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烽火-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此,军心全变了,孙可望已无胜算,他只能是带着亲信的五十骑跟着他逃跑。十万人马最后只剩下了五十骑,败惨了!
在孙可望的军中有一员偏将——岳志成!是的!就是以前那个在张献忠被射死时,跟在张献忠身边的岳志成。
岳志成一直遵守着张献忠的遗言,要把他的宝藏给最适合的人选。这个人选会是谁呢?
当然首先选择的就是大西,可惜啊,大西余部,哪怕是张献忠指定继承人孙可望,也不可靠,不能把钱财给他。
而李定国本来是以为可以的,可是现在看看,他与孙可望都不能协调,对于清军似乎也跟不上张必武。
尤其是不识大局,居然听从了永历的诏书,回师来与孙可望相战,而且李定国就不杀孙可望,李定国应该想到要杀他,要是不杀他还让他逃的话,孙可望深知云贵内幕,要是投降了满清对于云贵二省来说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相反,张必武还真是雄才伟略,他的大局感非常好,也只有他才能把鞑子给驱遂出去。
何况为张献忠报仇的人不正是张必武吗?他败了豪格,害豪格回去之后,被多尔衮加罪,从而处死了!至于射杀张献忠的雅布兰也是张必武所击杀,从而把雅布兰的人头送来,以祭奠了张献忠在天之灵啊!大西军的将士对张必武这么做是深怀感激的。
张必武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岳志成想到这个之后,他决定了,他要离开这里,要到河南去。
故在此大难之时,岳志成的到来将会给张必武带来极大的帮助,张献忠的宝藏会让张必武获得更大的帮助。
本来李定国还不想对孙可望赶尽杀绝的,只要他诚心悔过,还是能大家再一起联合抗清的。可是没有想到孙可望太小肚鸡肠了,他咽不下这口气,他非要报仇不可,于是他便跑去投降洪承畴,要请洪承畴借兵给他复仇。
似此,孙可望是真正地身败名裂了。李定国把永历帝迎到了昆明,表示以后会保护好永历帝。
只是李定国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盘一下子就全丢了,要不是孙可望这一件事的话,他本可以联系着张必武大干一场的,一切都成了画饼。
如今的结局,李定国知道只有是先保住贵州和云南之地,以伺机再次出兵了,毕竟有洪承畴和吴三桂的大军联合而来了,他出兵是难以取得胜利的。
孙可望把云贵的虚实全部对洪承畴说了,似此,洪承畴觉得应该乘这个机会,进攻云贵二省,消灭李定国和永历。现在满清的眼里,李定国已经成了张必武之下,最具威胁的人物,消灭他,那张必武就会孤掌难鸣了。
偏偏李定国却做好了要死守云贵的准备,这样会葬送云贵的,要是他以攻为守,这才是最好的策略。
张必武一直都在探着李定国那边的情况,他知道李定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至于郑成功和史可法等也是被看得死死的,他们动弹不得,那就无人能救了。
而张必武呢?多尔衮则是死死地盯着,根本就不给张必武离开的机会,蒙古这一边的铁骑也南下了,李岩正带着人马来抵抗呢。
第三十五章 济尔哈朗秘密进行计划
至于陕西这一边,李过他们同样也是对抗着阿济格,一时半会也腾不出手来支援李定国。
张必武清楚多尔衮的目的就是死死地拖住,要是李定国真的完蛋了,张必武和李过就会合围的,不管怎么样,他都得支援李定国的。
况且张必武奉永历为帝,他也得保住永历帝,可是又该如何去做啊?多派兵南下云贵,那么河南和山西就会不保。要是少派兵的话,一点用也没有。这还得表示张必武的兵能飞一样地飞到李定国的那里,毕竟太远了!这又怎么可能呢?
