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粟裕-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粟裕一听此话,感到非常突然,连忙再三请求:“主席,华野没有陈老总不行,我们一直在他的领导下工作,您还是让陈老总回华野吧!”
  毛泽东说:“中央已经决定了,陈毅同志和邓子恢同志到中原军区、中原局工作。”
  “军长,您还是回华野吧!”粟裕望着陈毅,他希望能得到陈毅的支持。
  陈毅似乎在装糊涂:“我把一切交给党喽,党叫干啥就干啥!”
  最后,毛泽东说:“陈老总人还是要走,中央书记处已经决定了,但还可保留他在华野的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毛泽东沉思一会儿接着说,“中原那边工作也很需要他,他必须马上去,陈毅走后,你就任华野的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吧!”
  粟裕只好说:“既然陈毅同志要去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工作,为了全局的利益,我服从中央的决定!”
  毛泽东弹了弹烟灰,大声他说:“好,现在中央采纳你们第一兵团暂不渡江,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胜仗的建议。陈毅同志既已离开,粟裕你有把握吗?”
  粟裕站起身来一个立正敬礼:“主席,我愿立军令状,一定打好这一仗!”
  毛泽东很高兴地笑着说:“好吧,中央等着你们的好消息。回头,朱德同志、陈毅同志到濮阳去进行战前动员,希望给你们加油!”
  同一时间,南京总统府。
  蒋经国拿着保密局窃听到的“华东野战军近日北渡黄河休整,而后伺机偷渡长江”的情报,走进蒋介石的书房。
  此时,蒋介石正在阅读国民大会刚刚通过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其中“戡乱时期,总统有紧急处置权”最让他满意。他想,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否则,家将不家,国将不国了。
  蒋经国走进书房后,把秘密文件递给蒋介石,然后说:“父亲,看来毛泽东又要在华东耍把戏了。我看把第五军邱清泉调回来,同陈粟在长江两岸决一死战,将其歼灭。免得他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晃来晃去,让人心烦!”
  蒋介石坐在沙发上,一面看着儿子送来的文件,一面听着儿子的建议。
  但他没有表态。
  蒋经国看父亲没有表态,接着说:“父亲,要不这样,若我们不调第五军、第十一师回长江沿线,我们就调桂系的第七军和整编第四十八师,用他们一则抵挡陈毅三个纵队,二则可以消耗李宗仁的实力,等他实力消耗尽了,我看他还拿什么与您抗衡。”
  蒋介石听完儿子的一篇宏论。开口说道:“我们一不调第五军,二不用李宗仁的部队。如果我们调五军和十一师回长江防线,那正好中了毛泽东的调虎离山计,减轻共军在中原的压力。这样,是帮了毛泽东的忙。我们不调李宗仁的第七军和整编第四十八师,是李宗仁不仅要我的权,还要我的命。
  调他回来,等于放虎归山。我不干。“
  蒋经国认为父亲太多虑了,争辩道:“父亲,我看李宗仁不致于那么狠吧。起码说,现在大敌当前,他不会……”蒋介石生气地打断儿子的话:“政治你不懂,军事你不懂,我真后悔没有把你送到黄埔军校。不然,现在我们不会这样被动了”
  蒋介石一挥手打断了儿子的讲话:“好了,你回去吧,中原之事,我自会安排!”
  当晚,蒋介石给定陶的邱清泉打电话,叮瞩道:“……粟裕调三个纵队南下,是要我立马回防江南,企图减轻中原共军部队的压力。你们不要为他所动,这是毛泽东玩的鬼把戏。但你部可寻机消灭它,给毛泽东来一个中心开花。
  蒋介石很得意,他认为自己这次看穿了毛泽东的把戏,但他做梦也想不到,粟裕已经改变了毛泽东的决策,而毛泽东居然从谏如流,改变了战略部署。
  邱清泉比蒋介石更逊一筹,还口口声声在电话中向蒋介石打保票:“请总统放心,学生这次一定把粟裕揍个皮开肉绽!”
  5月13日。
  濮阳。
  华野第一兵团驻地。
  春雨淋洗后的街道明亮洁净。道路两旁,夹道欢迎朱德总司令的士兵与群众已被春雨淋湿了衣衫,但他们如街路两旁的白杨一样,静静地伫立着,等待着。
  陈毅、粟裕陪朱德赶到时,街路上掌声雷动,吹呼一片。
  朱德感慨道:“好多的群众呀,若不是打仗,他们都可以过上太平的日子!”
