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庆龄-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中山的家乡广东省香山县(后改名中山县,在广州附近)是中国19世纪历史暴风雨的中心地带,而宋则来自比较闭塞落后的海南岛。宋离开中国时只有9岁,只记得一些儿时生活情景;孙离国时已有13岁,他心中留下的关于中国的印象已有社会的和政治的内容。
宋在思想成型期中曾有几年生活在比较土气的盎格鲁一撒克逊的美国人中间,孙在国外大多数年份是在海外华侨中间,这些华侨正越来越强烈地关心祖国的情况和国际地位。
重要的是,在孙中山心中,很早就萌发了叛逆的种子。
孙中山的家乡处在互相交织、又互相冲突的两个世界的交汇点。它毗邻港澳——澳门于1553年为葡萄牙占领而香港则在19世纪40年代割让给英国。孙的父亲在澳门做工时备受殖民者的轻蔑和歧视。在美国1849年开始的西部“淘金热”时期,他的两个长辈曾被骗去加利福尼亚当“契约劳工”(实际上是给外国人当奴隶)。象当时时常发生的那样,其中一个死于海上,另一个消失在美国西部一处无名的坟场中。这一打击是如此沉重,孙的家族发誓再不许任何一个族人出洋——虽然过了多年之后又有人出国了。
关于国内的压迫,孙中山从小就有非常深刻的体会。在他出生的翠亨村有两个族兄,家道刚开始富裕,就忽然被清兵抓走,家中货物和财产被掠、房屋被封,人也从此没有回来(其中一个被斩首)。这使孙感觉到,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下,被统治者的生存权是时刻都会被剥夺的。
(二)“这孩子也许是第二个洪秀全”
对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一个曾参加太平军的亲戚给他讲述的故事。伟大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几乎遍及全国,历时14年,直到1864年(即孙中山出生前两年)才告失败,但已使清朝统治者惊惶失措,几致倾覆。这场革命虽被清朝在外国帮助下血腥地镇压下去,但却留下了使人自豪的传统。幸存下来的太平军战士和支持革命的群众相信,他们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如耕者有其田)不是已成泡影,而是早晚会实现的,只要他们继续奋斗。
孙从小就讨厌儒家的教条和官场作风,这是在他身上很突出的一种受太平革命影响的态度(太平天国实行一种中国式的基督教)。他曾说,“死背硬记四书五经就会使人有德有才”的说法是毫无道理的,村里老年人听了都摇头。他不愿背书,却苦练武术。为什么练、去对付谁?据说他那位曾当过太平军的亲戚说过,“这孩子也许是第二个洪秀全。”洪也是广东人,太平天国革命的首领。
孙所吸收的另一个太平天国的观念是男女平等。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公开反对中国古老的宗法制度的十足的异端邪说。太平天国反对妇女缠足这、奴役人的习俗,反对封建婚姻的压迫制度。他们甚至招收妇女去当兵。正是本于这样的精神,少年孙中山愤怒抗议家中按照习俗强迫他姐姐缠足。多年以后,他告诉友人,当时他姐姐哀苦的声音至今还在他耳中回响。
“孙中山不仅为中国政治经济之革命家,并为妇女界之革命家。”①宋庆龄后来这样介绍孙中山。她在另外一次对女界的讲演中说明孙中山是怎样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的:
①《论中国女权运动》(1927年3月8日),载《宋庆龄选集》第16页。
“总理①说‘国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当先努力于这个大家庭的革命工作,然后才有小家庭存在的希望。只知道做贤母良妻,不去尽国民革命天职的妇女,结果必定做帝国主义与军阀的‘奴才的奴才’。
①指孙中山,他逝世前任中国国民党总理。——译者
“妇女本来是社会的创造者,不但不应当受男子的压迫,并且事事应当站在男子同一战线上努力。”①
①《妇女应当参加国民革命》(1927年2月12日),载同上书。
后来,孙中山把来源于太平天国革命的一些农民民主主义思想同来自西方的民主思想(他经常提到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同来自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践的其他一些民主思想、最后又同某些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
