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当太子-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京营归内守备府,长江南北,则归操江……”史可法很不解的问道:“此言何意,学生殊不可解”
现在南京城内的禁军和操江兵相加,账面上报名数字可能过二十万,但所有人都明白,真实兵力是不可能这么算法的
真正额兵下来,够资格领饷的人数,当在六万左右
这么一支兵,打仗不行,守城也够呛,只是平时维持南京城和四周州县的治安和防御,还有长江航道的安全
真要是有大兵前来,京营和操江肯定都不够看的,完全用不着所以史可法向来不大重视,反正交给这些勋臣掌握,彼此分权,适合大明的大小相制之道他史可法在理论上节制南方的所有军队,最少长江沿线的十几个强镇在内,全部归他直接指挥
而拱卫南京和长江的部队则由勋臣掌握,不会归他直接掌握
“皇城和宫城,究竟是重建立亲军诸卫,还是由内守备派禁军护卫?”赵之龙还未及答,刘孔昭便道:“现在是天津抚标的兵守宫城,老实说,我不大放心而且人数也太少,只有两千来人,拱卫圣上和皇城、宫城,这么点兵马怎么够?而且,圣上抵南都,都督府也得有掌事的都督不是?现在皇上一直不曾召见群臣朝会,只有史公能日常见驾,此等大事,关系极大,当然也只能仰仗史公了”
到这会子,史可法才大约明白过和……这两位伯爷,原来是抢权来了
按大明经制,原本是兵部和都督府各有职掌,但中期之后,特别是土木之后,勋臣武臣势力被文官打压侵削,都督府只剩下个空壳子,不过破船还有三分钉,都督府给勋臣们加头衔还是够的,一般一个勋臣加到掌左府事,或是掌前府事,再负责京营,就算是勋臣生涯到了顶了,剩下的,也就是一些身后谥号之类的事了
现在赵之龙拉土刘孔昭一起来,两人的心思也是昭然若揭
赵之龙想的是能全盘掌握京城,包括皇城和宫城在内,最少,他要保持相当大的影响力
而刘孔昭想的则是以操江勋臣的身份掌都督府前府事,身份土土一层
“两位所说,确有道理”史可法想了再想,最终慢吞吞的道:“然而以学生的身份,不便建言,只好乐见其成了”
这个态度就是不出头,也不反对,反正你们勋臣的事,自己折腾去
他的反应也是在刘孔昭的预料之中,史可法是不大可能来抢夺军权的,特别是京营和皇城宫城的防御问题,涉及太深,而且向来不是文官的职掌范围,而是勋臣和太监们的事,既然如此,他当然不会出头搅事,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当下两人便是一并站起,相视一笑,然后便一起拱手道:“既然如此,叨扰了”
“不敢,不敢,学生惶恐”
送走了两个十分难伺候的伯爷,外头台阶下已经等了一地的人,轿夫长随跟班,棒着各式物品,正眼巴巴的等着史可法出来,一见他的身影,一个小厮就捧着拜匣赶上来,在史可法跟前跪下,低声禀道:“老爷,户部的高老爷说张老爷、姜老爷等都在他府上,请老爷过府一会还有,魏国公徐公爷派人送帖子来,说有要紧事,请老爷到国公府去一下,还有……”
“唉,别说了,我都知道了”
此时已经是日影西斜,史可法遥望宫禁,但见一片凄惶落魄的景色,到处都是斑驳陆离的残破景像,到处都是灰与黑相连成片,就连极少数穿着元青和天青色曳撒的太监们,在这大片的灰黑色中,也成了一个个意义不分明的小小黑点
“天黑了……”史可法轻轻摇头,嘟囔着走下石阶,在他身后,只留下一片斜影,显的软弱无力,飘忽不定
,
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
毕竟众人知道,太子已经不可复制,立有大功,在皇帝心中十分重要,在淮安还有一片小小基业,身边还有靠的住的东宫卫率为武臣,有李邦华和王锌等文官班底
文武并重,再加上皇太子的身份地位,除了刘宗周等脑子不大好的,恐怕也没有太多的人想和皇太子过不去了
什么祖制规矩全是屁话,现在这功夫,南京城中争的就是中枢权位,就在这几天功夫,可能就是堂官还是大九卿或四品京堂的分别,对有些人来说,甚至是入主内阁还是啃老米饭的分别,热衷不热衷的,又岂能无动于衷?
