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国之大贼-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松原君,来,再喝一杯。”
直上松原微微一鞠躬:“小林君见谅。真的不能再喝了,再喝我就要醉了。”
杨小林笑着看看他,这家伙和自己喝酒每次都醉。但是他的醉显然是刻意控制的。杨司令也不去管他,杯子冲李德彪晃了一下:“彪子。”
李德彪端起桌子上自己的酒碗来一饮而尽,然后嘴巴一匝从盆里夹起一羊腿骨啃了起来。
直上松原的筷子放下说道:“小林君,我还是对你的意见不太赞同。我们日本的发展计划书你已经看过了,对于发展陆军的事情我们真的持有保留意见,目前我们想集中全力发展海军。再说,让彪子兄弟到我们日本去,我真的怕怠慢了彪子,你也知道,我们日本现在的经济条件非常不好。”
李德彪忙的嘴里的肉吐到面前的碗里面:“就是!司令,您看松原君都这样说了,我去日本真没什么意思!实在不行您让我去朝鲜,随炳那小子到现在都办不好朝鲜的事儿,我去保证立马给您办了!让我去俄国也行呀。”
杨小林眼睛一瞪也没说什么,李德彪马上闭嘴了。
日本不想发展陆军是一个很聪明的策略,这不光是他们国力上的问题,也是跟在中国身后他们很明确的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最重要的是日本只发展海军,拥有少量的作战飞机,他们就可以随时摆脱中国对他们的控制。
那些舰船和坦克都烧油的,小日本现在的海上通道在我们的手里,如果日本大规模模仿中国陆军建造装甲部队,只要我们的手轻轻一掐,他所有的坦克飞机和军舰都开不动的。他的规模越大对我们的依赖就越强。
只发展海军,日本就有能力进行油料储备,这个算盘小日本打的很精明。但是杨小林却不愿意让他们只发展海军。
我们还有很多战斗要打,日本不发展陆军光指望暹罗是明显不行的,有很多战斗可能都要我们亲自出手去打。在内心深处杨小林有一种变态的不平衡,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他都不想看到中国部队在拼命,日本人却看着我们打仗。
杨司令一声叹息:“松原君,你我兄弟不说二话,想把那些洋人从亚洲赶走,光靠我们中国的力量肯定不行。现在暹罗虽然建设陆军了,可我对他们一点都不放心。我担心将来如果打起来,中**队会面临独立难支的局面,上阵亲兄弟,你不帮我谁帮我?”
直上松原的眼神中闪了一下,看看杨小林的神情,当下点头:“好吧,我再和东京沟通一下。”
话音刚说完,李德彪重重的把酒碗放在桌子上面,那脸色难看极了。他心中知道。杨小林一坚持,直上松原一说,自己这趟日本就算是去定了。他对日本人真的没什么好感,比较一下还不如当初和二杆子一起去俄国呢。
放下酒碗之后他就站了起来,一撩褂子说道:“司令你们还喝着,我出去转悠两圈,这屋子里面闷的难受。”
杨小林也没有去管他,等他出去之后继续和直上松原说道:“松原君,日本国内现在的形势听说不太稳定,英国好像有冲你们下手的打算。怎么样?能办妥么?”
