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起明末-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斗力大大提升。

“阿敏,你真是个孬种”巴布泰一见到阿敏便破口大骂。

“巴布泰,你别以为是英明汗的儿子,我就不敢拿你怎样,如果你再敢满嘴喷粪,别怪我无情”阿敏的是四大贝勒,怎么可能会忍受巴布泰的气,如果不是看在他是皇太极的弟弟的话,阿敏能把他给绑起来毒打一顿。

“我说错了吗?三万人竟然不敢进攻,呆在这里孵窝,不是孬种是什么?”巴布泰大声的骂道。

“好,好既然你勇敢,那你上,我看你怎么攻下眼前的坚城”阿敏也不想和这种混蛋多费口舌,直接让他出面攻城。

“哼什么四大贝勒我呸”骂完之后,巴布泰便带着人离开了大帐,准备攻城了。为了给阿敏脸色看,巴布泰连让刚到的汉军旗休整一下的时间都没留,直接带人催促着汉军旗抬着简易的云梯开始攻城。

在巴布泰抵达老虎口的时候,屠海便令所有人做好作战准备,并准备好所有的防守用的物质。

“来了,弓箭手准备抛射,一定要给巴布泰迎头痛击,震慑住阿敏”屠海看到蜂拥而来的汉军旗,立即发出了作战命令。

看着如同蚂蚁一般的攻城军队,城上的那些刚刚被组织起来的精壮心中一阵颤抖。

人都是有恐惧感的,特别是在这种你死我活的战场之上,不过所有人都清楚,如果不能将眼前的敌人挡住,不仅自己活不了,就是身后的那些亲人们也都活不了,所以拼死也要挡住他们。

首先发动攻击的自然是城墙上的弓箭手,为了绕过敌军前方的盾牌,达到最大的杀伤效果,所有的弓箭手都是以大角度进行抛射。

八千名弓箭手,四轮箭雨之下,那些抬着云梯的汉军旗顿时倒下了一大片,死伤惨重,这种情形让后面观战的阿敏是一阵心头发寒。虽然后金这边也有弓箭手压制城墙上的弓箭手,但是自下而上,直射根本伤不到那些躲在城墙背后的人。而抛射,射程上有比不上居高而下射击的敌人。所以虽然给最前面的义勇军这边一些伤亡,但是数量根本不多,对战事影响根本不大。

阿敏此时庆幸,自己没有组织大规模的密集进攻,不然这一下子,自己这边便会死伤一两千人。

不过汉军旗的死活,并没有被巴布泰放在心上,继续逼迫着那些投降的将领带着人继续前冲。在后面有三万女真军队的压制的情况下,那些投降了后金的将领不敢违逆巴布泰的命令,让自己的家丁督促着那些兵丁继续疯狂的进攻。

“圆木汤油准备刀斧手准备”屠海面无表情的看着眼前的战斗,继续命令道。

圆木和热油是冷兵器使得防守的主要利器之一,城墙下的那些密集的敌人能够让这些东西的杀伤力发挥到最大程度。

一时间,整个老虎口城墙下响起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凄厉惨叫声,十八口大锅,向城墙下倾倒着烧得滚烫的热油,将集中在城下意图竖起云梯的汉军旗以巨大的打击。而那些圆木砸下,更是将成百上千的汉军旗士兵砸得是脑浆崩裂。即使有个别的士兵登上了城墙,迎接他们的也是无数的刀斧。

“混蛋,让弓箭手抵近攻击”看到城墙开战已经超过半个小时了,竟然一个云梯都没能立起来,巴布泰立即疯狂的命令弓箭手上前攻击。

“主子,不能啊太过考前的话,弓箭手会死伤惨重的”一名汉人将军哭着向巴布泰求情道。

“动摇军心,该死”巴布泰根本毫不理会他的哀求,拔出身边的刀,一刀将这人给砍杀当场。

“看到没有,临阵退缩着,杀无赦”巴布泰提着滴血的刀,疯狂的说道。

在巴布泰的威逼下,汉军旗只能决死冲锋。但是一万人进攻有三万多人防守的坚城,其结果基本上早就注定了的。

整个攻城战,持续了超过三个小时,一万汉军旗死伤殆尽竟然没有能够一人登上城墙。这样的结果给这些年顺风顺水惯了的后金以当头一棒。

特别是阿敏,他观看了战斗的全过程。汉军旗的巨大损伤,使得他非常庆幸自己听从了马天波的话,没有将镶蓝旗的精锐推上前去,不然即使镶蓝旗这三万人消耗大半,也不可能将这个老虎口的坚城给攻下来,最多只能让对方付出较多的死伤罢了。

