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鸳-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余的阿哥和大臣们,若不是心思愚钝、懵懵懂懂,便都若有所悟,眼光变幻莫测。一时间,诺大的前厅中竟是百样人百样心思,不一而足。


、第四百八十二章心善

康熙心内冷笑着,颇为满意自己造成的效果。他扫视了厅内一圈,看了看侍立在一旁的皇孙们,眼中精光一闪,转变了话题说道:“老四,若朕没有记错的话,宝琪应该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吧?可曾定下哪家的青年才俊?”
晴鸢和胤禛不禁双双心头一震,暗道一声:“来了!”
以胤禛在康熙面前的受宠程度,且不说宝哥儿的婚事定是由他或者德妃指定的,便是其他的孩子们被他们插手婚事也绝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晴鸢和胤禛心头早有觉悟,自然此刻便也并不十分震惊。
只是晴鸢心中忍不住隐隐发疼,自己这宝贝女儿,从小到大几乎没吃过什么苦头,她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幸福地过一生,不必讲求什么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能够寻到一个爱护她、包容她的男人才是最重要的。然而一旦这事被康熙或是德妃做了主,女儿的未来夫婿就再由不得自己决定,而站在他们的角度上,一个女人嫁得好不好,除了看夫家的权势地位、夫婿的前程抱负还能看什么?
这是由理念决定的根本性的不同,晴鸢根本不指望康熙和德妃会跟自己有同样的想法,自然也不敢对女儿的未来夫婿抱有任何的期望。
指婚,通常是皇族与亲信大臣们之间的利益交换,惠姐儿的未来难道就真的这样被牺牲了吗?
她理智上知道这样的事情不可避免,可在感情上,却实在无法接受用女儿的未来换取自家的所谓兴旺发达。
然而这种事情却并不是她一个妇道人家能够插手的,她只能听着胤禛的声音说道:“回皇阿玛的话,宝琪尚未及笄,因此并未定亲。”
康熙本早知道这件事情,问一声不过是起个由头罢了。因此并未见什么异样的神色,只是微微笑着说道:“宝琪这孩子,说起来还是朕给起的名字,如今孩子也大了,出落得这番俏丽乖巧。她的婚事自然也应仔细谋划才是。朕跟德妃找遍了满朝文武大臣家中的子嗣,倒是觉得李光地之孙李清芳。自幼聪颖、勤奋上进。跟宝琪又年岁相当,朕以为倒是良配,老四你觉得呢?”
随时问话,但难道谁还能说皇帝错了不成?这便是不是指婚的指婚了,胤禛自然没有二话,躬身说道:“皇阿玛和额娘看中的人,自然是好的,儿臣并无异议。”
康熙抚须大笑道:“甚好,甚好。那就这么定了。朕明日就下诏,指婚这两个孩子。”
胤禛和晴鸢急忙双双跪了下来,叩头道:“儿臣多谢皇阿玛、额娘隆恩。”
在他们身后,宝哥儿等孩子们也跟着跪下,只是惠姐儿却是满面通红。娇羞不已,平日里还算落落大方的,这会儿却只能绞着手绢跟在晴鸢身后。羞得抬不起头见人。
晴鸢心中叹息着,却也无法说出半个“不”字来。李光地乃是康熙宠臣,即便如今已经垂垂老矣,却丝毫不减康熙帝对他的信任。会指婚给他的孙子,确实是康熙的一片好心,看得出来是真的对惠姐儿用过心思的,她又如何敢不知好歹去质疑康熙的选择?
只是一直以来她都心心念念要给惠姐儿找个好夫家,不需要大富大贵,只要能真心真意对惠姐儿好,因此从未在这些得宠的王公大臣们中间考虑过,以至于这李光地的孙子究竟为人如何、性情怎样都一无所知,将来惠姐儿嫁了过去是否能过得好?
她的心中忐忑,几乎挂不住脸上的笑容,只得赶紧垂下了眼帘,掩去心中的担忧和恐慌。
德妃听他们说完了,便笑着对康熙说道:“皇上,您难得来一次,就让老四好好儿陪您说说话儿,臣妾倒是像跟晴鸢说说私话儿,就不陪着皇上了。”
康熙欣然点头,道:“爱妃去吧,也多跟孩子们亲近亲近,免得你成天在宫里叫着无聊,没事就老想孙子。”
这番话说得随意,一点都不像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对妃子所说的话,可见德妃在康熙的心中确是与众不同的。而身为母亲的德妃受宠,那她的儿子们呢?
