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氏三国-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双方越打越弱,到最后只剩下的七八千兵马,却都无法灭掉对方。

马腾还好点,虽然只剩下了七八千军卒,但在黄忠和钟繇的支持下,粮抹无缺,麾下的士兵们还能勉强吃饱肚子,李傕可就惨了。

西凉实在已经疲软不堪,百姓本来就少的可怜,如今更是十不存一。

就算李傕不顾百姓死活,想要与民争粮,也没有百姓让他可争,虽有刘备支持,但刘备自己也过的紧巴巴的,偶尔挤出点军粮给李傕,也是杯水车薪。

打到最后,李傕麾下的士兵已经是有了上顿没下顿,肚子都吃不饱,士兵们哪还有心思和力气打仗,军心焕散,几乎每到夜里,都有士兵冒死逃离军营。

直到八月末,马腾和李傕再战于赤亭,眼看就要击败李傕大军时,刘备义弟张飞忽率五千骑兵杀到,将马腾杀的大败,走投无路下,马腾亲自率数百骑断后,令部将庞德与长子马超杀出重围,逃进了汉中。

至于李傕,也不比马腾好到哪里。

在击败马腾大军后,张飞当即掉头一枪,顺便又收拾掉了无力再战的李傕。

自此,盘踞西凉的两股最大的军阀势力就此消亡。

第296章 周瑜平定交州

汗颜,十分汗颜。断了十天,实在没脸道歉了,说什么都是借口,弟兄们骂我吧,随便骂!



关凉之地战火纷乱时,周坚次子周泽出世了。

周泽是妾室蔡芬所出,为嫡次子。

周坚趁机大宴宾客,顺便召集一干文武心腹,官佐属吏商议施政方略。

自去岁平定西川,班师荆州后,周坚治下就进入了休养生息阶段,二十余万骑步大军经过一年的整编,已经初步成军,十万机动大军正在抓紧时间操练、

这十万大军是周坚日后用来征讨扬州,甚至中原的主力军队,全都是从上过战场的老兵里面抽调的职业军人,不用从事劳动生产,专司训练征战,可以说是真正的精锐部队。

里面除了荆州旧部,还有西川、汉中之兵,彻底打乱进行了整编。

至于两支十万人的屯田兵,青壮已经招募的差不多了,正在整编。

周瑜虽然率领三万骑步大军南征交州,但也只是小规模的军事行动,周坚不可能再给周瑜谴派兵马,否则必然会影响到荆州的休养生息。

而且交州兵少民弱,和西川不能相提并论,一州之地,人口还不及百万,尚不及南阳及长沙等一郡之地,三万大军足矣。

周瑜虽然年轻,却不负周坚所望,用兵极有名将风范。

中平十年十月。

周瑜率军趁胜追击,将张津的万余残军堵在了离水关,以瞒天过海之计强渡离水,先后击破张津五路援军,将张津大军诱出离水关后,回师一击大破之,连勇冠三军的太史慈也被周瑜用计生擒,刘繇、许贡则被甘宁在乱军中斩首。

张津率数百亲兵逃向猛陵时。又被甘宁率轻骑追上,兵败自杀。

中平十一年三月,周瑜平定交州。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自中平三年张牛角率军杀进洛阳,汉室衰亡以来,天下诸侯拥兵自重,短短七年。周坚就先后平定了荆、益、交三州,这下别说是曹操、袁术等人,就连在北方的袁绍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威胁,不得不加快了统一北方的步伐。

交州虽然民少兵弱,但却是荆州和西川的大后方。

没有了来自后方的威胁,周坚就可以彻底放开手脚攻略扬州。

这对曹操、袁术等人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曹操更是紧急召集一众心腹文武商议对策,原本诱使张津出兵,以期尽可能地给周坚制造些麻烦,拖延周坚一统南方的步伐。

不想却让周坚趁机平定了交州,这可真是始料不及。

“周瑜小儿不简单呐!”

曹操扼腕长叹,语气中满是掩盖不住的羡慕,还有浓浓地欣赏。“此子年不及冠,却有名将之姿,不但极善用兵,而且智谋过人,将来必是吾之大敌。”

郭嘉深表赞同道:“此人独领一军,竟能于不到一年内平定交州,若是只会用兵,是不可能办到的。委实小窥不得,不过……”

话风一转,又道:“周瑜年不及冠,周坚却敢以此人为将,足见其识人之能。此人才是主公的劲敌呐,事已至此,我军也该适当地调整一下战略了。”

曹操手抚长髯。问道:“奉孝有何高见?”

