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起明末-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事实上他估计错了,台湾还真的这么夸张。从淡水港口的庞大规模,到一路上所见的四通八达的水泥道路,再到没有城墙的台北城的雄伟壮丽,都让熊文灿明白,台湾太过强盛,强盛的让人不寒而栗。

如果仅仅是这些还算了,毕竟一个惜民力的统治者迟早会被百姓推翻的。但是更让熊文灿疑惑的是,不管是道听途说,还是亲眼所见,台湾的百姓并没有因此而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一路上所遇到的行人,没有一个是大明的那种满脸菜色的样子。一眼所见,台湾人都是红光满面的样子,即使是大明的部分官吏也比不上。

而且在大明只有富庶家庭才能够买得起的自行车,在台湾竟然是一种极其普遍的东西,几乎是人手一辆了。这让熊文灿是惊骇异常,要知道,这自行车的售价可不便宜,在大明卖到一百两银子一辆。经过询问得知,这自行车即使是在台湾也要卖到五十多元,相当于五十多两银子。这怎么可能,难道这台湾的普通人都比得上大明的大户人家了吗?

这还不是熊文灿最大的感悟,熊文灿最大的感悟是台湾的军力必定不弱,甚至即使他自己不想面对,但是不得不面对的是,台湾派来迎接自己的那些所谓的近卫队比之大明的禁军要精锐太多。在自己面前一站,一阵彪悍的铁血气息是扑面而来,而且这些近卫队全部装备有火枪,听说台湾的火枪比之西洋人的火枪还要厉害。如果所有的台湾军队都是这样的话,那就不能不让人担忧了。

熊文灿也曾试图向那些近卫队士兵打探台湾的军情,但是对方却全部以沉默对待自己,连一句话都不予以回复。如果不是看到他们曾经喊过口令,熊文灿还以为他们全部都是些哑巴呢

到达台北之后,熊文灿更是被台北的壮丽繁华给震住了。他所看到的台北城除了没有城墙这一条之外,所有的方面都比之大明绝大部分的城市要来得庞大,来得繁荣。

听旁边接待自己的所谓的外交部官员介绍,台北现拥有人口八十六万,占地是是现在的南京城的四倍还多,而且还在不断的增长中。

当然占地多并不是因为台北的人口比南京多多少,而是因为台北的工厂多,学校多,还有很多的其他占地很大的组织多。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占地面积。

行进在台北的街道上,台湾并没有因为自己这个大明的到来而清街,这一点让熊文灿有些不高兴。当自己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那个台湾外交部的官员竟然用异样的眼神看着自己。然后非常不客气的说道:在台湾,除非督军大人正式出行才会临时清出对应路段,其他人即使是军政府总长也没有权利这么做,你一个明庭使者凭什么让我们清街。

这话说的熊文灿是满脸通红,怒气冲天,当场便想发火。但是人家根本对他不怎么理睬,说完这话便立即掉头直行,连和熊文灿继续说下去的兴趣都没有了。这样的态度,让熊文灿连发火的对象都没有了,总不能让他这么一个大明天使当街大骂吧他丢不起这个脸。

“哎,该怎么办呐”坐在休息厅中,熊文灿是头疼不已。

他手中握有大明皇帝给台湾督军萧明乾的斥责诏书,其中主要的内容是要求台湾退出琼州和恢复安南这个大明藩属的独立地位。但是仅仅通过淡水到台湾这一路所见,熊文灿便对这次的任务不抱有什么希望了。

军队打不过人家的情况之下,难道还想通过一张嘴把失去的领土要回来,自己可不是前秦的那些说客,没有苏秦张仪之能。

看着跟随自己一同来的这位新科进士,熊文灿是苦笑不已。大明朝廷当中的那些大佬到底是怎么想的,皇帝又是怎么想的,难道他们就看不到这次的出使任务根本就是个完不成的任务吗?

