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望着他淡淡地说:“审大人和我是没有关系,我只是敬佩他得忠义,想帮他照顾一下家人。可惜,他一家老小就剩下这两个孩子了。我拦某些人,就是因为某些人连小孩子都不放过,心肠也太狠了点。”

苏由看看那女孩,笑了:“原来如此。我说赵如,这女孩子也算有点姿色,可太小,侍候不了你。依我说,辛大人为亲人报仇也是正理,你就别插手了。”

他这么一搅合,我还没有反应过来,那个辛毗是跳起脚地骂了起来:“怪不得你这个小人要拦我。我心肠狠,也是为了报仇。你赵如连这么个小女孩,也看的上,我呸,什么东西。”

这下我是大怒了,这些龌龊的家伙,居然把我想成这般模样。不等许褚说话,我也跳脚大骂:“你呸?我才呸。你们都是什么玩意?为臣不忠,为友不义,不忠不义之徒。像你们这样的人,本应该龟缩在家里,也算有点羞耻之心,现在却跑到审大人门口大放厥词,难不知人世间有羞耻两字?凭你们也配对我指手划脚?滚一边去吧!”

听了我的话,许褚和周围的曹军很没有风度地哈哈大笑起来,特别是许褚,边笑还边做出一幅怪样,把辛毗气的差点晕过去。审府大门口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把半条街都堵上了。审配虽然也没有太好的人缘,可是,他死的如此悲烈,大多数的人们都很敬佩他,包括了曹军将士。所以,打听到事情缘由的人们议论纷纷,都对辛毗这种赶尽杀绝的行为表现出不耻。

只是,这件事情被我们闹大了,曹军怎样对待战死的袁家将士和怎样对待辛毗等邺城原来的官员,已经成了这件事情的核心。而现在的曹军,应该以安抚邺城人心为主,有见识快的人,急忙跑去向曹操禀报。
正卷 运筹帷幄篇 第一百六十一章 兵进邺城(下)
一统北地篇——第一百六十一章兵进邺城

曹操到来的时候,我们双方还是剑拔弩张地对视着,一方反正把脸丢尽了,要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一方坚决不让步,看他能怎么样。要论许褚的性子,早就宰了辛毗这小子了,还是我明白,吵架归吵架,见血可不行,拉住了他。我也故意不提我已经在审配手下救出了辛评的那个不满一岁的小孩,就让辛毗把丑出尽了,我才甘心,谁让他这样不讲理。

曹操带着典韦过来,看着满大街看热闹的人直摇头。典韦什么样的身手,就他那身段,双手在人群中这么一划拉,人们马上就让出一条通道来,曹操在典韦的护卫下,在人群中穿了过来,带着一脸的气愤与无奈。

上前来后,他扫了周围一眼,不看我,先安慰辛毗:“佐治,你乃高人才子,何必与赵如一般见识?这几日,你也累了,速回府歇息去吧!”

我不等辛毗解释,来个小人先告状:“曹大人,这厚葬审大人,安抚他的家人可是您的命令。现在他家里就这两个孩子了,我要带走,辛大人要拦,您看怎么办吧!”暗指辛毗违反了曹操的将令,其实哪有这样的将令,我纯粹是胡说。搞笑的是,许诸在旁边一个劲地点头说就是,就是,气得辛毗浑身发抖。

曹操恨了我一眼,转身命令典韦:“子利,你把赵如和这两个孩子给我带到府衙去,等我回来处置。仲康,这么多人围着这里干什么?”许诸诺了一声,赶紧去驱散人群。

辛毗还要说什么,曹操冲他笑了笑:“佐治,你的意思我明白,这样,我这里还有要紧事情处理,这件事,过后再说。你先回府。”说完,转身就要走。

我得意地冲辛毗撇嘴,喊典韦:“大哥,你快跟着曹大人,我跟仲康将军带孩子去府衙就是。这里还太乱。”

辛毗本来还要说什么,苏由见机快,一拉他的袖袍:“走,走,先回去好了,相信曹大人会处理好的。”边走边小声说:“别争了,曹公明显偏袒赵如,还有那个许诸,典韦,我们惹不起。你没听到吗?赵如喊典韦大哥。”辛毗愤愤不平地跟苏由走了。

典韦当然明白我的意思,冲我一笑,紧跟上曹操也离开了。许褚则嘿嘿笑着,招呼亲兵把两个孩子一抱,拉着我就走。

曹操匆匆离开,是去了袁府,曹丕的事情也要快点解决才是。拿下邺城,要作的事情很多,净耽搁在这些事情上,实在太烦人。

我唤过小周,拿出辛评的遗书:“你给辛大人送府上去,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要提,明白吗?”撂下这句话,我跟着许褚就走。

等曹操回来,我已经让许褚护着伙计把孩子送去了药房,自己到这里来等曹操。望着我,曹操心情极好地开我玩笑:“你怎么会和辛毗干上了?真看上了审配的女儿?哈,这件事情,你要我怎么处理?”

