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起明末-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沂窃谀歉龉菲鲜响籼美铮运鸷γ鲜献谧謇娴拿澹悦鲜献宸ń泄τ诰娜烁罨畲蛩赖摹K�**的混蛋什么孟氏祠堂,什么孟氏族法。没有军政府,他们都得被饿死。”众人刚刚坐下,萧明乾那怒气滔天的声音便充斥着整个会议中心。

“这种事情,我绝不能容忍。现在我来这里,就是要明确的要求,军政府出面严厉的处理这件事情。凡是参与到打死孟骄阳事件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逮捕起来,并立即进行公审。所有人,不管他是谁,均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萧明乾的严厉的话,让所有人都是心头一震。

“没错,而且出了这样的事情,当地官员竟然没有向上汇报。这样的人,已经不能继续担任军政府的职务了,也应该将其逮捕审判。”唐洪生补充道。

“逮捕这些人没有问题,但是督军大人,这些人经过审判,大部分并不会如督军大人所愿,判处死刑。”

何耀泉自然也同意萧明乾严惩这些孟氏族人,但是出于自己的职责,他还是出来提醒萧明乾。只要依法审判,就不能如萧明乾所愿,将这些人全部处死。

“为什么?难道这些人打死孟骄阳不算是故意杀人吗?”李元心一听何耀泉这么说,立即站出来责问道。

“下命令的那个人和出手打死孟骄阳的那个人,当然可以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但是其他人,如那些参与商议的非主要人员,即使他们赞成了此事,他们也只能算是胁从,只能依法判处监禁。”何耀泉解释道。

“不行,这样的人完全无视军政府权威,无视他们生命财产安全,并积极参与其中的人,必须处死。不然,军政府还有什么威信。”陈元贇也接着站出来表态道。

“各位不要忘了,黄先生的《律法正义》所述,‘律法依则存,悖则废。从古至今,无不以首例而废弛’。难道各位认为悖逆律法而从严处理此案的涉案人员,是在维护军政府的威严吗?”

对于在场众人的心情,何耀泉是完全理解的。他自己也恨不得将这些人全部杀了。但是从理智上考虑,他不得不维护律法的尊严。否则,便是他的失职。

而他口中的黄先生便是杭州府的那个黄兴云。黄兴云本人此时还是没有来到台湾,甚至他不知道支持自己的几个人是来自台湾。但是出于责任心,他还是完成了萧明乾当初的嘱托,完成了第一本法律书籍,也是他法律方面的理论著作《律法正义》。

这本书虽然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但是却系统的袒述了他的法律理论。在萧明乾当初的那次启发下,其先进的理论论述已经完全的超越了这个时代。

所以在万历四十四年,也就是两年前,这本书一送到台湾,便成为了军政府以及当时的文学院必读书籍。可以说,台湾所有的军政府官员都是黄兴云的学生。现在的台湾法律,更是完完全全依照这本书为理论基础编订的。

所以这次,当何耀泉将黄兴云的理论搬出来后,其他人也就反驳不了了。

“既然这样,那就完全依法处理这些人,但是我不会就这么算了。从现在开始,军政府全面梳理整个台湾的所有地方,凡是发现有以族法名义私立罪名而造成冤案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给我找出来依法处理。我台湾没有宗法,只有国法”

发展 二百零七章

二百零七章

“既然这样,那就完全依法处理这些人,但是我不会就这么算了。从现在开始,军政府全面梳理整个台湾的所有地方,凡是发现有以族法名义私立罪名而造成冤案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给我找出来依法处理。我台湾没有宗法,只有国法”

萧明乾这次是彻底的被激怒了,他决定不再容忍这种现象继续发生,要将宗族族法这种对国家有害无利的东西,给彻底的灭掉。或许这样一来有扩大化的问题,但是萧明乾一定要在宗族这种东西在台湾还没能发展起来的时候,彻底的将其消灭在萌芽中。

“督军大人,这是否应该慎重一些。如若大规模的清查宗族不法之事,会不会引起百姓不满啊”吴运东看了一眼同样震惊不已的卢远志,站出来劝诫道。

在场的人当中,唐洪生他们都是脱离宗族来到台湾岛的,甚至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对宗族这种家族组织形式都有些反感。所以他们对萧明乾借此清算宗族是完全支持的。但是吴运东和卢远志不一样,虽然他们的家族来到台湾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也已经形成了宗族。所以他们两个是不希望萧明乾借题发挥的。

