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烽火-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博穆博果尔也是和张必武说好的,他必须先回。要是在江北或者是山东一带起事的话,因为顺治和多尔衮的大军还在,他就会被顺治所攻灭了。
由于有娜木钟的帮助,很容易地就进入了北京城,并且是把京城给控制住了。
至此,博穆博果尔就得露出他的面目来了!他把一切说出来了!顺治并不是先帝之子,而是多尔衮的儿子!
此话一出,所有人不由都是大惊失色的!他们自然想要证据了,没有证据的话,你又怎么能让人信服呢?
博穆博果尔是早有准备了,他虽然是拿不出证据来,可是他能把情况给分析,况且还有这么多的证人在呢。他们都是能做证,顺治并不是先帝之子。
当初皇太极怀疑顺治不是自己儿子的时候,曾经派人去做过调查,这一件事,朝中的一些老臣是知道的,如今有人再提,他们就说当初是证实了。
却让詹岱站出来了,把当年多尔衮怎么糊弄,怎么度过难关,从而让皇太极相信顺治就是自己儿子的事给说了出来。
这件事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啊!众臣是你看着我的,我看着你的。
其中最为不满的就是满臣,因为满臣都极力地攻击着顺治的新政策,让汉满一家,居然是满人和汉人没有像以前那样分班,改成了单以职位来论,来分班。
他们巴不得早日推翻顺治的决定呢,如今一听,顺治不是先帝之子,何况再维护他呢?
一个两个地都站了出来大叫:“我们决定废黜伪帝顺治!”有一个大臣是亲娜木钟的,他大叫:“拥护襄亲王继位!”
诸臣是面面相觑的,真拥护襄亲王继位?可是现在一大群的带刃士兵已站在这里,他们怒目而视,要是谁不听的话,下场就只有死。
苏克萨哈见风转舵可真是快啊,他站出来振臂大叫:“拥护襄亲王!只有襄亲王才是合法皇帝!”
遏必隆和索尼二人他们是独木难支啊,而且要是顺治真的不是先帝之子,他们也是倾向于让顺治退位的。
这一下,群臣鼎沸了!人人都认为顺治应该退位让贤才是!要是顺治不是先帝之子,还得整治顺治与大玉儿才行,他们篡夺皇位,罪大恶极,当处以极刑!
最终还是图海站出来说话了:“事情没有弄明白之前,我认为不能现在就另立新主!如若不然,我大清会大乱的!这是不可以的!请各位大臣好好地考虑清楚才行啊!”
这一下,众人又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只是那些利益受到了触动的满臣是不依不饶了,你让他们同意图海的意见?这是绝对做不到的事呢!
他们全都是把眼睛一瞪,说:“图海,你说的是什么!你是顺治的走狗!把他关起来!”
博穆博果尔一使眼色,就立即有人上前来了,把图海给带走了。
“慢着!”索尼站了出来,说:“我们要小心才行啊!毕竟还有兵权在范文程和洪承畴等人的手上呢!他们要是反过来攻击的话,我大清就要自相残杀了!张必武强敌在前,我们大清不能自己人打自己人啊!”
博穆博果尔却是冷笑一声,说:“我身入虎穴,已说服了如同猛虎一般的张必武,他同意了,不会攻击我们!因为吴三桂准备在他的身后对他不利呢!他自顾还来不及,想攻击我们?怎么可能!”
遏必隆看着博穆博果尔,只能是叹气,真是小儿之见啊!要真让这种小儿掌权的话,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可是索尼和遏必隆又知道他们不能逆啊,一逆,他们的人头就落地了。
刚林也站出来了,说:“要是顺治皇上真不是先帝之子,我当然是赞成让他退位的!可是事情没有搞清楚之前不能冒然行事啊!还有,我们不能让我大清的勇士自己打自己,彼此受到伤害啊!”
大学士祁充格也是同意了刚林的看法,二人就是表示不能行得太急。
苏克萨哈指着祁充格和刚林二人大叫:“你们是阿谀奉承多尔衮的!是多尔衮一派,当然要为多尔衮说话!”
刚林是瞪着苏克萨哈大叫:“背主逆贼!你不要乱吠!你这是在陷害人!”
博穆博果尔恶从胆边生,他知道刚林和祁充格确实是多尔衮一伙的,要是他不出重拳的话,又怎么能搞定呢?