“宪之,你觉得见到了萧明乾之后,我们该如何应对?”熊文灿并不是要为难这位新科进士,而是自己实在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了,只能问问年轻人,看看能不能给自己一些启发。

“大人,下官觉得成则好,不成亦不能落了我大明的威仪”

发展 四百四十五章国朝之论

收费章节(12点)

四百四十五章国朝之论(第二更)

“说得好”听到这句话,熊文灿先是一愣,随后立即拍案叫好。

倒不是说,他如何的欣赏这句话,而是这句话给了他不小的提示。这次来台湾事情不成是肯定的。但是不成有不成的处理方式。台湾军力强大,大明无力夺回琼州,恢复藩属国,这些都已经是事实了,而且责任也不再他熊文灿身上。

所以,即使台湾无视大明的要求,大明中枢也不会将责任推到他的身上。而且,如果熊文灿始终保持强硬的态度,那么等回到大明,自己何尝不能如文丞相出使元廷一般闻名天下心情大好之下,熊文灿看向眼前的这位年轻人的目光越发的和善了。

等待了一会以后,熊文灿等人终于得到了通知,督军大人将亲自接见他们,外交部长吴运东座陪。

虽然想过很多的情形,台湾将会如何对待他们这些大明使者,比如说展示兵力以下马威,要求跪拜,各种言词上的侮辱等等。但事实上,萧明乾接见他们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发生,整个接见过程异常的平淡,平淡到让熊文灿等人准备的各种深具文采的骂词豪无用武之地。

“你就是大明使者熊文灿?”待让熊文灿等人坐定之后,萧明乾以一种好奇的语气问道,这种语气当中没有丝毫的蔑视或者说是看不起的内容。

这样的情形让熊文灿等人非常的不解,这位台湾的实际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他对待一个可以说是敌国来的大臣就没有一丁点的敌意吗?不过,即使对方没有敌意,熊文灿也不能将自己的位置放低了。

“你就是台湾的督军萧明乾?”

这句话看起来是明知故问,但是其中包含着一种极为明显的敌意在里面,充斥着对萧明乾的蔑视意味,这让在场的其他台湾官员气愤非常。但是萧明乾毫无所觉的笑了笑。

“没错,我就是萧明乾。我时间很紧,使者先生还是赶紧说说你们来到我台湾到底为了什么事吧总不至于,朱由检让你们来我台湾一趟,什么事都没有吧”萧明乾没有生气的样子,语气还是那么的平淡,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让熊文灿等人无法忍受。

“放肆,皇上名讳是你能直呼的吗?”熊文灿还没说话,旁边的一个年轻文士便受不了了,站起来大声的责问道。

“没错啊难道你们明廷的皇帝不是朱由检?”萧明乾的语气还是那么平淡,如果对方在这个问题上较真,他不介意奉陪下去。

“你”那位文士刚刚想要骂出来,熊文灿便阻止了他,这种问题继续下去,吃亏的还是他。

“皇上名讳是不可以提的,难道督军大人连此等基本的礼仪都不懂?”熊文灿冷着脸问道。

“我只知道他叫朱由检,如果你们认为我叫错了,那你们教我,他到底叫什么?好了,我也不想和你们磨牙,说说你们的来意好了,别尽在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扯。”萧明乾不耐烦的说道。

粗鲁,不知礼仪熊文灿等人心中不听的腹诽。

“这是吾皇的诏书,请接旨。”整了整衣冠,熊文灿接过圣旨便要宣读。

“我没空听你们的那些啰嗦了半天都不知道说什么的圣旨,直说,你们到底来这干什么,不然请回”萧明乾直接挥手打断了熊文灿宣读圣旨的打算。

萧明乾的表现,让熊文灿是憋得满脸通红,宣读不是,不宣读也不是。这种不上不下的感觉真是难受的要死。

“哼,尔等同不通文不明理的蛮夷何异,大人圣旨他们是看不懂听不懂的,还是直白的告诉他们好了”还是那名文士为熊文灿解了围。

“不通文的蛮夷。呵呵,有意思我只知道大明的那些文章做的极好的高官们的家中全部都是高门大院,却对每年数百万的流民,十数万冻饿而死的百姓视若不见,敲骨吸髓是他们的本能,外面披着一层冠冕堂皇的画皮,内里却是吞噬人命的恶鬼是他们的实质”

一而再,再而三的放肆言词,彻底的激怒了萧明乾,直接将大明的那些文人的实质给说了出来。

虽然熊文灿等人不知道画皮这个故事,但是萧明乾话里的意思并不难理解。这一下子,让他们再也无法反驳,因为任何人都可以举出一万,十万个例子来证明这句话的真实性。

“督军大人这话过了,大明的忠贞之士还是占了绝大多数,爱民之官,还是占据着朝廷正统。在当今圣明之主的统御之下,大明一定能够安天下之民。”熊文灿最后只能给出了一个相当官方话的说法,来解除这种尴尬的气氛。