1879年,孙中山13岁,在母亲陪伴下第一次出洋,到夏威夷他哥哥孙眉那里去。孙眉很早就去夏威夷做工,后来经商,往后又在毛伊(旧译茂宜)岛上办一个小牧场。他的打算是让弟弟先上几年外国学校(他自己没能上这样的学校),然后跟他一起经营牧场,最后把产业交给他继承。少年孙中山进了英国传教士办的意奥兰尼学校,很快学会了英文。到第二年,他就得了奖,是由当时还独立的夏威夷国王架刺鸠亲自颁给的。
虽然书念得很好,孙中山的其他表现却使他哥哥失望、甚至吃惊。他对基督教和其他“非中国”的念头的兴趣太浓厚了,而对于发展和继承毛伊岛上的家业则毫无兴趣。因此,孙眉又把这个弟弟送回家乡,让他头脑清醒一下。
但事与愿违。年轻的孙中山回乡不久就阁下大祸。他把村中一座庙宇里的神像砸了,因为他现在把它们看成是无知落后的象征。村民们大怒。按照族规,他们可以把这个大逆不道的孩子处死而不受任何法律制裁。但在孙中山的父母答应出资修复庙宇之后,大家总算免他一死,只把他逐出家乡了事。他家人惊慌之余设法把他送到香港。他在那里受了洗礼并上中央书院(中学)念书。
1884年,家乡人对他的态度缓和了一些,他短暂地回乡一行,以尽孝道——遵父母之命,同一位名叫卢慕贞的不识字的姑娘结婚。这时他同哥哥也和好了,所以婚后又去夏威夷,到1886年再回香港,攻读医学学位。
医学不是他的第一志愿。他曾经希望去上中国著名的马尾水师学堂(马尾在福建省福州附近)。但历史却作出了另外一种决定。这个学堂,连同海军基地和船坞,在1884—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被法国人完全摧毁了。(中国为建设这第一处现代化的海防设施曾高薪聘请法国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所以法国人非常清楚该瞄准哪些目标轰击。)据说,战争中伤员的痛苦促使孙转而学医。更重要的是,这次战争以及在战争中暴露出来的清政府的积弱和卑躬屈膝,使孙中山思考不仅要医人,还要医国。他和朋友及同学们开始谈论改良,还谈到革命。
孙中山后来回忆,在战败的一片灰暗中,使他看到一线光明的是香港外商船坞的中国工人的爱国行动。他们不顾扣薪、开除的危险,拒绝修理法国的船舶。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政治性罢工,它使香港的港口实际上停顿了十天。这件事使孙中山对人民产生了新的信心,并且第一次意识到中国新生的近代工人阶级(尽管它还很小)在国家的复兴和进步中所具有的潜力。
1893年,即他在香港完成医学学业的第二年(也就是宋庆龄出生的那一年),孙中山在澳门开了一个诊所。虽然他的医学知识和技术都很高超并赢得老师们的格外赞许,他在香港、澳门这两个英、葡殖民地仍然领不到正式的行医执照——一个中国人要在这里行医是难上加难的。但他已深深地为政治所吸引,所以就像宋庆龄后来所说的那样,他的行医主要只是为了“掩护他的革命活动”。
除了在香港和夏威夷的老朋友之外,孙中山同下等社会的秘密结社“三合会”进行了接触。三合会为反对清朝统治已奋斗了两百多年。它的会员中有许多华南的农民、雇工和从事内河和沿海航运的水手,所以有很大的机动灵活性和很好的广泛的通讯联络工作。自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它把仇恨从满洲人扩展到外国侵入者身上。香港的英国统治者对三合会闻风丧胆,入会者一经发现即以违反刑法治罪。
(三)从改良到革命
孙中山虽然常被称为“空想家”,对具体的改良也是很感兴趣的。他曾给家乡的县太爷送过一个改进本县农产及丝业的条陈,县衙门没有理睬他。他就在1894年跑到北方港口城市天津,向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上书,陈述加强全国经济的广泛计划。李是出名的洋务派首领,但没有见他。也许因为李看到他的信里有可取之处,也许因为想把他打发走,李下令向孙发给护照,以便出洋留学。对孙中山来说,他这样轻而易举的改良建议都被上下各级官吏所拒绝,证明这个朝廷经不起最基本的考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发动了第一次旨在推翻清廷的武装起义。对一个年轻的无名小卒来说,这是够大胆的,并且是冒掉脑袋的危险的。
