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氏三国-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各抒己见,吵来吵去,总之没有一个人能让所有人心甘愿奉为盟主。

只有周坚、曹操、周崇、阴修等少数几人没有吭声。

周坚心里清楚,这盟主无论换了谁,也轮不到他来当,毕竟名望太浅,比起刘虞和刘岱等皇亲国戚确实差了不少,背景也比不上袁绍和袁术。

事不关己,自然高高挂起,坐观狗咬狗便是。

周崇看了一阵热闹,扭头问周坚,“子渊以为何人可为盟主?”

周坚心下了然,伯父这是怕自己有举荐的人选,却不好说出来,欲代其劳,当下略作沉吟便道:“若论兵事,皇甫嵩老将军一代名将,可为盟主。”

周崇略微有些惊讶,看了周坚一眼,没说什么,当即起身道:“诸公请听,此番各种英雄齐集洛阳,旨在讨灭贼寇,复兴汉室耳!因此,若要担当盟主,需得知兵善战,方能统领三军。若论兵事,诸公无人能出皇甫将军之右者,本官举荐皇甫将军为盟主。”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怔,随即沉思起来。

这盟之所以定不下来,一是因为各路诸侯谁也不服谁,二是关系到切身利益,谁也不愿意让跟自己有怨隙的人当上盟主,如此不免要受制于人。

特别是董卓,恐怕除了他自己,换了谁当盟主,这厮都不会同意。

由于种种原因,这盟主实在有些难产。

不过,若是皇甫嵩来任盟主,却要另当别论了。

第138章 合攻洛阳

诸侯们都在心中思量,皇甫嵩如今无兵无权,而且没有割据的野心,论兵事,在场之人还真无有能出其右者,确实是担当盟主的不错人选。

论名望,皇甫嵩也有足够的威望让所有人心服。

就算董卓这种跋扈之辈,若由皇甫嵩来担当盟主,也不会有太大的抵触。

周崇环视众人,大声问道:“诸公以为如何?”

周坚第一个开声道:“本将军赞同皇甫将军担任盟主。”

曹操也拱手道:“皇甫老将军望高德厚,担当盟主最合适不过。”

卢植、王匡、刘虞、刘岱等人十余人也表示赞同。

袁绍沉吟了半晌,始勉为其难地道:“绍也无异议。”

袁术撇撇嘴,也表示支持。

剩下支撑袁术和袁绍的几个诸侯,也连忙跟着表示赞同。

最后还没有表态的,就剩下了董卓一人。

卢植目视董卓,问道:“不知足下以为如何?”

董卓重重哼了一声,皮笑肉不笑地道:“让皇甫嵩当盟主,本将军自无不允。不过本将军有言在先,若是皇甫嵩处令不公,就别怪本将军不遵号令。”

皇甫嵩起身喟然叹道:“吾本戴罪之身,本不该再问国事。然如今社稷倾危,匪寇窍居洛阳,沐猴而冠,即蒙诸位抬爱,嵩若坚持不受,实有违忠义之道,唯有权且暂代盟主之职,待讨平匪寇,还都洛阳,自当弃职而去。”

众人纷纷道:“还请皇甫将军登台点将,兵发洛阳。”

皇甫嵩沙场宿将,一点也不作态,当即起身朗声道:“好,即如此,诸将听令。”

“在!”

众人连忙起身,齐齐拱手。

就连董卓也站了起来,不想在这个时候成为众矢之地。

皇甫嵩道:“今我军四十余,只需轮番攻城,洛阳旦夕可下。”

众人纷纷点头,近四十万大军攻下洛阳,想必没有什么难度。

张牛角虽有二十万叛军,其实不过一群乌合之众,超过一半是老弱妇孺,这样的一群乱民若放到平原上,只需两万精锐步卒,便能将其击溃。

皇甫嵩朗声道:“董卓、卢植、刘岱、乔瑁、张邈、袁术、王匡、阴修。”

“在!”

被点到名字的八人连忙出列上前。

皇甫嵩道:“命尔八人各率本部兵马,攻打西门。”

“遵命。”

卢植、刘岱、乔瑁、袁术等人都没有鄣见,齐声领了将令。

唯有董卓蹙眉道:“今诸侯会盟,加上卢植老朽,共计三十路兵马,即攻三门,每路当十路军马为宜,为何本将军只与七路兵马攻城?”

