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海经译文注释全本-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曼山流出,还有南江从高山流出。高山座落在成都的西面。三条江水最终注
入大海,入海处在长州的南面。浙江从三天子都山发源,三天子都山在蛮地
的东面,闽地的西北面,浙江最终注入大海,入海处在馀暨的南边。庐江也
从三天子都山发源,却注入长江,入江处在彭泽的西面。一种说法认为在天
子鄣。淮水从馀山发源,馀山座落在朝阳的东面,义乡的西面。淮水最终注
入大海,入海处在淮浦的北面。湘水从帝舜葬地的东南角发源,然后向西环
绕流去。湘水最终注入洞庭湖下游。一种说法认为注入东南方的西泽。汉水
从鲋鱼山发源,帝颛顼葬在鲋鱼山的南面,帝颛顼的九个嫔妃葬在鲋鱼山的
北面,有四条巨蛇卫护着它。濛水从汉阳西面发源,最终注入长江,入江处
在聂阳的西面。温水从崆峒山发源,崆峒山座落在临汾南面,温水最终注入
黄河,入河处在华阳的北面。颍水从少室山发源,少室山座落在雍氏的南面,
颍水最终在西鄢的北边注入淮水。一种说法认为在缑氏注入淮水。汝水从天
息山发源,天息山座落在梁勉乡的西南,汝水最终在淮极的西北注入淮水。
一种说法认为入淮处在期思的北面。泾水从长城的北山发源,北山座落在郁
郅长垣的北面,泾水最后流入渭水,入渭处在戏的北面。渭水从鸟鼠同穴山
发源,向东流入黄河,入河处在华阴的北面。白水从蜀地流出,然后向东南
流而注入长江,入江处在江州城下。沅水从象郡镡城的西面发源,向东流而
注入长江,入江处在下隽的西面,最后汇入洞庭湖中。赣水从聂都东面的山
中发源,向东北流而注入长江,入江处在彭泽的西面。泗水从鲁地的东北方
流出,然后向南流,再往西南流经湖陵的西面,然后转向东南而流入东海,
入海处在淮阴的北面。郁水从象郡发源,然后向西南流而注入南海,入海处
在须陵的东南面。肄水从临晋武的西南方流出,然后向东南流而注入大海,
入海处在番禺的西面。潢水从桂阳西北的山中发源,向东南流而注入肄水,
入肄处在敦浦的西面。洛水从上洛西边的山中发源,向东北流而注入黄河,
入河处在成皋的西边。汾水从上窳的北面流出,然后向西南流而注入黄河,
入河处在皮氏的南面。沁水从井陉山的东面发源,向东南流而注入黄河,入
河处在怀的东南面。济水从共山南面的东丘发源,流过鉅鹿泽,最终注入渤
海,入海处在齐地琅槐的东北面。潦水从卫皋的东面流出,向东南流而注入
渤海,入海处在潦阳。虖沱水从晋阳城南发源,然后向西流到阳曲的北面,
再向东流而注入渤海,入海处在章武的北面。漳水从山阳的东面流出,向东
流而注入渤海,入海处在章武的南面。
建平元年四月丙戌,待诏太常属臣望校治,侍中光禄勋臣龚、侍中奉车
都尉光禄大夫臣秀领主省。
【译文】建平元年四月丙戌日,待诏太常属臣丁望校对整理,侍中光禄
勋臣王龚、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刘秀领衔主持。
山海经卷十四 大荒东经
东海之外[有]大壑(h6)①,少昊(h4o)之国②。少昊孺(r))帝颛
(zhu1n)顼(x&)于此③,弃其琴瑟(s6)④。
【注释】①壑:坑谷,深沟。②少昊: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叫挚,以金德王,所以号称金
天氏。③孺:通“乳”。用乳奶喂养。这里是抚育、养育的意思。颛顼: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号称高
阳氏,是黄帝的后代。④琴瑟:古时两种拨弦乐器。
【译文】东海以外有一深得不知底的沟壑,是少昊建国的地方。少昊就
在这里抚养帝颛顼成长,帝颛顼幼年玩耍过的琴瑟还丢在沟壑里。
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①。
【注释】①渊:水流汇积就成为深渊。
【译文】有一座甘山,甘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流汇成甘渊。
大荒东南隅有山,名皮母地丘。
【译文】大荒的东南角有座高山,名称是皮母地丘。
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译文】东海以外,大荒当中,有座山叫做大言山,是太阳和月亮初出
升起的地方。
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①。有一大人踆
