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妈妈是最好的老师-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节:好妈妈要懂得“用心”(1)
第一辑
好妈妈要懂得“用心”
·把幸福安在家里,就是把希望给了孩子
在孩子的眼里,爸爸妈妈带来的快乐是无穷的,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金钱的损失,可以再去赚回来,可是孩子在成长中,失去了幸福,就会给其一生带来遗憾和痛苦。父母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也就是给了孩子身心和谐发育的土壤;这种幸福,是孩子一生享用不完的财富。
“我才不住五星级宾馆呢!”
讲起妞妞小时候,丽文说她们一家人春节回先生老家的事情总是很令人感慨。
丽文和先生结婚后工作不稳定,妞妞也小,回先生老家的路途比较远,中间还要在西安换车。那年过节,妞妞四岁多了,他们认为妞妞是应该可以坚持下来的,就带着妞妞出发了,因为换乘的车一般在第二天早晨,赶不上当天的车,下车后需要在西安住一晚。
丽文和先生拉着妞妞的小手,又都拎着两个大包,拉着箱子,在拥挤中走出西安火车站。春运高峰,真是人多如蚁。出了站,三个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小块空地,把包放在地上,商量一下该住到哪里。广场上有很多小旅馆的人在招揽生意,他们不敢找那些人,怕上当受骗也怕跑得太远,想就近找个便宜又干净的旅馆,第二天上车也方便。
向四周望去,满是高楼,看得一家人满眼迷惘。妞妞迫不及待地问:“爸爸,我们要住哪里啊?”
火车上一家人已谈论过住哪里的问题。住又干净又舒适的高档酒店太贵,不舍得花那个钱;住便宜的,又怕不干净;价钱比较合适的,这几天估计早都爆满了,近处可能也不容易找到。最后丽文感叹说,要是有钱就不用这样为难了,直接找个五星级大酒店住下就行了。妞妞虽然不参与谈话,但她能感觉出爸爸妈妈的为难。妞妞之前跟着丽文旅游时住过一次小旅馆,不知为什么妞妞就感觉到不舒服,连旅馆的床单都不肯碰一下,得丽文抱着她睡着了,才能把她放到床上。所以,妞妞此时的问话其实也充满了忧虑,小小的心也在着急。
妞妞爸爸重新弯腰提起箱子,指着前面的高层豪华酒店,用夸张的口气说:“走,咱们住五星级酒店去!”妞妞惊喜,真的?看女儿认真了,大家都笑了。丽文赶快告诉妞妞,爸爸在开玩笑,还是就近找个便宜些的旅馆,凑合一晚上就行了。妞妞看上去有些沮丧。
丽文和先生拎着包,拉着妞妞的小手,一边走一边注意哪里有合适的旅馆。路过刚才先生指的那家高档酒店时,看到门童穿戴整齐,彬彬有礼地给客人开车门,送客人进入酒店大堂,举手投足都像妞妞在电视上见过的一样。妞妞流露出羡慕的神情。丽文心里暗笑这个小家伙,就画个饼给她充饥,对女儿妞妞说:等你长大了赚好多钱,就住这样的宾馆好不好。这令妞妞很神往,她兴奋地说,我长大了要赚好多好多钱,天天住五星级大宾馆!丽文和先生都笑了,说:“好,咱们妞妞有钱了就天天住五星级大宾馆!”
妞妞忽然想起什么,问:“妈妈,大宾馆里是什么样子的啊?”
丽文说:“干净的地板,明亮的玻璃啊,还有舒服的大床。”
妞妞说:“咱们家的地板也很干净啊,玻璃也很亮,我的床就很舒服啊。”
丽文说,是啊。妞妞又问:“那还有什么啊?”
丽文对妞妞说:“有干净的床单被罩,还有好看的台灯呢!”
这让妞妞有点意外,“咱家的床单被罩也很干净啊,台灯也一样吗?”爸爸说,一样的好看。妞妞说:“那还有什么啊?”
丽文想想说:“还有干净的毛巾和洗脸盆,都可以放心地用。”
妞妞似乎不太满意,“咱家的毛巾和洗脸盆也都干净啊。还有什么呀?”
