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之大贼-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说出来吴兆麟心里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他也是这样想的。只是他自己不好说出来而已。
杨小林跟着站了起来,走到蒋百里跟前接过那棒子点在地图上面:“日军在台湾的驻军对北方沿线防守相当森严,我们想要登陆最好的地点就是绕击。可是日本本土舰队就在巴罗。东乡平八郎的策略非常明显,一旦我们的登陆部队选择绕击台湾南部的话,日本舰队可以马上北上,切断我们登陆部队的退路和获得补给的途径。这很危险。收复台湾必须是在日本海军的作战能力丧失以后的事情。”
他的棒子移动到了邦家岛上面:“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和日本人决战!刘冠雄。”
刘冠雄猛的站了起来:“到!”
刘冠雄现在心里是比较郁闷的,中日海军开战到现在,萨镇冰和林颖启他们在南方打的非常好,福州海战和对日本印尼舰队的战斗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只有他刘冠雄,战争之前泥菩萨让他出山,他以为自己有一展抱负的机会了,结果刚刚开战还没到战场就被小日本赶了回来,然后一直缩在后面看戏。
杨小林看了他一眼,然后微微的笑了一下:“林颖启在福州抽调了一支舰队,八艘驱逐舰,五艘巡洋舰,两艘重巡,四艘鱼雷艇,另外我们最新的战列舰“泰山号”也下水了,我准备调这支舰队去吉隆坡支援萨镇冰,由你带队怎么样?”
刘冠雄听的先是一阵激动,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又有机会了。但是接着他马上明白了过来,杨小林这根本不是让他去支援萨镇冰的。
二十多艘战舰,从福州开往吉隆坡,这一路上除非日本人都是瞎子,不然不管他再怎么小心隐蔽也必然会被发觉。日本人不可能让他到达吉隆坡的,说白了他刘冠雄这一次就是去当诱饵,用二十艘战舰把日本舰队给吸引出来。
这个办法绝对是林颖启想出来的,但是这个手笔却不是林颖启的风格。刘冠雄对那个家伙很了解,拿二十艘战舰来当诱饵,他林颖启没有这个气魄。(未完待续。。)
第一一九章 拼一把
刘冠雄额头上的冷汗一下就冒出来了,他不是怕死,只是他对增援这个战略动作心有余悸。当初甲午海战的时候中国舰队舰船的吨位和火力都比日本海军要优胜的多,他们就是一批一批去增援,结果被日本海军一批一批的击沉。
他的喉结不自觉的涌动了一下,他心中非常想和杨小林说这个方案真的很冒险。但是他从杨司令的眼神里面已经看出了决心,他知道自己改变不了什么。
以前没见过这个家伙的时候别人总说义勇军喜欢拼命,杨打鬼就是亡命之徒,他还不太相信,因为他不相信一个亡命徒能屡战屡胜。现在他信了。
杨打鬼这是在萨镇冰的那些计谋都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摆出了一个阳谋来。日本海军是绝对不会允许“泰山”号战列舰编队这二十多艘军舰和萨镇冰汇合的,他们铁定会在半道攻击中国舰队。
而想歼灭这二十艘实力不算弱的中国战舰组成的编队,小日本最少要出动四十到五十艘战舰,然后中国舰队再来支援,日本再投入兵力,这就是一场决战了。
他感觉到压力很大,诱饵不是那么好当的,万一被吃掉了,这个本来就很冒险的计划将彻底的失败。
杨小林看到刘冠雄这个样子,以为他的没有那个胆子,正准备说他不想去就算了,自己换别人的时候,刘冠雄忽然开口了:“司令,我愿意带队出征,但是我有三个条件希望司令能够满足。”
到嘴边的话被杨小林咽了下去,他的眼神再度打量了刘冠雄几下:“说。”
“第一,行军的路线由我来确定,速度也由我来做主。其他舰队必须配合我的脚步。第二,我要增加二十艘侦查炮艇随行。第三,挑选出来的士兵我要再进行筛选。出征之前,部队放假三天。”
杨小林的眼睛盯着刘冠雄再看,他的手从桌子上的烟盒里面抽出一支香烟。刘冠雄说完之后整个人就站在那里,杨小林发现他的身子慢慢的挺直,眼神也慢慢的坚定了起来,当下点头:“好,我全部答应。下午我就把你送到福州去,坐飞机去。”
主动逼迫日本海军出来决战,杨小林也知道这样做并不稳妥。从军事的角度上来说,中国现在只需要用后羿舰队拖住日本海军的主力。我们就有致胜的把握。
营口海军基地和泉州海军基地已经开始生产。
营口造船厂是杨小林从大连搬迁过来的,早在一**零年的时候大清朝就在旅顺花了将近两百万两白银建造了旅顺造船厂,当时就有九个生产车间,一千多名员工,无论是产量还是规模,她号称东亚第一船坞。