但是对方死伤大了,自己镶蓝旗却彻底完了。同时他心中已经彻底的相信皇太极这是在对镶蓝旗动手,这样的认知,使得阿敏的心中阴沉了很多。使得他更加不愿意让自己的部下强攻老虎口了。

一万汉军旗,死亡七千一百多人,一千八百多人身受重伤,失去继续作战的能力,这样的损失之下,对方却没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损失,城墙上还是那么多人,这样的情况让所有人都意识到想要攻陷这样有几万人坚守的坚城,根本就不是三四万人能够做到的。

除非能使用什么奇计,不然就得拿出好几万人来填。而这正是后金所不能接受的。更何况这段时间,马江龙这边依然嚣张非常,给后方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大汗,我想那城中的三万精壮就是那支传说中的军队了当初李永芳之败,很有可能就是张相铭看出了我们的布置,所以以身为饵,在外围布置了数万人而已。至于那些描述那支军队如何精锐的话,应该是张相铭故意放出来的。”

接到前线的战报之后,整个后金高层是哗然一片,他们没有想到义勇军治下的普通老百姓竟然有这样的战力。而范文程更是以为这些人就是当初造成李永芳大败的就是眼前的这些人。

“可能吧不过可恨的是阿敏竟然始终不愿全力攻城”皇太极脸色难看的说道。

这次的算计算是完全失败了,除非他皇太极敢将自己的嫡系拿出来消耗,不然这次已经算是彻底的进入了死局。而且代善传来消息,毛文龙开始调整东江镇的兵力部署,看样子似乎有要将在镇江前的莽古尔泰的两万人给吃掉。

在这种情况之下,皇太极不得不宣布撤兵,结束了这场持续时间长达二十多天的进攻义勇军的行动。阿敏的自保使得整个行动很是虎头蛇尾,但是这场激战的影响极大。

阿敏彻底的认清了皇太极的险恶用心,在马天波的建议下,一切行动都以保存自己的实力为第一要务。而义勇军也因这一战彻底的成为了继东江镇之后,第二个对后金有着巨大牵制力的势力。虽然因为兵力的原因,使得他们还没到达东江镇的那种程度,但是也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个势力。

最大的影响则是让毛文龙看到,只要自己和义勇军始终亲密合作,完全有实力同后金进行抗衡。这一发现,使得他对袁崇焕的那一套和谈的方案是更加不屑一顾了。

在战事结束之后,毛文龙当即写了一份奏折,极力劝说崇祯皇帝,招安义勇军等义军组织。然后通过东西夹击,给后金以持续不断的打击,以消耗其国力,最终歼灭后金。

接到毛文龙的奏折,崇祯皇帝有些意动,但是以钱龙锡等人为首的文官系统始终反对毛文龙的这个策略,坚决支持袁崇焕。他们这些人并不是看不到毛文龙之策的可行性,只是他们已经习惯于站队,习惯于替文官说话,即使那个文官的所作所为对国家来说是个灾难,他们也在所不惜。

其后钱龙锡紧急命人向袁崇焕示警,让其速速决断。接到钱龙锡等人的示警,袁崇焕彻底的失去了耐心,开始谋划计杀毛文龙。

发展 四百五十二章毛文龙死后,各方的准备

收费章节(16点)

四百五十二章毛文龙死后,各方的准备(第三更)

毛文龙死了这么个纵横敌后十数年,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非常没有价值的死在了袁崇焕的手中。其过程简单的让很多人不敢置信,更让很多人为毛文龙感到不值。

虽然因为台湾的出现,他的人生轨迹当中没有了丁卯之役,但是他的光芒还是无法掩饰。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却因为反对同后金议和而被袁崇焕按上对他袁崇焕不敬和通敌这两个荒唐到了极点的罪名杀了。

他袁崇焕算老几,毛文龙同他互不统属,毛文龙为何要对他恭敬。至于通敌,那更是笑话。如果毛文龙这个坚决的反对同后金议和的人通敌,那他袁崇焕为了能够和后金议和而三番五次的对自己人下手的人算什么。

