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广记-第4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契阔,忽此相过。谁谓佳期,寻当别离。俟君之北,携手同归。”于是滴下泪水沾湿了手巾。来氏也哭着告诉穆说:“独孤郎不要辜负了县主的深情厚意。”穆于是用诗歌回答说:“伊彼谁阳,在天一方。驱马悠悠,忽来异乡。情通幽显,获此相见。义感畴昔,言存缱绻。清江桂州,可以遨游。惟子之故,不遑淹流。”县主哭着谢别穆说:“承蒙你的恩赐,永远把它做为友好。”
片刻,天将要亮。县主哭泣,穆也相对哭泣。所有在坐的,穆都和他们道别。出门后,回头看什么也没看到,地势平坦,也没有坟墓的迹象。穆精神恍惚,过了很久才定神,于是走到一柳树下做下标记。家里人寻找穆很着急。过了几天,穆到淮南市,果然在市上遇见王善交。于是得到一个符。他到了恶王墓下,被旋风所扑三四次。穆就拿出符让他看,才停止原先穆很不信鬼神之事,听到县主说的,没有不明白的。这年正月,从江南回来,挖地数尺,挖得骸骨一具,用衣被盛敛它。穆认为她死的时候草率了事,安葬时一定不足。到了洛阳后,大肆备完了礼仪,亲自写祝文以祭祀她,安葬在安善门外。那天夜里,独自住在村庄别墅。县主又来了,对穆说:“迁神的恩德,万古不忘,阴间滞留的人,料想不能到这地步已很久了。幸亏你没忘旧好,使我永远得到安全的住宅。道途之间,所不能相见的,以为你看我腐烂秽气,怕招致嫌弃厌恶。”穆看她的车和引导随从,都光彩显赫于当时。县主就指着那些说:“都是你赐给的,到了巳卯年,就是我们相见的时候。”那天晚上就住在穆的处所,到天明才离开。穆已经为她到几千里外迁葬,又说明了那些事情,凡是穆的朋友亲戚没有不知道的。贞元十五年,正是巳卯年,穆早晨起来将要外出,忽然看见几辆车到了他家。
对穆说:“县主有命。”穆说:“相见的日期到了。”那天早晨暴病身亡,于是同杨氏合葬。
华州参军
华州柳参军,名族之子。寡欲早孤,无兄弟。罢官,于长安闲游。上巳日,曲江见一车子,饰以金碧,半立浅水之中。后帘徐褰,见掺手如玉,指画令摘芙蕖。女之容色绝代,斜睨柳生良久。柳生鞭马从之,即见车子入永崇里。柳生访其(“访”原作“知”,“其”下有“大”字,据明抄本改。)姓崔氏,女亦有母。有青衣,字轻红。柳生不甚贫,多方略轻红,竟不之受。他日,崔氏女有疾,其舅执金吾王,因候其妹,且告之,请为子纳焉。崔氏不乐,其母不敢违兄之命。女曰:“愿嫁得前时柳生足矣。必不允,某与外兄终恐不生全。”其母念女之深,乃命轻红于荐福寺僧道省院达意。柳生为轻红所诱,又悦轻红,轻红大怒曰:“君性正粗,奈何小娘子如此侍于君?某一微贱,便忘前好,欲保岁寒,其可得乎?某且以足下事白小娘子。”柳生再拜,谢不敏然。始曰:“夫人惜小娘子情切,今小娘子不乐适王家,夫人是以偷成婚约。君可三两日内就礼事。”柳生极喜,自备数百千财礼,期内结婚。后五日,柳挈妻与轻红于金城里居。及旬月外,金吾到永崇,其母王氏泣云:“某夫亡,子女孤独,(”独“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被侄不待礼会,强窃女去矣。