后来遭到日军的轰炸,大部分的机器设备都被小日本拉到日本去了。
俄国占领东三省之后又把剩下的机器拉到大连,建立了一个大连船舶公司,俄国人耗时六年。把这个船舶公司扩建为三千吨级的船坞,三个机组,四个车间,四百多员工。
结果日俄战争又被小日本炸了。设备又被日本拉走了。
连续两次的破坏让这个船厂只剩下了一些无法移动的大型设备和一个框架,但是他给杨小林留下了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工人!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杨小林就开始利用营口重新修建水工设施,先造了很多的民用修船厂。为我们造船打下了基础。随后中国就开始购买造船机器,西伯利亚的问题爆发之后,中国志愿军入俄作战。杨小林以非常低廉的成本将俄国人在远东的两个船舶公司全部搬空,所以的机器设备还有那些熟练的俄国技术工人都被他拉到了营口。
掠夺别人的东西永远是最快最省事的发家途径,营口船厂的规模一下子就起来了,新建小型系泊码头和旱坞各一座,生产车间增加到十个,工作船四艘,员工两千余人,动力系统也配备到位,一个五千吨的船坞马上就建成了。
不说生产航母和大型舰船了,目前已能够生产驱逐舰,巡洋舰这些小型舰船。
泉州的造船厂的规模更大,而且由于美国,英国和法国的支持,其规模和造舰能力在整个亚洲都是首屈一指的,完全可以和日本的任何一个船厂一较高低。
中国的供血能力在不断的加强,而日本的供血能力被持续的削弱,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决战的日期拖的越久,对中国的形势越是有力。
这个时候不止一个人对杨小林建议等一等,等一等我们将有可能很轻松的干掉日本。
但是杨小林不愿意等。
两个原因,都战争之外的原因。第一个是因为杨小林知道,那场盛宴留给自己时间没有多少了,中国是一定要干掉日本,但是我们不能说我们的理想就是干掉日本,这样太抬举了日本人。抓紧时间,我们不能错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当别人喝酒庆祝的时候,我们绝不能站在观众席上。
第二个原因是,虽然现在英国和法国都站在我们这一边了,但是杨司令对他们真的很不放心,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保证如果我们的海军强大起来,英国人不会再度支持日本。绅士们是承诺是靠不住的。
所以杨小林要去拼这一把。
他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到底是明智还是鲁莽,也许中国赢不了,就算赢了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可能日后会有人说这一场战争由于发动的过早,导致中国海军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打击。对此杨小林不想去考虑的过多,他就知道现在有个机会能干掉日本,这就够了。
董宁的易水号这一段时间战绩真的不行,中日战争开始之初一个星期之内他们击沉了七艘日本商船,几乎一天一条船。现在在大海上想找一艘日本的商船出来已经相当的困难了,小日本也变乖了许多,他们的商船总是成群结队的行动,而且旁边还有日本军舰护航,再想击沉他们显然已经很不容易。
连续两个星期没有炮响,兄弟们都变的有些急躁了。就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上峰传来的指令,让他带着易水号马上赶往福州,编入中国海军“泰山”号战列舰编队,准备去吉隆坡和日军作战。
这个消息当真让兄弟们都有些兴奋不已。虽然他们现在也是中国海军,可海军和海军不一样,像他们这种战功是不公开的。杨司令虽然禽兽,可也不会说堂而皇之的表扬这些将炮口对准平民的行为。
所以就算他们干掉日本再多的渔船,后方的报纸上也不可能出现他们的名字,他们也不可能得到中**人最为荣耀的战斗勋章。最重要的是,现在他们虽然是海军。可是他们没有军服,甚至他们炮艇上面只有攻击的时候才悬挂国旗。
但是编入战列舰编队下南洋作战就不一样了,稍微表现出色一点就能立功,运气再好一些马上就可以让全国都知道自己的名字,就像z17潜艇上的那帮人一样。
假如自己能再走运一些,说不定命运就从此改变,可以回家光宗耀祖了。
易水号上的兄弟们大为兴奋,董宁急忙掉头向福州飞驰,到达福州海港之后直奔岸边的海军参谋部而来。三十多个水兵的脸上挂着笑容。一路嘻嘻哈哈的,董宁转头说道:“邓先周!这已经上岸了你们有点规矩行不行?咱们能不能派成一队走进去?”