(c&n)其上②,张其两(耳)[臂]。
【注释】①大人之堂:本是一座山,因为山的形状就像是一座堂屋,所以称作大人堂。②踆:
通“蹲”。
【译文】有座波谷山,有个大人国就在这山里。有大人做买卖的集市,
就在叫做大人堂的山上。有一个大人正蹲在上面,张开他的两只手臂。
有小人国,名靖人①。
【注释】①:靖人:传说东北极有一种人,身高只有九寸,这就是靖人。靖的意思是细小的
样子。靖人即指小人。
【译文】有个小人国,那里的人被称作靖人。
有神,人面兽身,名曰梨■(l0ng)之尸。
【译文】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野兽的身子,叫做梨■尸。
有潏(ju6)山,杨水出焉。
【译文】有座潏山,杨水就是从这座山发源的。
有■(w7i)国,黍(sh()食①,使四鸟②:虎、豹、熊、罴(p0)。
【注释】①黍:一种黏性谷米,可供食用和酿酒,古时主要在北方种植,脱去糠皮就称作黄
米子。②鸟:古时鸟兽通名,这里即指野兽。以下同此。
【译文】有一个■国,那里的人以黄米为食物,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
老虎、豹子、熊、罴。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
【译文】在大荒当中,有座山叫做合虚山,是太阳和月亮初出升起的地
方。
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①,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
罴(P0)。
【注释】①帝俊:本书屡屡出现叫帝俊的上古帝王,具体所指,各有不同,而神话传说,分
歧已大,历时既久,更相矛盾,实难确指,只可疑似而已。以下同此。这里似指颛顼。中容:传说颛
顼生有才子八人,其中就有中容。
【译文】有一个国家叫中容国。帝俊生了中容,中容国的人吃野兽的肉、
树木的果实,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豹子、老虎、熊、罴。
有东口之山。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
【译文】有座东口山。有个君子国就在东口山,那里的人穿衣戴帽而且
腰间佩带宝剑。
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土,不妻;思女,不
夫①。食黍(sh(),食兽,是使四鸟。
【注释】①思土不妻,思女不夫:神话传说他们虽然不娶亲,不嫁人,但因精气感应、魂魄
相合而生育孩子,延续后代。
【译文】有个国家叫司幽国。帝俊生了晏龙,晏龙生了司幽,司幽生了
思土,而思土不娶妻子;司幽还生了思女,而思女不嫁丈夫。司幽国的人吃
黄米饭,也吃野兽肉,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
有大阿之山者。
【译文】有一座山叫做大阿山。
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
【译文】大荒当中有一座高山,叫做明星山,是太阳和月亮初出升起的
地方。
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①,帝鸿生白民②,白民销姓,黍(sh()食,
使四鸟:虎、豹、熊、罴(p0)。
【注释】①帝俊:似指少典,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二子。帝鸿:即
黄帝,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所以号称轩辕氏。有土德之瑞,所以又号称黄帝。取代神农氏为天子。
②生:在本书中,“生”字的用法,并不一定都指某人诞生某人,也多指某人所生存、遗存的后代子
孙。这里就是指后代而言。以下这种用意尚多。
【译文】有个国家叫白民国。帝俊生了帝鸿,帝鸿的后代是白民,白民
国的人姓销,以黄米为食物,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老虎、豹子、熊、罴。
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译文】有个国家叫青丘国。青丘国有一种狐狸,长着九条尾巴。
有柔仆民,是维嬴土之国①。