  陈毅也有同感:“所以,我和粟裕同志才建议在中原打他一个大仗喽,尽早地让中原人民过上安稳日子!”
  粟裕接着说:“在中原打一仗,势在必行。我们不找老蒋,他也会寻上门来的。”
  朱德兴奋地一挥手:“好!我这个老汉支持你们。我们明天就开动员会!”
  次日,朱德在动员大会上形象生动地说:“对付国民党第五军、第十八军、整编第七师等主力部队就是要用‘钓大鱼’的办法。你想钓上一条大鱼,就不要性急,上钩后不要急于一下子就钓上来。因为你性急往上扯,大鱼初上钩,尚未疲困,拼命扯往往会把钩索弄断。可以慢慢同它摆,在水里摆来摆去,把它弄疲劳了再扯上来,这样就把这个大鱼钓到手了。对第五军就用这个办法,要用”引‘的办法。……你们一定要下决心搞一两条这样的’大鱼‘。如果把国民党的第五军这张王牌于掉了,就等于砍掉了蒋介石的一个臂膀!“
  5月23日,粟裕作出了在鲁西南歼灭整编第五军的部署:命第三纵何以祥部和第八纵王建安部,由许昌地区向濮阳方向转移,吸引邱清泉部南下,又以第一、四、六纵队、两广纵队、特种兵纵队自张秋镇、范县之间南渡黄河,进抵定陶、成武地区,再引邱清泉回头北上。由第三、八纵队、中原第十一纵队尾敌北进,各路夹击歼灭之。
  各路人马按计划踏上征程。
  6月3日,粟裕接到毛泽东的电报,速命部队原地待命,休整。
  毛泽东的电文这样写道:在整个中原形势下,打运动战的机会很多的。但要有耐心,要多方面调动敌人,……
  你们到达适当地区后,不是休息三天,而是休息半月左右,全军精心研究技术战术,养精蓄锐。即使有打小仗的机会,主力也不要去打。……再采取调动敌人之行动,于运动中歼灭敌人。……不要急于术赫之名,急于解决大问题,而要坚忍沉着,随时保持主动。
  傍晚,粟裕一人独自徘徊在黄河岸边,任凭初夏凉凉的晚风吹拂。他想,眼下真的要和第五军打一仗是不现实的,是拿鸡蛋碰石头。邱清泉的部队素质虽不及第七十四师和第十一师,但其装备和兵员数量则与他们相比有过之而元不及。邱清泉把持着鲁西南。
  但豫东是比较空虚的。河南省主席刘茂恩盘踞在开封,虽有三万多守军,但大都是乌合之众,战斗力很弱,且刘茂恩对军事一窍不通。实际上,开封之安危把持在六十六师师长李仲辛手中,而李仲辛又是一个只会打败仗的败将。
  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粟裕在心里初步定下了这一决心。但蒋介石不会撤手不管的,因此,必须有人把第五军邱清泉引开,待克开封后,再回头打增援的第五军或者其它援军。
  陈士榘、唐亮率三纵于5月24日把邱清泉吸引南下,在一、四、六纵渡黄河后而未上,三纵和八纵已到通许、睢县、杞县之间,距开封只有一日的路程,若不打,必将失去一个良好的机必须打!
  粟裕暗下决心。
  1948年6月15日10时。郓城。华野指挥部。
  粟裕、张震致军委、刘怕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及华东局电:(一)我们渡河后,本可于五日及十二日两次战机中歼击五军及七十五师,但因兵力不够,一、四、六纵很难达成歼敌(十一纵全部仅一万一千人)。虽能分割敌人,但距离太近,难以钳制。因此只好放弃该两次歼敌良机、甚为可惜。
  (二)顾祝同为寻找决战,已调八十三师(十七日可到金乡)、二十五师(十五日集中淮安,二十日到徐州)、七十二师(十四日集中新安,待运徐州)、及十八军(令该军于十五日集中,限二十五日赶到商丘参战),并调六十三师之一个旅增防商丘(原该城有六十六师之一八五旅及快三纵、交警二总)。今晨七十五师放弃定陶,东窜成武。第五军等部仍与我对峙于菏(泽)巨(野)线以南地区。
  (三)在上述情况下,我不宜在正面与敌对峙。因此,决定以陈(士榘)、唐(亮)兵团于十六日晚包围开封而攻占之(守敌为六十六师十三旅及两个保安旅等)。我们率一、四、六纵即于同晚转到曹县及其东南地区,以阻击五军等部西援,掩护陈唐完成攻歼开封守敌任务,尔后待机围击邱清泉之一部,或向南歼击十八军于运动中。
  (四)在开封攻下前,请即令陈(赓)谢(富治)向郑州进逼,使郑敌不能东援,并盼设法阻滞十八军之行动。
  (五)我们采取上述行动后,敌可能以一部向兖州进逼,以解衮州之围。果如是,对许(世友)谭(震林)攻兖行动将受阻碍,望许谭注意。
  粟裕和张震发完此电后,就陷入焦急的等待之中。身为副参谋长的张震每隔半个小时就要询问一次机要秘书,中央军委或刘邓、陈邓(子恢)的电报来了没有。而回答不是摇摇头,就是直接说:“张副参谋长,您回去等着吧,只要电报一来,我们就即刻给您送过去!”
