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桐树花深-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有的时候是祸从口出,有的时候是祸从耳入。
也许没有哪个孩子的童年会像乌云珠那样充满了幸福与屈辱,父母视她若珍宝,但是,即便是个孩子,父母对于她来说也不意味着全部。七岁那年,乌云珠在外公家小住,误入一群玩耍的孩童中间,可是没想到,心气儿高的她居然被这群素不相识的孩子用各种方式,折辱了整整一个下午,就因为她是满人的女儿。更让小小年纪的她感到悲伤和恼怒的是,她后来得知,那群欺负她的孩子,其实都是她的表亲。
父亲常年征战在外,母亲体弱时常生病,父母的羽翼不一定能护孩子的周全,她知道府里的仆人们都私下管她和弟弟费扬古叫小杂种,她最开始曾经哭着去告诉父亲,父亲鄂硕像疯了一样的拿起鞭子在府里见人就往死里抽,母亲李郁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哭得比乌云珠还伤心。后来乌云珠渐渐的明白了,即便父亲的鞭子能阻止仆人们嘴上对他们姐弟的侮辱,却阻止不了仆人们心里对他们姐弟的鄙夷,更阻止不了全扬州城乃至整个天下对他们姐弟的轻视。
一天外公教乌云珠读书,乌云珠忽然问外公,怎么能使别人瞧得起你,不再敢欺负你。李翼骜合上书,思虑片刻道,“圣人们会说,那需要人有德行,有才学。可是外公却要告诉你,那需要你掌握生死予夺之权。”“外公,女儿家怎么掌握生死予夺之权啊?”“女人自然是掌握不了生死予夺之权,可是,能去掌握那个掌握着生死予夺之权的男人,也是一样的。”
顺治十七年八月,壬寅,皇贵妃董鄂氏薨,辍朝五日。甲辰,追封董鄂氏为皇后。皇后健在而追封故去的妃嫔为皇后的,罕有。顺治十七年九月,顺治帝福临为刚刚追封为端敬皇后的董鄂妃亲笔写下了《董妃行状》,追忆逝者,以述哀思,而今读来,真可谓是声声断肠,字字泣血。
二十二年前,她出生,其父喜难自胜,为她写下了,“崇德四年,十一月癸酉,梅影横窗,月色姗然,于臣之敝舍中,一声清啼,吾女来矣。娇女或涕,或寐,或饮,或笑,无不萦人心怀,使臣日夜不能安然入眠,惟恐梦醒,吾女乃一梦尔。”
二十二年后,她离世,其夫悲难自持,为她写下了,“惟朕一人,抚今追昔,虽不言哀,哀自至矣,鸣呼 是皆后实行,一辞无所增饰,非以后崩逝,故过于轸惜为虚语。后美素著,笔不胜书。朕于伤悼中不能尽忆。特撮其大略状之,俾懿德昭垂,族怀亦用少展云尔。”
古往今来,几多憾事,而一女子,有父如斯,得夫若此,足矣。
顺治十八年正月,福临与几位近臣去南苑狩猎,天大寒,马疾驰后大汗淋漓,于是福临扔下外衣后与臣子豪饮至酩酊大醉,臣子相劝,因福临怒而止。回宫不久,福临染风寒,几日内非但没有好转还反而重了。时不时高热,咳出的痰是黑红的颜色,而且越来越重,有时还会喘不上来气。
顺治十八年正月丁巳,上崩于养心殿,年二十四。
(注:大叶性肺炎,诱因:受寒,劳累,醉酒;特征性表现:铁锈色痰,稽留热,呼吸困难;好吧,我承认我很无聊,可是也不能不给个原因就突然死了吧,活生生的人呢。)
顺治十八年正月丙辰,新帝即位,年八岁,改元康熙。遗诏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臣辅政。
这天夜里,清冷的慈宁宫里,一身素服的布泰拍着孙子玄烨睡觉,这时有十几个太监捧来了一摞摞的奏章,桌子上摆不下,就放到了地上,摞起来,是高高的一座小山。
“回太皇太后,这些就是先皇病中没来得及批阅的奏章。”布泰皱着眉自语,“不就是十几天的光景吗,怎么这么多。”“这也就是年里事儿少,不然平常,比这还多呢。”布泰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儿子忽然间撒手人寰,她痛不欲生,然而,这会儿,看着成千上万有待御笔亲批的奏折,她居然有了一丝慰藉,原来对于有的人,死,还真的算得上是一种解脱。
布泰又拿起了手边的一封信,信是娘家科尔沁送来的,上面告诉了布泰一件事——哈尔染病亡故。布泰将信展平后,走了几步来到皇太极的灵前,用烛火慢慢的将手里的信烧掉,烧罢,布泰默然泪垂,幽幽的说道,“孩子们都团圆了,可咱们呢?”
