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桐树花深-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庄妃娘娘,奴才和皇上说了,您在外面求见,可是皇上没说话,奴才就又说了一遍,皇上就嫌烦了,说,下去,没看朕这里忙着呢吗?奴才也不知是个什么意思,要不您先回去,等皇上召的时候,奴才再去永福宫传。”布泰暗怪宫女又把头发梳紧了,就拿手指将鬓角的头发挑松些,却没有走的意思,偏过脸看着天上玉盘般的皎皎圆月,月光的清辉洒在刚冒芽的柳树上,给新绿的嫩叶裹上一层如霜如雾的外衣。
站了很久,远远的看见一个小宫女端着一碗茶朝书房这边走来,到了近前,布泰把茶碗接过来,“我来,你回去吧。”小宫女听命退下,布泰端着茶推门进了御书房。一年没来了,一切都一样,包括屋里蜡烛的亮度,炉里香的味道,还有,桌案上那个男人拿笔的姿势。布泰轻移脚步来到近前,双手奉上茶碗,皇太极是听见有人进来,料定是送茶的宫女,于是伸手去接茶碗。
“刚沏的茶,皇上慢慢喝,仔细烫到,”布泰低声说道。皇太极没有抬头,伸出的手滞了一下又收了回去,扶在奏章上。布泰送出去的茶皇太极没有接,只有把茶碗捧在手中,静立一侧。过了很长时间,直到外面敲过三更,皇太极批阅完最后一个奏章。他抬起头,漠然看着布泰,伸出手将茶碗拿了过去,一面轻吹碗中的茶水,一面慢条斯理的喝着。
那碗茶早就凉透了,布泰暗自琢磨着。

  第十一章 君王不早朝
皇太极饶有滋味的一口一口细品着茶,半柱香的功夫茶才喝完,按照布泰平日的脾气,这么磨人性子的事,她恐怕早就转身,头也不回的走了,可是这次,她心里暗自对自己说,既然来都来了,不尽力达到目的,岂不是面子丢了,里子也没得到实惠。喝完茶的皇太极放下茶碗,直视着布泰,面无表情,就好像布泰是这间屋子里的一根大柱子,满眼是她,心思却一点儿也不在她身上。布泰明白,他在等她说话。
“皇上,您可喝足了吗?臣妾再为您沏一碗吧。”皇太极推了推手边的茶碗,心不在焉的说,“你今天来这儿就是给朕端茶递水的?”布泰看着皇太极的眼睛,讨巧的笑了笑,皇太极却低下头装作没看见,“给皇上端茶递水,那是布泰前世修来的福分,若是能够一辈子侍奉皇上喝茶,倒也是老天厚待臣妾了,只是我粗粗笨笨的,恐怕倒个茶皇上还都要嫌弃的。”说着,布泰低头揉着手里的手帕,抿着嘴,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对,能给朕沏一杯茶你就感激涕零了,可是朕要在永福宫留宿你却把朕往你姐姐那打发,这才几天啊,你怎么翻脸比翻书还快。”“皇上冤枉臣妾了,臣妾那是学历代贤良的后妃,不专宠,不邀宠,亦要仿先贤成人之美的古德。”布泰说出的话还没落地,就听皇太极轻拍桌案道,“贫嘴,你少拿应付十四弟的那套本事来答对我。”
布泰觉得此法不可行,连忙借着皇太极拍桌的当儿双膝跪下,颤微微的说,“皇上,前些日子布泰由着脾气说了些糊涂话,这两天静下心来,也就后悔了。一时的气话,气出了,心平了,人也就懊悔得连肠子都要断成好几截了。”皇太极冷哼了一声,似乎并不买账。布泰跪着的高度,正好能看到皇太极的腰际,烛光忽明忽灭的映着龙袍上,腰间挂着一枚岫岩玉的配饰。姐姐绣的荷包不在了,布泰想着。