德妃却不管众人这些细小心思,站起身来,对晴鸢伸出手道:“来,孩子,带本宫到后面去坐坐吧。”
晴鸢急忙上前,扶着德妃走下台阶,向着后院走去。而惠姐儿身为女子,自然也不便待在前厅,便急忙带着弟弟妹妹们跟在两人身后。
德妃便向后看了一眼,抿嘴笑道:“难得惠姐儿小小年纪,做事却是极为妥当的,真是不错!晴鸢,你的孩子教养得好!”
晴鸢低头一笑,道:“额娘谬赞了。总归是尽力别让他们走上歧途便是。”
德妃笑着拍了拍她的手,道:“你也不必自谦,教得好就是教得好,我瞧着惠姐儿这通身的气度和才智,竟是比宫里的某些公主们都更想那么回事儿。这么好的孩子,终身大事一定要谋算好,千万不能委屈了她!所以本宫才跟皇上说,定要找个家世、性情、才学都配得上她的。你也莫担心,李大学士家学渊源,他家的孩子们也都是极好的,尤其是那李清芳,年纪虽不大,学问却已经颇好,更难得的是性情温厚、细心体贴,慧姐儿许了他是断断不会有错的!”
晴鸢心中不由生出些许感动。德妃定是方才觑见了自己眼中的担忧,才会特意来跟自己说这些,以她的身份而言,会这么做足见确实对自己颇为看重,实属难得了!
但一个女人的终身大事,又岂是学问好、性情温厚就可以的?她心中不由苦笑着,暗地里叹了口气。
事到如今,也只有赶紧去弄清楚那李清芳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好给惠姐儿出谋划策,帮她规划好未来日子的基调。毕竟日子是人过出来的,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都应该过得好,不是么?
说话间两人已经来到了后院的宴席前,早已等候在此的夫人小姐们又是一番参拜,扰攘一番之后,这才分了主次入座。宴席再次开起来,但却因为德妃的在场,而失去了方才的悠闲和自由,众人都觉得有些拘束,言谈举止之间也带上了三分小心。
德妃许是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氛围,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只是笑着跟同席的皇子福晋们说话。本来晴鸢跟妯娌们已经坐好了,但因着德妃的到来,她亲生儿子的儿媳妇自然与众不同,晴鸢和完颜氏便分别坐了她的两边,兆佳氏紧随着完颜氏,其他几人则坐了下方。
德妃的眼光在场中转了一圈,看到侍立在一旁的李氏和钮祜禄氏,微微撇了撇嘴角,对晴鸢说道:“这次幸福姐儿俩生得惊险,本宫跟皇上都知道了。老四这孩子,虽说一把年纪了,却还是终归嫩了些,区区一个侧室,又怎能宠得如此无法无天了?若不是看在她好歹也为皇室添了一口的份上,本宫早就做主让她好看了!不过你放心,本宫都跟皇上商量好了,一会儿自会好好儿敲打敲打老四,让他牢记着这次教训,再不会有下次了!”
晴鸢心中微惊,却又有些不是滋味儿。不过是皇子家中的家务事,而且还是胤禛早已做了处置的,又何必劳动皇帝和德妃亲自出面干涉?
她低垂下眼帘,却是微微一笑,道:“皇阿玛和额娘的厚爱,臣媳铭感五内。不过四爷不是那种是非不分的人,只不过被人蒙蔽罢了,这次出了这样的事,他也是自责颇深的,额娘,您和皇阿玛就别再责备他了!”
德妃听了,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她虽嘴上说着胤禛的不是,但心底终究还是以儿子为荣的,是以听到了晴鸢为胤禛辩护的言辞,心中的满意便又多了几分,笑着说道:“你这孩子,从来就是这么心善,老四做了那么大的错事,也亏得是你,还会为他求情,若是换了十四媳妇,怕不早就哭进宫来求本宫蘀她做主了!”
完颜氏无辜被波及,却也知这不过是德妃借坡下驴的话罢了,于是装出一幅娇憨的模样,嗔道:“额娘,您怎么这么说人家嘛!人家比不上四嫂,本就愚笨,除了找额娘给人家撑腰又能怎么办?”
一番话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不管心底真正的想法是什么,都露出了笑容,只是众人看着晴鸢的眼神却难免诡异。
她?四福晋?心善?