于是博穆博果尔便是过来了,他手中的刀一出,“嗖”的一下,就杀死了猝不及防的刚林,刚林是看着博穆博果尔,“你,你……”随之就倒于了一片血泊之中。
詹岱上前来,也割了刚林的首级在手,大叫:“谁还敢有异议!我们只能是拥护先帝的血脉!不是先帝血脉的野种一律不能再奉朝堂之上!”
祁充格整个人都软完了,他像是一堆烂泥一般地软在了地上,他害怕死亡会降临到他的头上。
确实,祁充格是躲不过死亡了!博穆博果尔下令让人把祁充格给拖出去斩了!
这一下,谁还敢有异议啊?个个都是向博穆博果尔下跪下,大叫:“我们谨遵襄亲王为帝!以继天下!”
听到这,博穆博果尔是满意地笑了,他非常地高兴,他的目的达到了。
博穆博果尔看着皇帝的宝座,他兴奋得不得了!这个皇帝宝座终于是属于他的啦!他三步并作两步地奔到皇帝宝座上,一屁股坐了上去,他趾高气扬的,多年来的梦想终于全部成真了!
他一时摸摸扶把,一时又摸摸龙头,一时又摸摸清坐着的地方。就像是一个得到了新玩具的小孩子一样。
众满臣见状都是在叹气的,这样的新皇上又怎么能带领他们走向辉煌呢?博穆博果尔不是傻子,他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失当之处,他变得正襟危坐了,一时之间也挑不出失礼之处。只是他兴奋至极的样子,还是难以根除的。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满臣都在向博穆博果尔建议,凡是汉臣不能重用,还要像以前那样满汉分班,满人和满人站一班,汉人和汉人站一班。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多尔衮的应对之策
昏庸的博穆博果尔面对着满臣的提议,他是头脑一热,想想这是讨好满人,巩固自己统治的好机会,他便是大笔一挥,便同意了。
却不知这样会大失汉臣的事,本来皇室同室操戈就已经够人失望了,强敌还蹲在家门口呢!你再这样排挤汉臣,这不是给自己挖了坟墓吗?
张必武是最高兴见到这一点的,他巴不得你再继续乱搞下去呢!
博穆博果尔得到了满臣们的拥护,他继位于北京,并且向天下发出了诏书以声讨顺治与多尔衮,要是顺治与多尔衮能来诚心悔过的话,可以赦免他们的罪。至于那些被顺治和多尔衮下所迷惑的将士,只要来投,一概不予论罪。
至于大玉儿还是给予宽待的,吃穿还是无忧的,只是被软禁起来罢了。
虽说娜木钟心里是挺气大玉儿的,长久已来大玉儿都压在她的头上作威作福。
娜木钟能认清楚不能杀大玉儿,因为这样一来,顺治和多尔衮就会精诚团结,一齐杀奔而来,就怕顶不过多尔衮与顺治的联军,败局就难定了。
怎么说,满清的精兵强将全都在他们那一边呢!此处的博穆博果尔所掌握的军兵战力并不多啊,他们与多尔衮等硬拼,送死是必然的。
只要手中还握着大玉儿这块王牌,多尔衮和顺治是不敢来攻的,博穆博果尔就稳如泰山地安居了。
此一消息快速地传到了多尔衮和顺治的耳里,他们是惊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的!怎么会变成这样啊?
博穆博果尔在以前他们是见到了。他被张必武所擒,如今他却能带领人马杀回北京。沿路有人见到是襄亲王,当然是不敢拦阻了,这才让博穆博果尔得已进入北京了。
谁也没想到他进入是与张必武达成协议,而他是想要自立为王呢!
顺治是火了,从小,博穆博果尔都是与他作对的,他也知道博穆博果尔对董鄂妃是垂涎三尺的,现在不知董鄂妃怎么样了!会不会有事呢?
顺治恨不得立即率军直扑北京。救出他的额娘,还有最爱的人。
多尔衮却是持反对的意见,说:“不可以!绝对不能这么做!我们大清是不允许自相残杀的!这会让张必武获得极大利益呢!我们一旦是互相作战的话,那么张必武要是从背后攻来的话,我们就会遭受到极大的损失!两边都让张必武一窝给端了!”
多尔衮所说的,正是洪承畴与范文程所顾虑的,他们是深惧这一点。故他们也是不赞成与博穆博果尔开战的。
多尔衮提的意见是要大家要先一致,先为大清一统天下,消灭最大的敌人张必武,这才是当务之急,其它的事还得再缓缓,更不能同室操戈。要把顺治等营造成正义的。一心为满清着想的样子。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说顺治是多尔衮的儿子,这一点不解决好,就不想满清还能一致对敌呢!