  但他们眼巴巴地等了一天,依旧没有收到复电。粟裕焦急万分。
  时间就是生命,陈士榘、唐亮率领的何以祥、王建安部已把开封团团围住,只等中央一声命令。
  他们依旧没有等到。
  粟裕下令道:“再发报!”
  于是,粟裕、张震又于16日午时发报致中央军委,电文如下:为迫敌分散,求得运动中歼其一部,乃以陈唐率三、八纵队本晚完成对开封包围,并攻占之。我们除以十一纵于巨野地区佯动,争取时间补充,尔后尾西援之敌后侧击,配合正面作战外,本晚即以一纵相机攻占曹县……尔后,阻击西援之敌,六纵肃清菏(泽)、考(城)线之敌,……因情况紧急,请示及及,已令各部执行。有何指示,请即赐复。
  粟裕、张震又在焦虑中度过一日,终于收到了中央军委的来电:“完全同意十六日午时电部署。这是目前情况下的正确方针。”情况紧张时独立处置,不要请示。“
  毛泽东给了粟裕一柄尚方宝剑。
  同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也来电指示:豫东战役第一步应明确以攻开封为主,第二步打谁视情而定。决定以归中野指挥的华野十纵队协同中野一、三纵队在上蔡地区阻击敌胡琏兵团北援,因此对南面之敌可勿顾虑。
  粟裕又少了一个顾虑。
  立即,粟裕下令,华野山东兵团在攻歼泰安、大汶口、曲阜、邹县等地守敌后,继续扩展津浦路济(南)徐(州)段攻势,围攻兖州;苏北兵团(辖二、十一、十二纵队)在陇海路新安镇海州段发动攻势,以牵制敌人。
  徐州。刘峙的“剿总”指挥部。
  刘峙坐在军事会议的首席位置上,部署兵力。
  他已觉察到华野第三和第八纵队有围攻开封的征候,但见山东兵团与苏北兵围两大集团南北对峙,即认定华东野战军企图夹击邱清泉兵团,因而十万火急地向鲁西南调集兵力,要与华野决一死战!
  正当刘峙部署兵力即将结束时,他的副官送来一封从开封发来的电报,上写:共军主力陈士榘、唐亮现正率部向开封城进攻,望速派兵救援!
  刘峙看罢,目瞪口呆,脸色如灰。
  他咬牙切齿暗骂:“妈的,这个世界上最狡猾最难缠的部队就是共军。”
  他摇了摇头,饮了一口水沉思片刻,清清嗓子说道:“诸位,请稍等。
  由于形势有变,现在需要对部队重新作一调整。我马上打电话请示总统。“
  说完,刘峙站起来,转身走出作战会议室,进入密室。
  待刘峙走后,会场内一片窃窃私语,国民党将领纷纷猜测着发生的事情。
  半个小时后,刘峙从密室走出来。他正了正衣冠,走到首席位置,厉声说:“总统命令。”
  在场的军官们均起立立正。
  刘峙开口,依然一副传达圣命的口气:“命邱清泉部全力西援,在开封以东,与共军第一、四、六纵队展开激战,击败粟裕的主力;命孙元良率部攻占中牟,东援开封;命胡琏从上蔡起,攻击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直接指挥的中原共军主力。”
  刘峙又道:“今天的部署就到这里,望大家尽快组织部队参战,同时我奉劝大家精诚团结,不要再发生推诿,甚至见死不救的事情。好了,散会!”
