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美地艳-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看,每平方米再增加100元。不能再宽了。”孙区长拍板了。

白雪大区里开完调度会,吃了中午饭,骑自行车,来到社区。

她下了自行车,看到门口站了很多人。

“书记,不好……黑牛来了。”小刘神色慌张地跑出门来告诉她。

“黑子?”

“是啊,他带了一伙人,闹事来了!”

“嗯,我去看看……”白雪锁好了自行车,毫无惧色地走进了办公室。

屋子里,黑牛与同伙们占据了办公室。

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个个面带愠色,蛮横无礼。男人们横七竖八地躺在沙发上,女人们斜跨在椅子上。几个浓妆艳抹的按摩“小姐”,则干脆坐到了办公桌上。

“书记,你可来了。我等你半天了。”看到白雪进了屋子,黑牛从沙发上坐起来。

“来这么多人,你们想干什么?”白雪看了看屋子里乱七八糟的样子,严肃地问道。

“书记,你太不给我情面了。”黑牛看到白雪的样子,立刻来了气,“我好不容易办了个地照,你怎么把事情给我捅到区里去了?”

“你的地照有问题。难道我不能汇报吗?”白雪不客气地回击了他。

“好吧!既然房子我得不到了。那……你就给我钱吧!”说着,黑牛伸出了一支手,“50万,拿来!”

白雪耐着性子,劝说道:“你应该理解上级的政策,不能再提无理要求了。”

“什么无理要求?”黑牛耍起了赖,“我一年8万元的利润,你这点儿钱就把我打发了。那我不亏死了。”

“亏不亏?你说了不算。上级有政策……”

“嗨……这政策,还不是你执行嘛!”黑牛说着说着,讲起了歪理,“再说……这政府的钱,也不是你家的。你多给我点儿,我痛痛快快搬家。咱们相互理解,相互给个面子,来个双赢好不好?”

“老黑,我再说一遍。你的问题,区里专门研究过了。你不要得寸进尺。”

“看来,你是不打算给我面子了。那好吧……”黑牛说完,顺势往沙发上一躺,“今天,我就住在你这儿,不走了。”

“你不要胡来。我们还要办公呢!”白雪警告他。

“书记啊,我告诉你。”黑牛躺在沙发上强词夺理,“我今天来,不是为了自己。这‘桑那屋’养活了十几口人呢。这一停业,多少人吃不上饭呀!今天,就算是我答应了,我的员工也不答应……”

说到这儿,他的手冲着向大伙儿一挥,喊道:“你们怎么都哑巴了?给书记说说自己的困难……”

他的话音未落,一位年纪大的老头儿从屋子角落里不情愿地站了出来。

“张大爷……你怎么跟他们来了?”白雪看见老人,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张大爷不好意思地张开了嘴,说:“白雪书记,你看……能不能再多补贴点儿钱呀?大家一失业,生活没有着落呀。我在这儿烧锅炉,一个月还能挣个一百二百的。要是没了这活儿,可怎么办呢?”

“张大爷,你家不是申请‘低保’了吗?”白雪告诉他,“我们正给你争取呢!”

“是吗?”张大爷听到这儿,显得有些愧疚了。

“张大爷,你是有名的大老实人。政府要是给你办了‘低保’,就够你的生活费了。”白雪真诚地劝他说:“你可别跟他们掺和这种事儿啊!”

“呵呵。那我就回去了。”张大爷不好意思了,拔腿就走。

张大爷一走,几个小伙子也跟着溜了。

“老张头儿,你个孬种!怎么带头逃跑哇!”黑牛恼怒地喊了一声;接着,他指了指那几个小姐,“人家老头儿有‘低保’,你们有什么呀?‘桑那屋’黄了铺,你们就等着饿肚子吧!”

“白雪,你砸了我们的饭碗,必须赔偿我们的损失。”在黑牛鼓动下,几个“小姐”喊了起来。

“哼,你们……想怎么样?”白雪蔑视了她们一眼,冷冷地看着她们。

“我们失了业,就一无所有了。”一个披头散发的“小姐”带头儿喊着。

“今天,你不答应,我们就吊死在这儿!”另外几个“小姐”顺手捡起墙角的一捆旧电线,拿起来往暖气管上一搭,又打了一个结,威胁起白雪来。

“哼哼……”白雪冷笑了几声,“就你们……还想用上吊威胁我?”