我耸耸肩:“什么怎么处理?我也没想和他干起来,是他不讲理。您也看到了,审配全家就剩这两孩子了,您就是不好出面收留他们,也不忍心让别人伤害他们吧?算了,主公也请放心,辛毗不会再来找他们的麻烦了。审配的仇家不少,我想过两天,就带孩子走,我有地方安顿他们。”

曹操疑惑地看着我:“你怎么知道辛毗不会再找他们的麻烦?你又要把他们安置到你的山庄去?”

我摇头:“不去山庄,我带他们回家乡。至于辛大人那里,我花重金买通了狱卒,用一个死孩子换出了辛评的骨肉。我已经让伙计把辛评的遗书和孩子所在地给辛毗了。”不可能再把审宁他们安置到山庄里去,沮授的孙子已经去了,很多小事情上,也要防范未来的。

曹操出了一口长气:“你明白这些事情就好。我要去见邺城原来的一些知名人士,你……”

我笑笑:“我在这里也就救治一些伤兵,没有其他的事情。对了,刚才看主公还是一脸的烦闷,怎么逛了一圈回来,心情就好了,还开我玩笑?那孩子才几岁呀!”

曹操哈哈一笑:“子桓的眼力不错,那个甄氏的确漂亮,有我曹家儿媳的样子。我同意了子桓娶她。嘿,甄氏是甄城富商之女,甄家在甄城还很有些势力,这个亲事,不错。”边说还边咂嘴。

看他那样儿,真让羽哥哥说着了,如果不是自己的儿子先拔头筹,甄氏说不定真成了我们的又一个主母了。这个老色鬼。其实袁家逃跑的马车是刘氏让我安排的,我也想着把她和甄氏送走。刘氏是那种走哪儿坏哪儿得女人,我巴不得她和袁尚他们在一起。而甄氏的确很美,我虽然只见过她一次,也为她那惊天的美貌而折服。想当初,我第一次见到大、小乔两位姐姐的时候,也为她们那脱俗的美丽而心服,这个甄氏真的和她们不相上下。想着羽哥哥谈起她时,那赞赏的语气,我就不忍心她落到曹丕的手里,落个不好的下场。至于她逃走后有什么,我也顾不上想那么多了。没有想到,人算不如天算,袁府的下人为了保命,也为了立功,竟然在北门口,向曹军告密了,她们还是没有跑掉。

我苦笑了一下,这简直是跑不了的事情,:“如恭喜主公了,也恭喜大公子了。如果主公这里没有别的事情,如就回药房了,您刚拿下这里,我总在您跟前晃荡,不好。”

曹操低头走了几步:“你别忙走。子云,你说,邺城哪些人能死心塌地地为我所用?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我摇头:“袁家算是完了,留在邺城的这些人,只要不跑,没殉葬的都可以为主公所用。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文若、公达都很了解,不用我多说。那些高门望族,主公已经很了解了,怎么利用他们,是您要考虑得事情,我才懒得费心思。我倒是想知道,温侯他们拿下袁尚没有?倘若没有,那袁尚一定会北上幽州。我想,主公眼下最主要的是,赶快灭了袁谭,尽快进军幽州,不给袁家兄弟联手反扑的机会。”

曹操连连点头:“你说的对,我正有这样的打算。等把这里的事情处理完了,我要亲自带兵攻打袁谭。不止袁谭,还有那个管承,哼,明里暗里地和袁谭眉来眼去,我就知道这个家伙不会真心归服。还有那个昌烯,我得到消息,他又准备反了,真是放不得。青州有他们几个势力存在,我也不安心,这次,还是都解决了好。”

“管承和昌烯都不是安分守己的人,既然他们自己找死,主公成全他们就是了。不过,他们也不经打,用不着您亲自出马吧?”

