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柄大明-第4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标这话,更仿佛是一剂强心剂,让很多官员在摇摆不定中,转变成了支持他。
“杨宪。”朱标向下面的一个人说道。
“微臣在。”杨宪知道,朱标肯定是会找他的,毕竟,杨宪的地位太特殊了。
“现在,皇上刚刚驾崩,事务众多,朕想命你撇开公务,全心做善后之事,不知你可否愿意?”
刚刚都已经跪拜了新皇,现在,新皇又在以商量的口吻跟杨宪说话,杨宪知道,自己没有拒绝的可能。
“是,微臣遵旨。”杨宪说道:“只是,锦衣卫职责重要,不知道皇上会派谁,接替微臣的位置,微臣好提前将交接做好。”
“朕觉得,小玄子完全可以胜任这职责。”朱标说道。
小玄子?听到朱标的话,众大臣们顿时心中一紧,就是刚刚传话的那个太监?
让一个太监,出任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官职,合适吗?毕竟,太监是伺候皇上的,而不是掌握权力的!后宫不能干政。
第1162章 杨宪的打算
虽然在明朝的后期,除了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横行霸道,而那些厂公们,都是太监。 但是现在,在大明朝刚刚开国的时代,朱元璋还是有过规定的,后宫里的那些太监,是不能干政的。
太监本来就是废人,没有了身体上的欲望,精神上很容易有缺陷。如果让他们掌握了权力,很有可能,会走某种极端。让他们掌握权力,可不是什么好事。
其实,朱标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的手下,根本就没有可以信任的大臣。
当初,很多大臣,都是效忠他的,但是,当他被废之后,那些大臣,就纷纷倒戈,撇清了和他之间的关系,朱标心中,还有一些恨意。若不是自己刚刚登基,不宜造杀戮,他真想将那些背叛自己的大臣们,都统统干掉。
锦衣卫,除了负责皇宫的安全之外,另一个职责,就是监视百官,所以,这个任务,必须交给自己放心的人去做,现在,除了小玄子,就没有别人了。
朱标也必须得如此。
现在,就看群臣们的反应了。
只见群臣们低着头,相互对视着,看了看,却没有人敢站出来。
就连杨宪自己,都没有反对,别人还敢说什么?
看到群臣们想要反对,但是最终,谁都没有说话,朱标非常满意:“小玄子,锦衣卫是皇城内的重要卫所,你去了之后,可得将保护应天的重任,担当起来。”
“是。奴才,不,微臣遵旨。”小玄子说道,声音尖尖的,听得让人不寒而栗。
“现在,本朝还有两件事要做。”朱标说道:“第一,就是父皇的葬礼,燕王一直拖延,不肯来,现在,父皇的葬礼,燕王是一定要来的,命人快马加鞭,再去大都催促,告诉燕王,三日之内,父皇就要下葬了。”
朱标这话一出,所有人心中都是一阵惊讶,先皇驾崩,膝下除了朱标,就剩下朱棣了,这个时候,朱标命朱棣前来,恐怕,朱棣只要一来,就再也回不去了。
三日之内就下葬,如此草率,如此紧张,恐怕,就是不给朱棣反应的机会,听到了皇上驾崩的消息之后,就赶紧来,等到一来了,即使不被杀,恐怕,也是被囚禁的下场。
朱标的心,果然够毒辣啊。
“第二件事,”朱标看了眼众人,继续说道:“朕登基之后,会立贵妃徐氏为皇后,朕新登基,当大赦天下。”
立徐氏为皇后!众人心下更是雪亮。
徐氏,是大将徐达的女儿,徐达和朱元璋的年纪相仿,在朱元璋儿女不断出生的时候,徐达也有了子嗣。
朱元璋登基之后,徐达的女儿,也嫁给了朱标,成为了朱标的太子妃。但是之后,随着朱标败落,徐氏也被接回了家里。若不是有徐达,徐氏的下场恐怕不会很好看。
而现在,朱标登基为皇,立徐氏为皇后,显然,是有深刻的用意的,就是拉拢徐达!
在大明朝的皇后殡天的时候,徐达并不在应天,而是到南疆,去处理一群苗人的叛乱去了。
得到了皇后殡天的消息,徐达应该会向回赶,但是,直到现在,也还没有见人影。
而朱标,已经取得了优势,登基为皇上,占据了先机。
那等到徐达到来,他的态度,会是什么?