布泰用手帕掩着鼻子,撇嘴,眼睛却滴溜滴溜的望着皇太极,“你做那副古怪样子干什么?”“布泰要哭。”“那你就哭啊!”“正预备着呢,现下还哭不出来。”皇太极脸上滑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哭也用准备的吗?有时朕都奇怪,到底是你大还是八格格大,每每说出这么孩子气的话。”布泰不知道为什么她哭不出来了,但是她知道,皇太极的气这会儿已经消了,只是面子上一时半会儿的还是回转不过来。
布泰伸手想让皇太极扶她起来,皇太极却并不理会,她就自己把着桌子站了起来,“万岁,时候不早了,您不歇着吗?”“嗯,朕这就去关雎宫。”“姐姐害喜了,恐怕不方便侍寝。”“那朕就去麟趾宫。”“贵妃一向喜欢早睡早起的,这会儿,恐怕已经歇息了吧。”“噢,你倒是给朕提了个醒,好啊,也只有去清宁宫了,朕书房的灯不灭,皇后是不会睡的。”布泰一愣,接着有些负气的说,“那我也去清宁宫。”“大晚上的,朕都要睡觉了,你去做什么?”布泰嘴角一扬,无赖的说道,“也去睡觉啊,就睡在皇上和皇后的脚跟儿底下。”“你个小混蛋,”皇太极的一句混蛋骂得柔肠百转,“说,你这脑瓜儿里到底转着什么打算,”布泰懊恼,他这是非要我说明白。
“我的打算我自己也不知道,就是想粘着皇上,寸步都不离开。”皇太极把身子向后挪了挪,靠在椅背上,看着布泰,良久,“朕还要再看看地形图,这么晚了,就直接睡在书房了,你去里屋吧,那儿暖和。”布泰屈身一福,随即在书架上拿了本书,回身进了里屋,进去时无意间瞟见身后的皇太极,他胳膊拄在桌案上,手抵下腭,看着摊在桌子上的地形图,在笑。这种笑是布泰不曾见过的,不是得意,不是敷衍,不是开心。微微的一抹笑挂在嘴边,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暖。布泰在外间和皇太极说话时还一脸的诚惶诚恐,这下进了里屋,反而淡淡的,没什么表情了。
正值二月,尤其是关外,夜半的寒气毫无顾忌的逼进房中,布泰生就畏寒,把火盆挪近些,趴在榻上看书,没过多久,就见皇太极熄了外间的蜡烛,走到里屋来。布泰装作不知道,将书翻到下一页。皇太极俯下身子,轻揽住布泰的腰,布泰拿书的手不经意的松开了,哗啦啦,书合上了。“看看你,这么大的人了,也不知道爱惜自己,才一年的功夫,人就瘦成一把骨头了。”“皇上呢?您是瘦了还是胖了?”“你看呢?”布泰回过头看着皇太极,缓缓抬起手抚着皇太极的面颊,一点点的滑到胡须上,他是胖了还是瘦了布泰说不好,只是一年前,他没有这么多的白胡须。
“你倒是越活越回去了,八格格都不拽朕的胡子了,你怎么还抓着不放?”布泰放下手,“皇上还是老样子,没胖也没瘦。”皇太极看了看布泰,无奈道,“朕老了,朕知道。”“不,您现在不老,以后也不会老的。”布泰轻轻的说,然后笑盈盈的看着皇太极。布泰不备,皇太极一下把她紧搂在怀中,“丫头,人这辈子短的很,我不糊涂,人家叫我万岁,可是我知道自己连百岁都很难活得到,你还年轻,而我还能有多少个一年可以拿来荒废的?再这样赌气,这样折腾,终有一天,你会后悔的。”布泰伏在皇太极的肩上,呆呆的看着前面……