兄岂无教训之道?”金吾大怒,归笞其子数十。密令捕访,弥年无获。无何,王氏殂,柳生挈妻与轻红自金城赴丧。金吾之子既见,遂告父,父擒柳生。生云:“某于外姑王氏处纳采娶妻,非越礼私诱也。家人大小皆熟知之。”王氏既殁,无所明,遂讼于官。公断王家先下财礼,合归王家。金吾子常悦表妹,亦不怨前横也。经数年,轻红竟洁己处焉。金吾又亡,移其宅于崇义里。崔氏不乐事外兄,乃使轻红访柳生所在,时柳生尚居金城里。崔氏又使轻红与柳生为期,兼赍看圃竖,令积粪堆与宅垣齐,崔氏女遂与轻红蹑之,同诣柳生。柳生惊喜,又不出城,只迁群贤里。后本夫终寻崔氏女,知群贤里住,复与讼夺之。王生情深,崔氏万途求免,讬以体孕,又不责而纳焉。柳生长流江陵。二年,崔氏女与轻红相继而殁,王生送丧,哀恸之礼至矣。轻红亦葬于崔氏坟侧。柳生江南闲居,春二月,繁花满庭,追念崔氏女,凝想形影,且不知存亡。忽闻扣门甚急,俄见轻红抱妆奁而进,乃曰:“小娘子且至。”闻似车马之声,比崔氏女入门,更无他见。柳生与崔氏女契阔,悲欢之甚。问其由,则曰:“某已与王氏诀,自此可以同穴矣。人生意专,必果夙愿。”因言曰:“某少习乐,箜篌中颇有功。”柳生即时买箜篌,调弄绝妙。二年间,可谓尽平生矣。无何,王生旧使苍头过柳生之门,见轻红,惊不知其然。又疑人有相似者,未敢遽言。问闾里,又云流人柳参军。弥怪,更伺之,轻红亦知是王生家人,因具言于柳生,匿之。王生苍头却还城,具以其事言于王生。王生闻之,命驾千里而来。既至柳生家门,于隙窥之,正见柳生坦腹于临轩榻上,崔氏女新妆,轻红捧镜于其侧,崔氏匀铜黄未竟。王生门外极叫,轻红镜坠地,有声如磬,崔氏与王生无憾。遂入,柳生惊,亦待如宾礼。俄又失崔氏所在。柳生与王生从容言事,二人相看不喻,大异之。相与造长安,发崔氏所葬验之,即江陵所施铅黄如新,衣服肌肉,且无损败,轻红亦然。柳与王相誓,却葬之。二人入终南山访道,遂不返焉。(出《乾鐉子》)
华州的柳参军,是名门望族的后代,少欲望而早年丧父,没有哥哥弟弟。罢官后,在长安闲游。三月三日,在曲江看见一辆车子,用金碧装饰,半停在浅水里,后帘慢慢地揭开,露出一只纤美的手象白玉,指点筹划让摘芙蕖。女人的容貌是绝代佳人,斜眼看柳生很久。
柳生策马跟随她,就看见车子进入永崇里。柳生打听她姓崔,她还有母亲,有婢女,名字叫轻红。柳生不很穷,多方贿赂轻红,竟然不接受他。另一天,崔氏有病,她的舅舅做执金吾官,于是问候她的妹妹,并且告诉她,要求为自己的儿子娶崔氏。崔氏不高兴,她的母亲不敢违背哥哥的命令。女儿说:“能够嫁给前时见到的柳生就满足了,坚决不答应,我与表兄终究恐怕不能保全生命。”她的母亲深深地惦念着女儿,就让轻红到荐福寺僧道省院传达意思。柳生被轻红诱惑,又取悦轻红。轻红大怒道:“你的性情确实粗俗,小娘子如此对待你怎么办?我是一个微贱的人,就忘了前好,要保往岁寒,那是可能的吗?我将把你的事告诉小娘子。”柳生拜了又拜,谢罪认识到自己糊涂。才说:“夫人怜异小娘子情真意切,现在小娘子不愿意嫁王家,夫人因此要偷偷地完成婚约,你可在三两日内完成婚礼。”