多尔衮笑了,他早有好主意。他提议,他把顺治给挟持做人质。从而命令各方归顺他。他还是要摄政,就像以前一样,他的皇父摄政王之职是不能撤的。他要挟天子已令诸侯,不然就会杀了顺治。
通过这一出戏来让世人认为多尔衮不是顺治的父亲,不然的话,他是不会把自己的儿子置于危险的境地,甚至于还要杀自己的儿子的!要是亲父子这些事是做不为!不是有一句话吗?虎毒不食子啊!
至于这么做,有多少人信,那就不能说了,能肯定的是,有一个相信就多一个相信吧!
多尔衮认为当初他与顺治的关系闹得很僵,现在反而会是一件好事了,可以利用此来证明他们不是父子!而博穆博果尔散布这一消息无非是想要篡夺皇位罢了。
多尔衮还得让人去拉拢汉臣,他们并不会如博穆博果尔那样是只信任满臣,却对汉臣诸多排挤的。他们还是兼承着满汉一家的提法,希望汉臣不要自乱,张必武也难以会对他们加以宽恕的。
多尔衮等人经过这些做法就是想要让汉臣知道,他们满清还会与他们联合在一起的,他们的心是在一起的。
当初李自成席卷天下的时候,采取的是逼饷收缴地主等田地政策,而多尔衮一来,立即是恢复了他们的田地,还一并承认他们的社会地位,尽力地拉拢。
在一些汉人的地主之中,很多是心向多尔衮的。他们并不服张必武,毕竟张必武在这方面是心向贫苦百姓的,似此地主又怎么会不反张必武呢?地主便成了多尔衮要拉拢的同盟军对象。
能争取多少地主就算多少了,比如说田地吧,能给的就给,哪怕只是先的口头承诺。也得树立一些例子来。
故多尔衮立即令人去办了,某某在抵抗张必武的时候,曾给予清军帮助,故给予他颇多的钱财和田地呢!
一大群的官僚、地主都是有奶便是娘的家伙,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倒向谁,哪理你什么家国大义呢?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吴三桂!多尔衮在想着,该怎么样去让吴三桂起兵呢?想想认为不用担心,吴三桂见到满清面临了生死存亡之际,他也感受到自己的威胁,他自然就得起兵了!就看他是往攻哪里了!
多尔衮想到这,他高兴了,他要给予吴三桂极大的利益来啖食他行动起来。那就是要划江而治,大家都平起平坐,不再是满清的平西王了!
以现在的形势就是如此,再抱着吴三桂是满清的叛臣,那就不实际了!而是以吴三桂盟友的身份,要与他共进退。
似此定能让吴三桂起兵的,吴三桂一起兵,多尔衮和范文程、洪承畴他们就得好好地考虑一下了,他们是该做的是要攻击博穆博果尔,一统呢?还是要立即退出去,以保辽东?这都得做出选择!
每一个选择都是至关重要的,会影响到以后的局势。故多尔衮和范文程、洪承畴都在商讨着,以做出最终的决定。多尔衮觉得这一次就像是当初听闻李自成兵围北京时,他毅然决然地做出倾举国之力以入主中原时一样地重要。
多尔衮要好好地考虑清楚方可以呢!
多尔衮假装挟持顺治,并且要让满清的各方都向他臣服的消息快速地传到了张必武这里了。
张必武怎么能看不出多尔衮是作作样子,至于他所做的样子能起多大的作用,天晓得啊!
张必武在笑,笑多尔衮为了保住这个儿子可是花了极大的力气。自然是不怕他的,他还能揪起多大的浪来啊?
张必武还听闻了多尔衮带兵要退回辽东,辽东的地盘大多还控制在多尔衮与顺治的手中呢!而博穆博果尔由于根基不强,且他受封为亲王就是人们不服的,纷纷说他要不是以血缘之尊,又怎么会得到亲王之封呢?
如今博穆博果尔继位为帝,就像是先天不足一样!多尔衮再带着顺治回到辽东,他认为这是多尔衮怕了自己的可能,他现在帝位未稳,也不敢发兵以截其后,就任由多尔衮退回辽东了。
多尔衮的退返辽东,这是在演一出戏呢,张必武并不相信多尔衮会真的退,他最终还会再要回北京的。
他会攻击博穆博果尔,他的暂时撤退是为了蒙骗张必武。因为张必武听说了吴三桂已在湖广集兵了,吴三桂才不甘心满清被赶出关外之后,他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吴三桂出兵攻打湖广,原因是这样的:吴三桂与张必武在福建时大打出手,彼此之间的颜面就已经撕破了,谁都知道友好的局面是持续不了多长的时间,大家的一战,都势在必行呢!