又该如何是好啊?张必武心烦气燥啊!他就想到一点,皇太极的死与多尔衮有关!要是在短时间内找到,那自然是更好,找不到的话,是不是也该透露一下给其他的人啊?比如说曾经与多尔衮辅政的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对于多尔衮是心有不甘的,只是形势上容不得济尔哈朗发泄出他的恨意,故济尔哈朗只能是暂时地屈从于多尔衮。
以前图赖和济尔哈朗同是皇太极所倚重的人,故二人的关系非同寻常,非常要好。图赖对于皇太极的死有疑问,济尔哈朗不可能不知道。
张必武觉得应该迅速地派人把这一消息告知济尔哈朗,当然是要秘密地,通过奸细来告知。
济尔哈朗在北京作为辅政,虽说是辅政,可实际上,他却没有多大的实权,别看多尔衮不在北京了,很多的事情都是多尔衮一党所把持。有什么重大的决策还得让人到多尔衮那禀报,由多尔衮定夺了,才能批准实行。
多尔衮把权力牢牢地握在手中,济尔哈朗就算是再心有不甘,再不服,也不能怎么样。
济尔哈朗正在家里闲坐的时候,他的心腹把一张布帛给了济尔哈朗。济尔哈朗一展开一看,这是满文写就的,内容就是图赖所疑心的关于皇太极之死的重重疑点。
济尔哈朗是站了起来,他对于皇太极的死也是有疑问的,也怀疑与多尔衮有关,只是多尔衮大权在握,他就怕一调查起来。自己会受到株连,故此事只能是秘密进行。
同时让图赖来做的话,真出了什么事,济尔哈朗就把一切都推得是干干净净的。
济尔哈朗站了起来,他拿着布帛,他在走来走去的。图赖真的是在临死前让人把这些给自己吗?让自己去调查吗?
要是真能证实太宗皇帝是被多尔衮所害死的。自己不就有机会能扳倒多尔衮,夺得权力吗?不用再像今天空是一个摆设!
可是多尔衮不好惹啊!一不小心的话,全家都得死翘翘的,要对付多尔衮,就得小心谨慎,绝不能出一点差错!
济尔哈朗看着布帛,他不能把布帛留下来。要烧掉才行,免得惹麻烦。济尔哈朗如此一想,便是把油灯的油倒些到布帛上,然后就点燃烧在盆里了。
济尔哈朗嘻嘻地笑着,说:“多尔衮啊多尔衮,我一定会夺回属于我的一切!权力!我要辅政王的称号名至实归!”
济尔哈朗便是把心腹给唤来了,在他的耳边低声细语几番,心腹不断地点头。他立即离去,要实行济尔哈朗所交待的。
济尔哈朗这是要联系朝中反对多尔衮的人,他也知道顺治皇帝是讨厌多尔衮的,要是必要时收买了顺治身边的人,从而让顺治知道的话,那就更有把握了!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时候到。自然会让顺治知晓。
济尔哈朗是秘密进行这一计划的,他认为在多尔衮远去抵挡张必武,并且全副身心都用在与反清势力争斗的情况下是最好进行的。济尔哈朗便是秘密地进行着调查,对于图赖的一些势力。他是能继承的。
努尔哈赤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家族势力很大呢!要与此相联系,比如说多尔衮是特意把他放到娘子关以害死他的,额亦都、扈尔汉、安费扬古、何和里等家族也会受到震撼,从而与济尔哈朗相联合在一起。
济尔哈朗与众多的满清贵族一旦联合,重要的时候会给多尔衮以重击的。
张必武就是想通过济尔哈朗的嘴,来让众多的满清贵族对此事起了疑心。这还不行,也得让多尔衮知道,最好促成多尔衮与满清贵族的狗咬狗。
这不,济尔哈朗联系五大臣的后人,以及其它的满清贵族的事早有人密探给了多尔衮。
多尔衮接到了信报,他沉默不语,他看着,他随之把纸条给烧掉了。
苏克萨哈在旁边说:“皇父摄政王,我们不如把反对你的人给全部干掉吧!”
此话一出,立即就被多尔衮瞪了一眼,苏克萨哈不敢再出声了。
何洛会便问:“皇父摄政王,那我们该怎么办啊?就任由他们势力要对你不利吗?”
多尔衮伸出手指,示意何洛会不出声,他说:“是不是汉中的孙守法、赵荣贵、贺珍等都在对蜀地开始了攻击了!”
何洛会和苏克萨哈都不明白多尔衮说这一番话是什么意思,他俩在面面相觑之后,只好是点头,表示如此。
苏克萨哈这人啊,是正白旗的,还是正白旗的骨干大臣呢!是有能力的,多尔衮明白一点,苏克萨哈不是一个忠臣。
多尔衮笑了,他看着何洛会和苏克萨哈说:“实话说吧,如今的李闯的贼军实力大不如前了,把李岩等三万人给打发回张必武那里,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让张必武能立功。如今没了李岩这三万人马,还继续出兵蜀地,原因何在?自然是想牵制吴三桂以及我蜀地的人马,以此对李定国造成帮助。”
多尔衮站了起来,说:“他们啊,不断地折腾,自然就是保住李定国,李定国还拥有云南和贵州二省,他休整一大段时间后,就能再度而起。要打虎就得乘他病的时候,把他给杀了!不能让他歇息!我们要继续地拖住贼军与张必武军!张必武就是想要我们内部混乱,从而让李定国休息!”