“你以为我们不敢?”带头儿的“小姐”说着,拿来一个凳子,站在上面。她用双手拉紧了电话线绾成的扣子,做出即将自尽的样子。

“哼!你要想死,就死吧!要是有脸,你们早就该这样了。”白雪抬起手来,厉声喝斥着几个“小姐”,“我警告你们,你们根本就不是本地人。你们靠什么挣钱?自己心里清楚。这些日子我忙工作,没让警察抓你们,算是客气了。今天,既然你们来了,就由不得你们了。小刘,挂‘110’!”

小刘立刻拨起了电话。

“啊呀!”几个“小姐”一看小刘真的拨起了电话,慌忙扔掉电线,骨碌碌地逃跑了。

“白雪,你给我过不去,我和你没完!”黑牛看到形势不妙,气急败坏地喊叫起来。

“谁在这儿胡闹?!”随着一声厉喊,孙区长大踏步走了进来。

“孙区长,你来了!”黑牛看到孙区长,又耍起赖来,“我的事儿,你得做主哇!”

“你要我做什么主?”

“我是企业户,政府得赔偿我经营损失。”黑牛马上说出了一个理由。

“企业户?有执照吗?”孙区长严肃地警告他,“你呀你,建筑违法、经营违法,还总想拣便宜。告诉你,现在你马上回去,收拾东西,搬家走人。如果再无理取闹。我们就强行拆迁。到那时候,你连一分钱也别想拿到!”

晚上,“桑那屋”里,人们慌乱地收拾着东西。

几个“小姐”,拎了兜子,走出了门口。

黑牛坐在接待座位上,瞅着屋子里一片狼籍,脸上露出一副不甘心的样子。

“黑牛,怎么了?”一个年轻小伙子拿着一条毛巾走进了门口,“你们要搬?”

“是啊,政府给了我最后期限。我也没有办法了。”黑牛沮丧地抬起了头,看着他,“老三,你要洗澡?”

“是啊……”老三看了看屋子里乱腾腾的局面,张口便问:“黑牛,你不是说,我们这几户一齐顶着吗?你这一走,我怎么办呀?”

“你呀……”黑牛听小伙子这样问,陡然想起了什么,顿时来了精神,“喂!老三,你老婆,是不是还在坐月子?”

“是啊。”

“这月子里的人,不能随便动啊。”

“可是……就剩我们一家,那不成了‘钉子户’了?”

“我说呀,你就硬挺着……”黑牛俯向前去,怂恿老三,“你看我,硬挺了这几天,就多得了好几万元。你只要挺住,他就得变着法儿给你好处。”

“这……不好吧?”老三犹豫了。

“嗨,你怕什么呀?”黑牛开始给他鼓气了,“他们的大铲车要是推了你的月子房,那就是大事故。到时候,他们得吃不了兜着走。听哥的,别怕……”

老三半信半疑地点头了。



第119章 神奇的蓟原速度

“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

“扫帚不到,灰尘照样不会自己跑掉。”

毛泽东的两条语录,这几天总是出现大我的脑海里。

卧地沟,二十万户人家,四十万平方米的面积;在孙区长带领下,拆迁任务眼看就要完成了。但是,那几户横不讲理的人家,却始终呆在那儿,像钉子一样盘踞着施工的中心地段。致使我们北方建筑公司的大型机械一辆也开不进来;尤其是那个黑牛,不光自己不签协议,还威胁、鼓动邻居们联合起来对抗政府拆迁;看到孙区长发愁的样子,我不由地砸了一下桌子,强迁!

如果不实行强制手段,不仅流会影响进度,影响工期,也是对拆迁人家的嘲笑;急情之下,善政难为。对少数刁民,不动用强硬手段,是干不成大事的。

孙区长毫不含糊,看我下了决心,他立刻给城管大队下达了指示。

第二天清早,几台标有“行政执法”四个大字的车辆,引导着几辆大铲车,轰隆隆地开到了“桑那屋”附近。

后面,跟了看一堆热闹的人群。

身穿制式服装的执法人员从面包车上走下来。

“喂,去看看……情况怎么样?”一个负责人吩咐着部下。

几个部下跑到“桑那屋”里看了看,立刻喊道:“队长,这里的人都搬走了。”

“那,我们开铲了?”铲车司机请示。

“等一等。”队长扬起了手,对部下喊道:“再看看那几个小屋子,是不是还有人?”

