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香港娱乐圈大写真-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克原名徐文光,1951年2月生于越南。1966年移居香港,并在香港完成中学学业。1969年进入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南循会大学,一年后停学环游美国,后来转到德州大学修读广播电视和电影课程。
1975年后,他在纽约编辑一份唐人街报纸,并组织了一个社区剧社,还参与当地的华埠社区有线电视的节目制作。1977年,徐克回到香港,进入“无线”当编导。在取材和风格上,徐克属于偏、险、怪、奇一路。
1979年推出的《蝶变》,是他导演的第一部电影,由吴思远监制,属于古装武侠片。其布景布局都有未来科幻味道,故事却发生在中国武林之中。封闭的古堡居然出现新式西方武器,人物造型则综合了中国侠客、东洋忍者和西方枪手的特色,甚至出现穿牛仔服的侠客和全身盔甲的武士,体现了当年流行于西方的重金属漫画风格。
他于1980年推出的《第一类危险》,则以偏激的观点与手法写香港的社会矛盾和普通人物的被迫害,是香港电影史上罕见的充满控诉意识的影片。1981年他为“新艺城”拍的《鬼马智多星》非常叫座,并使摩登豪华的喜剧蔚然成风,但仍多少显露出他一向的“黑色幽默”与无政府主义特色。1983年,他为“嘉禾”拍的大型科幻武侠片《新蜀山剑侠》特别值得一提,在这部片中,他引进了美国先进科技。这原是还珠楼主写的一部同名小说,当时香港影坛许多大腕级人物都想介入这部电影,比如金庸、倪匡、张彻等人,张彻曾请倪匡写过剧本,让他交给“邵氏”老板,邵逸夫曾经心动,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徐克的《新蜀山剑侠》是“嘉禾”的刘亮华以独立制片人的身份拍摄的。在此之前,刘亮华来向邹文怀讨主意,问由谁导这部片子最合适。邹文怀又找来张彻。张彻说:“我认为徐克是拍这部片子的第一人选。”邹文怀说:“我也这么认为。”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徐克执导的《新蜀山剑侠》只拍原著精神而不为其故事所拘泥,想像非常大胆,有人认为,电影几乎超过了还珠楼主的原作,可以算得上中国电影中的一部杰作。《新蜀山剑侠》上映后卖座极盛,一时仿效者纷纷登场。
此片成功后,1984年,徐克与“嘉禾”正式分手,经过几番周折,在“金公主”的支持下,创立了自己的电影工作室。先后拍了《上海之夜》、《打工皇帝》和《刀马旦》等影片。
1986年拍的《英雄本色》,结合了吴宇森的激情与徐克的豪气,拍出了英雄片的新潮流。
在香港影坛,“英雄片”的说法便是从《英雄本色》开始。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吴宇森,由徐克的电影工作室监制。吴宇森在加入徐克的电影工作室前并不得志,此前他拍过两部武侠片,意境、风格都让人称赞,但是叫好不叫座,因此他在“嘉禾”很不如意。在和徐克合作《英雄本色》之前,他还被派往泰国拍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被邹文怀拖了很久,因为对其缺乏信心,没有安排档期放映。直到《英雄本色》大获成功之后,这部片子才改名《英雄无泪》上映,虽有借《英雄本色》带活的用意,但卖座仍然不好。
《英雄本色》打破了香港有史以来国语片卖座纪录,票房达到3000多万港元。
有评论指出,《英雄本色》拍出了吴宇森温文尔雅的外表下的壮烈浪漫情怀,拍出了朋友之义、手足之情。这部电影使周润发红到极点,香港报纸上说,有了周润发,就没有穷人,意指他是电影票房的灵丹妙药。这部电影也是狄龙自《刺马》以来的最好演出。此外,红歌星张国荣也因此片在银幕上大放异彩。