不用说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即使知道了,徐达能怎么做?毕竟,朱标是朱元璋唯一的儿子了,除非徐达想自立为皇帝,那么,徐达就得对朱标俯首称臣,而且,现在,徐达的女儿,还是朱标的皇后,徐达不想自己的女儿有个好前途吗?
朱标用这种方式,拉拢徐达,只要拉拢过来的徐达,那就在军方,有了一个重量级人物的支持,那朱标的江山,就算是坐稳了。
毕竟是出身在皇族,而且从小就接受着当未来继承人的教育,朱标在这些操作权力方面,简直就是如鱼得水。
“皇上圣明。”众大臣一起喊道。
朱标看着这些人,听着他们喊自己皇上,若不是父皇的尸体就在身边,他真想要仰天大笑,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朱标再次将皇位,抢了过来。
众大臣们虽然嘴里喊得高声,心中,却是什么打算都有。
杨宪回到自己的指挥司衙门,心中七上八下。
自己是先皇的死忠,而且,作为锦衣卫的都指挥使,监察百官,平时,也得罪了不少人,和刘基有些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软骨头的官员们,都投靠了朱标。那么,接下来,那些人会怎么做?
很有可能,为了逢迎新的皇上,会陷害自己!杨宪已经不是掌握实权的都指挥使,而只有一个负责葬礼的虚名,就连个礼部的官员都不如了。
等到皇上的葬礼完成,那么,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样的命运?
想到这里,杨宪彻底无法坦然了,他几乎在一瞬间,就做出了决定:现在,自己现在,就带着家人,离开应天!
离开应天,能够到哪里去?到处都是大明朝的天下,就是逃到了南洋,也可能会被抓回来。
杨宪心思缜密,这个时候,面临整个家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更是脑子清晰,他知道,自己只有一个去向。
燕王朱棣那里!
不管朱标怎么掩饰自己,始终都是假的,朱标手里,没有信得过的军队,他现在刚刚登基为了皇上,根基未稳。
所以,朱标才要迫不及待地把朱棣召唤过来,只有消灭了朱棣,朱标的天下,就安稳了。
朱棣会这般上当吗?绝对不会!只要看看这次朱标连他老爹都做掉了,就是朱棣没上钩,杨宪就知道,朱标绝对是斗不过朱棣的。
那么,以后,大明朝的天下,说不定,该是朱棣的。自己现在就去投奔他,除了是唯一的活路之外,说不定,还会有更大的转机,比如,自己会辅佐新的皇上!
想到这里,杨宪已经下定了决心,今天晚上,自己就行动!毕竟,现在守卫应天城门的,还是杨宪自己的亲信。
“杨大人,锦衣卫的印信呢?咱们该交接了吧?”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了一个尖尖的声音。
杨宪回过头来,看到了那个此时正非常得意的人。
“玄公公,我正准备着呢。”杨宪脸上堆满了笑容:“咱们锦衣卫,事务众多,手下的兵员也是应天八大卫所里最多的。”
“这些我都知道,杨大人,召集百户以上的人,到这里来,我要见他们。”小玄子说道。
听到小玄子的话,杨宪知道,这小玄子虽然只是宫里的一个太监,但是,见识却是一等一的,这个时候,他居然知道,要将锦衣卫收归他的手中,不仅仅是拿到一个令牌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获得这些百夫长等人的支持。
杨宪心中如明镜一般,嘴上却也只得说道:“好,那我立刻派人去召集他们,不过,有的人在出任务,恐怕召集不全。”
“无妨,无妨,我就是和大家见个面。”小玄子的嘴角扬起了一丝笑容,这笑容,却显得那么阴险。
顿时,杨宪心中多了个疑问,这小玄子的模样,总觉得在哪里见过似的。
杨宪派人,很快,没有任务的十几个百夫长,就被唤了过来。
“杨大人。”百夫长们喊道,对于小玄子,他们还都不认识。
“这位是玄公公,以后,就是锦衣卫的都指挥使了。”杨宪说道:“你们以后,要听玄公公的命令。”
“是。”这些人都是军人,知道服从命令的重要性,因此,心中虽然有疑问,却还是立刻就答道。
“各位辛苦了。”玄公公笑呵呵地说道:“你们,都是锦衣卫的干将,以后,整顿朝纲,治理大明朝,还得你们这些人多出力啊。”
“公公过奖了。”百夫长们赶紧说道,他们心中都有些纳闷,整顿朝纲,是他们这些人的任务吗?