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年氏的下场虽然没有大肆张扬,但京城里头有头有脸的人家谁不知道?能够将一个原本十分得宠的侧室整治到如今彻底失宠,在她们看来,晴鸢的手段可谓高明之极,不仅一锤定音,而且还没有落下任何骂名,反倒在德妃面前落了个“心善”的评价。
平日里隐忍退让,等抓住了机会便一击必杀,这才是真正的“高人”啊!

最近工作增多,老妈住院,阿香我自己也病了。更新不稳定,求各位读者的谅解!
阿香拜谢~~!!


、第四百八十三章儿女琐事

康熙竟然会亲自来参加一对皇族双胞胎女儿的满月宴,这不能不说是个异数。相比之下,他亲口给姐妹俩取名福熙、福祥,就显得寻常多了,毕竟胤禛的嫡子嫡女几乎全都是他给赐的名,这几乎已经成了众人心中心照不宣的事情。
这一场满月宴,可谓**迭起,令人有目不暇接的感觉。而康熙和德妃的到来更是令整个宴席提升了不止一个高度,尤其是胤禛的声望,真的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人都不禁开始在心中揣测,是否这四阿哥就是皇帝心目中合适的继位人选?
带着这样的揣测,雍亲王府再次被人踏破了门槛。这次除了前来送礼巴结的人之外,还有不少人是冲着安哥儿、智哥儿来的。惠姐儿的婚事给人们提了个醒儿,胤禛和晴鸢是两只水泼不进的铁桶,任何人、任何礼物到了他们这儿都是塞不进去的,让人想巴结都没有门路。如此一来,跟他们家结亲自然就成了最好不过的选择。不说别的,就舀那几个被康熙帝亲自赐名的孩子来说,能够娶到或是嫁给那样的人,日后的荣华富贵自不必说,加官进爵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只是如今这几个孩子,宝哥儿的婚事众人早有默契,连他的亲生父母怕是都做不了主,而喜姐儿又早已出嫁,惠姐儿如今已经被指了婚,因此剩下可以考虑的就只有安哥儿和智哥儿了。安哥儿虽然是庶出,但听说自小就养在晴鸢身边,也是极有体面、极有教养的,非一般人家的庶子可比。而智哥儿虽然年纪还小了点儿,但毕竟是晴鸢的亲生子,而且也过了十岁了,这会儿说亲倒也不是不可以。
以胤禛的家世、权势。能够攀上他家的亲事可极为不易,因此虽然让女方出面去跟男方提亲有些不合规矩,面上也不是很好看,但在有心人眼里,实在并不是什么很大的问题。
这样的情形倒是令晴鸢和胤禛颇有些措手不及。那些送礼的人他们可以拒之门外。可来求亲的人却不能置之不理。尤其是来给安哥儿说亲的人们,晴鸢更是不敢怠慢。否则旁人定会认为她这个嫡母乃是两面三刀的人物。表面上对庶子极好,暗地里却阻挠庶子的姻缘。
但她现在忙惠姐儿的婚事都来不及了——皇帝指婚不过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儿,婚事的各项准备却全都要着落到两家人,尤其是两家的当家主母身上,一点都马虎不得——又哪里有时间去管安哥儿的婚事?再说,她毕竟不是安哥儿的亲娘,做不到像对宝哥儿、惠姐儿那样的贴心贴肺,还极容易吃力不讨好,给人落下刻薄的印象。因此。她索性便将这初步的筛选工作交给了李氏来做。
李氏怎么说也是安哥儿的亲娘,况且她一辈子就这么一个儿子,一切希望都放在了儿子身上,自然一心要给他找个合适的人家。原本还担心晴鸢会胡乱给安哥儿找个岳家,如今见她果断放权给自己。让自己亲自给儿子挑媳妇,哪里会有半点的不高兴?忙不迭应了下来,然后兴致勃勃地忙开了。
胤禛一向对这些家务事甩手不理。总归以晴鸢的聪慧,不会给他添麻烦、扯后腿就是了。
晴鸢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打听那李清芳的为人和品性。这件事情看似简单,堂堂李光地李大学士的孙子,本就是人们注目的焦点,然而人们看到的往往是他人想要他们看到的,真正的李清芳究竟是个什么性子?要打探出来还真是需要点儿手段才行。
这件事自然只能交给胤禛去办,晴鸢又一头扎进了惠姐儿的嫁妆单子里,忙碌起女儿的嫁妆来。
惠姐儿之前一直是胤禛和晴鸢唯一的嫡女,自然是捧在手心长大的,她的嫁妆从一出生开始就准备着了,不说其他,单是她出生时和之后逢年过节康熙、德妃的赏赐就足够装上二十台的嫁妆,晴鸢都蘀她留着呢。
但这些嫁妆只是门面,正因为是来自宫里贵人的赏赐,所以根本无法变卖。她想要给女儿面子,也要给女儿实惠,因此金银珠宝、田地门面就自然不可少。金银珠宝也是不缺的,而晴鸢在这几十年间细心筹谋,手底下的田庄和铺面早已经成谜,除了她自己,就连胤禛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这会儿舀出来给女儿做嫁妆,她是一点都不心疼的!她的女儿们,幸福姐妹才刚满月,等她们出嫁还有十多年,到时再说到时的话,现在现有的东西是尽可以任惠姐儿挑拣的。
然而不论怎么挑、怎么捡,晴鸢却总是觉得不够、不好,为了自己的宝贝女儿,她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东西都送去当嫁妆才好。但这当然不现实,所以她也就只能继续头疼着了!