说完,布泰转过头去,后面,是熟睡中的小皇帝玄烨,是那堆山一样的奏章,是大清的万里河山,更是皇太极对布泰的殷殷期许——
“我是要走在前头的。到时,你的眼便是我的眼,帮我去看大清的万里河山,你的脑子便是我的脑子,替我去筹划爱新觉罗的千秋基业。布泰,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是全天下的主宰,儿子是天子,孙子也是。”
作者有话要说:这卷写完了,^_^,下周五六会直接贴上修改后的文。睡觉去!
第五卷 梧子千年
第一章 坛酒饮春寒
康熙四年的早春三月,入夜微寒,京城闹市里的街道上依然熙来攘往,热闹不减日间,往来坐轿的,骑马的,走路的路人、打着灯笼的家丁,街边叫卖的商贩,摆摊算卦的先生,卖糖葫芦的小贩用纯正的京腔吆喝着,俨然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
远处来了十几个骑马的年轻人,为首的,二十六七岁的样子,一身藏青色的袍子,眉目朗阔,皮肤颇黑,一看就是常在户外活动。一行人来到一家酒楼前,他将手里的马鞭扔给迎出来的店小二,随即翻身下马,将手里的缰绳甩给杂役,略整衣袍,迈步往楼里走,“搬酒来,不求最好,但求最多,教兵场里轱辘了一天,咱们也得慰劳慰劳自己个儿啊!”
“费爷,今天咱弟兄们可是好样的啊,就冲这个,你也得出出血,做个东,是吧?小二儿,我要酱牛肉,热乎的酱牛肉,先来个二三十斤垫垫底!”走在前面的费扬古闻言,转回头,抬脚做出一副要踢人的架势,笑骂道,“操,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
夜渐深,酒楼里的人渐渐散去,街上也安静了很多,可是,费扬古他们的包间里依然划拳行令,碰碗拼酒,聒噪不已,酒量差的早已经歪在椅子上呼呼大睡了,当喝高了的人舌头直发短的一口一个这家的娘们,那家的小娘子污言秽语不绝时,费扬古倒是一个人捧着一坛酒,捻了一把花生米,打开临街的一扇窗,自斟自饮起来。
快到三更的时候,街上跑来了一个小厮,大声冲着楼上喊,“费爷,费将军!”费扬古带着一身酒气,探出头来,“猴崽子,喊个屁,给你爷我哭丧啊?”小厮一边大喘着气,一边用袖口擦着额头上的汗,“爷,我可算找到你了,你不是答应今儿从营里回来就去找安亲王下棋的吗?王府的人来咱们府催了好几遭了!”
费扬古一拍自己的脑门儿,“啊呀,我怎么给忘了。”说罢连忙放下酒坛子来到一楼,一摸自己的腰下,略一皱眉,随即解下腰间的玉佩撂到柜台上,“今儿没带银子,先押你这儿吧,赶明儿我让人来赎。”说罢,走到店外,拉来自己的马,带着小厮策马而去。
店家仔细一端详手里的玉佩,倒吸一口冷气,追出去喊,“费爷,这东西可不敢押呀,这是先皇赏你的宝贝啊!”
