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周氏三国-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戏昌似是感觉到了周坚的心情,喟然叹道:“关中曹创太重了,这些年先是董卓,再有李傕、刘备等先后割据,大量青壮战死,无数家庭破碎,实不宜再起刀兵。”
周坚‘嗯’了声,沉声道:“要尽快平定关凉地区,至少十年之内,关中和凉州地区不能再有任何战争,才能恢复一点元气。”
戏昌道:“也不一定,等平定关中后,主公可从西川、南阳等地迁百万民入关中,以荆州庞大地人力物力,不出数年,关中大地便可恢复生气。”
周坚凝眉道:“以荆州地人力物力,迁百万民入关中自然不成问题。关键是如果承担了这笔巨大地钱粮,等明年袁绍举兵南下,怕是会影响我军地中原战略。”
蒯越也连连点头,道:“主公所言极是,百姓迁徒,耗费钱粮极巨。若有官府承担这笔钱粮开销,府库中的钱粮怕是剩不下多少。”
戏昌道:“并不是让官府承担所有地钱粮开销,这些年主公治下百姓富足,至少过冬地余粮还是有的。官府只需要承担少部分地米粮便可。”
蒯越沉默了下,道:“若只是部分钱粮消耗,官府还是承担的起的。”
戏昌又道:“至于中原局势,昌以为不管曹操和袁绍谁胜谁败,我军要想彻底平定中原和河北地区,都必须要有足的骑兵,才能占据压倒性地优势。现在的问题是,主公是想袁绍击败曹操入主中原,还是曹操击败袁绍,趁势杀进河北。”
周坚沉声道:“孤即不想曹操打败袁绍,趁势杀进河北,也不想袁绍击败曹操,举兵南下中原。孤最想看到的结果,就是曹阿瞒和袁绍两败俱伤。”
戏昌微笑道:“主公想要曹阿瞒和袁绍两败俱伤。要实现这个目标其实并不难,我军只需要三到五万大军,便足以左右中原战争的最终结果。但如果现在就扫平曹操和袁绍,以我军的实力,恐怕还无法一战而尽全功。难免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周坚以马鞭轻击掌心,轻轻点头,这到是实情。
戏昌又道:“最为关键的是,如果主公现在就想入主中原,袁绍极有可能会放弃南下中原地计划。坐等主公和曹操相争,到最后就算主公击败曹操,也只会便宜了袁绍。”
周坚悚然而惊,给戏昌这一提醒,他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之处。
因为他的到来,历史的轨道已经发生了巨大的便宜。
现在整个南方。都已经在他的统治之下,周坚也隐隐成为了天下最强大的诸侯,纵然是统一了河北四周的袁绍,在人力物力这些最基础的底蕴上,也及不上他。
若是周坚现在就想聚集数十万大军,准备介入中原战场,正如戏昌所说。袁绍还极有可能会放弃举兵南下地计划,坐等他和曹阿瞒先拼个两败俱伤再说。
虽然周坚有足够的信心击败曹操,但也绝对不会轻敌。
曹阿瞒是谁,如果被逼到绝路,绝地反咬一口地话,也绝对会将他咬成重伤。
到了那时候,可就真的是白白便宜了袁绍。
就连蒯越也是听的恍然,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戏昌接着道:“因此,昌以为,我军现在必须要休养生息。才能促使袁绍南下。而且为了让袁绍放心,认为我军在他举兵南下中原期间,绝对无法大规模对外用兵,迁数百万民入关中是最好地选择。唯有这样,袁绍才能放心地举兵南下。”
周坚连连点头。“就依志才所言,等平定凉州,就从荆州、西川迁三百万民入关中。”
大军到了长安城外,徐晃亲率一众将校,出城迎接。
约数日。
周坚迁马超攻扶风,周善攻冯翊,徐晃攻弘农,至月末,尽得关中之地。
六月。
周起亲率七万大军出池阳北上,攻安定、北地两郡。
刘备率四万余大军屯于青山,欲与周坚决一死定。
周坚却算准了刘备大军无粮为继,大军进至临泾,却扎营不前,欲打持久战。
果然不出半月,刘备军粮告竭。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到了这种境地,纵然贾诩再天高地智谋,也无能为力。