“现在,我们最要紧的,就是保护好应天的安全,传皇上旨意,从现在开始,应天城全城封闭,只准人进,不准人出去。”玄公公说道:“若放走了一个人,当值的百户,不仅仅要杀头,还要株连三族。”
听到这话,顿时,杨宪心中一阵大骇,这个玄公公,简直就是个人精!应天发生的事情,骇人听闻,而内情,却无人知道,他现在这么做,就是要封锁消息。
而封锁消息,又是为了什么?只能有一个目的:欺骗燕王朱棣!让朱棣火速赶来,等到来了之后,恐怕,墓地中又会多一具尸体了。
杨宪心中叫苦,这一封闭城门,自己想要逃跑的打算,恐怕就落空了。
“等到这段日子结束,各位还有封赏,现在,每人先赏二百两银子。”玄公公说道:“来人!”
外面,几名太监上来,抬着一口箱子,一打开,居然是白花花的银子。
陈风想尽方法,从岛国弄来的银子,被朱标毫不客气地大肆挥霍着。一方面用强,另一方面,又用收买的方式,这些银子一亮出来,所有的人眼睛都直了。
锦衣卫虽然平时很威风,但是,朱元璋在发放俸禄上面,一向都是一视同仁的,锦衣卫的俸禄也不高,而且,经常还要冒风险。
现在,这些银子,足够将眼前的百户们都收买了,为玄公公所用。
第1163章 控制城门
“每人二百两银子。”玄公公说道:“这些,都是皇上的赏赐。”
太监们将银子拿出来,分给每人二百两,拿到银子,每个人的脸上,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谢公公。”一个人眉开眼笑地说道。
杨宪放眼望去,这个人是冯成,当初,自己破格提拔了冯成,才让他当了这百户,现在,当着自己的面,冯成就如此拍马这新的上司,顿时,杨宪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要谢,就谢当今的万岁爷。”玄公公说道:“咱们给万岁爷办事,那可得尽一百分的努力,刚刚的丑话我可说了,要是放跑了一个人,别怪我不客气。”
“是,是。”冯成点头哈腰:“玄公公,您就放心吧,保证一个都跑不掉。”
杨宪的脸色一变,立刻又恢复了正常,说道:“玄公公,先皇陛下的陵墓,现在还没有完工,现在,既然这里都交给您了,我想去陵墓督促尽快完工。”
杨宪想要走,就只能有一个方法了,毕竟,皇上给他的新任务,是主持皇上的大葬之事。
而皇上的陵墓,和皇后的陵墓还不同,更加浩大。由于皇上依旧健在,所以,这陵墓一直都在修建之中,谁知道,陵墓还没有修建完,皇上就没有了。所以,他得去督促陵墓,尽快完工。
杨宪这么说,没有引起丝毫怀疑,玄公公说道:“杨大人辛苦了。”顺利地拿到了锦衣卫的指挥权,杨宪也没有动什么歪脑筋,玄公公很满意。
玄公公没有猜到,杨宪是要溜了。
杨宪告辞回家,没有多说什么,立刻将自己的原配夫人,以及两个儿子,装到了一辆马车上,外面装一些修陵墓需要用到的砖石,中间垒空,就这样,让人驾着马车,开始了自己的逃离旅程。
如果将小妾以及两个女儿都带走,一马车装不下,而且,还会暴露自己的目标,所以,杨宪只好如此狠心,他也留下了字条,让那小妾还有两个女儿,明日去别处躲避一下,至于会不会被搜出来,就不知道了。
杨宪带着两名最忠心的家丁,赶着马车,很快,来到了城门口。
“站住。”城门口的护卫喊道,这么快的时间里,城门已经封上了。
杨宪定眼一望去,守卫这里城门的,正是冯成。
冯成这个人,也是非常精明的,尤其是,今天冯成在那玄公公面前的表现,简直就是阿谀奉承,万般地拍马屁,顿时,杨宪心中一阵紧张,可不要被冯成看出什么破绽来。
“杨大人,这么快就出城啊。”冯成问道。
“是啊,皇上的旨意,得赶紧去办啊。”杨宪说道:“这陵墓工程浩大,为了加紧工程,我将自己家里的砖石,也都拉到紫金山去。”
冯成看了眼这一车的砖石,说道:“杨大人,真是为国尽忠啊。来人,开门。”
反正当时玄公公也答应下来的,冯成只是扫了一眼,就下令开门。
“大人,公公的话,是只让杨大人出城,这马车里,会不会有什么古怪?”就在这时,又一个声音响起。
杨宪顿时心中更惊,抬头望去,是昔日自己最忠心的一名手下,冯成的副手。某些时候,冯成的一些小动作,就是这副手报告给杨宪的。
杨宪很多时候,对自己的手下,也进行相互之间的监督,本来,这副手杨宪是完全信任的,而现在,居然想跟自己为难。
“混账,这一车都是砖石,还会有什么古怪?”冯成说道:“难道,你连杨大人都信不过了?杨大人可是要去修皇陵的,这般地忠诚,全大明朝,哪里还有第二个?”
