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大明-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少个力?”
惟功倒是没有发火,只是询问对方的弓力。
“三十七个力。”
“这么重?”惟功问:“平时练力气用,还是上战场用?”
“上战场用,平时练力气用四十个力的。”
“不错,怪不得你敢拿这个同我比。”
赵雷并没有用普通的骑弓,他的坐骑上挂着的是一张长大的铁胎步弓,绷的紧紧的,长大的弓身显的力感十足。
一般的骑兵哨骑都用骑弓,上长下短,便于在马上开弓射箭,力太大了,不好使,弓太大了,也不好使。
光是从这一张弓来看,赵雷便是一个武艺非常了得的精锐哨骑。
惟功问的内行,四周的夜不收们也是松了口气,看来这个贵公子哥的上司并不是完全的外行,只要懂,就会知道好歹,这件事看来有希望和平解决。
但惟功底下的动作叫他们失望了,他从赵雷的马身上取下弓箭,左手持弓身,右手已经搭在弦上了。
所有的夜不收都露出担心的神色,以惟功的身份不是他们能惹的起的,而且也有人心疼这么优厚的待遇和条件,便是赵雷眼中,也是露出一些懊恼之色。
他并不是狂傲,只是身为夜不收,就是几乎成年累月的呆在野外,除了和自己的一群兄弟沟通之外,很少见外人,干的又是潜伏杀人的勾当,所以就算是成心想说几句好话,也是没有这种能力。
他们这些夜不收身上,手上,每寸皮肤之中,都浸透了敌人的鲜血,三十来岁的夜不收,最少在战场上十年,每个人手中都最少有十条以上的人命,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擅于言词呢。
现在他们最担心的,便是惟功拉不开这弓反而被绷伤,这样一定会惹出事非,搞不好就算逃亡也根本回不到原本的地方,只能亡命天涯当个马匪去了。
惟功根本没有做出发力的表情和动作,他的力气已经练到心念一动,立刻充盈于腰腹和两臂之间,这张弓当然十分难拉,但对他来说,小事一桩。
随着他右手用力,弓弦开始颤动,然后一直不停的往后。
“天!”
“这小官人居然真拉开了。”
“什么小官人,这是我等的大人,坐营官!”
“京城勋贵不是说全是没用的废物,怎么我们这坐营官有如此的力气。”
在场的夜不收们都惊呆了,一不小心,也是将自己的心里话都说了出来。在他们眼里,坐营官应该就是一个没用的废物勋贵,招募他们来估计也就是小孩子闹着玩,在京城混两年,带几十两银子回去才是正办,谁知道惟功在他们眼前的动作,立刻就是证实了马光远等人一路所说,这些夜不收,瞬间就是风中凌乱。
“这弓力不错,但材料太次,刚不可持久啊……”惟功已经将弓拉满,整个弓身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形,按说拉成这样已经可以了,但他还是在继续使劲。
弓弦继续被拉动着,弓身终于不堪重负,“啪”的一声过后,强硬的弓身从中间断成了两截!
向来冷静自如,曾经一个人遭遇大队北虏巡逻兵,边骑边射,以弓箭扼制敌人骑速,最终安全回到边墙之内的赵雷,还有他的小伙伴们,顿时都是惊呆了。
有一个夜不收,整张嘴都是张的老大,看起来是塞进三五个鸭蛋也没有问题。
其余的夜不收都是瞪大了眼睛,那些刚刚还抱着臂膀,摆出一副事不关已,但也是一脸傲气的夜不收,此时也是老老实实的将自己的傲气给收了起来。
所有人心里都是明白,三十七个力的弓箭,军中一千人也挑不出一个能拉开的,一万人里最多有个把能使的,这赵雷用这样的重弓,力气在夜不收里是最大的,但这样的强弓,被人家轻轻松松拉折了,这得是多大的力气?
“赵兄弟,我会赔你一把好弓,不会再叫人轻易给拉折了。”
惟功已经将弓丢在地上,他拍了拍楞征住了的赵雷,笑着承诺。
赵雷原本冷漠的脸上终显动容之色,他只是不善言词,但并不是笨蛋,惟功展现出来的实力足以叫他震惊和敬服,刚刚的那些傲气,至此一扫而空。
夜不收虽然练习的确实是杀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偷袭,不过遇到惟功这样力大无穷的对手,除非是一击致命,不然的话赵雷也没有信心能够击杀眼前这位小官人。
而且除了力气之外,惟功在弓箭上头的内行也叫夜不收们隐隐明白,这位大人不仅是力大,想必在弓术和骑术上的造诣都很不凡。
“大人,小人只想知道大人是用多少个力的弓?”