曹操笑笑:“我亲自去青州也不光是为了平定这几个人。子云,冀州、青州、并州现在都在我手里了,我才看了一下这里的户籍,人口可不少,比兖州和豫州多了不少人。好好利用一下,对我们的大业有很大的作用。”

我来回走了几步,想了想,也笑着说:“我明白主公的意思了。您想利用这几州的人力、物力来尽快拿下各处,是吗?甚至,您现在就想怎么迅速南下荆州,对不对?”

曹操一乐:“还是你明白我,我正有此意。子云,我想什么,你都能猜到。那你说,我这个想法如何?”

我正色地说:“主公,如在跟您的时候,就说过,如是您的谋士,很多的可能必须为您考虑周全。荆州此地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主公想的这些,我早就在想,我在荆州展开的一系列活动,也是为主公拿下此处做准备。可是,如觉得主公当前最主要的不是从这几州抽取人丁,获取物资,而是尽力安抚这几州的百姓。主公,自从您取得兖州以来,连年战事不断,几乎没有一年停止过用兵。我们是这样,袁绍也是这样。自从他取得四州之地以来,用兵公孙瓒就用了五年时间,又和我们打了三年,加上张燕的不断捣蛋,这四州之地也没有平静过。老百姓对这样的日子厌烦到了极点。我们在投降过来的袁兵那里下了很大的功夫,要他们在家乡宣传我们的对民政策是多么好,现在这里的人们,都渴望得到一个稳定的生活,而他们把这个渴望都寄托在了主公您的身上。所以,如想说,主公在两三年的时间里,最好不要再大规模用兵,就让这四州的百姓过几天安稳日子。这样,他们以后才能为主公出力而无怨言。”

望着曹操沉思的样子,我继续阐述自己的想法:“主公想迅速拿下荆州,我也想,大家都想。可是,短时间里拿下荆州并不容易。而我们才拿下袁家,袁氏兄弟还在,四州之地就不会平静,总有还忠心袁家的人心有所图。主公,攘外必先安内,要想拓展领土,必须要有一个安稳的后方。主公,兖州之乱似乎就是昨天的事情,您能忘吗?要有一个安稳的后方,人心的归顺是最重要的。所以,如觉得,主公应该先收买了四州之地的民心,再杀了袁家兄弟后,再说南下之事,方为妥当。请您三四。”

曹操若有所思地点头:“你说的有些道理。嗯,攘外必先安内,说的好!这样,这些事情我再考虑考虑。”

听他这么一说,我就知道他听进去了,所以,笑着说:“其实,如觉得,最好先拿下凉州,再用兵荆州,这样,才真的没有后顾之忧了。当然,局势的变化很快,我们不过是先有个谋划,至于到时候怎么做,还得到时候再说。要说人口,这些年,屯田政策的顺利实施,我们在兖州和扬州的人口,增长的很快,能为主公南下用兵提供不少战斗力。再说,拿下幽州并不困难,就您现在手中的兵马,就足够了。这些事情,我想,您慢慢和大伙说说,听听大家的意见。好了,外面的人已经等着了,您别操心我了,该见您的时候,我自会来的。对了,主公,这冀州府衙有个小花园,原本是袁绍为那些来朝见的他的官员准备的歇息之处,如想要了它,作为以后来邺城的居所。”

曹操一笑:“好呀,我正好想把这里作为我的宅院。你要住在这里,更好。”
正卷 运筹帷幄篇 第一百六十二章 迁都之议(上)
一统北地篇——第一百六十二章迁都之议

离开内堂,我踩着悠闲的步子来到外面。一到外堂,好家伙,满堂的人,有不屑的,有忐忑不安的,有无所谓的,有恼怒的。堂外则站了不少的军士,眼见得不少人都是被很激烈的手段“请”来的。这其中不少人,我都认识,眼下,我也只好笑脸相迎,不停地行着礼向外走。

快到门口了,崔琰突然走到我面前施礼,吓得我赶快往旁边躲:“崔大人,您折杀小人了。”他这种行为,不要说我,就是周围的人们也是一惊。

崔琰此人是个大学问家,门生故吏遍布中原,就是朝堂之上,也有不少他的门生。此人虽然不是刚正不阿之辈,却也不是势力之徒,很是清高。他在冀州,乃至中原都很有威望,我肯定要很尊重于他。

崔琰正色对我说:“赵如,我是为审家孤子向你施礼,你做了我没有做的事情。如此义薄云天之事,当得我如此一礼。”