“不,我支持督军大人的决定。台湾的百姓现在都是些移民,整个宗族来到台湾的非常的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限制甚至是瓦解宗族的形成是非常容易的。如果等台湾的宗族多了,那个时候,再想动他们,那制肘就多了。”陈元贇站出来说道。

五年前,陈元贇随着萧明乾来到了台湾岛。在对联合护卫军,军政府以及台湾有了充分了解后,毅然决然的将整个陈家都给劝到台湾岛,彻底的投入萧明乾麾下。对于陈元贇的投诚,萧明乾当然无比的欣喜。一开始,便任命陈元贇为医务总长,全权负责台湾的医学事务。

当然,陈元贇当然也没有辜负萧明乾的信任。移民工作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疾病的防治和移民的水土不服问题,可以说是台湾移民当中最为重要的事务。但是在陈元贇的主持下,这五年来,台湾硬是没有发生过一起流行病爆发,更没有因为水土不服问题而死过人。

五年来,台湾建立了多达三十七所医院,培养医生多达一千多人。当然这些人有三分之二现在还不是很合格,但是替百姓看看小病还是可以的。

最重要的是,在萧明乾的鼓励下,陈元贇正积极的结合自己所学,萧明乾提供的外伤急救措施以及西洋医术等等,汇编整理所能收集到的医书,试图编写科学的医书教材,以作为萧明乾答应他要建立的医学院的教材。

可以这么说,陈元贇彻底的奠定了台湾医学发展的基石。而且陈元贇对建造也非常的感兴趣,特别是对他来说非常新奇的西方建筑学,在台北就有几座建造是他结合欧洲的建筑设计建造的。这让萧明乾都在想,是不是让他将台湾的城市建设也给担负起来。

不过这也只是一想,陈元贇明确的对萧明乾说:建造只是他的个人爱好,他的正业是医学。

陈元贇此时站出来支持萧明乾的决定也不是偶然的。作为一个智者,陈元贇对大明的社会问题看得非常的清楚,宗族形势的社会结构的弊端,他也非常的清楚。宗族对于社会整体的发展绝对不是件好事情,它对百姓个人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压制作用,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对国家更是没有一点好处,它使得很多人在对待国与家的时候,往往为家弃国。君不见很多有才华的人,往往为了家族的利益,置整个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于不顾,甚至是投靠异族。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是数不甚数。

“没错,士升(陈元贇的字)说的对。我就是要在台湾现在还没有几个宗族的时候,彻底的将其打压下去。不仅如此,我还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在我的治下,宗族没有任何的生存之地。”萧明乾恶狠狠的说道。

说完这话,萧明乾转头对何耀泉命令道。

“何先生,您作为法务总长,要担负起律法的普及。我不管你通过什么途径,利用什么方法,一定要将军政府的所颁布的律法彻底的普及到每一个百姓当中去。要让所有人知道,军政府颁布的律法是最崇高的。其他的什么家法,族法,一律作废。就算是父亲杀了自己的儿子,那也得判处死刑。”

“是。”何耀泉领命道。

“各位,台湾初创。一切的一切都是完全新生的,我们不能让那些腐朽的东西,影响它的成长。五年来,台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我甚至可以好不夸张的说,现在的台湾是东方最为富裕的地区。

你们想想,如果是在大明,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吗?不可能,百分之一也达不到。说不定在刚开始的时候,就会被人给彻底的撕的粉碎。为什么?就是因为在这台湾岛上,我们没有任何的制肘,我们可以放开手去实现我们的梦想。既然是这样,我们如何能够容忍那些将大明彻底的拖入衰落深渊的东西存在呢。”

对于萧明乾的话,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同。可以说,他们全部都是大明的那些宗族,礼仪,纲常等等东西的受害者,当然对这些东西对社会发展的危害有着切身的体会。

正如萧明乾说的那样,如果他们这些人在大明,不管是在大明的什么地方,都不可能取得台湾眼前的这些成绩。不要说是他们,就是皇帝,在以家族利益为先的士大夫阶层的阻挠下,也做不出任何的成绩。君不见张居正的改革最终完全的走向失败了吗?

