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原配宝典-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芳华在去年崔三郎被射断胳膊之前跟他订了亲,今年五月已经出嫁了。
崔三郎就是被射断了胳膊,如今虽然拉不得弓,射不得箭,但只是身体文弱一些而已,没有别的毛病。
而且清河崔家的名头。并不是别家能比。
所以王芳华虽然心里有些遗憾。但还是欢欢喜喜嫁了。
如今她已经怀胎三月有余,胎坐稳了,崔家才给王家报了信。
王文林才代表王家正式带着礼物来见自己的妹妹。
来到屋里,王芳华跟王文林说了几句话。崔三郎就笑着进来。对王文林拱手道:“大舅哥。真是贵人事忙啊,这些日子都不登门,教妹夫着实想念啊。”
王文林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笑着道:“哪里哪里,陛下最近差我办了几桩事儿,我这不是刚办完,就来见你们了。”又道:“我妹妹刚刚有了身孕,还请崔三郎多多包涵。”
崔三郎忙道:“这是自然。芳华端方大度,又聪慧良善,刚坐了胎,就给我准备了两个通房,我说不要都不行。”说完哈哈大笑。
王芳华有些不好意思,道:“总是要准备的。夫君的身子要紧。”而且对于王芳华来说,她是真的不介意那些通房妾室。她很不理解,有些女子为何总是跟狼一样盯着自己夫婿的裤腰带,生怕有别人染指。
世家大族的这些小娘子,从小就是看着这些事长大的。她们家里父辈和祖辈都有小妾偏房。
同时她们也是看着这些小妾偏房由盛到衰。无论在男人面前多么受宠,可是在主母面前总是讨不到好去。
到了年老色衰的时候,这需妾的下场没一个好的。
除非能够巴结主母,伺候主母比伺候男人还要恭敬,到了年老的时候,才能过上比较体面的日子。
小妾扶正,甚至宠妾仗着男人的宠爱,跳起来打主母的脸这种行径,她们从来没有见过。
所以她们对妾室不以为然,也没有如临大敌。
对于王芳华来说,她看重的是自己原配正室的地位,还有自己的子嗣。对于夫君,她看重的是他给予的尊重和体面,当然,这些都有了,感情也是会有的。至于男男女女的那些事儿,她倒不是很在意。她从来不认为自己夫君跟别的女人多睡了几晚上,自己就成了弃妇了……
王文林看着妹妹妹夫琴瑟和谐,甚是欣慰,坐下来跟他们一起吃酒。
王芳华在旁边打横相陪,并没有饮酒,而是命崔三郎新收的一个通房过来伺候崔三郎和王文林吃酒。
酒过三巡,王文林的舌头有些大了,就把徐文静的事儿说了出来。
这事儿是他一手主导的,后来的结果比他想的还要好,自然高兴得不得了。
崔三郎听了,心里一动,忙道:“如此说来,陛下真是器重大舅哥。就连这样需要避嫌的事儿,都毫不避讳地让大舅哥主查。那徐文静知道了,肯定肠子都要悔青了……”
王文林仰天大笑,很是志得意满。
崔三郎就冲王芳华使了个眼色。
王芳华见哥哥受到陛下宠信,自然高兴,便轻声道:“若是我大哥酒上来了,还望夫君海涵。”
崔三郎忙道:“你放心,我心里有数。”说着,命丫鬟将王芳华送回屋去。
只留下那个通房小如在跟前伺候。
小如有些不自在,偎到崔三郎身边,轻声对崔三郎道:“三郎,奴也下去吧。叫个小厮来佐酒,行不?”