【注释】①维:句中语助词,无意。②嬴土:肥沃的土地。
【译文】有一群人被称作柔仆民,他们所在的国土很肥沃。
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sh()食,使四鸟。
【译文】有个国家叫黑齿国。帝俊的后代是黑齿,姓姜,那里的人吃黄
米饭,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
有夏州之国。有盖余之国。
【译文】有个国家叫夏州国。在夏州国附近又有一个盖余国。
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
【译文】有个神人,长着八颗头而都是人的脸面,老虎身子而十条尾巴,
名叫天吴。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m4o),日月所出。[有神]
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
【译文】在大荒当中,有三座高山分别叫做鞠陵于天山、东极山、离瞀
山,都是太阳和月亮初出升起的地方。有个神人名叫折丹,东方人单称他为
折,从东方吹来的风称作俊,他就处在大地的东极主管风起风停。
东海之渚(zh()中①,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
禺■。黄帝生禺■,禺■生禺京②。禺京处北海,禺■处东海,是惟海神③。
【注释】①渚:水中的小洲。这里指海岛。②禺京:就是上文所说的风神禺■。同一神人,
一说是风神,一说是海神,大概因神话传说不同,或为一身而兼二职。③惟:句中语助词,无意。
【译文】在东海的岛屿上,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鸟的身子,耳朵
上穿挂着两条黄色的蛇,脚底下踩踏着两条黄色的蛇,名叫禺■。黄帝生了
禺■,禺■生了禺京。禺京住在北海,禺■住在东海,都是海神。
有招摇山,融水出焉。有国曰玄股,黍(sh()食,使四鸟。
【译文】有座招摇山,融水从这座山发源。有一个国家叫玄股国,那里
的人吃黄米饭,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
有(困)[因]民国,勾姓,(而)[黍]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
食其头①。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②。有易杀王亥③,取仆牛。河[伯]念
有易④,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⑤,名曰摇民⑥。帝舜生戏⑦,戏生
摇民。
【注释】①方食其头:这是针对原画面上的图像而说的。②仆:通“朴”。大。③有易杀王
亥:据古史传说,王亥对有易族人奸淫暴虐,有易族人愤恨而杀了他。④河伯念有易:据古史传说,
王亥的继承者率兵为王亥报仇,残杀了许多有易族人,河伯同情有易族人,就帮助残存的有易族人悄
悄逃走。⑤方食之:这也是针对原画面上的图像而说的。⑥摇民:即因民国。⑦帝舜:传说中上古时
的贤明帝王。
【译文】有个国家叫因民国,那里的人姓勾,以黄米为食物。有个人叫
王亥,他用两手抓着一只鸟,正在吃鸟的头。王亥把一群肥牛寄养在有易族
人、水神河伯那里。有易族人把王亥杀死,没收了那群肥牛。河伯哀念有易
族人,便帮助有易族人偷偷地逃出来,在野兽出没的地方建立国家,他们正
在吃野兽肉,这个国家叫摇民国。另一种说法认为帝舜生了戏,戏的后代就
是摇民。
海内有两人①,名曰女丑②。女丑有大蟹③。
【注释】①两人:下面只说了一个,大概文字上有逸脱。②女丑:就是上文所说的女丑之尸,
是一个女巫。③大蟹:就是上文所说的方圆有一千里大小的螃蟹。
【译文】海内有两个神人,其中的一个名叫女丑。女丑有一只听使唤的
大螃蟹。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ni6)摇頵(y&n)羝(d9)。上有扶木①,柱
三百里②,其叶如芥(ji6)③。有谷曰温源谷④。汤(y2ng)谷上有扶木,
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⑤。
【注释】①扶木:就是上文所说的扶桑树,太阳由此升起。②柱:像柱子般直立着。③芥:
芥菜,花茎带着叶子,而叶子有叶柄,不包围花茎。④温源谷:就是上文所说的汤谷,谷中水很热,
太阳在此洗澡。⑤乌:就是上文所说的踆(c&n)乌、离朱鸟、三足乌,异名同物,除过所长三只爪
子外,其它形状像乌鸦,栖息在太阳里。
【译文】在大荒当中,有一座山名叫孽摇頵羝。山上有棵扶桑树,高耸
三百里,叶子的形状像芥菜叶。有一道山谷叫做温源谷。汤谷上面也长了棵
扶桑树,一个太阳刚刚回到汤谷,另一个太阳刚刚从扶桑树上出去,都负载
于三足乌的背上。
有神,人面、(犬)[大]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
【译文】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大大的耳朵、野兽的身子,耳朵
上穿挂着两条青色的蛇,名叫奢比尸。
有五采之鸟①,相乡弃沙②。惟帝俊下友③。帝下两坛,采鸟是司。
【注释】①五采之鸟:即五采鸟,属鸾鸟、凤凰之类。采,通“彩”。彩色。②乡:通“向”。
弃沙:不详何意。有些学者认为“弃沙”二字是“媻娑”二字的讹误,而媻娑的意思是盤旋而舞的样
子。
③惟:句首语助词,无意。
【译文】有一群长着五彩羽毛的鸟,相对而舞,天帝帝俊从天上下来和
它们交友。帝俊在下界的两座祭坛,由这群五彩鸟掌管着。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门,日月所(生)[出]。
【译文】在大荒当中,有一座山名叫猗天苏门山,是太阳和月亮初出升
起的地方。
有壎(xu1n)民之国。有綦(j9)山。又有摇山。有綦(z6ng)山。又
有门户山。又有盛山。又有待山。有五采之鸟。
【译文】有个国家叫壎民国。有座綦山。又有座摇山。又有座■山。又
有座门户山。又有座盛山。又有座待山。还有一群五彩鸟。
东荒之中,有山名曰壑(h6)明俊疾,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国。
【译文】在东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壑明俊疾山,是太阳和月亮初出升起
的地方。这里还有个中容国。
东北海外,又有三青马、三骓(zhu9)①、甘华。爰有遗玉、三青鸟、
三骓、视肉、甘华、甘柤(zh1)。百谷所在②。
【注释】①骓:马的毛色青白间杂。②百谷:泛指各种农作物。百,表示多的意思,不是实
指。
【译文】在东北海外,又有三青马、三骓马、甘华树。这里还有遗玉、
三青鸟、三骓马、视肉怪兽、甘华树、甘柤树。是各种庄稼生长的地方。
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鹓(w3n),北方曰鹓,来(之)风曰■(y3n),
是处东(极)[北]隅以止日月①,使无相间出没②,司其短长。
【注释】①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②间:这里是错乱、杂乱的意思。
【译文】有个国家叫女和月母国。有一个神人名叫鹓,北方人称作鹓,
从那里吹来的风称作■,他就处在大地的东北角以便控制太阳和月亮,使不
要交相错乱地出没,掌握它们升起落下时间的长短。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①,杀蚩(ch9)尤与
夸父②,不得复上,故下数(shu^)旱③。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注释】①应龙:传说中的一种生有翅膀的龙。②蚩尤:神话传说中的东方九黎族首领,以
金作兵器,能唤云呼雨。③数:屡次,频繁。
【译文】在大荒的东北角上,有一座山名叫凶犁土丘山。应龙就住在这
座山的最南端,因杀了神人蚩尤和神人夸父,不能再回到天上,天上因没了
兴云布雨的应龙而使下界常常闹旱灾。下界的人们一遇天旱就装扮成应龙的
样子求雨,就得到大雨。
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
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ku@)。黄帝得之,
以其皮为鼓,橛(ju6)以雷兽之骨①,声闻五百里②,以威天下。
【注释】①橛:通“撅”。敲,击打。雷兽:就是上文所说的雷神。
②闻:传。
【译文】东海当中有座流波山,这座山在进入东海七千里的地方。山上
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牛,是青苍色的身子却没有犄角,仅有一只蹄子,
