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柄大明-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说什么婉瑜?她是娇娇,你认错人了吧?”韩林儿说道。

现在,韩林儿甚至有八分确定,对方是找错人了,自己很无辜。

“你这只手,碰到了婉瑜身上没有?”陈风没有答韩林儿的话,继续这样问道。

“碰到了又怎样?”韩林儿问道。

“要是碰到了,我就要把它剁下来!”陈风脸色冷得厉害。

刘狗儿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也已经确信,这次风哥捆起来的那个女人,就是薛婉瑜。

因为,风哥从来都不会错的。

敢动风哥的女人,那的确是该剁了手,现在,就算是陈风要把这男人干掉,刘狗儿都会毫不犹豫地第一个上手。

“陈风,你这个疯子!他是皇上!”就在这时,被捆到了马背上的薛婉瑜喊道。

皇上?皇上在大都城呢啊,陈风听到后面薛婉瑜的说法,不由得感觉到好笑,这薛婉瑜听到自己说要剁了他的手,就还真着急了?

等等!陈风突然又想了起来,现在这世上,皇上可不只有一个,现在,连一直都没什么出息的明玉珍,都自称为皇上了。

自己从汴梁过来,那里,也是应该有一个皇上的,而按照最近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来看,薛婉瑜嘴里的这个皇上,应该就是那个不成器的小明王韩林儿了?

这样也就能解释刚刚那么多骑兵追杀他们了。

本来,韩林儿的身份,应该算是秘密的,但是,薛婉瑜知道,现在要是不说出来的话,恐怕,陈风还真会杀了这个男人。

也许是一直以来的气愤,薛婉瑜也许是知道自己再也杀不了陈风,于是破罐子破摔,总之,将韩林儿的身份,说了出来。

韩林儿再次听到叶娇娇嘴里说对方叫陈风,这时终于想起来了,不就是那个一直给鞑子卖命,最后被鞑子抛弃,才开始造反的扬州陈大人吗?

想到这里,韩林儿终于放下心来。

“陈大人,朕这次微服出巡,不幸遇上了鞑子,多亏你救驾有功。”韩林儿恢复了自己的身份,说话也有底气了。

来的这队人,都是汉人,而自己,就是汉人的皇帝。

“你这只手,碰到了婉瑜身上没有?”陈风对于这个皇帝,一点都不尿他,继续问之前的问题。

而且,已经从旁边的一名士兵身上,拿过了雪亮的刺刀来,这是他们骑兵特有的配备。

“没有,我没有啊,我根本就没有碰到娇娇啊。”终于,韩林儿崩溃了。

“没有就好。”陈风说道:“你要是敢做出有辱婉瑜名节的事,我是不会放过你的。”

什么皇帝?陈风对他根本就没什么尊敬。

要让人尊敬自己,那得是自己有实力才行。而韩林儿,无疑是个弱者。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弱者的下场,只能是悲剧。

如果要是朱元璋在此,那么,碍于面子,恐怕还得尊重这个皇帝,弄不好,还得三败九叩,用来糊弄手下的人。

但是,陈风就是陈风,陈风不是红巾军一系的,虽然陈风的师傅彭和尚是红巾军,但是,陈风从来没有选称自己的军队属于红巾军。再说,当初红巾军起义,那也是陈风给徐寿辉指点的,就是徐寿辉见了自己,也得客客气气,这个韩林儿,算个什么?最多,也就算个傀儡罢了。

本来,在后世的历史上,读到韩林儿被溺死,陈风还有些同情,但是现在,陈风对于韩林儿,完全是强势的,没有半点同情。

再看看韩林儿这个样子,哪里像皇帝了?那句话说得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

“那就好。”陈风说道,转过了头去。

“狗儿哥,回扬州去。”陈风向刘狗儿喊道。

说完,骑回了自己的马匹,坐在了薛婉瑜的后面。

“放我下来!”薛婉瑜不由得再次喊道。

“啪,啪!”又是两下,狠狠地拍在了薛婉瑜两瓣屁股上。这两下,自然有一下,是补刚刚薛婉瑜喊皇上那句的。

薛婉瑜终于不再说话了,陈风轻轻地拍了下马屁股,马儿开始前走。

天色黑了下来。

望着那些骑兵远去的背影,韩林儿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生平,这还是第一次吃这么大的亏,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就这样被那个陈风带走,自己却没有任何手段挽留,韩林儿内心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皇上,此地不宜久留,鞑子很快还会追来的。”两名护卫死里逃生,知道此时的任务,还是得先护好了皇上。

“对,我们先去找朱兄弟。”韩林儿想起叶娇娇给自己提的计划,自己先得完成复国之计,然后,再去找陈风!