皇甫嵩不悦道:“八路大军共计十六万余,兵力比东南两门只多不少,攻打西门绰绰有余,足下若还有推辞,还兵西凉便是。”

董卓噗然,勉为其难地接了将令。

皇甫嵩又将剩下的二十二路诸侯分成了两拨,各有兵力十二三万,攻东南两门。

周坚和伯父周崇、孙坚、陆康、周昕、周昂、许贡、王睿、陶谦、丁原等诸侯为一路攻打南门,其余袁绍、刘虞、孔融等人为一路,攻打东门。

除了丁原、陶谦、周崇,其余和周坚一路的诸侯都是从荆扬过来的。

皇甫嵩朗声喝道:“五日后三更造饭,五更拔营,闻鼓攻城。”

“得令。”

众人齐声领了将令,当下各归各营,整蹼兵马。

近四十万大军连营数百里,特别是从关军赶来的诸侯,有的大军还在虎牢关,距离洛阳还有数百里,一来一去,至少也得五天才能赶到洛阳。

周崇的一万大军还在成皋,距离洛阳也有一百多里。

不过周崇没有回大营,而是去了周坚营中,只谴部将持了箭令前往调兵。

至于孙坚、周昕、周昂、许贡、王睿等从荆扬过来的诸侯,大军都驻地大谷关附近。

周坚回到大谷关后,当即下令大军开拔,进至洛阳十里外扎下营寨。

九江太守周昂、丹扬太守周昕、荆州刺史王睿、沙长太守孙坚、豫章太守许贡、庐江太地陆康也开拔大营,于洛阳以南二十里扎下营寨,与周边大营连成一片。

到了第四天,丁原、陶谦、周崇的大军也先后赶到。

次日一早,大军拔营而起,进至洛阳五百步外摆开阵势。

十余万大军连成一片,前后纵深十余里,一眼望不到尽头,蔚为壮观。

大军阵前,周坚和其余九路诸侯已经齐聚一处。

周坚头戴银盔,身穿锁子亮银甲,外罩白色披风,倒提丈八铁枪,胯马而立,显的英武不凡,陶谦、陆康、王睿等人不由频频侧目,不免心下感慨,若再年轻二十岁多好。

至于周崇,则始终面带笑容,显的心情颇佳,浑不将即将到来的大战放在心上。

余者周坚、周昕、周昂许贡、丁原等人则摩拳擦掌,只待建功立业。

周坚扫了一眼众人,朗声问道:“此番攻城,不知何人愿为先锋?”

众人扫了周坚一眼,脸上都露出了不可捉摸地笑意。

大伙都不是傻子,第一个攻城的肯定会遭到激烈的反扑,伤亡必然惨重,自然没人去当出头鸟,周坚又不是皇甫嵩,自也无权号令他们。

丹扬太守周昕微笑道:“素闻足下骁勇善战,何不登先破城,以尽奇功?”

周坚刚想答话,周崇已经微笑道:“本官愿为先锋,这头阵就让给本官吧!”

众人皆扭头看了一眼周崇,眼里都藏着一丝莫名的笑意。

周坚低声道:“伯父只有八千大军,若是伤亡过重,恐怕……”

周崇不等他说完,便笑道:“子渊匆忧,伯父老了,等这次讨灭贼寇,伯父便回舒县故里颐养天年,还留下这八千大军做什么!”

周坚默然无语,急流勇退,想想到也不失为一举妙棋。

天下即将大乱,伯父年纪已大,即无割据一方的野心,周氏又有自己顶门立户,与其参与天下纷争,随时面临险境,还不如及早弃官归乡,安享晚年。

周崇又道:“不过,你大兄子常,二兄子和、少弟子钦年当力壮,略通经籍,曾在郡府任吏,虽无大才,但也堪为一县之吏。待此次讨平贼匪,为父可让你两位兄长及少弟前往南阳效力,若可用则用,若不可用,子渊万勿姑息,谴回故宅即可。”

周坚道:“伯父放心,小侄理会得。”

西门,大军阵前。

董卓环视众人,狼一样的目光刘岱、乔惠、阴修等人,狞声问道:“破城杀敌,除贼立功当在今日,诸位谁可为先锋,抢先登城破敌呀?”

刘岱瞥了董卓一眼,面色淡然,丝毫不为所动。

乔瑁、阴修、张邈、王匡等人则默然不语,没人愿意当出头鸟。

袁术哼了一声,根本不惧董卓,大刺刺地道:“足下兵强马壮,为何不为先锋?”

董卓皮笑肉不笑地道:“本将军大军位于后阵,不宜调动。”

说此顿了下,目光落在了乔瑁身上,阴笑道:“乔瑁大人的八千大军就在前阵,就请乔瑁大人为先锋,登先杀敌破城如何?”