小如是崔三郎这三个月来最宠爱的通房,生得胸高腰细。腿长足纤,花容月貌,特别是一把好嗓子,不过是说话,还是在床上,都是莺声呖呖,让男人一听就上火。
王文林刚才就看了小如好几眼,也偷着摸过她的手和屁股。
小如一直指望跟着崔三郎,生个一男半女,好抬房做姨娘的。如果让别的男人睡了。她这辈子也别想做妾了。
崔三郎看了小如一眼。倒是有些舍不得。不过王文林直勾勾的眼神又看了过来,想到崔家的事儿,崔三郎又释然了。——不过是个贱籍通房丫鬟,给大舅哥玩玩也没有什么。如果有了孩子。就给王家送过去。也算是人情。他知道。王文林是今年春天成的亲,娶得是卢家嫡女,还没有身孕……
“你说什么胡话?好好伺候我大舅子。”崔三郎板起脸。然后转头笑着对王文林道:“我出去看看那道烤乳猪怎么还没有上,去催一催。”说着,起身往外头去了,还有意把房门虚掩。
王文林见这幅架势,便知道崔三郎是有意要把这丫鬟给自己享用一番。
世家大族都有这种豢养的待客的家伎,可以给客人随便睡的。
王文林便以为这也是那种家伎,就一点都不客气地拉脱了她的裙子,按在地上,架着腿入了进去。
小如见崔三郎一走,就知道自己完了,但是她也不敢反抗崔三郎,只得任他施为,也不敢哭。
她这才明白,为何自己这些天在夫人面前无论怎样挑衅,夫人都不置一词。
那时候,另外几个通房也只是冷眼看她,没有人提醒她。只有一个人曾经提醒过她,不要挑起夫人的脾气,夫人一怒,她就生不如死了……
那时候,她真不明白这个道理。
她以为,只要在床上笼络住了崔三郎,再生个孩子,她就万事大吉了。
想到孩子,她悚然而惊。
她已经有快一个多月没有换洗了,说不定已经有了身孕,可是让王文林这样一弄,她有苦说不出,便连忙推着在自己身上的王文林道:“大舅老爷,奴是三郎的通房……”
“啊?你怎么不早说?!”王文林一惊,下面居然守不住,在她里面一泄如注了。
小如欲哭无泪地看了看自己身下,转身趴在地上痛哭起来。
王文林很是尴尬,讪讪地坐起来,系好裤子,道:“你下去吧。”
小如哭着从地上爬起来,穿上裙子,夺门而出。
王芳华坐在自己内室里,听着自己的心腹婆子俯身过来,在她耳边轻声回道:“夫人,那小蹄子已经脏了身子了。三爷将她给了大舅老爷,显见得也没有怎么上心。”
王芳华淡淡点头,唇边露出一丝微笑。——一个床上的玩意儿,想跟原配正室斗,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她还是心软,只是让她伺候自己的大哥。若她真的心狠手辣,早让她去外院飨客去了,还能让她哭着拿乔?
“三爷呢?”王芳华嘴角翘了翘。
“三爷去陪大舅老爷喝酒去了,还让人把小如给大舅老爷送过去。——不过,”那婆子踌躇几分,“小如跟奴婢说,她已经有了身孕……”
王芳华的目光顿时一凝,回头看着那婆子道:“不是让你们每天给那些人喝避子汤吗?”
“奴婢当然遵命了。这小如心机太深,听说,她每日都要抠喉咙,吐出大半的汤药……”那婆子结结巴巴地道,很是尴尬,也恨小如不本份,故意让她们为难。
“她又不是一个人住的,这种事,怎么现在才告诉我?跟她同屋的人呢,怎么不来报我?!”王芳华有些生气,提高了声调。
那婆子忙道:“是另一个通房小梨。要不要奴婢叫她过来问话?”
王芳华在气头上,道:“不用了,一起打发了吧。”顿了顿,又道:“小梨让外院的人转卖出去。小如送到王家,跟管事说,就放在外院飨客,不要送到内院,给嫂嫂添堵就不好了。”
“可是她肚子里的孩子……”那婆子有些支支吾吾,不敢自专。毕竟小如是今天才跟大舅老爷有了那事儿,可她已经有了身孕。就说明那孩子肯定是崔三郎的。
王芳华想了想,“把三爷叫来,我就说一句话。”
崔三郎匆匆忙忙赶来,问道:“怎么啦?”
王芳华起身,对崔三郎福了一礼,道:“三郎,今儿是我大哥莽撞,我代我大哥向三郎赔不是。”又道:“三郎莫要伤心,我已经派人出去采买,再买一个比小如还要绝色的女子。给三郎做房里人。三郎觉得怎样呢?”
“是这事儿啊。”崔三郎笑着道,“夫人多虑了。我既然没有反对,这就是我的主意。小如能让大舅哥快活,是她的福气。我已经吩咐人把小如送给大舅哥了。”
王芳华放了一半的心。就又道:“不过。小如说她有了身孕……”
崔三郎面色一沉,“这么快?不是才跟大舅哥?”还以为是王文林的孩子。
王芳华啼笑皆非,道:“不是。小如说,她早就有了身孕……”将“早”字咬得重重的。
那就是崔三郎的孩子。
崔三郎一阵沉默,过了一会儿,才摇头道:“罢了。她不是一直在喝避子汤吗?如何能怀上孩子?”
