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875我来自未来-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梵见到黄金山,起身当着黄金山和他那个伪娘堂弟黄金英的面打开了书信,站在那里细细看完后笑着说道:
“要我停止打土豪分田地,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帜,这样就能天下归心?黄金山,你爹的思想还停留在帝王将相的时代啊!这是和世界发展的潮流相悖的。”
说罢姚梵将信还给黄金山,黄金山巴不得能收回这封在他看来是通匪证据的书信,连忙接过来塞进袖袋。
姚梵命令警卫员泡茶,请黄金山、黄金英坐下来,和气地说道:
“黄金山,我明白的告诉你,山东公社不是地主的公社,他是一个属于全体人民的公社,是一个人人平等的政权,这个政权是要建立一个现代的社会主义国家体制,这种国家体制是先进的,由她代替封建体制是一种进步。”
“你可能不理解这种社会体制的变化,但我们山东公社非常欢迎读书人来参加我们的培训班,我们会免费的给读书人搞讲座,还会免费的分发书籍,供大家学习研究。”
黄金山犹犹豫豫的不知说什么好,毕竟他爹派他来是想说服姚梵,并向姚梵初步表白自己希望投靠的意愿和投靠的代价和资本,这都在信里写的很清楚。但姚梵根本不领情,反而教训了他一顿。
突然间,那个伪娘黄金英开口了:“好!我参加!我要参加你们的培训班。”
姚梵高兴地伸出手来:“欢迎你!黄金英同志!”
姚梵眼下极度缺少读书人,清朝的识字率太低了,扫盲班的进度又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识字模范毕竟很少,又都被姚梵优先提拔为部队的干部了,所以在各方面的工作中都缺人。但是姚梵绝不会拾到篮子里就是菜,读书人要参加革命队伍就必须参加培训班,每天要写思想体会,每周要写思想总结报告和革命小作文。
姚梵见黄金英那白嫩的脸上突然间绯红一片,也不伸手握手,赶紧主动探身拉过黄金英右手,双手紧紧握住,再一次热情地道:“欢迎你!黄金英同志!欢迎你们黄家多派读书人来参加培训班。”
姚梵对于自己的培训班的洗脑能力信心十足。
“思想转化成功率只要有一成,那都是宝贵的财富!”姚梵想
第156章 风掣红旗大地翻(十二)
156风掣红旗大地翻(十二)
姚梵自说自话的握住了黄金英的手,他却没有注意到黄金英的颤抖,她毕竟还是黄金莺,不是虚构的黄金英,当姚梵滚烫干燥的大手握住她手时,仿佛有一种纯洁的火焰蔓延过来,正在灼烤着她的身体。
黄金英飞快地把手从姚梵的双手中抽出来,胸膛起伏的道:“我愿意参加姚主席的培训班,我愿意。”
姚梵现在觉得这个害羞的伪娘有点可爱了,他爽朗的道:“那就留下来,食宿全免。”
黄金莺的自作主张把黄金山吓了一跳,如今又听见姚梵这样说,正要想法找个借口反对,黄金莺却又点点头:“我要单独住,我家在即墨有宅子,我住在自家宅子里,白天上课时过来。”
“没问题,我相信经过培训班的思想教育,一旦你接受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之后,你会放弃你的小姐少爷脾气,热情地融入到劳动人民中来。”姚梵对黄金莺说。
黄金山在把黄金莺安排好之后,无可奈何地走了。
黄金山刚走,第二天,美利士却来了。
“哦!我亲爱的詹姆斯,当你不在的时候,我的身边就少了一个可以分享喜悦的人。”姚梵夸张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情。
“弗兰克!弗兰克!好消息!好消息!德国公使巴兰德先生要来青岛!”美利士像一只欢乐的雄鹿般闯进姚梵的办公室,迫不及待的向姚梵汇报他的外交成果。
“镇静,詹姆斯,镇静。”姚梵笑道:“在你告诉我你的北京之行之前,我要先和你分享我的胜利的喜悦。”
接着姚梵便把自己一连串的大胜告诉了美利士。
“太棒了,弗兰克,太棒了,你让那个野蛮人的皇帝尝到了文明的鞭笞。”美利士闻讯又惊又喜。
姚梵微笑道:“詹姆斯,现在轮到你了,告诉我,德国驻华公使巴兰德先生他来青岛想要干什么?当然我很欢迎他的到来,只是希望提前做些准备。”
美利士喝着茶说道:“我一到北京就去找了巴兰德先生,他对于你的计划非常感兴趣,当他听说你会德语时,我向你保证,当时他的眼睛在发亮。
因为青岛的战争,我是搭乘美国的货船过来的,巴兰德公使先生要晚一些,但我估计两周之内他就会来到青岛。
弗兰克,别把政治想得太复杂,政治和外交与做生意没有两样。他是来和你谈生意的,你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你知道该怎么应付他这种人。”
“我只希望巴伦兰德先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除了我承诺过的那些,我无法满足他更多的要求。”姚梵淡淡地道。
“弗兰克,你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胜利,我想消息会很快传到北京,清国的皇帝一定会对你进行贸易禁运。”
“是的,但我需要的是盟友的帮助而不是宗主国的施舍,否则我看不出有任何革命的必要。”
正如美利士所说,姚梵大胜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北京,天下哗然!