直上松原一声长叹,然后摇头说道:“事情可能有些麻烦。小林君,我们之间的摩擦结束之后,又很多人都对最终的结果并不满意。这些意见本来在桂太郎阁下的压制下,东乡大将和寺内大将还能控制局势,可是英国人插了一手之后,问题有些严重。”
杨小林的脸上出现一丝残忍的笑容:“其实我一直认为,你们的心太软了,有些该杀的人。还是要杀的。”
直上松原没有吭声。日本国内很多基层军官对那霸的租借都非常抵触,他们认为这是高层丢掉了武士道的精神。他们叫喊着要和中国你死我活,宁为玉碎也不接受中国人的羞辱。
这帮家伙丝毫不去考虑日本现在根本打不下去了,他们一点都明白西园寺和桂太郎为什么会选择屈服。他们那不理性的叫喊在目前日本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当真得到了很多日本老百姓的认同。
这本来也不是问题,战败之后社会必然动荡,出现这样的局面完全在日本高层的预料之中,他们有很多方案可以解决。可以让问题平稳的过渡。
但是谁让这个世界有英国呢。
大英帝国一插手,问题马上就严重了。英国给那些基层军官的组织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同时开出了空口白话的诺言。英国人说。只要日本愿意打,英国会全力支持他们,在东南亚的亚洲舰队会毫不犹豫的介入战斗,同时英国会说服法国和美国,也参与对中国的战争。
这个谎言撒的太明显了,要是他们能履行诺言的话,在已经结束的战争中可能输掉的就不是日本了。桂太郎他们根本不相信英国人说的话,不过英国人也不是说给他们听的。
那些基层的军官却把这当成日本翻身的稻草,请求再次开战的声音越来越高了。
前一阵子在东京街头的抗议死灰复燃,每天都有大量的士兵和平民到皇宫门口静坐,更要命的是他们每天都挑选了四五个人来剖腹自杀,以此逼迫天皇再度开战,并且要求无能的桂太郎马上下台。
桂太郎试过强硬的手段驱逐,天皇也从皇宫里面出来和这些人直接对话让他们回家去,但是这些家伙并不买帐。
日本的局势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杀字能解决问题的了。
还有,杨司令说的如此凶残但是让松原君的内心一阵厌恶,这个禽兽真不是东西!他在中国的问题上是能稳就稳,但是一到日本的头上他就说日本政府刀子不够快,可能日本要是变成现在朝鲜那个模样,这个家伙会很开心的。
松原君不想再和他谈论这个话题,当下问道:“小林君,我们希望中国方面能组织亚洲联盟对英国人采取一定的行动,我们必须让那些洋人知道,以后亚洲的事情,轮不到他们指手画脚。”
杨小林点点头:“松原君,我们现在还不能那么做。亚洲联盟条款中明确的规定,我们不会干涉盟国的内部事务。英国人想造成日本的动荡就是为了打击我们的联盟,这一点我们都清楚,但是现在还不是我们动手的时候,因为,我打不过他。”(未完待续。。)
第五十章 钱是万能的
杨小林说的是事实,可这个理由直上松原并不能接受。
杨打鬼这个家伙也就是这几年有点家底了,能打几场欺负人的战斗。以前在东北的时候他哪次不是和比他强大很多的对手的拼命?
现在的局面是日本本土面临着火山喷发的危险,小日本把形势分析的很清楚,用亚洲联盟的力量来让英国把手拿开,是阻止这场灾难最好的办法。一旦形势恶化,日本国内必然受到重创。
目前的大日本帝国真的再也经受不住风雨了,中国人连续的重拳把日本的辉煌打了一个一干二净,印尼,朝鲜,台湾这些海外领土丢了。就像一个普通人忽然破产了,房子卖了老婆也跟人跑了,这个时候形势还真的可以挽回,条件是自己的身体千万不能再生病了。
直上松原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小林君,您应该知道日本如果出现动荡的话,对我们都没有好处,那帮家伙可是叫喊着要和中国一决死战的,作为朋友,作为日本人,我不想看到中日两国之间的血,染红日本海。”
“松原君放心,英国方面就算有什么动作,我估计也是海牙会议之后的事情,在这段时间,我想他们不会太过分的。而且我真的不是不管日本的事情,发展日本陆军就是为了维护日本的安宁。我是靠枪起家的,所以我观念就是只要枪杆子在我们的手里,永远也不怕别人闹腾。”