“这……”

乔瑁脸色难看,吱唔道:“本官只有八千大军,不足以为先锋。”

说罢连忙看向刘岱,希望刘岱能替自己说句话。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刘岱根本看也没看他一眼。

阴修、王匡、张邈等人这个时候也不想得罪董卓,毕竟董卓兵力强盛,还是独善其身为妙,虽然同情乔瑁,但也不愿引火烧身,都不看乔瑁。

袁术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正不让他打头阵就行,哪管别人死活。

董卓狼一样的目光死死盯住乔瑁,目露杀机道:“怎么,乔瑁大人难道不愿意?”

“这……”

乔瑁肚子里一抖,这里就他兵力最少,也是最软的柿子,眼看再不答应,董卓这厮就要暴起杀人,只好硬着头皮,刚想应下,旁边却有人说话了。

卢植喟然一叹,道:“即无人愿为先锋,就让本将军来吧!”

董卓却蛮横地道:“卢植老朽,你若想死,也不急在一时。乔瑁,速速调集本部兵马抢先攻城,如若不然,本将军定要你好看。”

乔瑁连死的心都有了,只好满嘴苦水地前去调兵。

卢植脸色不豫,却实不愿在这个时候与董卓起纷争,只好默然不语。

城南。

众人正在等待,就听北方响起了惊天战鼓声,直插云霄。

众人顿时惊神一振,暗忖终于要开始了。

周崇也是神情一振,当即喝道:“韩琼听令。”

“末将在。”

清河名将韩琼当即纵马上前,拱手待命。

周崇朗声道:“即刻率领五千兵卒攻城。”

“末将领命。”

韩琼轰然领应,当即纵马而去,点齐五千大军直奔城墙而去。

第139章 抽签

咚咚咚……

咚咚咚……

惊天战鼓声中,十名体型彪悍的鼓手打着赤膊,站在两人多高的鼓车上,挥舞着鼓槌奋力鼓击在直径足有七八米的行军大鼓上。

鼓声震天,枪林闪耀,几欲迷眼了所有人的双眼。

直插云霄的号子声中,八千清河儿郎越阵而出,在领军校尉的带领下,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持枪带刀,杀奔城楼而去。

至于三千清河骑兵,则游戈在大军侧翼,随时准备发起突击。

周坚的目光落在那三千骑兵上身,不由目露喜色,中原缺战马,极少骑兵,任凭他花了不小的代价,到目前为止也只勉强装备了一千骑兵。

对于动辙数千上万人规模的战争来说,一千骑兵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因此,这一千骑兵大多时候也只能充当一下斥侯,根本就无法起到多大的作用。

不想伯父竟然还带来了三千骑兵,那五千步卒也就罢了,这三千骑兵,说什么也不能折在洛阳。南阳人口近两百万,就算招募十万步卒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唯缺骑兵。

要知道,伯父周崇已经明确说了,等攻下洛阳,就要弃官回舒县故里。

言下之意,从清河带来的这八千大军,不论剩下多少,都是自己的了。

人嘶马沸声中,整整五百名轻装步兵举着盾牌,冒稀稀拉拉的飞矢,很快就冲到了护城河边,将一袋袋沙土丢进护城河中,然后迅速后撤。

很快,第二队轻装步兵也冲上前,将一袋袋沙土丢在了河城河中。

城上射下的箭矢并没有多少,张牛角的二十万乱军比黄巾叛军还中如,根本就没有多少军械装备,武装起来的弓箭手还不到一千人。

城头上贼兵回来奔走,大声呼嚎,不停地将一块块擂土和滚石扔下城头,却全部掉进了十丈宽的护城河里,根本就砸不到人。

“笨蛋,别扔了,等会再砸。”

一名贼兵头目大吼一声,狠狠一脚将一名扑头散发的妇女踹倒在地。

那妇女惨叫一声,捂着肚子半天爬不起来。

“娘!”

不远处,一名十二三岁的少年大叫一声,飞快地扑了过来将妇女扶起,原本秩嫩的脸上露出了与年龄不符地狰狞,两眼血红,死死地盯着贼兵头目。

城下。

两千轻装步兵轮番上前,每人扛了五袋沙土,很快就将护城河填出了一条坦途。

“架云梯。”

韩猛大喝一声,八百名轻装步兵立刻扛着云梯飞奔上前,冲到了城墙下面,将四十架云梯搭在了城头上,早就准备就序的两千名刀盾兵立刻分成四十队,每队五十人,在队率的带领下,钢刀衔在嘴里,一手顶着盾牌,一手扶着云柁,迅速爬了上去。

“砰!”