“她抠着喉咙吐了避子汤了。”王芳华淡淡地道,坐下轻摇团扇,不去理会崔三郎。
“什么?”崔三郎顿时怒了,“简直是贱人!”一时恼了,也懒得再为小如打算,挥挥手道:“我不管了。你帮我把她料理了。”
王芳华笑着应了,目送崔三郎出去。
她身边的婆子低声问道:“夫人,要不要把孩子做掉?”
王芳华低头,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摇头道:“不用了,如果能生下来,也是一条性命。就让她去吧。送到王家外院,让郎中给她诊脉,等生了孩子再飨客也不迟。”
小如在王家生下的孩子,当然就是王家的家生子。
崔三郎回到刚才喝酒的屋里,对王文林淡淡点头道:“小丫鬟不懂事,让大舅哥见笑了。”
王文林结结巴巴地道:“我不知……不知是你的通房。”
崔三郎笑道:“不过是通房而已,难道要当祖宗供着?——没事,没事,来,喝酒。”又给王文林斟酒。
王文林见崔三郎真的没有怪罪他的意思,才放下心,笑道:“三郎莫要心疼,我回去给你送个绝色的丫鬟。”
“你们家的丫鬟,还是免了吧,就算是你的通房,我也不敢收……”崔三郎哈哈大笑。
王家的丫鬟是出了名的丑,王文林的通房更是五大三粗,连王文林都避之唯恐不及。
王文林跟着笑了一回。
因对崔三郎有些歉疚,跟崔三郎说话的时候,王文林就不再吞吞吐吐,而是说了很多秘闻。
崔三郎就又问起徐文静的事儿。
“你刚才说,有人告徐文静谋反,可是在我看来,证据不足啊。”崔三郎试探着问道,“你看徐文静手中无兵,虽然有些权势,但是管着钱粮而已,不算大权。只要一道圣旨,就能让他无权无势,为何要查他谋反的罪名呢?——依我看,随便治他一个贪墨就差不多了。”
崔三郎根本不信,自己的大舅哥在陛下面前真有那么大脸面。就因为徐文静说要杀王文林,就能引申到徐文静谋反?也太小题大做了吧?这明明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嘛……
王文林见崔三郎这样说,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道:“我妹妹果然没有看错你,你确实很有些本事,只可惜啊……”瞥了崔三郎的胳膊一眼。
这是崔三郎的生平憾事。他狰狞地一笑,淡淡地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有主意。”
王文林点点头,就道:“你说得也有理,其实吧,我估摸着,陛下就是借这个幌子,斩断那位的一个臂膀……”
“你是说,这一位?”崔三郎在桌上用酒水写了个二字。
“当然,不然你以为是哪一个?当初就是徐文静怂恿,陛下不得已,才晋封那一位为亲王,还加封天策上将,总管天下兵马。你瞧瞧,陛下一直忍到现在,才对徐文静开刀。拿下徐文静,那一位的日子也不远了……”王文林笑着道。
“陛下虽然看咱们这些士族门阀不顺眼,但更重要地,是要防备他自己的两个儿子提前抢班夺权啊。”崔三郎很是感慨。幸亏王文林跟在陛下身边,逐渐让陛下打消了要彻底除去士族门阀的念头。
他们让永昌帝相信,同时让士族和寒门庶族并立朝堂之上,互相牵制,才是正道。
如果真的彻底把士族门阀打压下去,随之而起的寒门庶族,同样会占据以前士族的位置,形成新的门阀,同样对皇权不利。
王文林几次三番在永昌帝跟前这样说,才让永昌帝逐渐接受了这种看法。
而且崔家也顺势慢慢从朝堂里面退出。
崔大郎已经上了程表,要辞去吏部尚书一职。
他们崔家,要集中力量,在暗中扶植自己的势力。
他们家的女婿卫星峰,就是他们选中的在寒门庶族中的代理人。
崔三郎听了王文林的话,还是不能说服自己。
永昌帝用“谋反”的罪名对付徐文静,肯定不是为了王文林,也不会是为了毅亲王,想来想去,肯定是另有原因。
崔三郎送走王文林,就去了崔大郎的书房,跟他说起这件事。
崔大郎也认为有蹊跷,但是让崔三郎暂时按兵不动。
没过几天,黄门侍郎王文林就以“谋反”的罪名将徐文静捉拿下狱,同时抄没徐家所有家产,所有人都关入大牢,等候处决。
崔大郎这才对崔三郎道:“是时候了,你想法去牢里见徐文静一面。到了这个时候,他一定会说出所有的真相。”
※※※
一更五千字,下午有二更。周一了,求粉红票和chayexs。chayexs推荐票。
……
ps:一更五千字,求粉红票和chayexs。chayexs推荐票。这一段情节的线索很多,不过俺也加快速度了,所以应该看出来这些线索快收到一起了。俺说过,这是架空隋唐。现在是唐初这一部分。多谢理解和体谅。
感谢轩辕御谶,洁曦,宁宁71,熱戀昨天打赏的平安符。o_o

第461章 密函 (4k,含粉红30+)

崔三郎忙应了,还对崔大郎道:“大哥,王文林说,他查来查去,其实没有查到谋反的迹象。连他这个局内人都说查无实据,陛下却认定徐文静谋反,一定要整死他,这到底是为什么?”
