来,还要能治理,能守得住。尤其是羌人,西域,匈奴,谁能有如此魄力镇守西凉。最后,陈林选中了一个人,魏延。

于是,狼骑全部出动,秦王亲征西凉,统兵十万,其实只有两万人,三万多民夫。以狼骑张绣为先锋,出祁山,不走阳平关,而是从西面出击。随军大将,只有魏延一人,小将数人。

沿途阴平郡,武都郡,所有人着令粮草军备,迎接大军,不得有误。

秦国那么大的动静,没有瞒天下人,于是很快,无数快马从大秦边境飞离而去,往四面八方,都是敌军的斥候啊。

 第四十三章 :别逼孤王下杀羌令

陈林第三次征西凉,军师贾诩已经不可能再跟出来了,陈宫也越显得无力,这些都是年过五十的人了。陈林身边出谋划策的变成了张松,还有陈林带来了马谡。

马谡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满腹经纶而书生样板人物,经过这么多年陈林刻意的打磨。哪里有困难的任务,陈林就派马谡去,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让马谡渐渐的拜托了纸上谈兵赵括书生的印象,现在的马谡,直追法正等人。

陈林:“孟达在前方送来急信,说前方栈道坍塌,要十天的时间才能修好,只怕我军不能如期出祁山了。”

张松一听,本来就丑不堪言的脸更加扭曲,叫道:“什么?主公,这个孟达太过无能,我看他是存心的,千里的栈道,一路都平安,就他武都出问题,还晚不塌早不塌的,偏偏我大军要过的时候才塌。”

马谡呵呵一笑,站起来递过去一本本,说道:“呵呵,军师,这你可是冤枉孟太守了。虽说之前孟太守被人状告贪污骄横,军师先入为主认为此人不堪大用。这可冤枉人家了,这个孟达虽然有些坏习惯,但是武都一城小郡,短短两三年之间,现在武都已经是人口十六七万,以镇成城的小县城已经多了两个。武都百姓也有些称颂,这一次栈道之事,更加不在太守身上,而是,羌人所为。”

陈林眉头一皱,心中恼怒,不是孟达,而是羌人。陈林每一次出祁山,要征服西凉,每一次都遇到羌人搞鬼。对羌人,陈林甚至心中有一种比南蛮还要厌恶。

张松也是一愣,然后坐了下来,羌人,的确不好办啊。这些家伙打你就打你,回头一头扎进西部的山区高原去,你去追啊,那不可能的事情。道路不通,语言不通,气候不适应等等问题。中原大国历经无数,西凉已经算是难啃的骨头了。但是却从来没有听说过那个朝代能征服羌人的地盘,就连远在西域都被汉人征服过,却从来没有听说过羌人的部落被征服过。

张松:“主公,羌人出动,一定是受了马超之命。马超在陈仓,听说主公亲征,心中必定恐惧,但是却又不能回军。马超回军就相当于放弃了扶风,同时还要担心被张辽将军在背后追击,顶着全军覆没的危险。所以羌人就成了马超的援兵,主公,不可不防啊。”

陈林心中也有数,羌人一直是大患,杀不得请不动,真的是烦的要死啊。杀嘛,一味杀到头来吃亏的一定是秦军,因为这样会引起羌人的恐慌,反而让他们团结一致。收买人家,人家又不买账。

陈林:“遭遇大股羌人大军却是不可能的,他们最多也就是像现在一样,骚扰我军前进,除了祁山,到陇西,就好了。然而我军却不能一味的被动,羌人在陇西二十万,虽然零散不统一,但是若是我军大意,也吃不得好。”

“令成公英处理羌人的事情,钱粮都行,但使羌人不再祸乱我军,给他们就是了。等平了马超,稳定西凉,孤王回头再收拾他们。”

接着陈林:“幼常,派去一朵云的人可不要让孤王失望啊。”

马谡:“主公但请放心,一朵云与主公有旧不说,此次谡派去的人也是跟随谡多年的老人了,上次在阳平的时候还与一朵云合作过,与黑云等人都打过交道,不至于出问题。”

张松:“主公,一朵云终究是马贼啊,这伙人无利不起早,不可将我军未来寄托在此人身上。”

陈林哈哈大笑,对马谡指着张松:“幼常,你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啊。”马谡也是呵呵一笑:“是,主公,谡一定好好向军师学习,决不辜负主公厚爱。”

这对话都是跟马谡再说,但是却是对张松的肯定,张松心中也是十分的高兴,知道自己在陈林心中还是有地位的。尤其是现在贾诩眼看一天比一天衰老的时候,姜维马谡诸葛亮等小辈又小,未来大秦至少有十年的时间是张松法正两人的天下。当然,荆州的蒯良马良还有蜀中的杜微等地方大臣不算在内。

孟达现在也是每天惊心胆战啊,谁说不是呢。就像张松第一次听到武都的栈道坍塌时大怒那样,孟达也担心这个大怒是出自陈林啊。随着陈林一封宽慰的信到来,孟达猛然松了一口气。同时狠命的发动民夫恢复栈道,对羌人可算恨死了。

孟达这个人很是会审时度势,在栈道坍塌的第一时间,孟达是收拾东西,做准备,要逃,然后才是抢修和禀报。现在见陈林没有怪罪的意思,才安心下来,要是陈林的语气稍微严厉一点,只怕孟达都要跑路了。

孟达身为武都太守,兵马也是有的,两千的郡兵这一下可是被下了严令了,没有别的,就是羌人。孟达对羌人恨死了。两千人马全部被派出去,再遇见羌人,二话不说,都是嫌疑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