袁崇焕杀毛文龙这件事情,绝对是大明对后金的最为严重的战略失误。没有了毛文龙,后金将能够抽调出更多的力量来同大明作战。仅此一点,他袁崇焕就可以和秦桧等列。

可惜不知是怎么回事,他竟然在史书上被描述成为了一个忠臣,一个辽东顶梁柱的人物。或许是因为明朝的文人阶层已经彻底的畸形了吧,他们用他们的笔将同为文人的袁崇焕的形象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或许是因为后来的大清占据了中原,不想让汉人继续抵抗,将他的所作所为给全部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外衣。

但是只要是个明白人,就能够从历史的记载当中看出那被人刻意掩饰的黑暗面。他唯一能够让人称道的只有他的大胆和因为大胆而做出的几件事情。当然这里面还可以加上他在辽东期间在民政上面的作为。

而后世很多人陈赞袁崇焕,着眼点也是这几点。但是这些能够掩饰他这次的愚蠢吗?

毛文龙的死,最为高兴的除了皇太极之外,就数身在台湾的萧明乾了。倒不是说萧明乾同皇太极一般厌恶仇恨毛文龙,事实上萧明乾非常的敬佩毛文龙。如果毛文龙能够投向萧明乾的话,萧明乾会对他予以绝对的重用。

但是这只是如果,毛文龙对大明太过忠心了,以至于袁崇焕以皇帝的名义矫诏杀他,他都没有丝毫犹豫的引颈就戮。这样的人,萧明乾自问自己没有可能劝服他投向台湾。

而萧明乾要进入辽东,就不可能无视东江镇。这种情况之下,毛文龙死在袁崇焕的手中,让萧明乾着实松了口气。

在接到毛文龙被杀的情报之后,二话没说,萧明乾便赶往军政府,召集所有的军政府高层和部分军中高层,讨论出兵辽东的最后的事务。

“督军大人,你是说从现在开始,进入出兵辽东的倒计时?”

唐洪生两眼放光的看着萧明乾,兴奋的问道。出兵辽东的倒计时,也就是台湾正式争霸天下的倒计时,这让所有的台湾高层为之振奋不已。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比萧明乾更加的迫切想要台湾尽快的出兵,开始逐鹿中原。这一天,终于来了。

“没错,袁崇焕杀毛文龙,去了后金后方最大的牵制,也去了我们进入辽东之后最为难缠的阻碍。现在是时候做好准备了,我相信,这个准备时间不会太长。”

萧明乾一直以来等待的时机,其实就是皇太极的第一次入寇,也是他所知道的近几年最大的一个事件。这是后金的一次非常重大的行动,也是后金最为空虚的时候。到时候,萧明乾可以趁着皇太极将后金主力尽数带入关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后金主要城市的占领,并且快速的将海量的物质运送到辽东。

在兵力缺乏的情况之下,后金根本无力阻止台湾的这种行动,只需半年时间,台湾就能够将数十万大军投放到辽东,并将无数的物质运送到各个主要的城市当中。

只要完成了这一步,那么即使后续后金的反补力度再怎么强,再怎么疯狂,在足够的物质支持下,萧明乾也能将其抵挡住。毕竟在拥有坚城防守的情况下,还处于冷兵器时代的后金大军,根本不可能攻下有大量物资储备的台湾大军。

最重要的是有了散布在辽东各地的重要城市的支撑,台湾可以从容的迎接任何势力的挑战,不管是大明,后金或者是蒙古,他们都将拿台湾毫无办法。

“从现在开始,军政府的主要事务,将转移到辽东方面来,其他的一切都要为这件事情让步。另外发动辽东司所有的力量,全力侦查后金的动向。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要及时汇报。

同时传令库页岛,所有部队做好登陆的准备,不得有任何的延误。第一舰队从旁协助。另外,我也将进驻济州岛,掌控整个辽东的局势

命令陈元贇调回台湾,全权负责对大明南方三省可能会发生的战事。第二舰队全力协助陆军对大明南方三省的战事。”

“督军大人,按照原先的计划,一旦大明在辽东方向发动对我们的攻击,我们就以最快的速度攻占福建,广东,广西三省。但是进入大明之后,我们的行政方针是什么?毕竟大明不同于南洋各地,也不同于安南三省。如果处理不好占领后的行政方面的事情,对我们在大明的统治是非常不利的”唐洪生首先发问道。