《字林西报》作为一家早在1850年就创刊的英文报纸,毫无顾忌地报道:“根据本报最新消息,胶州海商姚早帆私自组织了一支雇佣军,在胶州半岛与赶来平叛的政府军发生激战,政府军死伤惨重全军覆没……
根据内部人士传来的消息,姚早帆之所以发动武装叛乱,其因起于当地官府最新的一次贪得无厌的勒索……”
《申报》虽然是1872年开始创刊不久的报纸,但是凭借自己的英商背#景毫不忌讳,居然公然用中文报道称:“根据可靠消息,胶州的叛乱正在山东半岛蔓延……作为这次叛乱的领导者、遇春商号的东家、商人姚早帆取得了他叛乱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胜利……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姚早帆和山东巡抚丁宝桢以往过从甚密,他的这次公然叛乱根据本报推测,很有可能与不满丁宝桢擅自兴办洋务有关……”
(文言文就免了,笔者代为翻译成大白话吧)
《万国公报》作为在华传教士周刊,政治上素来死板,只是照抄朝廷的邸报:“海外华商姚氏早帆素怀狼子野心,不思报效朝廷反而勾结当地贪官阴谋发动叛乱,已于近日与朝廷大军发生正面冲突,在被天朝大军击溃后已经退守至即墨,抱弹丸之地苟且顽抗,覆灭就擒指日可期……”
对于这次叛乱,此时中国仅有的三家报纸都没有费太多的笔墨,只用了豆腐干大小的版面当做时政事务进行了报道,惟有上海租界里一份刚刚发行的名为《新民晚报》德商报纸对此事花了整版当做头条进行了报道:“……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农民与手工业者参与的革命运动,新兴资产阶级与贵族地主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激化,导致了这场追求民主与自由的武装起义……起义者要求按照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的精神对清国的人民实行解放,要求皇帝退位,组成议会和内阁……”
《新民晚报》确实是美利士办的,只是他雇的全部是德国人,按照美利士的嘱咐,《新民晚报》自然是一股脑的偏向姚梵,但是在理解上却出现了偏差,将姚梵硬生生的说成了一个拿破仑和伏尔泰混合体。
刚刚进入十二月的北京城里寒风呼啸,夜间温度已经低于零度,每天都有熬不过去的“路倒”被一大早出动的运尸大车满城的收集起来扔出城外。
养心殿内已经点起了暖炉,煦煦的烤着,室温犹如春天,几盆兰草恰如其分的调节着空气湿度,令人不感觉太过干燥。
慈禧阴着脸,对立在下面的李鸿章问道:“这就是你以前说的那个通洋务的东西?”
李鸿章脸色灰白,两眼圈乌黑,显然是最近没睡好觉。
“启禀太后,姚梵此人罔顾朝廷恩典,欺瞒山东直隶大小官员,私下阴谋叛乱,当速诛之。”
慈禧不阴不阳的道:“可惜了丁宝桢练的好兵,十二个营全赔进去了,还搭上了青州驻防营的五个蒙古骑营,至于陈辉龙的登州绿营,我就没指望过。”
李鸿章垂首皱眉道:“太后,我这就整顿直隶各军,准备兵发胶州剿匪,只是眼下……”
————————————
答应了的二更,更写完就发了。还是那句话,求订阅!!!希望大家订阅支持!谢谢!!!
第157章 风掣红旗大地翻(十三)
157风掣红旗大地翻(十三)
慈禧微微歪头,满头的珠翠颤巍巍地抖着。
她不耐烦地追问:“眼下如何?”