杨小林这话说的很明白了,直上松原听懂了,这个家伙是不会通过政治上的手段给英国人压力的,就像前几天日本找到英国希望他们收手却遭到英国人的拒绝一样。
大日本帝国真的已经没落了,没落到现在只能成为中国和英国棋盘上的一颗棋子,被他们用来相互攻杀对方。
松原君有点愤怒,仅仅就是一点而已。他的脸上却浮现出笑容:“好吧,那就按照小林君的意思来办,重建陆军的计划,我们马上提出来。”
直上松原现在很是佩服杨小林,从轱辘山开始这个土匪就从来没有相信过俄国人和日本人,即便面临绝境的时候他也是靠着他自己的力量翻身,几次被俄国人杀的山穷水尽,却依然拒绝大日本帝国的招安,那个时候直上松原还说他不识时务,但是现在松原君知道了。人,就要靠自己。
不能指望英国,也不能指望中国,眼前只是第一个困难,在日本重新崛起的路上肯定有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等着他们,日本人必须靠着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如果那一天能够到来的话,他发誓一定要让中国人和英国人对今天他们对日本做的一切感到后悔。
直上松原相信日本可以,他举起了面前的碗:“小林君,请。”
海牙会议马上就要召开了。这个会议打的是和平的旗号,绅士们说的冠冕堂皇,在会议上他们将就目前欧洲巴尔干的混乱局势,以及俄国出现的动荡。还有法德之间的矛盾进行调和。另外,英国说将要制定一套新的规则,以避免世界各国在争抢殖民地的过程中再发生冲突,力求找到一条能让世界继续走在和平上的道路。
说的漂亮。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次会议将为一场战争拉开序幕。
巴尔干真的能够和解么?法德之间能取得共识么?整个声明中只有一点是完全正确的,那就是世界需要一套新的规则。
英国有英国的想法。德国有德国的野心,就连刚刚崛起的中国也不甘于寂寞,以前的那一套世界秩序真的不适用了。那套秩序无法解决现在的混乱,我们建立新秩序只有一个途径,战争。
和历史上不一样的是,俄国人已经没有能力威胁同盟国的后方,他们虽然也派代表去了海牙,但不管是克伦斯基还是托洛茨基,都没有参加这场宴会的兴趣,俄国人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海牙发出他们的声音,让世界各国不要把俄国当成一盘菜给分了。
法国的压力非常大,所以在目前阶段法国人的军事准备每天都在进行,他们在国内不断的给国民灌输爱国主义的精神,同时陆军拼命的扩充,从各个殖民地抽调兵源。和德国人不一样,法国在动员能力上明显要比德国方面强劲的多。
同时,法国人也在拉拢一些可能会帮到忙,也可能一点忙都帮不上的盟友。
杨度刚刚到达海牙,就和法国的外交部长米勒兰见了一面。这次会面是法国人提出来的,而且是秘密的会谈。
米勒兰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外交官,在外交界他的很多言辞都是大家公认的“不合适”的。甚至他在巴黎的上层社会很不受欢迎,因为他是社会主义政治家。这个法国的外交部长参加组织的时间甚至比托洛茨基同志还要早。
可是他的政治观念和他外交手段的不娴熟都无法影响到法国人民对这位老人的尊敬,从他进入政坛开始他就一直在为工人阶级的权利而呼喊,他关注法国在教育上的投入,他制定了法国第一部养老保险政策,他努力的复兴着法国的民族主义。
当前一段时间法国面临红色潮流的冲击的时候,那些高层和资本家一个个惶恐不安,是米勒兰站了出来,他要求工人们以国家为重,在法国可能要遭受德国攻击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他要求每一个工人都为祖国加班加点的生产。
可以这么说吧,米勒兰能当上外交部长,更多的是法国高层出于政治上的需要。虽然他的外交手段并不高明,可是这个部长在法国是受人尊敬的。
“杨先生,很高兴能见到您这位来自东方的朋友,希望我对您的邀请不会让您感觉到冒昧,因为有些很关键的问题,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提前交流一下。”