出入海水时就一定有大风大雨相伴随,它发出的亮光如同太阳和月亮,它吼
叫的声音如同雷响,名叫夔。黄帝得到它,便用它的皮蒙鼓,再拿雷兽的骨
头敲打这鼓,响声传到五百里以外,用来威震天下。
山海经卷十五 大荒南经
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ch))踢。
有三青兽相并,名曰双双。
【译文】在南海以外,赤水的西岸,流沙的东面,生长着一种野兽,左
边右边都有一个头,名称是■踢。还有三只青色的野兽交相合并着,名称是
双双。
有阿山者。南海之中,有氾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
舜与叔均之所葬也①。爰有文贝、离俞、(■)[鸱]久、鹰、贾、委维、熊、
罴(p0)、象、虎、豹、狼、视肉②。
【注释】①叔均:又叫商均,传说是帝舜的儿子。帝舜南巡到苍梧而死去,就葬在这里,商
均因此留下,死后也葬在那里。上文说与帝舜一起葬于苍梧之野的是帝丹朱,和这里的说法不同,属
神话传说分歧。②文贝:即上文所说的紫贝,在紫颜色的贝壳上点缀有黑点。离俞:即上文所说的离
朱鸟。贾:据古人说是乌鸦之类的禽鸟。委维:即上文所说的委蛇。
【译文】有座山叫阿山。南海的当中,有一座氾天山,赤水最终流到这
座山。在赤水的东岸,有个地方叫苍梧野,帝舜与叔均葬在那里。这里有花
斑贝、离朱鸟、鹞鹰、老鹰、乌鸦、两头蛇、熊、罴、大象、老虎、豹子、
狼、视肉怪兽。
有荣山,荣水出焉。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zh()①。
【注释】①麈:一种体型较大的鹿。它的尾巴能用来拂扫尘土。
【译文】有一座荣山,荣水就从这座山发源的。在黑水的南岸,有一条
大黑蛇,正在吞食麈鹿。
有巫山者,西有黄鸟①。帝药②,八斋③。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
【注释】①黄鸟:黄,通“皇”。黄鸟即皇鸟,而“皇鸟”亦作“凰鸟”,是属于凤凰一类
的鸟,与上文所说的黄鸟不一样,属同名异物。②药:指神仙药,即长生不死药。③斋:屋舍。
【译文】有一座山叫巫山,在巫山的西面有只黄鸟。天帝的神仙药,就
藏在巫山的八个斋舍中。黄鸟在巫山上,监视着那条大黑蛇。
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①,生此三
身之国。姚姓,黍(sh()食,使四鸟。有渊四方,四隅皆达,北属(zh()
黑水②,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z^ng)渊,舜之所浴
也。
【注释】①帝俊:这里指虞舜,即帝舜。②属:连接。
【译文】在大荒当中,有座不庭山,荣水最终流到这座山。这里有一种
人长着三个身子。帝俊的妻子叫娥皇,这三身国的人就是他们的后代子孙。
三身国的人姓姚,吃黄米饭,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这里有一个四方形的渊
潭,四个角都能旁通,北边与黑水相连,南边和大荒相通。北侧的渊称作少
和渊,南侧的渊称作从渊,是帝舜所洗澡的地方。
又有成山,甘水穷焉。有季禺之国,颛(zhu1n)顼(x&)之子,食黍。
有羽民之国,其民皆生毛羽。有卵民之国,其民皆生卵。
【译文】又有一座成山,甘水最终流到这座山。有个国家叫季禺国,他
们是帝颛顼的子孙后代,吃黄米饭。还有个国家叫羽民国,这里的人都长着
羽毛。又有个国家叫卵民国,这里的人都产卵而又从卵中孵化生出。
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又有贾山,汔(q@)水出焉。又有
言山。又有登备之山①。有恝恝(q@ q@)之山。又有蒲山,澧(l!)水出
焉。又有隗(w7i)山,其西有丹②,其东有玉。又南有山,漂水出焉。有
尾山。有翠山。
【注释】①登备之山:即上文所说的登葆山,巫师们凭借此山来往于天地之间,以反映民情,
传达神意。②丹:可能指丹雘,这里有省文。
【译文】在大荒之中,有座不姜山,黑水最终流到这座山。又有座贾山,
汔水从这座山发源。又有座言山。又有座登备山。还有座恝恝山。又有座蒲
山,澧水从这座山发源。又有座隗山,它的西面蕴藏有丹雘,它的东面蕴藏
有玉石。又往南有座高山,漂水就是从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