“哦,那我倒要拭目以待,可不要只知道通过屠杀自己的百姓来安天下之‘民’啊那才真的印证了在你们的圣人之言的幌子下,充斥的全部都是恶魔般的心肠好了,我还是那句话,你们来台湾干什么,快说”萧明乾冷笑着说道。

大明的皇帝和官员是个什么德性,没人不知道。崇祯年后的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事情,萧明乾更是有所了解。所以熊文灿的话,根本就毫无意义。

“所为之事自然是台湾无端入侵我琼州,萧督军,你台湾无端入侵我大明领土,就不怕造成双方兵戎想见,战火连天吗?而且,贵方竟然随后又入侵安南,覆灭安南于数月之间。此皆为蛮夷之行,若贵方尚有一丝悯人之心,不欲引起双方连天战火,就当速速退出琼州,恢复安南之国”吃了亏之后,熊文灿也不想再和萧明乾磨牙了,直接将来意说了出来。

“呵呵早说不就完了吗?还尽弄些虚的。我告诉你们想要我们退出琼州,舍弃已经到手的安南三省,那只是痴心妄想。如果大明有那个能力取回琼州,帮助安南复国,那么我们毫无异议。如果没有那个实力,那什么都别说,还是安心的对付辽东和解决治下此起彼伏的百姓反叛去吧

不过,我想这两样你们那一样都做不到。对于朱由检,我并没有太过不好的印象。但是在我看来只是个被一大帮子的贪腐文人带着走向深渊的可怜皇帝罢了”萧明乾以非常蛮横的语气直接回绝了熊文灿的一番言词。

笑话,吃到嘴里面的肉那有那么容易的就吐出来的。即使是在战国之时,想要让一国让出已占之地,也要数国大军兵临城下才能办到。

“我劝萧督军还是仔细考虑一下为好,不然我敢肯定大明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熊文灿冷着脸说道。

“你说这话的时候,心中有底气吗?好,我等着,只要大明能够从我台湾的手中夺回琼州,我就让安南复国,如果不能,就什么也别说了”萧明乾冷笑着说道。

“哼,台湾之民,本为我大明之民。故,大明是为台湾父母之国。现你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入侵父母之国,天下百姓必不从你,台湾百姓必推翻你的暴戾之人,熄你穷兵黩武之政”那位文士间萧明乾这么说,再次跳了出来。

听到这个人这么说,萧明乾不由仔细的观察对方,旋而转头向熊文灿问道:

“这谁啊不去仔细的了解事实真相,便能够按照自己的臆想得出这么荒谬的结论。”

“哼在下史可法,今科进士,舔为此次副使你说我的结论荒谬,我看你台湾的为政才是荒谬之极”

史可法,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史可法。但是萧明乾实在看不出他有什么了不起的才能。如说有,那就是他的口才和他那一身的文人的通病。

“你还说不荒谬台湾之民的确本是大明之民,但是说大明是台湾的父母之国,我却觉不敢苟同。国是何物,国是为土地,百姓,国是为天下人所有。大明是为何物,大明是为朱家窃取天下人之权之财富,大明,是为朱家一家之朝而已。国与朝截然不同,如何能混为一谈。

大明所在之国,是为台湾父母之国,但是大明一朝,非为台湾父母之朝。台湾百姓皆为被大明之一朝逼迫着走投无路之民,如何会为大明而坏台湾之繁荣天下之证。”萧明乾一口气驳斥了史可法的谬论,把史可法是气的直哆嗦。

“好,国为父母之国,朝非父母之朝,督军大人此论精辟,我华夏百姓本不因一朝而沉沦,当为父母之国的强盛而奋起。真是痛快啊”坐在旁边看着萧明乾他们交锋的吴运东出声喝彩道。

萧明乾的这一番话,绝对精辟之极,将历朝历代的更迭的实质揭露的一点都不剩,对解除台湾百姓心中的迷茫,建立台湾百姓心中的信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哼强词夺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民,自古皆然。天下百姓供养牧民之君臣,此是为天意”史可法被萧明乾的这一番言论彻底的激怒了,他不能容忍这种视君王为无物的言论。