我没有想到,我的行为居然得到了崔琰的赞誉,赶紧谦逊地说:“大人过誉了。审大人高风亮节,赵如实在佩服。再则说,两国交兵,孩子是无辜的,什么样的恩怨都不应该落在他们身上。赵如没有别的本事,也就有两个钱,能养活几个孩子罢了。”

崔琰叹气:“我原以为,你不过是个仗着雕虫小技买好他人的商人,也听说了你在寿光收治流民一事,本以为那不过是你沽名钓誉而已,今日方知,你果然是个大善人。可惜了,你如此之人,却不愿意为国出仕。”

我明白他的意思,袁绍还有袁尚有好几次提出让人推举我做什么孝廉之类的,都被我推辞了,所以崔琰才有这样的感叹。我一笑:“赵如多谢大人了,有您这一句话,赵如就已经受益非浅。赵如有自知之明,我一个商人,也许有些事情好做一些,做官嘛,还是算了。崔大人,各位大人,曹大人在内等候各位,赵如就告辞了。”

匆匆离开大堂,来到我向曹操要的小花园中,心里还笑个不停。大善人?崔琰怕没有想到,他的这句评语,会对我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小花园里面也有好几个人,看见我过来,有一人也过来打招呼:“赵公子。”

我不认识他,没有打过交道呀:“先生,您是……”

这人一笑:“蒋干,蒋子翼。我与公瑾乃同窗好友,公瑾与我有书信来往,故而知道赵公子。”

他一报名字,我就知道了,赶快行礼:“原来是子翼先生。赵如也听公瑾兄提及过先生,九江才子之名,是久仰了。先生怎么在此?”

蒋干笑着说:“赵公子真是义气之人,在江东如此,在这里也如此,也怪不得主公很喜欢你了。我跟随主公做一些文案工作,才进城,负责接待一些原来的邺城官员。赵公子怎么来这里?”

我苦笑摇头:“先生也这样说我吗?我与公瑾他们是生死之交的朋友,他们以兄弟情谊待我,我怎能不以生死兄弟之情还报?至于今日之事,逼上这一步罢了。说实话,我不想和任何人结怨,商人嘛,和气才能生财。我来这里,却是曹大人将这里赐予我做住宅,说是他这些日子,事情繁多,头疼之症又有些复发,我住的近些,方便为他针灸治疗。”

蒋干频频点头:“不错,这些日子征伐不断,事务繁重,主公的身体是有些不舒服。既然赵公子要住在这里,那要不要我派人来收拾收拾?”

我赶快拒绝:“先生好心,赵如心领了。我过几天就回许都,这里还是下次回来,我自己收拾得好,不麻烦先生了。”

蒋干笑笑:“既然如此,赵公子请便,我这就招呼其他人退出此处。”我急忙说多谢多谢了。

等蒋干把众人招呼走了,我才静下心来仔细打量这个小院子。曹操对于我要这个小院子作为自己的落脚点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因为,他现在就想着把冀州府衙作为自己的住宅了,对于我住在这里,离他近,更好。

这个小院子就是羽哥哥的风月小筑,也是曹操囚禁羽哥哥三年多的地方。羽哥哥说,他在这里渡过了最没有自由的,却是最自在的三年时光。说起这些的时候,他那种深切地怀念之情,让我都莫名感动。早在我第一次进冀州府衙见袁绍的时候,就想上这里看看了。可惜,那个时候,我这样的小人身份是进不来的。在院子里慢慢走着,仔细看着这里的环境:一间大的堂屋,亮堂的很,摆放着十来张案几,设置了十多个座位。屋子前方有一条小路,通向一个小门,门外应该是街道了。在屋后,有条小沟渠穿过院子,进了府衙那边。一道月牙门,将府衙外堂走廊和这里相连接。前院子里稀疏地栽了几颗小槐树,靠墙边有一大片地方栽着花草,并不很茂盛。另一边空地上建了一个小亭子,里面设置了几个石礅。整个院子不算大,也就一亩地左右,这时也显得有些冷清。可屋中的摆设,院中的花木,也透着些文人气息。我脑子里想到羽哥哥住在这里的情景,苦笑了一下,这样的环境,程昱用十来天就改造成了一个别致的囚房,漂亮的小院落,也真难得的很了。可惜,我现在还不能把这里改造成那个时候的样子,因为做主公的还没有改造这个冀州衙门呢,我哪能抢先。否则,两下改造的钱,有的我出了,我可不愿意出这个钱!