二人一夜里云雨不绝,直到天亮时外面的宫人喊皇上起身上朝,皇太极笑着掐布泰的脸道,“你个小娼妇,前几天还和朕装模作样的,看看你这一晚上的样子,自己不脸红啊?”“皇上要是脸红的话,臣妾也就脸红了。”皇太极听了布泰的话,爽快的笑了。外面的宫人又在催,皇太极高声说:“传朕的话,今日早朝免。”接着又低声埋怨道,“你自己算算,朕这十来年,在盛京城里却又不上朝,回回都和你脱不了干系。”布泰皱着眉说,“还有一次是劝降洪承畴。”“那还不是你闹着要去的?”布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皇太极也变得蛮不讲理起来。“由此可见,把‘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罪过全推到妃子的身上,真是强词夺理啊。”布泰小声嘟囔着。


  第十二章 十年一辈子
好似一切都恢复到了一年前的样子,只不过,外人看来,庄妃娘娘好像更“懂事”了,而布泰觉得,皇太极对她似乎不像从前那样有“章法”了。夜夜留宿永福宫,除了上朝以外,总是将布泰带在身边,似乎要将这一载的分别全都尽数补足。这日一早,皇太极去上早朝,走之前伏在布泰耳边说,“你起来后就去书房等朕吧。”布泰嗯了一声,翻个身,睡了。
“庄妃娘娘,万岁让奴婢来看一眼,说您要是收拾停当了,就去御书房吧。”“哎呦,你轻点儿,别再给我梳紧了。”布泰边看着传口谕的宫人,边用手护着自己的头发。为布泰梳头的是她从科尔沁带来的使女,倒不是人家手艺差,只是布泰的头发除了这个使女满盛京就再没有第二个人能梳了。使女曾经私下埋怨过,这样的头发皇上就不嫌蜇手?“你去回皇上,说我马上就好了。”布泰一向贪睡懒床,下朝后的皇太极第一遍派人来催的时候,布泰还在梦中。
晚春的盛京城,柳絮漫天飞舞,茸茸片片的东游西逛,最终都飘落在地上,抱成一团,布泰从永福宫走到御书房,在飞絮中信步留连。“娘娘,您快些走吧,皇上恐怕要催第三遍了。”布泰有些扫兴,便紧走几步,进了书房。
皇太极将一个很大的地形图摊在地上,俯下身子仔细看着,见布泰进来了,便直起腰,笑了。布泰向皇太极行了礼,就打着哈欠,站在一边。“皇上?”“嗯,”“您把我召来做什么,有什么急事?”皇太极走到地形图的另一角,“能有什么事啊?”他抬眼看着一脸莫名其妙的布泰,微微一笑,接着说,“是谁前些日子说要成天粘着朕来着?”“我就是随便说说的,”布泰想都没想,这句话就脱口而出了。
皇太极缓缓抬起头,看着布泰,脸上因为笑容而柔和的曲线,那一瞬凝住了,变得僵硬起来。他转过身走到窗边,伸手推开窗,站在窗前向外看。外面一阵风刮进来,吹得桌案上的纸张凌乱四散。
“布泰真是好苦的命,大早上的,连个觉都睡不饱,皇上一催,我就奔命似的往这儿赶,这会儿还饿着肚子呢。原来只听人说,伴君如伴虎,到了布泰自己这儿才明白,那是说和君主在一起,既吃不饱又睡不好,可怜着呢。”布泰自觉失言,便走到皇太极身后如是说着,但是她拿不准,自己这样的亡羊补牢,能不能够瞒得过皇太极,可不可以绝处逢生。片刻,皇太极回过身,一张没有表情的脸阴晴不定,他举起手从布泰的头发上拿下一块儿柳絮,“除了吃就是睡,就不知道别的了?”布泰眯着眼睛抿嘴一笑,抢过皇太极手里的柳絮,飞快地放到他的鼻子里面,皇太极伸出手去打布泰的手背,布泰正要躲,却被皇太极一把攥住,“对了,你还知道淘气,说吧,想吃什么?”看着笑容依旧亲切的皇太极,布泰松了口气,对,下次不能再任性了,布泰这么对自己说。