就算是没有多尔衮的帮助,他也得一战,他有绝对的自信,张必武想要消灭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家之间的激斗都会有一段时间,那时多尔衮就能平定辽东,然后再出兵的,况且吴三桂也听说了多尔衮与顺治等与荷兰、葡萄牙都有勾结,那时,他们又会再一次出兵,中外势力要一同绞杀张必武。
吴三桂在败归之前,他还提兵以临缅甸,把缅甸国给打得大败呢!统治缅甸的是东吁王朝,现在居于皇位的是平达力,他继承了父亲他隆王的王位。
可是平达力却实力并不怎么稳,因为他的弟弟哇达姆摩素怀大志,故吴三桂就是在福建败退之后,为了扩张自己的实力,他就用兵了缅甸。
缅甸在抵抗之中是大败的,毕竟哇达姆摩可不会白白地损耗本方的兵力呢!结果吴三桂与缅甸的大战中,缅甸的军队败的全是亲皇军。
吴三桂再联系了哇达姆摩,他会支持他当上缅甸国王的,前提是要与他共进退。
哇达姆摩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他立即是同意了,平达力也是兵败,根本就不敢多说,也同意了。
为此,吴三桂一集兵时,他也征集到了缅甸的象兵,让缅甸出兵,帮他打仗。
第一百二十八章 郝摇旗来逼战
在缅甸已愿出兵助吴三桂的同时,严令尚之信与耿精忠务必发兵到湖广以助他尽夺湖广之地。
吴三桂出兵湖广是经过考虑的,福建、江西这一边已被郑成功和张煌言死死地把住了,且他又要通过广东,广东是尚之信与耿精忠的势力范围,他要用兵就会显得艰难,而且转粮饷就会困难。
郑成功和张煌言也不是泛泛之辈,想要攻灭他们不是件容易的事。故吴三桂主攻湖广,就是必要的,攻陕西,那是困难的,过蜀道运粮难,且李过等也在此,他们先前就是憋了一股气,他们会全力防御的,不会让家乡失守。
至于湖广,张必武要调李过等,他们就未必会真心地助张必武,虽说已奉张必武为主了,可是要保持大顺与大西旧部的独立势力,这是可以预见的。
……
张必武听到紧急地塘报,他当然是不敢怠慢了,他要提兵以与吴三桂一战。
张必武真要灭吴三桂,短期内还真是办不到的一件事,不管怎么样,只能是与吴三桂激战,先把他打老实了,这才是最为关键的。最重要的是不能再让吴三桂割据了,必须把他给消灭了!
哪怕是再难,再苦,也得先办好这一件事。
张必武想到的是,或许在这段时间内,无能的博穆博果尔会被顺治和多尔衮所害死,所击灭。可怎么说,只要灭了吴三桂。中国的大片土地都归入张必武手中,那时张必武是三分天下而有其二。自然是不会再怕只据山东、北直隶等地方满清了!
本来是想把满清给赶出去后再战吴三桂的。可是现在的形势已容不得张必武了,张必武攻博穆博果尔就会弃好而驱使满清再联合,要是不攻,按和博穆博果尔的约定南攻吴三桂,这是再好不过了。
张必武亲提大军,分由李定国、马元利的大西军旧部,还有李过、郝摇旗、贺珍等的大顺军旧部,包括他的本部人马。合计二十万之众,火速地奔赴了湖广。
多尔衮表示为了支持吴三桂,他派出了八旗兵会同着蒙古各部南侵张必武,以此来牵制着张军的兵力。多尔衮像是要把所有的兵力都调往蒙古草原,要在长城攻入山西。
张必武听闻此消息,他却是一笑,他认为根本就不必过于理会多尔衮之军。多尔衮和蒙古各部的人马是不会太多的。他们说攻,无非是做做样子,故张必武也不会多调兵去守山西的。二十万之众重压,那就继续重压于湖广。
只是张必武担心了,要让博穆博果尔小心谨慎才行!多尔衮灭亡博穆博果尔越快,对张必武则越不利!
张必武还得准备好一支军以援守博穆博果尔。同时,博穆博果尔灭亡之后,山西和河南的防御就会变得非常重要,这个人选定是李岩不可!