李鸿章抬头与慈禧照了一下面,旋即立刻低头道:“眼下诸军放弛已久,若是不加操练贸然出击,恐怕重蹈王正起覆辙。况且……况且大军围剿所需的开拔银子尚无着落,几万兵马行军打仗所需的粮草也要花海量的银子筹集。臣粗算下来,山东平叛,大军的开拔银子和粮草所需,头期最少需要三百万两。”
慈禧愠怒道:“又是要钱!我没有钱!你去找丁宝桢要!”
李鸿章直言道:“王正起丧师身亡,也把济南府的钱粮家当丢的一干二净,山东今年受旱,钱粮本就难以为继,眼下济南府的府库里已经跑耗子了。”
慈禧闻言更加生气了:“找户部要!”
户部尚书董恂闻言侧身拱手道:“今年华北各地皆有旱情,户部钱粮早已吃紧,再加上西北正在用兵,左大人那里的钱粮户部都支应不出呢,如今山东又要用兵,国库实在是不敷大军使用。”
慈禧冷哼一声,对李鸿章开嘲讽道:“朝廷没钱,李大人自个想办法吧,不然你与那姚梵商量一下,让他把你先前支与的购兵舰银子退给你。”
李鸿章一时间尴尬至极,面色愈加灰泛了。
恭亲王奕欣从旁站出来道:“臣以为,事急从权,眼下当从内务府收捐修圆明园银两中暂时拨付,那园子这样大,怕是几年都修不完,不如先缓一缓。”
内务府大臣总管师曾闻言便急匆匆奏秉道:“重修圆明园至今,工程用银和办公用银已经花费48万余两,目前尚欠各工厂工料银14万余两,账上亏空这样大,哪里有钱拨付?倘若有钱,修园子的工程进展何至于像现在这样慢。”
奕欣哪里会不知道内务府已经没钱,他把这个话题拉出来,无非是希望接着这次机会,彻底停了重修圆明园这个无底洞。
如今光绪小皇帝才五岁不到,政事全部由慈禧当家,朝中大臣们已不再追求同治晚期归政于帝的目标了。慈禧既然重新垂帘听政,而且看样子起码要执政到小皇帝成年,那么重修圆明园以便让慈禧在归政于帝之后有个颐养天年的所在,这个理由已经不成立了,再继续把银子往重修圆明园的工程里填,实在是说不通。
慈禧一听话题扯到了自己头上,暗骂鬼子六不是东西,心里更加烦恼,袖子里的手都气的握拳了:“内务府几次提出来工程没钱!恭亲王又不是不知道,之前修园子的钱还是各方帮衬着凑出来的,和朝廷有什么关系?”
慈禧把头偏过一旁不看奕欣,望着养心殿上的朱漆柱子道:“李大人,这钱你还是另想办法吧!别老是打着皇帝内库的主意。”
李鸿章道:“微臣以为,眼下有两个办法可以考虑。”
慈禧一听李鸿章有两个办法,心想还是你们这些汉人鬼点子多,忙道:“你说说吧,说出来商量一下,能用就用吧。”
李鸿章道:“第一个法子,是先从海关那里把关税银子预支出来。第二个法子,是发行纸币,回笼些银子来用。”
慈禧一听,这两个办法一个是要求洋人帮忙,一个是不求洋人,她自然愿意选择其中那个比较不丢脸的办法。
“预支关税又要和洋人打交道,别说英国人,就是海关总司赫德那里恐怕也不会答应。你且说一说,那发行纸币是怎么个办法?”
李鸿章这个主意还是从李经方、李经述、李经璹三人处详细听来的,这也是当初姚梵告诉他家三个小子的,李鸿章当时听过之后琢磨了很久,但因为有明朝发行宝钞害民的前车之鉴,虽然心动,但是始终不敢轻易使用,如今事急,他也只求从权。
李鸿章侃侃而谈道:“朝廷发行纸币,把银子和铜钱收回来,铜和银子都是金属,都能卖钱,这么一来,自然就有进项了,大清国发在外面的铜钱和银子数以亿记,哪怕一年回笼一千万两银子,那也是相当可观的了,而且不会影响市场正常货币秩序。
然后政府再用换回的银子充作军费,如此一来胶贼可平。
今后还能有钱找洋人买机器买船,建工厂搞洋务,造出洋布、钢铁、染料、轮船等等商品在国内销售,逐渐把洋货的市场份额缩小。”
李鸿章越说越起劲:“一说到发纸币就有人反对,拿明朝的宝钞说事,可是明朝发宝钞那是因为财政已经入不敷出,与大清眼下一时的癣疥之患不能相提并论。只要灭了胶贼,军费这块的亏空便可停下了。”
而且咱大清国的财政非常良好,海关岁入年年增加,有这样的收入来源作为担保,可谓正是发钞的好时候。
如今西洋诸国全都在发钞,大清要不赶上这个潮流,岂不是亏了吗?人家拿纸来当钱,大清国却拿银子当钱,实在是吃亏的厉害。”
李鸿章这一番话,基本上是原封不动的把姚梵的鬼话照抄一遍,姚梵可没告诉他,洋人之所以敢发纸币那是因为现代国家的体制能够有效地控制货币发行量!而任何一个封建王朝一旦尝到印钞机的甜头那就犹如狗熊舔蜜,根本停不下来!而且这时的西方国家发行纸币都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银行能够对货币的流通进行控制,也能对纸币进行等价兑换,可以用国库储备把纸币兑换成黄金和白银。
慈禧一听,当时就非常的心动!于是立刻询问在座的大臣们:“诸大臣以为此法可行?”