郭嘉道:“嘉以为我军应该抛弃一切成见,无论如何也要和袁术结盟。至少在周坚没有败亡之前,绝不能再和袁术起争端。”

曹操深以为然,道:“奉孝所言正合吾意。周子渊平定交州,据三州之地,治下民逾千余万,带甲数十万,民富兵强,若再让其占了扬州,天下半壁江山在手,就算数年后本将军能击败袁绍,平定中原、河北之地,也难言必胜。况且袁绍、孙坚没一个是好惹的,又有周坚在侧虎视眈眈,肯定不会让本将军顺利的平定中原、河北之地。”

郭嘉连连点头,商议一阵,曹操当即谴使出使扬州。

荆州,襄阳。

周坚接到消息,当即率领五千轻骑,南下交州。

从襄阳到交州治所龙编,最近的一条路是从零陵翻越阳朔山,从始安进入郁林郡,然后南下龙编,尽管如此,也有两千多里路,真可谓关山路远。

也有也有两千里不过这条路极其的不好走,多有雄关恶涧挡道。

如果不是周瑜已经平定交州,这条路根本就走不通。

两千多里路,如果是以八百里加急传讯,最慢四天便可从龙编赶到襄阳。

周坚日行两百里,用了半个月,才从襄阳赶到龙编。

尽管是个地理盲,对地理没有多少研究,但走了这么长时间,周坚心里猜测,如果是后世的中国,怕是早就出国了,就不知道到了东南亚的哪个国家。

周坚率五千轻骑风尘仆仆地赶到龙编时,周瑜早已经率诸将亲自等候在城外。

“小弟见过兄长。”

不等周坚下马,周瑜就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施礼。

“瑜弟免礼。”

周坚跳下马,亲自上前扶起周瑜,仔细打量了几眼,才忍不住哈哈大笑了两声,语气中满是赞赏,道:“一年不见,瑜弟瘦了些,不过风采更胜往昔,也更有自信了。”

周瑜道:“有劳兄长挂怀,小弟愧不敢当。”

周坚道:“有什么不敢当的,这次平定交州,瑜弟居功至祎。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平定了交州,这可比为兄平定西川要快的多了。”

周瑜忙道:“交州民少兵弱,如何能与西川十余万大军相提并论。”

周坚把手一挥,不容置疑道:“功就是功,瑜弟无虚自谦。”

周瑜洒然一笑,没有再说什么,又向旁边的戏昌施礼,“瑜,见过军师。”

戏昌还了一礼,“见过少将军。”

这时,甘宁、周胜、李起、陈良、李严等统兵将领也纷纷上前拜见。

周坚一一口头嘉奖,才在众将的簇拥下进了城。

龙编有些萧条,虽是州府,但比起襄阳却差了许多,不但城小,而且人也少。

或许是刚刚经历过战争,街道上十分空旷,除了巡逻的士兵,几乎看不到人,和襄阳繁盛的集贸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周坚和戏昌在诸将的陪同下,洗去风尘后,才摆酒设宴。

有漂亮的婢女送上酒水茶典,周坚盯着看了几眼,这些婢女一个个容姿娇好,和中原的女子虽略有差别,但区别不大,不知道是不是汉人。

周坚居中而坐,左右是戏昌,右首则是周瑜。

周坚扫了一圈,发现帐中全是昔日旧将,没有不认识的,就问周瑜,“听说瑜弟生擒了刘繇部将太史慈,今在何处?”

“兄长稍待。”

周瑜答应一声,当即向帐外喝道:“去请太史将军前来。”

有亲兵应命而去,不多时领着太史慈入帐前来。

周坚仔细打量,此人年不及三十,身长七尺有余,美须髯,猿臂熊腰,雄姿摄人,一看就是勇武过人之士,不由暗喝了一声彩。

“太史慈见过楚侯。”

太史慈穿了一副荆州军的甲胃,向周坚拱手一揖,脸色有些复杂难言。

周坚表现出了足够的礼贤下士,亲自上前扶起太史慈,毫不吝言地赞道:“久闻太史将军能征善战,有万夫不当之勇,今日一见,方知传言实不可信,再多的溢美之词,也难及将军风采万一。来人呀,赐座,上酒。”

太史慈汗颜道:“败军之将,何敢当楚侯赞誉。”

“当得、当得。”

周坚连声道,又亲自将太史慈让到戏昌下首入座。

回到案后座下,等婢女倒上酒水,周坚才向太史慈举杯道:“将军世之大将,奈何终不得明主。坚虽不才,但亦有匡扶社稷之心,将军可愿与坚共扶社稷,以安天下百姓?”