柳生非常高兴,自己准备了几百千的彩礼,在约定的时间里结婚。结婚后五天,柳生携带妻子和轻红到金城里居住。到了一个月后,金吾到永崇里。她的母亲王氏哭着说:“我夫死去,子女孤单,遭受侄儿的无礼相待,强行窃取女儿离去,哥哥难道没有教训他的方法?”金吾大怒,回去鞭打他的儿子几十下。密令追捕查访,一年也没有捕获。不久,王氏死。柳生携带妻子和轻红到金城里奔丧,金吾的儿子看见了,于是告诉他的父亲。他父擒住柳生,柳生说:“我在岳母王氏处纳采娶妻,不是越礼私自诱骗,家里人老少都熟知此事。”王氏已死,无人证明。于是诉讼到官府,公家断定王家先下财礼,应归王家。金吾的儿子曾经喜欢仰慕表妹,也不怨恨先前发生的事。经过几年,轻红竟保持自己的纯洁相处在那里。金吾又死了,搬家到崇义里。崔氏不乐意侍奉表兄,就让轻红巡访柳生的住所,这时柳生还住在金城里。
崔氏又让轻红和柳生约定时间。同时赏赐看园子的童仆,让他积粪堆与院墙一齐高。崔氏女就和轻红踏着粪堆离去,一同到柳生处。柳生又惊又喜,又不用出城,只是搬迁到群贤里。
后来本夫终于寻到崔氏女,知道在群贤里住,又告状夺回来。王生一往情深,崔氏多方要求免除,以身体怀孕进行推托。王生又不责备而宽容了她。柳生顺江到江陵。过了二年,崔氏女和轻红相继死去,王生送葬,哀伤恸哭达到极点。轻红也葬在崔氏坟边上。柳生在江陵闲住,春天二月,繁花满院。追想思念崔氏女,凝思苦想她的形态身影,又不知道她生死存亡。忽然听到很急的扣门声,一会儿看见轻红抱着妆奁进来,还说:“小娘子将要到了。”
所到象有车马的声音,等到崔氏女进门,再没有见到别人。柳生和崔氏女叙谈阔别之情,悲伤欢乐达到极点。问她缘由,就说:“我已与王生诀别,从此可以同葬一穴了,人生心专一,夙愿一定能产现。”于是又说道:“我年少就学习乐器,对箜筱很有功夫。”柳生立刻买了箜筱。抚弄乐器绝妙。二年间,可以称得上尽了平生的欢乐。不久,王生过去使唤的家奴路过柳生家门,看见轻红很吃惊,不知那原因,又怀疑人有相似的,未敢立刻说。打听闾里,又说有个外来人柳参军,很怪。再去探察。轻红也知道是王生家人,于是全都告诉了柳生,藏起来。王生的家奴回到城里,把这事全都告诉了王生。王生听了,命令驾车千里而来。到了柳生门前,从缝隙往里窥视,正看见柳生坦腹在临轩榻上,崔氏女正着新妆,轻红捧镜在她身边,崔氏匀抹铅黄未完。王生在门外极力喊叫,轻红手中镜子掉到地上,声音象击磬。崔氏与王生没有恨怨,于是进入,柳生吃惊,以宾礼相待,一会儿崔氏不见了。柳生与王生舒缓地谈这件事,二人相看不能明白,非常奇怪。一起到长安,挖掘崔氏墓葬验证它,那在江陵所施用的铅黄如新。衣服肌肉,尚无损坏腐败,轻红也是这样。柳与王互相发誓,再埋葬了她。二人进入终南山访道求仙,就再也没有返回来。
赵叔牙
贞元十四年戊寅夏五月旱,徐州散将赵叔牙移入新宅。夜中,有物窗外动摇窗纸声,问之,其物是鬼,吴时刘得言,窟宅在公床下,往来稍难。公为我移出,城南台雨山下有双大树,是我妻墓,墓东埋之。后必相报。“叔牙明旦出城,视之信。即日掘床下,深三尺,得骸骨,如其言葬之。其夜,鬼来言谢,曰:”今时旱,不出三日有雨。公且告长史。“叔牙至明通状,请祈雨,期三日雨足。节度使司空张建封许之,给其所须,叔牙于石佛山设坛。