权位之争,叫人着魔之处就是在于此:要么就是手掌实权,生杀予夺,要么就是仰人鼻息,受人摆布
在奔走钻营的人群之中,钱谦益就是很醒目的一个
早在近十年前,他就有资格有名望入阁,但就因为他被人感觉是一个劲敌,不是愿意甘居人下的人,所以温体仁略施小计,钱谦益就回家啃老米饭去了
而且,在崇祯心中留下很深的恶感,导致后来卖了不少良田,凑起两万银子的巨款进京活动,又打通了周延儒的关节,仍然没有办法起复
最多是允他冠带闲住,保留礼部侍郎的级别,别的想头是断然不要有了
原本是绝望的局面,特别是皇上南迁之后,钱谦益是断了想头不料运气来了便挡了挡不住,史可法轻轻巧巧一句话,他便已经官复原职
这几天,不知打哪儿传出来的传言,说是朝廷将要有大动作不管真假,南都里稍有身份的就都是到处乱跑
打听消息,互作联盟,总之是闹了个沸反盈天
钱谦益是谁也没找,除了和高弘图略作示意之外,就只青衣小帽,去了一次史府
现今这时候,巴结好了史可法才是最要紧的
不过,去的效果却不大好
入阁当然不必谈起,史可法自己都不知道内阁何时重开,自然也谈不上援引钱谦益以史可法私心来见,钱谦益长袖善舞,为人又不古板拘礼,素有威望,也擅长和稀泥,援引进来,肯定是自己的臂助,但此事又不是他能做主的,也只能说是爱莫能助了
至于礼部正堂,钱谦益自觉还是有点机会的,不过,不能直中取,只能曲中求
今日就是他广下帖子,留都之中,稍有名望的士子都叫他请了来
从陈贞慧、候方域、冒襄、张自烈、戴建,再到黄宗羲、顾杲、方以智等,土到进士翰林,下到秀才生员,几乎是把留都中文才风流又勇于任事,在东林和复社中享有大名的士子都请了过来,看看名单,足足有一百来人
这么多成了名的士子出现在同一处地方,简直就是声光无限的盛事一桩所谓虎丘大会,也就是这么一群书生聚集在苏州,商讨国事,正颜厉色的扯淡一通后,再会文,写诗,填词,和相好的姑娘玩乐一通,就这样,已经是举国读书人十分羡慕的风流雅事了
要知道,当时可没有什么玩儿的东西,也没有影视明星什么的,能填词写诗,甚至是话本小戏,就是一流的明星人物,地方志上和文人骚客们刻印的本子上,能与这些风流才子们有所交结,也就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士林佳话
也就是以老钱的江湖地位,才能召集起这么声势浩大的场面
当然,光是钱谦益的话,可能也会有人婉拒,有人不以为然,但有了钱谦益的那一位虽说是如夫人,但声光还在正室夫人之上的“河东君”,钱谦益才能这么呼风唤雨,十分得意
到了正午时分,钱谦益府中三开间的大花厅拆了门窗,全部摆土了酒席,外头就是几台小戏,演的十分热闹,钱谦益穿着茧绸道袍,麻鞋布带,头顶幅巾,配上中等偏高的身材,保养得体的体型,加上玉面长须,人也显的十分的潇洒漂亮
今日大会,必定会闻名一时,甚至流芳千古,所谓的“兰亭集序”不过就是一群文人骚客聚会,写出那么一篇文字来,千年之下,还是十分风雅的美事
“朝宗,你可写得了?”
“唉,还没有,一时诗思枯竭,笔下竟不能得”
“那么,辟疆如何?”