店家的话和费扬古的马蹄声一起淹没在京城大街漫无边际的黑夜里。
被下人带着到了岳乐书房外间的院子时,已经打过三更的梆子了,费扬古停下脚步轻声问跟在后面的下人,“我现在身上酒味还重不重?”下人笑而不答,费扬古瞥见院子当中养荷花的大缸,两步上去,捧了两捧水,把脸洗了洗,然后用袖子将脸上的水迹胡乱擦了擦。安王府的下人颇为诧异,费扬古却满不在乎的笑着说,“这算什么,在外面打仗的时候,比这还不像样的水都洗过脸呢,总不能一身酒气,熏着你家吃斋念佛的王爷吧?”说罢,迈步进了书房。
岳乐坐在棋盘前,看着书,见费扬古进来就笑了,“你来晚了,今天可要让我两个子儿啊。”费扬古也没客气,直接就坐下,说,“我的不是,喝起酒来就什么也都记不起来了。”
岳乐布子儿,抬眼看见费扬古湿漉漉的衣袖叹气道,“看看你现在过的是什么糊涂日子啊?哎,早些年就想把我家二丫头许给你,可没成想,你先是为父母守了三年的孝,最近这几年又被调到外面打仗,女儿家青春可耽误不起呀,我这才把她嫁给苏克萨哈的儿子。”
费扬古一面落子,一面笑着说,“二格格不嫁我就对了,像我这么没时运的,连累人家了。”岳乐闻言一滞,片刻答道,“别说什么时运不时运的,你还年轻,把你调回京里来,那就是时运到了。哪像我,也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混下去罢了。”费扬古缓缓落子,轻声问,“安王,我一直有个疑惑,按您四年前的位置,又是爱新觉罗的自家人,怎么当初就没把你放到辅政大臣里呢?”
随即两个人都没说话,下了几个子儿,岳乐摇头,事不关己的说,“孩子,你这话问反了,就因为我当初在朝里的位置,就因为我姓爱新觉罗,所以辅政大臣里,没有我。”费扬古双目直视岳乐,似有所悟,岳乐接着说,“先皇心里一直有个疙瘩,那就是多尔衮,所以他宁愿看见四个异姓人互相掣肘,也不愿看见一个皇室宗亲独揽大权。”
两个人下棋下了好几盘,临了,岳乐说,反正这么晚了,费扬古回家也是一个人冷炕冷灶的,就先在他府里歇一宿吧。费扬古欣然答应了,下人领着费扬古去别的院子,岳乐一边收拾棋盘上的棋子,一边自语,“怎么也下不过他,后生可畏啊,面子上的粗蛮武夫,芯子里的精细明净,比他老子强多了!”
