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老爷-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即,李一竹拿着两瓶酒和巴特较劲,巴特本来就喝得差不多了,哪里还看出来真假,汉族干部叫号他怎么可能不迎战,更何况叫号的人是赵云的助理,而他是吴鞑子的手下,两位手下的交锋代表着各自的领导,巴特想不上套都难。
所有的镇政府工作人员都被吸引了过来,吴达子和孟良的对立立刻冷场了。孟宪刚的到来,让孟良吃了一惊。儿子孟宪刚歪歪斜斜,左手一瓶白酒,右手一瓶白酒,直奔吴达子而来。
“吴叔,我再旁边喝酒,你们这边这么热闹,我也凑个热闹,听说你要和我爹摔跤,我来会会你……”孟良一路走连摔了几个跟头。
“滚回去……”孟良骂道。
“爹,我没多,不信,咱俩再喝一瓶!”孟宪刚拿着酒就要和孟良喝。
“一边去……”
“吴叔,我爸一点不给我面子,不是好哥们。来,恭喜你来白杨镇当书记,老子不行,儿子上,你家出了摔跤冠军,我爸可不是对手,我们喝酒,小样,我不喝趴下你,你就是我爹…你要喝不过我,我是你爹……”孟宪刚又奔着吴达子去了。
这什么狗屁理论,跑这里来认爹来了,还不是好哥们,这酒喝人肚子里不是喝狗肚子里,回家的教训下这个没大没小的混蛋小子,孟良苦笑。
和孩子斗酒,吴达子自持身份也无法掉下身价,可这混小子说话太难听,吴达子哭笑不得;也发作不得。
第38章 静观其变
酒鬼的胡闹,吴达子和孟良面面相觑,这种情况摔跤是无法继续了。吴达子看了一眼孟宪刚,这小子好像真多了,这个局搅得还真是时机啊。吴达子也注意到他的助手巴特被灌趴下,正是赵云的助手李一竹的杰作。那小子据说酒量小的狠,怎么可能灌倒巴特呢,这里面有猫腻……
赵云和张志强很有默契的动作起来,赵云打电话叫救护车,而张志强借机发飙,说送他和孟良是高兴的事情,喝酒适量才好,把那些看热闹的汉族干部教训一顿,继而话锋一转对着吴达子接着发飙,一顿把吴达子教训,说喝酒已经进医院两个,难道还想摔跤进去两个吗?这是送他和孟良还是想把他和孟良赶出白杨镇,张志强越说越过瘾,吐沫横飞,大帽子一顶顶的扣了过去。
爽!一个字,爽!张志强利用赵云创造的机会,说得吴达子哑口无言。这么骂人真的很爽,张志强很少发火,所以也很少能体会到用脏话教训人的乐趣,他一发彪满口西部方言冒出来了。大家听得似懂非懂,但每个人都知道张志强生气了,说得很难听。欢送会上要真是喝酒出事了,吴达子这个组织者,白杨镇的书记责任不小。白杨镇的干部喝酒进了医院,相信旗里的领导要是知道肯定会责备的。而张志强正是抓住了这点,一口一个要上报盟里,那旗里可丢人丢大了。更可恨的是,孟良的儿子还在那边胡搅蛮缠,儿子爹的理论乱说着,开始叫吴达子叔叔,后来干脆叫上老弟了,孟良借机送儿子回家,一场别有用意的欢送宴会就再孟宪刚胡闹中结束了。
……
赵云在镇第一医院中,李一竹已经醒了过来,但吐得五颜六色几乎把胃都吐了出来。巴特的情况更糟,一直昏迷,医生赶紧过来输液解酒。
看着已经有几分清醒的李一竹,赵云拍着李一竹的后背叹了一口气,进入官场这条路很难走,而他又是李一竹的带路人。一个纯洁的大学生又被社会感染了,相信李一竹对这次醉酒也会记一辈子的。
半夜十分,巴特也醒了了过来,令赵云掉眼镜的是,巴特居然把李一竹当成了朋友。一清醒过来就叫喊着李一竹是条汉子,他服了,以后就是哥们了。人与人之间有时候很简单,一场投机的酒,一次偶然的意外都可能成为朋友。赵云已经知道李一竹白酒了参水了,这样算计人,居然还能成朋友,真是世事无常啊。
李一竹借着酒劲和赵云说了很多,尤其是说吴鞑子来之后对赵云的势力的打压,只是被张书记和孟镇长给联合压制住了,但两人一走,吴鞑子肯定不会容下赵云。李一竹说了很多,从工作到家庭,说到委屈时候伤心的哭了起来,说到高兴的时候又哈哈大笑。
还是个孩子,刚出校门的孩子,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肯定要吃些苦头的,赵云刚来的时候也被冷落了半年,压根没有搭理他,相比较而言,李一竹在赵云的提携下走得要容易得多。
李一竹的忠心以及急智让赵云欣慰,赵云下意识的想,这或许是他第一个真正班底吧。政治难免有派系,保持中庸很难,想发展必须站队,任何领导都不会喜欢墙头草一样的人物。站队需要眼光和智慧,更是一种赌博,站错队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赵云要想发展,不可避免也要培植自己的势力,眼下李一竹是他绝对忠心的手下,而张志强和孟良也有意将自己的人推向赵云,可以说赵云在白杨镇依旧形势大好,只要顶住吴鞑子的压力,绝对可以做出成绩的。