至三日,且无雨,当截耳。城中观者数千人,时与寇邻,建封以为诈妄有谋,晚衙杖杀之。
昏时大雨,即令致祭,补男为散骑。时人以为事君当诚实,今赵叔牙隐鬼所报雨至之期,故自当死耳。(出《祥异记》,明抄本作出《集异记》)
贞元十四年戊寅夏五月天大旱,徐州散将赵叔牙搬入新的住宅。夜里,听到有东西在窗外动摇窗纸的声音。问他,那物说:“我是鬼,是吴时的刘得言,穴窟在你的床下,出入很困难,你把我移出来,城南台雨山下有两棵大树,是我妻子的坟墓,在墓东埋我。以后一定报答你。”叔牙第二天出城,看了确实那样。当天挖掘床下,挖了三尺深。挖得骸骨,按着他的说埋葬了。那天夜里,鬼来道谢,说:“现时大旱,不出三天就有雨,你可以告诉长史。”叔牙到天明向上通报,请求祈雨,约定三天期限雨下足。节度使司空张建封答应他,给他所必要的东西。叔牙在石佛山设祭坛。到了三天,还没下雨。到了截止时间,城里观看的有几千人。当时与盗寇邻近,建封认为是欺骗虚妄另有图谋。晚上在衙门用杖打死了他。
天黑时下了大雨,就让给他祭奠,补他儿子做散骑。当时人认为事奉君上应当诚实,现在赵叔牙隐瞒鬼所报雨的时间,所以自己应该死去。
周济川
周济川,汝南人,有别墅在杨州之西。兄弟四人俱好学,尝一夜讲授罢,可三更,各就榻将寐。忽闻窗外有格格之声,久而不已。济川于窗间窥之,乃一白骨小儿也,于庭中东西南北趋走。始则叉手,俄而摆臂。格格者,骨节相磨之声也。济川呼兄弟共觇之。良久,其弟巨川厉声呵之,一声小儿跳上阶,再声入门,三声即欲上床。巨川元呵骂转急。小儿曰:“阿母与儿乳。”巨川以掌击之,随掌堕地,举即在床矣,腾冢萑粼倡P。家人闻之,这意有非,遂持刀棒而至。小儿又曰:“阿母与儿乳。”家人以棒击之,其中也,小儿节节解散如星,而复聚者数四。又曰:“阿母与儿乳。”家人以布囊盛之,提出,远犹求乳。出郭四五里,掷一枯井。明夜又至,手擎布囊,抛掷跳跃自得。家人辈拥得,又以布囊,如前法盛之,以索括囊,悬巨石而沉诸河,欲负趋出,于囊中仍云:“还同昨夜客耳。”余日又来,左手携囊,右手执断索,趋驰戏弄如前。家人先备大木,凿空其中,如鼓扑,拥小儿于内,以大铁叶,冒其两端而钉之,然后锁一铁,悬巨石,流之大江。负欲趋出,云:“谢以棺槨相送。”自是更不复来,时贞元十七年。(出《祥异记》。明抄本作出《广异记》。)
(原书此处有“太原部将”一条,与三百四十六卷第二条复,今删。)
周济川是汝南人,有别墅在杨州的西边。兄弟几人都好学。曾有一天晚听完讲授,大约三更天,各自躺在床将要睡觉,忽然听到窗外有格格的声音,很久不停。济川从窗缝往外看,是一个白骨小孩,在院子里东西南北奔跑,开始叉手,一会儿又摆臂,格格是骨节相磨擦的声音。济川招呼兄弟一起看,过了很久,他的弟弟巨川厉声呵斥他。第一声小孩跳上台阶,第二声进了门,第三声就要上床。巨川原先的呵骂变快,小孩说:“阿母给我奶吃。”