崔大郎半闭着眼睛,沉吟道:“你说得对,应该是有别的原因。看起来,陛下要整死他的心,比王文林都要厉害。——应该是徐文静有妨碍到陛下的地方。你去牢房,要记得好好盘问徐文静。另外,记得别让人认出你。”
崔三郎点点头,出去筹备。
过了几天,崔三郎扮成一个送饭的牢头,进了徐文静的牢房。
放下手里的食盒,崔三郎恭恭敬敬对着徐文静躬身道:“请徐大人用饭。”
徐文静有些意外地抬头,道:“从来没有牢头对我这样恭敬过,你不是牢头,你是谁?”说着,站起来走到崔三郎身边仔细查看。
崔三郎抬起头,对着徐文静笑了笑,“徐大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请尽管开口。”
他们以前也是认识的,虽然不熟,但是彼此的样子还是记得住。
徐文静到了这个地步,早已经想通了前因后果。
他背着手,叹了口气,轻声道:“三郎有心了。这是我的命,我认命了。”说着,一撂袍子,重新回到刚才的地上盘腿坐下。
崔三郎上前一步,还是弓着腰,轻声道:“徐大人。您自己是视死如归了,可是您想过您的家人没有?他们可是无辜受累啊……”
两人在牢房里一站一坐,看上去,就像是牢头在劝徐文静吃饭一样。外面巡查的人看了一眼,就走回去了。
徐文静这才惊慌回头,问道:“你何出此言?”
“徐大人,陛下给您定的是‘谋逆’的罪行。——谋逆,可是要满门抄斩啊!如今您全家上上下下数百人口,都已经关在牢里,等候处决啊!”崔三郎的声音压得更低。脸上是一片惨痛。
徐文静的脸色顿时灰败得如同破棉絮。一下子歪倒在地上,喃喃地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他原本以为,他一个人死了就行了,没想到永昌帝比他想象的还要绝情……
他被抓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家里人的消息。
“我不信!”徐文静猛然回头。瞪着崔三郎。
崔三郎笑了笑。“我有必要骗您吗?——不信的话,您一会儿自己去问别人,可以直接问您的主官王文林。看他怎么说。”
话说到这份上,徐文静不信都不行了。
他垂下头,双肩不断抖动着,低声啜泣起来。
崔三郎急了,“徐大人,您不能就只哭啊?也不想个法子?”
徐文静抹了抹泪,伸手揭开食盒的盖子,一边从里面碰出一碗饭,一边道:“我能有什么法子?已经是阶下囚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也只有这样了。”
崔三郎听见这话,知道有门儿了,忙左右看了看,往前凑了一步,半蹲下来装作给徐文静整理食盒的样子,低声道:“徐大人,若是您信我们崔家,我们可以帮您保住您家人一条性命。——家产已经抄没了,但是无关紧要的家人的性命,我们崔家还是有法子的。”
徐文静就是在等着崔三郎这句话,闻言忙放下碗筷,对崔三郎道:“那就多谢三郎了。”然后又问他:“你有什么条件?”
崔三郎答应帮他,肯定不是无所求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一定是有条件的。
崔三郎笑了笑,“徐大人果然爽快。我也长话短说。我想知道,陛下为什么一定要对您赶尽杀绝?”
徐文静有些意外,认真看了崔三郎一眼,“不是说我谋逆吗?——谋逆不就要赶尽杀绝?”
“徐大人,明人面前不说暗话。——说您谋逆,就连王文林都不信,全大齐,恐怕只有陛下相信,这是为什么,您能不能给我解一解惑?还有,您是太州元谋三功臣之一,当时曾经被陛下‘特恕二死’,也就是说,可以赦免两次死罪。就算您真是谋逆,也能被赦免一次。可是您这第一次‘犯死罪’,就要被处决了。这种事,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崔三郎的话很犀利。
徐文静闭了闭眼,沉吟半晌,道:“你们为什么想知道这些?”