“今天怕也要成殿军了”
“不急,不急”
钱谦益绕行场中,时不时的敬两杯酒,再问问人是否写得了诗?花厅之中,怕有几十个钱府下人伺候,这座宅子十分宏大漂亮,原本是钱谦益卖了一所庄子,预备修庄园用的七千多两,正好用来购了这座宅邸,花钱极多,从主院堂房到内院,花园,马厩……应俱全,怕不有二百多间,中间这花厅是彩画雕栏,十分精美
说起来这宅子原本就是保国公朱国弼的居所,崇祯十五年时,朱国弼迎接秦淮名妓寇白门,按的规矩,晚间迎亲,用了五千多人的仪仗,从彩礼到提灯笼的,站了整整几条街的人,看热闹的怕不也不下十万人之多
和钱谦益的渊源就在于当时他的一句诗:“今日秦淮总相值”
一句话,道尽了当时的风流与寇白门的无双美色,比起才子余怀的“风姿绰约容貌冶艳……”的评价来,显力道老练
现在朱府败落,朱国弼在北京未失前,觉得明室必亡,这厮也是十分冲动,居然举室北土,要去赶着投降,结果这宅子就便宜了钱谦益,正好拿来安家,十分相宜
此时他兴奋的满脸放光,十分兴头,也是引的不少人冷眼相看,总觉得这位东林领袖人物,实在是有点儿沉不住气
“听听,这曲子还是阮大城这厮所写”黄宗羲被朱慈烺当面折服,意气消沉了很多,不过直脾气倒是不改,听着窗外小戏,便是直言不讳的表达不满
最近几天,他连刘宗周那里也很少去,心心念念,是打算往淮安走一遭
书生见事,就是这么冲动,似乎很多答案,只要往江北一走,就能得到答案一样
只是他打算是等朝中尘埃落定再起行,很多复社好友也是预备和他一起,此时黄宗羲刚说一句,一边便有人笑道:“杀人的是人,又不是刀阮胡子是十分无耻,他的戏可是写的不坏,听听何妨?”
说话是十分潇洒,黄宗羲转目一看,便是十分惊喜的道:“宗兄,你也来了”
“当然,”郑元勋很随意的举着一个杯子,先饮一口,才又接着笑道:“虽则没有帖子,不过好歹牧老不会拒我于门外就是了”
郑元勋是扬州名士,也是复社的中坚,第一次的虎丘大会,就是他为主盟
他为人豪气任侠,为人十分仗义,是热心地方公益,复社中人,都对他十分佩服只是他为人太过率直,不大担心是否得罪人,有时候太过亢直,这些年来,在复社中也是有不少对头,所以渐渐的声光不如以前了
至于和钱谦益,则是因为拥立福藩和潞藩一事,郑元勋以亲亲之论,坚决反对钱谦益等人的拥潞一说,所以彼此生了嫌隙
提起此事,黄宗羲也是想起彼此间的意见,当下脸色也是一沉
“怎么,太冲,你还记仇哪?”
郑元勋十分豪爽,笑道:“皇太子笑你是书生气太足,我看你还真是国政见解不同,难道私交也不能有了?”
“这,弟不是这么想的”
“听说,你要去淮安一次?”
“是的,弟有此意思”
“好的很哪”郑元勋一拍巴掌,笑道:“愚兄也正有此行之意,不妨我们并做同行,太冲,意下如何?”
“这当然很好”黄宗羲想了想,便又轻声道:“但留都最近动静颇大,弟想等尘埃落定,再行北上”
“嗨”郑元勋不以为然,摇头道:“那都是大佬之间争权夺利,听说,皇太子将在淮安有大动作,我等不去看看实际情形,浮云遮目,不为山中人,岂能言山中事?”
“兄见的是了”黄宗羲在学术上确实如天人一般,所以并不愚笨,一点就透,再加上此时也还没固执到不可改变的地步,朱慈烺给他的刺激十分厉害,于是毅然一点头,答道:“那么,就择日动身”
“嗯”郑元勋点点头,把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才悄悄向着黄宗羲道:“你瞧这里?冠带云集,一个个都有指点江山之态……说出来,我等复社中人在江南名望是够了,但真正做的实事有几桩?近日常听人说起淮安父老被刘泽清荼毒之事,听闻之后,感觉惨毒不堪言,甚至象是齐东野语,胡编乱造的多,但不实际看上几眼,又岂能放心?思想起来,若是刘某驻军扬扑,鱼肉乡里时,吾等有何办法?愚兄不是聪明人,但觉得在此虚会实在没有意思的很,今日动兴赶来,现在已经是十分后悔但看他们,仍然是乐在其中的模样,如此浮华不堪,浪掷光阴,甚至还有人在追欢买笑,千金缠头,瞧瞧,牧老这房子,就是朱国弼的不是?就这样,还称说什么才子国士……贤弟,南北间的距离,可没想的那么大,等人家大兵临城的时候,我们学武候唱空城计么,可李自成,他并不是司马懿”
,
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一二十六章 南京(14)
郑元勋在肆意攻讦这一场毫无意义的大集会之时,钱谦益却是高兴的满脸放光,一听说王锋和吴伟业联袂来拜,钱谦益真真是高兴的连脸上那几颗麻子都放出光来
他思谋的,就是和王锋争礼部尚书的位子
现今王锋都主动来拜,江南文气尽在钱谦益的袖里乾坤,王锌就算有太子支持,可毕竟在文才和名望、资历上都远远不如不是?