冯成的话,顿时,让杨宪心中一阵感动,这种时候,最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忠心,这冯成,一直都是忠于自己的啊!杨宪为自己曾经没能大力地提拔冯成,而感觉到了有些愧疚。
冯成不理自己的副手,跟着杨宪,送他出城,一直出了城门口,来到了官道上,冯成说道:“杨大人,一路顺风,家里,我会照顾好的。”
“冯兄弟,保重。”杨宪说道,转过头来,杨宪的眼角,已经湿润了。
杨宪知道冯成刚刚话里面的意思。
冯成绝对知道,杨宪的马车里有古怪,但是,冯成还是如此地帮助杨宪逃脱了,而且,冯成还说,家里会帮他照顾好,也就是,自己剩下的小妾和两个女儿,也会帮助逃出来的。
在大明朝的江山易主,被狠心的朱标篡位的情况下,在百官都颤颤发抖的情况下,最卑微的一个驻军锦衣卫百户,反而显示出了他的忠心。
大明朝,绝对不会被朱标篡夺!还有三皇子在!杨宪心中变得坚定起来。
马车向前,走到了一个村庄内,半柱香的时间,就变成了几名村里人的打扮,他们赶着马车,装作探亲戚的样子,快速地在管道上奔驰着。
当半夜的时候,上了一艘船,开始沿着长江,进入运河,一直向北!
冯成望着杨宪的背影逐渐消失,眼神也非常复杂,这次,应天的事情,发展得太快了,完全地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应天的情报机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监视朝廷的举动,防止朱元璋在抽风的情况下,要对付陈风。
现在,陈王爷一走数年,朱元璋也没什么异动,韩娥放下心来,以为能够平安地等到陈风的回来。
谁知,就在这个时候,却出了大事,朱元璋居然被自己的一个废了的儿子给干掉了!朱元璋一生精明,遭遇到生死攸关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现在,已经当了大明朝的皇帝,却在这个时候,阴沟里翻了船。
朱元璋死了不要紧,要紧的是王爷现在不在,整个大明朝的局势,彻底地乱了。
朱标控制了大明朝的朝政,控制了江山,如果等他坐稳了,那么,就没朱棣什么事了。
韩娥也是知道内情的人,所以,韩娥知道,这件事,即使没有王爷在,也得提前发动了。
还好,王爷以前曾经给过指示,韩娥知道该怎么做。
现在,距离朱标的篡位过去还不到一天,韩娥的情报机构,就已经将消息打探清楚。虽然城门不允许人走动,但是,天上飞的动物,是没有人能控制住的。
为了消息能够没有疏漏地被送到,韩娥先后放飞了三只信鸽,一只老鹰,全部飞到大都去送信。
这个时候,朱棣千万不能出动,朱棣要是不知道这里的情况,过来之后,就会被朱标给轻松得手了。
除了信鸽和老鹰,紧急将消息带到大都之外,韩娥还派人在沿途的道路上等候,万一朱棣真的来了,那就提前将朱棣拦下来。
现在,韩娥是在和时间赛跑。
至于救杨宪,这只是随手的事情,这次事件中,除了刘基之外,杨宪也是个失势者,而杨宪带着老婆孩子,逃出应天,没有别的去处,只能投奔朱棣。
杨宪这个人,虽然接手了锦衣卫之后,也做过一些用私刑之类的事,但是,毕竟,杨宪是朱元璋的亲信,掌握着很多朱元璋的秘密,有他投奔朱棣,可以帮助朱棣迅速地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所以,才有了冯成帮助杨宪逃离应天之事。
否则,冯成怎么会在乎杨宪的死活。
信鸽和老鹰,都在天空中飞着,本来,信鸽是喜欢白天飞行,晚上睡觉的动物,但是,在陈白普的训练下,这几只信鸽,都可以长途日夜飞行,这样才能够满足飞到大都的需要。
但是,即使如此,他们还是没有赶上。
在消息还没有到之前,朱棣就已经离开了大都,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解决完了北方的一个小小的边患,朱棣在大都里,想到南方的皇后娘娘,终于下了决心,收拾好了行李,带着几十个人的一个小队,离开了大都。