政治有时需要对立,有时候更需要妥协,酒局虽然在赵云的有心破坏下没有按照吴鞑子的节奏走,但吴鞑子成功分化一些人和确定了一些威信,这是无可否认的。对于这么厉害的人物,赵云并不想为敌,政治上也没有真正的敌人,原来古力镇和白杨镇的对立不过是工作上的纠纷罢了,如今赵云和吴鞑子一起搭班子,赵云已经做好两手准备。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狠抓经济是红心,两手准备分别是好好与吴鞑子共事和架空吴鞑子将吴鞑子挤出白杨镇。听到李一竹说吴鞑子派人查了计生办的账目,赵云面色阴冷下来,吴鞑子绝对是他不能共事的人,既然不能妥协,那就绝对不能给对手任何机会。
赵云以前很是瞧不起政府干部之间斗争,一把手和二把手不和,他也是很不理解。大家都是做事,为什么不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呢?
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他终于理解了身不由己,能够好好发展谁愿意斗来斗去。官场上的发展基本都是独木桥,要么上要么下,很少能共同走出去。说起来,张志强和孟良的和谐升职,在某种程度也算是另类,这其中赵云功不可没。
上班的一个星期内都没有任何动静,赵云虽然说是镇长,应该抓镇里的具体工作,可吴鞑子一直保持一种观望态度,这让很多人琢磨不透。大家各自忙各自的,实际上也都在等,无所事事,每天看报喝茶,更有人公然打扑克,下班后三五成群找地方胡吃海喝。
太过平静并不是好事,张志强和孟良已经离开白杨镇,吴鞑子暂时不管理,赵云也不干涉,白杨镇的干部像放了羊一样。
白杨镇一共三个副镇长,张刚汉族人,五十岁,是从一个村支书一步步走上来的,对白杨的各方面都比较熟悉,为人稳重。张刚岁数已大,也没有什么野心,只打算安稳的混到退休。
乌那坎,四十岁,鄂伦春人,乌那坎在鄂伦春语是为人正派的意思,而乌那坎镇长确实是一位耿直的镇长,也是孟良的嫡系,一切以孟良马首是瞻。孟良走后,乌那坎主动向赵云靠拢,丝毫不买新任书记的帐。乌那坎对于汉族人有些仇视,但赵云属于例外,赵云和孟良关系好是一方面,另外乌那坎家庭条件一般,正是因为赵云的原因,他老婆以及孩子做的手工品卖得很好,小发了一笔财,这让乌那坎对赵云感激万分。乌那坎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因此家庭花费不小,老婆是家庭妇女没有什么收入来源,一个镇长养家都费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工资少不够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乌那坎豪气仗义喜欢结交朋友,那点工资自己都不够,更别谈让老婆和孩子过上好日子了。
那顺格日勒,内蒙人,三十八岁,当年和张志强同期调入白杨镇,属于张志强派系的人,虽然是蒙古族,但长得干瘦反而像汉族人,以前对赵云的态度不远不近,由于张志强的举荐,现在和赵云走得很近。
三个副镇长关系和赵云不错,赵云并不担心出现什么意外,能挤走吴达子最好,不能挤走就架空吴达子。赵云脑海想了很多对付吴达子的计策,但细想又觉得自己过于小气,行事也过于阴险了,还是观望的好。
第39章 办公风水
新一周开始了,请大家投票支持。
镇上的工作已经荒废了一个多星期,吴达子能保持高姿态,但赵云必须请示一下的。吴达子已经搬进张志强的办公室了,赵云轻车熟路,敲了门,良久才传来请进的声音。
一进办公室,赵云哑然失笑,这吴达子把办公家具都换了方位,还添置许多代表吉祥的雕刻以及字画,不难猜出吴达子这个有几分迷信。想想觉得可笑,他赵云正是利用迷信算计了吴达子,两人因此结仇,这吴达子深受其苦还信这一套。
赵云忽然眼前一亮,一个不可触摸的念头浮现。
吴达子似乎很忙,看了一眼赵云,又开始看文件,也不说什么。