1987年,徐克监制的《倩女幽魂》(程小东执导)是一部高科技鬼片,片中糅进了程小东的精致动作设计和细腻抒情,与徐克的奇诡多变和坚强的特技班底,打开了刚柔相济、宜古宜今的奇诡、浪漫武打古装片的新套路。而1990年的《笑傲江湖》,则是继承胡金铨《侠女》、《忠烈图》、《迎春阁的风波》风格的视觉造型的再发展。
徐克于1991年拍的《黄飞鸿》与1992年拍的《东方不败》,更是叫好叫座,险中见奇,使古装武侠片全面复苏。
香港评论一致认为,在创造和带领潮流方面,徐克无疑是香港影坛的佼佼者。
不但在香港,即使在西方涉猎华语电影的影评人士当中,徐克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香港电影近年在国际影展颇受欢迎,与徐克的作品和影响不无关系。首先是制作水准的提高,港片在视觉方面已能登大雅之堂。这一来是由于“新浪潮”导演带来的观念更新,二来也是具有远见的制片人肯增加投资以配合,才逐渐培养出一支较佳的专业队伍。而徐克正是最早全力投入主流商业电影制作的先行者。
徐克不像成龙、吴宇森等独沽一味,他风格多变,荟萃多种个性与风格却又万变不离其宗。如《笑傲江湖》、《黄飞鸿》、《黄飞鸿二男儿当自强》、《笑傲江湖二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等,均再次创造了武侠片的新境界。这些影片风格独特、个性鲜活,又是多种个性与风格的荟萃。
《倩女幽魂》和《东方不败》这两部电影标明的导演是程小东,徐克的头衔是监制。究竟两者谁为重要呢?香港圈内人士认为,程小东虽然是香港影视界公认的浪漫武侠形象设计奇才,但一般人认为他弱于整体戏剧结构,而徐克则创作力特强,构思雄奇奔放,富于突破性。
《倩女幽魂》重新演绎李翰祥的聊斋旧片,《笑傲江湖》和《东方不败》则把金庸的原著拆骨削肉,自由组合成大有不同的图像。徐克肯定是幕后总指挥,而且或多或少地参与实际拍摄,所以普遍认为他是影片制作的主力与灵魂。
徐克作为监制和导演的最大功绩,在于他善于继承香港主流电影的传统,并且大胆创新,领导艺术新潮流。
第一位在好莱坞打响的香港动作片导演在美国好莱坞走红的华裔人士,吴宇森不是第一人,前有李小龙、卢燕、陈冲、李小龙的儿子李国豪等等,而作为导演走红的,似乎只有香港的“英雄片至尊”——吴宇森。若干年前,吴宇森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到这个世界最大的片场拍一部电影。这个梦想,终于在1993年成了现实。
1993年,吴宇森应美国环球制片公司之聘,到好莱坞拍戏。经过大胆筹划,耗资巨大、耗时60个工作日的影片完成了,这就是他在好莱坞拍的第一部作品《终极标靶》。该片于同年8月下旬在美国首映,创票房收入达1000万美元。
1951年出生的吴宇森,从小就对电影产生了一种“无以名状的执著追求”。当时没钱买票入场,但又想每部电影都一睹为快,于是每到傍晚,就早早赶到电影院门口,扯着大人的衣尾偷混入场,经常被电影院的堂倌提着耳朵撵出来。然而他对电影的兴趣并不因此而减弱,依然在电影院门口跟出跟进。因此小小年纪就饱览了大量的西片和粤语片。
上中学的吴宇森迷上了法国影片,特别崇拜法国警匪片大师梅维尔。
后来,吴宇森因为家穷,无法维持学业,19岁就到片场去给人家当场记,当时月薪为200港元。靠苦学成才的吴宇森,在电影的学习上,的确吃了不少苦头。吴宇森说:“我记得初中时就爱上电影,我曾经想到台湾念艺专,因为那时艺专免学费,可是我的父母却连买船票到台湾的钱都出不起。”
直到26岁那年,他才有机会跟着张彻当副导演。
“我电影中的侠义精神,就是自他那儿学来的。”至今,吴宇森提起这位启蒙恩师仍满口感激。
“我的第一部电影《铁汉柔情》就因暴力镜头遭禁演。不过,‘嘉禾’却因此认为我有潜力,跟我签了导演约,如此一待‘嘉禾’十年!”