朱棣的心思也是非常地缜密,这种时候,朱棣已经耽搁了,再回去,朱元璋恐怕会不高兴,而朱棣要是带着大队的人马,恐怕,也会让朱元璋起疑。
所以,朱棣带着几十个人,就已经足够了,而那些敌人的头颅,已经提前被用石灰淹好,装上马车,运往应天。
朱棣的车队,走了一日,大都里,就迎来了几名跑得即将要猝死的驿卒。
驿卒将来自应天的消息,报告给了留在大都的蓝玉寒等人,顿时,蓝玉寒脸色骤变。
驿卒脸上的表情很沉痛,毕竟,朱元璋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威望,无人能敌,这样一个皇帝的驾崩,那全天下人,都是要痛哭的。
但是,蓝玉寒却不是在关心这个,蓝玉寒想起了那个可怕的天机,现在,已经开始逐渐被证实了。
“皇后和皇上,先后都升天了,燕王殿下,不知打算什么时候去应天?”驿卒问道。
“燕王殿下,已经一日前就走了。”蓝玉寒说道:“几位如此辛苦,先在大都里歇息几日吧。”
听到燕王已经走了,驿卒脸上表情不变:“那我们该回去复命了,多谢王妃娘娘抬爱。”
驿卒似乎不怕累死一般,又连夜出了大都城。
望着这些人的背影,常聚说道:“真是天有不测风云,皇上居然在这个时候驾崩了。”
“这个时候皇上驾崩,对我们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蓝玉寒说道。
第1164章 追朱棣
这个时候的消息,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王爷还没有回来。
常聚知道,蓝玉寒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否则,这个消息,就是一个好消息了。
皇上驾崩,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这个说法,要是被外人听到,这几乎就是要杀头的罪名。当然,在场的这些人,谁都不怕。
毕竟,他们已经是一个单独的利益团体了,他们有自己的目标。
“娘娘,应天紧急信件。”就在驿卒刚刚离去之后,蓝玉寒就收到了信鸽的消息。
并不是因为信鸽比驿卒还要慢,而是因为驿卒出发得更早。
事件结束之后,驿卒立刻就动身了,而韩娥却在数个时辰之后,才将消息打探清楚,同时紧急发往大都,这中间,就会有很大的一段时间差。
还好,这个消息来得不算晚。
蓝玉寒知道,这肯定是韩娥将朱元璋身死的消息发出来的。她打开了竹管,拿出里面的信纸来,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
用随身携带的一个小药瓶,将信纸浸湿,里面的字迹,慢慢地显露了出来。
当看清了那些字的时候,顿时,蓝玉寒的脸色大变。
皇帝朱元璋,秦王朱,周王朱,全部在同一时间病亡,现在,应天的新的皇帝,是曾经被废的太子朱标!
如果仅仅有朱元璋死了,那朱是个废物,即使是当了皇帝,也坐不稳,但是现在,情况却变了,当皇帝的,居然是朱标!
“朱标,怎么可能是他?”常聚说道。
蓝玉寒眉头紧皱,这也是她没有预料到的,居然是朱标当了皇帝!
这下麻烦了,朱标这个人,可是个十足的阴谋家,当初朱棣在应天的时候,就曾经和朱标发生过正面冲突。
现在,皇帝驾崩,皇子纷纷薨毙,这个时候,朱棣去应天,只带了几十人,绝对是不行的。
“现在,必须要将燕王殿下召集回来,这件事,我们要重新商议,认真对待。”蓝玉寒说道。
难怪那信使如此急忙地来给朱棣传圣旨,一定在打鬼主意!
其他人也都皱眉,的确,得赶紧把朱棣找回来,但是,朱棣都走了一天了,骑兵快马追过去,也得明天了。
“常将军,立刻命令大都军队,全军进入战备状态,取消一切休假,准备好后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