赵云笑了笑,自顾翻弄杂志,那本杂志正是《大自然探秘》,杂志内容围绕着人类无法解释的事情和一些离奇事件,赵云更加坚定吴达子很迷信。大凡研究这类杂志的人,不乏两种人,一种是猎奇心理,一种就是迷信,对于未知事物有着恐惧和执着的一种人,当然还有一种人是搞研的,利用科学知识解释一些大自然现象,但往往这种人在研究中不自觉的就被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带入盲区,徘徊在迷信与科学的边缘。人力有限,大自然博大精深,人在了解大自然的同时,往往忽视了自身,人最不了解的还是自己。吴达子绝对不会是猎奇之人,也不是搞研究的人,那只能是对未知事物寄托了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精神寄托。
杂志内容五花八门,什么古墓中挖出千年未腐烂的艳尸,什么百慕大三角洲船只离奇失踪事件,赵云简单翻弄也不禁浮想联翩,随即把杂志放了下来,这类杂志还真不适合年轻人看,很容易造成年轻人的思想误区。怪不得老人常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说的就是神鬼之说很容易让年轻人胡思乱想,不走正路。
一个小时过去了,吴达子终于抬头,看着赵云说道:“小赵,我很忙,你来有什么工作汇报吗?”
赵云并不回答吴达子的问题,这吴达子刚才故意冷落他,玩弄官场的权谋小技巧,无非是想在气势上压住他。
“吴书记,你这办公室布置的很有讲究啊,坐南朝北,东升西瑞,左有招财树,右有万年青,深得布局之精妙。办公桌后面的字写的真大气,应该是名家手,不过,背对字似乎有些不妥,有走背字的嫌疑。我研究过周易,办公桌后面应该挂副山水画,有风生水起的含义。”赵云故意试探说道。
吴达子楞了一下,随即道:“小赵,你还真封建,挂着字画不过是摆设,随便挂得,这小楷的金刚经是一位大师写的,据说此人的字千金难求,只给有缘人。”
吴达子说完又忍不住仔细看身后的字,觉得那字还真碍眼,办公室他花大力气看了方位,唯一的字挂在身后是他自己的行为,没有想到赵云一眼就点了出来。
随即吴达子眉头皱了一下,这个赵云不就是利用封建迷信把那些盲流都吸引到古力镇的吗,这个臭小子或许真懂这些,自从盲流进入古力镇,吴达子就没过过好日字,处处不顺。
赵云点到即止,想来好笑,他用封建迷信害了吴达子一次,或许还会利用这方面再摆吴达子一道。一个政府官员搞风水,这不是自爆软肋吗?想不出事都难,赵云脑海里浮现一套完美的计划,看着吴达子笑意更浓了。
吴达子被笑得有些发毛,不自觉冷哼一声。
“赵镇长,吩咐下去,各部门都总结下工作,递交工作报告,并提出明年的计划,镇长和副镇长也要提交,白杨镇是时候该有一些新动作了。”吴达子淡淡的吩咐,说完不再理会赵云,也不再问赵云找他什么事情。
吴达子这一手不可谓不厉害,各部门提交工作总结和规划,吴达子是开始要有动作了。吴达子并不出牌,而让各部门先说话,这等于是先了解白杨镇,观望之中下手。
“我是要做事的,我想吴书记来白杨镇也想做事,这样很好,我会第一时间提交我的工作计划的。”赵云说完就走了。
赵云这么说是告诉吴达子,要是大家和平共处一起做出成绩怎么都好说,不配合得话,他赵云也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绝对不会因为吴达子这个书记而畏首畏尾。
吴达子看着赵云的背影,不经意冷笑,一个小年轻敢公然挑战书记的权威,还真活得不耐烦了,慢刀拉肉,这才刚开始而已。
各部门工作计划很快交上去了,大家都是简单总结,弄了一些大而空的计划随便应付了事。白杨镇这么多年发展,经济模式早已定居,各部门的工作基本上也都是按部就班,各个部门负责人就是想写出新意也难。吴达子看得很仔细,所有的报告中,也只有赵云的计划言之有物,可行性很强,站在全镇规划的角度,陈诉了当前经济模式的弊端,以后以后长远的规划。
对于赵云的上路,吴鞑子还是很满意的。要不要和这个镇长处好关系,吴达子下意识的犹豫了一下,他在办公室来回踱步,办公桌后面的《金刚经》已经换成了《清明上河图》。吴达子咨询了这方面的大师,赵云所说得办公方位摆设以后字画论如出一辙,吴达子忽然意识到了赵云是一个风水高手,或许上次害他也是根据风水布局,流入古力镇的盲流很多都生儿子了,现在古力镇是最大的盲流基地,几乎成了不可阻挡的趋势,各地盲流还在涌入,这也是吴达子离开古力镇的根本原因,近几年古力镇在计划生育方面绝对是拖后腿的。
看着赵云的规划,吴达子似乎看到了以后的风景,这事情做好可是一份沉甸甸的政绩啊。
风水?政绩?