重击砸击的闷响声伴随着凄厉的惨叫声撕裂长空,一名正举着盾牌奋力向上爬的兵卒被城上落下的滚石砸中,立刻惨叫着掉下云梯。

不远处,一架云梯被城墙上的贼兵合力掀翻,爬在上面的十余名兵卒好似下饺子般惨叫着掉了下去,被随后落下的滚石擂木砸成了肉泥。

“杀!”

终于,一名队率爬上了城头,奋力跃上城墙,钢刀瞬间来到了手中,大吼一声,将扑上来的两名老弱贼兵砍杀,跟在后面的兵卒也迅速登上城墙,和贼兵奋力撕杀。

惨嚎震天,杀声盈野。

三十路勤王大军分成三拨,从东、西、南三门同时发起猛烈的攻击。

张牛角虽拥从二十万,但却超过一半是老妇妇孺,而且缺衣少甲,其中大部分乱民连兵器都没有,只能用木棍、瓦片和勤王大军以命搏命。

好在叛军占了守城之利,而且勤王大军也是良莠不齐。

各路勤王大军都是近一两年内新招募的士卒,不但训练日久,没有经过战阵,兵器装备也是五花八门,有相当一部分的兵卒都是轻布甲和木枪竹剑。

能够装备制式环首刀的,还不超过一半。

至于能装备鱼鳞铁甲的军队,还不到十分之一。

这个年代的生产力极其低下,想要在短时间内冶炼足够的精铁,打造足够的兵器装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早有准备。

即便是周坚带来的一万五千大军,也只装备了两千重甲步兵。

就算是卢植率领的一万朝廷大军,也没有重甲步兵。

重甲步兵虽然是步兵中的中坚力量,但打造一支重甲步兵,代价实在太大了。大汉朝廷早已经腐配不堪,国库空虚,根本就没有无力花费重金打造重甲步兵。

好在按照兵种的配制,一万五千大军有两千重甲步兵足够。

除了两千重甲步兵,周坚剩下的一万三千大军则是轻一色的牛皮甲,各个兵种的武器更是齐全,绝对是各种诸侯中兵器装备最好的。

若非如此,以南阳的人口基数,就算组建十万大军也没有问题。

最惨的要数孙坚、曹操、袁绍、袁术等人。

这些人的队军都是最近才临时组建起来的,不但缺乏训练,而且超过大半的兵卒连武器装备都无法凑齐,并不比洛阳城里的乱民强多少。

唯一占优的,也就是招募的兵卒全是精壮,没有老弱。

城上城下杀声震天,堆尸如山,血流成河。

攻城的勤王大军士卒虽然在督战队的威逼下不得不硬着头皮往前冲,然而遭到乱军的激烈抵抗后,很快就攻势后挫,伤亡迅速扩大。

周崇的五千清河步卒并不是一支久经战阵的精锐,而且装备也很一般,只有一小半步卒装备了皮甲,从上午战至中午,已经伤亡近两千。

眼看再继续强攻下去,伤亡就会继续拉大。

周崇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也打算这次洛阳之战结束后,就将剩余的清河兵马交给侄子,自己则回故里颐养天年,但眼看着从清河带来的兵卒伤亡如此惨重,只不过刚刚半日就损失了近两千步卒,依旧忍不住心头滴血,面皮抽搐。

周坚看了一眼,朗声道:“伯父已攻半日,可以下令退兵了。”

周崇长长地吐了口气,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好客气的,当即下令鸣金收兵。

周坚环顾孙坚、陆康、王睿、陶谦、丁源、许贡、周昕、周昂等人一眼,道:“本将军伯父的已攻城半日,士气已殆,不何哪位大人可再攻城?”

周昕皮笑肉不笑地道:“足下与周崇大人不愧为朝廷栋下,不过,即然周崇大人愿为先锋,足下想必亦无退缩之力,何不与你伯父相继为好,挥军攻城。”

周坚眸子里掠过一丝冷意,哂笑道:“足下果真好盘算,莫非以为本将军跟你一样都是傻子不成,哼!”

“你……”

周昕勃然大怒,就欲拔剑。

九江太守周昂是周昕长兄,此刻脸色也是一冷,缓缓纵马上前。

“怎么,想动手?”

周坚冷笑一声,眸子里有冰冷地杀机掠过。

“诸位息怒。”

陶谦连忙上前劝道:“值此国事当头,望诸位以大局为重,万不可再动干戈。”

周坚哼了一声,不再看周昕,朗声道:“既然各位都不愿率先攻城,那本将军到是有个法子,就来抽签决定吧。本将军伯父已经攻城半日,剩下的九人各抽一签,按签牌上的数字按顺序攻城,以半日为限,诸位大人以为如何呀?”

