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柄大明-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完者,完全就是个畜生级别的人物,这种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不会受到道德伦理的约束的,在杭州城几日,杭州城内的百姓,就惨遭荼毒。
而杭州城的守城者,突然发现,这就是个橡皮糖,来可以,沾上了,想要赶走,就不那么容易了。
这群祸害,在杭州城内风流快活了很久,就连杭州城内最繁华的风月之地,也都全部关门,姑娘们瑟瑟发抖,害怕下一时刻,被这些苗人们光顾。
于是,平章终于坚持不住了,想要让这群人离开,那就得让他们知道,若是不走,就会有人把他们赶走的。
于是,各种理由下,右丞相达识贴睦迩带着十万军队,终于开始回守。
而这几日的疯狂,他们好像也玩够了,听到了达识贴睦迩的军队要回守杭州之后,杨通贯就出现了。
收拢部队,接受江浙行省的指挥,他们又开始向嘉兴进发。
杭州恢复了原状,嘉兴的百姓的恐惧,却来临了。
面对着这样的一支军队,陈风自然不敢大意,这支军队是否会进攻平江放在一边,如果他们敢越境,骚扰这里的百姓的话,那就要给这支军队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所以,常遇春必须要留在那里坐镇,也只有他,才能够和杨通贯对抗,毕竟,这是一群亡命之徒。
抽调五千军队,只给常遇春留五千,已经是最低的限度了。
昔日的那个柔弱的少年,如今,已经成长为了割据一方的英雄。
确切地说,陈风并不懂军事,他所依靠的,就是自己熟知历史。
熟知历史,有很大的好处,就是历史上的许多的经典战例,都是他可以效仿的对象,而且,还可以未卜先知。
而陈风,又是一个聪明之人,既然被命运选择,穿越到了这里,即使没有带什么金手指,那也是有绝对的优势的。
他推开窗户,外面,依旧在下着蒙蒙细雨,他的心中,第一次有了种惆怅,这征战之路,如此漫长,步步惊心,如果再让他选择一次,他会老老实实地做那个盐商的私生子吗?
希望这次能够顺利。
陈风不知道,这次,对手的动作,要比他预想得快得多。
鞑子早已经不是当初成吉思汗的精锐,他们行动迟缓,作战也不勇敢,如果只是鞑子出动部队,哪怕是最精锐的怯薛军,也得十几日,才能够到达曲阳。
但是,这次出击的,是李思齐的军队。
吃了个大亏,李思齐又怎么会行动迟缓,就在朝廷的命令刚刚开始下达的时候,李思齐先期出动的数支军队,两万左右的人马,已经抵达了曲阳。
第337章 金蝉脱壳
手执一柄长刀,一员猛将,在马上屹立着。
他的身边,另一个人,在用仇恨的眼光,望着远处的青山。
“李卓,上次你被伏击,就是在这里?”猛将用手捋了捋胡须,说道。
“是,袁将军,对方善于用机关,而且,又是在黑夜,打了我们个措手不及,而且,他们的人也不少。”李卓说道:“我们这次,一定要小心,是否要等后队来齐,凑足五万军队,然后再去进攻?”
他面前的大将,就是李思齐手下的得力部将袁亨,在李卓将消息传回了李思齐那里之后,李思齐立刻命令部队改道,率先来到这里的,就是袁亨率领的两万人马。
“哼,跳梁小丑而已。”袁亨说道:“命令部队,立刻前进。”
对于李卓的话,其实袁亨也只相信了八成,这个家伙,在这里吃了个亏,所以,就把对方说得怎么强大,他猜测,对方最多也就是一千人左右。
自己两万兵马,又能征善战,还不信,屠不了这里。
随着他的命令,身后的军队,继续向前进发。
虽然如此,袁亨也没有太轻敌,前面,有一百人左右的斥候,在沿路打探,各处的伏兵,各种机关,都已经提前被他们化解。
走了一两个时辰,终于,那片泥土垒成的瓷窑,慢慢地进入了他们的眼帘。
“这边的门前,有个大坑,需要绕道走。”李卓提醒道。
上次,他们就是在这里吃了亏,几名骑兵冤死到了粪坑里。
袁亨没有听他的话,他已经感觉到了某些特别。
虽然这里他是第一次来,但是,这里,好像已经没有了气息,没有了生活的气息,如果是瓷窑,怎么没有看到窑洞里冒烟?怎么没有看到有人进出?