费扬古来到客房时早已过了四更了,盥洗完毕后躺下,他盖上安王府松软厚实的被子,四肢百骸说不尽的舒服畅意,睡意阵阵袭来。这时外面的天已经蒙蒙亮了,京城初春的清晨,静谧而清新。
就在此时,离安王府不远的几条街外,鳌拜府里,再寻常不过的一天就这样有条不紊的开始了,内院深处的一个院落里,晨曦照在房檐和窗棂上,门吱扭一声响了,丫鬟迈步出来,从里面扶出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少女穿着窄袖大襟镶边的桃红小袄,下着水粉色绸鱼鳞百褶裙,看起来舒适中不失大气端庄,少女的五官长得非常好看,只是,初见她的人倒不容易去端详她的五官,因为在她那双大而明亮的眼睛下,再美的五官也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
这样的眼睛,长的漂亮倒是其次,主要是这双眼睛里流转的光采,即便是面色再温和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叫人不能直视的凌厉通达,放在成人身上,这叫“不怒自威”,可是,用在这么一个半大孩子的身上,只能说是一种不加掩饰,却又带着感染力的伶俐聪慧。
第二章 晨起理府务
少女向前迈步出了小院,丫鬟关院门时没加小心,声音大了一些,她扫了一眼丫鬟,低声说,“轻点儿,奶娘还没醒呢。”丫鬟连忙点头称是,少女上了小院门前的一乘小轿,抬轿的小厮轻手轻脚,在府里走的很慢,里面的少女时不时打开轿帘查看府内各处,到了一处角门落轿,。
角门两侧垂手立着七八个家丁,少女将衣襟下一大串钥匙取了出来,拣出其中一个交给丫鬟,丫鬟拿着钥匙将锁头打开,又将钥匙还到了她手中,随即起轿往前走,刚走了一段,就听见敲门声,家丁把门打开,几辆送煤送菜的车陆陆续续的被推了进来。待到她将府里的大门小门都走了一遍,各处都巡视了一圈时,天已大亮,她这才来到离自己院落不远的小厅里。
三四十个管事的嬷嬷媳妇和大丫环在小厅里面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闲话,眼尖的看见了少女的轿子,就低声说“来了,来了”,热闹的屋里马上就安静下来了,离门近的嬷嬷连忙上去打帘陪笑,说着,“五姑娘安啊,今日这么早就巡看完了。”少女微微一笑,“早吗?不应该啊,后园里看见了个当值的媳妇儿守在门房里睡得熟,叫了多久才应呢。”
屋里的人都将目光集中在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身上,那妇人忐忑不安的上前,“那应该是王氏吧,哎呀,她平常做事是极妥帖的,该不是闹了病,犯了懒吧。”少女缓缓坐到主位的椅子上,接过下人递来的茶碗,慢悠悠的喝了一口,“哦?这月可是轮到你管夜里当值的事儿,若是当真派了个有病的去后园守着,那,”少女略一顿,“就是你的不对了。”
妇人一愣,随即勉强笑道,“五姑娘,到底是因为什么,我也不清楚,待我去好好问问,若是她懒,那不用姑娘操心,我去拾掇她,若是她病着,我还瞎了眼的派她的差事,那我回来,姑娘可劲儿的抽打我,要是嫌弃我皮糙肉厚的,打起来费劲,就罚我的月钱,罚几个月都成。”屋里的人闻言都笑了,少女先是一笑,随即伸右手轻抚左腕的羊脂玉镯,“罚你的月钱做什么,难怪私下里都说我是千金公鸡,当真以为我是钻到钱眼儿里了?”说罢略偏偏嘴,神情里颇有几分女孩儿家的娇俏。
屋里人有几个人听见“千金公鸡”几个字,先是一愣,后来撑不住的笑了起来,渐渐的大家也都会心的笑开了。这时从外面进来一个年龄颇大的丫鬟,少女看到便问,“怎么?老祖宗醒了?”丫鬟点头,“好了,你们就接着笑吧,我先去伺候老祖宗,我回来之前,你们赶紧给我笑饱了,商量正经事。”
少女快步走了一段路,到了一处连起来很大的几进房,走进房去,里面几个丫鬟媳妇伺候着一位鬓发雪白的老夫人梳着头发,少女甜甜的叫,“阿奶早,阿奶安,阿奶不等着因泽,就自个儿先起来了?”老夫人笑着牵过少女的手,“啧啧,这冻死人的冬尾巴,还要大早上的起来,看把我们小因泽冻的,小手儿冰凉。”因泽把手抽出,摇头轻笑,“早上起来冻一冻,舒服着呢,一天都有精气神儿!”