“百姓侍奉君臣是天意?可笑,可笑之极,如果真的是这样,几千年来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朝代更迭了。大明现在已经走上了末路,每年数百万的流民,数十年来,每年饿死的百姓多达数十万,如此一来,千万亡魂就葬送在你所谓的天意之下了。

千万枯骨千万魂,

兀自飘零化黄尘,

一朝得逢还生路,

敢叫天穹换星辰。

史可法,你记着,民意即天意,有史以来的改朝换代,都是民意要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护华夏之国。使得其不会因为坏死而彻底的沉沦消失于世间”

发展 四百四十六章袁崇焕动手了

收费章节(16点)

四百四十六章袁崇焕动手了(第三更)

“百姓侍奉君臣是天意?可笑,可笑之极,如果真的是这样,几千年来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朝代更迭了。大明现在已经走上了末路,每年数百万的流民,数十年来,每年饿死的百姓多达数十万,如此一来,千万亡魂就葬送在你所谓的天意之下了。

千万枯骨千万魂,

兀自飘零化黄尘,

一朝得逢还生路,

敢叫天穹换星辰。

史可法,你记着,民意即天意,有史以来的改朝换代,都是民意要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护华夏之国。使得其不会因为坏死而彻底的沉沦消失于世间”

萧明乾这句话有些偏颇,毕竟宋朝时的外族入侵不在此列。而且东晋时期,五胡乱华也不在此列,是属于华夏百姓在进行改良的时候,为外族所趁,实现了改朝换代。

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熊文灿和史可法没有取得任何的成果,离开了台湾。他们这一次,不仅没能完成那个不大可能完成的认为,而且在言语上也没能取得胜利。双方各执一词,看似彼此双方都没有丝毫的退让和失利,但事实却是熊文灿和史可法没能取得原先的意图,而且还在很多方面被萧明乾给骂了个狗血喷头。

这次谈判的内容传遍了大明和台湾的所有地方,其影响极其巨大。台湾的百姓对萧明乾的话,有着极其强烈的共鸣。特别是萧明乾的最后的这首诗,更让他们的心中升起了一股豪迈之情。在整个台湾掀起了,一股改天换地的热情。

同样是这首诗,在大明的士大夫阶层产生了巨大的震动。极少的一部分人开始反思这几十年来的一切,发现大明的确是生病了,而且病的不轻。土地兼并,官吏阶层的集体腐化和文武官员的极度失衡,所有的这些都处处透露出一种亡国之兆。

这些人始终还是忠于大明的,他们并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台湾身上,虽然台湾同大明同祖同宗,同样也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国内的那些开始横扫西北的农民起义军身上,因为那些人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些只知道破坏的流匪。

不过,该怎么改革,其意见大相径庭,始终达不成一致。而且他们所面对的将是极其强大而且顽固的既得利益集团。

除了这如阴天夜晚时的星星一样稀少到几乎不可查的改革派之外,大部分的士大夫阶层的人都在疯狂的谩骂着台湾,骂台湾无君无父,骂台湾不知礼仪,骂台湾礼崩乐坏。

总之,萧明乾这一次是彻底的捅了马蜂窝了。如果是放在以前,这种来自大明统治阶层集体的怒火足以毁灭任何一个势力,但是现在的台湾根本就不怕这种来自腐朽的利益阶层的怒火。

在这里面,最难受的就是崇祯皇帝了,千万枯骨得逢生还,便敢叫天地换星尘。

换星尘,换那颗星尘,紫微星是吗?你萧明乾已经想要利用这些被你弄到台湾的百姓,来让天下易主了吗?

崇祯皇帝很有一种冲动,发动全国的水师力量,彻底的将台湾给化为灰烬。但是当他让傅凡星调查之后才发现,即使自己想,也基本上不可能的了。

十数年的败坏,大明的水师力量已经是形同虚设了,而台湾的海军则强大的不可思议。崇祯不明白海上作战,但是一听到台湾的海军拥有万门以上的巨炮,他就彻底的哑火了。因为他经过向不同的人反复的确认,大明的火炮数量加起来也不足五百门,这还包括那些在海战中根本不值一提的轻型火炮。想要通过这样的实力去进攻台湾,完全是痴心梦想。