李鸿章抢先一步道:“当年剿灭长毛时也曾发行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此为权宜之计,少量使用无伤大雅。”
同为洋务派的恭亲王奕欣帮腔道:“当下秋冬之交,正是兴修河工水利之时,朝廷可以把今年的河工银子用纸钞来支付,如此便可腾出银钱充作军费。”
一个权势熏天的重臣,外加一个皇亲国戚,二人一鼓脑地支持纸币政策,况且又有太平天国时为了剿匪发行纸钞的先例,其他大臣哪里还愿意搅这一碗浑水,纷纷三缄其口。
工部尚书李鸿藻一听就急了,他虽然名字与李鸿章一字之差,但是并无任何亲戚关系,立刻站出拱手道:“纸钞代银乃是弊政,如何可以!各地收了纸钞必有怨言,如何肯用力办事?”
慈禧呛道:“那你与我找银子出来!”
李鸿藻木愣愣地站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慈禧又道:“西北要用兵,山东又要用兵,朝廷哪里有这么多钱来打仗?如今山东兵马与那姚梵拼得几乎一干二净,想必此时那伙胶贼正在攻城略地呢!
沈桂芬,我问你,山东现在除了莫祖绅、李培荣两千多人马,不是还有兖州镇和曹州镇的绿营吗?两部各有四千多人,加起来一万人,难道不能剿匪吗?”
兵部尚书沈桂芬站出来道:“兖州镇和曹州镇的绿营都是守备营,平时分驻各地,擅守城不擅野战,倘若千里驰援,人生地不熟,恐怕重蹈登州总兵官陈辉龙贸然出击的覆辙。
再说绿营的武器大多老朽,洋枪极少,多是鸟铳抬枪、大刀长矛,那伙胶贼个个用的都是新式洋枪,还有大炮几百门!一千多人就能把四千多淮军全歼!这样的悍匪叫绿营如何去攻打?”
慈禧越听脸色越怒:“照这样说只有靠淮军了?”
沈桂芬低头拱手道:“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慈禧皱眉道:“都什么时候了?话就直说吧!”
沈桂芬道:“平度同治金汝春的奏折我反复看过,他说那姚梵手下胶贼进城后并未杀戮百姓,也未屠戮降兵,只运走了钱粮库银后就放弃了好不容易攻占的城池,直接退去了胶州即墨一隅之地。同样,胶贼打下姜山县后也未驻军,只是运走钱粮便弃城而去。
这难道不可疑吗?堂上诸公闻听叛乱,皆怒发冲冠,急欲发兵诛之,难道就不想知道他姚梵为何叛乱吗?”
慈禧疑惑地问道:“那你说说罢。”
沈桂芬抽出袖中一封书信呈上道:“这是金汝春的密信,献兵部假意招安之计,信中详细说了那反贼姚梵私下对金汝春所言。”
太监接过信去交给慈禧,慈禧没看,问道:“你既然已经看了信,那你说说吧。”
沈桂芬唾沫横飞地道:“这信里并无关军情,只是平度罪臣金汝春一家之言。臣本想他小小一个同知,所言此事无关紧要,不过究其原委,还是值得一说的。
那金汝春说,姚梵对他诉苦,说他是被新任参将禄善苦苦勒索,那禄善来到胶州后颐指气使,咬定姚梵家财万贯,要他拿出五十万两银子助饷,姚梵不肯,摆酒苦苦求告,席间禄善恼怒,侮辱姚梵祖先,又骂他汉狗,大约是喝多了,禄善命令亲兵去捆姚梵,说是不拿出银子来赎,便要把他下狱。”
沈桂芬说到这里,只见养心殿内的汉官们虽然都低着头;可脸上却表情丰富,有的满脸愤懑;有的表情紧张;有的无声叹息。
沈桂芬觉得不对劲,可话说一半又不好停下,只得继续:“那姚梵是得了山东丁军门的旨意操办乡勇的,手下乡勇头目是他贴身家人,姓贺名唤世成,此人莽撞,见姚梵被下了狱,立刻带着乡勇去劫狱,与参将衙门的亲兵发生冲突闹出了人命,那贺世成一不做二不休,劫了狱放出姚梵,又把禄善给抓了起来下了大牢。
姚梵对金汝春说,那禄善现如今好好儿的在牢里关着。
臣想他既然这样说,再看他攻城后立刻弃城退守的所作所为,未尝不是想等朝廷招安。”
沈桂芬这话说完,慈禧已经是脸黑黑了。
“那禄善是什么人?”