丽文又想想说:“还有热水,什么时候都可以用。”丽文的补充还是出乎妞妞的意料,但让她有些释然了。
妞妞立即说:“咱们家不也有热水嘛!”
丽文笑了:“是啊,怎么五星级宾馆里有的咱们家都有呢?让妈妈再想想。”
第2节:好妈妈要懂得“用心”(2)
这时妞妞爸爸接话说:“五星级大宾馆有早餐呢,有妞妞爱吃的夹心饼干和面包,还有牛奶,想吃就吃,想喝就喝。”
妞妞一听,更惊讶了,“那也和咱们家一样呀,咱们早上也有面包和牛奶啊……妈妈还给我好多好吃的呢。还有什么呀?”
丽文和先生再想想,也想不出什么新的东西了,就说五星级大宾馆里有的差不多家里都有,也就这些了。妞妞这下完全释然了,她由衷地感叹一句,“原来咱们家和五星级大宾馆一样,我以前还不知道呢!”
丽文和先生都笑起来。丽文说,真是的,以前怎么没注意呢,原来咱们家和五星级大宾馆一样。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妞妞由于这意外发现而兴奋,一脸欢喜,再也没有刚才的忧虑和羡慕的神情。她想进一步证实一下,就问:“爸爸,你说咱们家是不是和五星级宾馆一样?”
丽文先生这时也一脸恍然大悟,“嗯,是一样。原来咱们一直住在五星级宾馆里,我们以前还不知道呢,幸亏让妞妞给发现了!”
丽文和先生找到一家还算干净的小旅馆,三个人都很坦然而又愉快地住下了。
晚上睡觉时,妞妞更是高兴地说:“妈妈,我知道五星级宾馆没有什么,那里没有爸爸妈妈。我才不住呢。”
是啊,再豪华的宾馆哪里比得上一家人快快乐乐地在一起呢。在孩子眼里,房子里有爸爸妈妈就是最好的,这种幸福远比住在五星级宾馆多得多。
第3节:幸福的家就在自己手里
幸福的家就在自己手里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在努力为孩子创造美好的生活,都想把家打造成孩子的幸福天堂。但多少人却把方法用错了,他们在使劲往家里搬来豪华家具的同时,不经意间把家的气氛搞坏了,让家动不动就变成了夫妻吵架打骂的“战场”,一座冷冰冰的没有生气的宫殿。孩子本该拥有的幸福,在这样的家庭中不知流失了多少。台湾著名学者傅佩荣先生说: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这句话对做父母的有很深的启发意义。
我认识一对夫妻俩都是很不错的人,先生是事业单位的领导,妻子漂亮能干,在一家不错的国企上班,还有个儿子。他们的生活,一般人看来是很舒适的小康水平,但他们却把别人眼中看似幸福的家弄成了无硝烟的战场。两个人隔三差五地吵架,邻里都知道他们的这个习惯。两个人性格都好强,谁也不让着谁。其实,这位妻子对我说,吵架的原因也没有什么大事,要不就是为了单位的事情,要不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两个人观点不一致就大动干戈。两个人吵完了,还都爱面子,开始冷战,谁也不理谁。吵了近二十年,才发现也没有什么矛盾,可是儿子的问题却成了他们最心痛的事。
儿子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一直生活得胆战心惊,他不知道父母什么时候又会吵架,从而变得神经质、敏感,不论在什么场合下,有谁说话声音稍高些,他就表现出惊恐、不安。孩子从小就特别希望爸爸或妈妈有一个不在家,因为那样家里就有几天平安了。现在这个孩子已上初三,在父母不断争吵和冷战中,他性情忧郁,脾气暴躁,成绩很不好,每天就是混混日子,让父母头痛得要命。夫妻二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不能自立怎么办。他们现在更发奋地赚钱,仿佛想给孩子挣够一辈子用不完的资产。但无论赚多少钱,他们考虑到孩子的问题时都没有安全感,没有满足感。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家庭生活中当然不可能没有冲突,好的家庭关系并不意味着只是一团和气。
丽文和先生也经常会有冲突,但他们一般情况下会避开妞妞,在两个人之间尽快把问题解决了;实在避不开,也要尽量克制自己,至少不让争吵吓着孩子。有时也会请女儿出来主持公道,他们相信孩子的看法往往比较客观。他们很真诚地倾听女儿的看法,从孩子的视角来发现自己的问题。虽然妞妞小时候常常“断案不公”,不自觉地偏向丽文,但这至少能让先生意识到孩子的愿望,出于对女儿愿望的成全,先生也会主动认错。而丽文对先生也会经常让步,如果发现先生气愤得厉害,或是为了尽快结束争吵,丽文就会把自己的“原则”和“理由”都抛一边,主动认错,向先生和解。他们的争吵从来都是速战速决,决不拖到第二天,不让压抑的气氛长时间地笼罩在家庭里。父母的行为让孩子看到,人与人之间有些矛盾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以何种态度解决。