而就在这样的忙乱之中,谁也没有注意的情况下,又有一顶小轿将一位新妾室抬进了雍亲王府的后门,这便是年羹尧的族妹,胤禛用来安抚年家的年氏的蘀代品了。她出身年家的旁支,跟年羹尧确实也有那么一丝不远不近的血缘关系,因此王府里的人们便称之为小年氏,以跟现在被送到了乡下,但还占着侧福晋头衔的年氏相区别。
小年氏的到来被湮没在雍亲王府热闹的氛围里,上至胤禛和晴鸢,下至王府的下人们,都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晴鸢早已经对这种事处之泰然,再加上几个孩子的婚事已经占据了她绝大部分的注意力,连胤禛都忍不住要吃孩子们的醋了,又哪里还有精力去关注一个注定只会是棋子的女人?
而渐渐的,那位昔日受宠一时、千娇百媚的年侧福晋,也就淡出了人们的记忆,除了某些关系密切的人还偶尔想起以外,几乎就被忘到了人们的脑后。
胤禛和晴鸢都不是眼光浅显的人,他们越是风光无限,心中的警惕性就越高,不但愈发严格约束手底下的人,对自己也严格约束几乎到了严苛的地步。然而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即便他们再加倍小心,却也保不住有人无法自律,飘飘然以至于被人有可乘之机。
到了年尾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采办年货,雍亲王府自然也不例外。况且由于他们的身份地位特殊,准备的年货更是需要别出心裁,而又价值不菲,这便有很大难度了。晴鸢有着梦中郭佳玉的记忆,因此以往准备年货的时候并不算多么困难,也没有太多混乱,然而今年她被太多的事情缠住了身,无暇分心,便只能将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做。李氏如今一门心思在给安哥儿挑媳妇,年氏又被关到了庄子上,于是只剩下个钮祜禄氏可以勉强做得了点儿主。只是她出身不高,以往又没有独当一面的经验,晴鸢便叫了耿氏跟她一起,商量着置办年货的事儿,顺便也让惠姐儿在一旁看着,半是监工,半是学习。
原本一切都很顺利,到了十一月底的时候,按说他们置办的年货也该陆陆续续到了,这才赶得上分配、包装,什么人家送什么礼,都是有讲究的,半点马虎不得。
晴鸢原本都有分心去关心一下情况,后来见钮祜禄氏和耿氏两人办事还算稳妥,没什么大问题,便也就甩开了心思,一心一意操办孩子们的事情。然而这天,她正在听李氏说起初步筛选出来的女孩儿家,却看到惠姐儿急急忙忙走来,脸色阴沉,进了房请了安,便紧抿着嘴站在一旁,一言不发,也不转身离开。
她这样一看就是有事发生,李氏虽然很想快些将儿媳妇确定下来,以免夜长梦多,但却也知道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勉强的了,只得悻悻然收了话题,向晴鸢告辞出来。
晴鸢心中也是诧异,便没有挽留她。惠姐儿虽然年幼,但毕竟从小是自己亲自教养长大的,见识、气度都不同一般女孩儿,再加上这些日子协同管家,更是多了几分沉稳,等闲不会露出这么露骨的表情。究竟发生了什么能够让她如此不顾仪态?
待李氏的踪影消失不见,晴鸢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这才慢条斯理地问道:“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儿了?”
惠姐儿早就着急得不行,一直想说话,但母亲不开口问她却也不敢说出口来,便一直在旁边闷着。如今好不容易听到母亲问起,便急忙竹筒倒豆子似的一口气说道:“额娘,方才林管事来说,咱们派出去关外收集皮料的人出事儿了,似乎惹上了人命官司,如今正被官府扣留着呢,还派了人到京城来调查来了!”