杨度在从中国来欧洲的船上,对所有与会者的资料都进行了研读。对于米勒兰,杨度的看法是法国人也懂权谋之术。
米勒兰这样的人,如果把他放在其他的位置上。也许他会非常出色。巴黎显然不想让这个政治观念和他们不同的老头有太多的发挥余地,可他们又必须安排这个声望很高的人,于是,他们把这老家伙放在外交部。
不怕你犯错,你错了我们还可以帮你弥补,几个错误一出来米勒兰在法国人民当中的形象和地位就没了。
这种权谋之术杨皙子是再熟悉不过了,可眼前这个老头显然并没有意识到他的同胞正在耍他,他脸上那郑重的神色让杨度知道,对方很想和中国方面谈妥。
“米勒兰部长,我很高兴您能够约见我。关于您说的需要和中国方面在一些问题上提前交流。我认为非常必要。”
米勒兰笑了一下:“首先在前一段时间印度支那中国的紧张局势上我要做出一个声明,我们在印度支那的军队调动,并不代表我们对中国的友好态度发生了变化,请中国方面相信,法国一直致力于让我们的各项合作都可以圆满的进行。”
杨度也笑了,这老头在外交上面看样子是真的不行,太坦诚了,其实这个问题不用他解释。
米勒兰接着说道:“杨部长,坦率的说我们对于和德国和解没有多少信心。虽然我们坐在了谈判桌上,但是从我本人到法国政府,都不相信德国人会做出让步。”
法国到现在想的还是让德国人做出让步,这根本就不可能。因为德国也在想着让法国人做出让步。
杨度轻轻的摆动了一下自己的头:“米勒兰先生,我们中国方面这一次的态度非常明确,我们就是为了和平而来的,尽管我知道您说的是事实。但是我认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不应该放弃。”
米勒兰点头“是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依然来这里的原因。不放弃任何一线可能会避免战争的希望。”
他说着打开了抽屉,拿出一份文件来:“杨部长,这是我们法国政府拟定的关于和中国加强贸易合作的文件,请您过目。”
杨度看了他一眼,伸手把那文件拿过来打开,只看了头几行杨度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法国和中国的贸易合作已经开展到各个领域,米勒兰说这个问题的时候杨度就有些怀疑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因为法国人完全可以向北京发电报商讨的。
果不其然,贸易是贸易,不过法国方面提出的是直接买中国的反坦克设备。贸易的项目惊人,数量也同样的惊人。
其实中国早已经向法国转让了反坦克的技术,法国人也在德法边境早就开始布置了。法国布置地雷德国增加坦克,可在工业技术上面德国明显要比法国优秀一些,他们把中国人的坦克改进了一下,造出了他们自己的,适合于欧洲战场的装甲部队。
法国也在研究新的坦克和新的反坦克武器,不过他们本来就比德国慢了一步,加上底子没有德国好,这场追逐中好像越来越落后了。
人家法国人不怕,人家有钱,这个世界上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从来不算是问题,生产不过德国人就买么。现在全世界大英帝国的军事力量最强,可是英国在研发投入上面却也跟不上德国。
只有中国,杨打鬼那个家伙守着将近五亿人口的大国,却只把军队维持在二百万人以下,而且中国的新式装备永远是不会一下配备到全部军队中的,他的军费百分之七十都用在研发上面!
法国人自己赶不上德国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从中国买武器来和德国人干仗。(未完待续。。)
第五十一章 中国义务
“米勒兰部长,这协议我真的无法做主,我认为这不太切合实际,而且,”
米勒兰根本没有等他把话说完,马上打断:“是价钱上还有问题么?没关系,价钱我们还可以再协商。”
杨度生生把自己后半句给咽了下去,他本来想说我们不愿意过多的介入欧洲的事务,给法国人武器会造成我们和德国关系的紧张。可是看法国佬这样子他知道自己说也是没用了。
而且他忽然间感觉到这笔交易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是个很好的机会!