傲气全无的赵雷终于显的恭顺许多,在众人继续前行之时,他还是忍不住开口询问。
“练习用六十五个力,平时用五十五个力。”
惟功没有大声回答,而是刻意放低了声音。
“天……”
赵雷眼中满是震惊之色,他已经三十五六岁,为夜不收近二十年,一生遭遇敌人数百次,杀敌在百人之上,蓟镇,宣大的高手不知道见过多少,但能用五十五个力的强弓的大将,倒也是真的没有听说过。
就算是马芳这样的以射术闻名的镇边大帅,恐怕也就是三十五到四十个力之间,这已经是硬弓了,以马芳现在的年纪,最多用三十个力,多就不行了。
惟功的弓箭,最少得两个军中的猛将才使的开!
“大人还小,力气怕是还要再长。”
“那是一定的。”惟功笑着点点头,赵雷给他的印象很好,是那种纯粹的军人的感觉,杀人很多,血上血腥味道很足,刚刚对自己的态度就象是一头冷傲的头狼,那种漠视一切的感觉可能会叫别人不舒服,但惟功却很欣赏。
他要的,就是这样的人。
“愿为大人效死。”
赵雷等人半跪下去,抱拳行礼。
“请起,诸位时间久了就知道,本官要的是能上阵杀敌的将士,而不是屈膝下跪的奴才,奴才本官有的是,也好找,诸位这样的壮士却并不好找,诸君请起!”
这样新鲜的话对这些夜不收来说也是第一次听到,他们当然是精兵,拿的军饷其实也是和朝廷允许将领发给自己家丁的饷银一样……家丁制度其实是封建化的倒退,但明朝的军制开国有效,几十年后就无能为力,朝廷只能允许边将养家丁来保证战斗力,时间久了,连家丁的军饷也是默认了,夜不收的饷银和家丁是一样的,但他们虽然是精兵,政治待遇和亲厚程度却是和那些家丁远远不同的,家丁和主人是休戚一体,将领待家丁当然也格外不同。
但是叫这些人去给别人当家丁,改姓为奴,他们也是不愿意的。
能听到惟功现在说的这一番话,很多夜不收感觉此行是来对了。
当然,这只是一时的感动,与真心的归心效忠还差的很远。真正要收服这些人,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雪仍在下,京城的街道上也是空落落的,战马没有留在商行里头,虽然容纳的下,惟功带着马光远等人和新来的夜不收们继续前行,那些蒙古人在马群中挥动马鞭,时不时的用蒙语发出吆喝声,他们的神色也很复杂,刚刚的一幕也叫他们很震惊,每个人的脸上都显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待到了军营门前,周晋材和马宏骏等人都站在营门前等候,每个人身上都落了厚厚的积雪,看到马群到来,所有人都是发出了欢呼声。
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
“晋材,老马,老刘,郭千总,以后马军的训练就要以骑术为主了。”
“是,大人。”
“步军练鸳鸯阵,长短兵配合,同时我会找工部索要火铳,杀手队和火器队的配合也要开始练习。马军和步军之间,也要配合练习大三才阵。大三才,小三才,一头两翼一尾阵,都要加紧练习。”
“是,大人!”
惟功吩咐一句,底下的这些将领就会答应下来,惟功自入主以来,舍人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近又有近一千四百新兵入营,其中顺字行前伙计一百五十多人,这些伙计入营后就能迅速适应,是局、旗、队、伍四级军官的最佳候补人选。当然,马宏骏和刘嘉臣,包括郭守约等人都不会说出这是惟功安插私人入营,大家都很有默契的忽视了这一点。
至于这些出身寒苦的平均年纪在十五六岁的小伙计们是怎么获得军籍,甚至有不少直接获得百户和总旗一级的荫补武官的资格,这更是惟功的隐秘,哪怕是最大大咧咧的在营武官,也不会去触这个霉头,询问这么不该问的事情。
整个舍人营,已经近五千人,马军一千五,步军三千五。
这个数字,惟功知道在短期内是极限了,倒不是没有钱粮来养,也不是训练不好,而是核心的顺字行的伙计已经进来三百多人,现在顺字行也在扩张,他不能把所有的在这近三年时间里由他一手训练出来的伙计全部安插在营里,还有大量的门店需要人经营和保护,他不能把精华全部投在军营之中……虽然军营是目前和将来最重要的地方。
武力和金钱,好比两翼,两翼齐飞才是最合理的做法。
但坐在营中,听到熟悉的军号和训练时发出的声响,也是叫惟功无比的愉悦。
大明营兵能做到三天一练就是无敌精锐,比如戚家军,五天一练也能打的北虏满地找牙了,而他的舍人营是每天练习不缀,很多闻名来参观的京营将领都十分感慨,直言这样的练法太辛苦了,当然,也太消耗钱粮了。
朝廷给这几千人的军饷,包括大量的可供各级将领贪污分肥的钱全部被惟功投了进去,包括买马的钱在内,已经是他自己贴补了。
这样的练兵法,整个大明,他也是独一个。
“大人,骑兵不练习骑射和长枪马槊吗?”