“督军大人,洪生以为,我们还可以通过小说这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达到限制宗族的形成发展。”唐洪生突然间说道。

发展 二百零八章 白莲圣女再现

二百零八章 白莲圣女再现

“督军大人,洪生以为,我们还可以通过小说这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达到限制宗族的形成发展。”唐洪生突然间说道。

如果是在五年前,唐洪生铁定不会这么说。但是五年后的今天,他却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

“这倒是个好主意。自从督军大人办了那个报纸,并在那上面连载了几部小说。现在百姓对小说这种东西是非常的喜欢,而且一闲下来就到那些个茶馆地头什么的地方听人读报。我们可以让人多写意些反应那些宗族罔顾国法,侵占普通百姓利益的事情的小说。”陈元贇首先赞同的说道。

“那些是以后要做的,现在我们就说眼前的这件案子。督军大人,既然我们想要抑制宗族的发展,那我们干脆就对这件案子进行公审。这样一来,可以使得全台湾的百姓都知道宗族的黑暗面,二来也是一次震慑。”何耀泉打断陈元贇的话说道。

“可以,另外,军政府要从上至下的灌输国法至上的理念,不要再出现在这种事情上不作为的现象了。”萧明乾想了想,公审这种形式的确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只要做好了,那对宗族形式的形成的确是个巨大的打击。

于是乎,便有了这一幕。

公审,对于台湾百姓来说完全是一件非常新奇的事情。明末的时候,衙门审案并不是电视上那样,每次审案都有几十个百姓在旁边看着。瞎扯淡,官府衙门,老百姓躲都躲不及,哪有往上靠的话。那些官员也不愿意自己审案的过程暴露在百姓的眼前,不然如何上下其手。

但是今天可是出了件奇事,军政府竟然在台北的中央广场上,当着全台北城百姓的面进行公审。而且萧明乾生怕反响不够大,竟然让台北的几个大型工厂组织员工去围观。

一大早,整个台湾****上,便是人山人海。所有人都在热烈的议论这次公审大会。有拍手称好的,也有冷着脸说军政府不该干涉人家族内事务的,当然大部分只是来凑个热闹而已。

“小姐,这台湾可真是奇了,竟然搞这种公审”一个二十岁模样的少女对旁边的一民同样年龄的少女说道。

“小玲,不要叫我小姐。自从我们败了以后,我们就没有什么主仆之分了。”那个小姐神色黯然的说道。

“小姐,不管什么时候。我永远都是你的丫鬟。教主败了,教众死的死,逃的逃。但是曹护法不是带着几十个兄弟逃到这台湾来了吗?我们还会东山再起的。”

没错,眼前的这两个人便是白莲圣女和丫鬟小玲。去年,白莲教起事了。但是这完全是个笑话,彻底笑话。起事时,白莲教徒仅仅千人,便带着一群流民,诈称万人去攻打县城。仅仅十一天时间,便被彻底的扑灭了。

起事没成,这帮子白莲教主要成员,有一半逃了出来。其间,那些个白莲教主要成员的丑恶嘴脸是显现的非常之彻底。而因为这次的事件而被杀的百姓,竟然多达四万多人。

这样的结果,让白莲圣女对这个白莲教彻底的失去了信心。这个时候,白莲圣女想起了五年前遇到的萧明乾和陈元鬓。更是对萧明乾的那些关于流民暴*应该弹压有了些认识。

“小玲,以后你就叫我本名丽萍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了。到了这台湾,我们要对这个地方多多了解,眼前的这个公审大会就是个机会。”

白莲圣女,原名郑丽萍,河南祁县人。本来家境还是相当富裕的,更是个书香门户。所以,在她十岁之前,可以说是个真正的大小姐。

但是这个时代最悲哀的就是,即使是富裕之家,也很难得以保存。就像唐洪生一般,家里的财产被有官府背景的人给盯上了,于是乎就上演了一幕人间冤案。

而她这一家子,最终活下来的就只有她一个人了。自从被那个已经死了的白莲教主给救了以后,因为其秀丽的容貌,高洁的气质,更拥有那些普通农村女孩所没有的见识,便成为了白莲圣女。