如果说美国当初走向独立的第一句口号是“没有代表权就不纳税”,那末孙中山心中正在形成的信念是“没有革命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这个信念不是像过去曾说过的那样闪电式产生的,而是逐步——虽然较快——形成的。一个有力(但非最后)的因素是中国又遭到了新的战败,这次是败在日本手里,时间是1894年,第二年又屈辱地把海岛省份台湾割让给日本。另一个因素是他越来越尖锐地感觉到他在西方所见的现代化进步同他在国内所见的落后这两者之间的强烈对比。正是要消灭这一差距的决心使孙中山最后义无返顾地从改良转变到革命。正如一位研究者所说,“正是这样如实估量,更能顺理成章地探讨孙中山思想发展的脉络以及他与时俱进的气质,比起把他说成为一开始就是革命者更近乎情理。”①
①林增平在他所写的《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一文中根据原始资料对形成过程作了追溯。此文载《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87年第3期,第45—66页。原载《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
从历史上看,这同环境也是符合的。中国当时除了革命,没有其他路子可走。但认识到这一点需要时间。日本是在明治天皇治下进行现代化的、德国是在德皇威廉治下,而俄国则在更早一些时候在彼得大帝治下国力大振。这些实例对中国知识分子——正统派和立宪派都一样——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关键在于情况不同,特别是地理上最接近的日本。日本在19世纪末期不像中国那样被外国侵入者和占领者搞得四分五裂,因为日本没有什么资源吸引他们。天皇的朝廷成为民族凝聚力的核心。中国自明亡以后就由一个很小的少数民族用武力来统治占人口大多数的其他民族,并日趋衰败,在帝国主义侵略面前无力抵抗,只能屈服。在日本,经济和社会力量已壮大到足以使现存体制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而在中国则类似的力量还很弱小,缺乏高层的支持,并且没有取得这一支持的前景。“日本式”的维新在中国既受到阻碍,俾斯麦和彼得大帝的路子也走不通。而且也不是那种历史时代了。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华侨社会中得到了一小批人的支持,组织了“兴中会”。后来有人说,兴中会曾发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两条不是新的)、创立合众政府(这一条是新的)”的号召。但研究结果没有发现足以证明在檀香山已订出这一纲领的材料。孙中山在他写的《伦敦蒙难记》(1896年)中没有提到;在他的日本朋友和传记作者宫崎寅藏1902年的作品中,或在他的老战友陈少白1929年所写的书中也都没有提到。还有,孙中山自己曾写道,在兴中会成立时的檀香山华侨社会是“风气未开,人心锢塞”的(确实,在22个发起人中,后来大部分成了君主立宪派。)①
①见上引文章。提到的出处是《檀香山华侨》一书(1929年)中所载邓想着《中国国民党茂宜支部史略》一文;宫崎寅藏所着《三十三年之梦》(或译《三十三年落花梦》)(1902年);陈少白着《兴中会革命史要》(1929年)。孙中山的声明引自《孙中山全集》。本书作者没有核查原始资料而是根据林氏文中的引述。
孙中山着手他的第一次武装革命行动并第一次谈到实行共和是在1895年清廷屈服于日本武力之后。广州的第一次起事,目标是夺取总督衙门。这次起事不是檀香山总部提出而是更加激进的香港分会会员和其他一些地方的会员(有人说上海的宋耀如也在其内)所要求的。但不论是哪里的会员都已把孙中山奉为他们之中最英明果敢的一员了。他们不但要他同意这次起事,还要他亲临参加。所以香港方面就把他从夏威夷召来负责。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孙中山第一次提出实行共和的思想。(当时在香港中英文报纸上所载的一些革命宣传品中仍说要建立一个由年轻的光绪皇帝和三个议政大臣为首的政府。这样说可能是为了争取温和派和外国人的支持。)
由孙亲自领导的这次起事遭到了悲惨的失败。宋庆龄后来写道,“原来打算给革命党人的600支手枪在船上为清吏截获,他的两位亲密的同志陆皓东、朱贵全遇难”。①