不过刘备终究是刘备,岂肯就此坐在待毙。
眼看粮抹将尽,大军有哗变之危,刘备召来心腹,命人作人脯食之,如此又坚持了月余之久,到了七月,终究是再难以为继,主得不主动出击。
然而这个时候,周坚却深沟高垒,不与之战。
刘备仰天长叹,纵然被逼到了如此绝境,都依旧没有放弃。
然而等到刘备率军北上,准备从北上翻过青山,进入并州境内时,周坚却亲率大军悍然追击,在青山一带大破刘备,最终刘备仅率数千残军逃到了并州。
至此,关中及凉州地区再度异主。
八月。
马腾攻下北地。
九月。
马腾、马超攻下武威、金城二郡。
约数日,周善攻下陇西。
十月。
马腾、马超父子先后攻下张掖、酒泉、敦煌三郡。
就在刘备率军逃往并州时,百万移民进关中的浩大迁徒已经正式开始。
原本荆州百姓生活富足,根本没有人愿意背景离乡地迁往战乱不断地关中。但在官府的强制命令下,周坚又许下五年免所有赋税政策,终于促成了这次迁徒。
南阳、西川等地的三百万百姓扶老携幼,赶着牛车,赶着驴羊,拉着鸡鸭米粮,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关中大地,从此在这片曾经肥沃繁盛地沃土上扎下了根。
在这场大迁徒中,周坚一纸令下,治下的官府机构全力运转起来。
短短一个多月内,周坚治下地官府几乎调动了所有的车马,为迁徒百姓运粮搬家。
而徐晃率领的五万大军,更是日夜不停地在关中各地为迁徒百姓搭建房屋,并强制命令各地官府也出人出力,务必要在入冬前搭建好足够的房屋。
十月。
等到第一批迁徒地百姓进入关中大地时,官府又开始为迁徒地百姓分发足够吃到明年秋收前的米粮和开春耕种地种粮,一时间关中大地忙的热火朝天。
十一月。
周坚在弘农、三辅之地为基,并凉州的武都、汉阳、北地、安定四郡设立雍州,以钟繇为雍州刺史,治长安;起用降将张辽为扬武将军,从三百万移民中招募青壮,在关中设立一座二十万人规模地屯田兵大营,农忙时耕种,农闲时操练成军。
马腾则依旧为凉州刺史,治姑臧,辖陇西、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及居延六郡一国,至于关中和凉州地区彻底平定。
建安五年正月。
周坚班师回到襄阳,并加封马超为平狄将军,在襄阳组织两万人的骑兵大营。
第320章 考较周启
襄阳,楚王府。
屋外天寒地冻,屋外则温暖如春,
宽敞的堂屋内,四角各有一个精致的火炉子,炭火烧的正旺,火苗窜起老高,将屋里的寒气驱散,纵然光着膀子,也感觉不到半点寒冷。
屏风前摆放了一个巨大的木盆,里面有水气在蒸腾。
周坚赤条条地躺在浴盆里,头枕在乔莹弹性十足地大腿上,左肩很随意地垂下,右手却伸进了佳人半解的罗衫里面,在酥软地胸脯上活动。
乔莹身着轻纱,被水一浸,立刻成了半透明,妙处隐现。
动人的绯红在倾世的容颜上荡漾开来,似羞似慎,诱人心魄。
周坚渐渐醉了,有莫名的邪火在小腹下燃烧,猛地一个翻身,哗啦水声中,将乔莹压在了身下,将头深深地埋在了那耸起的"shuang feng"之间,大力地嗅着乔莹嗅人的体香。
乔莹嘤咛一声,两条玉腿下意识地张开,盘在了周坚雄壮地虎腰上。
簌簌地衣衫拂动中,乔莹身上的罗衫很快褪去,一具晶莹如羊脂美玉般完美地胴体在蒸腾地水汽中若隐若隐,勾人心魄,挑动着男人最深处地欲望。
周坚下身一挺,用力地占有了身下地佳人。
乔莹长长地"shen yin"了一声,像是八爪渔般缠住了周坚,尽情地迎合,索取求欢。
小半个时辰后。
随着周坚将浓浓地生命精华射进乔莹体内,哗哗地水声终于停了下来。
周坚抱着乔莹轻若柳絮地身子休息了一阵,才在乔莹地服侍下穿衣出屋,前往书房。
书房。
周坚坐在桌案前等了不大会功夫,周启就被典韦带了进来。
“孩儿见过父王。”
周启踩着方步上前。恭恭敬敬地向周坚行礼。
周坚‘嗯’了一声,问道:“怎么样,这次随父王出征,有何感想?”
周启想了想,迟疑着答道:“孩儿觉得百姓太苦了。如果没有战争,将士们主不会再流血死人,百姓们也就不会再那么苦了。”
周坚问道:“那你可知道,这天下为何会有战争?”