韩林儿站了起来,马车坏了,马儿也死了,他只剩下了两名护卫,但是,他一定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因为,他是大宋国的皇帝!

第581章 北进时机

薛婉瑜在马背上,颠簸了半夜,终于,在后半夜的时候,才到一个破庙里,休息了一下。

陈风没有和她说话,她也没有说话,陈风下手真的很狠,现在,薛婉瑜的屁股上,还是火辣辣的疼。

“婉瑜,吃点东西吧。”青青在一旁过来,将薛婉瑜扶下了马,然后说道。

看着青青从背囊里拿出来的东西,薛婉瑜摇了摇头。

又被抓了回去,还差点连累了皇上,薛婉瑜感觉到非常失望,甚至有种想死的冲动。

看着陈风根本不搭理自己,薛婉瑜也非常生气,于是,决定从现在开始,绝食!

陈风虽然没有长后眼,也知道薛婉瑜没有接过食物来,不吃就不吃吧,这几日,在汴梁那个皇宫内,恐怕吃尽了山珍海味啊。

冷静下来,陈风又开始思考起现在的形势来。

汴梁,失守了,刘福通,现在还不知所踪,而韩林儿,一个人出来,恐怕,就是去找朱元璋的。

历史,虽然因为自己的穿越而发生了改写,但是,大的方向还是没有变,还在沿着原来的轨迹行走着。

这样,北进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了,尤其是,这次汴梁被李思齐的军队攻占,还是靠挖黄河这样丧尽天良的方式,朱元璋已经有了足够的借口。

而朱元璋头顶上的韩林儿,肯定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现在,北方的鞑子,已经不成气候,这次北进,不会有任何悬念,这个元朝,会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就会彻底灭亡。

自己来到了这个世上,让鞑子覆灭的时间提早了几年,也算是一件善事啊。

陈风正想着,就听到青青走了过来,说道:“陈大人,婉瑜不肯吃东西。”

“不吃就不吃,看着她,不要让她跑掉。”陈风说道。

想要靠这种方式,来让自己同情,陈风还没有那么容易被骗。对于婉瑜的经历,陈风是很同情的,但是,对于婉瑜现在的举动,陈风是很生气,很愤怒的,这样对她,已经算是够仁慈的了。

听到了陈风的话,薛婉瑜反而有了种后悔,吃饱了东西,才能够想法逃跑啊,下次的时候,不能这么意气用事了。

回来的一路上,都比较顺利,没有遇到鞑子骑兵。

先到了扬州,陈风再次见到了施彦端。

施彦端一直都在江北,算是替陈风巩固后方,而现在,这后方,又即将变成前方。

陈风在江南的领地,越来越大,但是,却一直没有让施彦端接手江南的权力,这不免让有些人猜测,陈大人其实在越来越疏远施彦端。

对于这些猜测,陈风从来都是一笑了之,对于施彦端,这个从他来到这个世上之后,就开始走入他视线的人来说,既是长辈,又是朋友,既是良师,又是幕僚。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不用说,彼此就深知的地步了。

“陈大人,您终于回来了。”看到了陈风走进了扬州的府衙,施彦端从椅子上起来,就像个小伙子一样跑了过来。

其实,施彦端现在已经是花甲之年,但是,年轻时的武艺一直都在炼,手脚灵活,而现在,又正是老年得志,实现自己年轻时的理想,心情好,身体也就跟着好了。

陈风进扬州城,也没有大张旗鼓,他只是路过这里,进来看一下,然后,就该回平江去的。

“施老先生,这几个月来,没有出什么大事吧?”陈风问道,自从上次出去,几乎就没有收到信鸽来的消息,所以,陈风比较关心。

“我们这里,没什么情况,但是,我们的北方,最近局势变化很大。”施彦端说道。

北方的局势,当然变化很大了,其中,主要就是陈风的功劳,不过,具体的情况,陈风还不清楚,秋香整理好了情报之后,自然会飞鸽传过来。

“经过上次扩廓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两人的争斗,双方士卒伤亡惨重,其中孛罗全军覆没,而扩廓损失了近五万兵马,剩余的兵马,已经全部去了大同。”施彦端说道:“除了这两人的兵马之外,大都本来的怯薛军,损失也很大,孛罗进了大都之后,将怯薛军清洗了一遍。”