  众将官散会后,纷纷乘汽车或飞机回部队,调集兵力参战。
  古都开封,是国民党中原的战略要地。开封城墙周长二十余公里,共有六门四关,即大南门、新南门、宋门、曹门、西门、北门和南关、宋关、曹关、西关。
  古城垣为硅石和三合土筑成,高两丈,厚两丈多。守敌依高大城垣构筑主阵地,城外挖有深、宽丈余的外壕,设有子母堡群的独立支撑点。各阵地构筑大量火力点、堑壕和交通壕、铁丝网,到处是明碉暗堡,重重永久性和半永久性的工事,使整座城市变成了一个大兵营。
  6月18日,火红的朝阳照亮了开封前线。
  经过昨夜的激战,华野三纵和八纵等各路攻城部队,都已逼近城下。城墙上和城墙跟前子母堡里的大小火力点,尽被华野直射炮火摧毁,整个战场上,除了热风卷起尘沙和偶尔的冷枪冷炮外,简直沉寂得可怕。这种沉寂正是大战的前兆。
  黄昏,城内敌人沉不住气了,拼命地向城外打炮,妄图拦击和打乱我攻城部队。然而,敌人没料到,我攻城部队早已进到城墙下,等待总攻击的命令了。
  当夕阳的余辉,告别了古老而雄伟的宋门城楼时,八师师长王吉文看看表,从城东护城大堤上走回指挥所。
  没等他作声,一个参谋就给他接通了炮群指挥所的电话。他接过耳机,以军人特有的干练下达命令:“集中炮火猛轰宋门,配合兄弟部队攻城。”他稍加思索后,又接着说,“另外,以一部分炮火不间断地向铁塔一线敌炮阵地压制射击,使敌人抬不起来头,打不了炮!”
  霎时间,只见宋门前沿烟雾弥漫,一片火海。炮弹呼啸着,一波波巨浪似的向宋门盖过去,数尺厚的城墙随着炮弹的爆炸声,一层一层地被劈下来。
  由十二名爆破员组成了爆破小组,在火力掩护下用十一包炸药实施连续爆破,炸毁城门,突击队迅速突入宋门。
  至此,第八纵突人新南门的部队与李仲辛一部展开了争夺新南门的战斗。19日9时许,李仲辛部被击溃,新南门被打开。与此同时,后续部队也肃清了城门外敌地堡群,从而控制了南门和西门。
  由此,转入巷战。
  同一时间。南京。蒋介石总统府。
  空气异常沉闷,蒋介石背着双手,气咻咻地走来走去。身后站着的何应钦、白崇禧垂着头,沉默无语。
  “娘稀匹,刘茂恩这个蠢才,有那么好的防御工事竟守不住开封!中原一失,国将不国!下令给我用飞机轰炸开封,我就不相信共军敢下火海!”
  蒋介石声色俱厉。
  “委座,开封是古都,有许多文物,飞机轰炸恐不妥当。”白崇禧小心翼翼道。
  “我不懂什么文物!我只知道不能让共军攻下开封!”蒋介石没好气地回道。
  “是,委座!”何应钦不敢多言,诺诺称是。
  “准备飞机,我要亲自去开封上空督战,致电刘茂恩,让他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开封城!”
  何应钦、白崇禧相互看了一眼,都没有劝阻蒋介石,其实心里是巴不得老蒋亲自出马,最起码可推卸点责任。
  敌机在开封上空盘旋,炸弹雨点般落下,开封一片火海。
  火,到处是猕天的大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愈燃愈烈,直冲云霄。
  法院,河南大学,鼓楼,绥靖公署,省政府……到处都在燃烧。
  但大火吓不倒华野战士,我指战员冒着熊熊烈火和火热的天气,连续奋战,愈战愈勇。蒋军纵火,轰炸,而我军则所到之处救人救人,所以攻城战事方开,人心向背已分,守城蒋军的失败已势在必然了。
  20日23时,华野三、八纵占领了除古龙亭、华北运动场外的所有要地。
  龙亭,是敌六十六师师部和十三旅旅部所在地,座落在一个大土墩上,上有工事密布的建筑物,下有巨大的地下室,三面环水,只有正面夹在潘、杨二湖之间长达一华里的一条平直大道可通,攻占比较困难。
  龙亭守敌虽已成为瓮中之鳖,但仍妄图凭险一战,等待援兵。
  21日晨,东方传来隆隆的炮声,这是蒋介石督令邱清泉前来驰救开封的信号。
  上午9时,蒋介石又一次乘机飞临占区上空督战。由于这架飞机飞得高,听其声音好似呜呜地哭叫,因而战士们称它是“吊丧的老寡妇”。
  从邱清泉所部发出的那一阵比一阵紧的炮声,如同给负隅顽抗的残敌打了强心剂,他们一下复活过来,拼命向我攻城部队反扑,许多地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下午,太阳刚刚西斜,华野前线指挥部的电话铃声大作,参谋长陈士榘拿起话筒,电话里传来粟裕的命令:“敌人援兵愈来愈近,尽快攻克龙亭,一口气吃掉残敌!”