“此法可行。”

众人连连点头,这到也是个办法。

“上签牌。”

周坚把手一挥,大喝一声。

早有随从将早就准备好的竹签及竹筒奉了上来。

周坚随手接过插了九根竹签的竹筒,举了举,示意大家看清楚,这才道:“这里有九根竹签,每一根竹签上面都标了字号,从一到九,按顺序攻城,谁先来抽?”

“某先来。”

长沙太守孙坚虎目中精光一闪,当即纵马上前,抽了一根竹签。

倒过来一看,就见原本插在竹筒里的一端上面写了个‘三’字。

“本官也来抽一根。”

并州刺史丁源见状,也催马上前,抽了一签。

反来过一看,却见上面写了个‘一’字,顿时脸色奇差无比。

接下来,陶谦、许贡、周昕、周昂、王睿、陆康也相继上前抽签。

陆康抽到了九,陶谦抽到了八,许贡抽到了七,王睿抽到了六,周昂和周昕兄弟俩则抽到了二和四,竹筒里就剩下最后一签,自然是周坚的。

周坚抽出竹签看了一眼,哈哈一声大笑,道:“本将军第五位。”

周昂和周昕换了个眼神,脸色都有些沉,没想到自己这么倒霉,弟兄两个竟然都抽到了前面,看来想坐收渔利,怕是没希望了。

陆康则心情大好,没想到自己竟然抽到了最后,这下可好,或许不用自己上阵,估计前面的八路大军就能把洛阳给攻破了。

陶谦、许贡心情也不错,越到后面,攻城时遇到的抵抗就会越弱,自己部曲的伤亡也就越小,或许也有可能根本不用他们上阵,洛阳就会被攻破也未可知。

至于孙坚,虽然抽到了第三位,却并不放在心上,虎眸中依旧战意熊熊。

第140章 陷阵营

周坚看了眼并州刺史丁源,长声道:“素闻并州精兵甲于天下,昔日戍守边疆时曾打的蛮夷不敢来犯,想必丁大人必能一战下洛阳,本将军当与诸位大人一观并州风采。”

众人连连点头,给丁原鼓鼓劲也不错。

丁原脸色铁青,一麾马鞭,大声喝道:“传令,攻城。”

“遵命。”

早有亲兵大声领命,随即催马而去,传达军令去了。

这时,却见站在丁原身后的吕布闷哼一声,望向周坚的目光满是妒色。

周坚扫了一眼吕布,明知故问道:“不知丁大人身后何人?”

吕布不待丁原答话,便大声道:“某,九原吕布是也!”

周坚点点头,随即收回目光,再不理会目光。

吕布的大名虽然如雷贯耳,但不过一介武夫耳,有勇无谋,况且现在还在丁原手底下当差,此等弑父卖主之辈,即不能招揽,谁还有心情理会他。

吕布闹了个无趣,脸色颇为难看。

很快,五千并州军越众而出,在领兵将校的带领下,很快冲到了洛阳城下。

一员铁塔武的武将疾步奔到城下,引刀长嚎,“杀。”

山呼海啸般地喊杀声中,一架架云梯很快架在了城头上,头顶盾牌,口衔钢刀的士卒立刻顺着云梯爬上城头,和城墙上的贼兵展开了惨烈的搏杀。

红刀子进,白进子出。

几乎每一个吸息之间,都有人倒地血泊之中。

此时此刻,生命是如此脆弱,完全只是一个个毫无意义的数字。

并州军的确骁勇善战,至少在气势上,要比周崇的五千清河步卒强的多。

和西凉彪悍之地一样,并州也是边关地区,民风同样十分彪悍。

地域的不同,决定了边疆的百姓比中原及江东地区的百姓更加崇尚武力,对死亡的承受能力更强,好勇斗狠的因子可以说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骨子里。

所以,自先秦以来,最骁勇善战的军队,大多都出自边关。

丁原的并州军也是一支组建不久的军队,几乎没怎么上过战场,训练也不够,装备还不如周崇的五千清河步卒。

但就是这样的一支并州军,却展现出了不弱的战斗力。

五千步卒喊着并不怎么整齐的号子,前赴后继,悍不畏死的冲上城头,和城墙上的贼兵展开了舍身忘死的拼杀,血光飞溅,残肢乱飞,战况惨烈的没法形容。

城下的观望的各路诸侯见此情景,尽皆目露凛然之色。

周坚扭头对身边的戏昌道:“并州军果然不凡,这样的一支军队,缺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