他凭着自己的执著,1986年,一部由他执导的《英雄本色》震动香港。
吴宇森喜欢《水浒传》里的梁山泊好汉,他融合60年代法国枪手片及中国传统侠义精神,在电影《英雄本色》里创造了“小马哥”这个典型人物。
他在80年代后期拍摄的一系列英雄片,正切中香港社会信心失落的危机感。《英雄本色》里的小马哥有句名言:“失去的东西,一定要亲手取回来。”是当时最打动人心的台词。之后同一风格的《纵横四海》等多部电影接踵而生。
在国外,吴宇森镜头所展现的魅力,使得名导马丁·史科西斯、昆顿·泰伦天奴,以及许多名演员都期望与他合作,盼望在吴导演的改造下能成功转型,因为吴宇森拍出的充满个人风格的动作片,是好莱坞以前所未见过的。吴宇森凭自己的中式好莱坞巨片,赢得了声誉。因而被好莱坞片商看上,因此也就有了他在好莱坞为环球影业拍的第一部大制作《终极标靶》。
赴好莱坞前,连去餐厅吃饭,吴宇森都抱本汉英字典苦读,经过一段时间,语言问题算是解决了。吴宇森说:“我对自己一直都很有信心,我认为只要有信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终极标靶》因剧中的暴力问题,受到暴力严重泛滥的美国社会的关注,因此动了六七次剪刀才以“R”级过关。
吴宇森电影里的人物,如《英雄本色》里狄龙饰的豪哥、周润发饰的小马哥、《喋血街头》里梁朝伟的角色等,都有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特质。
吴宇森在美国完成新片《终极标靶》回香港宣传,刚住进饭店,就急忙打电话邀龙祥影业的负责人王应祥见面。“我知道他要约我喝酒,他这个人,既没酒量,又爱喝酒。”王应祥提起老友吴宇森,又好气又好笑,因为每次嚷嚷要喝酒的是吴宇森,而没喝两杯就醉的也是吴宇森。
吴宇森是个电影痴,惟一的嗜好就是酒,偏偏酒量不大,常常嘴里嚷着“我没醉,我没醉”,接着就“咚”的一声躺下了。但在朋友眼里,吴宇森绝对是个够义气且念旧的好人。这份对朋友的情义,也是吴宇森的电影里最重要的精神。
吴宇森说:“友情在我的电影和人生里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过去我的《英雄本色》如此,现在的《终极标靶》也是,不同的是,现在我试着把中国人的侠义精神放在西方社会的电影里。”
《终极标靶》为吴宇森赢得了殊荣,影片公映后,在两个月中,他每天至少要接受美国新闻传媒四五次访问,至少有20家大大小小的电影公司慕名找他拍电影。他还被邀请到美国的电影学院去作演讲。不少学生以研究他的影片作为毕业论文。
《终极标靶》拍完后,吴宇森在好莱坞又拍了他的第二部新片,即《断箭行动》,该片由福斯公司制作,预算高达5000万美元。
“他们认定我是拍大片的导演,”他在洛杉矶接受访问时表示,“这是一部动作惊险片,有许多惊险的特技,需要空军的最新科技支援,如直升机高空飞行打斗的场面,高空与地面交错进行的打斗特技等。我又可学些新东西了,很开心。”
在这部新作中,吴宇森也将首度处理“男与女”的情感。这是以往在影片中专门处理男人间惺惺相惜的吴宇森的另一突破。
“男女主角是对年轻人,女主角是个勇敢、幽默、可爱又有责任感的公园警察,帮着男主角解决困难。”
作为第一位进入好莱坞主流电影的亚洲导演,吴宇森除了因自己的电影特殊风格受尊重外,他的工作态度及为人处世,也都处处可见银幕人物的痕迹,敬业、乐业,工作认真负责,使初入好莱坞的吴宇森就赢得工作伙伴的佩服。
拍片时,他把工作人员及演员视同好朋友一般地体恤,使他们打从心底愿意和他苦干实干,拍出他要求的镜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在好莱坞拍出了一部部极具观赏性的电影。
但吴宇森也说:“好莱坞尊重人才,但它一套套的体系会把人烦死,没有极大的耐心是应付不来的。此外,没有安全感,是好莱坞人士的通性,所以和他们做事得很有耐心,相对地,事情进行的速度也很慢。他们虽然不会动到我,但会影响到我四周的工作同仁,这是最大的困扰。在这里要‘不卑不亢’,有特点,别怕表现,别怕说,太谦虚是不行的,但也不能骄傲。”这是吴宇森的经验之谈。
音乐对吴宇森执导影片有特殊的作用,他曾说:“我在设计动作时,有听音乐的习惯,如果是大场面的动作,我听古典音乐,小一点的动作,则听摇滚式爵士乐,所以,我的影片中常有一些慢动作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灵感来自音乐!”