马宏骏是鞑官出身,在他看来,蒙古骑射练法和战法还是很实用的,而营中的这些小子们,虽然马军将士都会骑马,但还远远谈不上骑射俱佳,最少还要辛苦的练习数年,才能达到蒙古精骑的境界,但惟功只强调骑术,并不提射术和马槊骑矛长枪的练习,这叫他感觉十分意外。
“骑术是根本,练习好骑术才是最要紧的同,普通的马军就练骑术,辅以马刀术就好了。”惟功不打算将自己的真实打算现在就抛出来,他想了想,对马宏骏等人道:“射术当然也是要紧,挑选一些射术上有天赋的结合骑术来练吧,不过他们应该是将来哨骑游兵的军官,是夜不收的领导者。”
“是,大人是打算先练一批精骑出来,这样的路子也对。”
惟功的做法永远是被接受和支持的,因为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犯过错。
“大人,”马光远进来,忍住笑,“那些北虏推举了几个人,说是要求见大人。”
“哦?”惟功意外道:“叫他们进来。”
几个北虏身上都有浓厚的膻腥味道,很难闻,因为他们毕其一生也不会洗几次澡,加上成天和羊群马群牛群这样的牧畜打交道,摸爬滚打都在一处,穿的袍子也是羊皮袍子,那股味道就不必提了。
在边墙之内,虽然汉民也有不少放牧的,但最少知道隔一段时间得洗一次澡,有媳妇的更会经常换洗衣服,这些蒙古人就没有这种运气了。
因为这种强烈的味道,北方的汉人也是叫这些北虏为骚鞑子,倒也没有太冤枉他们。
“叩见大人。”
几个蒙古人一进来,都显露出高手的模样来。两手虎口处老茧厚的吓人,两腿都是罗圈的厉害,两眼精光四射。
这种蒙古人在边境上很多,就算是普通的牧民也是多半如此,放羊的十来岁的蒙古少年在骑术上都能把大明的骑兵精锐甩的老远,马上左右开弓也是基本的生存技能,眼前这几年显的更高明的是他们的肩膀宽度,还有胳膊上肌肉的厚度,以及举手投足之间展现出来的彪悍感觉……普通的牧民就算跟着抢劫过几回,在这方面也是比这些真正的游牧民族的精锐差的很远。
“起来!”惟功下令,见他们起身后,才又问道:“你们求见我什么事?看你们的模样,应该是在边境做过马匪吧。”
“我等并不是马匪。”为首的蒙古人头目汉话说的还算不错,只是语速不快,而且讲话似乎还是下了决心一样:“我等是泰宁部的勇士,因与族中贵人起了争执,所以逃亡边境,替汉民放牧为生,十分困窘,今被大人招募,感激非常。”
这厮一看也是经过良好教育的,不仅汉话说的不坏,而且还有点出口成章的感觉。
当时的蒙古部族十分混乱,大体来说是东有俺答汗与黄台吉,小王子等部势力,往南的宣大防线有朵颜部,往辽西方向,则是现在没有受抚,仍然桀骜不驯的插汉部。
以部族来说,就是喀尔喀蒙古,察哈尔蒙古,土伯特蒙古,喀喇沁蒙古,等等各部族,还有奈曼,泰宁部,敖汉、巴林等察合尔下属的小部落,至于喀尔喀还分为内外,光是内喀尔喀又分为多少个小部落,比如土谢图部,科尔沁部,这些部落又是内喀尔喀下的小部族。
整个草原的蒙古部族分成了过百个部族,彼此之间也是明争暗斗,铁木真曾经捏在一起的整体部族又一次分裂开来。
至于早前的鞑靼和瓦刺两大部族,也就只剩下俺答汗这个余烬可言,而俺答受封顺义王后,朵颜等黄金家族的后裔又十分不服,因为俺答汗的部族就是当年黄金家族的奴仆,朵颜部不仅对俺答不服,对策册其部族的大明也十分不满,由此也引发了很多乱局。
总之在嘉靖到万历年间,蒙古的分裂和彼此仇视十分明显,这也和局最终成功的重要原因,除了势力在辽西的插汉部,也就是察哈尔蒙古外,大部份的蒙古势力已经被抚顺马市和口外互市这样的手段笼络住了,以互市解决饥荒渐渐成主流,间或再找大明要一些赏赐也就更加满足了。