“现在怯薛军是谁来率领的?”陈风突然问道。

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关键来,施彦端嘴上不说,心里却佩服得很。

“是皇太子。”施彦端说道。

那个爱猷识理达腊?陈风这倒有些诧异了,不过再一想,那支军队的指挥权,将直接关系到大都的安危,就现在的皇帝来说,除了信任自己的儿子,也没有第二个人了。

这个扩廓,倒是真能够看得开,没有像孛罗那样,占着大都不放,自己奔大同去了。

后续的大都的情况,陈风暂时还是不知道的,现在,才算是知道得完整了,这些,都是秋香后续发过来的。

“除了这些,就是汴梁的问题了,趁着扩廓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两人在大都交战,刘福通将军率领主力北上,希望能够收复失地。但是,后方空虚,李思齐趁机奔袭,围攻汴梁。”

陈风只是知道汴梁最终被水淹没的事实,之前情况如何,知道得不是很清楚。

不过,肯定是李思齐在打汴梁,这是没错的。

“就在李思齐的军队到达当日,就攻入了外城,而且,后续部队不断赶到,再攻打内城和宫城,应该很轻松。”施彦端继续说道:“但是,汴梁城内出了位杰出的将领,居然放火烧掉了半个汴梁城,同时将李思齐的军队也烧死了很多,李思齐的军队,被这把火,又烧出了城去。”

这大火放得非常有水平,得到了汴梁过来的消息后,连施彦端都是佩服不已。

“哦?是吗?”陈风听到施彦端这么说,顿时也感觉非常佩服:“是谁干的?”

汴梁城内,地位最高的,就是韩林儿,如果要是没有前几天的相遇,说不定,陈风会认为是韩林儿的授意,但是,见识到了那个怂包,陈风就知道,这个人没这个胆量,没这个气魄。

“这个不清楚,当时,汴梁城的守军,是刘六来指挥的,也就是刘福通的弟弟,这个人,和刘福通不同,指挥军队不是他的强项,也没有应变的能力,应该不是他所为。”

不是刘六,更不是那个韩林儿,这么胆大的有创意的行动,莫非,是薛婉瑜所为?陈风突然想到了这个可能,薛婉瑜和那个韩林儿走得那么近,要指挥守军,也不是不可能的。

“此时,刘福通要率兵回援了,李思齐不甘心失败,于是,就掘开了黄河,淹了汴梁城。刘福通率领骑兵刚好回汴梁,也全部被淹,刘福通身亡,韩林儿不知所踪。”施彦端说道。

刘福通身亡!

韩林儿,陈风是在路上遇见了的,知道韩林儿的行踪,而刘福通身亡,应该是得到了确实的消息,否则,刘福通就也应该是不知所踪才对。

刘福通死了,韩林儿孤掌难鸣,那个男子,根本就没有半点本事,相比大都的情况,这更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变化啊。

这一切,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机会,施彦端已经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施彦端刚刚在说话的时候,眼睛里,一直有一种异样的眼光。

“陈大人?”施彦端都说完了,看陈风依旧在那里呆呆地沉思着,不知道陈风在想什么,不由得问道。

听到施彦端的话,陈风这才转过头来,说道:“施老先生,现在,我们北进的条件,已经都具备了。”

听到陈风这么说,施彦端心中一阵激动,陈大人已经什么都想好了。

“对,陈大人,现在,江南大部,都已经平定,我们兵精粮足,而北方的鞑子,此时到了最脆弱的一个时刻,现在,正是解决北方问题的最好时机,而且,随着大宋国政权的灭亡,我们北进,已经不会担心受韩林儿的牵制了。而且,李思齐掘开黄河,就是犯了众怒,北进的理由,也非常充分。”

只要是有心之人,都可以看出这些有利的情况来,只是…

陈风想得更多,北进,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现在,陈风需要面对的,就是中原统一,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怎么和朱元璋相处的问题。