“回太后,禄参将的姐姐在年头上嫁给了辅国公府上大阿哥奕劻的表侄当填房,他这个参将衔是今年刚活动下来的,为了活动这么个缺,他大概是亏空的紧了。”沈桂芬早就查的一清二楚,赶紧奏报。
慈禧不悦道:“吏部是怎么办差的?什么糊涂东西都往外派?这样惹事生非的奴才,即使将来救了性命回来,也要叫宗人府重重地办他!”
沈桂芬连忙道:“这事乃姚梵对金汝春私下的诉苦,一面之词未必当真,只是微臣觉得,既然那姚梵有那么几分后悔,不如叫人假意招安与他,即使招安不成,起码也能让他继续犹疑不决地待在即墨,不去到处窜犯作乱,等朝廷大军筹足粮草,兵马操练齐备,时候一到便杀他个措手不及。”
兵部满尚书广寿说道:“太后息怒,犯不着为了一个反贼生气,那姚梵如今把事情闹的这样大,难道还指望招安吗?我看不必了!”
第158章 风掣红旗大地翻(十四)
158风掣红旗大地翻(十四)
慈禧并不是一个有原则的人,起码原则不多,虽然她对姚梵这股叛军恨的牙痒痒,但作为一个长期掌权的上位者,即使她愚昧而反动,却也知道务实。
于是慈禧幽怨地叹口气道:“既然准备大军前去围剿还要一段时日,且那姚梵闹得也不算太凶,还知道畏惧天威退居弹丸之地,我看若是能够招安,将那姚梵和他的一干叛党赶回南洋,速速地平息此事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况且如沈尚书所说,即便招安不成,起码也把那伙叛军稳在原地了。”
其余大臣也觉得这个计策可以操作,于是纷纷点头。
这其中只有李鸿章心中隐隐觉得此事不妥,但究竟不妥在何处他也说不上来,只是觉得姚梵这个人做事没有那么简单。但既然这个招安的计策无可无不可,成亦可喜不成也无妨,因此他也没有阻止。
这还得归功于清朝的信息传播太慢,如果是两周以后李鸿章和满朝文武读到署名姚梵的《革命军》一书,那他们是万万不可能答应招安一计的。
正当朝廷急吼吼的商议定夺前往胶州招安的人选时,姚梵的培训班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
由于黄金莺的入学,黄澄琏无可奈何之下,命令从黄家办的上下书院中选派些年轻子弟,去姚梵的所谓“早帆青年干部培训班”接受讲座。
这所青年干部培训班被设置在即墨城内原属郭家的一处大宅中,从姚家庄移来的柴油发电机被安装在宅子一角,源源不断的电力通过电线将一盏盏白炽灯点的光明四射。
姚梵站在一间堂屋改成的教室前方,侃侃而谈道:
“当今中国之首弊,在于奴化教育。用儒家的封建思想,禁锢国民的头脑,人人读书只为当官,而且社会出路狭窄,读书除了当官没有其他用处。”
“由于满清的奴化教育,中国人对于知识的认识开始变得极其狭窄,对于世界上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视而不见,只埋头在经史子集的故纸堆中,与整个世界的发展潮流背道而驰。”
“我们的青年干部培训班,就是要打破这种奴化教育的禁锢!培养具有现代眼光和知识的中国人。”
“我们开设有五门课,有世界历史地理、社会学研究、科学原理普及、世界音乐鉴赏、世界文学阅读。这五门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大家开眼看世界,为大家构建一个能够在将来进一步求知学习的平台和基础。”
“我们的学制为期只有两个月,两个月后愿意留下来为政府效力的,将给予安排工作,不愿意留下来的可以离开。”
“教材是免费的,我个人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可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