“哼,你阿玛的这个续弦福晋还真是有享清福的命,自己借着生孩子的当儿不管家,又不想让那一房管,居然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推给了你,一推就是两三年,你才多大,就开始操起这份儿心来了。这么长时间,也难为你没出过什么差失。”
因泽一边帮鳌老夫人选着珠钗的样式,一面漫不经心的说,“还不是大福晋给了我面子,阿奶又替我撑起了里子,不然,我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管不起这么大一个家啊?”老夫人笑了,“我是看你辛苦,心疼你,不过再心疼,我也没拦着,也是对你有好处的!慢慢的,你就明白了。”“阿奶,孙女儿明白,那是您的栽培,是您的一片苦心!诶呀,头梳好了,我给你照照。”说着,拿来一面镜子,从后面比着,鳌老夫人一面看一面笑,“照什么,有什么可照的,一把年纪了,差不多就行了,快吃饭吧,热乎的,还能给你驱驱寒气。”
早饭已经摆到桌上了,因泽扶着祖母坐下,老夫人亲自动手盛了一小碗阳春面摆到因泽的面前,又拿筷子递给因泽,因泽眯眼笑,也没说话,接过筷子,端起碗,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老夫人看着孙女狼吞虎咽的样子异常开心,抬手轻抚孙女的后脑勺儿,“哎呦,慢点儿,慢点儿,我的小祖宗,又没人和你抢。”
不一会儿,小碗里的面吃完了,可能是面热,吃的又急,因泽额头上吃出了汗来,贴身的丫鬟递来手帕,鳌老夫人给因泽一边擦一边说,“看看你这小德行,那清汤寡水的阳春面到底有什么好吃的,我说给别的府的福晋们听,人家啊,先是吓了一跳,然后就笑得喘不上来气了。”
说罢,鳌老夫人才拿起筷子,开始吃起早饭来,下人递给因泽一小碗粳米粥,她一面一小口一小口的吃,一面偏着嘴嘀咕,“您又拿我的丢人事儿,到处和人乱说,好嘛,千金公鸡还不够,没准儿过段时间,下人们又要管我叫阳春面格格了。”“谁叫你爱吃的,爱吃还怕人说?”老夫人笑呵呵的埋怨,因泽停下手,将勺子放回碗里,踯躅片刻,轻声说,“阿奶,其实,我不怎么喜欢吃阳春面的!”
老夫人疑惑的皱眉看着因泽,因泽只有接着说,“那年我因为贪玩没做功课,师傅生气了,中午阿汝送午饭给我吃,可是师傅说,你是千金大小姐,打不得,骂不得,少吃顿饭饿饿总行吧,说完就把饭菜都倒了,我下了学,饿得要死,又不好意思说被罚了没吃饭,就偷偷跑到厨房随便拿了碗阳春面,在自己房里饿狼似的吃,没成想,被您给撞上了,还以为我多爱吃那玩意儿呢,所以啊……”
老夫人没等孙女的话说完,接着说,“所以啊,我就特地给你请了个做面食最拿手的厨子,从那以后三天两头的就给你来这么一顿阳春面,你还要乖乖的给我狼吞虎咽下去,是不是?”因泽没说话,低头拿起筷子笑,“傻丫头,不喜欢吃怎么还不说?居然就这么吃了三四年!”“阿奶,开始时不说是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我被师傅罚了,后来啊,我发现我吃一小碗面,您就能高兴成那个样子,那就吃呗,虽然开始时很不喜欢吃,可是再不喜欢吃的东西,吃着吃着也就习惯了,更何况,还能哄您开心呢?”
鳌老夫人闻言半晌无语,随即叹了口气,“就你这么个伶俐通透的孩子,小小年纪又懂得顾虑旁人,心里有大局,真是难得。你阿玛头两天还和我说,咱们的因泽千般好万般好,只可惜不是个男孩子,不然,他就更有奔头了,其实,你阿玛心里疼你,只是嘴上不说而已。你阿玛还说,不舍得这么就把你送出去,嫁出去。他说他自己说不出口,让我和你说。”
作者有话要说:中午和科里人出去吃饭,天热,喝酒了,下午上班被病人发现,被病人鄙视,我,我活该!