这下周启想也没想,毫不犹豫地就答道:“是因为朝廷管不住天下有野心的人。”
周坚心里这才松了口气,难得地点了点头。道:“不错,总算书没白念。”
尽管以周启现在的阅历,还不能深刻地理解野心为何物。
但最起码,就算是死亡硬背,戏昌、周瑜等人已经将这些帝王必需要弄明白的知识强行灌输给了周启,等到随着年龄渐长。阅历增涨,迟早有一些,周启会明白这些东西。
周坚又问,“父王再考考你,如何才能让天下没有战争?”
周启想了想,道:“天下一统,君明臣贤。则祸乱不生,百姓方能安居乐业。”
周坚又点头,挥了挥手,周启这才施了一礼,转身退了出去。
许昌,相府。
“咳,咳!”
郭嘉剧烈地咳嗽了两声,咳出几口血来,有种难以喘气地感觉。
“奉孝,你没事吧?”
曹操忧心忡忡地问道。
郭嘉用白巾擦去嘴角边地血迹。淡然笑道:“主公放心,嘉并无大碍。”
曹操眼里忧虑更甚,道:“叫郎中看看吧,实在不行,就多将养一段时间。军中之事自由宫台、仲德等人分担,奉孝这个样子,本相实在不放心你地身体啊!”
郭嘉眼神深处掠过一抹感怀,随即洒然道:“主公不必担心,嘉年轻力壮,过得几日便没事了。袁绍南下在即,嘉岂能偷懒。”
曹操叹了口气,语气有些萧索地道:“自中平元年黄巾乱起,朝纲崩坏,本相追随皇甫嵩征讨黄巾叛逆,后入主中原,征讨四方以来,至今十年有余矣。然回首征尘,却至今未能平定天下祸乱,天下豪杰并起,操做的还是不够啊!”
郭嘉劝道:“主公雄才大略,不必妄自菲薄。”
曹操沉默了半晌,很快便振作起来,道:“本相虽自信不输于周子渊和袁本初,但中原四乱之地,四周皆是强邻,又有周坚和袁绍制肘,特别是周坚,对本相虎视眈眈。这些年本相身陷四战泥绰,根本就没有多余地精力治理兖、豫二州,更别说开拓疆土。如今袁绍即将举兵南下,周坚视本相为生平大敌,势必也不会放过这个落井下石地机会,该如何是好?”
郭嘉英俊地面庞上掠过一抹潮红,洒然道:“事到如今,只能一战决个胜负了。”
曹操默然,自袁绍统一河北后,他就没睡过一个好觉,吃过一顿好饭。
眼下袁绍正在河北招兵买马,扩充军队,随时都有可能举兵南下。
不夸张地说,局势已经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
曹操虽有十余万大军,但中原四战之地,十余万大军要分守各处雄关要隘,能够动用抵挡袁绍南下的兵力,实在有限,最多不会超过五万。
郭嘉又道:“虽然局势对我军极为不利,但我军在战略上却不能被动挨打。主公当谴使往见孙坚。孙坚与周坚素有怨隙,而且周坚已平定关中和凉州,天下已得其二,若再叫周坚再得了中原,怕是袁绍也难挡其锋,天下必为周坚所有。孙坚此人也极富野心,主公只需陈明厉害,谅孙坚也绝不会袖手旁观。”
曹操思索了下,摇头道:“让孙坚与周坚举兵相向,怕是不太可能。最多孙坚肯帮忙牵制住淮南之兵,让本相腾出镇守安风津地两万大军,本相就已经很满足了。”
郭嘉道:“嘉也正是这个意思,若能让孙坚帮忙牵制住淮南周瑜大军,镇守安风津的两万大军便可用来跟袁绍决战,这样我军的胜算就多了几分。”
曹操相当果断,当时就道:“也好。让仲德亲自走一趟下邳。”
下邳,孙坚官邸。
送程昱下去歇息后,孙坚问左右道:“诸公以来,我军该不该相助曹操?”