张必武这么做的原因,是他考虑到了一旦张必武与吴三桂相交战了。多尔衮就会立即宣战,要把博穆博果尔从皇帝的宝座上给赶下来的。
张必武派出的是李岩。他军中的主要谋士,李岩来回报张必武,说博穆博果尔表面上是认可张必武的意见,实际上他却在笑张必武太过于谨慎呢!根本就不可能会出现张必武所说的事。
张必武一听,他在叹气了,他知道博穆博果尔将难免被攻败了。寄希望于博穆博果尔这样的蠢蛋,真是难啊!要是自己不能消灭吴三桂的话,多尔衮又乘机而下,两面夹击,这样形势会急转的。
故张必武在向吴三桂去信,让吴三桂立即退出湖广,并且再次联合,不然的话,张必武就会对他形成强势攻击!大家都是好兄弟,不能自相残杀。
张必武此举却惹恼了一个人——郝摇旗!郝摇旗是火爆而来,他直敲着大门,他原本就是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类型的,只要脾气一上来了,什么也不管,也不顾!
当然在李自成称帝之后,郝摇旗的脾气是收敛了不少,可有一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卫兵上前来了,他们想要擒住郝摇旗,你胆敢私闯主上的地方,这是不要命的表现了!还不严惩怎么行呢?要不是有张必武出声,让郝摇旗进来的话,卫兵们是不会放过郝摇旗的。
张必武见到了郝摇旗,郝摇旗大叫着:“齐王,难道你认为吴逆还会退兵不成?我们只有把吴三桂给消灭了,不然的话,他永远都会在我们的后院放火!这个小人,比三姓家奴吕布还要可恶!”
这道理,张必武自是明白,可是他考虑的是万一以后遭受到了两面夹击的危险,他要为自己留一条退路,同时,让吴三桂认为张必武并不是真心想灭他!
当然张必武内在里是要非灭吴三桂不可的!要说恨、恼吴三桂,张必武还远胜于郝摇旗呢!只是形势逼得张必武不得不先略作表面文章。
张必武把手搭在了郝摇旗的肩膀上,说:“郝将军啊,要是与吴三桂开战的话,你的大纛能不能迅速地直插进吴三桂军队的腹心啊!”
郝摇旗看着张必武,问:“怎么?你不是怕打仗吗?”张必武大笑了,他指了指郝摇旗,随之说:“摇旗啊!我们就走着瞧吧!我在这里和你许下承诺,要是我不让你能与吴三桂大战一场,我就任由你处置!哪怕你要把我的头拿下当球踢!”
郝摇旗一听就是要抓住张必武的话:“好!王者可无戏言啊!你可是王啊!你要记住今天的话!一定要和吴三桂大打一场!”张必武是坚定地点头,要让吴三桂停止,议和?怎么可能?双方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所谓的议和,不过是最后的颜面表达罢了!
郝摇旗在转身要离开的时候,他却想起了一点,说:“张必武!要是你以后赖账怎么办?不行!我非要让你写好军令状!对!要白纸黑字!谁也赖账不了!包括我郝摇旗要是冲不进吴三桂的中军,不努力作战,我也随你处置!”
“好!”张必武大叫一声,他定要让这个莽汉对自己信服不可!
张必武便是呵笑随之一笔写就,把军令状递给了郝摇旗,郝摇旗也是写好了军令状,一式两份,各人各要一份呢!
张必武看着郝摇旗离去的身影,他不由是笑了,他觉得郝摇旗这种莽汉还是可爱的,正如同张飞一样!
李过一听闻郝摇旗居然是去找张必武,并且逼迫张必武写了一份军令状,还要让张必武以后可以割下头给他踢!
天啊!郝摇旗未免太过分了吧?激怒了张必武可如何是好啊?于是李过便是拉着郝摇旗要来张必武这里,以向张必武请罪呢!
张必武却是不见,拒而不见。李过只能是接连叹气了,他在埋怨着郝摇旗怎么能这样做呢?郝摇旗却是说:“我就算舍了这颗人头,也要逼齐王与吴三桂打一仗不可!其实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大军没有做战斗的准备,你看看这些兔崽子一个个地懒散状!吴三桂表面上要与我们议和,真是率大军来要的话,我们可要吃大亏的!”
李过在叹气,说:“是啊!其实我觉得齐王应该知道这一仗是要打的!可是……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要相信齐王!”
郝摇旗说:“要是打输了,都是没有准备的错!那样齐王可就输给我了!”
李过又是叹气,这人怎么能这样啊?郝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