崇祯想要重整水师,建立一个比之台湾更加强大的海上力量,但是最终一个是整个大明赋税收入三十倍的预算摆在他的案头的时候,他再也不敢提及建立这样的一个恐怖的海上力量了。最终,只能忍气吞声的咽下了这一口气。

但是既然已经撕破了脸皮,大明就更加严格的控制台湾同大明的交流,即使是海禁之后依然存在着的走私贸易,也遭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打击。

不过这一切,台湾上下根本不在乎,在增加了安南三省这个新的地盘之后,台湾对大明这个市场已经几乎可以无视了。

今天的台湾已经不是六七年前的台湾了,整个台湾的一千多万的百姓都已经初步的培养出了大国国民的自豪感,对大明这个原来的故国,除了有一种眷念之外,已经不再有那种对中央王朝的畏惧感了。

甚至在台湾的民间,已经产生了一种迫切的期望萧明乾能够经快的入主中原的思潮,而这种思潮产生的基础正是台湾强大的实力。

不过,因为隔着海峡,大明根本拿台湾毫无办法,而萧明乾也不想太早的打乱原有的计划,所以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台湾这边在处理新占三省的同时,积极做着进军辽东的准备。而此时的辽东则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袁崇焕已经到达辽东,担任辽东督师接近半年了。这半年来,他着实做了不少的实事。修城增堡,置戍屯田,使得辽东的军民都身受好处。也正是这种好处,才使得辽东的不少人都只认为袁崇焕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不过事实是什么呢袁崇焕已经开始联络后金,准备同后金议和了。在此之前,他已经通过钱龙锡将朝中主战的王在晋给免职,换上了自己的好友王洽。然后积极联系皇太极,想要议和以解决辽东长期的交战状态。

“大人,不可议和啊豺狼之邦如何能够与之谈和啊”在袁崇焕正式提出要同后金议和之后,时任山海关总兵的杨过,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哼朵颜可以议和,瓦剌可以议和,为何度独女真不可议和尔等只知冲锋陷阵之徒,如何能够懂得真正的谋国之策。”袁崇焕厌恶的看了一眼杨过说道。

在天启五年之前,他袁崇焕的官职比之杨过还要低,但是现如今,他已经贵为辽东督师,而杨过这个立下赫赫战功的人还是总兵,而且还是不受袁崇焕待见的总兵。

在熊廷弼,王化贞,孙承宗时期,杨过都深受他们的器重。但是自从魏忠贤当政以后,杨过便再也不受待见了。一直被安在山海关,始终不曾动弹。

按说,向杨过这种能战敢战的人,应该深受袁崇焕器重才是,但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的。熊廷弼,孙承宗器重杨过,是因为杨过有深远的眼光。王化贞器重杨过,是因为杨过敢战,而且还能战。

但是到了袁崇焕这里,袁崇焕本人的战略眼光是烂得一塌糊涂,杨过数次当中很多人的面反驳袁崇焕的一些布局,使得袁崇焕觉得杨过是在同他过去不。至于敢战能战,他袁崇焕觉得自己更敢战,也更能战,所以根本不需要杨过从旁协助,所以极其霸道的袁崇焕自然不把杨过放在眼中。

“朵颜,瓦剌之和,接在其本身已经开始衰落或是有后背之敌的情况之下,才能议和成功,而且即使这样,他们依然是大明的边患。而建奴则不然,自努尔哈赤起兵一来,始终在不停的扩充实力,内部统一整个女真,外部同蒙古人和亲,其四周除了遥远的蒙古察哈尔林丹汗之外,再无威胁。这样的一个内部统一,外无其他威胁的势力,怎么可能真心实意的同大明议和啊”

“我意以决,无需多言出去”袁崇焕被杨过说得实在是恼怒无比,他坚信自己是对的,既然自己是对的,那么杨过这种军汉所言就是在胡说八道,在破坏朝廷的大事。

“哎”看到袁崇焕一副恼羞成怒的样子,杨过也就适可而止的不再说话了,直接离开了大帐。让大帐里的其他的总兵参将们,悄悄的为他而感到可惜。

通过这十来年的接触,杨过的品性大家都知道,从来都不会硬着同上官顶牛。每发生一件事情,他都会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如果上官采纳了,那什么都好说。如果上官不采纳,他也不会去据理力争。

不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因为多次的对袁崇焕的决定提出异议,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