太史慈近半年来一直在荆州军中,或与甘宁切磋武艺,或与周瑜讨论军事,虽然周瑜始终不曾开口招揽,但心里早就已经有了准备,此番周坚亲自开口招揽,更显诚意,哪里还有好犹豫的,当时就急起身长揖道:“蒙楚侯不痉,慈愿供驱策。”

“好,太好了。”

周坚喝了杯中酒,大笑道:“吾得子义,如猛虎得雄狮相助也,何仇大事不成。”说罢连连向太史慈劝酒,许褚、甘宁、周胜等将也极力劝酒。

等到酒足饭饱,洗去征尘,才谈起正事。

周坚问周瑜,“龙编局势若何,诸郡可能安定?”

周瑜答道:“张津死后交州七郡群龙无首,各郡之兵多不过三四千,不足以御敌,在离水关时已被小弟逐一击破,不足为虑,现各郡已经归降。不过,我军只有三万大军,无法分兵驻守各地,因此小弟只能屯兵龙编,以镇各郡,待兄长决断。”

周坚连连点头道:“正该如此,瑜弟处置的极为妥当。不过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三万大军不可能一直常驻交州,瑜弟有什么想法?”

周瑜看了看戏昌,才向周坚微笑道:“小弟年轻识浅,略善治军而不善理政,如何治理交州,想必军师早有良策,兄长何不垂询军师。”

戏昌微笑道:“少将军过誉了,昌出出主意还行,若说理政,怕还不及少将军。少将军就不要客气了,究竟如何处理交州之事,还请少将军直言。”

第297章 登陆海南岛

周坚看了一眼周瑜,也道:“瑜弟不必谦让,有什么想法就说。”

周瑜这才道:“那小弟就多说几句,不妥之处请兄长和军师指正。”

周坚毫不谦虚,大刺刺地点头。

戏昌谦让了一句,心里却也在暗自点头。暗忖少将军虽然年轻,但为人处事却是一点也不含糊,谦恭有礼,并不恃功而骄,把所有人的情绪都能照顾到。

这样的性格,稍加培养,便足以成为荆州诸将之首。

周瑜道:“交州地处岭南,虽与荆、益、扬三州相接,但实际上,除了荆州,西川和扬州并无官道可通交州。因此,小弟以为没必要留重兵驻守交州,只需尽征交州之兵,再谴一干吏坐镇,起用交州士族便足可治之。”

周坚扭头问戏昌,“志才以为如何?”

戏昌笑道:“少将军之言甚妥,主公可依言而定。”

周坚轻轻击节道“好,就依瑜弟之言。”

顿了下,又道:“然则何人可为交州刺史?”

戏昌笑道:“少将军既然早有腹案,怕是也有交州刺史人选了吧!”

周坚就看向周瑜,周瑜忙道:“一州之军政事关兄长大业,小弟年轻识浅,安敢妄言。”

周坚把手一挥,道:“瑜弟就不必谦让了,若有合适人选,不妨说出来。注算人选不合适也没什么,你我兄弟,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周瑜洒然一笑,就不再谦让,当下道:“即如此,小弟就大胆荐之。瑜以为韩琼将军可胜任交州刺史之职,石广元世之大才,可为刺史府长史。”

周坚和戏昌对视一眼,脑子里刹时转了无数念头,同时点头。

“好。就以韩琼为交州刺史,领军八千镇守交州,石韬为刺史府长史。”

周坚一锤定音,该决断时,他从来都不会犹豫和迟疑。

戏昌不由对周瑜更加高看了几分,暗赞周瑜思虑周密。

作为周坚最为器重的左膀右肩,也是荆州核心权力决策的最重要参与者。戏昌对荆州的大小事务自然是了如指掌,任何人为交州刺史,自然也有最合适的人选。

若说要镇守交州,韩琼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周瑜荐韩琼,自然是考虑到了其中的利害得失,不得不让戏昌刮目相看。

论资历。韩琼是最早追随周坚的旧部之一,早在周坚还在南阳时,韩琼就率三千清河骑兵投入周坚帐下,在周坚早期平定荆州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任韩琼为交州刺史,不会引起周坚旧部和荆州、西川士族的反对。