婚姻是最深刻的一种人际关系,人性的真实、文化素养、价值观、爱的能力等等都在这样一种关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是两个成年人合写的生命自传,是让他们最亲爱的孩子感受生活的幸福,体会生命的美丽,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启蒙教材。
哪怕是离婚,只要理性和体面,也好于没完没了让孩子备受折磨的争吵。哲学家弗洛姆认为,如果夫妻二人的婚姻面临解体,以为给一个表面融合的幸福而不去分离,然而任何深入的研究都表明,对孩子来说,家庭中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比公开的决裂更有害,因为父母理性的分离,在一定程度上至少教育孩子,人能够靠勇敢的决断,结束一种不可容忍的生活状况。
父母们常常想给孩子攒更多的钱,实际上多少钱都买不来孩子的快乐。财产今天损失了,明天可以找回来,但孩子成长中的幸福感、教育机会一旦损失了,就永远找不回来了。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让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育的人,这才是父母所能给孩子最丰厚的、一生享用不完的财富。
这里我把哲学家弗洛姆的一段话引用出来,和妈妈们分享:
上帝答应给亚伯拉罕及其后裔的土地(土地常常是母爱的一种象
征)被描写为“到处都流动着奶和蜜”。在那里“奶”是“爱”的第一方面的象征,是关心和肯定的象征。“蜜”则象征着生命的甜蜜、生活的幸福和对生命的热爱。大多数母亲都能够给予“奶”,但只有少数母亲能够给予
“蜜”。为了能给孩子“蜜”,一个母亲不仅必须是一个“好妈妈”,而且必须是一个幸福的母亲——母亲对孩子的这种影响怎么说都不夸张。母亲对生命的热爱会像她的焦虑一样感染孩子。这两种态度都对孩子的整个人格有很深的影响。在我们生活中,人们可以在孩子们以及成年人中
间区别出哪些人只得到了“奶”,而哪些人则同时得到了“奶”和“蜜”。
父母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给他肌体赖以成长的“奶”,还要给他心灵滋润的“蜜”。如果说家庭状态也可以像酒店那样标注级别,没有比和谐幸福的家庭气氛级别更高的了。房子可以小一些,家具可以旧一些,电器可以少一些,但爱和亲密一定要多——幸福的家是胜于“五星级宾馆”的。
·工作怎能成为不带孩子的借口
儿童成长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但是任何情况都比不上父母丢下孩子不管更糟糕。为了工作,不管孩子,这是一个荒谬的借口。只要想做一件事一定会有办法,而不想做一件事却满是借口。
第4节:孩子离不开妈妈
孩子离不开妈妈
妞妞刚刚一岁时,丽文先生所在的公司在大连办了分公司,公司派丽文先生到大连去担任主管,而妞妞的爷爷奶奶在农村老家也要照看叔叔的一个孩子,无法过来帮忙。丽文每天一个人带着妞妞,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妞妞的姥姥也在老家,距离丽文这里得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并且姥爷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奶奶说把妞妞送到她那里,由她来照顾。现在知道妞妞的爸爸要到外地工作,就更急切地要求丽文把孩子送回去,说她肯定能把孩子照顾好。
丽文当然知道婆婆是个又干净又麻利的人,也很慈爱,在饮食起居方面肯定比她会照顾孩子。但丽文却谢绝了,她要自己带孩子。
丽文当时就在附近找了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太太,白天丽文上班时把孩子送到老太太家去,丽文晚上下班了再接妞妞回家,一天就接送两趟。