荀彧第一个表态,赞同道:“曹操若亡。不论袁绍还是孙坚入主中原,对主公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以徐州一州之地,万不能与周坚、袁绍相争。唯有曹操占据中原,在周坚和袁绍地重压之下,才无暇向徐州举刀兵。彧以为主公应该助曹操渡过此厄。”
鲁肃、荀攸等人也点头附合。
唯有张昭、张纮提出了不同地意见。
张昭率先反对道:“主公,今周坚新下关凉之地。治下民逾千万,带甲数十万,天下已得其二,我军实应避其锋芒,不宜与周坚交恶。”
张纮也点头道:“若欲助曹操,主公何不赠其些军粮。中原这些年天灾不断。听说曹操三军缺粮,主公只需赠其军粮两万石,如此也算是尽了盟交之谊。”
孙坚眼神就是一凝,看了眼张昭、张纮等徐州本土士族,默然不语。
鲁肃道:“子纲兄、子布兄此言差矣。周坚狼子野心,兼且侵略成性,这些年平掉的诸侯岂会少了。就算主公不主动招惹周坚。若有机会,周坚也一样会对徐州动刀兵。”
荀彧同样是主战派,点头附合道:“不错,曹操若亡,无论是谁入主中原,徐州也必然会遭战火波及。唯有曹操继续入主中原,徐州才能免遭战乱。”
张昭当即反驳道:“子敬、文若此言未免有失偏颇。袁氏四世三公,累世名门,袁本初亦颇有贤名,纵然入主中原。亦未必就会妄动刀兵。”
张纮也点头附合。
当下孙坚帐下地谋臣分成了两拨,以鲁肃、荀彧、荀攸为代表地非徐州本土士族都力主与曹操保持同盟,助曹操一臂之力。
以张昭、张纮为首地徐州本土士族则明显不愿意再掺合到周坚和曹操地战争中去。
两年前孙坚出兵扬州,虽然是迫于压力,不得不出兵扬州。但最后和曹操联手也被周坚给赶了出局,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反而凭白消耗了不少钱粮,就已经有人不满了。
如今为了帮曹操,还要和周坚大动干戈,张昭等人不免就有了意见。
孙坚也渐渐想明白了其中地关键,见张昭、张纮和鲁肃、荀彧等人争论不休,眉头立刻就蹙了起来,用力一拍桌案,喝道:“够了。”
众人立刻凛然噤声,全都看向孙坚。
孙坚厉声喝道:“本将军心意已决,欲与曹操续结盟交之好。今日要商议地是如何在我军可以承受地范围内,以最小地代价帮助曹操,而不是能不能开罪周坚。”
张昭、张纮暗叹一声,默然不语。
孙坚这才看向鲁肃,问道:“子敬以为我军该如何相助曹操?”
鲁肃答道:“肃以为我军不宜直接介入到曹操与周坚地战争之中,只需在令大军在广陵集结,让淮南之兵不敢轻举妄动,曹操便可腾出镇守安风津地大军,用力对付袁绍。”
孙坚又看向荀彧,问道:“文若以为如何?”
荀彧道:“子敬所言极是,我军不宜直接介入周坚和曹操地争端,但牵制淮南军,让曹操腾出两万大军对付袁绍,作为盟友,已算是仁至义尽了。”
孙坚道:“周瑜小儿可不是个简单人物,若他看穿了我军地用意,视而不见,径自率军攻打豫州,曹操败亡怕只在旦夕之间。”
鲁肃道:“周瑜若敢引军攻打豫州,那我军就直接杀进淮南。”
孙坚怔了下,随即就想明白了其中地关键,当下就击节道:“好计。”
第321章 庞统
襄阳,楚王府。
周坚正在逗弄几个粉雕玉琢地女儿,典韦进来禀报,戏昌求见。
周坚来到书房时,戏昌正坐在一边慢条厮理地喝茶。
“见过主公。”
看到周坚进门,戏昌连忙起身施礼。
“呵呵,志才免礼。”
周坚摆了摆手,径自走到上首落座,又示意戏昌坐下,才问道:“志才可有要事?”
戏昌道:“无甚要事,关凉之事,昨晚昌仔细想了想,有些想法,想跟主公议一议。”
周坚抬了抬手,道:“志才请说,孤洗耻恭听。”
戏昌顿了下,道:“关凉之地久经战乱,士族凋零,眼下雍、凉二州十四郡,光是郡太守就缺了九位,县令更是缺了六十余位。不过正因如此,雍、凉二州的士族势力比之荆州要相差甚远。虽然治理起来颇耗精力,但却不会触动士族门阀的利益。主公何不从国丈大人和陈开明的学生中择其优秀者,担任雍、凉郡守、县令。如此过得三五载,雍、凉二州便会牢牢地掌握在主公手中,成为主公逐鹿中原地又一大根基。”
周坚欣然道:“孤也正有此意,正准备过几日再与志才商议。”
戏昌又道:“还有一事,听说襄阳有二大才,一为襄阳人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一为琅琊人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有经天纬地之才,主公何不招入帐下。”
“诸葛亮,庞统?”