竖子不足以谋!吴达子随即放弃了这一思想,看着那简约而繁华的《清明上河图》吴达子立刻下了决定,有仇不报非君子,有了这规划,他一样能做出成绩。
第40章 火中取栗
吴达子开始行动了,动作很快,短短三天,白杨镇粮食科科长以及林业科科长因为经济问题下马,两人涉案金额高达百万元,涉案人员很广,影响很坏。这样的贪污,让白杨镇人人自危。吴达子利用此事大做文章,旗里下人来盘查,但吴达子却雷声大雨点小,主动承担了一部分责任,上面为了白杨镇稳定,让吴达子自律自查,随即派下来两名科长,不言而喻那两名科长都是吴鞑子内定的人选。
农业与林业是白杨镇两大支柱产业,随着上任科长的倒台,白杨镇的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吴达子只是简单开了一个整风运动,然后就好像没事人一样,对一些被举报的干部不理不问。
第一把火,所有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是吴达子利刃高悬,却不斩断的策略,就用以威慑白杨镇的干部。前粮食科林科长以及林业科李科长在政府办人缘很好,出手大方,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恩惠,而吴达子不追究给了那些边缘人,给他们主动靠拢的机会。吴达子此举并不能在白杨镇造成的影响并不大,分管林业和农业的副镇长还在赵云的控制下,可以说根本威胁不到赵云,但吴达子因此站稳了脚,对于主动承担责任的领导,大家还是有安全感了。虽然工作并不一定顺利开展,但每个工作人员见到吴达子都开始客气的叫一声吴书记,承认了吴达子的书记职位,不在过分排外。把排外情绪成功变成内部调整的矛盾,这也是一个飞跃,可以说吴鞑子第一把火烧的很成功。分管林业以及农业的副镇长虽然没有涉案,但多少也受到一些牵连,从这点上,两位镇长都十分感谢吴达子,尽管他们怀疑是吴达子策略,但也无奈分别做了检讨,不敢过分得罪吴达子。
随即吴达子的二把火开始了,镇工作会议上大发雷霆,说各个部门的工作报告写的大而空,基本上就是应付了事,发打击一片得同时又拿出了赵云的工作报告,着实的表扬了一阵子。虽然说赵云的工作报告有思想有水平,但很多人看赵云眼神已经不一样,白杨镇大学生很少,大学生能写出这样的报告一点不奇怪。赵云的一些观点很是激进,很多老人还是不赞同的,赵云的规划似乎离他们很遥远。
吴达子在会上让各个部门领导公开说出以后发展规划,要站在全镇以及全旗的角度看问题。赵云的工作计划作为范文推广,在吴达子有意引导下,很多人开始找赵云工作计划的弱点,重申白杨镇的发展路线。一时间,赵云的工作计划成了焦点,大家或褒或贬赵云居然成了对立面。
不可否认吴达子这一手很厉害,赵云周边不和谐的声音响起。赵云对此置之不理,事实胜于雄辩,在北京结识的南方乡镇的一些企业家出现了,来考察白杨镇的投资环境。黑猫白猫抓住老鼠是好猫,全镇的目光立刻被投资吸引了,赵云的工作计划似乎很可行。赵云忙着接待,忙着拉关系,吴达子有一种拳头打在空气上的感觉。南方乡镇过来考察,这事情惊动了旗里,旗里高度重视,责令吴达子全力接待。