毕竟,在后世,朱元璋屠杀功臣,那是世人皆知的,兔死狗烹,比赵匡胤做得狠得多。

而自己需要面对的,也是同样的一个问题。

现在这些问题,还不能和施彦端说。

“对,现在,我们就要做北进的准备,粮草,军需,北方主要是骑兵,我们还要多准备马匹需要的草料,如果有可能,今年冬天或者明年,就是我们北进的时机。”陈风说道。

虽然施彦端只负责江北的情况,但是,泰州军械局,扬州炮库都在这里布置,所以,军需都是从这里筹措的。

“是,陈大人,我会立刻着手准备。”施彦端说道。

在年轻的时候,施彦端就有理想,希望能够恢复太平盛世,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不再受外族的残暴统治,现在,这个理想,越来越接近于现实,施彦端一直都在激动之中。

“这次洪水,江北造成了很多难民流离失所,施老先生,请派出一部分人宣传,让他们到我们这里来,可以安置他们,增加我们这里的人手,也顺便,可以帮助到他们。”陈风说道。

如果仅仅是设置一些粥房,来救济这些人,那么,远远无法解决问题,受灾的人太多了,到这里来,可以给他们安排活计,比如挑选聪明点的,进军械局,以及江南的造船厂等地,这样,才能够解决问题。

仅仅施舍,那是绝对不行的。

“是,陈大人。”施彦端也在牵挂着这些事,听到陈风的吩咐,非常满意。

第582章 迎接皇上

“现在,就是我们北进的最佳时机!”在应天府内,一个人语气很平静地说道。

听到他的话,座上之人,个个露出了笑容,他们期盼已久的机会,终于到了。

刘基,这个本来默默无名的人,此时正在朱元璋的面前陈词,而李善长,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刘基从来都是一个没有心机的人,北进,是需要紧密筹划的大事,无论谁首先提出来,以后若出了状况,恐怕都会受累。既然刘基这么想出风头,就由刘基来说好了。

当然,刘基没有这么想,对于他来说,现在看到这局面,再不北进,那是不符合己方的利益的。

“青田兄,继续说下去。”在正中间的主座上,朱元璋满脸笑容。

“我们现在,需要把徐将军和汤将军等在外的诸路兵马,全部抽调回来,组成一支二十万的军队,向北推进,直指大都!”这个机会究竟为何这么好,已经不需要刘基再来叙述,现在需要讨论的,是如何北进的问题。

自古以来,战斗都是从北向南打的,北方民族,本来就彪悍,由北向南侵略,而且北方地势高,南方地势低,这是一个战略优势。

现在,他们需要从南方,进行一次北伐,就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听到刘基的说法,一旁的李善长终于开口了:“青田兄,我们现在已经占领了很多城池,抽调兵力,但是,也要在各大城池,留下必须的驻守兵力,这样,我们实际能够抽调的,不会超过十三万人,倾我们所有,也不会超过十五万,如何才能够凑出二十万的军队来?”

这两年,朱元璋的军队在急剧地扩充着,同时,治下的土地也在不断地扩充着,仅仅是在这些土地上驻扎守城的兵力,就已经非常紧张了,凑出二十万的大军来,朱元璋也知道很难办到。

虽然在江南,已经没什么敌手,不会像汴梁那样,被敌人惦记,但是,必备的驻军,也是要有的。

听到李善长的问话,刘基脸上笑了笑:“如果只有我们的军队,那的确是不够,不过,北伐这么重大的事情,又岂能只有我们一支军队?”

刘基这么一说,顿时,朱元璋心里就如同明镜一般,不错,自己怎么会忘记,在自己的东面,还有一个好兄弟啊!

“陈大人麾下精兵无数,这次,我们出动十三万军队,同时请陈大人出动七万军队,这二十万军队,不就凑齐了吗?”刘基说道。

北方鞑子,虽然经过了这几次的消耗,但是,实力依旧是有的,尤其是扩廓,这是一个非常难对付的敌人。而陈风的军队,实力雄厚,武器先进,请陈风的军队一同北进,这也是一个良策。