“好吧,我会和北京商议一下,很快给你们答复。”
法国人这下满意了:“很好,杨部长,这一切还请您从中多多斡旋,相信我们中法两国的交流会让我们的友谊更加牢固的。”
杨皙子不想帮杨小林做这个主了,让他自己来决定吧。这几年中国的武器研究的脚步真的很快,快到有些新式装备在战场上甚至没有出现的时间,全世界都说中国部队的火力强劲,可他们并不知道,义勇军士兵现在使用的很多武器都是已经要被淘汰的了。
比如我们使用的冲锋枪和火焰喷射器,目前全军装备的还是我们两年前打直上松原的时候用的那种,实际上在研究所里面已经更新了两代了。手雷和地雷也是一样,很多新式产品都在研究所里面。
武器研发速度的加快第一是来源于我们大量的资金的投入,第二个原因就是中国国内工业基础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我们收回台湾和朝鲜之后从日本人手里得到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同时俄国人因为内部的混乱,他们的许多大型工厂的设备也被我们廉价买了过来,还有和英法打开贸易通道之后,国门一开大批的先进机器进入了中国,让我们的工业体系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一年一个模样。
这些只是硬件,软件就是科学技术人才。
不可否认。在建国的时候我们在人才方面比我们在机器上面更为落后。很多技术那个时候我们都是依靠德国的工程师来做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中国想开一口油井都办不到,我们连生产特种钢的能力都没有。
现在不同了,俄国乱了,大批的俄国工程师来中国求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朝鲜和日本技术工人也落到了我们手里,东北的工业可以说就是靠从朝鲜掠夺设备和技术人才一下蹿了不止一个台阶。
这几个月连日本的那些教授都向中国递交了求职报告,这等于是一股股的血液注入我们本来十分缺血的身躯。
中国对这些外国来的教授和技术人员也是相当的优待,只要你有技术,取得一张中国身份证不是问题。如果你在某个领域特别出色。放心,中国亏待不了你。
梅契尼科夫在北京当上了他的主任,虽然他总是待在实验室里面很少在外面看到他,而且也没听说他有什么新的成果,但是北京城里面很多人都知道,就在以前老城墙外面两百多米远有一个大宅子,两层小洋楼,那就是北京政府给梅契尼科夫盖的,还配备了专门的司机和保姆照顾他的家人。
至于那些有成就的人。就更让人羡慕了。给中国造飞机的莱特兄弟现在都加入了中国国籍。年薪四十万大洋,这在全世界几乎是没有的事情。按照现在的行情四十万大洋就是十几万英镑,你一般的生意都赚不了这么多。
四十万大洋只是基本工资,算上研发项目成功之后政府给的奖励和技术在民间运用后可以分到的商业提成。莱特兄弟去年一年两个人在中国捞了三百万大洋!
几年前他们在美国还是穷的到处求着政府来支持他们的飞行事业,现在人家在东北成立了华氏国际贸易股份公司,专门卖飞机。为什么叫华氏贸易公司呢?
人家现在是中国人,威尔伯莱特的中国身份证上叫华大来。奥维尔莱特叫华小来。
不管是这些技工还是教授,也不管是在中国做出事情来的还是到现在一无所成的,这些人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填补了我们最空白的地方。其实他们才是一颗颗的螺丝钉。为了生活也好,为了发财也好,他们在中国贡献了他们的力量,才让我们整个庞大的机器能够快速的运转起来。
到现在我们自己的大学生已经毕业了,我们在全国各地建立的那些培训技术工人的学校也慢慢的走向了成熟,埋下的种子已经发芽开花,虽然他们还不能挑起大梁,可是中国的软实力确实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只要我们有点耐心,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鲜花盛开。
杨皙子的电报从欧洲漂到北京来的时候,杨小林正在看杜月笙从西北发来的计划书。
有的时候事情就是这样,你想着用仁慈的方式却往往会被对方误解成懦弱,蔡锷在云南搞了几年也没有让我们取得多大的进展,但是这一场战争打过之后,看上去一片团结的铁板顿时就出现了裂缝。
布达拉宫高层的意见已经不能统一,班禅派出了他的密使主动来和我们商议,而军事上面我们一场战斗让许多被欺压的藏族人都相信我们有帮助他们改变命运的能力,他们愿意追随我们,打破那个吸食他们骨血的农奴制度。
杜月笙现在一面在和班禅进行接触,一面在训练那些藏族士兵。对于杨小林原先提出了组建藏族部队来解决西藏问题的提议他表示反对,杜月笙准备等这些士兵训练好了,从青海慢慢的压上去。这样能让布达拉宫感觉到越来越紧迫的压力,也能让他们的裂缝越来越大。
至于英国方面的问题,杜月笙认为我们只要选择时机合适,可以不去考虑。俄国局势现在已经控制不住了,托洛茨基和克伦斯基说打就能打起来,那个时候中东和阿富汗地区的问题将全面爆发,杜月笙准备在那个地方下一盘大棋。
他不光要解决布达拉宫的问题,还想着顺带把我们的势力深入中东。控制住新疆西部的大片区域,如果可以的话,他甚至已经把眼睛盯在印度上面。
杜月笙在信上说的信誓旦旦,要为中国打造一个稳定的西部,他让杨小林给他三年时间,他说自己一定能办到。
这份计划书可以说是充满了年轻人的激情和狂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