①宋庆龄着《孙中山——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家》。
陆皓东和孙中山是同村人,从小在一起玩耍,后来又一起砸村庙里的神像,再后来就成了政治活动中的同志——起先一同北上给李鸿章上书,后来一同在香港做地下革命工作。广州起事,陆是前线指挥。他成了第一位为革命斗争牺牲的孙中山的密友。每次有战友牺牲,孙中山都要加强一次自己的革命决心,以使这些战友的鲜血不致白流。在失败中,他的不屈不挠的性格表现得最为明显。还有他的大无畏精神。广州起事失败之后,他还在城里停留了20天之久,随时都有被捕处死的危险,但他直到把一切能做的事都做完之后才离开。关于这方面情况,宋庆龄写道,“清廷下令缉捕孙中山,他逃出魔掌,潜往夏威夷,以后又到美国、英国及欧洲大陆各处。”①此外,英国政府还下令禁止孙中山进入香港,这个禁令直到辛亥革命后才撤销。
①同注6。
(四)百折不挠
以后,在16年中,在孙中山的领导或激励下又举行了9次武装起事,但都失败了。当第11次起事,即辛亥武昌新军起义终于推翻帝制时,他正在美国为革命筹款。他是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一张报纸上得知这一消息的。
由于多次失败而在辛亥革命时又不在国内,他当时和以后经常被人嘲笑为“空想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等等,至今还有作者在这样说。这些人忘记了当时的条件是何等困难,也忘记了孙中山坚持不懈的精神所起的强大作用——他的这种精神植根于他对中国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深刻信念。
宋庆龄在回忆中评论道,“当时的保守派和改良派嘲称孙中山为‘孙大炮’。这只能说明他们自己鼠目寸光,缺乏勇气和信心,缺乏对永远要求进步的人民的同情。我们知道,理想和远见是干革命的必要前提。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可能有革命。
“一个革命者,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人,总是不知道疲倦的,总是把未来看作是光明的。”①
①同注6。
“百折不挠”是宋庆龄用来形容孙中山的一个词,另一个词是“不息的热诚”①。这是指他对既定目标的坚定不移的追求,而不是指他的性格。所有见到过他的人都能证实,他在危机中非常镇静、在处理个人关系中非常周到耐心。
①《孙中山——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的儿子》,载《宋庆龄选集》第376页。
有些西方作者在所写的关于孙中山的书中有时给他戴上一些“帽子”,诸如“碰钉子的爱国者”、“勉强的革命者”等。①宋庆龄看到这些总是又生气又好笑。在她看来,孙中山的爱国主义和对革命道路的选择——理智的、坚定的、从不怨尤的选择——反映了他所看到并为之服务的历史的要求。而且,这些要求是有客观基础的。中国后来确实是通过革命前进的,中国爱国志士的奋斗目标——国家的进步和现代化、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正在实现。但不是在孙中山生前。
①类此污蔑的一个最新例子是斯特林·西格雷夫的《宋家王朝》(1985年),特别是其中《死因的委婉说法》一章。该书有不少很重大的缺点,这是其中之一。如果不是有这些缺点,这木书在其他许多方面本来可以说是一本很有用的通俗历史书。
孙中山的伟大正在于他不把自己局限在自己原有的公式之中或自身所能做到的事情之中。后来被称为革命先行者的他从未因路程的漫长而踌躇不前。董必武曾经是孙中山的追随者,后来成为共产党领导人。董写道,“孙中山经受了许多挫折,但从不后退,因为他坚信他的事业是正义的。”①从1895年广州起事失败到辛亥革命后胜利回国的16年里,他一直流亡国外。他既没有休息、也不是独处,而是一往无前地工作、战斗。
①董必武着《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十周年》,载《人民中国》(英文版),1955年4月1日出版。