待到下午,有人通传说睿亲王求见,在桌案一旁临帖的布泰停下了手中的笔,自从和皇太极重修旧好,她就没再见过多尔衮。“臣弟叩见皇上,”一身便装的多尔衮边说边抬头看着布泰,一愣,随即说,“请庄妃安。”布泰用余光扫了一眼坐在自己旁边的皇太极,竟发现他在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不由得一阵心惊。布泰偏过脸迎着皇太极的目光,“不敢,”说话的时候看着皇太极,眼波流转,眉目含笑,至始至终都没有一丝余光漏向别处。
皇太极顺心畅意的笑了,牵了牵布泰的手,“丫头,让人把前些天多铎从南边带来的茶沏了,端给十四弟喝。”布泰点头表示领命,出去吩咐过宫女转而回来,外面鸟鸣啾啾,与多尔衮两次擦肩而过,布泰都目不斜视,却依然可以闻到多尔衮衣服上的晚春气息,草叶的清新与尘土的芬芳夹在一起混着他身上微微的汗味儿,很好闻。
皇太极与多尔衮谈着正在筹备中的远征,不一会儿,两碗茶上来了,多尔衮抓起茶碗便往嘴里灌,皇太极端着茶,碗边儿刚一沾唇便皱起了眉,“也不知都是怎么当差的,快入夏了,还上这么烫的茶,”说着,撂下茶碗,轻轻一推,茶碗到了布泰的手边。布泰愣了一下,随即笑模笑样的拿起手边的茶碗,打开碗盖,轻轻地吹着,只一会儿,便歪着脑袋把茶碗递给皇太极,笑眯眯的说,“皇上,这下能喝了。”皇太极看了看,一只手自然而然的接过了茶碗,对面,多尔衮把手里的茶一饮而尽,茶水咽下后茶叶留在口中,腻歪歪的贴在牙上。
过了些时候,多尔衮该说的事都说完了,便起身告退。看着多尔衮的身影消失在书房外,布泰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沓湿,与他们兄弟同处一室,这不是第一次,却是第一次觉得如此的心虚与胆战心惊。皇太极信步走到多尔衮刚坐过的椅子边,“哼,他倒是喝的干净,连个茶叶末儿都没剩下,”布泰也没说话,提起笔接着临帖,“傻丫头,怎么就让人上了两碗茶,你自己不渴啊?春天肝火盛,该多喝些水才是。”
布泰放下笔,端起皇太极剩下的大半碗茶,一饮而尽,然后拿手背擦了擦嘴,瞪着大眼睛笑吟吟的问,“用皇上的茶碗喝水,可是欺君之罪?”皇太极轻叹了一口气,“看来,人活一辈子,总是越学越圆滑的。”“陪在皇上身边,十年即是一辈子,”布泰轻轻放下茶碗,悠悠的说道。皇太极却一个箭步走上来,不由分说的把布泰紧拥在怀里,布泰只能看见皇太极衣服上那条张牙舞爪巨龙。她只能看见龙的脸却看不见他的脸,不懂得此时的怀抱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五天后多尔衮率军出征,八格格闹着要布泰陪她去送十四叔,永福宫里,皇太极面前,布泰不耐烦的说,“有什么意思?要去你就自己去,干嘛拉着额娘?”多尔衮那天早上出征,八格格把十四叔送了一程又一程,晚上回来,在灯下,布泰教八格格读书,正读到《诗经》里的那篇《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八格格忽然停下,“对了,额娘,今天送十四叔时,他让我带句话给您。”布泰看着女儿俏生生的小脸,莫名的,不知所措起来。“他说,‘他都明白’。”