吴宇森在好莱坞导演的第三部电影是《夺面双雄》。该片由好莱坞著名男演员尊特拉华达(片酬2000万美元)和尼古拉斯基(片酬800万美元)主演。该片在美国举行首映式时,有很多不同的电影公司的重要人物来观摩,这些美国人平时互相妒忌,对别人,尤其是中国人导演的电影反应冷淡,但是看完《夺面双雄》时,全场一齐鼓掌。据说,这种情况还是在《教父》上映的时候才出现过。
据吴宇森说,《夺面双雄》原本是一部科幻片,除了换脸之外,原来还有换指模、换胸口等。吴宇森认为,如果纯粹是特技片,又冷又没感觉的,为什么他要花时间去拍呢?于是他取消了百分之九十的特技,把中国人和美国人共有的人性放进影片中,要让这部电影成为世界性的电影。
《夺面双雄》公映后,在美国取得超过1亿美元的票房。这是吴宇森在好莱坞拍摄的第三部成功的作品。
吴宇森最大的心愿就是拍一部以战国时代为背景的史诗电影。他说:“我有这种念头是始于现在中国人身上已少见的古人那种侠义胸襟。如果能借古喻今,呼吁大家反省团结,正是我最想借电影表达的。”
吴宇森的夫人叫牛春蓉,是台湾人。吴宇森开玩笑说:“我和我太太结婚二十多年了。她很会画画,我常常会幻想自己是个古代的剑客,身旁有位美人在弹琵琶,而真实生活中,是她画画,我在家当大厨!”
第六章 周润发传奇
他风流倜傥、潇洒自如,又有点吊儿郎当;他腰缠万贯,却过着平民的生活,自称是个永远的“乡巴佬”。
他曾为失去初恋情人陈玉莲而自杀,闪电般地娶了“香香公主”余安安,又闪电般地离了婚。周润发的爱情名言是:“不爱我母亲的人,就不值得我去爱。”
在香港影坛,周润发属于演技派明星,他曾经五六次获得地区性或国际性电影评奖活动的最佳男主角。香港亚洲电视台曾计划开拍“香港十大传奇人物传”系列《周润发传》,但由于周润发不愿意而只好作罢。
今天,无论是银幕上下,周润发给人的印象,总那么一副潇洒自如又带点吊儿郎当的样子。功成名就的周润发,如今的确活得相当潇洒。他不像许多明星那样,成名之后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凡事藏藏掖掖,自我荡然无存。周润发不同,拍片之余,他可以在大街上自由自在地散步、购物,或者乘地铁、巴士回家。影迷们向他打招呼,他会笑眯眯地点头。
一个红得发紫的大明星,怎么可能活得如此轻松,受到影迷如此平常的对待呢?
其中的奥妙在于周润发在人们眼中是个“透明”的人,丝毫没有其他明星身上那种人为地制造出来的神秘感。周润发说过:“银幕下我是普通人。大家都知道我本来是个乡下佬,我从未隐瞒过身世。”
的确,周润发不仅是个乡下佬,而且早年家境相当贫寒。1955年5月18日,他出生于香港南丫岛的一个小村庄。他的祖籍是广东惠州,从祖父一辈便移居香港。他的父亲名叫周容允,母亲叫陈莱芳。家中有兄妹四个,周润发是老三。
由于父亲是一名海员,常年累月在大海上漂泊,而且收入微薄,家庭生活极端贫困。还在周润发幼年时,父亲便因积劳成疾过早地去世了。父亲死后,兄妹四人的生活,全靠母亲种菜养鸡、卖食品杂货来维持。尽管贫困,母亲还是坚持送周润发上学。但他小时候十分顽皮,不好好读书,而对上树捉斑鸠、下田捉青蛙却特别卖劲,常常忙活得连书包都不知丢到哪儿去了。
那时,村上人经常会捡到他的书包,并交到他母亲那里。母亲免不了教训他一通,然后伤心地呼他的小名:“细狗哇,再不好好读书,妈妈为你吃苦不值呀!”