邓先周的脚步停了下来,抬头和董宁对视了一会,几个月在海上的相处也让他们相互了解了许多。他知道董宁干什么都要讲个规矩。真有点让他厌烦。
不过厌烦归厌烦,邓先周还是挥挥手:“成,成!大家伙都站好了,听船长的。排成两排,那个洪涛,你站在最后面。谁让你那么大个子。”
三十多人排成两列走入了参谋部的办公场所,董宁进入以后就看到左边挂着一面帆布,布上写着“泰山战列舰编队人员报到处”,在那帆布的下面一个穿着海军军服戴着眼睛的人正在写着什么。
他赶忙拉直自己的衣服,带着队伍走了过去:“报告!东海炮艇编队二十二号炮艇全体人员前来报道!”
他的声音很大,那个文书正在算什么算的入神,被他这一嗓子吓的整个人抖了一下。文书的头抬起来看看站成两列的队伍:“哟,还挺像样的。东海编队二十二号炮艇是吧?我来查查。”
他说着从旁边很快一堆文件中很快找出一份名册出来:“董宁?”
“到!”
“邓先周。”
“到!”
“魏广全。”
“到!”
“洪涛!”
“到!”
三十四个人名点过,文书的脸上露出笑容:“行,兄弟们都到齐了。我给你们登记一下,看到后面那个房子没有?一会给你们一人一个手牌,拿着手牌去那里领军服一套,大洋三十。还有,领过钱之后开始放假,白天你们可以随意去玩,晚上记得回军营就行,长官十点查铺。”
这顿时让本来还挺着身体的兄弟们一个个欢呼了起来。本来在大海上漂了这么长时间就厌烦了,上边忽然想的如此周全,不光放假还给发三十大洋,福州这里也是从大清朝的时候就是的重要海港,很是热闹,有钱有时间没有不去玩玩的道理。
董宁的脸上也出现了笑容,这个时候也不让兄弟们再规矩一点了,领了自己的手牌之后董宁还特意要了几沓信纸。这是董宁的习惯,每次他们靠岸的时候他都要给家里写上一封书信,不为别的,就是报一个平安。他不光自己写,还帮其他的兄弟也写。(未完待续。。)
第一二零章 出兵朝鲜
海军士兵们在享受难得的休闲的时候,林颖启和刘冠雄他们却处于最紧张的时刻。这些海军将军对这场战争真的比杨司令看的更重,对于他们来说日本是必须战胜的,因为这场战争对于他们还有一种很特殊的意义。
刘冠雄到了福州就和林颖启商讨具体的计划,他来的路上经过已经想出了一个大致的方案,他想等美国人在菲律宾把机场修好了再走,还希望林颖启能给他尽量安排飞机来保驾护航。
这个要求被林颖启拒绝了,林颖启很明白的告诉刘冠雄,这一次他一架飞机都没有,因为我们的飞机必须全部投入攻击,你是诱饵,我不可能给你太多的保护。
而且林颖启说,日本人要动手估计是等泰山战列舰编队过了菲律宾以后才会动手,所以给你飞机也没多大用处。至于日本人会派多少力量来攻击刘冠雄,具体位置是哪里,中国方面现在无法确定。反正过了菲律宾以后刘冠雄就要小心,他随时会有遭到攻击的危险。
刘冠雄知道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了,他马上做出了决定,除了将小炮艇扩散来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之外,他把自己的舰队给分为三波,第一波是速度最快的驱逐舰舰队,几艘驱逐舰走在整个队伍的右前方,以二十二节的速度前进,每前行三个小时就往回开半个小时。
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驱逐舰舰队和自己的主舰距离即不拉开,也不固定,最大程度的避免整个舰队一下陷入日本人伏击圈的可能。
另外他把一艘重巡和两艘轻巡放于舰队的左前方,与主舰队保持一百五十海里的距离。日本舰队的包围圈不可能有一百多海里,万一真的被包围了,他马上朝左前方突围,这三艘战舰负责接应。