韩琼虽然不是什么大将之才,统兵作战、镇守关隘稍嫌不足。但好歹是士族出身,而且随着年岁渐大,行事也越发稳重,镇守交州这样的大后方到是够了。

至于许褚、蒋钦、徐晃等将,一来资历不够,二来在周坚今后的战略计划中,这些人全都是重要的中坚力量,不可能发配到交州去养老。

至于荆州、西川士族。那是想也不用想了。

周坚是不可能让荆州和西川士族掌握到足够制肘他的权力的,虽然不吝啬官禄,但地方军政大权非同等闲,最多能掌一郡之军政大权,就已经到头了。

至少在短时间内,周坚对治下的士族还没达到无条件信任的地步。

就算是彻底将宗族绑在了周坚战车上的蒯氏兄弟,才堪堪一州刺史。

再者。从平衡麾下权力的角度出发,周坚也不可能让麾下的士族一家独大。

除了最早追随周坚的旧部,对周坚忠心耿耿外,其余不论是荆州还是西川士族。在为周坚统一大业尽心尽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划成了两个圈子。

不论是荆州士族坐大,还是西川士族坐大,对周坚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无论哪一方坐大,都会威胁到周坚这个主君的权威。

权力能让人滋生野心,如果让荆州士族和西川士族掌握了足够的权力,他们能否还一如继往的继续效忠周坚,那可就不好说了。

因此,在荆州和西川本土的使用上,周坚可谓是慎之又慎。

即要给予足够的甜头,让荆州和西川本土士族为他的大业奉献力量,又不能让荆州和西川本土士族掌握足够的军权,个中的平衡,需要仔细把握。

周坚身为主君,随着地盘和势力的日益扩大,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这些问题。

好在有智计超绝的戏昌时刻出谋划策,再加上周坚的不断学习努力,这些年也学会了许多东西,已经慢慢的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主君。

至于周瑜的快速成长,则让周坚瞬间就觉得轻松了许多。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宗族力量绝对是周坚稳定统治核心的重要参与者,历史上曹操能牢牢地掌曹魏国帝掌握在手中,曹氏、夏侯氏等宗族的强大绝对是重中之重。

只是此前庐江周氏除了一个重量级的周晖外,实在没几个挑大梁的人物。

周焕、周济等人能力有限,最多也就是一郡之守,周善、周安等毕竟年轻,见识和阅历有限,成长起来还需要时间和磨砺。

至于父辈,虽不乏能力出众者,但却不可能再为子侄臣子。

宗族没几个可用之才,一直是周坚的心病。

如今周瑜迅速崛起,展露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战略眼光,总算让周坚的压力减轻了几分,而周瑜也是周坚早就寄于厚望的军事上的在右膀右臂。

中平十一年五月。

周坚迁韩琼为交州刺史,领军八千镇守交州,又以石韬为刺史府长史,负责交州一应内外政务,至于各郡太守,则任用率先向周坚靠拢的交州士族。

八月。

周坚尽征交州七郡之兵,合共两万郡兵尽数被发还荆州屯田。

各郡除龙编外,只留两千郡国兵作为日常守备的军事力量,除了打打盗匪,可以说再不会有别的战事,有韩琼率八千大军镇慑足矣。

九月。

周坚巡视各郡,诸将的陪同下,来到了朱崖,也就是后世的海南岛。

武帝平南粤,遣使自徐闻(今雷州徐闻县)渡海略地,置朱崖、儋耳二郡。到昭帝时废儋耳并为朱崖郡。元帝从贾捐之议,罢朱崖。

周坚在戏昌和周瑜、甘宁、许褚、典韦等将的陪同下,率领五百亲卫,从徐闻登上征调来的数十艘渔船出海,约半日后登上了到了朱崖。

亲自登上海南岛,才发现想象和现实存在很大的差异。

后世的海南岛何其繁华,简直就是旅游渡假的天堂。

而这个年代的海南岛却是一片荒凉,到处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原始森林,不但数十里见不到半个人影,而且还要时刻提防从密森中窜出来的野兽。

周瑜在旁介绍道:“朱崖远离中原,自昭帝下旨废除郡治,汉廷路远难及,这些年随着天下渐乱,就更没有人过问朱崖之事。交州地广人稀,朱崖口不及万,只有一些逃难的百姓和水贼在这里栖居,历任交州刺史也无心治理,因此十分荒僻。”

周坚远眺一望无际的大海,目光扫过望不到尽头的原始森林,心胸都开阔了不少,面带微笑道:“朱崖可是个好地方,四面临海,而且还处在大后方,这里没有强敌来犯,或是治理的好,将会成为我荆州的又一大粮仓。”

戏昌道:“南阳有口两百余万,但随着主公今后的战略重心向中原转移,日后南阳必会兵祸接连。主公何不下令迁南阳三十万户至朱崖,设郡治之,一者鼓励百姓开荒恳田,二者牧马养畜,待过得三五年,便可自给自足。”

“三五年!”