“我也不瞒您。陛下对我们崔家是怎样的,您也知道。”崔三郎说着,指了指自己的胳膊,“……我这胳膊是怎么断的,您也一清二楚吧?柱国侯夫人一介女流,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射伤朝廷命官,之后只是赔了一桌酒菜了事,为什么会这样,不用我再说了吧?——若不是有那位在背后撑腰,她怎么敢?!”
听起来,崔家对永昌帝的怨怼,也不是一朝一夕了……
徐文静微微地笑了,半垂下头,仔细斟酌着话语,道:“既然这样,我就说一句。陛下认为我‘谋逆’,不是因为长安的事儿,你应该往北想。”
“往北?”崔三郎一愣,“可否请徐大人明言?”
徐文静再次捧起碗筷,淡淡地道:“高鸟死,良弓藏,向来如此,我是自己想不开。若是你能以崔家的名义发誓保住我家人的性命,我就告诉你。”
崔三郎大喜,忙不迭地发了誓。
徐文静就低声说道:“当初,我们在太州起兵的时候,因突厥在北面虎视眈眈,为了避免腹背受敌,那时候的齐国公,也就是陛下,让我带着密信出使漠北……”又道:“前些天,有个商队带着许多布帛和粮食,金银,离开长安,往漠北去了。你要的东西。在漠北。”
随着徐文静的讲述,崔三郎越听越瞠目结舌,到最后,又恐惧,又欣喜,像是在窒息已久之后,终于看到一点希望的曙光,又像是前途更加艰险,他不知道是不是该顺着这条路走下去。
……
从牢房里出来,崔三郎回到家。径直去了崔大郎的书房。
崔大郎正在屋里等着他。
“去密室吧。”崔三郎有些急切地道。
崔大郎点点头。带着崔三郎去了密室说话。
“大哥,徐文静告诉我,当年陛下还是前朝大周齐国公的时候,想要起兵。但是担心腹背受敌。就遣徐文静带着密函出使突厥。突厥的始毕可汗问徐文静。‘齐国公起兵,是想干什么?’徐文静就把齐伯世的密函给了始毕可汗。始毕可汗看完密函,就同意跟齐伯世合作。”
崔三郎又道:“徐文静还说。那封盖着齐国公印鉴的密函,就在突厥的始毕可汗手里。最近始毕可汗派人到长安和徐文静接头,陛下不想别人知道他的这段黑历史,所以一定要整死徐文静。”
崔大郎恍然大悟,道:“难怪当初齐伯世突然实力大增,在所有义军中独树一帜,原来是有外力支援。”
崔三郎点点头,“从徐文静的话来看,始毕可汗立即同意和齐国公会盟,派遣大将康鞘利率领二千骑兵随徐文静而来,又献马一千匹。——没有这个助力,齐国公不可能这么快就得大周天下。”
崔大郎听完这话,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果然天佑我崔家!陛下的这段往事,还有谁知道?”
崔三郎道:“徐文静说,只有他一人知道密函的存在,但是他出使突厥的事儿,好像有好几个人知道。”顿了顿,又道:“太子和毅亲王好像都知道。”
崔大郎捻须沉吟半晌,道:“这一次,我们依然要把大齐废立的权力握在手里,不能再让皇权倾轧我们士族。”
崔三郎拱拱手道:“大哥,到时候,萧家一定不能饶过了。杜恒霜那娘们儿,我一定要让她生不如死!”
崔大郎看了他一眼,“只要她男人不在了,她就是砧板上的肉,你何必一直念着她?——还是想法子让卫星峰早日接替军中要职为好。”
崔三郎神色一凛,忙道:“是,大哥,是我着相了。”
两人商议好后事,从密室出来,还没有坐稳,就听见外面有人敲门,焦急地道:“大老爷!三老爷!东宫有急事回报!”
“怎么啦?”崔三郎走过去拉开门。
那人满脸喜色,道:“恭喜大老爷!恭喜三老爷!咱们家大小姐刚刚生了个儿子!”
说的是在东宫做良娣的崔莲莲刚刚生下孩子。
“啊?大妹终于生了?!”崔三郎欣喜若狂,回头看向崔大郎,“大哥,这孩子果然有福气!”
崔大郎一向沉稳的脸上也满是喜色,忙道:“去给大夫人报信,让她亲自带人去看莲莲。”又道:“若是可以,让大夫人留在东宫,亲自照料莲莲坐月子。”
那人忙去内院向崔大夫人报信。
崔大郎对崔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