他的主舰队也是分为两个批次,这个阵容在海战中很是奇葩。属于标准的挨揍阵容。舰队分散,防守和攻击力量都会严重不足,可是他有一个好处,分散的舰队在海面上如果不恋战的话,很难一下全部歼灭的。
也就是说当他遭到攻击的时候,他能多撑一会。
共和三年十月十日,在中日主力舰队正在马六甲对峙紧张之际,中国方面组成了一支由“泰山”号战列舰领头的混合舰队,从福州出发前往吉隆坡,这一举动顿时打破了整个战场上相持的均衡。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得到这一消息的时候都明确的意识到中国在逼战,中日海战的一场规模浩大的决战即将打响。
从福州到菲律宾这一路都是相当安全的,美国舰队再一次出现在中国舰队的身边,当泰山舰队进入菲律宾海域的时候美**舰就开始一路护航,一直到中国舰队离开了菲律宾他们也没有离去,而是远远的跟着。英法等国的舰队相继加入,绅士们都知道这场战斗将比前一段时间后羿舰队决战印尼舰队更为精彩。他们不愿意错过这场好戏。
十月十五日,泰山舰队进入了暹罗的水域,按照出发前的计划从这里开始已经有中国潜艇活动在这一片区域了,刘冠雄发了好多信号。希望能够联系到应该存在的中国潜艇,让她们给自己提供这里的大致情报,但是发出的电波没有收到任何回应。
他真的很想问问林颖启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出现了什么意外。可最终他又是一想,舰队已经到了这里,就算有什么意外自己也没有任何理由停下了。当下硬着头皮继续按计划行事,让舰队继续朝着吉隆坡方向开进。
命令下达之后,他感觉自己内心深处再也无法平静下来,看着眼前波澜壮阔的海面,一种无法言语的兴奋和恐慌交织在心头。
下午一点,主舰队航行方向一百三十度的位置上的中国炮艇传来消息,发现日军驱逐舰一艘,日本驱逐舰向我方炮艇发射炮弹两枚,但是却没有任何的追击行动。
一点二十七分,泰山舰队的驱逐舰分队发现日军巡洋舰两艘,双方进行了十分钟的交火,我军一艘驱逐舰被击伤,分舰队开始后撤引诱日军巡洋舰追击,但是日军还是没有追上来。
刘冠雄马上做出决定,泰山舰队整体开始向北方移动,同时中国炮艇加大侦查范围,务必保证主舰队七十海里之内的所有情况能够马上得到反馈。
晚五点,当海上的夜色慢慢降临的时候,中国大陆的太阳也逐渐的落下了山头。好像是为了告诉全世界中日之间的战斗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候一样,东北方面军集中三千门火炮在五点整的时候忽然对日本人的鸭绿江防线发起了猛烈的轰击,整个鸭绿江顿时变的火红一片。
三十分钟的炮火轰炸之后,中国义勇军东北方面军第十七装甲师和第六步兵师突破丹东防线杀入朝鲜境内。同时第三,第九步兵师从延边出发,越过长白山向朝鲜腹地推进;第十装甲师和第十八步兵师也从图们江跨了过来,三路大军如三把钢刀一般的切入朝鲜,日本人的第一道防线在晚上九点就被中**队突破。
北京最高指挥部里面的电报声滴滴答答的响个不停,那些话务员们紧紧的守在电报机跟前,接收和传输着命令。
杨小林嘴里叼着香烟,人根本就在椅子上面已经坐不住了,来回的走动着,时不时抬起手腕来看看自己的手表上的指针。
蒋百里忙的团团乱转,九点四十的时候他把一份汇总的情况拿到杨小林的面前:“司令,随炳来电,我军到目前为止在朝鲜的进展相当的顺利,三路攻击部队都已经稳稳的站住了脚跟,第十装甲师甚至已经往前推进了三十公里,正面的敌人全部被击溃。”
杨小林没有丝毫的兴奋,朝鲜本来就是中国嘴边的肉,仗打的顺利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关键是打完了以后的事儿能不能办好。他目前最关心的是海面上的情况。
“泰山有消息么?”