人呢?
难道,和上次一样,都当了伏兵了?
即使是他们有埋伏,在自己绝对的兵力面前,那也是个渣。
“李卓,你带个百人队,先进去查探。”袁亨说道。
听到袁亨的话,李卓的心稍稍颤动了一下,上次的事,历历在目,不会再遇到什么突变吧?
但是,袁将军的命令又不能不听,他只能答道:“是,末将领命。”
胯下的马儿,仿佛也不情愿,他们慢慢地向着瓷窑走去。
越近,他的心情就越紧张,似乎这里面,有某种特殊的风险,在慢慢地向他靠近,靠近。
上次是黑夜,这次是白天,但是,这里的一切,似乎李卓很熟悉,又很陌生。
终于,马蹄踩上了窑厂的土地,他们已经进入了窑厂之内。
没有人,这里一个人都没有。
和上次的情形,一模一样。
那几间还算是气派的房子,就在窑厂的一侧,李卓打马,向那里而去。
下了马,他手上拿着腰刀,进了房间。
里面也没有人,而且,这里面的东西,似乎有很多都被人带走了一样。
李卓突然感觉,胸口很憋得晃,一股热流,就想要从嘴里涌出来。
“袁将军,里面空无一人。”骑兵们回来,向袁亨汇报道。
“袁将军,四面的村落,我们已经查探过,都已经人去屋空。”这时,另一支骑兵过来向他报告。
附近的人,都已经跑没影儿了。
“大概走了多久?”袁亨咬着牙问道。
“我们无法推测,但是,桌子上一层灰,锅灶也很久没有动过,恐怕,他们走了至少有五日以上。”
“追!立刻追击!哪怕他们走了十日,只要是百姓们跟着一起走的,就绝对走不快,我们快马,两日就能追上。”袁亨有些气急败坏。
没想到,他们居然被摆了一道。
“哇…”李卓一口鲜血,吐了出来。
无比气愤,自己的千人队,在这里吃了大亏,本来想这次,能够将这里的敌人全部干掉,出口恶气,没有想到,他们居然跑了!
跑了!这里面就有很多问题,解释不清楚了,比如,自己的骑兵部队,究竟是不是真的在这里被干掉的,还是自己隐瞒了军情?很多猜疑,也都会出现在自己身上。
他感觉到,自己在李思齐的手下,恐怕没有前途了。
“袁将军,我们向哪个方向追击?”一名千户问道。
“这还用说,自然是向南!”袁亨也感觉到非常不痛快。
“留下一个千人队,守着这里,搜索四周山林,方圆五十里之内,不留一个活口!”袁亨又下了一条命令:“其余的人,全部南追,两日之内,我们要追上这群人,全部杀光他们!”
本来,对于屠杀百姓,袁亨还有些顾忌,但是,千里而来,居然被耍了,他也不由得愤怒了。
不管是百姓,还是那支李卓口里的精锐军队,袁亨都一个不留。
不过,他不知道,自己追错了方向。
百姓哪里去了?窑社军队哪里去了?窑厂的工匠,哪里去了?
这次,是常聚第一次自主决定的大事。
在上次,干掉了对方一个千人的骑兵队之后,常聚心里,就已经非常担忧了。
他们在这里,就如同坐在一座火山上,随时都会喷发出来,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他们的人再多,也抵不过朝廷的大军,而且,他们需要保护的,还有上万的普通百姓。
常聚肩头的担子很重,而且,还绝对不允许他有失误。
因此,上次战斗结束之后,常聚就立刻将这里发生的战斗,通过信鸽,传回了扬州。
但是,等了几日,并没有命令传回。
常聚不知道,那只信鸽,已经被李卓给烤着吃了,那封信,也被李卓给发现了。
仿佛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的稻草,李卓将他们这里的秘密,全部都上报了。
这一切,常聚都不知道,将那些前来偷袭的家伙的尸体掩埋了,窑厂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但是,常聚心头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就在三日之前,在依旧没有收到恩人命令的情况下,常聚做出了重要的决定:走!