巨川用掌打他,随着掌落掉到地上,抬起掌就在床上,跳跃敏捷象猿猴。家人听说认为非同小可,于是拿着刀棒而来。小孩又说:“阿母给我奶吃。”家人用棒打他,那打中的,小孩的骨头一节一节地散开象流星,接着又聚集起来多次。还说:“阿母给我奶吃。”家人用布袋装上他,提出很远时他还要奶,出城四五里,投到一个枯井里。第二天夜里又来了,手擎着布袋,抛掷跳跃自觉得意。家人们抓住他,又用布袋,象先前的办法装上他,用绳子束紧袋口,挂上大石头沉他到河里。要背他走时,在袋中仍然说:“还同昨夜一样来作客。”余日又来,左手拿着口袋,右手拿着断绳,奔跑戏弄象从前一样。家人先前准备的大木头,其中凿空,象个鼓扑,把小孩装在里面,用大铁片,覆盖两头又用钉子钉上,然后用一把铁锁锁上,挂上大石头,放到大江里。背着要走的时候,说:“感谢用棺槨相送。”从此再没有回来,时间是贞元十七年。
卷第343 鬼二十八卷第三百四十三 鬼二十八
陆乔 卢江冯媪 窦玉 李和子 李僖伯陆 乔
元和初,有进士陆乔者,好为歌诗,人颇称之。家于丹阳,所居有台诏,号为胜境。乔家富而好客。一夕,风月晴莹,有扣门者。出视之,见一丈夫,衣冠甚伟,仪状秀逸。乔延入,与生谈议朗畅,出于意表。乔重之,以为人无及者,因请其名氏,曰:“我沈约也。闻君善诗,故来候耳。”乔惊起曰:“某一贱士,不意君之见临也,愿得少留,以侍谈笑。”
既而命酒。约曰:“吾平生不饮酒,非阻君也。”又谓乔曰:“吾友范仆射云,子知之乎?”乔对曰:“某常读梁史,熟范公之名久矣。”约曰:“吾将邀之。”乔曰:“幸甚。”约乃命侍者邀范仆射。顷之,云至,乔即拜延坐。云谓约曰:“休文安得而至是耶?”约曰:“吾慕主人能诗,且好宾客,步月至此。”遂相谈谑。久之,约乎左右曰:“往召青箱来。”俄有一儿至,年可十余岁,风貌明秀。约指谓乔曰:“此吾爱子,少聪敏,好读书。吾甚怜之,因以青箱名焉。欲使传吾学也,不幸先吾逝。今令谒君。”即命其子拜乔。又曰:“此子亦好为诗,近从吾与仆谢同过台城。”因命为《感旧》,援笔立成,甚有可观。即讽之曰:“六代旧江川,兴亡几百年。繁华今寂寞,朝市昔渲阗。夜月琉璃水,春风卵色天。伤时与怀古,垂泪国门前。”乔叹赏久之,因问约曰:“某常览昭明所集之选,见其编录诗句,皆不拘音律,谓之齐梁体。自唐朝沈佺期、宋之问方好为律诗。青箱之诗,乃效今体,何哉?”约曰:“今日为之,而为今体,亦何讶乎?”云又谓约曰:“昔我与君及玄晖、彦升俱游于竟陵之门,日夕笑语卢博。此时之欢,不可追矣。及萧公禅代,吾与君俱为佐命之臣,虽位甚崇,恩愈厚,而心常忧惕,无曩日之欢矣。诸葛长民有言,‘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又践危机。’此言不虚哉!”约亦吁嗟久之。又叹曰:“自梁及今,四百年矣。江山风月,不异当时,但人物潜换耳,能不悲乎?”既而谓云曰:“吾辈为蔡公郢州记室,常梦一人告我曰:‘吾君后当至端揆,然终不及台司。’及吾为仆射尚书令,论者颇以此见许,而终不得。乃知人事无非命也。”时夜已分,云谓约曰:“可归矣。”因相与去,谓乔曰:“此地当有兵起,不过二岁。”乔送至门,行未数步。俱亡所见。乔话于亲友。后岁余,李锜叛,又一年而乔卒。(出《宣室志》)