  “是,我们马上组织总攻!”陈士榘答道。
  下午6时30分正,陈士榘下达命令:“开始攻击!”华野六百多门大小炮,一起向龙亭阵地开火。
  一时间,炮声轰鸣,大地震颤,浓烈的硝烟和火药味呛得人连气都喘不过来。
  不到半个小时,敌人号称“半永久性工事”的“铜墙铁壁”被炮火炸得七零八散,千疮百孔。
  炮兵射击一停止,步兵随即发起勇猛冲锋。经过五小时激战,华野三纵、八纵攻克龙亭,全歼守敌。
  这个钉子一拔,守敌顿时乱了阵脚,有的逃命,有的投降,有的居然溜入监狱,想化装成犯人逃跑,结果为战士们就地监禁。
  堂堂的河南省主席刘茂恩更是逃命心切,独出心裁。他用鸭血涂抹全身,装成一个受伤的老“教授”,由他卫士的老婆扮作女儿,然后爬上一辆独轮车,混在疏散的群众中溜出了开封。
  随后,华北运动场也被攻克。至此,豫东战役第一阶段——开封战役胜利结束。
  华野占领开封的消息,如同在敌人营垒里爆炸了一颗重磅炸弹,使南京政府大为惊慌。河南的所谓临委、立委们吵吵嚷嚷,又哭又闹,不是到蒋介石处请愿,就是在顾祝同那里跪地不起,闹得不可开交。与蒋介石有隙的国防部长何应钦,则幸灾乐祸地声称这次失利与国防部无关,开封整个战役是由蒋介石一手指挥的。
  伪立法院6月24日举行秘密会议,检讨中原战局,与会者对蒋介石、何应钦的吹牛和保证失掉信心。
  蒋介石为挽回败局,搪塞舆论,命令邱清泉兵团及第四绥靖区刘汝明由鲁西南向开封攻击前进。以整编七十五师、七十二师、新编二十一旅组成兵团,由区寿年任司令,自民权地区经睢县、杞县迂回开封。邱清泉声称:“血债要用血来还!”
  粟裕听说后淡淡一笑:“蒋介石要开封,还给他好了,把包袱还给他,让他背去。”
  6月22日。西柏坡。
  毛泽东接到攻克开封的捷报,十分欣喜,立即提笔草拟电文,给刘陈邓和粟裕发来贺电,庆祝攻克开封之伟大胜利。在电中提示:“目前打很大规模的歼灭战,主客观条件都不成熟,故须避免。你们两大集团今后或者分开行动,每次歼敌以不超过一个整编师为限度,或者集中行动,一次歼敌不超过两个整编师为限度,目前必须打有把握之仗,哪怕歼敌一个旅也是好的……”
  粟裕发起开封战役,解放开封,但更主要的是攻其必救,诱敌来援,各个歼敌于运动中。他相信蒋介石不会甘心失败。蒋介石确实不甘心丢失开封,做出了邱清泉兵团和区寿年兵团大举反扑开封的决定。
  面对敌重兵集团两路来援,粟裕冷静地考虑着下列情况:三、八两纵经宛西、宛东、开封等战役,伤亡已近万人,其余各纵队行军作战月余亦相当疲劳,是连续作战,还是稍事休息?
  敌邱兵团兵力密集,战斗力较强,不易分割速歼。区兵团仓促编成,战斗力较弱,区寿年缺少对华野作战经验,比较好打。如能设法诱引邱、区两兵团拉开距离,出现了歼区良机,打还是不打?
  如打区兵团,则邱清泉、孙元良、胡琏等兵团以及徐州方向的援军都将纷纷来援,我军可能面对敌军二三个旅进行作战。歼区如不能速决,我军将陷于被动不利地位。
  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每次歼敌不超过一个整编师为限度”的指示也不时在粟裕脑海中闪现。
  粟裕反来复去衡量、比较,考虑各纵队的特点,作战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怎样创造和捕捉歼区战机。最后,他认为:三、八纵队取得了开封战役的胜利,人员、武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