周坚怔了下,明显有些惊愕。
“正是此二人。”
戏昌奇道:“难道主公也知道此二人?”
“当然知道。”
周坚很快回过神来,忍不住笑了起来。
诸葛亮和庞统地大名。他怎么可能会没听过。
只是之前一直不知道这两人在哪里,早年到也让二十随从打听过,却没什么消息。
这些年平定南方后,随着势力渐长,周坚对人才已经不再那么迷信。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再高超的计谋,也将无用武之地。
就好比刘备,就算给他十个诸葛亮,也绝对不是周坚地对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诸葛妖人再厉害,也不可能凭刘备地那几万人马。挡住周坚数以十万计地大军,除非荆州军地领军主将都是白痴和弱智。
本来心思已经淡定,没想到却意外得到了诸葛亮和庞统地消息。
更没想到地是,这两人就在自己地眼皮底下。
“将此二人召来。”
周坚把手一挥,早把刘备三顾茅庐地传说忘到了九霄云外。
以他今时今日地身份和地位,想要见个人。自然是一言传来,极少会屈尊就驾。
戏昌答应一声,离开王府,谴人传唤诸葛亮、庞统去了。
不想等了一个时辰,庞统到是来了,诸葛亮却推说身体有恙,没有来王府。
周坚刹时眉头一蹙。但很快就舒展开来。
“见过楚王。”
庞统昂首阔步走进书房,向周坚拱手一揖,不卑不亢,神态自若。
“你就是庞统?”
周坚上下打量,见庞统不过二十出头,面相很普通,到也说不上丑,让人看了实在难以有个好印象,只是目光十分有神,显的很自信。倒也颇有些独到地风采。
“正是。”
庞统拱手再揖,也在打量大马金刀坐在桌案后地周坚。
周坚问道:“诸葛亮为何没来?”
庞统答道:“孔有身体小恙,不便前来。”
周坚就笑了,笑的让庞统有些不自然,正自尴尬时。却听周坚又道:“听说你和诸葛亮二人一号凤雏,二号卧龙,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愿在孤帐下效力?”
庞统想了想,道:“愿为一县之令。”
周坚把手一挥,道:“孤虽不敢自诩英明神武,但这双眼睛还是颇能看人的。以你的才智和能力,若为一县之令,未免屈才,可暂为军师祭酒,在孤帐下参谋军事如何?”
这下轮到庞统怔了下,随即就欣然道:“在下遵命。”
心里却在感慨,楚王周坚的确名不虚传,自己求一县令,不过权宜之计,想先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再图晋身,不想周坚却直接委他以参谋军事之任。
以周坚楚王之尊,直接任命一个刚刚出仕,而且并未深入交流地士子参谋军事,绝对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和器重,庞统自己都感到有些意外。
原本还担心周坚麾下人才济济,投入周坚帐下,短期内怕是得不到重用。
不想只见了一面,就被委以重任。
戏昌在旁笑道:“士元即有意为主公效力,何不上前见过主公?”
庞统犹豫了下,随即上前拜倒,行了大礼,“参见主公。”
“哈哈!”
周坚大笑一声,上前扶起庞统,欣然道:“士元当世大才,孤早有耳闻。来来来,孤正要和军师议一下中原之事,士元也来听听。”
“遵命。”
庞统有些振奋,毕竟还年轻,而且初到周坚帐下,就能参与这等军机大事的讨论,足见周坚对他地重视和信任,让庞统都忍不住有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戏昌接着道:“据细作从冀州传回的消息,袁绍统一河北后,对河北四州所有的军队进行了重新整编,眼下邺城周边已经集结了不下二十万大军。”
周坚脸色严肃了起来,问道:“袁绍最多能调集多少兵马?”
戏昌估算了下,道:“应该在三十万到四十万之间。”
周坚沉声道:“袁绍也不可小觑呐,能提供不下三十万大军的军粮,看来袁绍这些年也没白过。就算是孤,现在最多也只能调动十万大军。”
庞统插了一句,“主公治下这些年风调雨顺,与民休养,百姓丰衣足食,远非袁绍治下可比。若非主公体恤百姓,不肯加重税赋,我军就算高动百万大军也不难。”
戏昌也点头,这到是实情。
周坚始终奉行国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