不管如何,这里,常聚是不能再呆下去了,窑厂的工匠,有千人,而他们的家人,再加上支持他们的百姓,就有万人,这可是一次绝对不容易的大迁徙。
“现在,我们的瓷窑,还在烧制着一批新的地砖,再有两日,就能够烧制好,不如,我们两日之后再走。”老刘头说道。
窑厂归老刘头管理,但是,这发语权,现在在常聚的手里。
“不,刘叔。”常聚说道:“我们现在的情况很危险,继续留在这里,多留一天,都会多一天的危险,我们必须要快速撤离。”
“可是,危险在哪里,如果有军队靠近我们这里,我们就会知道了。”刘四二说道。
“上次,他们只是来了一千人,如果这次来,至少会是一万人,我们有把握对付吗?”常聚反问道:“即使是我们能够对付得了,那么下次,就可能来两万人,五万人,我们是陈大人的手下,这里就是鞑子重点关注的地区,现在,我们这里的秘密已经泄露,到时候,我们四面被围,哪怕就是逃进深山去,我们逃了,这些工匠呢?这些百姓呢?难道,都留给鞑子吗?”
常聚知道,在这个时候,没有恩人的命令下来,他就必须要做出自己坚定的表态来,走,必须走,现在就走!
常聚刚刚的话,算是说到了重点,这里,老刘头舍不得,但是,这么多百姓,都是跟着陈大人的,现在,陈大人蒙受了冤屈,成了朝廷的反贼,他们这些人,也便成了反贼。
留在这里,已经变得很危险。
“刘叔,我们必须立刻布置,让工匠们将这里能带走的,就尽量带走,不能带走的,也不必勉强,上次缴获的八百匹战马,全部分配给工匠,同时,通知工匠们的家人,一个时辰之内,我们就出发。
一个时辰?老刘头说道:“在家里收拾收拾,半日可以吗?”
如果在以前,家里都穷得很,所有的家当,除了那口破锅,一个包袱就够了。
但是现在,随着窑厂的经营,他们的日子都过得好起来,家里添置的东西,也就多了起来。
“不。”常聚说道:“他们带的东西多了,行动就会太缓慢,会拖累我们的行动,我们是去逃难的,不是搬家的,只要让他们带着值钱的东西,每人不得超过一个包袱。到了扬州之后,恩人自然会给他们添置各种生活所需。”
推着个破独轮车,上面堆得满满当当,连那口刚刚置办的大锅都背上了,后面,还拉着一头哼哧哼哧的母猪,这要是行动起来,一天走个十几里,就不错了。
常聚知道,既然要走,那就得走得利索,这马匹,无法给他们提供,所以,他们每人携带的物品,不能太多。
“那我们向哪里走?”老刘头问道。
“当然是向南,直奔扬州。”刘四二说道。
“不,我们先向西,进山西。”常聚说道:“刘叔,把所有的粮食都带上,等到了平定州,我们再设法购粮。”
第338章 沈惠回娘家
山西?听到常聚的说法,刘叔把眼睛睁大了:“我们要去的,是南面的扬州,为何要向西行?”
“正是因为要去南方,所以,才得先向西行,刘叔,如果鞑子发现我们逃了,第一个反应,会是什么?”常聚问道。
这么一说,老刘头也明白了过来,他们走了,鞑子肯定会知道,他们是去扬州的,这样,就会在路上追击他们。
他们再怎么走,也没有鞑子的军队走得快,所以,直接南下,肯定会被人追上,到时候,他们这些人,恐怕都得凶多吉少。
所以,常聚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
“鞑子一定会来吗?”老刘头问了最后一句。
常聚没有说话,表情却非常严肃。
只是这个表情,就让老刘头意识到,自己刚刚的问话有多么的愚蠢,他没有多说,立刻下去,传达消息,各家各户,赶紧准备。
顿时,窑厂以及周围的几个村落,热闹起来。
虽然常聚说的是一个时辰,但是,毕竟很多都是百姓,对于他们,脑子里是没有纪律观念的,一直用了两个多时辰,他们才终于出发。
常聚带着窑社骑兵,踏上了这次征途,前面,远远地布置斥候,两侧,随时都要护卫,后面,还要留两个百人队殿后。
行进的速度,并不快。这一天的工夫,只走了三十多里。
而第二日,走了四十里。
三天下来,他们也走出了一百里开外,这个时候,袁亨才带队前来,留给他们的,除了空空的窑社和村落,周围已经没有人了。
少数没有走的人,在得到军队过来的消息之后,早就藏进了山里,等到这些气势汹汹的军队走了之后,他们再返回也不迟。
袁亨气急败坏之下,立刻带队向南追去,但是,什么也没有找到。
一万多人,可不是一万多只蚂蚁,哪怕就是在路上,不生火做饭,只吃干粮,就是方便,每天还一万坨呢,怎么会一点痕迹都没有?