苏克萨哈和何洛会表示明白地在点头了。多尔衮反问他们:“那我们能不能中张必武的计,让大伙自相残杀吗?让他们能度过难关,以后更加难收拾吗?不!不可以!就算是现在我们不能全部剿灭李定国,最起码也要把李定国给打得元气大损,没个几年甚至十年都恢复过来的话,那我们不是白干了吗?”
苏克萨哈和何洛会一听,自然是明白了,也佩服多尔衮的大局观。
何洛会则说:“现在到处都有谣言,说朝中将会有对皇父摄政王不利,朝中有一股暗流涌动,随时都会对皇父摄政王不利!更有人说乘皇父摄政王不在要发动政变,从而废掉皇父摄政王啊!我觉得哪怕是张必武派人造谣的,我们也得小心为上啊!毕竟豪格虽死,可他的余党,还有一些对皇父摄政王不满的势力大有人在啊!军中的将士们也担心啊!”
多尔衮又笑了,说:“张必武啊,还真是什么计策都使出来了!像这种造谣生事的计策也挺好使的,重要是成本低,见效快啊!我就让两宫太后出来为我说说话,当然还有小皇帝,说绝对信任我!”
苏克萨哈又有忧色说:“如今皇太后病重啊,她几乎动不了,又……”多尔衮便说:“不要理会!让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同时写一份谕旨,以表示对我的支持!当然圣母皇太后和皇上就能亲临,向群臣表示对我的支持!事情就这么定了!”
就算如此,苏克萨哈和何洛会还是有些担忧,不过最后他们也只好是点头了。
多尔衮心里在想,真能顺利地全部消灭吗?他就要继续拖,看看张必武又能折腾些什么。
多尔衮的军队不动,只是对张必武继续实行重压,张必武动弹不得,他心里那个愁啊!
张必武本想是让多尔衮与满清贵族中的反对势力火拼的,可是一点也没有取到他想要的结果,多尔衮还是想要定住他,他就难以施展能耐了!又该有什么办法真能让多尔衮撤军,或者是满清朝中发生一件大事,影响到对李定国的攻灭战呢?
李定国一灭,张必武和大顺就极其危险了!他还是在想着一个办法,同时也接到李定国因为死守云南被吴三桂和洪承畴等逼迫,再也没有以前败孔有德和尼堪的威风了,怎么说有孙可望把所有的军机要秘全泄露出来了,李定国就会变得很被动呢!
张必武在叹气,他头很疼,真是无奈啊!就在这时,有人把岳志成引到了张必武的跟前。
已有人向张必武表示了岳志成是大西军中来投的,因为他觉得孙可望和不能救国,故来投张必武。
张必武则是一苦笑,他看着岳志成,心中想的是:“他是不是因为见到李定国的形势不利了,才来投我的啊?不过听说他是自孙可望与李定国大打出手的时候就弃二人来投的。怎么说,我也不可能不宽待他啊!毕竟我要利用他来做个榜样以让更多的人来投靠我!”
第三十六章 岳志成来投靠
张必武一想到这,便说:“好吧!岳志成,我就欢迎你的到来!你以前在大西军是偏将,那我现在给你个游击将军!”
哪怕在张必武的心中还是想着岳志成可能是一个见利而忘义的人,他来投自己是见到李定国势力不行了,才来的,可他为了能劝说更多的人来相投,他再对眼前的人有成见也得舍得给他高官厚禄。
想那岳志成怎么说也是在张献忠跟前呆过的人,也是受张献忠所指导,还被张献忠收为义子,虽然比不上孙可望、李定国、白文选、刘文秀等四大义子出名,可他的能耐还是有的,他看出了张必武打心里有些看不起他,想着是不是见到大西不行了,才弃李定国等来投的。
故岳志成便推辞了:“我初来乍到,无功又怎么能受禄呢?我恳切地请求不要封我为游击将军,等我立功之后再行加赏!”
“啊!”张必武一愣,就是岳志成的这一番话,让张必武是完全地改观了,他觉得眼前这人不错嘛!