第三章 为人作嫁衣
“泽泽啊,今年宫里要选秀了,你阿玛想,想让你去。”鳌老夫人说完,小心翼翼的看着因泽,因泽略为吃惊,随即笑着说,“阿玛忘了,依例七月选秀,可五月里各旗就要将本旗内十三到十六岁的姑娘报到户部,我是六月里生人,所以啊,五月时,我还未及岁!是报不了名的。”老夫人无奈一笑,“傻孩子,今年选秀可不一样,万岁也大了,这可不是选秀女,选妃子,这是选凤凰,三年后你及岁再选,那就晚了。至于到不到岁数,不用你操心。你也别小看了你阿玛的能耐了。”
因泽轻哼一声,“我没小看阿玛的能耐,我是小看了他的野心了!”屋里侍奉的下人颇多,老夫人闻言很生气,举手重重的拍在因泽的肩头,“臭丫头,乱说话!”因泽抬头看着祖母,一脸的委屈难过,皱眉说,“阿奶,可是我真的不想进宫啊!”老夫人叹了口气,“那也由不得你,只是你要明白,这世上的事,好啊坏啊的,都很难说。入了宫的,未必是坏事;得了宠的,也未必就是好事。”
因泽抿了抿嘴,转过脸看向窗外,春日的暖阳却照不暖呼啸而过的阵阵寒风。
几天后的下午,一身官服的费扬古来到了康熙皇帝玄烨的御书房,一个满脸灿烂笑容的大男孩,坐在龙椅上,在端方得有些古板的书房中,这场景却并没有丝毫的突兀之感。君臣见礼后,玄烨让费扬古坐下,随即叫伺候的宫女太监都出去,自己笑呵呵的搬了把椅子到费扬古的旁边,费扬古要帮他,他却小孩子耍赖一样的执拗不肯。
坐到费扬古的身旁,玄烨挠了挠后脑勺,笑着看着费扬古。费扬古暗叹,这个孩子笑起来,太好看了,而且似乎脸上也只有微笑这一种表情,是非常真诚的那种笑。“费将军,到京城这几个月,习不习惯?喜不喜欢?”费扬古点头,“恩,京里的日子,过得真舒服。”玄烨瞪大眼睛,对费扬古的回答有点儿不解,然后笑呵呵的说,“让你回来可不是叫你过舒服日子享清闲的,朕把你弄回来,可是要给你委以重任的。”
费扬古略整衣衫,起身跪在地上,肃然说,“万岁调臣下归京,给臣下差事,是皇恩浩荡,臣,感激不尽。”玄烨示意费扬古起来接着坐在他身边,然后爽快笑道,“朕调你回京?朕给你差事?哈哈,费将军,你就别寒碜人了,朕哪有这个权利啊?对了,那“圣旨不出金銮殿”的酸曲儿,来京城这么长时间了,你不会还没听过吧?”费扬古一滞,随即坐好,一本正经的答,“回万岁,听过,臣听过。”
看见费扬古这么回答,玄烨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精光一现,发自内心的笑了,“所以啊,安亲王拼了命的保荐你,为了把你和你的那些忠心耿耿的下属原封不动的搬回京城,为了两天后给你京畿附近的几个军营的调动之权,为了你回京城后依然能手握江南重兵,朕答应了索尼,封他孙女做皇后。”玄烨说到这里,停了停,贴近费扬古的耳朵,压低声音道,“因为太皇太后说,娶了索家的女孩,调了你回京,从此,你,索尼,岳乐,就同朕是一体了。”
费扬古抬眼看玄烨,这个刚刚还一脸稚嫩的大男孩,此时,满身尽是王者的沉稳霸气。费扬古微攥拳头,半晌,拳头松开,他低声对玄烨说,“愿为圣上效死力。”玄烨轻握费扬古的手腕,“这两年,有的人手里握着兵权,有挟天子的不臣之心。安邦靠忠臣,兴国靠良臣。朕一小的时候,太皇太后就曾指着来给她请安的董鄂娘娘说,孩子,你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