元和初年,有个进士叫陆乔的,喜欢写诗歌,人们都很称赞他。家在丹阳,所住的地方有平台和水池,号称胜地。乔家富有而且好客。一天晚上,风清月白空净。有扣门的,出去看,见是一男子汉,衣冠很壮美。仪态俊秀飘逸。乔请他进屋,和他谈论响亮畅快,出于意想之外。乔很尊重他,认为一般人没有赶得上他的。于是问他的姓名。说:“我是沈约,听说你善于写诗,所以来问候你。”乔震惊地站起说:“我是一个地位卑微士人,没想到你亲自光临,请你能少停留一会,以便陪你说笑。”不久让上酒,约说:“我平生不喝酒,不是拒绝你。”又对乔说:“我的朋友仆射范云,你知道他吗?”乔田答:“我经常读梁史,熟悉范公的名字很久了。”约说:“我要邀请他。”乔说:“好极了。”约就让侍者邀请范仆射。一会儿,云到了,乔就拜见请坐。云对约说:“休文怎么能来到这里呢?”约说:“我爱慕主人能写诗,又好客,踏着月光来到这里。”于是谈笑起来。过了很久,约呼叫左右的人说:“去叫青箱来。”一会儿有一小儿到,年龄能有十多岁,风采容貌精明秀气。约指着对乔说:“这是我的爱子,从小聪颖,喜欢读书,我非常喜爱他,于是用青箱给他命名,想让他接传我的学问。不幸的是死在我的前边,现在让他来见你。”就让他的儿子拜见乔。又说:“这个孩子也喜欢写诗,近来跟着我和仆射同到台城,于是让他作感旧诗,拿笔立刻写成,甚是可观。”就背诵道:“六代旧江川,兴亡几百年。繁华今寂寞,朝市昔渲阗。夜月琉璃水,春风卵色天。伤时与怀古,垂泪国门前。”乔赞叹很久。于是问约说:“我常看昭明所集录的选篇,看他编录的诗句,都不拘泥于音律,称之为齐梁体。从唐朝的沈佺期、宋之问才喜欢作律诗,青箱的诗,是仿效今体,为什么呢?”约说:“今天写的,成为今体,还有什么奇怪的呢?”云又对约说:“从前我与你及玄晖、彦升一起在竟陵之门游览,天晚笑说卢博,这时的欢乐,不能追忆了。到萧公禅代,我与你一起做佐命之臣,虽然地位很高,恩泽越厚,可是心里常常是忧虑恐惧,没有从前的欢乐。诸葛长民有句话:贫贱时常想到富贵,富贵又面临着危机。这话不假呀。”约也感叹了好久。又叹息道:“从梁到现在,四百年了,江山风月,与当时没有差别,只是人物默默地换了,能不悲伤吗!”不久又对云说:“我们给蔡公郢州记室,常梦见一个人告诉我说,我和你以后能当宰相,可是终究没有达到台司。到我做仆射尚出令,谈论的人都很相信这个,可是终究不能得到,才知道人事无非是命。”当时夜已很深,云对约说:“应该回去了。”于是一起离去,谓乔曰:“这地应有兵祸起,不过二年。”乔送到门口,走了几步,全都不见了。乔告诉了亲友,后来一年多,李锜叛乱,又过了一年乔死去。
卢江冯媪
冯媪者,庐江里中啬夫之妇,穷寡无子,为乡民贱弃。元和四年,淮楚大歉,媪逐食于舒。途经牧犊墅,瞑值风雨,止于桑下。忽见路隅一室,灯烛荧荧。媪因诣求宿,见一女子,年二十余,容服美丽,携三岁儿,倚门悲泣。前又见老叟与媪,据床而坐,神气惨戚,言语咕嗫,有若徵索财物追膛之状。见冯媪至,叟媪默然舍去。女久乃止泣,入户备饩食,理床榻,邀媪食息焉。媪问其故,女复泣曰:“此儿父,我之夫也,明日别娶。”媪曰:“向者二老人,何人也?于汝何求而发怒?”女曰:“我舅姑也,今嗣子别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