张必武便笑了,拍拍岳志成的肩膀,说:“好!好样的!你的游击将军,我给你记下了!一定会给你游击将军之职!”
没想到岳志成说的是:“侯爷,你花了大力气就是想保住我大西军,想让晋王保住云贵二省,如今火候是够了,可惜啊,多尔衮太狡猾了,没能完全地入套啊!”
张必武明白,他看着岳志成,他说出这一番话来,自然就有他的见解,说不定能解他的难题,便说:“岳志成啊,你说说看,我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岳志成便说:“我要说的是,皇太极的元配博尔济吉特哲哲以前对多尔衮和多铎兄弟是有如自己儿子般对待。在多尔衮与多铎等的心中也是视哲哲为母的。她还是鞑子的圣母皇太后布木布泰的亲姑姑,更显得她的地位的崇高和不一般!要是能让她死的话,对于满清来说是国丧,而且还是说让多尔衮来害死!”
张必武一听眼睛一亮,说:“对!其实我也想过,多尔衮就算是听见了哲哲的死讯,一心为着统一天下。他是不会回去奔丧的,似此我们是可以大做文章,比如说害死哲哲的就是多尔衮!可是要怎么样才能害死哲哲啊?”
张必武忽然觉得他要去害死一个女流之辈,确实有点不光明正大,可是政治家就不怕背黑锅,骂名。不要只想着你自己一人,要想到的是你整个集团利益。故现在张必武巴不得哲哲立即死。
岳志成应道:“哲哲已是重病在身了,要是再吓一吓,她的身体一定是撑不住,那样她可就死定了!侯爷到处散布多尔衮有不臣之心,要再加上害死皇太后这一桩罪!你多尔衮再不回去也难了!整个满清的朝廷都会受到牵连,包括急于攻击云贵屡屡得手的吴三桂与洪承畴等人也不得不减缓攻势!”
张必武直视着岳志成说:“既然你能看透这一计。那么想必就能帮我办到吧!”
岳志成坚定地一点头,说:“大西军在各地都有密探。要说进行密探活动,我们先帝可是比李闯还要早,故也要成熟得多!以前破襄阳,诈开城门一来是缴获了杨嗣昌的密使等,二来也是城中有内应。”
“屡次面对官军的进剿都能平安地度过,也是因为北京城中的官员全是贪图钱财之辈,为我们卖情报。哪怕是再难再苦。先帝都没有放松过对情报收集,他的钱财大多也用在这上面。在北京就有了大西的联络点!只是因为先帝的去世,或许就已经是残破了,不再有组织了。”
张必武觉得很奇怪,既然是情报,张献忠的四大义子都不能插手,一个小卒既然能插手吗?要是张必武知道了岳志成是张献忠临死前所在的人。他就不会怀疑了,怎么说除了张献忠的宝藏之外,还有北京的联络方式,情报机构。一并地全让岳志成知晓。
张献忠派往驻在北京的情报人员全是死士,一个两个是绝对忠诚于张献忠的。哪怕张献忠已死,只要拿凭证来,他们也会去效力的。
张必武不由是打量了岳志成,说:“岳志成,我真后悔刚才我说错话了,我不应该只单单地委任你为游击将军,我甚至可以委任你为总兵!只要你立此大功,保李定国等不亡,一个区区总兵还是你实至名归呢!”
岳志成心中佩服:“明君就是明君,虽然刚才还看不起自己可能是一个背主,见利的人,可经这么三言两语,居然连高官,都能给予,还能勇于认错!看来我没有来投错人!”
岳志成不由想起张献忠临死之前说过,要是可以的话,把宝藏给张必武!如此看来,张献忠的知人之明是有的。
岳志成便说:“只要我到了北京,找到联络地点,当然因为多年,或许已有所变动,不过不管怎么样,只要能找还是找得到的!而且自满清入关之后,就不可能再像盘踞于辽东,全是忠于满清的人,有鱼龙混杂,还重用了这么多前明的遗臣,他们一个个都是见利忘义之辈,而且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想必也有不少把柄握着的,真想让他们办好这一桩事,也是可以的!不敢说有十足的把握,六成应该有!”
张必武笑了,说:“好!就冲你这六成,我就立即让你前去北京!帮我完成这一件事!我就要让满清因为哲哲的去世,搅多尔衮剪除李定国的阴谋!”