他先到日本,在中国居留民中组织了兴中会的一个新的支部。他剪掉了辫子。这是明显的造反行动,因为在清朝治下,男子不蓄辫是犯法的。为了便于装扮成日本商人,他穿上西装,上唇留了一撮小胡子(此后成了他在公众中形象的一部分)。中国人后来尊为国父的孙中山这个名字最初也是作为“伪装”而取的。他本名“文”,字“逸仙”(在国外,通用的名字是“孙逸仙”的广东话拼音SunYat-sen),在日本取了“中山”(日文读音是Nakayama)这个日本人的姓作自己的名,后来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他的名字。至今他的故乡称“中山县”,国内许多大街、公园均以“中山”命名,以示对他的纪念。
孙中山自日本经北美至欧洲。1896年,他在伦敦被清政府驻英国公使馆设计绑架。使馆租了一条船,准备把他秘密押解回国。在那里,等待着他的将是——像他自己所写的那样——一种最最残酷的、让人慢慢死去的死刑:“打碎膝盖、砸断双腿、剜去两眼、把全身剁成碎片,使谁也认不出来。”①
①据罗伯特·佩恩着《孙逸仙》(英文),第43页。
在这一绑架事件中,给清政府驻英外交官帮了大忙的是一个名叫马凯尼(旧译马格里)的英籍顾问。30年前,这个马凯尼曾在中国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但为了对付这一中英两国倒退落后分子的共谋,孙中山机智地动员起积极的力量,即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同情。他争取到在使馆内为他送饭的英国仆人,替他向康德黎医生送信求援。康是孙中山在香港学医时的外科老师,师生情谊甚笃。康又找另一位在香港教过孙中山的老师、热带病专家孟生爵士相助。两位医生先后要求“苏格兰场”(伦敦警署)和英国外交部采取行动,但无结果,于是他们把事件向新闻界公开。
在报纸头条通栏标题和清使馆外群众愤怒抗议的压力下,英国外交大臣索尔兹伯里爵士终于迫使清使馆释放了孙中山。
1895年广州起事失败后,清廷下令通缉孙文,使这个过去的无名小辈一下子名闻全国,1896年在伦敦被绑架及释放的轰动一时的事件又使他名闻海外。在此之前,世界上没有人想到过在“不变的中国”会发生革命。现在人们知道中国在发生革命,孙中山就是这场革命的领袖和象征。清朝第二次给予孙中山和他的事业出乎他们本意的“恩惠”。
孙中山获释后又在伦敦继续勾留了7个月,这段时间主要是在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里渡过的。他系统地阅读关于历史、政治、军事、经济和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始终不懈的积极进取精神也表现在求知上。他总是从不满足地寻找对中国革命和现代化有用的知识和思想。早在香港求学期间,他就钻研中国和西方的历史和思想。从达尔文的学说,他推论出中国如果不使自己适应现代世界的生活就会亡国灭种。美国和法国的革命历史向他启示,独立是能够赢得的,皇室和封建主义是能够被推倒的。他不是一个只会模仿的人,他苦苦思索着如何把这些学说和经验运用于中国的路子。
他在伦敦阅读时集中注意于广泛的社会问题。美国激进的单一税制理论家亨利·乔治(1839—1897)所着《进步与贫穷》一书对他在土地问题上的看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而土地问题对中国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在这时,他接触到一些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马克思的一些思想。他曾去访问过伦敦的贫民窟,这可能是受到马克思重视劳动人民的启发。他有没有读过恩格斯在1845年出版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我们没有看到过有关这个问题的材料。但我们确实知道,孙中山对于为发展资本主义而付出的人命的代价是很清楚的。
不管怎样,孙中山没有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会做的那样作出结论:不论在中国或在其他任何地方,工人阶级将最后领导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新社会。他倒是希望,通过“节制资本”,未来的中华共和国能够避免阶级之间的战争和第二次革命。这个观念包含在他以后形成的“三民主义”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