“小姐,你说这台湾军政府怎么会进行公审,难道他们不怕他们的那些个丑事给抖搂出来。”小玲也不想继续提那些个伤心的事情。

同时在她的印象里,所有的官府都是贪腐的,都是不干好事的。对军政府她也没有好印象。

“这位姑娘,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什么叫他们的那些个丑事,如果没有军政府,你还指不定饿死在哪呢忘恩负义的东西。”

小玲这话刚说出来,旁边的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大妈便冷着脸斥骂道。

“哼天下的官府就没有一个好东西,我”

“小玲,不许乱说。这位大妈,小玲不懂事,您请多多担待。”一看小玲要和对方吵起来,郑丽萍立即打断了小玲的话。

“不懂事,她都多大了。哼如果不是督军大人和军政府,我们这些人都得给饿死。没错,那大明的官府是没有一个好东西,但是咱们台湾的军政府就全部都是好人。看你这细皮嫩肉的样子,一看就不是苦人家出生,你们怎么会到台湾来的,莫不是什么坏人。”

说着说着,这位老大妈开始用看敌人的眼神看着两人。使得郑丽萍再也呆不下去了,立即告罪一声,带着小玲跑到别处看热闹。

“小玲,我们刚到台湾,当心祸从口出。”

为了不让人听到她们的谈话而惹来什么麻烦,郑丽萍拉着小玲在广场外围找了个茶楼,包了个靠窗的包间。一边喝茶,一边看着广场中的情形。

“小姐,我说的是实话吗?”

“实话?你怎么就知道这台湾的官员全部都是坏人?你可不要忘了,他们可是救了数百万人的性命啊就冲这一点,你刚才说的那些话就是错的。你觉得,如果我们得了天下,做得能比他们好吗?”

但是在内心,郑丽萍也隐隐的感觉到这台湾的督军大人和军政府迟早有一天也会扯旗造反的。

发展 二百零八章熟人

二百零八章熟人

虽然刚到台湾,但是对于台湾将会造反这一点,郑丽萍还是非常确定的。这台湾刚刚崛起不到六年时间,但是其发展速度简直就是个奇迹。

加上本地土著,六年前台湾的人口可能都不超过三十万。但是不到六年的时间下来,加上自己跑到台湾来的人,台湾的总人口听说已经有三百万了。也就是说,这六年来,台湾从大明引入的人口数量多达两百多万。

或许在普通人看来,这是台湾的那个督军大人心善,想要救助那些流民。但是在郑丽萍看来,那个督军大人完全是个野心极大地人。任何一个没有野心的人,都不会劳心劳力的去聚拢如此强大的实力,而且还千方百计的瞒着大明。

而且现在看来,他做的非常的好。即使因为海商的原因,大明不少人都知道了有台湾这个地方,也知道他们正在引入大明的流民。但是台湾的强盛已经超过了大明的任何一个州府。如此作为,要说没有野心,郑丽萍第一个不信。

“小姐,快看,那个人不就是五年前坏了我们大事的那四个人当中的一个吗?”正当郑丽萍心里思考的时候,小玲突然间惊叫道。

郑丽萍二人所在的这个茶楼位于公审所在的那个高台不到二十米,而且位于高台的侧面。而小玲指着的那个人正好坐在面对着她们的那一侧。

听到小玲的惊叫,郑丽萍为之一愣,随后便想起了五年前的那件事情。心中不由一颤。抬眼望去,只见高台的左侧第二个位置的有一个熟悉的面孔。

莲步轻移临鬼蜮,饿殍哀号霄汉冲。

没错,就是那个五年前写下一首后来被冠名为《流民哀》的那个人陈元贇。他怎么会在这而且看其座位,地位还不低郑丽萍心里疑惑非常。

“小玲,去把小二叫来,我们打听一下,这个人是不是当年的那个陈元贇,还有他的身份。”突然间郑丽萍觉得当年的那四个人的身份绝对不简单。

不一会,小玲便带进来一个茶楼的小二。陈元贇在这台湾岛,绝对是个万家生佛的人物。特别是在底层的百姓的心中,陈元贇完全是出于萧明乾和唐洪生之下,位列第三的大人物。所以当郑丽萍问到陈元贇的时候,那个小二立即面露崇敬的说道。