就是有点儿弄不明白,王锋不是蠢人,政囖治土到他这种地步,向上就是堂官的身份入阁,下就沉沦难起,此时主动上门,给自己这个政敌多上一圈光环,这其中的用意,可就真是闹不大明白了
一迎出来之后,钱谦益眼中便也只有王锌和吴伟业二人,倒是吴伟业这个国子监司业摇了摇头,笑道:“无怀也在呢”
“哟”钱谦益这才醒悟过来,一拍额头,满脸歉意的道:“无怀兄,学生太过失礼了”
“牧老说的什么话来”余怀也是少年名士,和钱谦益也早就相识他身长且瘦,面白无须,人显的十分聪明机智,此时长身玉立,身上只一袭青衫,手中一柄折扇,说不尽的文采风流模样,面对钱谦益这样的大佬,也是不卑不亢,躬身一礼,便是又站直了身躯
钱谦益倒真不是故意怠慢他,南京的国子监号称南雍,东南诸省的考生常聚学于此余怀每次考试都位列榜首……这是什么本事?
就是说什么复社诸生,什么南都四公子,黄顾两大家,在真正的学问上,都在这余怀之下
当然,余怀也是复社的活跃份子,什么虎丘会也是每年都参加,只是此人性格寒素和钱谦益这样的大佬往来不多,在平时,是请也请不到的客人
“请进,请进”
被余怀一打岔钱谦益也是冷静很多,一边惴度着这几人的来意,一边端容肃客
各人原本就是进的大门,钱谦益是站在二门迎客,此时自是把人往花厅方向引……王锌一皱眉,吴伟业便抢前一步,笑道:“不瞒牧老说今日觉斯兄和弟来是有一点事要与牧老商谈……”不知尊府可有说话的地方?”
这么大一所宅邸不要说一处怕是十处也稀松的很
钱谦益眉毛一抖,心道:“果然是有来意,只是倒想不出来,他们来有什么话要说?”
最近这几天,他几乎一天要见十几拨人,自己也要去十几二十处地方拜访,探消息,打听实情但宫禁森严,特别是那两千多天津抚标兵马,几乎是滴水不漏外言不入,内言不出,被管治的十分严格整肃
至于太子带来的五千甲士,少数分很规矩,住在军营中老老实实操练,等着和太子回淮安有相当一部份开始老实,后来就有点,儿不大守规矩,开始出营游玩,或是拜会原来的将领,渐渐的就不把营规放在心上,只是大面上还算过的去,毕竟原本也是各级将领的私兵家丁,论说精锐程度,毕竟是比已经老大衰迈的京营强过百倍
这些消息,在钱谦益看来只是浮议,不及根本
太子的兵马再不顶事,谁也不能造他的反不是?
况且,太子是在淮安建的六率,路振飞、孙传庭都被他收服,还有刘孔和等将领在淮安坐镇,太子将来是偏重于军事,而政囖治之事,到底还得看史可法和东林的
这种认识,也是高弘图和姜曰广等人的共识,彼此私商密会时,都是打算抓住阁权、兵权、财权,施展大政,尽用东林
地方上,也是和何腾蛟、袁继咸等人书信往还,彼此心中都是底气十足
不过,以钱谦益在官场中的经验,门路是越多越好,当下一听吴伟业说完,便是肃容道:“既然如此,就到我书房中去,如何?”
“客随主便”王锋一笑,道:“一切听牧老安排”
此人虽然文才早显,在江南一带也素来有名,但以前处事说话都有点拘泥,此时倒是潇洒自若,显示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自信出来
就是吴伟业,诗才是没的说了,平时却瞧不出有什么特别来,现今来看,却是说不出的儒雅风流
就是余怀,也是让人瞧着与往日不同
这三人,一个个都有一些变化,单独来看,没有太多不同,但三人行走在一处,就能明显瞧出与往是不同的气质出来了
况且,三人的笑容中都带有一点点的神秘,这叫老钱摸不着头脑
好在迷底很快就能揭开,多年的宦海生涯和失意诗人身份的切换使得钱谦益城府是足够的深奥,而且以他看来,这几人怕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什么样的政囖治层面决定什么样的见识,在他老钱眼里,怕是没有什么惊动动地的大事……
一进小书房,钱谦益便吩咐:“外头老爷们多,有撞到这里来的,就说我在会要紧客人,请他们移步”
“是,老爷和几位老爷请喝茶”
在小书房伺候的听差当然是十分机警,一身浆洗的十分干净挺直的蓝布长袍,见王锋几个进来,先砌好茶,然后躬身退出,就手儿把门一掩,整个书房内就寂寂无声,虽然外头热闹不堪,钱府奴仆来回奔忙,但准保也是打扰不到这小小房间里的安静
到了这里,钱谦益也是十分放松,先让着王锋等人坐了客座,然后自己很舒服的坐在主位上,房间里是淡淡的茶香和书香,气氛也是恬静从容,正是适合说话的好地方
不过,王锋只一句话,便是叫钱谦益跳了起来
“殿下托我们过来,是有话要和牧老说,不知道牧老能不能不做礼部侍郎,殿下另外有职相授……”
“什么?”钱谦益一口茶喷在地上,原本那种雍容大度,万事都视为浮云的淡雅气质立刻就荡然无存,但见他挺身而立,双手也是茫然按在紫檀书案上,一时之间,竟是不能自主的模样
“牧老?”