但丽文并不能因此稍有轻松。虽然妞妞不大,但是家务活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先生在家的时候,两个人尚且忙得团团转;现在丽文一个人既要看护妞妞,还有一大堆的家务活等着她,丽文感觉自己一天不停地在转。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妞妞刚学会走路,正是最累人的时候,跌跌撞撞地到处走,一会儿都不安分,又对一切充满好奇,什么都想动一动。丽文的眼睛一刻都不能离开妞妞,在哪里干活时,必须把妞妞带到哪儿。
晚上丽文下班把妞妞接回来就赶紧做饭,可妞妞偏要玩,丽文想办法哄着妞妞不要动;打扫家里时,就把妞妞放在学步车里;洗衣服时先把妞妞放在学步车里,用布条扎起来,手里还要握个玩具,趁妞妞对那“新环境”还有点新鲜,丽文赶快把衣服较脏的部分在脸盆里用手先揉搓一下。但妞妞并不愿受丽文的摆布,丽文要洗衣服,妞妞拒绝了递到手中的玩具,哼哼唧唧地就不让丽文动一下;丽文急着赶快吃完饭上班,妞妞却把饭撒了一身,需要重新换衣服……丽文忙得从早到晚没有休息的时间,真是觉得需要像孙悟空那样长出三头六臂来才能应付。丽文笑着说,家里每天乱得自己都不想去看。
丽文以前一直不太会干家务活,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娇生惯养;结婚后又遇个勤快先生,家里的活儿差不多都让他干了。这一下子独自一人又忙孩子又忙家务,还要上班,实在是太累了。丽文哄着妞妞睡觉,自己都能睡着。有一次累得差点晕倒,大夫说,血压过低,应该休息几天了,可丽文哪有时间啊。
婆婆再次捎话来,要丽文把孩子送回去;在太原的姐姐让丽文把妞妞送到她那里,姐姐工作不太忙又做事麻利,自己的孩子开始上学,有时间照顾妞妞。丽文知道她们都很会照顾孩子,但她还是决定自己带,对亲人的好意都谢绝了。
丽文能这样坚持,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婆婆没上过学,她这方面知识肯定不充分,尤其老人带孩子容易溺爱孩子;要是在这里差了一步,以后不知要差多少步。二是考虑孩子的感情,丽文觉得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别人再疼他,孩子也需要天天看到妈妈,在孩子的情感需求上,没有人可以取代妈妈的角色。
丽文说周围不少人都把孩子送给住在外地的老人看,一两个月回去看孩子一次。老人们都说孩子小不懂事,哭上几天就不想妈妈了,习惯了就好了。丽文认为事情不这么简单,这一点从妞妞当时突然看不到爸爸的惶惑上就能感觉到。
妞妞虽然不会说,但从女儿的一些表现和偶然的一些词语表达,丽文能感觉出妞妞小小的心一定是因为长时间看不到爸爸而难过。如果妞妞再突然看不到妈妈,而妞妞和奶奶、姨妈又不太熟悉,真难以想象那样的话,孩子会有多么痛苦。同时丽文也考虑,如果现在狠心把妞妞送给奶奶或姨妈,过几年后丽文把妞妞接回来,孩子不知又要有多长一段时间的情感失落。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本杰明·斯巴克认为,儿童出生数月后,开始热爱和信赖经常照看自己的人,把这个人看成是自身安全的可靠保障。即使仅仅半岁的婴儿,也会因为照顾自己的人突然离去,而丧失对其他人还有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没有笑脸,也没有食欲,精神上会受到严重的压抑。等到儿童长大成人后,他的处世乐观还是悲观,待人热情还是冷漠,为人信任还是多疑,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幼儿时主要负责照看他们的那个人的态度。
即使这些顾虑都不存在,单为了亲眼见证孩子一天天的成长,丽文也要自己带孩子。在这个问题上丽文几乎没犹豫过。
妞妞爸爸到大连半年后,丽文从单位办了留职停薪,开始了和先生一起走南闯北的日子。好几年稳定不下来,工作一直也很忙累。但他们始终把妞妞带在身边,没让孩子离开一天。
第5节:怎能随意“调遣”孩子
怎能随意“调遣”孩子
丽文认为,并非整个过程让他们觉得多么不容易,多么苦多么累。恰恰相反,“艰苦”的时间很短,很快过去。孩子实际上是越来越好带。在父母的亲自养育下,孩子的智力和情感两方面都发育得很健康,妞妞身上没有任何让他们头痛的、难以解决的毛病。包括饮食起居等方方面面,两个人都一直感觉既简单又顺手。这方面的轻松,孩子越大越显现出来。他们甚至发自内心地有一种遗憾——孩子怎么长得那么快,还没玩够,就突然间长大了!