“两位小姐,你们是刚来台湾吧。那位可是整个台湾最最有名的大人物之一啊在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心中,他可是位万家生佛的好人啊”

“小二,那他叫什么名字?是台湾本地人吗?”看到小二似乎有没完没了的赞扬下去的趋势,郑丽萍立即打断道。

“这位小姐,你可不知道,他就是我们台湾的医务总长,是位活人无数的菩萨啊”

“回答小姐的问题,哪那么多废话啊”一看小二还要赞扬下去,小玲不耐烦的打断道。

被小玲打断自己的话,小二非常的不爽,但也停下了对陈元贇的歌颂。

“他叫陈元贇,不是台湾本地人。听说是五年前,督军大人亲自从浙江请来的贤德之人,而且刚到台湾,便被督军大人任命为医务总长。那个时候,这台湾还没有多少人,而且刚刚到达台湾的人当中不少人都因为水土不符而大病一场。

但是自从有了陈总长,我们这些移民就再也没有因为水土不符而出现大病。您说,这是不是功德无量啊要是在大明,我们这些人不被饿死也得被病死。但是到了这台湾,督军大人给我们提供粮食,陈总长给我们治病。所以除了督军大人和唐大人,对我们恩德最大得便是陈总长大人了。”

小二的描述,让郑丽萍和小玲不由互相看了一眼。

“他是浙江余杭人吗?还有我听说督军大人现在只有十四岁,五年前他只有九岁,他怎么会到大明找到陈元贇的,而且陈元贇还被他说服来到台湾了”

“这位小姐,那您可就不知道了。我们的督军大人可是个五百年才出的一个天才。到大明请个人算什么啊这台湾岛以前可是叫东番岛,是个海盗横行的地方。督军大人硬是横扫所有的海盗,白手起家创立了这一番了不得的事业,给百姓一个安居乐业之所”

说到萧明乾,小二的神情更是崇敬万分,而且语气中透露出了作为台湾人的骄傲。实际上,他来到台湾也就两年时间而已。但就是这两年,在经历过了以往那种饥寒交迫,随时可能冻饿而死的日子后,台湾的安定富足的生活,已经让小二拥有了作为台湾居民的骄傲了。

其实,这里面还有法律逐步健全的功劳。在两年前,台湾的法律极不健全,刚刚到达台湾的那些移民虽然生活上已经摆脱了以往的那种随时可能冻饿而死的境况,但是他们的其他权利几乎没有得到保障。

就像小二的这种工作,他们的劳动权利得不到保障,经常出现黑心老板克扣工人工资的事情。但是在萧明乾的要求下,台湾逐步的完善了各方面的法律。如劳动法,便对工人的最低工资,最低休息时间等等权益提出了保。

虽然没有后世的那么完善,也没有那么的高标准,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非常的了不起了。

其他的如什么教育法,合同法,土地法什么的更是让所有来到台湾的人不敢相信会有这么好的官府。在这种环境生活几年,什么人都会对台湾有认同感,特别是在其他地方全部都是悲惨世界的时候。

小二的回答,让郑丽萍二人惊诧不已。她们刚刚来到台湾岛不到十天,所以她们对台湾完全是陌生一片。她们原本以为这个只有十四岁的督军萧明乾只是继承了父辈的势力,没想到竟然是白手起家建立起如此强盛的台湾。这如何不让她们震惊不已。

看到郑丽萍两人的惊诧神情,小二得意不已。每次有刚到台湾的人向他打听关于台湾的事情的时候,他都会看到这样的神情,而且他也非常享受这样的神情。

“我告诉你们,在这台湾,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我们的督军大人绝对是个大善人。他在六年前就拿出三百万两让台湾商人从大明将那些活不下去的人给救到台湾,每年三四十万人啊六年下来,活命少说也有二百万,这得多大功德啊所以我们对督军大人,以及军政府的各位总长都是敬佩万分。”

“我们小姐只是问你那个督军大人的年龄和那个陈元贇的事情,你哪那么多话。”

看到小二说了那么多萧明乾和陈元贇的好话,小玲脸色立即就拉了下来,嘴上自然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