“哦,噢”
好在钱谦益久经沙场,眨眼功夫就镇定了下来看着王锋等人,他苦笑一声,摊手道:“听说皇上有意叫太子掌军,名义么,要么是大元帅,要么是上将军,反正仿唐初故事,太子可以开府,那么,叫学生做什么?军府参议么?哎呀,学生实在是不通军和……恐怕是爱莫能助了啊”
说起来,这也算条路子,不过钱谦益自忖自己一生都在文场中打转转,最得力的也是这方面的人脉资源十分深厚,叫他去陪皇太子到淮安整军顿武的练兵,还要做北伐幽燕这种苦差……就算是将来再进一步,文官极品也不过就是入阁为大学士,现在自己熬下去,好歹总有入阁那天,难不成太子还叫自己以文转武,将来赐给侯伯的爵位不成?
怎么想都是赔本买卖,而且以钱谦益来看,现在李自成在北方有雄兵百万,还有东虏和张献忠,南京这里,好歹能维持江南和东南诸省,弄个偏安的小朝廷就算万幸
反正,终他一生,怕是看不到大明有中兴那一天了,今土在位十七年,全国在手的时候还弄的一团糟,难道现在出一个十六不到的皇太子,就能扭转乾坤?
抱着这种心思,当然是图的在中枢混下去,反正偏安就过几天舒服日子,如果李自成统合北方,大军南下……反正天下无不亡之朝,以中枢重臣的身份投降,可比在籍闲散要强的多了
现在叫他去给太子卖命工前方打仗,当然是一千一万个不愿意了
听着钱谦益的话,在场三人都是微微一笑,似乎他的反应,原本就在意料之中
仍然是王锋开口,看着一脸苦像的钱谦益,王锌笑道:“殿下当然是要身临前敌,誓师北伐的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还早的很呢再说,就算是开府,殿下也会带年富力强的人去吃苦头,怎么会叫牧老奔波草泽,披星带月呢”
“哦,那不知道皇太子有什么吩咐?”
“牧老推说不懂军务,但江南一带的情形,无论是人力、物力、道路、钱谷储备,牧老哪有不清楚的?各州县情形,山川道路,军务土又岂能掉以轻心?殿下说,不通地理,不能说通军务,不懂人心世故,不会理财,不能负责全局”
“是,原说的极是”
钱谦益向来被人以文坛大佬的身份推崇,其实以自身能力来说,倒一直十分自负他是极聪明的人,当年入阁虽不成,但自己觉得在经世致用方面,比一些只会叩头的嗑头虫大学士要强过百倍
说起钱谷和山”地理,那些嗑头虫什么也不懂,军国大政,一切都不懂但此辈居然也能大拜,而自己只能当缩头乌龟,成天填词赋诗,想来好生气闷
皇太子的话,也是十分的捧了他一道,叫他十分心感
但钱谦益年纪虽还不太老,少入官场,现在熬的尾巴都白了,几句话想叫他有什么表示,那也是休想
当下只是淡然一笑,答道:“学生只不过是略知一二,今有史道邻,皇太子所说,史某人无不精通,总理全局,当然已经有十分合适的人选了”
,
第二卷 南方 第一百一二十七章 南京(15)
但听王锋缓缓说道:“史道邻当然要总领全局……他的火候是够了”
钱谦益默然点头,若说资历,史可法比他差的远,比起李邦华这样的老臣差的远
但内阁首辅有时候不是看资历的,也要看威望和人脉,还有平素的为人,当然,也要看施政的水平
史可法没有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