这时,外面有人喊,皇上驾到,布泰携女儿接驾,“布泰,你眼睛怎么红了?”“风沙大,迷了眼睛。”“胡说,你背着窗坐着,风还带转圈的吗?”布泰一时无语,僵在原地。“额娘,女儿下次再也不说不嫁给表哥这样的话了,您别生气了,女儿不是不想去科尔沁,女儿是不想离开阿玛和额娘。”八格格可怜巴巴的拽着布泰的袖子,轻声说着。布泰把八格格搂在怀里掩面而泣。站在一旁的皇太极也把脸别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to 君玉
MM好聪明,下个故事就是顺治的,他没有那么糟了,最早对前清的历史感兴趣就是因为他。他勤奋好学又一向以唐太宗为榜样,颇有君王才华。一次他召众臣问,历代哪朝法令典制最佳?陈明夏看皇帝手边一本《资治通鉴》,便说,唐贞观之时。顺治就说,非也,明太祖法令最值后世仿效。于是;清从明制三百年。至于后来,只能说,董鄂妃是他命中的逃不掉的劫数。另外,决定不改书名了。
to zoe
看得出MM也对皇太极很稀饭,从其人生轨迹来看,应该是个非常有深度的男人。
to 夕颜
谢谢你提醒的那么及时,不然这个笔误好丢人啊。多尔衮当然是很有魅力了,英俊诙谐又聪颖果敢,只是他对布泰的这份情,一开始就输了。
to Toni
嘻嘻,被你发现了,我承认,我在格格的问题上从头到尾都是错的@_@布泰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我就写了俩,一来是为情节连贯,二来让布泰在短短十年间连生四个孩子,偶心疼。另外历史上八格格是哲哲的女儿,四格格雅图才是布泰的女儿,这样写就是想混淆视听,因为八格格的结局不是历史上任何一种,为了情节,只有……还有,乌喇纳喇氏生的是大格格,金福格格应该是排行十四,我乱写也是因为,历史上皇太极没有这么个早夭的女儿……
to violet929 
喜欢就好,但是……
to 1
脸红ing;是说我的书吗?它的点击率好低的说。
to 小楼
谢谢支持,觉得看得下去就好。
to mingming
不知道你能不能看见,但是真的谢谢你,你在原创评论发的推荐帖,是我坐的沙发呦@_@ 
  第十三章 福临永福宫
天渐渐转暖,盛京城短暂的花期,停留在了这样的一个午后。永福宫中,布泰忽然对皇太极说,“我这两日懒吃懒睡的,皇上,您诏个御医给布泰看看吧。”“嗯,倒也看见你午间用膳时,那副难过的样子了。”皇太极说着,拿手轻抚布泰的脑袋,凝视良久,才转过头对宫人说,“诏御医。”
御医说庄妃娘娘是喜脉时,布泰欣喜之色溢于言表,“皇上不赏吗?”布泰高兴的对皇太极说。皇太极脸上的笑与平日在外面常挂在嘴边的笑容并无二致。“赏,当然赏了,”他淡淡的说。御医走后,布泰自说自话的念叨,“我儿子和他姐姐一样,都是冬天生人,一定精明着呢。”“看你说的,男孩女孩也不是你能说的算的。”“皇上不是想要阿哥都想疯了吗?”“阿哥当然好了,只是,朕是说,若是女儿,像八格格那样,也是好的。”布泰没有理会皇太极的话,走到窗前,望着关雎宫的方向,低低的说,“也不知道我的儿子是八阿哥还是九阿哥?”