周坚琢磨了一下,道:“时间有些紧,最多三年,就必须要对袁术动手了。本将军治下虽然富庶,但要负担上百万百姓三五年的吃喝拉撒,负担可不小。”

周瑜接上话头道:“迁徒百姓非同小可,需得慎重。不过军师所言也有道理,日后兄长若伐中原,南阳必兵连祸接,置百姓于四战之地委实不妥,需得向后方转移。若是能将朱崖治理成我军的又一大粮仓,对我军有益无害,值得一试。”

周坚点头道:“不错,百万百姓迁徒事关重大,不可不慎,待回到襄阳,再召集大家仔细商议,先拿出个章程来,若是可行的话,再仔细商榷。”

戏昌又道:“朱崖政事荒废,主公可下令置郡,再选派官吏以治之。”

周坚‘嗯’了声,转念一想,便道:“可弃朱崖置海南郡,归于交州刺史部,等回去后就选派官吏,先将官府建立起来再说。”

顿了下,又问戏昌:“至于太守之职,戏昌以为何人可堪胜任?”

戏昌道:“朱崖百废待兴,非干吏不能治。昌以为黄承彦可为太守。”

“黄承彦?”

周坚琢磨了一下,随即便道:“好,就以黄承彦为海南太守。”

在朱崖过了三天,周坚好是领略了一番海南岛的风光,才登船离开。

虽然已是寒风腊月,但海南岛的气候却依旧宛若初春,感觉不到多少寒意。

周坚登上最大的一艘渔坐,正准备扬帆起航时,忽然想起一事,就问戏昌,“我军若是在此组建一支水军,能否直接从海上绕到会稽?”

第298章 建立军事学院

“这……”

戏昌一怔,这个想法太大胆了,大胆的让他都忍不住有些一时转不过弯来,脑子里飞快地思索了一下,才字斟字酌地道:“大海之阔,不知其几万里,荆州水军虽然精锐,但江水不同于大海,若欲远航,怕是难度不小。”

周瑜对水军要比戏昌了解的多,此时也道:“军师所言极是,大海不同于江水,不但方向难辨,而且遇到风浪,极易沉船。我军的战船虽然坚固,但除了楼船,其余蒙冲、走舸等中小战穿根本就经不住海浪的冲击。最关键的还是方向,大海之阔不可测,大军一旦在海上迷失方向,是很难再靠岸的,就连经常在海上捕鱼的渔民也不敢走远了。”

周坚点点头,他也只是忽发奇想,并没有一定要这里组织水军。

周瑜话风一转,却又道:“不过,也不是不能行。”

周坚讶然道:“瑜弟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戏昌、许褚、甘宁、李起等人也纷纷看向周瑜,目露奇色。

周瑜微笑道:“记得小弟瑜时,兄长曾对小弟说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些事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根本注没有人想过。昔春秋时军队多用战车布阵,然自先秦、前汉时战车却终被骑兵取代。古之兵家都能敢于革新并实践,在战争中完善兵种演变,我等纵不能妄与先贤比肩,但也不会妄自菲薄。况且驱水军出海也不是绝无可能,只要我军能攻克两道难关,便可使水军出海作战。”

周坚闻言刹时精神一振,道:“接着说。”

周瑜道:“水军出海作战,其难有二,一为战船不够坚因,难以远航,二为海上方向难以辨明。海上难辨方向问题不大。只要多谴船出海走上几趟,自然能摸清水路。战船则有些麻烦,我军的水军楼船虽然足够坚固,但能否经得住海浪冲击还不好说,而且海上的风向变化莫测,只靠风帆行船,方向怕是不好掌控。”

周坚沉思道:“只要有希望。就值得一试。”

略微一顿,向甘宁道:“兴霸熟悉水战,这海南水军就由你来组建。”

甘宁疾拱手道:“末将遵命。”

周坚大脑飞快地运转起来,一边琢磨细微之处,一边道:“当务之急,是先尽快谴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