岳志成便用力地一点头,说:“好的!事不宜迟,那我立即就准备动身!怎么说我以前也是大西军的一分子,我不可能见到本方的兄弟有难,而袖手旁观的!”
张必武先是向旁边的人使了一个眼色,旁边的人立即去办了。
没想到张必武却过来了紧执着他的手,亲昵地说:“谢谢你啊!你不仅仅是救了李定国还有救了我,救了汉人的江山!你来得可真是一场及时雨啊!不管你要多少钱,你只管列出清单来,我再穷,再苦也会把钱全部给你!钱财的问题。你不用担心,你只管放心去办吧!”
岳志成真没想到张必武会变得这么亲切,而且居然还会一下子就把这么多钱给他?真是想不到啊!他心中更是坚定了来找张必武是对的。
就在这时,刚才受到张必武眼色的人扛来了一箱银子,显然这一箱的银子是给岳志成去办这一件事的。
岳志成便说:“其实侯爷,你应该感谢我们的先皇帝,要不是他创立了这个组织。并且让我来的话,我也不会来的!本来我还想为我们大西军效力的!”岳志成说到这的时候,他目眶中有泪花在闪。
这么一番话,倒是说得张必武不明白了,他一愣,他话中是什么意思啊?
只是禤建豪和卢象升却听出了话中之意。张献忠让他来?而且他还能掌管就连四大义子,包括孙可望都不能掌握到的情报组织。
想必张献忠是紧紧地把情报组织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不到死的一刻是不会让出情报组织的一星半点的。可以说的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能掌握,那就表明了,或许他就是张献忠在死前所呆着的唯一一个人!
卢象升和禤建豪想到这一点,二人都是不动声色的。
张必武还把抄好的图赖的东西给岳志成,让岳志成按此来实行。张必武吩咐的时候,他把声音压得是很低的。
岳志成一看,惊讶极了,拿着的手都在颤抖,问:“侯爷,这,这是真的?”
张必武坚定地颔首以对,低声地说:“千万小心!此是机秘。不能外泄啊!”
此事的重要性,岳志成是知道的,他明白性地点头,他便说:“真是妙着啊!要是办成了,以后想必侯爷还有后着吧!这一步棋将会直接致满清于死地!”
张必武点头以示证实了岳志成的猜测。在岳志成的心中早已是翻江倒海,真没想到张必武会如此信任自己,把头等的机密事都让自己知道了!一种大有为知己者的念头变得炽烈起来了。
那么首先就得先完成这一件任务。于是岳志成便说道:“侯爷,我先走了!我得争分夺秒地完成这一件事!”
岳志成是说走就走了,毕竟事情紧急啊,容不得一丝的耽搁。当他一走。卢象升和禤建豪就有话要说了。
禤建豪自然是要让给卢象升,让卢象升来说了。
卢象升实说了:“张献忠的四大义子,包括继承人孙可望都不懂得情报组织,而且他还实说要感谢张献忠,张献忠还说过找张必武。再怎么说,张献忠实力还强,他不可能将自己的情报组织送人的,除非是临死之前的嘱托。而且他本来是想为大西军残部效力,后来没法子才遵循了张献忠的遗言。说到这的时候,他还有泪了!”
张必武确实想起刚才岳志成目眶中有泪花,他在点头,想知道卢象升从此看出了什么。
卢象升便继续说:“极有可能,张献忠临死之前,岳志成就是在场的人,张献忠的遗言就是交待他的宝藏,同时大西军的动向!要是我们能知晓张献忠的遗言,说不定会对我们有利!尤其是把李定国等大西军残部划给我们那是最好的!就算没有划归,与我们相互团结,关系就如同现在的李过大顺军与我们一样,那也是很好的一件事!”
张必武明白了,说:“对!对极了!看得出这个岳志成的城府很深啊!我们现在就得装作不懂张献忠的遗言,只要时机到的话,我想他一定会说出来的!”
卢象升和禤建豪都笑了,应道:“对!就是这个理!”张必武这一回安心了,说:“要是有张献忠的情报组织,这一次就成了!最终救了大西军残部的还是你张献忠啊!不过……”张必武想到要是害死哲哲的话,他心里多少是有些不好受的。
不过互为敌人,你算着我,我算着你,就不会有什么仁慈可言,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再不残忍地对待敌人,那么自己就死定了!
张必武随之吩咐下去,任由岳志成挑人,要钱,一律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