这是台湾进入大明之后,必须要面对的最为重要的东西。虽然军政府在台湾有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系统,但是对大明这个拥有另一套系统的地方,大家心中还是没有底。

“这也是我们进入大明最大的阻碍。大明的那一套导致大明最终衰败的行政系统,必须改变。你们无需有任何的担心,只要将台湾本岛的行政体系照搬到大明就可以了。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反抗,甚至是反叛。但是只要我们能够给老百姓以实实在在的好日子,这种反叛只能是暂时的,最终会彻底的湮灭。”

或许有人认为萧明乾该采取相对温和的方式来改变大明的一切。但是套用教科书上常用的一句话,某某某是某某某同封建主义妥协的产物,是改革不彻底的表现。

萧明乾不需要这些改变不彻底的产物,更不希望台湾的政治体系因为同封建的政治体系出现妥协而发生改变。所以,他将以最为强硬的方式,将大明的一切腐朽的,不合时宜的东西一扫而空。

或许有人会问,难道台湾的一切就是好的吗?没错,台湾有很多东西都不是很完善,但是它毕竟是有效的。即使在进入大明之后,会有些不适宜,但是那只需要对其进行改良,而不是发现不适宜,即使明知道那些旧的是祸国殃民的东西,也继续容忍旧的继续存在下去。

“对待那些投降的官吏士绅,真的要追究他们以往的罪行吗?以前那些在大明犯了罪的人一到台湾,我们不就放弃追究他们的以往,为何不继续在大明也实行此法?”何耀泉此时站出来问道。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而又影响很大的问题,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大明所有的士绅将会彻底的站在台湾的对立面上。由不得何耀泉不向萧明乾确认清楚。

“我们实行土地国有话,并且进入大明之后,为了安置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必然会同士绅阶层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既然必定是敌人,那么就直接一棒子打死,通过这种追究他们的以往罪行的方式,我们还能够得到广大百姓的支持,何乐而不为。所以,进入大明之后,以往的那种既往不咎的政策彻底作废。”

争取大多数,对付极少数,是被证实切实可行的,也是最快的取得一个地方的统治权的方式,萧明乾怎么可能不用上。

其后又讨论了一些比较重要而急迫的问题,这场定下出兵辽东和大明之后众多原则的会议就此结束。

萧明乾一声令下,台湾的战争机器立即发动了起来,无以计数的物质如同流水一般进入济州岛,而库页岛上的二十万陆军和十二万骑兵,开始整装待发。到了这个时候,台湾已经彻底的完成了对辽东的作战准备。

此时辽东的局势因为毛文龙的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江镇彻底的分崩离析。以黄龙和沈世奎为首的几人希望通过向袁崇焕示好而代替毛文龙成为东江镇的主人。

王汉和小棒槌王添田明确宣布退出东江镇,不再接受朝廷节制。并且打着为毛文龙报仇的旗号,广纳众多毛文龙部将。大部分的东江镇百姓都依附于二王之下。

另外还有几个将领如尚可喜正在犹豫当中,这些人也就成为了多方争取的对象,其中也包括皇太极。

而随着毛文龙的死,后金再次发动了一次对义勇军的攻击,意图将最后的后患给拔掉。但是这个时候,二王因为没有了袁崇焕的牵制,果断的同义勇军连成一片,共同防守后金的攻击。

一番大战之后,虽然在后金的绝对的军事优势之下,镇江再次被后金夺取,但是在连番大战之后,后金大军损失惨重,特别是汉军旗和蒙古军旗,战死四万多人,几乎丧失殆尽。而义勇军这边,包括二王的势力,也损失了五万多人。

在阿敏和莽古尔泰各怀鬼胎之下,皇太极不得不终止了这一次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不过,在他看来,义勇军和二王势力已经遭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在没有了大明的粮饷的支持下,对后金的威胁也没那么大了。在这种情况之下,皇太极开始了谋划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绕过袁崇焕全力经营的宁锦防线,入寇中原。

之所以制定这个计划,是因为皇太极知道,如果再不从大明抢些人口物质来,后金的政权将会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而他自己的汗位也将受到四大贝勒当中其他三大贝勒的严重威胁。

两次算计阿敏不仅没有成功,反而使得莽古尔泰对他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同时两次大规模征伐义勇军,后金不仅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反而使得汉军旗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蒙古人这边也损失惨重。

如果再不取得大的胜利,为大家带来利益的话,他的汗位将会受到严重的质疑。

四顾之下,朝鲜虽然软弱,但是太穷,没什么油水。蒙古人,除了远遁的林丹汗,其他蒙古部落同自己的关系即使不很亲密,但是也还不错。而且蒙古人都还需要靠抢劫过日子呢,自己能从他们那边得到什么?