至于这几个蒙古人所在的泰宁部,就是察哈尔蒙古的核心部族,在辽镇地界闹腾的十分厉害,其部族首领速把亥,还有俺答汗的长子黄台吉,长孙扯力克台吉,这些家伙都很不消停,黄台吉还好,在戚继光的威压下动作不大,只是偶尔配合速把亥搞搞集体抢劫,速把亥等插汉诸部给大明的麻烦就大的多了,每隔几年就会动员数万人次的入侵,搞的大明朝廷精神十分紧张,特别是在嘉靖到隆庆初年,辽镇因为插汉部年年入侵,十年换了八个总兵,战死和战败被免职,换一个完蛋一个,一时间辽镇总兵成为畏职,而四十岁还为诸生的李成梁也是在那个时候异军突起,成为一个能镇的住场面的大将,等李成梁最终成为辽镇总兵之后,终于渐渐稳住场面,李家骑兵经常以直捣黄龙的办法,直扑这些大大小小部落的王帐,用黑虎掏心之法打败敌人,因为杀牧民是没用的,不把那些汗和台吉宰上几个,蒙古人是不会知道疼的。
李成梁镇守辽东近四十年,加起来斩首一万五千级,公允来说,在万历十年之前的李成梁,锐气十足,立功无数,也就是在文官势大的万历年了,若是在成化之前,以他的战功也早就封侯了。
“甚好。”听蒙古人自报来历,惟功又仔细问了泰宁部的一些情况,和自己平时关注收集的情况差不多,他感觉这几个蒙古人说的都是事实,并没有撒谎。
至于说的和族中贵人争执,语焉不详,不过那是他们自己的私事,倒也不必过问太多。
“那么你们来找我,有什么用意?”
几个蒙古人对视一眼,最终下定了决心,答道:“我等想做大人的夜不收教官,并不愿养马。”
这一群蒙古人来的很便宜,马光远答应他们的是五钱银子月俸,还发两斗口粮,另外给他们做几身新袍子,并且提供热水洗澡。
后者明显是属于马光远等人的私意,这些蒙古人也是十分感激,在海子里洗澡他们是不敢的,但如果有澡堂子用热水泡泡,这些北虏倒也不甚抗拒。
这样的月饷比起汉人夜不收当然差的远了,但对蒙古人来说一年去掉衣服粮食还能落下六两银子,这是一笔巨款,草原上的物资匮乏是边墙之内的汉人难以想象的,做饭连铁锅都没有,这样的窘迫,普通的汉人实在难以想象,每次插汉部入侵,村落里什么东西都剩不下来,都是被席卷而空,要是这些家伙人人都能拿到饷银,根本就不可能干那些刀头舔血的玩命勾当。
第一百九十一章 开炮
对这几个蒙古人的请求,惟功想了一下,便道:“我会下令赵雷他们考核你们的能力,如果你们够资格成为夜不收,我会按赵雷的标准给你们发银子。”
“多谢大人!”为首的那个蒙古人叫巴沙儿,跪下谢过惟功之后,喜滋滋的转身离开了。
这几个家伙其实是宣府的逃兵,蒙古鞑官鞑兵在边境效力的也多了,他们换了大明的衣袍,打着明军的旗帜,转头就能去烧掉自己人的蒙古包,杀害自己的同族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明末的蒙古兵算是标准的雇佣兵,只要有银子就会效力,只是这些家伙的忠诚度和职业操守太差劲了,不能完全信任。
“大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嗯。”听到马光远的话,惟功点头道:“所以我不会任命他们为军官,不使他们领军,不过以他们的能力,做教官是够格了。打散开来,由赵雷等人编成两个旗总,汉蒙杂处,不给蒙古人单独抱团的机会。”
“是,大人。”
马光远答应一声,立刻滚出去安排去了,不过他的责任也就到此为止,等编成之后,会有营通事官出来接手,编成编组,建立档案,然后训导官会了解他们的姓名和特点,军训官会和他们沟通工作事宜,后勤官负责安排他们的食宿,只要很短的时间,这些家伙就会被带上路,成为有用的人才。
在众人离开之后,舍人营的校场上仍然是欢声雷动。