几个执法人员跑了过去。

这时,看热闹的群众议论起来了。

“听说,老三家没有搬呢!”

“是呀,他老婆坐月子,搬不了哇!”

“坐月子怕什么?只要别让产妇受风,照样搬家。”

……

“队长,这儿有一户没有搬走。”一名执法人员像是发现了什么,急忙跑过来报告。

“怎么回事儿?”队长看了看手表,“社区的人呢?他们是怎么动员的?”

“队长,来了来了……”正说着,白雪与小刘跑了过来。

“书记,你不是说,这儿除了桑那屋,都动员走了吗?怎么还有人啊?”队长焦急地问。

“我去看看……”白雪与小刘急忙跑了过去。

“我老婆正做月子,你们干什么呀?”院子里,老三正气愤地与执法人员吵闹着,“我老婆要是吓出了事儿,我跟你们没完!”

“大哥……你消消气。我们不是……”执法人员耐心地解释着。

“什么不是?”老三气不可遏,“你们的铲车都来了。不就是冲我老婆孩子来的吗?”

“老三!”正吵闹间,白雪出现了。

“白雪姐,你看他们……”老三看到白雪,气顿时消了一半。

“老三,你签了协议,不是答应马上搬家吗?”白雪温和地询问着,“怎么在这儿坐起月子来了?”

“白雪姐,我妈家也拆迁了,没有地方住啊。我岳母那儿……也不方便。你看,这些大盖帽,怎么冲我们来了呢?”

“老三啊,你误会了。”白雪告诉他,“这些执法车辆,是冲着‘桑那屋’来的。没想到,人家搬走了,你倒成了‘钉子户’了。”

“白雪姐,你们……总不能逼我们月子里的人吧!”老三说着,委屈地低下了头。

“嗨,这事儿,你早说啊。”白雪着急了,“今天是最后期限了。区里来了那么多车辆,那么多人,是准备平整工地的。你呀你,可耽误大事了!”

看热闹的群众议论得更欢了。

“哟,这是怎么了?”

“一听说有坐月子的,铲车不敢推了。”

“哈……我看,这最后期限也不好使。”

“这个老三,也太搅牙了。”有人气愤地说:“他这一弄,耽误了多少事儿呀!”

“看咱们政府怎么处理吧?”

人们的眼光,一下子聚焦在执法队长身上。

就在这时,白雪急忙跑了过来。

“书记,这一家……是怎么回事儿?”队长连忙上前问道。

“队长,他们家……正坐月子呢。”

“坐月子?”队长听到这儿,又焦急地看了看表,似乎无计可施了。

“队长,怎么办?”白雪的脸上冒出了汗水。

队长镇静地想了想,随后挥起手,冲着铲车上的人大喊一声:“所有铲车,后撤100米。”

“队长。这铲车的租金……是按小时计价的呀!”一个铲车司机在车上大声提醒他。

“保护产妇和孩子要紧。撤!”

“好……好!”队长的手势一落,人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几辆铲车缓缓撤退了。

看着慢慢撤远了的车辆,白雪的眼睛里急出了泪水。

黑牛混在人群里,露出了一副得意的样子。

“队长,先别撤。他同意搬家了!”掌声未落,执法人员从老三家跑了出来。

老三激动地跟在后面。

“老三,你想通了?”白雪看到老三的样子,惊讶地握住了他的手。

“书记,政府这么为我着想。我不能不懂好赖呀。”老三望着撤离到远处的铲车,说出了心里的话,“真要是耽误了大家住新房,我……岂不成罪人了!”

“准备搬哪儿呀?”

“我……”老三像是没有考虑好,犹豫起来。

“不行,就搬我家挤一挤。”白雪热情邀请道。

“谢谢白雪姐。”老三想了想,“我……还是到我岳母家住吧。”

“好,我去派车。”社区的小刘马上掏出了手机。

“不用了。”这时,执法队长慷慨地说:“产妇和孩子坐我的车走。家具,用我们的施工车,一趟就拉完了。”

“乡亲们,咱们也搭一把手,欢送卧地沟最后一家迁居,好不好?”白雪动员道。

“好!”群众们响应了一声,随后一古脑儿朝老三家涌去了。

轰隆隆,一声巨响,“桑那屋”一片房屋被一辆铲车推倒了。

一辆辆铲车,开始平整工地。

当天,省报头版发布了一条新闻:

标题是:神奇的蓟原速度

随着最后一家的搬迁,蓟原卧地沟“棚改”拆迁首期工程全部结束。该区政府在北方重化公司配合下,经过街道、社区干部的努力,他们仅用40天时间,就完成了40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拆迁过程中,无一例强迁、无一例越级上访,在这项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工程中,同行们称他们创造了一个奇迹。



第120章  省长让戏

朝思暮想的“棚改”开工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平整后的工地上,竖起了高高的打桩机械和施工用具。

施工机械前,搭建了简易的主席台。台上扯起的幕布上,贴了几个黄金大字:蓟原市“棚改”工程开工典礼。

彩旗飘舞,鼓声阵阵。一支高跷秧歌队在欢快的唢呐声里起劲儿地舞着。棚改工程开工,对于棚户区的老百姓来讲,就像自己家里盖新房子办喜事;大人孩子都换上了新衣服;一个个脸上喜滋滋的。尽管保安警卫们拉起了安全警戒,热情的人们依然不断地朝主席台前涌去。

开工仪式虽然上市委、市政府筹办,但是棚改工程毕竟是省委一号工程。为此,省长在百忙之中,抽出了时间,特意来参加开工典礼。

听说省长要来,庾明立刻给呀省长秘书打了电话,想请省长到北方重化视察一下,自己趁机汇报一下工作。但是,秘书告诉他,省长的工作日程安排得太紧张了,到蓟原开工典礼上,宣布一下开工就得马上回省城了。

“怎么这么忙?”庾明心时打了个问号。在他的心目中,省长平时是比较超脱的;再繁杂的事务也休想缠住他。现在,他好不容易到了“北方重化”门口,竟连看都不看上一眼,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

“庾总裁,省长这两天真是特别忙。”秘书向他解释,“政府这边一大摊子事要处理;省委那边……还要兼顾。”

“什么,省委?”

“怎么,庾总裁,你没听到消息吗?”

“什么消息?”

“咱们的省委书记,要去中央工作了。”

“啊!这是大喜事啊。”他一听,差一点儿要欢呼起来。

“喜事是喜事;可是,省长这边没人接;他一天到晚忙得脚打后脑勺,连副省长找他说事都排不上;他太累了。”

“呃,那就算了。”庾明一听,不忍心打扰省长了。决定等召开董事会一并汇报。

可是,既然这么忙,为什么还要来参加这个开工典礼呢?这种事,派一个副省长来也满说得过去了呀。

这种想法,不仅庾明有,就连省委秘书长也是这么看。但是,忙归忙,省长还是坚持要来蓟原。第一,“棚改”是省委确定的一号工程;作为省长来参加开工典礼,表明了对省委工作的支持态度;虽然省委书记要去中央工作了;但是棚改这件大事必须要继续抓下去。第二,最近,蓟原在“棚改”上出了一些不协调的事情,尤其是那个检查组的出现,暴露了庾明与蓟原市委、市政府在棚改问题上的矛盾;他要亲自来观察一下实情。还有……他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觉得必须来一次。

省长的到来,一方面让孔骥、吕强感到高兴;省长参加蓟原的棚改工程开工典礼,这是对蓟原工作的支持呀!但是,另一方面,又让孔骥觉得头疼。最让他头疼的就是主席台上的座次安排。在正常情况下,凡是市里开大会或者举行重大活动,他在主席台总是处于中心位置,这是雷打不动的规矩。一般情况下,他坐在中央位置,人大主任和市长分列两旁相陪。然而,这省长一来,他的中心位置就动摇了。省政府的一把手来了,总要坐在主席台中央位置,他在一边陪着也就是了。问题是,他在省长一侧就座;另一侧应该是谁呢?按照规矩,另一侧陪同的应该是吕强。然而,因为蓟原有个副省级单位“北方重化”;而北方重化的总裁庾明又染指了棚改工程,那么,开工典礼上,必须要有庾明的位置。而且,他的位置必须靠前,按照级别应该坐在省长一侧,这样,他与庾明就成了平起平坐的同事关系;锥子寻蓟原市一把手的位置无形中就被矮化了。为此,他心里很不舒服。