所以只有大明了。虽然袁崇焕在宁锦一线重点经营,但是城墙又不能移动,只要绕过去救可以了。

至于进入大明之后会遭受到数十万勤王军的围追堵截,皇太极根本不担心。因为他对大明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大明内部有这无数的后金的眼线和一些为了私利而不顾大明利益的奸商。

通过这些人,他对大明的那些军队到底是个什么德行,了解的是一清二楚。即使是大明最精锐的辽东边军都不是后金的对手,更不用说那些与废物无异的卫所兵了。

所以入寇大明,并没有什么困难的。现在只剩下最后的一个问题。辽东由谁来守,该留下多少人来防守。

四大贝勒当中,只有大贝勒代善是拥护自己的。阿敏和莽古尔泰都心存异志。所以皇太极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将代善留下来防守老巢,同时也算是对阿敏和莽古尔泰的一种威慑。

但是阿敏和莽古尔泰的兵力太过强盛,使得自己不得不带上足够多的自己的兵力以对他们形成一种制约。如此一来,能够留下来的兵力并不多了。

虽然义勇军的野战兵力并不多,即使加上二王带过去的兵力,也就两三万。但是这两三万对于后金也是个不可忽视的牵制力量。所以留下来的兵力也不能太少。

想到这里,皇太极用他那略显阴沉的目光环视在场的所有人。当看到阿敏和莽古尔泰的时候,目光中总是能够微不可查的闪现着丝丝杀机。

发展 四百五十三章继续挑拨后金内部关系

收费章节(12点)

四百五十三章继续挑拨后金内部关系(第一更)

皇太极想要的不是由努尔哈赤定下来的四贝勒执政,他要的是像大明朝的那些皇帝一样的绝对的权力,要的是掌握一切。

不过,再想对付阿敏和莽古尔泰,皇太极也不能将其放到台面上来,不然的话,后金将会面对彻底的分裂。而分裂的后金就什么也不是了

“这次前往大明事关我大金未来的发展,所以必须全力以赴。阿敏,莽古尔泰,岳托你二人携正蓝旗,镶蓝旗,镶红旗各二十牛录,杜度,你携镶黄旗十个牛录,代善,你正红旗出十牛录交由岳托暂时统辖,本汗亲自统辖正黄旗,正白旗,镶白旗三旗共出七十牛录,加上汉八旗和蒙古军队,十一万人一同征明。其余各旗留守兵力全部归代善统一节制,共同防守辽东。”

思考了一会,尽可能的平衡各方面的兵力配置,拿出了一个兵力分配方案其他的还没什么。但是正白和镶白两旗的旗主多尔衮和多铎,皇太极竟然直接将这两旗的兵力划归他的统辖,这是否有些过火了。

不过,多尔衮和多铎两人此时年纪还太小,也没人会为了他们两人而同皇太极顶牛,毕竟皇太极有个相当冠冕堂皇的理由,多尔衮和多铎的岁数还太小。

“大汗,我有个问题,这次我们从哪里进入大明,毕竟虽然现在毛文龙一死,我们后顾之忧尽去大半,但是宁锦一线被袁崇焕经营的相当坚固,想要从这里突破,非常的困难”莽古尔泰首先站出来问道。这也是所有人想要问的。

“宁锦一线无法突破,我们就绕过宁锦,西出义州,借道蒙古插汉部和朵颜部,从喜峰口进入大明。”皇太极自信的说道。

大家在头脑中仔细的过了一下,发现这次的征明实在是个相当冒险的行动,不说袁崇焕对从他门前经过的大军的反应,就说蒙古插汉部和朵颜部,他们能放心一支十几万人的军队安然的从他们境内通过吗?

“我明白你们的担忧,不过只要我们不进攻宁锦一线,袁崇焕是不会理会我们的。而插汉部和朵颜部,我已向他们许以不少的好处,他们会同意我们通过的。”皇太极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