不仅是马军的人,步军的少年们也是纷纷跑到校场上,用艳羡的眼神打量着那些成群的雄骏战马,连马宏骏这样完全没操守的军官都跑到校场上了,并且在和后勤官打着招呼,显然是要在分马的时候,给自己也留上一匹。
其余几个千总官没有彻底放下脸皮和节操,不过看到老马不要脸的去挑马的时候,杨千总和刘千总王千总郭千总都是面色阴沉,似乎还在交头结耳商量着什么……估计马千总得意回归的时候,免不了要被狠狠的敲上一笔了。
周晋材已经在召集人手,军训官们聚集在一起,还有站成一圈的局百总和副百总们,他们在和军训官一起商量和制定马军将士的训练大纲。
所谓的大三才阵根本就不会叫这些少年陌生,当然,千总们这样的职业军官更不会不知道大三才阵是什么。
其实就是鸳鸯阵的加强版,列成小三才时就是鸳鸯阵的横阵,还有一头一尾两翼,就是微型的在狭小地形的鸳鸯阵法。
大三才的阵法则是步兵和骑兵,加上火器的多方配合,是一种攻守兼备的阵法,比起戚继光在蓟镇搞的车营,大三才阵的真实作用是无需怀疑的。
最前头的两翼以游骑展开,压制对方的游骑和游兵,不使敌游兵轻松的破坏自己一方的阵列,同时,破坏对方的阵列。
两翼游骑之后,则是持着火器的战锋队,他们负责掩护自己一方的游骑,并且在第一时间对敌人的主阵进行火力覆盖打击。
战锋队后,就是跳荡队,也就是杀手队,以长枪刀盾镗把旗枪组成的杀手队是对决时的决定性的力量,他们负责冲击敌阵。
在跳荡队之后,则是分成两个长方形方阵的驻队,他们是预备队和接应队伍,前方破口成功,他们就紧接而上,扩大战果,如果战事不利,他们会负责接应退下来的游骑和杀手队及火器队。
整个大三才阵由百余人组成,攻守兼备,十分犀利。
在明年大阅之前,惟功希望将自己八个司近四十个百总都训练合格,展现出一支强军应有的风采出来。
……
惟功在营中迎接战马,开始正式训练骑兵的时候,关于夺情和丁忧的白刃战也开打了。
十月十八日,京师积雪犹存,各衙门的注意力却并没有落在救助因大雪而受灾的京中贫民和京郊的农民,所有官员包括勋贵,武臣,当然还有太监们的眼光都是落在交战的双方身上。在此之前,京中大佬虽然暗流涌动,但并没有赤膊上阵的,从吕调阳到马自强,再到张四维,都是在后怂恿鼓动,自己上阵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他们这种层面的大人物一旦上了阵,那就是非要打出一个结果来的,要么张居正丁忧,要么他们被免职还乡。
张瀚那样的,好不容易已经巴结到吏部尚书大天官的位子上,离内阁只有一步之遥,结果就是在这关键性的一战中当了出头鸟,重量级的人物没放个响屁,蔫不乎乎的就被拿了下去,很多知道内情的都是感慨……张天官这一次实在不值,太不值了。
到十八日时,第一炮终于打响,这也是张居正宣布接旨,在京守制不回乡丁忧的五天之后了。
张居正的两个门生打响了头一炮,十八日清晨,吴中行的奏疏直入禁中,到中午前后,京中所有关注此事的人都知道了消息和奏疏的内容。
吴中行奏折内容并不算太激进,他没有强烈要求自己的恩师一定要守孝三年,只是说如果张居正不奔丧的话,那么就是有亏人伦,一旦人伦有亏,想再调元载熙就缺乏说服力了……在某种层面上吴中行的话也是对的,帝国以孝治天下,以宗族治天下,官员缺乏道德,缺乏先天正义光环,不要说宰相了,知县这种小官都玩不转。
头炮打响,各方势力精神抖擞,等着接下来的大戏。
又明日,刑部主事艾穆和沈思孝一起上书,这两人的火力就比吴中行激烈多了,不仅要求张居正回乡奔丧,同时也要求张居正在家居丧二十七月,尽人子应尽之义务,同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