周围的一些人看见他们似乎从来不为孩子操心,孩子却成绩好,又懂事,觉得他们这样做家长确实是很轻松,就羡慕丽文的命好。
相对比丽文的做法,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些家长,当孩子幼小的时候,他们对孩子何等怠慢。有的妈妈一心扑在工作上,有的爸爸忙着喝酒应酬,有的妈妈整天沉迷在麻将桌上。有的妈妈,仅仅是出于对婆婆公公给妯娌看孩子的嫉妒,就硬要把自己已经三四岁的孩子也送给住在老家的婆婆。这样的父母,孩子小时候,他们不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教育需求,到孩子大了,有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才对自己的孩子抱怨连连,感叹自己命苦。
儿童是一张白纸,家长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多付出一些辛苦,往往有四两拨千金的功效;这个“付出”是天下最划算的“投资”。如果把这件事做反了,在孩子小时候不注意,不把教育孩子当回事,等孩子长大了,不知会有多少麻烦。有谁能把一张涂画乱的纸擦干净呢?
我曾经在一份青年报上看到一件事,有一个大学女孩,在学校和同学们发生口角,就从大学退学,离家出走,四五年竟然杳无音讯。父母刊登了很多寻人启事,亲戚们多次外出寻找未果,至今仍不知其所在。女孩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女孩出生后,父母都忙于自己的事业,就把女儿放到外地的奶奶家,直到六岁时才接到他们身边。可以想象,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离开父母就已经是非正常操作;当她的真正抚养人变成奶奶时,却又在六岁这个已形成较稳定感情的年龄,让她一下离奶奶很远,进入一个新的陌生环境。
当父母只是按自己的需要调遣孩子时,他们何曾想到这不是一株植物或一个小动物,是个具有丰富思想感情的人,他们哪里能想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落下怎样的心理创伤?
从报道的字里行间看出,父母在后来和女儿的相处中,缺少亲情交流,缺少沟通上的和谐,孩子和父母间有严重隔阂。女儿的心情一直是痛苦的,父母也为此痛苦。女儿决绝地离开家庭,宁可让自己变成“孤儿”;当女孩的父母年迈时,才可能意识到他们永远失去了女儿。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啊!
多年来,“送养式”的抚养方式并未引起广泛的质疑。把孩子委托给一个可靠的人,自己专心投入工作,这种“生”与“养”的分离不但没有受到批评,反而成为一些人,特别是工作上取得某种成就的人得到赞美的理由与证明。
近年来,随着“70后”、“80后”为人父母时代的到来,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大批农村务工人员进入城市,生而不养似乎成为一种主流现象。
每当成人利益与儿童利益发生冲突时,成人总是选择的主动者,是强势方;孩子总是选择的被动方,是弱势方,所以做出牺牲和让步的总是孩子。
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推出去,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损害不会立即呈现,但孩子不会白白做出牺牲和让步,任何不良的成长过程都会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成为日后影响他们生命质量的一个“病灶”,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更多麻烦。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早就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最早一批留守儿童已经长大,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显露出来;而城市“寄养儿童”却还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城市“寄养儿童”不一定都是送到外地或者农村,大多数是和老人们一起生活的;只是他们的真正看护人是爷爷奶奶或保姆。从空间意义上说他们和父母在一起,天天能见到或一周见一次;实质上,由于父母对他们不用心,他们有着和农村留守儿童相同的成长境遇。这种情况更应引起关注。
我碰到过这样一家人。这个小男孩十一岁,可性情很古怪,脾气也不好,学习成绩不佳。一方面表现出对父母很依恋,非常在意父母对他的态度;另一方面又天天和父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