蒋百里摇头:“半个小时前刘冠雄发过一次电报,我们目前遇到的都是日本人的一些侦察船。没有日本舰队主力出现的迹象。”
杨小林的喉咙里面发出一声沉闷的喘息,这声音让蒋百里知道杨司令现在的心情很压抑。确实,打仗就是这样,等待总是让人感觉备受煎熬的。特别是这场海战,日本人肯定会来,但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中国目前一点都不知道。
日本人这一次好像察觉到了什么,我们的无线电侦测手段也没有捕捉到特别有用的信息。
杨小林很想发个电报去指挥一下,哪怕是叮嘱刘冠雄一声小心也能让他舒服一点,但是他最终却按下了这个冲动。将烟头扔在地上踩灭之后什么也没有说。
杨度忽然从外面推门进来:“司令!日本方面刚刚发出通电,对我们攻击朝鲜的行为予以了强烈的谴责。”
杨度说这话的时候是满面的笑容,他和杨司令一样,对于别人的谴责一向不以为意的。抓起桌子上的水杯他也不管是谁的水,咕嘟灌了一口下去:“刚刚被那些记者追了两条街!我们这一打朝鲜,全世界都坐不住了,给,这是各国公使给我们发来的外交公函。”
杨度递来厚厚的一沓文件,杨小林拿过来一一看过。最上面一张是德国人的。德国方面对中国破坏亚洲局势稳定的做法表示强烈的不安。 这好像还是德国第一次在亚洲战争的问题上站在中国的对面。
杨小林的嘴角扬起:“皙子,你最近多找找德国人,尽量别把关系闹的太僵硬,咱们和他们之间没什么大矛盾。就算做不了朋友也犯不着处处敌对。”
杨度点头:“我知道,其实很多德国人对政府采取和中国对立的态度也十分的不满,只不过现在威廉二世憋着一口气,被你气的。”
杨小林也没有再说什么。生气是他的事情,自己只是不想多一个敌人,若是德国人真放不下。中国也不在乎。
下面就是大英帝国,法国,奥匈帝国这些国家的表态了,他们观念基本一样,绅士们冠冕堂皇的那一套而已,希望中国停止战争,接受调停。嘴上说说也没什么实际行动,更没有拿出一个调停的意见出来。
美国人倒是拿出了调停意见,他们呼吁中国不要采取武力手段,呼吁中国和日本坐下来谈谈,至于怎么谈美国人也说的清楚,他们的意见是朝鲜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中日以前的遗留问题,应该一起谈了。这与其说是调停,不如说是提醒中国还有台湾没打呢。
另外还有两个国家明确表示支持中国,就是荷兰和俄国,全世界只有这两个国家支持我们。理由不用多说,当然,他们也仅仅就是嘴上的支持。
剩下就是那些小国家的态度了,如比利时,如卢森堡,他们的表态都非常含蓄,让杨小林感觉到意外的是暹罗国王居然也给中国发来了外交电文,他说同为亚洲国家,希望中国和日本都能够保持克制。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到目前为止新中国和暹罗还没有任何的外交关系,我们刚刚成立的时候英法封锁我们,暹罗就没承认我们的政权,等到打破了英法的僵局,马上就是和日本关系走向紧张,暹罗在亚洲问题上追随日本,也就没有承认我们。
这份外交公函与其说是暹罗再劝架,不如说他们再试探中国的态度,想通过这种方式和中国建立一个对话渠道。
杨小林把这份公函给了杨度:“皙子,你去回应一下。”
杨度接过一看,马上明白了杨司令说的回应是什么意思:“先给他们回个电,至于以后的事情等仗打完的吧。暹罗这样的国家喜欢看风向,咱们不把日本人彻底打垮,有的事情不好谈。”
杨小林点点头:“嗯。萨道义除了说反对我们动武之外,还有什么说的没有?”
杨司令最在意的,就是英国人的态度。(未完待续。。)
第一二一章 围猎
我们出兵朝鲜绅士们顶多就是嘴上说几句而已,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一起,朝鲜必然遭受战火,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在朝鲜取得胜利真的没有丝毫悬念,可想把朝鲜直接变为中国的一个省,那不光需要中国自己努力,大英帝国的态度真的不能不考虑。
杨度说道:“萨道义刚才也和我说了一些话,英国政府对我们在朝鲜的行动没有给萨道义任何指示,但是萨道义认为中国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和英国加强交流。”
“什么意思?”
“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