入夜,皇太极还呆在永福宫,“皇上?”“嗯?”“您倒是打算今晚去哪歇着啊?也好让别的宫趁早准备着。”皇太极慢慢合上前线的奏报,看见布泰微笑着看着自己,一副贤良淑德的体贴样儿。“告诉贵妃,朕今天去她那儿。”宫女奉旨去传话,皇太极嘴上说着,“那朕这就走了,你自己好好休息吧。”却并没有走的意思,猛然,皇太极出人意料的笑了一声,见布泰疑惑,皇太极就说,“你记不记得你怀八格格的时候,还站在门口和朕哭鼻子呢,追着问朕,怎么自己就失了宠呢,” 说到这里皇太极脸上的笑意淡了,拾起布泰的手有些无奈的接着说,“其实,这么些年来,你失宠与否,都不是朕说的算的,一个皇帝,当到朕这个份儿上,是不是多少有些窝囊了?”说罢,转身走出了门,背影里颇有几分落寞的味道。以后的每天,皇太极都会黄昏时分在布泰的永福宫坐半个时辰,有八格格在屋里,总是不会冷场的。
崇德二年七月甲戌亥刻漏下二鼓,关雎宫宸妃诞下一子,即为皇八子,若按子以母贵来说,这应该算是皇太极的“第一子”。第二天下起大雨,黄昏时分,雨虽小些了,可终究没有停,淅淅沥沥的雨噼啪打在窗棂上,布泰歪在炕上,读《孙子》。八格格乖巧的伏在桌子上练字,“额娘,今天的雨下得真好,有没有什么切景又切意的诗句?”“当然是有了,额娘读的书少,就是读过,也一时想不起来了。”姐姐刚生了皇子,今天又是这么大的雨,他应该不会来了,布泰心说。可能怕额娘会因为这个心里不舒服,八格格就变着法儿的找话和布泰说。
门吱呀一声响了,布泰心中一动,抬眼看,是风吹的。八格格起身关上了门,又坐回来习字。片刻过后,吱呀,门又响了,布泰心中烦了,便将书随手翻了几页。“你们娘俩儿这是怎么了,躲在屋里用功,人进来了都不知道。”“咦,皇阿玛,是你?”布泰抬头看见皇太极,连忙要下地行礼,皇太极举手示意她别动,“没让人通传就是不想折腾你们,关起门来都自家人,做那些虚礼给谁看?”八格格笑呵呵的咬着笔杆说,“皇阿玛能来真好,”“朕不是每天都来吗?”“皇阿玛,今天外面冷,你还穿的这么少,我让下人再给您拿一件衣服来吧,”说着,八格格跑到门口吩咐外间的下人。“嗯,真孝顺。”皇太极点头说道。少顷,衣服拿来了,布泰接过衣服帮皇太极披在身上,皇太极笑着说,“你也孝顺。”
外面的雨依然在下,湿气涌进屋里,“朕要封那孩子做太子的,很早就同你大哥私下说过,会让你们科尔沁血统的长子继承大宝。”皇太极心不在焉的说,就好像在谈论一件不相干的遥远事情。屋里静得出奇,啪的一声,八格格把手里的笔撂到桌上,愤愤然的说,“怎么搞的,一个破‘月’字,写了一天都写不好。”
皇太极并没理会,手轻轻的放到布泰的肚子上,“若是个男孩,朕会给他一个旗的。”布泰笑了,笑容里的明媚仿佛雨天里的一道彩虹,“万岁,还在额娘肚里就受封旗主的,这孩子恐怕还是头一份儿。”“皇阿玛,若我是个男孩子,你也会给我一个旗吗?”“会的。”“当真?”“当真。”“那你把要给我的那个旗给弟弟吧,”八格格说罢,便仰着脸充满期待的看着皇太极,皇太极被女儿一句话惊的合不拢嘴,“你若真是个男孩,当旗主就是委屈你了,”接着,他指着八格格对布泰说,“这孩子要是个阿哥,单单冲她这句话朕就该把江山传给她,小小的年纪……”“阿玛,您还没回答女儿的话呢!”八格格打断皇太极。皇太极思虑片刻,看着布泰,点头道,“好。”
皇太极又坐了一会儿,下臣有事在书房里候见,他便起身走了。“额娘,你教我的话,我可学的好?”布泰点头微笑,“等十四叔回来我就央他求阿玛将我过继过去。”八格格说到这儿,恍然大悟,“啊呀,要是那样,弟弟自己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