袁亨失去了他们的下落,仿佛,这一万多人,凭空消失了。
他当然不知道,此时,这一万多人,已经穿过了阜平,正在向孟州界进发。
而同样失去了他们消息的,还有陈风。
不是常聚没有打算通知陈风,在离开窑厂之前,常聚想过,要使用信鸽,通知恩人。但是,随后,常聚就想起了上次自己使用的那只信鸽,肯定是在途中出了意外。
这次,他们的行踪,必须是非常保密的,如果要是这次的消息再被泄露出去,那么,这一万多人,就非常危险。
所以,常聚只是遣了两名骑兵,化装成商贩,骑马直接向南进发,前去扬州报信。
反正,现在即使是恩人知道了,鞭长莫及,也没有办法帮助他们,而常聚相信,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可以将这一万人,带过黄河去,到了那里,再让恩人接应,也完全可以。
快马赶到扬州,至少也得五日。
而陈风,又是在平江,再将消息传到平江,哪怕是用信鸽,也得半日。
这几日,陈风一直都在担忧之中。
江南的雨,还一直在下着。凭栏眺望,可以看到,远处的一切,都在朦胧之中。
“陈大人,自从您南下平江之后,这里风调雨顺,百姓们安居乐业,到处都感激您的功劳。”身后一个声音传来。
“仲荣兄,你也学会这一套了。”陈风说道,他知道,是沈富来了,沈富这话,说得拍马屁的成分居多。
“哪里,在下说的都是实情,现在,平江的商户们,也都在安心做生意,这里的秩序,已经非常稳定。”沈富说道:“相比嘉兴,这里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保境安民,陈大人,您就是江南人民的恩人。”
的确,相比嘉兴,可惜,现在陈风无法分兵,否则,顺便连嘉兴也就下了。
“仲荣兄,你这次来,只是为了说这些吗?”陈风问道。
“陈大人,在下这次来,是有一个请求。”沈富说道。
沈富求自己?有什么事?这次南下,沈家立了大功,不过,陈风并没有给沈家的几个子弟授予官职,沈家富可敌国,只做生意,也就够了,如果再掺和到军事和政治中来…陈风虽然没有多想,也不愿去多想,就避开了这些。
他不会是让自己给他的那几个儿子官职吧?
“说吧,仲荣兄,这次沈家的功劳不小,我还没有想到如何奖赏沈家。”陈风说道。
陈风这么说,自然也有试探的成分,看看沈家的胃口,究竟有多大。
“不,陈大人,您南下,是为了江山社稷,我们沈家,只是在中间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而已,何足挂齿。”沈富说道:“在下这次来,是想让惠儿回家来看看。”
沈惠,陈风这才想起来,一下江南,已经数月,这段时间内,江北,自己就没有顾得上,一直都由施彦端在那里坐镇。
而自己的家人,都在扬州,也是时候该考虑,把她们都接到平江来了,毕竟,以后自己发展的主要地盘,是江浙行省这里。
而沈惠,自己当初也是许下沈富的,现在,小静茹都两虚岁了,也该是时候,给沈家一个交代了。
沈富说接沈惠回家住,恐怕,真实的意思,是问自己的态度呢吧?