周润发一见母亲伤心,便变得十分紧张,坦白说:“我抓青蛙、斑鸠,是为卖了钱好交学费……”
大约在十一二岁时,母亲到九龙做工,全家便搬到了九龙旺角。那时,全家人挤在一间旧屋里,合用一张床。左邻右舍都是穷人,炒菜声、骂人声和小孩哭声闹声混在一起,是他们最常听见的声音。这个时期,母亲开了一家食品杂货铺。周润发每天早早起床赶集市,去采购一些货源,或者帮助母亲卖菜。在星期天,便去车站码头当搬运工,做苦力,一心要为母亲分担一些生计上的压力。
到了上中学时,周润发更是边念书边打工,在电子厂安装收音机和电路板,到邮政局帮助送邮包等等。中学三年级时,家里再也无法供他继续求学了,他只得走上社会,靠自己的劳动谋生。
经人介绍,周润发在半岛酒店附近的一家大饭馆里当了一名少年仆人,他的工作是替来住宿的客人把行李从车上拿下来,送到客人下榻的房间去。有时则要听从客人的吩咐,把他们的汽车擦洗干净。
一天,有位富商坐着一辆劳斯莱斯轿车来投宿,吩咐周润发把车洗洗。那时,周润发可能是头一次如此接近这种名贵的车子,受好奇心驱使,他想进驾驶室体验一下某种感觉,不料车门拉开后,人还没坐进去,就招来领班的一顿羞辱性呵斥:“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人,你一辈子也坐不起劳斯莱斯!”周润发还险些挨了顿揍。
周润发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当时泪水便在眼眶里打转。他咬紧嘴唇,把拳头攒得铁紧。但为了保住饭碗,他当时连还嘴都不敢。后来他成为香港影视圈头号明星时,一口气买了五辆车子,其中便有一辆劳斯莱斯。周润发用这辆劳斯莱斯载着他的母亲,示威般地在香港的大小马路、海滨公园,到处穿梭,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洗刷掉蒙受了多年的羞辱。不过,没多久,他又相继把这五辆车全部卖掉了,每天外出挤巴士、坐出租车。不少人对此都感到不可理喻。
在饭馆做仆人的那段生活,对周润发的心灵刺激太强烈了。那次被领班羞辱之后,不久,他因为一元钱小费的事情,彻底失去了这个饭碗。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有一天,来了一位投宿的欧洲贵妇人,周润发帮她将行李送进她的房间,离开时,这位贵妇人掏出一元钱小费给周润发。在香港,顾客给服务生小费司空见惯,服务生将小费落进个人腰包也正常得很。这种规矩周润发是了解的。于是,谢过贵妇人之后,他便把一元小费放进口袋。但恰好这时被对他看不顺眼的领班看见了。这个霸气十足的领班不容分说,当即宣布炒周润发的鱿鱼。周润发恳求领班让他做完这一班工再走,以便领到这一班工的薪水,但领班不肯通融,要周润发立刻滚蛋。
这件事铭记在周润发的心中。许多年后,周润发荣获第22届台湾金马奖和第30届亚太影展“影帝”时,在颁奖会上,他首次向新闻界披露了这一段辛酸的往事。当时,他语音哽咽,眼里充满泪水。所有在场的人士均为他的遭遇动容。
那以后一个时期,周润发在一家照相机商店当了一名店员。
1973年,香港无线电视台举办第三届艺员培训班,18岁的周润发抱着碰运气的想法报了名。当时,考试分三个部分:台词朗诵、小品表演和唱歌。周润发的三门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尤其是唱歌,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培养前途。
但是,在面试过程中,周润发的1。82米的身材,堂堂仪表,以及言谈举止,倒是引起了无线台主考官之一、无线台演艺部权威人士钟景辉先生的高度重视。
开始,钟景辉先生简直不相信周润发是地道的香港人,因为无论是广东还是香港,男人普遍是偏矮偏瘦,像周润发这种大块头实在罕见。
事后在研究录取名单时,许多主考官反对录取周润发,但钟景辉先生力排众议,直抒己见,认为周润发身材好,气质好,虽然考试时表现不佳,但潜力大,是块可以造就的材料。周润发就这样被录取了。
培训班结业后,周润发留在电视台,从此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
临近毕业时有一个小故事。快毕业了,周润发常常站在公司的电梯口旁,笑容可掬,看似在等电梯,其实是在亮相,因为电梯口是电视台高层人士的必经之地。这位高大英俊的小青年果然引起了头头们的注意。
当时在宣传部任职的林燕妮就很欣赏他的机灵。刚巧当时“香港小姐”竞选,要拍宣传片,需要一个英俊的男子扮演“白马王子”,她把周润发找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