晴鸢心中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微微眯了眯眼,淡淡地问道:“这倒是奇了!不过是个采买,又怎会惹上人命官司?消息究竟是怎么说的?你好好跟我说清楚。”
晴鸢的这种态度也影响了惠姐儿,她长长吐了口气,焦急的心情不知不觉间沉淀下来,心中稍微安定了些。
她本就是个玲珑剔透的性子,一旦稳定下来,说话也就有条不紊,简洁但清晰地将事情原委说了一遍。

由衷感谢︷。‘緈諨。。朋友的粉红票!阿香拜谢!!


、第四百八十四章谜样祸事

却原来是雍亲王府派人出关去收购皮货的人,照惯例找上了一直以来给他们供货的商人,打算跟以前一样,按部就班采买回需要的东西也就罢了。因着他们每年都要这么跑一趟,因此心中也并未产生多少重视,照常规来看,这么跑一趟虽然有些辛苦,但从中也可吃下不少回扣,倒是家中采办们争相去做的好差事。
然而今年不知为何,当他们找到以前合作过的商人时,得到的答案却是有人已经先一步将他们的货物都买走了。那些采办们不由大吃一惊,心中恼怒,却又发作不得。毕竟他们并未跟对方有过任何约定,只是彼此之间长久形成的惯例罢了,商人嘛,都是无利不起早的,谁出的价钱高就卖给谁,他们即使暗恨对方的行为,却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既然长期合作的商人们已经无货了,他们便只能另想办法。然而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为一定能顺利完成任务,所以在路上耽搁了不少时候,这会儿再去找寻货源,高级一些的便都已经被人买走了,剩下的他们又看不上,这事就这么卡住了,采办们被困在了关外,没买到东西也不敢回来。
几人不由急了。就算拖着,又能拖到几时?难道一辈子都不回去了吗?且不说他们还有家人在这里,单是在王府过惯了好日子,要他们在这关外的苦寒之地挨饿受冻,那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没奈何,他们只得想尽办法、威逼利诱,对关外的皮货商人们施加压力,希望对方能够多少舀出些过得去的皮货来好让他们交差。
就在这个过程中,出事了!有一家皮货的供货商,原本自己积存了一些上好的皮货,就是为了囤集居奇,在最后再卖个好价钱的。因此当雍亲王府的采办们把收购价格往上提了好几成之后,便也就懂了卖出的心思。然而他前脚才跟采办们达成协议,后脚就有人又找上门来,用比雍亲王府多出一倍的价钱。硬生生将这些存货都给半途截胡了!
原本那些采办们就为了皮货的事情愁白了头,好不容易事情才有了转机,却又被人给横插一杠。他们顿时大怒,想要找那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却又哪里找得着?那人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他们竟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对方的踪影。一肚子火器的采办们于是便将怒气撒到了那皮货商人头上,将他一阵拳打脚踢。声声打断了那人几根骨头,半死不活被抬回了家里去。
偏偏那几个采办还不肯罢休,又威胁恐吓了一番,大致不过是他既然已经应允了他们,便必须如期将货交给他们,否则的话,砸店闹场都是小的,采办们不忘将胤禛抬出来撑腰。直言雍亲王府必不会饶了他去!
那商人本就受了重伤,又被人如此一番恐吓,心中不禁又惧又悔。自己不该为了贪图几个钱就得罪雍亲王。如此心力交瘁,竟是被活活给吓死了!
如此一来,商人的家人们不干了,抬着尸首就去告了官,喊冤说雍亲王府纵奴行凶,要求赔偿。那几个采办原还趾高气昂,在他们看来,自己身为雍亲王府的人,哪里的官府不给几分薄面?这番打死一个人,本就是他罪有应得。又有什么可怕的?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最后官府竟真的将他们抓了起来,这才知道了害怕。但那方官府虽然抓了人,却也不是什么不知变通的笨蛋,终究还是没敢自作主张,派人将此事报告给了刑部。这才传回到雍亲王府中来。
晴鸢听完了惠姐儿的叙述,心沉到了谷底。
这分明就是针对雍亲王府、针对胤禛和她们布置的一个局!
原本跟雍亲王府交易多年的商人,怎会突然就变卦了?虽说商人逐利,但他们也都是极精明的人,若没有足够强硬的后台给他们撑腰,他们敢吃下那些丰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