不过,不舒服是不舒服,官场上的规矩却是不能破的。来到主席台,礼仪小姐按照会议安排将省长引领到中央位置,然后将他和庾明分别引导到省长两侧坐了下来。

开工仪式由省建设厅厅长主持。由于天气寒冷,省长要求尽量缩短典礼时间为此,他不惜取消了自己的讲话,只保留了“宣布开工”一句话;这样,原来的七项日程就缩短为三项:一是吕强宣布蓟原市委、市政府关于进行“棚改”的决定,二是市委书记孔骥讲话;三是省长宣布开工。

等锣鼓声、稀稀落落的鞭炮声静了下来,典礼开始了。吕强开始宣布《决定》,在下面冻得得得瑟瑟的人们,一边听着决定一边嘴里嘀咕:神气什么呀!棚户房存在这么多年了,你当市长的早干啥去了,怎么今天才决定改造?接着,他们又议论起了棚改的源由。这事儿,多亏省委书记来到卧地沟视察,让他下了砸锅卖铁搞棚改的决心。他们心里要感谢的是省委、省委书记,可不是你蓟原的这些当官的;有的人甚至认为,蓟原这些官儿不不如北方重化的总裁干点儿正经事;要不是季小霞的奶奶诈尸,庾总裁能来卧地沟吗?要不是季老奶奶跪地求庾明盖楼,庾明能把省委书记请来卧地沟视察吗?想来想去,他们觉得“棚改”这事儿应该记在省委书记、省长、庾明这些个好人的身上,甚至应该记在季老奶奶身上,这些人才是棚改的功臣呢!你们市委书记、市长不过是捡到了一个机会,借机表现自己罢了。再说,省委书记马上就要成为中央领导了;人家中央领导下决心要干的事儿,你们市委、市政府还“撅”什么“腚”啊。就是怀着这种心理,他们听完了吕强的决定,当主持会议的厅长带头鼓掌时,下面的人根本就不想抽出手来;结果,只听见厅长一个人的巴掌声在麦克风里冷冷落落地响了几下,弄得吕强好不尴尬。

等到孔骥讲完了话,人们赶来期待的“宣布开工”那句话就要由省长宣布了,这时,主席台却像是出了个小插曲,引得台上台下的人们不由地不伸长脖子,睁大眼睛观看起来。

“下面,请省长宣布开工。”主持会议的建设厅厅长说完,向省长伸出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然而,这时,省长却呵呵一笑,冲着厅长说:“我呀,年纪大了,这事儿,还是让给年轻人吧。”说完,他看了看身边的庾明,鼓励说:“庾明啊,这棚改的事儿,你也算是个发起者,这开工的事儿,你来宣布啊!”

接着,人们看到庾明诚惶诚恐地冲省长点了个头儿,却像是没有胆量站起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荣耀……

此时的省长,像是理解到部下的尴尬,竟将自己魁梧的身躯迅速挪动了一下,将自己面前麦克风的位置让了出来。

省长这个决定性的运作,不由地庾明不好意思了。他立刻伏在麦克风前,敞开那宏亮的宏亮的嗓音说道:我受省长委托宣布:蓟原市棚改工程开工!

好!随着老百姓一声欢呼,无数串鞭炮同时点燃,啪啪啪炸响开来,接着,锣鼓齐鸣,礼炮轰响;十几台预先准备好了的打夯机扬起巨大的铁锤,“吭哧吭哧”地欢唱起来!

随着欢快的喇叭声起,高跷秧歌队重新欢跳起来,白雪组织的社区舞龙队、旱船表演开始了精彩的表演。

卧地沟沸腾了!

面对欢腾的场面,人们拍着手笑着、说着,有的人甚至加入秧歌队,忘情地扭动起来。

当然,在千姿百态的人群里,也有人绷起脸。

孔骥坐在那儿,对省长让位的举动百思不解。原来,他对今天的开工仪式是寄予了很大期望的。望着省内各市那一排排前来祝贺的领导的车辆,望着省电视台开来的转播车,他的心里很亢奋:今天晚上,只要打开省电视台的新闻,全省人民都可以看到,蓟原市发生了一件重大事情: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棚改,在省长宣布下开工了。就这一个镜头,足可以抵消前些日子卧地沟拆迁创造蓟原速度那篇报道的消极影响;将棚改功劳的真正源头还原于蓟原市委、市政府。

可是,今天,省长这一个举动,更进一步明确了庾明的突出位置、突出作用。他和吕强忙了一溜十三遭,怎么倒成了陪衬了?!



第1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