我在这里消磨了半天的时间,也许是羽哥哥对这里的眷恋让我舍不得离开,总之,当曹操派的人在这里找到我后,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这里。曹操找我,是吕布他们收兵回了邺城。曹操老方法,借口头疼,就把我召了过去。袁尚在他老子那里,没有学会其他的本事,倒把逃跑的本事学的像模像样。双方大军一交上手,他的偏将冯援等就投降了过来,眼见的大势已去,再看见吕布的旗帜,袁尚就撒腿跑了,带着少数人马,向北而去,眼见得是去找袁熙了。也是,我料他也不敢去找袁谭。

见到庞统,吓了我一跳,只见他右臂绑在胸前,白布上浸出些微红。看到我盯着他这里看,庞统龇牙咧嘴过来,把手一伸:“子云,我受伤了,把你的好药给我上上。”

我急忙解开绑布仔细看伤口:“怎么搞得,你又不是大将,不去厮杀,怎么会受伤?哎,就这点搽伤,吓我一跳。得,上点药,两天就好。”

庞统嘿嘿笑着:“不是没玩过这么大的阵势嘛,靠前了点,被流箭给搽了一下。我说,这大场面玩起来就是过瘾。”一脸兴奋样子。

这家伙欠揍,恨的我真想揍他一顿:“果然伤的你轻。看来,总要你躺上个十天半个月,你才知道战场上好不好玩。”

荀攸也打趣他:“这都要怪子云的医术太好了。我说士元,你不要仗着子云这里有好药,就把战场当自家花园来逛,万一有个不好,子云赶不上救你的时候,有你哭的时候。”庞统哈哈大笑着一边去了。

曹操走了过来:“士元,子云说的对,战场上不是看热闹的地方,你要当心才对。跟袁尚跑了的有多少人?清安他们能拦住他吗?”

说起正经的,大家都严肃起来。庞统坐老实了:“难。跟袁尚跑掉的人很少,也就几百人,这些人翻不起什么浪来。只是清安将军他们没有袁尚这些人熟悉地形,摸不着他们逃跑的路线。再说,袁尚他们知道南皮、渤海那边我们的军队正在攻打,也不会走那条路。其他地方,我们一时间还管不过来。”

我看着曹操沉思的神色笑了笑:“主公何必为这个伤脑筋。袁尚铁定去找袁熙了。还是您清早说的,目前,最主要的是消灭袁谭,稳定邺城。袁尚和袁熙没有袁谭的战斗力强,灭了袁谭,就进兵幽州,这两个人跑不了。”

听我这么一说,荀攸看向了我:“你下步去哪里?幽州?还是你的山庄?”

我摇头:“过几天,我就回许都。主公带着你们,拿下袁谭不是难事,拿下幽州就更简单了。我这些年,让那些商队和各处药房的伙计在幽州散布了不少言语,幽州的百姓对主公下属的各处百姓是羡慕的要死,这些年光是从幽州逃去兖州的人就不少。只要主公率大军一进幽州,保证那些百姓和各处守军都会夹道欢迎的。袁家两小子根本就没有立足之处,早晚会成为主公的俘虏。山庄那边有田先生在,我们早就说好了,主公拿下幽州后,田先生就会来见主公,那边的事情我没有必要去费脑筋了。”

曹操沉思了一会儿,才说:“既然子云这么推崇这个田畴,看来此人本事应该不错。幽州之事,根据清安他们的回禀,也和你说的相差不大。你不去幽州也罢!这段时间,你也累了,回去歇息一段时间也好。公达,你马上写信让奉孝和元直他们北上邺城,我和崔先生谈了很长时间,他也同意我把中心北迁邺城的想法,还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子云的许多想法倒与崔先生很一致,所以,我已经让子扬他们去起草告冀州百姓书了,免了这里一年的赋税。这里的整治需要我们的人,所有的人都要尽快过来,许都有文若就可以了。”

荀攸和我听了倒没有什么,这是预料中的事情,庞统一脸不解地问:“那主公的意思是要把大多数的人都迁过来了?那许都那边怎么办?”

我冲他一笑:“士元,你不放心皇帝?还是有姑娘在那里放不下?”这家伙本来就放荡惯了,被郭嘉一带,更是过分,许都各大舞坊都是这个混球的消遣之地。

庞统白我一眼:“皇帝关我什么事?至于姑娘嘛,我在这里已经找了一个了。我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