“对!打垮鞑子,也是风弟的一个心愿,这次北进,将鞑子彻底从大都城内赶走,一定要在风弟的手下实现!”朱元璋说道。

有了朱元璋的表态,下面的人,自然也知道如何来决策了。

“王爷,现在,我们就需要派人去平江,将陈大人请来了,共同商议这次北进之事,而且,听说这次蓝夫人马上就要生了,王爷,我们也该派人去祝贺一番,而且,三夫人最近喜得千金,蓝夫人若是生了个男孩,我们也可以联姻。”刘基说道。

虽然在此之前,陈风就已经有了几个小孩,最大的,此时都已经几岁了,但是,刘基最看重的,却是这次蓝夫人所生的孩子。

因为,蓝夫人,是陈风的正妻,按照礼制,这个孩子,要比那个什么青青所生的男孩,还要有地位。

从古至今,婚姻都是父母之命,现在刚刚出生,就定下亲事来,也是常有之事。

因此,刘基这么一提,朱元璋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些好处,点头道:“青田兄所言甚是,就按照你说的办。一晃近一年没有见到风弟了,也真是想念。”

将徐达等人的军队召集回来,准备北进之事,发布讨逆檄文,这些,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也足以和陈风进行一次会面了,朱元璋心中有一些激动,毕竟,眼看着鞑子就要被赶走,汉人的世界,终于重新建立起来了。

刘基刚刚帮朱元璋指定了决策,就看到周德兴走了进来,向朱元璋说道:“大哥,江北传来紧急情报。”

现在,朱元璋虽然也主要在江南活动,但是,滁州等地,还是朱元璋的控制区,那里也时常会有情报过来。

朱元璋接过了情报,打开一看,顿时,脸色就变得很难看。

刘基注意到了朱元璋的脸色,心中也是一紧,北方还有什么情况,能够让王爷这么担忧?

不过稍后,朱元璋就恢复了常态,这个情报,虽然非常绝密,但是,现在这些人,都是自己最亲近之人。

“各位,一个好消息,汴梁失陷,刘福通将军战死,我们以为,皇上也随之玉碎,刚刚滁州传来消息,皇上已经到了滁州!”朱元璋说道。

皇上到了滁州?这还是个好消息?这是个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了!顿时,所有人都皱了皱眉头。

本来,当汴梁出事的消息,传到了应天来的时候,所有人脸上都是喜色,没有想到,李思齐这么给面子,把他们最大的麻烦给去掉了。

现在,朱元璋最头疼的事,不是手下军队不够强大,不是地盘不够多,打败了陈友谅,就已经过了最初级的那个阶段。

现在,朱元璋很无奈的,就是头顶上虽然没有了老丈人,却还有皇上,只要是北方的红巾军,就得听韩林儿的号令,这就是一个旗帜,因为韩林儿他老爹,那是白莲教的教主,而当初红巾军起义的班底,就是白莲教的教徒。

虽然现在朱元璋在极力地淡化白莲教的影响,但是,他却不能不重视自己的形象,因此,一直都对韩林儿还算是恭敬的。

如何将头顶上的这个帽子摘掉,困扰了朱元璋很长时间。

所以,上次听说汴梁被围,刘福通没在汴梁,李思齐攻得很猛,朱元璋都要喜上眉梢了,接着,一场大水,既给了朱元璋北进的足够的理由,又帮朱元璋解决了难题,朱元璋几乎要感谢李思齐了。

可是,现在,却得到了韩林儿脱险,还跑到了滁州去了。

这不是给自己添堵吗?你就是跑到了平江,朱元璋也会当作不知道,但是,现在却是到了滁州,还通知朱元璋,我韩林儿来了。

韩林儿来了,皇上来了,要一脚踩在朱元璋的头顶上,朱元璋此时心里,那是极度不爽,但是,却偏偏还要装出个样子来,欢迎皇上前来。

没有人认为这是个好消息。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朱元璋手下的心腹们,没有一个发言。

“王爷,既然皇上来了,不管于情于理,我们都需要将他接到应天来。”就在这时,刘基终于说话了。

接到应天来?听到刘基的话,李善长心中不由得讥笑,这个刘基,是嫌应天不够热闹吗?要是让韩林儿到了应天,己方再商议事情,坐在最上面的,岂不是就换成了韩林儿了?

听到刘基这么说,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个反应。

“青田兄,你真的觉得,让皇上来应天,比较合适?”座上的朱元璋也问道。

“是的,王爷,既然皇上已经到了,那么,我们必须要将他接到应天来的,我们还要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