南方乡镇企业家对吴达子并不买账,吴达子也不可能高姿态出现,反而成了赵云的后勤部长。辽东葫芦镇镇长黄善是和赵云喝出来的交情,黄善亲自带观察团来,指定一些作物的采购,并根据乡镇建设的需要采购大量的木材。赵云这一手可以说是打了吴鞑子一个耳光,粮食科以及林业科都在吴鞑子手中控制着,但粮食科和林业科在吴鞑子手里并没有建树,反而赵云帮着出了大成绩。如此胸襟,如此气度,白杨镇明眼人都知道了赵云是实打实的做事人,对派系斗争不感兴趣。赵云此举成功拉拢了中间派系,小镇在自己手里能够建设出成绩,这是每个人于私于公都希望看到的。
震惊的消息不止于此,北京几个人企业家真的过来投资,初步签订了意向合同,针对的产品正是鄂伦春人的工艺品。赵云此举,一举征服了鄂伦春干部,对方要求的数量整个白杨镇所有的工艺品都有了出路,而且价格不低。赵云立刻着手组织本地成立了工艺品加工厂,解决本地很多就业问题。
与赵云比起来,吴达子觉得自己有些小家子气,但镇里的事情处处赵云做主,他很是不舒服,如此任由赵云发挥他吴鞑子在白杨镇真就是摆设了。
吴达子打击的手段还没等实施,东农场局又来考察,姚局长与赵云称兄道弟,祝贺赵云荣升镇长,这让吴达子大掉眼镜,一个厅级干部给科级干部捧场,这也太离谱,赵云背后的东西也太不简单了。吴达子哪里想到赵云真正的背景,要是知道赵云的爷爷的力量,吴达子早敬而远之,不敢轻易招惹赵云。赵云身后的力量鞭长莫及,赵云也正是靠自己的力量在基层打拼出一条路,吴达子的挡路,注定成了赵云成长的垫脚石。
东农场局的捧场在赵云意料之外,同时也给赵云一定打击,姚局长老生常谈,再次要求赵云投靠他,而且是在公开场合说的。赵云对于这样的论调不感兴趣,但姚局长给了他一份规划图,这让他头疼。规划图中规划很多都已经动工,由于到了冬季,冰天雪地无法施工,一些建设不得不停下来,但这规划图中的暗示,让赵云头疼不已。
姚局长新上任,新官上任自然有三把火,但姚局长这火烧到了他赵云。首先,姚局长吞并周边乡镇,把白杨镇包围在版图内,这让赵云发展之路不得不看东农场局的脸色。其次,东农产局开始大规模修路,要想富先修路,这已经是一个真理。解决交通问题,才是吸引企业投资的重要途径,但东农场局的路修得很气人,基本是围绕着白杨镇。可以说一出白杨镇,到处是通畅的马路,而白杨镇地盘内却没有像样的马路。夏天扬尘,雨天除了水就是泥,这样的修路模式就逼得白杨镇不得不修路,否则白杨镇真成了东农场局的反面教材,所做的工作都成了衬托东农场局。
修路就得花钱,白杨镇财力无法和东农场局相比,有限的财政要是都投资在地面上,白杨镇将财政资金严重不足,想发展经济成了一个空谈。姚局长对自己这一手很得意,虽然赵云不是他手下,但他牵着赵云走,白杨镇要想发展就得看他的脸色。
姚局长是想逼赵云就范,以东农场目前兼并乡镇的能力,留下白杨镇是刻意的。南方来的企业在赵云巧嘴如簧下,对白杨镇确实产生了浓厚兴趣,但白杨镇的路面实在不敢恭维,赵云想留住这些企业也必须得修路。对于东农局得压力,赵云反而笑了,他把姚局长的示威规划图拿给南方乡镇企业家看,那些人立刻和赵云签订了意向协议,决定在白杨镇投资。
能指示厅级干部在外围修路,这让南方这些小领导大为震惊,这也是能快速签单的原因。赵云可不给众人缓和机会,南方企业家一到白杨镇就被赵云喝得昏天暗地,签订协议也是在朦胧状态下进行的。等酒醒有些人流露后悔的表情,科赵云根本不予理会,反而信誓旦旦的说起了以后的规划。正如东农场局新任副局长吴茜所说,赵云前期积累有坑蒙拐骗的嫌疑。赵云利用姚局长对外震慑了企业,对内震慑吴达子,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