“仲荣兄,我会派人,把惠儿接到平江来的,还有小静茹,她们也该回沈家去看看了。”陈风说道:“然后,就让她们在沈家住上一个月,到时候,聘礼就到了,这次的礼数,就按照平江这里的规矩办吧。”
听到陈风这话,顿时,沈富大喜。
“谢陈大人。”沈富说道:“上次我们在提及此事的时候,曾经说到,要给惠儿和韩雪姑娘同时操办,不如,将韩雪姑娘,也一同接到沈家来吧。”
韩雪和沈惠,同时嫁给陈风,这一点,当初陈风已经向沈富说了,沈富知道,既然这些事都是无法阻止的,那就不如高高兴兴地给她们一同操办了,这样,还会给陈风留个好印象。
毕竟,现在陈风的地位,已经非常高了,沈家将自己的未来,也都押在了陈风的身上。
不管是谁先嫁给陈风的,总之,陈风的第一个子女,是惠儿的。
让惠儿加把劲,再给陈风生个男娃,那就更好了。
作为一个已经混迹商场多年的人,沈富深知这个时候,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刚刚有了一点功劳,就向陈风索取,说不定,会招致反感,再说,沈富最看重的,还是利益。最大的利益。
“小雪就不用了,她在这里,还有一个姑舅。”陈风说道。陈风依旧记得,当初第一次见到韩雪和韩娥两姐妹的时候,她们就说过,要去平江投奔亲戚,结果,被自己给截下了,这愿望,还一直没有实现。
自己也太疏忽了,怎么也没有派人找一下,她们的姑舅,究竟是何人?
想起家里,陈风又想起,现在,还有敏敏和薛婉瑜两人呢,现在,这两人,也都已经成了自己的人,一个是自愿的,一个是自己失误强扭的。
反正自己也是娶,倒不如,将这两个人,也一同操办了喜事?
不行,敏敏的身份,暂时还是不便泄露,至于薛婉瑜,她同意不同意还不一定,再说,要是一下娶了四个,这个头可开得不好,要是他手下的人,也学自己这样,很快,就会成为历史上的张士诚,沉醉在温柔乡里了。
“那不知她的姑舅,可是何人?”沈富问道:“或许,我们两家可以共同商量,这婚事办起来,很多地方都需要顾及到。”
沈富的意思,陈风知道,韩雪两姐妹,看来身世并不高贵,既然和沈家一同操办,如果娘家太过寒酸,两者相比,韩雪脸上不好看,陈风这里也不好看,所以,说着是共同商量,其实,是沈家多出些嫁妆之类的。沈富这替自己着想得也太周到了。
“好吧,等我派人通知你。”陈风说道,他不能说自己也不知道,等着问了韩雪,再告诉沈富好了。
“是,那我就先回去准备了,惠儿回家,可是沈家最近的大事。”沈富说着,向陈风辞行。
看着沈富出去,陈风眼睛里,闪过了一丝光芒。
难道,沈家真的就只甘于作为一个富商之家,没有半点的跻身官场的愿望?
收回了心思,陈风继续将注意力,放在了北方,毕竟,窑社的人员的安危,是他现在最关心的事情。
“风哥,大都这次传来了确切的情报。”正在想着,陈白普走了进来。
“拿来。”陈风说着,将信纸抓了过来,上面,细细的小字。
朝廷派李思齐所部,五万军队,前去窑厂,预计一日内便到,察罕帖木儿所部,五万军队,前去徐州河段设伏。
李思齐和察罕帖木儿!这两个人,哪一个,都是能打硬仗的家伙,而且,还是五万军队!
“窑厂有回信吗?”陈风问道。
“没有,至今仍未联系到。”陈白普说道。
第339章 追错了
“阿布,我们现在的任务,根本就不是去什么徐州设伏,而是继续进攻汴梁!”马背上,一个声音愤愤地说道。
马上的人,没有披甲,只穿一身布袍,但是,威风凛凛,已经颇有大将风度,他就是扩廓帖木儿。
而在听他的抱怨的人,是他的义父,真实身份是他的舅舅的察罕帖木儿。
转眼之间,他们起兵已经有近两年,两人都是忠于朝廷的,看着刘福通在江北肆虐,两人都在尽力平叛。
这次,他们带兵,追击到了刘福通的老巢汴梁,只要攻克了汴梁,就能够沉重地打击刘福通的势力。
但是,就在这时,朝廷的命令却下来了,让他们转而去徐州,去什么渡口设伏。
命令来得很既,扩廓帖木儿却是没有半点愿意。
“我们既然是朝廷的军队,那就要听从朝廷的调遣。”察罕帖木儿说道。
其实,说的是朝廷的军队,其实,他们和朝廷没什么关系,这军队从上到下,都是他们一手建立起来的,就是军饷,朝廷很多时候都筹备不齐,靠他们自己来解决,这军队,就是他们的私军。
当然,他们忠君爱国,一直都在征战之中,为平定天下尽力。
对于皇上的旨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